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策略
初三历史考试前的复习策略
![初三历史考试前的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8c864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2.png)
初三历史考试前的复习策略在初三历史考试前,复习是每个学生面对的重要任务。
合理的复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首先,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定复习计划的基础。
要从教材中找到关键的知识点,并结合历年的考试题目,明确哪些内容是考试的核心。
为了有效地复习,可以采用分模块复习的方法,将历史知识拆分成不同的模块,比如古代史、近现代史等,每个模块单独进行系统复习。
其次,时间管理在复习过程中至关重要。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每日的复习时间,并遵循计划执行。
这不仅能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复习,还能避免临考前的临时抱佛脚。
每天复习时,建议使用“先难后易”的原则。
先攻克自己觉得困难的内容,再复习自己掌握较好的部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复习的效率。
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关键,因此使用记忆法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与特定的记忆点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例如,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具体的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关联,这样有助于加深对事件的记忆。
同时,制作历史知识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通过图示化的方式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便于记忆和理解。
复习时,利用做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做模拟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还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
做题时要注意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
同时,要注意做题后的反思,不断调整复习策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
复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通过与同学讨论历史事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听取他人的见解也有助于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请教老师时,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寻求详细的解答。
老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提升复习的效果。
心理状态对考试也有重要影响。
在复习阶段,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可以帮助提高复习效率,确保在考试时能以最佳状态面对挑战。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如何通过系统复习提升初三历史成绩
![如何通过系统复习提升初三历史成绩](https://img.taocdn.com/s3/m/d0b7f7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2.png)
如何通过系统复习提升初三历史成绩在初三的历史复习过程中,有效的系统复习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历史学科不仅需要记忆大量的事实和事件,还需要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关系。
因此,一个科学而系统的复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从系统复习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建立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是系统复习的第一步。
一个有效的复习计划应该涵盖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分解成小块。
每一块内容都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通过制定每日或每周的复习任务,可以确保覆盖所有必要的知识点,同时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复习计划应当具备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进度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以便在重点难点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整理和归纳笔记是提升历史成绩的重要环节。
初三的历史课程内容广泛且复杂,学生应当通过整理课堂笔记和课本内容,归纳出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影响。
创建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记忆,更能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将整理出的笔记进行分类和总结,使其成为复习的核心资料,将有助于在考试前迅速回顾关键内容。
第三,进行高频次的复习和自测也是提升成绩的重要方法。
复习的频率应当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难度较大的内容需要更多的复习时间。
在自测过程中,可以利用课本后面的习题、历年考试题目以及模拟试卷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通过不断的自测,学生不仅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还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自测后进行详细的错题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是提高历史成绩的有效途径。
再者,结合多种学习资源进行复习,可以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课本和课堂讲解外,利用参考书、在线课程、历史纪录片等多种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初三历史考试备考的学习建议
![初三历史考试备考的学习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e964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初三历史考试备考的学习建议初三的历史考试对许多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这段时间,你将面对大量的历史知识,需要通过有效的备考策略来提高成绩。
作为一个陪伴你学习的朋友,下面是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备考的基础。
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时间表,把每一单元的复习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一天。
计划要切合实际,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来调整。
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来复习历史,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还能帮助你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其次,重视课本内容的学习。
课本是最直接的学习材料,理解课本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时间线是复习的核心。
建议先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历史问题。
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试着掌握其背景、经过和影响,并记住主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人物。
在复习过程中,做笔记是一个很有效的习惯。
把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整理成笔记,有助于加深记忆。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历史事件的脉络,这样有助于你清晰地理解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
记笔记时,尽量做到简洁明了,方便后续的快速复习。
模拟考试是备考的重要环节。
定期做历年的考试真题和模拟题,能够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这不仅可以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你调整答题策略。
模拟考试时,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进行,培养自己的考试节奏,提升考试时的心理素质。
此外,学习历史时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活动,能够让你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历史场景结合起来,增强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小组讨论也是备考的一种有效方式。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历史问题,可以拓展你的思维,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
在讨论中,你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获得其他同学的见解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都能帮助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初三历史复习策略及考分提升方法
![初三历史复习策略及考分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6fe2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7.png)
初三历史复习策略及考分提升方法初三历史复习的关键在于制定高效的复习策略和找到提升考分的方法。
初三阶段是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历史学科不仅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还需要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与背景。
以下策略将帮助学生在历史复习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首先,建立系统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
历史知识庞杂且涉及面广,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复习。
可以将历史知识按章节或主题划分,制定详细的复习时间表。
每个阶段集中复习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化的复习,可以有效避免遗漏和混淆。
此外,时间表中应安排适当的复习间隔,以确保知识能够牢固记忆。
其次,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比单纯记忆事实更为重要。
历史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建议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背景和影响。
例如,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不仅要记住发生了什么,还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它们对后来的影响。
这种深入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应对复杂的题目,并提高解题能力。
运用各种复习工具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好方法。
历史复习可以通过制作知识框架图、时间线和事件梳理表等工具,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工具不仅能够帮助记忆,还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迅速找到相关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使用图表和表格整理信息,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
模拟考试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也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模拟考试后,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在真正的考试中避免类似错误。
此外,模拟考试还可以帮助学生调整考试心态,缓解考试焦虑,提高考试时的表现。
与他人讨论历史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通过与同学、老师讨论,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发现自己可能忽视的知识点。
讨论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练习用历史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考试中的论述题目特别重要。
初三历史高分复习策略与技巧
![初三历史高分复习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b540b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0.png)
初三历史高分复习策略与技巧初三历史高分复习策略与技巧在初三的历史学习中,取得高分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策略和技巧的合理运用。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掌握以下几个策略将助你一臂之力,帮助你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达到最终的高分目标。
首先,系统化的知识梳理是高分的基石。
历史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更是一条条相互联系的脉络。
将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和背景系统地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制作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自己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因果关系,避免将知识碎片化,从而更容易把握考试的重点。
其次,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比单纯记忆事件本身要有效得多。
尝试将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中去思考,了解其内在逻辑,这样在考试时面对类似的问题,也能灵活运用,展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
此外,重视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常考点,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模拟考试不仅帮助检测复习效果,还能提高应试心理素质,减少考试时的紧张感。
在模拟考试后,认真分析错题,找出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巧妙利用学习资源也是提升分数的重要途径。
除了课本和课堂笔记,可以借助各种辅导书、网络资源以及历史讲座等,多角度、多维度地学习历史知识。
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复习更加全面。
在复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将各个知识点分阶段复习,避免在某一阶段过于集中或遗漏其他重要内容。
设置明确的目标,并对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历史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将会使复习过程更加愉快和高效。
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丧气,积极寻求帮助,克服困难,最终会获得满意的成果。
初三历史考试技巧与复习策略
![初三历史考试技巧与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bc2a1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初三历史考试技巧与复习策略初三历史考试不仅是对过去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复习策略的考验。
作为一门涵盖广泛且细节丰富的学科,历史的复习应当有的放矢,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首先,理清知识框架是复习的第一步。
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对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事件、人物、原因及其影响有系统的理解。
因此,创建知识框架图是有效的复习方法。
将不同的历史时期、重要事件和人物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让学生在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接下来,掌握重点和难点尤为关键。
每个历史考试都有一定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了解这些内容的分布和重要性,有助于高效分配复习时间。
通过分析历年的考试题型和内容,找出考试的高频考点,结合老师的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复习。
对于难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同学来获得更详细的解释和解答,确保自己在考试中能够应对自如。
除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考前模拟也是重要的复习策略之一。
通过做历年的试卷和模拟题,学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培养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模拟考试不仅能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的节奏,还能让他们在实战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在模拟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控制和题目的解答技巧,提升应试能力。
另外,注重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也是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史考试往往会涉及到各种历史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如史料、图片、地图等。
学生应当在复习过程中,练习如何从这些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运用这些信息来解答相关问题。
通过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此外,有效的记忆方法也是复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历史知识往往涉及大量的时间节点、事件和人物。
通过使用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住这些繁琐的信息。
例如,将重要事件和人物编成故事或联系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以让记忆更加生动和持久。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策略的应用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策略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9cb2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9.png)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策略的应用在初三的历史考试复习中,策略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是每位学生面临的挑战。
下面,将以拟人的方式来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
首先,学习历史如同与一位久经沙场的老者对话。
历史知识是这位老者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而复习的任务就是通过与他深入交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与历史老者对话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他的话语内容,即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框架图来整理和归纳各个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线。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脉络,还能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便于记忆和理解。
其次,与历史老者的对话需要耐心和细致。
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
因此,复习时,学生需要运用“追根溯源”的方法,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事件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解答综合性题目。
在与历史老者的对话中,偶尔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可以借助辅助材料来进行解读。
例如,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参考教材中的扩展阅读部分,或使用网络上的可信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解释。
这种方法就像是请教历史老者的朋友,让他在遇到难题时得到帮助。
为了确保历史复习的效果,学生还需要定期进行自我检测。
这就像是对话过程中,向历史老者询问自己是否理解了他所讲述的内容。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强化记忆和理解。
此外,与历史老者的对话应该充满活力和互动性。
单纯的记忆历史事件和时间表容易让人感到枯燥,因此,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组织历史小组讨论,与同学们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理解;或者通过制作历史时间线、事件卡片等工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还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入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初三年级历史考试复习技巧与策略
![初三年级历史考试复习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757c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c.png)
初三年级历史考试复习技巧与策略在初三的学习旅程中,历史考试的复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这个阶段的历史知识既要系统又要深入,复习的策略也需要科学合理。
为了帮助学生们顺利应对初三历史考试,以下几点复习技巧和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明确知识框架是复习的第一步。
初三历史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比较复杂。
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制作知识点列表,将各个章节的核心知识和重点事件进行归纳和整理。
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帮助记忆和复习时的查漏补缺。
其次,进行系统的复习计划安排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一部分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复习。
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按照每周甚至每天的复习内容进行安排,并留出时间进行复习总结和知识巩固。
计划要具体可行,避免临时抱佛脚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出题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模拟题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考试的节奏,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出知识薄弱点,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补救。
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因果关系对于考试至关重要。
简单的记忆历史事件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遗漏或者混淆,因此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能够帮助记忆和应用。
比如,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对后续历史发展的影响,这样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与讨论和复习小组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
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从中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和问题。
复习小组的讨论能够激发思考,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同时也能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更好地解决疑难问题。
此外,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成功复习的重要保障。
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
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3bd5b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f.png)
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对于中考历史复习策略,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能力,涵盖了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一、知识积累中考历史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掌握相关的知识。
学生应该通过课堂学习、自主阅读和记忆复习,将历史知识点逐渐扎实地掌握。
在知识积累方面,以下几个点需要注意:1. 注重基础知识:了解历史的时间线、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基本知识。
2. 多角度学习:通过不同教材、资料和资源,从多个角度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3. 系统串联:将零散的历史知识点进行系统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二、批判思考历史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学生应该培养以下思考能力:1. 了解多种观点: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多种观点,包括不同历史学家的观点,使自己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2. 探究原因和结果: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3. 培养判断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思考方式,判断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分析能力中考历史复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以下几点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1. 学会分析材料:针对历史材料(如文章、图片、地图等),学会分析其来源、表达意图、可能的偏见等因素。
2. 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历史材料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材料进行更全面的理解。
3. 运用历史知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历史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深入解读,形成较为全面的分析。
四、归纳总结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几点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1. 制作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初三历史考试成绩提升的策略
![初三历史考试成绩提升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00b0a6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9.png)
初三历史考试成绩提升的策略在初三阶段,历史科目往往成为学生面临的一项挑战。
初三历史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为了提升历史考试的成绩,学生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有效的复习方法。
首先,了解历史科目的学习重点至关重要。
初三历史内容涵盖广泛,从古代文明到近现代历史,都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学生应从课本出发,认真阅读每一章节,标记出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及背景,并归纳总结这些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这种做法不仅帮助记忆,还能在复习时更有针对性。
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初三历史的复习应当分阶段进行,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在学习计划中,学生可以将历史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每周集中复习一个模块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特定的知识点。
除了课本内容,还应结合课堂讲解和课后习题,强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法和笔记整理也是提升历史成绩的有效工具。
例如,可以利用时间轴来帮助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或用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关联整理。
制作详细的历史事件时间表和人物关系图,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历史脉络。
对于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建议学生使用记忆卡片进行记忆,并定期进行自我测试。
除了书本知识,学生还应注重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历年考试题目往往不仅涉及记忆,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分析文章、讨论历史问题以及参与历史模拟试验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学生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理解其深层次的背景和影响。
课堂学习的反馈也不容忽视。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课堂讨论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历史考试中的论述题目尤为重要。
老师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52b8a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3.png)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9篇)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经常写复习计划吧,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复习,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我们该怎么去写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篇1一、主要思路1.进一步夯实基础。
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背诵情况,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
2.以专题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突出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增加能力型习题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侧重于提优。
关注优生中历史学科薄弱的学生,分析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早解决问题,力争使优生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二.专题突破、强化训练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2.中国古代经济文化3.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4.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5.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进程三、主要措施1.研究考点。
理清思路、总结规律、明确考点、突出重点,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复习。
2.扎实做好专题复习。
目前我已经选定5(长条)+6个专题,基本涵盖了教材内容与热点问题,把零散的知识归类、纵横串联、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
3.仍要关注基础。
专题复习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深化,它不能脱离基础知识。
况且历史知识记忆性很强,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所以不能为专题而专题,在专题复习阶段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背诵和检查。
这样,才能将专题复习落到实处。
4.加强对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读材料的方法。
首先,弄清材料的大意和观点;其次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再次是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解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尽量用教材上的说法,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
二是审目,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特别是题目中出现“依据材料”字样时,答题节奏一定要慢下来,要看清楚依据材料中的什么内容,将答案斟酌几遍后再下笔。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320df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8.png)
历史是中考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的复习备考是一个重要且需要一定策略的过程。
以下是针对2024年中考历史科目的复习备考策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整理知识点1.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点归类整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地域和主题分别整理,确保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
2.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图形化整理,帮助记忆和理解。
可以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从中央发出分支,将相关的知识点和详细内容写在分支上。
二、做题和分析1.针对历年中考试题做分析,整理题目的考点和解题思路。
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可以了解中考的命题思路和重点。
2.注意各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例如选择题要注意选项的干扰和排除法;解答题要注重答题的时态和语句的准确性。
三、提高综合能力1.多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衔接,形成知识网络。
历史是一个衔接和影响因素较多的学科,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整体认识。
2.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观察力。
历史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观察的学科,要经常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并善于从历史现象中发现规律。
四、多做模拟题和真题1.多进行历年中考历史模拟题的训练。
模拟题是复习备考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模拟题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2.多做真题,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中考真题是了解考试要求和自我检测的重要途径。
五、备考技巧1.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历史是一个充满各种概念的学科,要注意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2.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科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历史是一门注重语言表达的学科,要善于运用学科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和思想。
3.注意历史时间的把握。
历史事件离不开具体的时间背景,要注意掌握历史时间和事件的对应关系。
六、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方法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量和学习时段。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学习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教材、做笔记、参加讲座等。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ebffb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0.png)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中考历史考试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复习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的策略和建议。
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学习历史需要时间和规划。
制定复习计划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
2.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历史复习的第一步是系统学习基础知识。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逐章逐节地学习历史知识,并且要做好笔记和整理工作。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画思维导图、制作复习卡片等,帮助记忆和理解。
4.定期复习和强化巩固:复习历史不能只是一次性地学习和记忆,还需要定期复习和强化巩固。
可以建立复习计划,每周或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同时每天预留时间进行部分知识点的复习。
5.多做题:历史是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做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历史题型和解题技巧。
可以做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和习题集中的题目,同时注意解题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6.注意整体把握和细节考察:在历史考试中,除了掌握知识点外,还要注意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整体把握和细节考察。
可以通过背诵时间线和人物轴,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整体认识。
7.多做思维导图和图表:历史知识内容广泛,有时候难以理清关系。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和图表,将复杂的历史知识结构化和整理,帮助记忆和理解。
8.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历史是一门需要长时间、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知识点和内容,均衡复习。
9.考试前进行模拟演练:考试前可以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自己的复习和解题能力。
可以找一些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10.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历史考试也有一些固定的解题技巧和策略,例如通过排除法法等。
可以通过参考复习资料,了解和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应对策略。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信。
历史是一门需要长时间和艰苦努力的学科,正确定位复习的重点和方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初三历史高效复习策略探究
![初三历史高效复习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3d54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a.png)
初三历史高效复习策略探究初三历史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备战期末考试和中考的时候,如何进行高效的历史复习成了学生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复习策略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心态调整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初三学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历史复习策略的制定1. 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在进行历史复习时,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明确目标、安排时间、确定内容。
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可以根据历史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复习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可以将历史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复习时间。
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合理安排碎片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复习时间。
2. 利用多种学习资料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利用多种学习资料进行复习,比如历史课外读物、历史视频资料、历史名人传记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参加历史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历史问题,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资料,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 增加历史实践活动历史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科,复习历史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更是要把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历史文化村等地方,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风貌,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历史学习。
二、学习方法的选择1. 多角度学习历史知识学习历史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要注重多角度学习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以及历史小说等多种途径来学习历史,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通过历史电视剧、电影等形式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2. 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技巧及策略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技巧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5e612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1.png)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技巧及策略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历史考试的复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面对浩瀚的历史知识,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成功的关键。
就像每个探险家都需要一张清晰的地图,学生也需要一份详尽的复习计划。
将复习内容分成小块,每天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样,历史的长河便不会让你感到迷失。
接下来,重点知识的梳理至关重要。
历史考试的内容常常涉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但并不是每个细节都需要深究。
优先复习课本中的重点章节和老师强调的内容,通过标记和笔记将核心知识点提炼出来。
记住,真正重要的知识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石,值得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琢磨。
在复习过程中,善用各种资源。
历史书本、课堂笔记和辅导资料都是你宝贵的资源。
利用它们进行综合复习,就像是一位工匠使用各种工具来雕刻他的作品。
通过对比不同的资料,形成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模拟考试是检验复习成果的有效方式。
通过做历年的真题或模拟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检测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完成一次实战演练,帮助你在真正的考试中更加从容。
此外,不要忽视记忆技巧的运用。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年表和记忆卡片等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这些工具就像是帮助你整理杂乱信息的“整理箱”,能够使记忆更加清晰和高效。
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法。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往往错综复杂,通过讨论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和记忆。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犹如将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破解历史的谜团。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
复习的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疲倦,但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
就像一位耐心的导游,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路线,总能保持微笑,带领团队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综上所述,制定计划、重点梳理、资源利用、模拟考试、记忆技巧、讨论互动和积极心态是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的关键策略。
通过这些方法,你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迎接考试的挑战。
初三历史复习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初三历史复习的策略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8567f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1.png)
初三历史复习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初三历史复习,仿佛是一场漫长而精致的旅程,每一节课都像是地图上的一处重要标记。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高效地掌握知识,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让我们一起探讨几种策略,帮助你在复习时事半功倍,同时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
首先,制定一个清晰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
一个明确的计划能够让你在复习过程中保持方向感。
你可以根据历史课程的内容,将复习任务划分为几个阶段。
例如,初期可以重点回顾基础知识点,中期则可以加强对重要事件的理解,最后再进行综合性练习。
制定计划时,切忌过于复杂和冗长,适当的灵活调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接下来,整理笔记是复习的核心工作。
将课堂上学习的重点、难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有助于理清知识框架。
你可以尝试将笔记分为时间线、事件背景、人物介绍等几个部分,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还能在复习时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利用思维导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将知识点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增强记忆效果。
复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通过做题,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
在做练习题时,注意做题的时间控制,这能帮助你在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
此外,错题本的使用也十分重要。
将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并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犯错。
理解与记忆是复习的两大要点。
面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仅要记住基本的事实,还要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你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整体脉络。
记忆方面,可以利用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帮助记忆更加深刻。
复习时,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可以让你在面对考试时更加游刃有余。
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资料,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历史事件,能够进一步提升你的历史素养。
注意考试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也是复习的必要步骤。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6e1c2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b.png)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1.整理笔记法: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理,可以分主题、时间、事件等进行分类,清晰地呈现出历史的发展脉络。
可以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整理,便于记忆和复习。
2.多看教材:历史中考通常以教材为准备考点,所以要多花时间研读教材。
可以对照教材,注重理解关键内容,记住重要事件和人物,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原因。
同时,也要关注教材中的图表和地图,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信息。
3.多解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的重要材料。
通过多次解答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常考知识点和考点的出题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积累,提高解题能力。
4.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复习的重点,将复习内容分成小模块,每天安排固定的复习时间。
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特别是长期记忆的内容。
按照计划执行复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5.善用辅助资料:历史知识繁多,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资料来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历史解读、历史艺术图册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文章等,帮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小组合作学习:可与同学组成复习小组,相互讨论和交流,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可以分工合作,互相监督,共同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
7.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复习过程中,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类,制作自己的复习笔记。
通过自己的总结,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8.适度放松和调整:为了避免复习疲劳和压力过大,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放松。
可以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让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息和恢复。
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
总之,历史中考复习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并且要善于梳理知识点、整理笔记、多解历年真题、制定复习计划、善用辅助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以及适度放松和调整。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与策略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0c072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9.png)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与策略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与策略的制定,如同一位教练为一支队伍设计战术方案。
这个阶段的历史学习需要系统的规划和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成功的备考计划不仅仅是应试技巧的集合,更是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深度提升。
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是成功备考的基石。
初三历史内容丰富,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学生需要通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表,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
可以将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集中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重要事件。
例如,可以将古代历史分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时期,近代历史分为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要节点,并在每个时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复习内容。
其次,深度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景是关键。
与其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事实,不如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学习中国的近代史时,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不仅包括外国列强的侵略,还涉及到清朝的内政腐败和社会问题。
通过建立事件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的脉络和发展方向。
这种理解将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考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古文献和史料的分析也非常重要。
初三历史考试中,考题不仅仅考察记忆力,还常涉及对历史文献和史料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课外读物,如历史书籍、学术文章和相关的纪录片等,来扩展视野,增加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练习历年真题是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往年考试题目,学生可以了解常见的题型和考察重点,这有助于在备考中进行针对性训练。
解题时,要注重总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在考试中重复相同的错误。
此外,模拟考试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的节奏,调整考试策略,提升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2024年初三考试历史复习计划(4篇)
![2024年初三考试历史复习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55214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c.png)
初三考试历史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二、复习范围:三、复习目标1、以课为本,紧扣要点、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
3、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
4、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复习思路: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复习,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
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要找准考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认真研究历史与思品课标,知识与能力要点,《考试说明》,最短时期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依据教材将考点编成复习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点。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____月____日-中考,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落实。
强化训练,对复习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
考试说明是中考重要指导用书,把握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结合九年级每次考试的主观题,进行研究性复习。
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加到复习迎考中来。
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应加以鼓励,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历史与思品知识掌握一般或较差的同学,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误区,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中考历史复习策略1、解读中考说明,明确考点。
2、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初中历史的范围广,内容多,复习时要尽量做到全面系统。
关键是要在一定的知识框架下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复习交叉网,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
注意知识的点、线、面、体,注重了整体把握。
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以便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进行复习。
3、链接中考,科学训练,培养应试能力。
研究中考命题方向,科学训练,对我们有效组织历史复习是非常有用的。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中考命题,无外乎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复习策略
一、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
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以纲为纲,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
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
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
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
历史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记忆困难,而教师的授课时数又是有限的。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牢固扎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八种方法:①字头浓缩记忆法。
就是将每句话的字头按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
字头浓缩法在识记中形成整体知识结构的缩影,特别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如记清朝世系。
可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
浓缩为:“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
字头浓缩法简单易学,方便好用,既提高兴趣,又便于记忆。
所以在历史知识的记忆中应不拘一格地发挥它的作用。
②歌谣记忆法。
③地理方位记忆法。
④谐音记忆法。
⑤特征记忆法。
⑥排列顺序记忆法。
⑦触点联想记忆法。
⑧列表图示记忆法。
3.培养学生构建历史学科体系的能力。
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由历史知识,历史线索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它反映历史概念的相互联系,历史运动过程,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首先从知识要素开始。
知识要素是最基本的单位,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
以《南京条约》为例,《南京条约》是一个知识点,那么,条约签订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危害,就是知识要素。
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标准连缀而成的知
识链,每个知识点都是知识链上的一环,如《南京条约》与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他不平等条约构成一个知识链。
而若干个知识链构成一个知识面,若干个知识面构成知识体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知识要素—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知识体系。
如以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为例,由“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个知识面构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整的知识体系。
屈辱史分为四条知识链:①《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②发动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镇压革命,帝国主义帮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干涉辛亥革命,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④霸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五、正确处理历史复习中的三大关系
1.重点、难点与知识面的关系
复习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但在复习中只注意“点”而不注意面,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点面把握,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须做到下列两个方面:
①注意复习的广度。
对教科书上的每一知识点应逐一学习,特别要重视那些易为人们所忽视的所谓“非重点内容”。
在单元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单元的知识结构网络。
②注意对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的突破。
为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应在照顾全面的同时,必须克服事无巨细平均用力的做法,高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要突出重点,必须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觉去剖析某个重点,不遗余力地讲深挖透,直至揭示其内核和本质。
而达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必然突破、包围重点难点,这也是历史学科特点本身所决定的。
2.教与学的关系
中考复习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调控职能,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始终能够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在教的同时,要加强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要求教师:①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机械地单纯接受教师的灌输为主动地探究未知的历史问题的本质,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学习行为②对学徒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采章节复习、单元复习法。
3.讲、练、评的关系
讲、练、评是复习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
总复习阶段由于历史科内容广,复习任务重,课时紧,讲课往往犯“满堂灌”的毛病。
而强化训练往往陷入“题海的误区”,对于大量的练习,有些教师只是将参考答看似增大了复习课的密度,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提倡:
①精讲。
没有教师的释疑,就没有质量的提高。
讲授法仍是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主要形式,但决不是泛泛地重复教材,而应力争讲出新意,提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把力用在刀刃上,开思路,促理解,启思维,供范例,达到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理解教材之案,公布出来,让学生自己核对,这三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因“满堂灌”的讲课方法,目的。
②精练。
“练”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了解教学成效,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精讲有机结合,但是“练”要适度,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求质不求量,切忌次数频繁,题海战术,猜题押宝,抄题拼卷,无章无序,无计划,无目标的考试。
③认真批改,精心讲评。
有经验的老师越来越重视考试后的讲评,一次高质量的讲评课,其效益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书面练习。
要求教师:准备要充分。
每次考试后,教师应认真地出考试分析,对不同内容、不同题型、不同层次能力要求和不同解题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普遍问题、个别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登记造册,知其进退,因材施教。
讲评要及时,重点归纳考试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导致错误的根源,教给纠正和克服失误的对策,评评时不能简单地对答案,应力争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举一反三,深化复习。
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状况有机地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六、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以能力立意,鼓励学生以整体的观点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
拓宽视野,把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考试说明》中的基本题型、能力要求的示例分析及样卷分析,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领悟《考试说明》,提高中考题型的解题能力,熟练中考题型的解题方法,抓好单元训练,穿插专题讲座,同时注意图、文、表的综合运用,并在教学常规和考试中体现。
实验中学
于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