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
![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715e11756137ee06eef91801.png)
皮肤解剖
? 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丰富的血 管、淋巴管、毛发、皮脂腺、汗腺及肌肉。
5
皮肤解剖
? 皮下组织由真皮下部延续而来,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及脂肪小 叶构成。
? 过程测试题: 神经纤维瘤超声检查“鼠尾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血流 B. 肿瘤性质 你知道了吗?
6
你答对了吗?
10
皮肤疾病的超声检查
? 皮肤疾病的超声检查需要做纵横切面的扫查,观 察病变部位、形态、内部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及 与脏器的关系,测量其范围,基底部距离皮肤表 面的深度,观察其血流分布状况,测量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并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扫查。
? 下面叙述常见皮肤疾病的超声表现。
11
蜂窝组织炎
? 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 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
1
写在课前的话
? 本课件系统介绍了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超声的 检查方法,正常皮肤的超声表现,最后介绍了各 种皮肤疾病的超声检查,图例中将大体形态与超 声图像放在一起,有利于学员很好地理解皮肤疾 病的超声表现。
? 皮肤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前皮肤科医生的肉眼 观察、触摸以及皮肤组织的病理诊断。近年来随 着超声的不断发展,超声高频探头能精确测量皮 肤各层厚度和病变的范围及深度,对皮肤疾病的 术前诊断、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的评价起到一定 的作用。
2
皮肤解剖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皮肤不仅是 人体重要的防线,还是免疫器官,具有免疫监视 作用。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构成, 见右图。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侧是角质层,里面是基 底细胞层。基底层的基底细胞具有较强的分生能 力。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5694b134028915f814dc220.png)
诊断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外伤史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加重缓解情况 检查治疗情况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特点: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物超声诊断思路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肿物边界有时范围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滑 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软组织肿物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bb895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7.png)
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 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肌肉软组织肿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02
超声诊断技术基础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 有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穿透力强等特性。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再通过显示器将电信号还 原为图像。
其他影像学方法
X线、CT、MRI等影像学方法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 较好,对较大肿物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05
肌肉软组织肿物治疗的超声 引导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定位准确
超声能够实时显示肿物的位置和形态,帮助医生 精确找到目标。
操作简便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过程相对简单,创伤小,恢 复快。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增强。
恶性肉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声肿物,后方
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
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优点
超声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 强。
缺点
超声对骨骼、气体等高密度组织显示效果较差,对较小肿物的诊断 准确率较低。
血流信号
良性肿物血流信号较少,分布 不丰富;恶性肿物血流信号丰
富,分布不规则。
生长速度
良性肿物生长速度较慢,病程 较长;恶性肿物生长速度较快
,病程较短。
不同类型肿物的鉴别
脂肪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 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肿
物,后方回声无变化。
血管瘤
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 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高回 声肿物,后方回声衰减。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0a40900ba1aa8114431d97b.png)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17例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
结果217例中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38例。
超声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4.00%(204/217)。
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软组织肿块;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浅表软组织肿块是临床常见病症,为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年来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的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患者217例,其中男141例,女76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7.58±4.26)岁。
患者的体表均可以摸到肿物,直径在0.5~15cm,平均直径(5.42±1.37)cm,发现时间1d~22年,平均1.5年,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证实。
1.2方法采用philips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探头频率5~13mhz。
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择适合检查的体位,采用直接扫查法。
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然后用cdfi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pw)对血流进行检测,获得频谱,分别记录其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
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3],最后将超声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2结果2.1诊断准确率2.2血流参数对比3讨论20世纪80年代,alexanderh首先报道了用脉冲超声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的测量,从而开创了超声在皮肤的应用[1]。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8437b8abceb19e8b8f6baa4.png)
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做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珍。
结果: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的检出率高,绝太多数为良性以脂肪瘤最为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定性诊断。
结论:一些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各有其特点,对临床可提供依据。
对浅表软组织肿块成分来源复杂的,声像图缺乏特征的,病理诊断较困难,超声可以确定穿刺进针部位及深度。
【关键词】高频超声;浅表软组织肿块;彩色多普勒随着高频超声的发展,在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上逐渐增多,因声像图清晰,敏感性高,诊断准确,从而体现了它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100例病例因浅表组织肿块在我院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年龄1~70岁,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6岁。
1.2仪器与方法philips一iu22 型、gelociq-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2mhz。
针对肿块的作多角度多切面扫查,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彩色多普勒的分布情况等,如果肿块过大,其深部结构难以显示,此时可结合3.5mhz探头观察肿块才能全面了解肿块及周固组织的结构。
2 结果100例肿块分布全身各部位,主要在颈部、胸部、腰背部,臀部及四肢。
良性肿块98例,尤其以脂肪瘤、表皮样囊肿、胭窝囊肿最为多见,诊断的准确性最高,cdfi:绝大多数未见血流信号,其次,纤维瘤、血管瘤也不难做出诊断,cdfi:可见少许短棒状血流信号,恶性肿块2例均为转移,表现在外形欠规整的低回声,cdfi:显示条状的血流信号。
3 讨论浅表组织包括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即皮肤、纤维、肌肉、脉管等多种组织。
脂肪瘤为成熟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各处,大多位置表浅,好发于背、颈等部位,极少见复发或恶性变,如瘤内含有较多纤维组织,则称纤维脂肪瘤,血管脂肪瘤是脂肪瘤的亚型,与普通脂肪瘤的不同在于成熟脂肪间有许多分支状小血管[l],三者的声像图几乎无区别,绝大部分为中等回声或略高于周围脂肪组织回声,内有条状稍强田声,外形呈扁平状或梭形,边界清,cdfi∶仅3例显示少许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13c11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b.png)
超声检查出皮下实性包块,会是什么?超声检查是一项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声波的反射和回声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在这个先进的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注意到皮下出现的实性包块。
当患者听到这个结果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疑虑。
然而,了解实性包块可能的原因和含义是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并应对这一结果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皮下实性包块的可能性,并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知识和建议。
一、皮下实性包块的定义皮下实性包块是指在皮肤下方出现的肿块或结节。
它们通常由不同类型的组织形成,可以是软组织如脂肪、肌肉、神经组织,也可以是囊性结构或实质性肿块。
这些包块可以在任何部位出现,例如手臂、腿、背部或颈部等。
皮下实性包块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因此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评估和诊断是很重要的。
二、皮下实性包块的特征1. 形态和轮廓:皮下实性包块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和规则的形态,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
其形态的变化可能与包块的性质有关,但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包块的形态会比较不规则。
2. 尺寸和位置:皮下实性包块的大小和位置各异。
它们可能很小,只有几毫米,也可能很大,达到数厘米。
包块通常位于皮肤下方的组织层或深层结构,具体位置取决于其病理原因。
3. 回声特征:超声检查可以根据包块的回声特征来进一步评估其性质。
常见的回声特征包括:等强回声(与周围组织相似)、强回声(回声多于周围组织)、低回声(回声少于周围组织)和混合回声(回声呈现混合型)等。
4. 壁结构:皮下实性包块的壁结构也是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
厚壁或分隔可能与恶性病变相关,而薄壁则更常见于良性包块。
5. 血流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皮下实性包块内部的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显示血流信号。
正常脂肪瘤通常不会显示明显的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则可能伴有异常的血流供应。
三、皮下实性包块可能的疾病及其病因1. 脂肪瘤:脂肪瘤是最常见的皮下实性包块,它是由体内脂肪细胞的异常增生形成的。
高频超声诊断巨大软纤维瘤一例
![高频超声诊断巨大软纤维瘤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3b33c65e964bcf84b9d57bc1.png)
高频超声诊断巨大软纤维瘤一例1胡长珍2曹连芳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1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因“左侧髋部皮下无痛性肿物10余年”收住入院。
患者10余年无意发现左侧髋部皮下扣及一肿物大小约10X10cm,无压痛,无发热,患者自感肿物逐渐增大,行走、穿衣不便,最近时常感到隐隐作痛,特来我院就治。
查体:T:36.3℃,P:68次/分,R:20次/分,BP:120/78mmHg。
神智清,精神尚可。
左侧髋部皮下可见大小约15.5X11X3.0cm椭圆形肿物,皮肤颜色呈紫褐色,无破溃,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髋关节活动无受限。
高频彩超检查:左侧髋部皮下可见一大小约15X11.5X2.8cm实质性不均质性包块,包膜完整,界限清,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并探及管状低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效应,探头加压后其弹性良好。
CDFI:包块内部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附图1)。
超声诊断:左侧髋部实质不均质性包块(1)巨大纤维瘤(2)血管瘤?。
CT:左侧髋部皮下中等密度影,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
术中所见:实质性灰白色,质韧肿物,血流非常丰富。
病检:组织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其下为纤维组织,(附图2)。
.病理诊断:软纤维瘤。
(附图1)(附图2)2讨论软纤维瘤是一种表皮过度角化和真皮组织增生性的疾病。
为小的肉色到暗褐色针头大和较大无蒂和带蒂的乳头状瘤,常发生于颈部,往往与小的脂溢性角化病伴发。
也常见于腋窝眼睑,其次为躯干。
有些带蒂的软纤维瘤呈泪滴状,触之似小的囊袋偶亦可因小蒂扭曲而发炎,触痛,甚至坏死。
临床以多发性丝状或蒂状赘生物为主要表现,故又称皮赘、软垂疣、软痣或颈部乳头瘤。
中老年人多发,亦可见于妊娠妇女。
病因尚不明。
国外有人认为是肠息肉的一种皮肤标志。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皮赘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甘油三脂者。
认为皮赘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种皮肤标志。
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肿物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类似乳头层的结缔组织其中有很多毛细血管。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https://img.taocdn.com/s3/m/49ae31e3aeaad1f346933f8f.png)
恶性 病 灶 1 8 个 ,超 声 诊 断 浅表 软 组 织肿 块 的 准确性 、敏 感性 和特 异性 分别 为 8 3 . 7 %、6 6 . 7 %和 9 1 . 5 %,阳性 预 测 值和 阴性 预 测 值 分别 为 7 8 . 3 %和 8 5 . 7 %。结论 高频超 声诊 断 浅表软 组 织肿块 有较 高 的 准确 性和 特 异性 ,在 临床上 有重 要应 用价 值 。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 s we r e d i a no g s e d e x a c t l y b y s o n o g r a p h y . Ul t r a s o u n d d i a no g s i s o f s u p e r i f c i a l s o t f t i s s u e ma ss , a c c u r a c y , s e n s i t i v i t y nd a s p e c i i f c i y t we r e 8 3 . 7 %,
{ l 9 2 0 0 3 A r m y H e a l t h C a r e C l i n i c s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a ; 2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0 1 . C h i n ∞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36d267c0508763230121289.png)
软组织肉瘤诊断治疗软组织肉瘤的表现开始大多为无痛性肿块出现,生长一般较快,从几个月到半年,也有生长较慢者,根据肿瘤的部位有些患者一开始便出现疼痛,一般到晚期均会出现疼痛。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发生部位除了肢体和躯干,内脏器官也可以发生。
滑膜肉瘤大多发生在肢体的大关节附近,但很少累及关节腔内。
脂肪肉瘤好发于臀部及大腿,在此部位发生肿瘤时,要考虑原发盆腔内肿瘤通过闭孔、坐骨大孔、耻骨弓甚至腹股沟韧带沿股管及肌肉间隙向下延伸。
横纹肌肉瘤多发生于肢体和躯干部,因此部位的横纹肌组织比较发达。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多生长在头颈、眼眶周围,也可见于儿童的泌尿生殖器官。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好发部位主要位于肢体,尤其是以下肢最多见,其中臀部和大腿占1/2以上,发生于躯干比较少见。
软组织肉瘤的体积与恶性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脂肪肉瘤的体积通常较大,其直径可以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形状不规则。
软组织肉瘤的疼痛与发生的部位受肿瘤组织的来源及与神经的关系决定。
软组织肉瘤诊断软组织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块,单纯依靠X线,术前的诊断很困难,近年来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如超声、CT、MRI、核素扫描、PET-CT 等检查对术前的诊断有了很大的帮助。
对手术计划的选择,术前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临床检查无痛性肿块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软组织肉瘤多深在,边界不清,病史较短,或生长迅速,常伴一些压迫症状或骨侵犯。
恶性者大约3%~5%的病人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对较晚出现远隔转移,以肺转移为主。
1.症状对于软组织肉瘤,从发现肿瘤到来医院就诊,一般几个月以内的多见,但也有少数患者数年甚至是10余年的。
可以是无痛性的肿块,一般生长较快。
临床上可以看见生长多年的肿块突然增大,提示肿瘤恶性可能性大。
2.望诊一些表浅的肿瘤,皮肤的血管肉瘤可见多中心的血管窦样病灶。
神经纤维瘤病可见典型的咖啡斑。
上皮样肉瘤可见于手足部的腱鞘,晚期可形成难治的溃疡。
3.触诊一般检查肿瘤的大小、边界、软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波动是否存在,有无搏动等。
医学影像-四肢囊样软组织肿块的MR诊断
![医学影像-四肢囊样软组织肿块的MR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4cfcab9bd64783e09122bf8.png)
MR信号特点复杂,取决于血淋巴的聚集,长期慢性 出血产物、脂肪球。
图7. Morel-Lavallée损伤。60岁,骨盆外伤。 a. T1示一亚急性出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皮下积液,中等信 号;右侧张肌筋膜表面的脂肪球呈高信号; b. T2压脂示高信号病灶。
Ma等人把非囊性病灶呈现囊样变的原因归结如下:
① 病灶内部坏死; ② 细胞外水分含量升高; ③ 胞外基质中水和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鉴别方法:
a. MR影像学表现; b. 发病的解剖部位; c. 组织学检查 。
真假“囊性”病灶
真性囊性病灶(良性); 囊样实性或部分实性病灶(良性); 恶性(中度)实性病灶。
图5——鹰嘴滑囊炎。 32岁,女,播散性结核。 T2压脂示:左侧鹰嘴滑囊的囊样病灶,周围软组织水肿; T1压脂增强示:厚壁强化; 取滑膜液培养出分支杆菌。
术后积液和血肿
术后积液——脓肿、淋巴囊肿和血清肿在MR表现出 复杂的囊性病灶,
MR表现:T1示:不均匀信号,壁厚;T2高信号(图 6)。
与腱鞘囊肿鉴别:信号不均匀,邻近软组织炎性反应。 有必要注射对比剂增强,排除实性病灶(尤其是排除
鹰嘴囊。
图3——Baker囊肿 T2压脂,可以看到 中后部高信号囊肿, 从腓肠肌内侧头和 半膜肌肌腱中间延 伸扩散。
滑囊出血或者炎性变时,信号不均匀,可以表现出厚壁。则需 要增强排除实性成分。
图4——Baker囊肿出血。 74岁,女性,左内侧股骨髁软骨下不全骨折。 T2压脂示:穿过内侧腓肠肌的Baker囊肿,壁厚;腓肠肌断裂所致; T1示:亚急性早期表现,周围高信号环和内部低信号。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6586b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c.png)
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皮肤软组织肿块是指生长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肿块,包括脂肪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等。
超声诊断是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皮肤软组织肿块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的原理、技术参数、病变鉴别以及临床应用。
原理超声诊断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反射、折射的不同特性来识别和区分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频率在1-20MHz之间,高频率可以提高分辨率,但穿透能力较差。
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通常使用6-13MHz的探头。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速度受组织密度和弹性等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组织或病变会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
皮肤软组织肿块一般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均匀的肿块,但不同病变也有不同的超声表现。
技术参数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参数包括探头频率、焦距、增益、功率以及时间增益控制等。
1.探头频率:皮肤软组织肿块常用的探头频率为6-13MHz,需要根据肿块的深度或大小进行选择。
2.焦距:皮肤软组织肿块通常不需要使用焦距,因为病变较浅且直径较小。
3.增益:增益是指将收到的超声信号放大的程度。
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需要适当调整增益,以保证图像清晰。
4.功率:超声检查器的功率通常自动调节,无需手动设置。
5.时间增益控制:时间增益控制是指用于调整不同深度组织的强度,从而提高局部分辨率。
病变鉴别在皮肤软组织肿块超声诊断中,需要鉴别不同的病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皮肤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
脂肪瘤脂肪瘤是皮下最常见肿瘤之一,是由于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而形成的。
在超声图像上,脂肪瘤呈典型的低回声,边缘清晰。
由于脂肪瘤内部无血管供应,因此在血流显像中无信号。
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是由神经鞘细胞或神经纤维组成的良性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神经纤维瘤呈均匀的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常见于神经通道周围。
血管瘤血管瘤是指由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血管瘤呈均匀的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边缘清晰,强度与血管密度相关。
表浅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
![表浅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fb0e8a90029bd64783e2c68.png)
超 声 病 变 检 出率 100% 。超 声 诊 断 与 病 理 结 果 对 照 见 附 表 。
附表 超 声 与病 理 结果 对 照表
病 变部 位
病理 例数 超声 拟诊 例数
病 变部位
颈 前 、颈后 、背部 、腹 壁 、胭窝 脂 肪瘤
臀 大肌 、腹 壁 、腹直 肌鞘
炎性 包块
中 国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0o2年 第 10卷 第 4期 Chinese J Med Imping Vol 10 No 4 20o2
3 讨 论
超 声 广 泛 应 用 于 肌 肉 、肌 腱 、韧 带 、滑 膜 、皮 下 组 织 病 变 检 查 。本 组 病 例 ,超 声 对 病 灶 的显 示 率 为 100% 。 表 中结 果 显 示 ,左 半 部 常 见 病 例 ,包 括 脂 肪 瘤 、炎 性 病 灶 (图 1)、结 核 、胴 窝 囊 肿 、骨 化 性 肌 炎 、腰 大 肌 血 肿 等 疾 病 ,超 声 病 理 符 合 率 为 87.8% 。根 据 病 变 部 位 及 声 像 图 特 征 ,结合 临 床 资 料 ,定 位 定 性 诊 断 比较 容 易 。
方 法 :对 58例 软组 织肿 块进 行 超声 诊 断并 与病 理 对 照 。结果 :超 声病 变 检 出率 100% ,超 声病 理 对 照符 合 率 为 69% (40/ 58)。结论 :超声 诊 断常 见病 较 容易 ,对 软组 织 病变 检 出率 高 ,是 首选 检查 方 法 ;但 对肿 瘤 定性 有局 限性 ,术前 活 组织 检 查 必 不 可 少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998-07~2000-12我 院 住 院 及 门诊 患 者 58例 ,女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40bf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表浅软组织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方法,常用于诊断和评估表浅软组织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
1. 二维超声: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皮肤表面产生横截面图像,可以观察到软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评估是否存在肿块或异常阳性表现。
2.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信号的显示,可以帮助评估血流情况,如血管扩张、狭窄或堵塞等。
3. 脉冲多普勒超声:可测量和分析血流速度,用于评估血流动力学。
4. 线性探头和凸面探头: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适用于不同部位和深度的软组织疾病。
线性探头适用于表浅组织,凸面探头适用于深部组织。
5. 高频超声:增加探头发射频率可以提高对表浅软组织的分辨率,使检查结果更加清晰。
6. 实时超声引导:将超声与穿刺等操作相结合,可以在实时监测下引导医生进行组织采样或治疗。
以上是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可根据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诊断和评估。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aa85eac2f60ddccdb38a08d.png)
常见浅表软组织病变超声表现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如下:1 肌肉损伤及血肿损伤的肌肉局部组织水肿、纹理中断、回声减弱。
出现血肿时,存在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显像。
时间久之,逐渐出现回声,甚至因机化而成为高回声。
2 滑液及腱鞘囊肿滑液囊肿为滑液囊内液体积聚,出现无回声区,无彩色血流显像,本组多为腘窝囊肿。
而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足背部的关节及肌腱附近,单房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像。
腱鞘囊肿:也可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用谐波试一下,可呈现出“无回声、后方增强”的效果。
某些囊性病灶,内部透声不一定好,比如积乳囊肿、舍管囊肿等。
3 皮脂腺囊肿边界清晰,壁较厚的囊性肿物,内有细点状回声,呈漂浮状,后方回声增强,加压后可变形,无彩色血流显像。
4 关节囊积液关节囊扩张,内出现液性暗区,无彩色血流显示。
本组多发生于膝关节。
5 纤维瘤发生于皮内的圆形中低均匀回声、边界清楚的、实质的肿块,无彩色血流显像。
6 脂肪瘤①位于皮下的多表现为椭圆形、境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均匀的低回声区。
②位于肌肉组织内的多为梭形,无明显包膜的不均匀的强回声区,当肌肉收缩时肿块更清晰。
均无彩色血流显像。
7 腱鞘巨细胞瘤多位于皮下,小于1.0 cm的分叶状实质性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强回声分隔,其内可有液性暗区,常有完整包膜,探头加压时肿块可以压缩。
彩色血流显像可见闪烁的低速动脉血流,Vp<30 cm/s,RI 0.75~0.90。
8 血管瘤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
边缘一般多较清楚,而弥漫分布的血管瘤则边界不清。
多无明显包膜。
实质部分为强回声结构,扩张的血管或血窦为液性暗区,探头加压时液性暗区可以变小或完全消失,取消加压时,液性暗区还原。
扩张的血管或血窦内血流缓慢,常有血栓形成及钙化,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内呈强回声光带或光斑,后方伴有声影。
彩色血流显像可了解血流的速度、流向及来源。
肿瘤也可表现为实质性中等回声结构,肌肉内血管瘤Vp17 cm/s,RI 0.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快
探头加压
可有变形
无变形
复发性
无复发
易复发
CDFI 肿瘤内无异常血流,或少血流 肿瘤内可见滋养血管或血流增多
PPT课件
9
病例一
▪ 女,35岁,发现颌下偏右侧包块15年。 无明显不适。
PPT课件
10
病例一
PPT课件
11
病例一
PPT课件
12
病例一
PPT课件
13
病例一
超声所见: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壁清楚,大小约 2.2X1.7CM,内部为均匀细密的强光点(部 分呈彗星尾样),没有血流 。
表皮样囊肿为真皮囊肿,囊壁为表皮样结构,临床上多 为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皮内结节,逐渐扩大,直径数毫米 至数厘米,可被推动,既不疼痛,也不破溃,好发于头 皮或肩部,多见于中年以上者。
粉瘤也称脂瘤、皮脂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 织的增生性和肥大性皮脂腺囊肿。临床表现为一个或数 个球形肿物,小者像绿豆,大者比鸡蛋大,多分布于头 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粘 连在一起,可被推到,逐渐发展,表面皮肤往往因脂瘤 的外突而紧张。如有继发感染,可化脓。它是皮脂腺发 生的囊肿性变化,囊肿壁有上皮细胞构成。囊内充满无 定形物质,是由皮脂物质逐渐分界而成。
PPT课件
20
病例二
超声所见:皮下软组织内见一2.5x2.0cm的 低回声团块,边界清,但无包膜,呈分叶 状,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肿物内部血 流丰富。
超声提示:良性VS恶性? A、淋巴瘤 B、转移瘤 C、血管瘤 D、脂肪肉瘤 E、恶性黑色素瘤
PPT课件
21
病例二
▪ 病理:恶性黑色素瘤
▪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浸润的恶性肿瘤,来源于 表皮及真皮交界处的黑色素细胞。分为结节性黑 色素瘤及浅表性黑色素瘤。前者占15-30%,为垂 直生长,侵袭性强,预后差,预后往往与肿瘤厚 度有关系。后者占70%左右,它易早期发现及中等 厚度使之与结节性黑色素瘤相比,预后较好。黑 色素瘤可以发生于正常皮肤、先天性或后天性的 小痣。病变开始表现为色斑,以后逐渐高出皮肤, 并不断扩大。由于超声能准确测量病变的厚度, 因此,和组织学对黑色素瘤的评价起着同样重要 的作用。黑色素瘤的厚度与病人的存活率有密切 的关系。
关。当角化屑充满整个囊腔时,呈均匀细点状回声。表皮 样囊肿与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很相似,只是皮脂腺囊肿的回 声不如表皮样囊肿均匀。 ▪ (三)鉴别诊断
需与脂肪瘤鉴别,后者的回声稍增强,内有条状回声, 长轴与皮肤平行。
PPT课件
17
皮脂腺囊肿
PPT课件
18
表皮样囊肿
PPT课件
19
病例二
▪ 女,52岁,偶然发现右侧肩背部肿物
接下来的一层是真皮层,它与表皮层的分界不清。真皮 的清晰回声源于其纤维的有序排列,它的回声强度低于表 皮层,它均值的回声有时被小低回声隔断,后者是毛囊的 回声。
再一层是皮下层,通常是低回声,主要是脂肪性质的缘 故,也见有纤维分隔的高回声条带,它的厚度变化很大, 在5—20mm。
再接下来的是浅筋膜层,它为强回声线,将皮下层与肌 肉组织分别开来。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 全面了解正常皮肤的声像图知识,对于研 究皮肤病理是很重要的。正常皮肤的声像 图是由多层不同回声结构组成的,从表层 到深层如图所示。
皮样囊肿是发生于皮下的囊肿,表现为略带有弹性的柔 软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通常不与皮肤粘 连,可推动,它的衬里为多种表皮附属器。
PPT课件
16
病例一:皮下囊肿
▪ (二)声像图 1、病变位于皮肤层,边界清晰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
多为单发。 2、内部回声可为无回声,也可为均质的实质性高回声。 3、无回声病变可见其后壁回声增强,伴有侧方声影。 囊肿的回声强度主要与囊内容物及应用探头的频率有
PPT课件
5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PPT课件
6
皮肤与皮下组织——正常声像图
第一层是高回声,相当于入射回声,表现为一个连续致密 的回声线,它的厚度与检查的部位及皮肤的弹性有关,通 常厚度不超过2mm。它是由耦合剂与表皮增厚的角质接触 的界面产生的,它的连续性中断可见于头皮屑内的气体干 扰,或脂溢性哦、疣状物的角化物质钙化产生的声影。
PPT课件
7
皮肤与皮下组织
▪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良、 恶性的鉴别。
▪ 软组织良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血 管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淋巴管瘤、 腱鞘巨细胞瘤、平滑肌瘤。其余的良性肿瘤都属 少见。
▪ 软组织恶性肿瘤按发病率的高低顺序排列为:纤 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恶 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 透明细胞瘤。其他恶性肿瘤均属罕见。
超声提示:
A、神经纤维瘤 B、皮脂腺囊肿
C、表皮囊肿
D、脂肪瘤
PPT课件
14
病例一
▪ 病理诊断:表皮囊肿
PPT课件
15
病例一:皮下囊肿
(一)皮下囊肿种类:角质性囊肿、表皮样囊肿、皮脂腺 囊肿及皮样囊肿。
角质性囊肿也称角化性囊肿,一般是充满了较硬的均匀 或轻度分层的大量蛋白样物质的囊肿,它可以作为一种 组织病理过程存在于表皮囊肿、粉瘤等多种疾病。
PPT课件
8
皮肤与皮下组织
声像图改变 良性
恶性
肿瘤形态
规则多呈椭圆形 常不规则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包膜回声
多有包膜
多无包膜
边界
清楚
早期清楚,晚期不清楚
内部回声
均匀、低或强回声,或囊性 不均匀实质回声
后部回声
不减弱
轻度减弱
邻近组织 受压移位,骨无异常 被浸润,骨有从外向内侵蚀破坏
转移
无
可有
生速度
缓慢,病程长
皮肤软组织肿块诊断
宁波市第二医院 章美武
PPT课件
1
皮肤与皮下组织——解剖
表皮层是皮肤的最表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末梢。
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深层,它是致密的纤维层,内有弹力 纤维、结缔组织、支持皮肤的腺体、附属器、血管和神经 等。
皮下组织层或真皮下组织,也称脂膜,位于真皮下,由 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组织内含有较大血 管、淋巴管、神经、毛囊、汗腺等,皮下组织与真皮没有 明显的分界,它的下面是肌膜组织。
皮肤是覆盖于整个体表的一个重要而且最大的器官,厚 度一般为1—4mm,平均2.0—2.2mm。皮肤由三层组成,表 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皮下层)。皮下层的厚度变 化很大,眼睑处只有0.4—1mm,而足底的皮下层达5mm。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