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版-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答案(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无课后习题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是否记入GDP
a,记入GDP,这属于消费项目
b,不记入GDP,因为旧得楼房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记入当年的GDP了。
c,记入GDP,对于电脑公司这是存货投资,而对于供应商而言这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价值的差额构成供应商的利润,适用于用增加值法计算GDP
d,记入GDP,对于消费者是消费而交易商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差额是交易商利润。
2、电视机厂倒闭
会使得GDP减少,从支出法看全国可以用于消费的电视机减少了;从增加值法观点看,电视机生产这一环节的增加值减少了。从收入法看,电视机厂所有者的红利,工人的工资等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没有了。
3、折旧率提高
NDP=GDP-Depreciation GDP-NDP=Depreciation, As Depreciation increases, the gap between GDP and NDP becomes wider.
4、拉美债务
GNP=GDP+NFP( Net Factor Payment ) , Sinc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suffered from high debts, their NFPs were actually negative, GDP>GNP
5、Critiques on GDP per capita
显然不是人均GDP越高就一定越好。按照书上的说法至少还要考虑三个因素:Price Level,贫富差距,环境等其他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产出无法计算入GDP,例如家庭主妇的服务就没法计算进去。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下" 留守妇女" 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也引起GDP反映真实产出产生偏离。
6、有关GDP的计算
有同学问第6题怎么做,下面是其答案:
a、P1Q1+P2Q2+P3Q3=GDP=500
b、设各个商品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w1、w2、w3,
定义 w1=P1Q1/GNP w1=P2Q2/GNP w3=P3Q3/GNP
则物价指数PI定义为:PI=w1*P1'/P1+w2*P2'/P2+w3*P3'/P3
'表示下一期的数。
那么很容易知道第一期的物价指数就是100%。
c、将题设给出的数据带入公式就得到第二期的物价指数。
PI'=0.2*6/5+0.5*12/10+0.3*17/15=0.24+0.6+0.34=1.14
所以通货膨胀率为14%。
名义GDP'=P1'Q1'+P2'Q2'+P3'Q3'=126+324+187=637
实际 GDP''=GDP'/PI'=558.8
因此,经济的真实增长率为:(558.8-500)/500=11.75%
7、存量流量问题
a,收入是流量 b,财富存量 c,净要素支付流量 d,房屋价值存量
8、关于毛投资和净投资
由于下一期的资产等于本期资产减去折旧再加上总投资,于是显然毛投资(Gross Inverstment)大于零;净投资等于零。
9、现值计算
答:PV=50/(1+10%)+50/(1+10%)2+50/(1+10%)3=124$
PV’=50/(1+15%)+50/(1+15%)2+50/(1+15%)3=114$
PV’ 10、预期重要性 重要性不言自明,具体文字材料的组织从书上找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里举个和预期有关的例子: 大清早出门,带伞还是不带?It's a problem。如果因为前一天下雨/天晴,于是决定带伞/不带,就是静态预期,此所谓后知后觉;如果还综合考虑前一天天气状况和自己当时得预期情况,然后来做决定,就是适应性预期,此所谓有知有觉;若出门前特地打开电视或上网看看天气预报:近日降水概率xx% ,立即拿出个骰子来扔一下,可以称为理性预期,此所谓先知先觉;当然,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只要出门没大雨倾盆就坚决不带上那个累赘,这只能算是" 懒得预期" 了,此所谓不知不觉。 11、静态预期 适应性预期就是对下一期的预期的根据是上一期对本期的预期以及该预期产生的偏差。用公式表示就是: 静态预期就是这下一期的预期值等于本期的实际值,即: 显然时二者相同。即静态预期是适应性预期的特例。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产量的决定,引入AD和AS 1、工人生产率提高 首先,利用图形进行分析,培训作为外生变量使MPL整体提高,从而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从劳动供求图形可以得到结果: 劳动需求增加,均衡实际工资提高、总就业提高非自愿失业下降。 下面写一个简单的数学推导: 如果我们用作为培训变量(注意这个和书本上的不一样,书本上的泛指一切技术的进步, 此处仅仅和劳动生产率有关)可以定义定义生产函数如下: 由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企业的劳动需求函数: 劳动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一般假定实际工资的收入效应小于其替代效应,所以该函数的导数为正。 为方便后面推导,得到其反函数为,() a,将表示劳动需求的隐函数:全微分: 由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其值大于零,也就意味着培训的增加将使得劳动需求增加 b,c, B,C两问涉及均衡工资和总就业,为配合d问,分实际工资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来解答。 (i)工资完全弹性 利用作为桥梁,将和联立: 全微分: 最后得到了劳动变动量对于培训变动量的关系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式子,不过分析并不难,分子是正的,分母中两个算式前一个为正,减号后面那个为负,总和就为正。于是可以得到结论:培训使得总就业增加,再由3-3中后一部分可以得到 由于显然 (ii)实际工资完全无弹性 按照Keynesian School 的理论,工资合同使得短期内工资粘性,劳动者愿意在特定工资水平下提供任意数量的劳动供给,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为一直线,用方程来表示如下: 全微分: 显然均衡工资不变前提下,培训使就业人数增加。另外对比实际工资弹性的情况,工资粘性的dL表达式分母比前者的小,就业人数增加得更多。 d,非自愿性失业会下降,而且在工资粘性前提下下降更多。 2、大西洋国...... 实际工资被fixed在均衡以上,说明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供给大于需求。于是: a,存在非自愿失业 b,市场本来就没有出清,总就业和生产都不会有影响,非自愿失业率将因为劳动力增加而提高 c,如果工资富有弹性,任何时候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外来工人将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外移动,从而使总就业增加,产量增加。非自愿失业为零。 3、供给曲线变化 Approach1------从图形上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