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和第十章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简介及总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原子核课件(16张PPT)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1节 认识原子核
一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人们未
、
曾了解的射线,并将这种射线命名为X射线。
天 然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选择了一种经 阳光照射后能发荧光的铀盐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
放
他意外地发现,未经阳光照射的铀盐也能使照相底
射
片感光。这表明铀盐除能发出X射线外,还能发出某
现 象
子
后来人们从很多元素的原子核中也轰击
的
出质子。说明了:
发
现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用符号p表示,质量mp=1.6726231×10-27kg。
02 中子的发现
人们发现,除了氢元素外,所有元素的原子核质量大体都是质子的整
三
数倍,而原子核的电荷数仅仅是质量数一半或更少。
、
卢瑟福预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
现
子核是可再分的。以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为工具,科学家又发现了质
象
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对原子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的
发 现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夫妇对 铀和铀的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
性更强的新元素,即钋(Po)和镭(Ra)。
钡铀云母
几 种 天 然 放 射 矿 石
斜水钼铀
翠砷铜铀 铀钙石
质
粒子。他称其为中子。
子
1930年,科学家用
1932年,约里
同年,查德威克分
和
α射线轰击铍(Be), 奥·居里夫妇用这种射 析这种射线与氮原子的
中
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强的 线轰击石腊,从石腊中 碰撞的径迹,发现这种
子
中性射线。
打出质子。
一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人们未
、
曾了解的射线,并将这种射线命名为X射线。
天 然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选择了一种经 阳光照射后能发荧光的铀盐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
放
他意外地发现,未经阳光照射的铀盐也能使照相底
射
片感光。这表明铀盐除能发出X射线外,还能发出某
现 象
子
后来人们从很多元素的原子核中也轰击
的
出质子。说明了:
发
现
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用符号p表示,质量mp=1.6726231×10-27kg。
02 中子的发现
人们发现,除了氢元素外,所有元素的原子核质量大体都是质子的整
三
数倍,而原子核的电荷数仅仅是质量数一半或更少。
、
卢瑟福预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
现
子核是可再分的。以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为工具,科学家又发现了质
象
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对原子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的
发 现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夫妇对 铀和铀的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
性更强的新元素,即钋(Po)和镭(Ra)。
钡铀云母
几 种 天 然 放 射 矿 石
斜水钼铀
翠砷铜铀 铀钙石
质
粒子。他称其为中子。
子
1930年,科学家用
1932年,约里
同年,查德威克分
和
α射线轰击铍(Be), 奥·居里夫妇用这种射 析这种射线与氮原子的
中
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强的 线轰击石腊,从石腊中 碰撞的径迹,发现这种
子
中性射线。
打出质子。
原子核基本知识简介36页PPT
最大可能值为 'I gIIN。
(4) 质子的磁矩几乎是核磁子的三倍,而中子具有负磁矩, 数值约为核磁子的两倍。这表明不能把质子和中子看成 是无内部结构的粒子。
(5) 氘核的磁矩虽然非常接近于质子磁矩和中子磁矩之和, 但并不完全相等,其它原子核的磁矩也是如此,都不等
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磁矩之和。这一事实说明核内各核 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第 17 章 原子核基本知识简介
图为我国于 1988年12月在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建 成的重离子加速器 HIRFL。1992年合成了208Hg,实现了
我国在新核素合成方面零的突破
已知核素 稳定核素 近物所首次合成的重质量新核素 近物所研究过的核素
图为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成的八种新核素 首次建立的核衰变纲图及部分研究过的核素
来讲是随 A 的增大而增大,但有明显的起伏。
(2) 质量数大于 30 的原子核中,比结合能随 A 的变化不大, 近似为常数。这个近乎不变的特征是核子只与邻近核子 作用(即核力具有饱和性)的一个证据。
(3) 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都小于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 能,这一事实是核能得以利用的基础。
七. 原子核的统计性和电四极矩
成功应用实例 成功的解释了原子核幻数、基态的自旋和宇称以及衰变等
不足
不能解释远离双幻核区域的 原子核磁矩、核电四极矩以 及 跃迁概率等问题。这表明壳层模型中关于各核子彼此
独立地在一个静止的平均势场中运动的假设过于简化。
3. 集体模型 在50年代初,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等人提出了在考虑单粒子 独立运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原子核发生转动和振动等集 体运动的新模型 — 集体模型,或称为综合模型。
1. 原子核的统计性 奇 A 核是费米子 服从费米-狄喇克统计 偶 A 核是玻色子 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4) 质子的磁矩几乎是核磁子的三倍,而中子具有负磁矩, 数值约为核磁子的两倍。这表明不能把质子和中子看成 是无内部结构的粒子。
(5) 氘核的磁矩虽然非常接近于质子磁矩和中子磁矩之和, 但并不完全相等,其它原子核的磁矩也是如此,都不等
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磁矩之和。这一事实说明核内各核 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第 17 章 原子核基本知识简介
图为我国于 1988年12月在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建 成的重离子加速器 HIRFL。1992年合成了208Hg,实现了
我国在新核素合成方面零的突破
已知核素 稳定核素 近物所首次合成的重质量新核素 近物所研究过的核素
图为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成的八种新核素 首次建立的核衰变纲图及部分研究过的核素
来讲是随 A 的增大而增大,但有明显的起伏。
(2) 质量数大于 30 的原子核中,比结合能随 A 的变化不大, 近似为常数。这个近乎不变的特征是核子只与邻近核子 作用(即核力具有饱和性)的一个证据。
(3) 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都小于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 能,这一事实是核能得以利用的基础。
七. 原子核的统计性和电四极矩
成功应用实例 成功的解释了原子核幻数、基态的自旋和宇称以及衰变等
不足
不能解释远离双幻核区域的 原子核磁矩、核电四极矩以 及 跃迁概率等问题。这表明壳层模型中关于各核子彼此
独立地在一个静止的平均势场中运动的假设过于简化。
3. 集体模型 在50年代初,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等人提出了在考虑单粒子 独立运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原子核发生转动和振动等集 体运动的新模型 — 集体模型,或称为综合模型。
1. 原子核的统计性 奇 A 核是费米子 服从费米-狄喇克统计 偶 A 核是玻色子 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粒子物理学及其应用PPT课件
理论的统一,以解决当前物理学面临的基本问题。
发展更精确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升级和建设高能物理实验设施
为了探测更小的粒子和更弱的相互作用力,需要更高的实验能量和更精确的探测器技术。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升级和建设更先进的高能物理实验设施,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灵敏度 。
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需要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以更有效地提取 实验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量子场论是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夸克等)行为的物理学理论框架。 它基于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通过引入场的概念,描述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
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经典理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 论解释了没有引力作用的时空观念,而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引力的本质是由物 质引起的时空弯曲。
利用粒子物理学原理,研究核聚变和 核裂变等新能源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利用粒子物理学原理,发展医学影像 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
粒子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宇宙学
研究宇宙起源、演化等问题的学 科,与粒子物理学在基本理论和
实验技术上有很多交叉。
生物学
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与 粒子物理学在蛋白质结构和药物设 计等方面有交叉。
实验方法包括散射实验、衰变实验、对撞机实验等,这些实 验方法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和理论支 持。
基本粒子及其性质
02
物质粒子和传播子
物质粒子
物质粒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它 们具有电荷和质量,是构成原子 和分子的基础。
传播子
传播子是传递力的粒子,如光子 、介子和胶子等。它们负责传递 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等基本 相互作用力。
原子核课件
2、体积: 原子核的体积近似地与质量数成正比:
V
4 R3
3
A
4 3
r03
AV0
原子核
3、密度:
M V
Au V
Au
A
4 3
r03
3u
4 r03
u= 1.6610-27Kg ; r0 = 1.4 fm
1017 Kg / m3=1014 / m3
密度大得惊人!原子核是物质紧密集中之处! 核的质量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014倍,也是地球平 均密度的1014倍。
• 原子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电荷。由卢瑟福的原子核 式结构模型可知: • 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有正电量为Ze的 原子核。即a q=+Ze Z是原子序数,e是基本电荷,其数值为一个电子电量的 绝对值。
原子核
二、原子核的质量与质量数
原子核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质量。 MN = MA– Zme
原子核
三、原子核的成分
早先人们只知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基本粒子,当发现原子 核可放出电子(β衰变),自然使人们推测核是由电子和质子 组成的。但这引起许多矛盾。其中,不确定关系指出核“装不 下”电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后,才知核是由质子和 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它们的质量相近
mn 1.00866u5 mp 1.00727u7 海森伯统称它们为核子,并认为质子和中子仅仅是核子 的两种不同状态(同位旋 1 2 )。
)由相 距为
0.023埃的两条线组成,D2线
由1 相58距95.为93 A0 .021
埃的两条线组成.这就是原子光谱的超(2精 5细88结9.9构6 A。)
3P
3S (a)
5893A D
5896A D1
原子核的质量=所有核子的质量
1u 1 12C原子质量 12 1
12
N0 12
1.66055 1027 Kg 原子质量单位
3.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可以由原子质量推算,也可以由核子的数目 推算。
原子的质量 = 原子核的质量 + 所有电子质量
– 相当于所有电子结合能的数值(可忽略)。
原子核的质量 = 所有核子的质量 – 相当于所有核子结合能的数值。
?原子核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而放出电子的能量却是连续变 化的?
采用原子质量单位,原子(核)的质量接近一整数,这整数 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A。
原子核的符号表示:
A Z
X
Z:质子数 中子数=A-Z
同位素: 11H
2 1
H
13H
6 3
Li
7 3
Li
;
23He
4 2
He
它们的化学和一般物理性质几乎 相同,但核性质完全不同!
4.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
原子核的形状一般为近似椭球,其长短半轴之比一般不大于 5/4,可近似看作球形。核电四极矩是核偏离球形的量度。
由实验得到核半径的经验公式:
R r0 A1/ 3
r0 1.2 ~ 1.5 fm
V
4 R3
3
4 3
r03
A
A
mA V
Au
4 3
r03
A
3u
4r03
2.31017kg / m3
原子核的密度近似为一常数,而且核的密度非常大。
5.核自旋和核磁矩
☆ 核自旋 质子和中子都是费米子,具有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1/2。核的角动量是中子的自旋、质子的轨道和自旋之和。习 惯上也称它为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自旋角动量: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课件图文
04 元素周期律与化学键合 性质
元素周期律概述
01
02
03
元素周期律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
周期表结构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具有横行(周期)和纵 列(族)的结构。
周期表分区
根据电子排布的不同,周 期表可分为s、p、d、f等 区。
化学键类型及其特点
离子键
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等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人员需佩戴防护服、护目 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放射 性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废弃物处理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 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 境造成污染。
安全标识
在实验室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 识,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
项。
06 原子结构在生活和科技 中应用
原子结构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01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 数(即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
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其中8、9 、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其余 每个纵列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
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周期中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
膜,如防腐、耐磨、导电等。
原子结构在能源领域应用
原子核能
01
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反应,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用于
发电、推进等。
太阳能利用
02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电效应,实质上就是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
用,进而产生电流,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
新能源材料
03
高二物理选修课件第章原子核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在原子核中的结合
在原子核中,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结合可以解释原子核的稳定性、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等 现象。
超导材料在粒子物理中应用
超导材料特性
01
超导材料是指在低温下电阻为零的材料,具有完全抗磁性、高
载流能力等特性。
超导材料在粒子加速器中应用
02
粒子加速器是研究粒子物理的重要工具,超导材料的高载流能
力使得粒子加速器能够实现更高的能量和更精确的测量。
超导材料在粒子探测器中应用
03
粒子探测器是用于探测和测量粒子的装置,超导材料的完全抗
磁性可以提高粒子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进展
暗物质和暗能量概念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指不发光且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极弱 的物质和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
聚变反应条件及产物
聚变反应条件
轻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合成较重的核,同时释放大量 能量。
聚变产物
聚变产生的较重核通常是稳定的,不会进一步衰变。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远大于裂变反应。
裂变和聚变在能源领域应用
裂变在能源领域应用
目前核电站主要利用铀235的裂变反 应产生能量,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实现 稳定发电。
粒子加速器类型
根据加速粒子的种类和加速原理的不同,粒子加速器可分为线性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
粒子探测技术简介
粒子探测器的原理
粒子探测器是用于检测、测量和分析高能粒子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各种效应,如电离、激发、散射、吸收等,来探测和识别粒子。
在原子核中,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结合可以解释原子核的稳定性、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等 现象。
超导材料在粒子物理中应用
超导材料特性
01
超导材料是指在低温下电阻为零的材料,具有完全抗磁性、高
载流能力等特性。
超导材料在粒子加速器中应用
02
粒子加速器是研究粒子物理的重要工具,超导材料的高载流能
力使得粒子加速器能够实现更高的能量和更精确的测量。
超导材料在粒子探测器中应用
03
粒子探测器是用于探测和测量粒子的装置,超导材料的完全抗
磁性可以提高粒子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进展
暗物质和暗能量概念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指不发光且与常规物质相互作用极弱 的物质和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
聚变反应条件及产物
聚变反应条件
轻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合成较重的核,同时释放大量 能量。
聚变产物
聚变产生的较重核通常是稳定的,不会进一步衰变。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远大于裂变反应。
裂变和聚变在能源领域应用
裂变在能源领域应用
目前核电站主要利用铀235的裂变反 应产生能量,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实现 稳定发电。
粒子加速器类型
根据加速粒子的种类和加速原理的不同,粒子加速器可分为线性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
粒子探测技术简介
粒子探测器的原理
粒子探测器是用于检测、测量和分析高能粒子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各种效应,如电离、激发、散射、吸收等,来探测和识别粒子。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PPT课件
负脉冲的平均频率
I
n1 n2
I0
正比于放射性活度 (I0 标准物放射性活度。)
第13页,共18页。
§12.3 放射生物物理学简介
电离辐射可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例:
促使细胞分裂和生长
治疗或导致肿瘤 诱发遗传变异
消灭病虫害和疾病诊断等
一.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损伤生物体内某一特殊的生物结构体(如DNA) 间接作用: 通过内部传递或能量释放引起其它生物结构损伤.
A Z
X
ei Z A1Y
v
例:
V 47
23
ek
4272Ti
v
第9页,共18页。
3. 衰变 衰变是原子核进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流或电磁辐射。
说明
衰变总是伴随着、衰变。
衰变只涉及到原子核各能级间的跃迁,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都不发生变
化。
N
三. 放射性衰变规律
N0
1. 指数衰变率:
设d t 时间内有d N个原子发生衰变,则:
生物机体效应阶段 :产生宏观的生物体效应.
( 数秒 若干年 )
三.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特点
不存在阀植剂量
辐射能量高效率
第15页,共18页。
四.放射剂量
照射剂量
X dQ dm
(X单位:伦琴.符号:R)
吸收剂量
D dE (D单位:格雷.符号:Gy)
dm
相对生物效应
RBE
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X射线的吸收剂量 产生相同生物效应的其他射线的吸收剂量
氢弹爆炸
二. 原子核的衰变
实验发现,各种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包括三种不同的射线,分 别命名为: 、、 射线。放射出这三种射线的过程称为衰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质量 = 原子核的质量 + 所有电子质量
– 相当于所有电子结合能的数值(可忽略)。
原子核的质量 = 所有核子的质量 – 相当于所有核子结合能的数值。
采用原子质量单位,原子(核)的质量接近一整数,这整数 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A。
原子核的符号表示:
A Z
X
Z:质子数 中子数=A-Z
11H 12H 13H
1u 112C原子质量 12 1
12
N0 12
1.660551027Kg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3.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可以由原子质量推算,也可以由核子的数目 推算。
☆ 核子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中等质量核(A=40-120)的结合能约为8.6Mev,原子核稳定。 ☆ 质量数小于30的核结合能有周期性变化,最大值在A等于4 的倍数。 ☆ 质量数30以上的核,平均结合能变化不大,显示了核力的饱和性。
8Leabharlann 9.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896年:贝克勒耳,铀的放射性现象; 1898年:居里夫妇,Po,Ra; 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人工放射性。
☆宇称:描述微观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在空间反演变换
下的奇偶性的物理量。
(x,y,z)= (-x,-y,-z) (偶宇称) (x,y,z)= - (-x,-y,-z ) (奇宇称)
6
在电磁和强相互作用情形,孤立体系的宇称不会从偶性变 为奇性或从奇性变为偶性。---宇称守恒。 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 提出,1957年吴键雄用衰变的实验加以证实,是近代物理 学史中的一个重大突破。1957年,李、杨获诺奖。 6.原子核的结合能
☆ 统计性质:描述全同粒子交换时波函数的对称性 。两个 全同原子核对换,即将两核中的核子一一交换。核子每交 换一次,体系波函数改变一次符号(核子是费米子),总 的符号改变次数 (-1)A 。
对质量数A为奇数的核,交换两核,体系波函数符号改 变,即该种核属费米子。 对质量数A为偶数的核,交换两核,体系波函数符号没 改变,即该种核属玻色子。
36Li 37Li; 23He 24He
它们的化学和一般物理性质几乎 相同,但核性质完全不同!
3
4.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
原子核的形状一般为近似椭球,其长短半轴之比一般不大于 5/4,可近似看作球形。核电四极矩是核偏离球形的量度。
由实验得到核半径的经验公式:
R r 0 A 1 /3 r 0 1 .2 ~ 1 .5 fm
放射性衰变、电子、X射线是十九世纪末的三大重要发现,揭开了近 代物理的序幕。
一.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蜕变,变为另一种状态或另一原子核, 同时放出一些射线,这种现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主要模式:
衰变
衰变
衰变 9
实验上,衰变能也可由测出的粒子的动能算出。
E d1 2m 21 2m 子 V2 m m 子 V2
Ec2ZR2e
2Z1.442.4 1 1
91 013(5M)ev
1.2A3A3 233 443
(r0=1.2fm, e2=1.44Mev) ; 实验上测得 粒子动能为4.2MeV,远低 于势垒。只有通过量子隧道效应才有一定的几率逃出。
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
m n m p 1 . 0 0 8 6 6 5 u 1 . 0 0 7 2 7 7 u 2 . 0 1 5 9 4 2 u
氘 核 质 量 : m d 2 .0 1 3 5 5 2 u
112
!
质量亏损:核子质量与组成的原子核质量的差值。
m Z m p(A Z)m nm
E dE 1m m 子
E 1A 4 -4
☆ 粒子能谱
大部分原子核放射的粒子的能量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几组不同的分立 值,构成分立的粒子能谱。
放射性现象的研 究是获悉原子核 内部状况的重要 途径之一
11
☆ 衰变的机制
粒子如何跑出原子核,用经典理论很难解释。
238 U 234 T h4H e
在核内, 粒子受到核力吸引(负势能);在核外, 粒子受到库仑力排斥;在核表面形成一个势垒。 垒高估计:
4
PI I(I 1)
I :核自旋角动量量子数。为整数或半整数。实验发现:
偶---偶核(中子和质子数都为偶数)自旋为零; 奇---偶核自旋为半整数; 奇---奇核自旋为整数;
☆ 核磁矩
I g2m epPI g
I(I1)e mp
g
I(I1)
5.051027Am2 核磁子
g 由实验确定,有正有负。
5
6.核的统计性质和宇称
V34R334r03AA
m VA3 4A r0 3A u43 u r0 32.3110k 7 g /m 3
原子核的密度近似为一常数,而且核的密度非常大。
5.核自旋和核磁矩
☆ 核自旋 质子和中子都是费米子,具有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1/2。核的角动量是中子的自旋、质子的轨道和自旋之和。习 惯上也称它为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自旋角动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 放出。-----原子核的结合能。
E [Z m p(A Z )m nm ]C 2
7
以原子质量来计算结合能(忽略电子结合能): E[Zmp(AZ)m nm]C2 [ZmH原 子(AZ)m nm 原 子 ]C2
例:已知
9 4
B
e
的原子质量是9.0121858u,计算该核素的结合能
E [Z m H 原 子 (A Z )m n m 原 子 ]C 2
[1 .0 0 7 8 2 5 2 4 5 1 .0 0 8 6 6 5 4 9 .0 1 2 1 8 5 8 ]u C 2
5 8 .1 6 3 M e v
1uC 2931.5M eV
每个核子的平均(比)结合能:58.163/9=6.463Mev
第九章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简介
9.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原子核的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这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 也等于中性原子的核外电荷数。
2.原子核的组成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 统称为核子。核子的自旋为1/2。质子(p)、中子(n)的质量:
mp 1.00727u7 mn 1.00866u5
– 相当于所有电子结合能的数值(可忽略)。
原子核的质量 = 所有核子的质量 – 相当于所有核子结合能的数值。
采用原子质量单位,原子(核)的质量接近一整数,这整数 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A。
原子核的符号表示:
A Z
X
Z:质子数 中子数=A-Z
11H 12H 13H
1u 112C原子质量 12 1
12
N0 12
1.660551027Kg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3.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可以由原子质量推算,也可以由核子的数目 推算。
☆ 核子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中等质量核(A=40-120)的结合能约为8.6Mev,原子核稳定。 ☆ 质量数小于30的核结合能有周期性变化,最大值在A等于4 的倍数。 ☆ 质量数30以上的核,平均结合能变化不大,显示了核力的饱和性。
8Leabharlann 9.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896年:贝克勒耳,铀的放射性现象; 1898年:居里夫妇,Po,Ra; 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人工放射性。
☆宇称:描述微观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在空间反演变换
下的奇偶性的物理量。
(x,y,z)= (-x,-y,-z) (偶宇称) (x,y,z)= - (-x,-y,-z ) (奇宇称)
6
在电磁和强相互作用情形,孤立体系的宇称不会从偶性变 为奇性或从奇性变为偶性。---宇称守恒。 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 提出,1957年吴键雄用衰变的实验加以证实,是近代物理 学史中的一个重大突破。1957年,李、杨获诺奖。 6.原子核的结合能
☆ 统计性质:描述全同粒子交换时波函数的对称性 。两个 全同原子核对换,即将两核中的核子一一交换。核子每交 换一次,体系波函数改变一次符号(核子是费米子),总 的符号改变次数 (-1)A 。
对质量数A为奇数的核,交换两核,体系波函数符号改 变,即该种核属费米子。 对质量数A为偶数的核,交换两核,体系波函数符号没 改变,即该种核属玻色子。
36Li 37Li; 23He 24He
它们的化学和一般物理性质几乎 相同,但核性质完全不同!
3
4.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
原子核的形状一般为近似椭球,其长短半轴之比一般不大于 5/4,可近似看作球形。核电四极矩是核偏离球形的量度。
由实验得到核半径的经验公式:
R r 0 A 1 /3 r 0 1 .2 ~ 1 .5 fm
放射性衰变、电子、X射线是十九世纪末的三大重要发现,揭开了近 代物理的序幕。
一.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蜕变,变为另一种状态或另一原子核, 同时放出一些射线,这种现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主要模式:
衰变
衰变
衰变 9
实验上,衰变能也可由测出的粒子的动能算出。
E d1 2m 21 2m 子 V2 m m 子 V2
Ec2ZR2e
2Z1.442.4 1 1
91 013(5M)ev
1.2A3A3 233 443
(r0=1.2fm, e2=1.44Mev) ; 实验上测得 粒子动能为4.2MeV,远低 于势垒。只有通过量子隧道效应才有一定的几率逃出。
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
m n m p 1 . 0 0 8 6 6 5 u 1 . 0 0 7 2 7 7 u 2 . 0 1 5 9 4 2 u
氘 核 质 量 : m d 2 .0 1 3 5 5 2 u
112
!
质量亏损:核子质量与组成的原子核质量的差值。
m Z m p(A Z)m nm
E dE 1m m 子
E 1A 4 -4
☆ 粒子能谱
大部分原子核放射的粒子的能量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几组不同的分立 值,构成分立的粒子能谱。
放射性现象的研 究是获悉原子核 内部状况的重要 途径之一
11
☆ 衰变的机制
粒子如何跑出原子核,用经典理论很难解释。
238 U 234 T h4H e
在核内, 粒子受到核力吸引(负势能);在核外, 粒子受到库仑力排斥;在核表面形成一个势垒。 垒高估计:
4
PI I(I 1)
I :核自旋角动量量子数。为整数或半整数。实验发现:
偶---偶核(中子和质子数都为偶数)自旋为零; 奇---偶核自旋为半整数; 奇---奇核自旋为整数;
☆ 核磁矩
I g2m epPI g
I(I1)e mp
g
I(I1)
5.051027Am2 核磁子
g 由实验确定,有正有负。
5
6.核的统计性质和宇称
V34R334r03AA
m VA3 4A r0 3A u43 u r0 32.3110k 7 g /m 3
原子核的密度近似为一常数,而且核的密度非常大。
5.核自旋和核磁矩
☆ 核自旋 质子和中子都是费米子,具有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1/2。核的角动量是中子的自旋、质子的轨道和自旋之和。习 惯上也称它为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自旋角动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 放出。-----原子核的结合能。
E [Z m p(A Z )m nm ]C 2
7
以原子质量来计算结合能(忽略电子结合能): E[Zmp(AZ)m nm]C2 [ZmH原 子(AZ)m nm 原 子 ]C2
例:已知
9 4
B
e
的原子质量是9.0121858u,计算该核素的结合能
E [Z m H 原 子 (A Z )m n m 原 子 ]C 2
[1 .0 0 7 8 2 5 2 4 5 1 .0 0 8 6 6 5 4 9 .0 1 2 1 8 5 8 ]u C 2
5 8 .1 6 3 M e v
1uC 2931.5M eV
每个核子的平均(比)结合能:58.163/9=6.463Mev
第九章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简介
9.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原子核的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这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 也等于中性原子的核外电荷数。
2.原子核的组成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 统称为核子。核子的自旋为1/2。质子(p)、中子(n)的质量:
mp 1.00727u7 mn 1.00866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