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兴盛与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商是徽籍人的商帮,它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历史达六、七百年,其中鼎盛期领中国商界之风骚达三、四百年,影响至深至大。
一、徽商的兴起
徽商当年是被逼出来的。
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土瘠人稠,所谓“即富者无可耕之田”;即使是有限的田地,也正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的,是“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责红虾灿,不宜稻梁。壮夫健牛,曰不过数亩,粪龚缉栉,视他郡家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之一。”本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赖以山林的山戍经济。粮食从来不能自给,所需粮食皆“仰四方之米”。特别是到了唐宋以后,“黄巢之乱”和“靖康南渡”连续两次的外地移民于徽州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民众的生存空间更小。于是,徽人“非经营于四方,绝无治生之繁矣。”拓展生存空间,找寻徽州的再向外移民,就成了徽州人当时的当务之急。
同时,又由于徽州本土的主体经济结构是山林经济,它本身是盈缺待补和不平衡的,如,徽州山出美材,而美材于林只为柴;境内多茶叶,但茶叶过多也只为草,因此需要输出去,通过商业贸易,方才能换取徽民的所需。于是为治生计,徽民们多选择了经商作为自己的一大治生之道。除一方面他们感慨自己“生在徽州”是“前世不休”外,另一方面,又总是毫不犹豫把自己在“十二、三岁”时“往外一丢”。“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徽人经商就这样千呼万唤要出来了。
而正在徽民要外出经商之时,恰好又碰上了“靖康南渡”,宋王室偏安江南,迁都临安(今杭州),从而带来了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向南转移,江南经济开始充分活跃。这一历史契机,被徽州人牢牢地把握住了。徽民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紧靠临安,有横贯徽州全境地的新安江水路直通临安的极大交通便利,极尽本土物产丰富、名产特产多的优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使徽商在南宋后全面崛起,走进历史大舞台,并获得极大的成功。至少是在南宋初年,徽州就拥有了如“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和“祝半州”等大商巨贾,造成影响。
二、徽商的发展
当然,早期的徽商从事的还只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本土盛产的茶、木、瓷土等物产输出去,以换取徽州所缺的粮布、盐等的互补贸易,经营方式上也主要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因而,在它崛起之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但以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代,则是:
经营行业上,是“其货无所不居”,以至于“倚顿之盐,乌得之畜,竹木之饶,珠玑、犀家、玳瑁、果布之珍,下至卖柴、贩脂之业,……多新安人也。”从事的行业有粮商、布商、丝商、瓷商、墨商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盐业,茶业、木业、典当业这四大行业。如盐业,正如明人汪道昆言:“新安多大贾,其居盐者最豪”,万历《歙志》更云:“邑中之以盐策祭酒而甲天下者,初则有黄氏,后则汪氏、吴氏,相递而起,皆由数十万,以汰百万者。”茶业,据《歙县会馆》载:“隆庆中,歙人聚都下者已以千、万计。”据《续金陵琐事》载:“万历癸丑年(1613年),新都人(徽州人)开一茶坊于钞库存街,此从来未有之事,今开者数处。”木业,宋时,徽人就“岁联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明以后,则不仅经营徽州本土木材,更是经营着全国各地的木材,并且成帮性更强。典当业,它兴于明代,全国各地都有,据《明神宗实录》记:“徽商开当,遍于
江北,……见在河南者,计汪充等二百十三家。”清时扬州“库存无土著之为之,多新安并四方之人。”
经营方式上,也不仅仅是过去一种走贩,还更有囤积、放债和垄断经营。走贩是利用商品在地理空间上的差价以牟利;囤积是利用商品在时间上的差价以牟利;放债则是直接地以钱生钱;垄断则是要充分占领和操纵市场,构建徽商帝国。对这几种方式,徽商把握的都十分全面和娴熟,从而达到"其时无所不鹜,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
经营地的范围,是“其地无所不至”,明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记:“休歙尤黟,故贾人几遍天下。”明万历《歙志》说得更明白:“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故邑之贾,岂惟如上所称大都会皆有之,即山陬海堧,孤村僻壤,亦不无吾邑之人,但云大贾则必据都会耳。"徽商的足迹遍天下,以至于早在明中叶,就形成了一句古谚"钻天洞庭遍地徽。”
三、徽商的影响
徽商至少是在明中叶以后,就已经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帮发展成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在中国的几大商帮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产影响上,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就曾说:“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晋商)。”而清以后,特别是至清中叶,徽商的发展则达极盛。特别是盐业的发展,“两淮八总商,邑(歙县)人恒占其四。”歙人江春业盐扬州,任两淮盐业总商达四十年,富可敌国,曾两次接驾乾隆南巡,获得"以布上交天子"美誉。
垄断经营上更加强化,牙行、行会遍地。如乾隆时,北京仅由歙县人所开的茶行有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乾隆五十一年杭州成立的“徽州木业公所”,参加者有五六百人;明时,徽商就开始在各地兴建会馆,到清时则更盛,几以遍及全国各大都会、城镇甚至小乡村等等。
所以,清中期时,徽商实际已是在中国商界中独占了鳌头,成为中国八大商帮中的居首之帮,彻底地构筑成了一代徽商帝国,其影响之大,历史地形成了一句古谚即:“无徽不成镇”。
具体来说,“无徽不成镇”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一个原本是僻小平淡的乡村,如果有了徽商,则它很可能变成一个有影响的市镇;其二,一个原本不是市镇的地方,如果有了徽商,则它的经济与文化社会的发展就会走向昌盛与繁荣;其三,一个市镇,如果没有了徽商或者说过去曾有过徽商而繁荣,后徽商撤出或徽商在此已衰落了,则这个市镇也就会衰落了。民国时人陈去病在《五石脂》里关于徽商对扬州影响的一段话可作此一个说明:“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四、徽商成功的奥秘
徽商当年能获得如此的成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至少是有以下四个成功的奥秘。
其一,“贾而好儒”。明人汪道昆说:“新都三贾一儒,要之文献国也。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难度。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都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贾”和“儒”在徽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