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和替代品
《管理经济学》
专升本《管理经济学》总共132题共270分一. (共132题,共270分)1.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2. 当生产处于规模收益的递增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端。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3.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4. 如果用电脑替代人工记账,这样对记帐员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5. 凡是垄断企业都是要打破的。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6. 经济学可定义为()(2分)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7.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2分)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8. 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2分)A.富有弹性B.具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9. 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2分)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10. 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2分)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答题结果:错误!11. 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它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有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供给:供给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它是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4.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5.需求的收入弹性:它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消费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Em=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弹性值为正的商品被称之为“正常物品”,收入弹性值为负的物品破称之为“劣等物品”。
6.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7.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者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8.替代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进而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的商品。
其前提是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
9.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购买量的效应。
1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并超过一定值后,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1.机会成本: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可能利益。
常识积累:17个必知的经济学概念
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生产的,并被资本家补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对生产和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指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2020年一级采购师题库
采购师题库(一级)一、填空题(200空)1、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2、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及对外开放程度,深入分析行业的发展状况、增长态势,有助于对商品的供求形势做出准确判断。
3、行业吸引力的分析,主要是考察行业增长率、市场价格、市场规模、获利能力、市场结构、竞争结构等因素4、行业发展趋势预测需要掌握大量的宏观和行业发展数据,且需要利用一定预测方法和模型,一般是由专门机构进行的。
5、影响企业采购需求变化的内在变量主要是: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库存情况和其它内部需求。
6、价格因素包括4项,即商品价格、相关商品(替代品、互补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者预期价格7、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生产技术水平及其所决定的行业/产品生命周期变化、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变化等。
8、影响特定商品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因素、消费者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9、企业采购战略制定是一个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确定采购目标,谋划与选择采购策略,最终形成采购战略规划的过程。
10、消费者因素包括:消费者数量、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11、市场因素包括:商品市场饱和程度、订单变化率和广告费用变化等。
12、采购流程的控制是采购管理的核心。
控制的目的在于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在通常的业务流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四个环节性控制点: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付款13、采购绩效的评估是对采购成本、品质和交货期等主要采购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考核,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
14、改善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发展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对于采购中的供需双方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评估供应商绩效的因素主要有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
16、企业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
17、生产计划工作由总量计划工作与产品出产进度安排构成18、总量计划也被称为生产计划大纲,它是由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组成。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三)
2020年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题目和答案)《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真题(卷三)《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共3套卷,其他卷请看其他文档!手动整理的,考试真题基本上都包括在内!1.下载之后,用Word打开,点击右上角【查找】,然后在出现的框中输入你要找的题目,既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2.或者下载后用手机中的WPS打开,点击【工具】,【查找】,然后输入你想要找的题目(一般只需要输入前几个字),题目和答案就出来了。
卷三1.[单选题]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引起沿着这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2分)A.替代品价格下降B.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C.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增加D.该商品价格上升题目解析:根据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移动,向右上方移动表明随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除该商品价格上升外的其余三种因素的变动会引起供给的变动,使供给曲线向左或右移动。
2.[单选题]需求定理表明()(2分)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D.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题目解析: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3.[单选题]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那么()(2分)A.该商品在现行价格时的需求量小于供给量B.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C.按照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需求曲线确定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题目解析:供给小于需求说明该种商品的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此时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按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曲线确定。
4.[单选题]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是均衡的,那么()(2分)A.生产者与消费者不愿意按现行价格进行交易B.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时会增加购买C.不存在过剩与短缺D.生产者在现行价格时会增加生产题目解析:市场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既短缺也无过剩。
经济学中的 “弹性”大全
Q P 0 ,但是,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仅仅取决于 P Q
|
Q P Q P | 的大小,而与 的符号无关,同时,为了方便不同弹性之间进行相 P Q P Q
互比较,我们将需求的价格弹性调整为:
①
国内市场大量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下,商品质量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价格对商品需求 量的影响,所以,研究商品的质量弹性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由于商品质量高低程度难以量度和 计量,因此,经济学一般避开了这个“话题” 。 2
例题 1: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 aPb ,其中, a 和 b 为非零常数,则需求 的价格弹性为多少? 解答: 方法①: Q aPb ln Q ln a b ln P 方法②:
d ln Q b d ln P
dQ dQ P P abPb1 abPb1 b b dP dP Q aP
例题 2:证明:两商品模型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为劣等品,那么,另一种 商品必为奢侈品。 解答: 我们知道:劣等品的收入弹性小于 0,正常品的收入弹性大于 0,奢侈品的 收入弹性大于 1。在两商品模型中,假设商品 X 为劣等品,另一种商品为 Y,则 有
dX / X 0 ,消费者预算约束方程 XPX YP Y M 两边同时对 M 求导数,得 dM / M dX dY dX / X XPX dY / Y YP PX P 1 ,对其进行整理可得 Y 1 ,由于 Y dM dM dM / M M dM / M M YP dX / X dY / Y YP 0 ,所以,必有 Y 1 ,又因为 0 Y 1 ,因此,必有 dM / M dM / M M M dY / Y 1 ,即 Y 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 1,从而命题得证。 dM / M
数理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若干原理一需求理论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2)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
(3)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1)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为: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与预期。
(2)某种商品的需求还与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
相关商品有互补品和替代品两种。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3)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3.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从需求函数的角度上说,需求量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自变量(P)变动引起的应变量数值的变化。
无论如何变化,都在函数的值域范围之内。
因而表现在图形上为同一曲线(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相反的,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函数外的原因(外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函数整体的变化。
在需求函数的例子中表现为需求函数自变量外的因素如:收入,嗜好等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至第九章)
西经课后答案第二章一、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
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
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
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normal good),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inferior good)。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西方经济学把相关商品分为两种:替代品(substitutes)和互补品(complements)。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茶是咖啡的替代品,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等等。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如汽油是汽车的互补品,显示器是电脑主机的互补品,左手套是右手套的互补品,等等。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一、导论1、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失去的最佳选择可得的收益3、生产的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1)土地:狭义的土地指土地本身。
而广义的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和河流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土地又可被称为自然资源。
(2)劳动: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3)资本:经人类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的一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总称(4)企业家才能:组合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能力。
企业家必须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
土地拥有者赚取地税,劳动者赚取工资,资本所有者赚取利息,企业家赚取利润;4、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即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效率表现为:(1)给定投入,产出最大;(2)给定产出,投入最小。
消费效率表现为:(1)给定货币开支,得到最大满足; (2)给定满足,货币开支最少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如居民、厂商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 研究消费、生产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经济视作总体进而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上述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并据此通过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前者研究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属于总量分析。
后者研究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属于个量分析。
好比树木和森林的关系.6、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种类问题)如何生产(方法问题) 生产多少(数量问题)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结果好坏,能否改善(价值判断问题)(1)生产什么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比较优势是指比其它主体更低的机会成本从事某种活动。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五、需求曲线的移动
1、 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沿曲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所 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 动。
是个量变动。
2.1 2.2 2.3 2.4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市场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 需求(Demand)
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 上消费者在每一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 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也就是有购买的欲望。 第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也就是购买能力,两者缺一 不可。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 均衡价格决定
1.均衡价格的定义
均衡价格:是指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者说: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 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点:一种商品市场出现均衡时,市场需求曲线和市 场供给曲线的交点。
2.均衡价格的表述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移。 是一组量变动。
供给的变化
P
供给增加,S向右方移动;
供给பைடு நூலகம்少,S向左方移动。
A
B
Q
对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分 例:某商品的价格为15元时,他的提供量是 30件,价格为20元时,他的提供量是50 件。 某商品的价格是15元,生产者愿意的 提供量是30件,由于引进先进的生产线, 生产者在价格为15元时愿意提供的商品数 量为60件。 分析以上两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一供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经济学家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理性决策的方式来分析B.经济学不谈道德C.教育也应该用经济学来分析D.对于社会来说,最优的结果就是犯罪率为零【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经济学并不否认有一部分人类行为是无法用理性假设来分析的。
B项,经济学对于行为人的假设本身就包括了人类行为的道德维度。
但是,经济学通常不假设人类达到了这样的道德水平,以至于每个人都自动地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D项,如果防止犯罪的成本不是零,那么,当犯罪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治理犯罪越来越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将社会资源用于减少犯罪就可能不如将其用于其他方面更能改善社会的福利。
2某商品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随价格而变B.恒为1C.为其斜率值D.不可确定【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一般地,当供给曲线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的左边时(负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当供给曲线刚好过原点时,供给价格弹性等于1;当供给曲线穿过坐标原点的右边时(正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
3某商品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至75,该商品需求()。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弹性不确定【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根据弹性公式可见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
4下列选项中,使商品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商品X的价格下降B.购买者(消费者)的收入减少C.商品X的替代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预期该商品会涨价【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包括: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A项,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需求曲线不会移动;B项,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C项,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需求;D项,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从而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经济学原理(2)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消费多少–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
比如:•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vs. 平等•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
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例如:•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入•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 她会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谁将得到它们•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者购买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其它因素(比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原理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原理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刺激了社会支出水平•减少失业率•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一直都存在价格理论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
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
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
差别定价法:就是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
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作用: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其他目标。
如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价格,就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手段。
成都理工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注:红字为正确答案)一、单选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需求量().A、上升,增加B、下降,减少C、下降,不变D、上升,减少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他的供给量()。
A、上升,不变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3、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4、假设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如果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5、当供求力量自发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B、谷物价格上升C、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D、谷物价格下降6、消费者收入减少会导致()。
A、需求曲线左移B、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D、需求曲线右移7、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需求曲线左移B、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D、需求曲线右移8、互补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左移B、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D、需求曲线右移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 )。
A、0.5%B、2。
5%C、4。
5%D、5.5%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其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二、多选1、在不考虑对外贸易的前提下,市场上的经济主体有:()。
A、消费者B、生产者C、政府D、司法机构2、需求变动可能使均衡价格()。
A、上升B、下降C、不变D、消失3、政府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有()A、取缔黑市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支持价格D、限制价格4、广义的需求弹性包括()A、需求的价格弹性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预期弹性D、需求的交叉弹性5、按两种商品的关系分类,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可能()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穷大三、判断1、如果苹果的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用梨、橘子等相关商品来替代苹果。
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本部分知识结构:本部分考点: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 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本部分难点:恩格尔曲线、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供求法则本部分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对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用于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即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需求分析供给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的均衡需求法与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的例外需求量的变动以及需求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给与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的例外供给量的变动以及供给的变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们必须在资源的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配置并充分地使用稀缺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价格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市场交换中的货币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决定于市场中的两种力量:需求和供给。
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与需求法则1.定义:需求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表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即商品价格(P)与需求量(Q)之间的关系。
如表1-1所示。
表1-1 某商品的需求表P-Q组合A B C D E F G H P 1 2 3 4 5 6 7 8 Q14012010080604020根据表1-1上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各种组合,可以在一个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需求量的平面坐标上绘制出一条斜率为负的需求曲线,见图1-1。
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
A需求曲线
需求量
当A、B二者互为替代品时,A的 价格与B的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
互 补 品
一种商品价 格
该商品的需求 量
另一种商品需求 量
互补关系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
一种商品价 格 该商品的需求 量
反 (同、反)方向变化
另一种商品需求 量
A
价 格
A和B为互补商品
A需求曲线 B需求曲线
种需要
互补品
替代品
小试牛刀
猪肉、葡萄、牙刷、汽车、钟表、面包、电池、汽油、 牙膏、苹果、鸡肉、蛋糕
替代品 互补品
猪肉与鸡肉 面包与蛋糕 葡萄和苹果
汽车和汽油 牙刷与牙膏 钟表与电池
替 代 品
一种商品 价格
该商品的需 求量
另一种商品需 求量
替代关系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 同(同、反)方向变化
一种商品 价格 该商品的需 求量 另一种商品需 求量
需求量
当AB二者为互补品时,A的价 格与B的需求量呈反相关关系
总结提升
替代关系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是同 方向变化 互补关系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是反 方向变化
高考链接(2018新课标全国卷‖)
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 变动如图4所示。这表明
A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 ②甲与乙是替代品 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 ⑤乙与丙是替代品 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 C.②⑤ D.④⑥
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
周至县第六中学 芦芳侠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概念,并能举出 相关的实例 2、掌握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影响的不 同,并能通过坐标轴进行区分,学会在习题 中灵活运用。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1、什么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有什么特点?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定产量的两种⽣产要素投⼊量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其特点是:是⼀条负斜率的曲线;⼀个平⾯图上可以有⽆数等产量曲线,越远离原点的曲线代表的产量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2、为什么在垄断下没有市场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即价格和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垄断性的市场条件下,垄断者的产量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且也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
因此,需求的变动可以导致价格改变但产量并不变,也可以导致产量改变⽽价格并不变,也可以使两者都改变。
所以,垄断⼚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必然存在⼀⼀对应的关系。
因此有这样的结论: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商对市场价格有⼀定的控制⼒量,从⽽单个⼚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商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
3、为什么完全竞争⼚商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都向右上⽅倾斜?完全竞争⼚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商SMC曲线上⼤于与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完全竞争⼚商根据利润最⼤化原则P=SMC,在不同的价格⽔平选择相应的最优产量,这⼀系列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组合的轨迹,构成了⼚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由于SMC曲线上⼤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是向右上⽅倾斜的,所以,完全竞争⼚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
完全竞争⾏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业内所有⼚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平加总得到,所以,⾏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倾斜的。
4、简述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向。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商品本⾝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收⼊、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般⽽⾔,商品本⾝价格越⾼、替代品的价格越⾼、消费者收⼊越⾼、消费者偏越好该商品、消费者预期该商品未来的价格要上涨,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多,如果互补品的价格越⾼,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影响需求 的因素
1、平均收入
以汽车为例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增加汽车购买量
2、人口 3、相关物品的价格
4、偏好
人口的增加增加了汽车购买量 汽油价格的下降提高了汽车需求
拥有一辆新汽车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5、特殊因素
其他运输方式的可利用性,汽车的安 全性、未来价格的预期等等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本 章 知 识 结 构 图Fra bibliotek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 品量。 两个要素: ① 购买欲望; ② 支付能力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商品的自身价格(P)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 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 需求量就会越大。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需求定理的例外情况包括:
第一,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 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会减少;而价格 上涨时,需求量反而增加。 第二,某些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文物、名画、 名车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 象征。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 大;反之,当价格下跌,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位时, 需求量反而下降。 第三,某些商品的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 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时,人们会因不同的预期而采 取不同的行动,引起需求量的不规则变化,如证券、 黄金市场常有这种情况。其需求曲线可能表现为其他 不规则形状。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二)消费者的收入(I) 对于多数正常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 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 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 减少对商品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三)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价格Px,替 代品价格Py)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 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 种商品本身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
•
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和替代品: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互补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相反,价格降低,其互补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例如: 当照相机的价格不变而胶卷的价格上升时,胶卷的 需求会减少,照相机的需求也会因此而减少。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替代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相反,价格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例如: 当猪肉的价格不变而鸡蛋的价格上升时,鸡蛋的需 求会减少,鸡蛋的替代品如猪肉的需求就会增加。
三、需求函数和需求定理 (一)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 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以 Qd 代表需求, P,I,Px,Py,… , n 代表影 响需求的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Qd =f (P, I, Px, Py,…,n) 为了研究的简便,我们通常假设其他条件 不变,即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 商品本身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并 以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为: Qd =f (P)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下图是根据前面鸡肉的市场需求表的 数字画成的需求曲线。
鸡肉的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三)需求定理 以需求函数为基础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 者之间的关系,由需求定理来加以说明。 需求定理即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 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 向变动的规律。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消费者的偏好(F) 由于广告宣传、新产品出现等原因,消 费者的偏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商品 的需求。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 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反, 偏好程度减弱,需求就会减少。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五)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Pe)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 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 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1)商品价格的下降吸引了新的需求者。 (2)商品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 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 高,因而使需求量增加。 (3)商品价格降低后,消费者会把对替代品的需求 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从而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 加。 同样的道理,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需求及影响因素
供 求 分 析
供给及影响因素
均衡价格机制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收入 其他商品价格 对未来的预期 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生产要素价格 其他商品价格 生产者预期 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变化对经 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 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 线来表示。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需求表是表示商 品的需求量和价格 之间函数关系的表 格。右表是鸡肉的 市场需求表。它表 示在不同的鸡肉价 格下,市场对鸡肉 的需求量。
鸡肉的价格 (元) 4 6
西南科技大学
西方经济学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 的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是个量变动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需求量的变动
P P1
a
P2
b
c
P3
0 Q1 Q2 Q3 Q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鸡肉的需求量 (公斤) 100 80
8
10 12
60
40 20
鸡肉的市场需求表
西方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 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在西方经济学中 习惯上用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 把价格和需求量的不同组合点连接起来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它 表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的 价格变动时,市场上商品需求量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