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淘汰异常及死亡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7b8a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7.png)
根据实验动物的特点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 具,如笼具、保温箱等。
运输过程监控
对实验动物的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动物 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惊吓、不缺水、不缺食。
到达目的地检查
到达目的地后,对实验动物进行身体状况检查, 确保动物健康无损。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 程
2023-11-04
目录
• 实验动物管理总则 • 实验动物繁殖与饲养管理 • 实验动物采购与运输管理 • 实验动物应用管理 • 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与生物安全管理 •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监督与执行
01
实验动物管理总则
目的和意义
确保实验动物质量
通过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健康状况,为 科研实验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重、体 温、呼吸频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实验动物饲料与饮水管理
选择合适的饲料
根据实验动物的不同品种 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 饲料,确保其营养需求得 到满足。
控制饲料质量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营 养成分的稳定性。
提供清洁饮水
为实验动物提供清洁的饮 水,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03
实验动物采购与运输管理
实验动物采购管理
供应商资质审核
确保实验动物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包括营业执照、许可证 和动物质量报告等。
动物质量评估
根据实验需求,对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品种、遗传 背景、健康状况等方面。
采购合同签订
05
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与生 物安全管理
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98ba8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a.png)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一、引言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和福利,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二、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实验动物工作。
(二)动物采购与引进1、实验动物应从具有资质的生产单位采购或引进,并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和相关的遗传背景、微生物检测等资料。
2、引进的实验动物应经过隔离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实验设施。
(三)动物饲养环境1、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
2、饲养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四)饲料和饮水1、实验动物的饲料和饮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保证其营养和卫生要求。
2、饲料和饮水的储存应防潮、防虫、防鼠,定期检查其质量。
(五)动物福利1、实验过程中应遵循“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使用数量。
2、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麻醉等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动物的安全和福利。
(六)废弃物处理1、实验动物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尸体、实验废弃物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
三、实验动物操作规程(一)动物接收与检疫1、接收新引进的实验动物时,应核对动物的品种、数量、性别、质量等信息。
2、对动物进行外观检查,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排泄等情况。
3、将动物放入隔离检疫区,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检疫观察,期间定期检测动物的健康状况。
(二)动物饲养与管理1、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生理状态等,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和笼具。
2、每天定时观察动物的饮食、饮水、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实验动物淘汰处理及安乐死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淘汰处理及安乐死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f2052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7.png)
实验动物淘汰处理及安乐死标准操作规程XXXX药业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S O P)1.⽬的规范实验动物的淘汰及安乐死处理过程。
2.范围实验动物的淘汰及安乐死处理。
3.责任质量保证科、化验室、实验动物室⼯作⼈员4. 制定依据:国家《实验动物条例》、《河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河南省实验动物使⽤许可证验收实施细则》等相关⽂件要求。
5.规程5.1 实验动物不符合试验要求,应进⾏淘汰处理,淘汰处理应按下列程序进⾏。
5.1.1 由动物饲养⼈员提出动物淘汰申请,申请应包括:动物名称、级别、购买时间、编号、淘汰原因。
5.1.2 申请由化验室负责⼈确认后,报质量保证科批准。
5.1.3 批准后的淘汰申请⽅可执⾏。
⽂件编号:SP-DW-SOP-09-004-01页号3-25.1.4 淘汰的动物应有记录,记录包括:动物名称、级别、购买时间、编号、淘汰原因、处理⽅法。
5.2.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的⽅法。
5.2.1遵循原则: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尽量避免动物产⽣惊恐、挣扎、吠叫;⽅法易操作;避开其他试验⽤动物,以避免不利影响;避开与试验⽆关⼈员;不能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尽可能缩短死亡时间;注意⼈员安全。
5.3.安乐死的判定呼吸、⼼跳停⽌、瞳孔扩散、神经反射消失。
5.4.适⽤范围剩余动物的处理;濒死动物的处理;患病动物的处理;试验结束时动物的处理。
5.5. 安乐死具体⽅法5.5.1 颈椎脱⾅法此⽅法主要适⽤于⼩⿏、豚⿏5.5.1.1 器材的准备解剖剪(直剪)或镊⼦5.5.1.2 ⼩⿏颈椎脱⾅的操作⽅法⾸先将⼩⿏放在饲养盒上,⼀只⼿抓住⿏尾,稍⽤⼒向后拉,另⼀只⼿的拇指和⾷指迅速⽤⼒往下按住其头部,也可以⽤⼿术剪⼑或镊⼦快速压住⿏的颈部,两只⼿同时⽤⼒,使之颈椎脱⾅,从⽽造成脊髓与脑髓断离,⼤、⼩⿏就会⽴即死亡。
5.5.1.3 豚⿏颈椎脱⾅的操作⽅法先⽤左⼿以稳准的⼿法迅速扣住其背部,抓住其肩胛上⽅,⽤⼿指紧握住其颈部,然后⽤右⼿紧握住其两条后腿,旋转⽤⼒拉。
实验动物处死的法律规定(3篇)
![实验动物处死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6493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4.png)
第1篇一、引言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实验动物的处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的处死行为,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实验动物处死的法律规定。
二、实验动物处死的原则1. 尊重生命原则:实验动物的处死必须尊重生命,不得随意或残忍地对待实验动物。
2. 道德原则:实验动物的处死应当遵循道德原则,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3. 科学原则:实验动物的处死应当遵循科学原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福利原则:实验动物的处死应当尽量减少其痛苦,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
三、实验动物处死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非法猎捕、杀害、买卖、运输、利用、食用野生动物,禁止虐待、遗弃、丢弃动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实验动物处死应当符合人道原则,采取适当的处死方法,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3. 《实验动物福利法》《实验动物福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实验动物处死应当符合人道原则,采取适当的处死方法,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四、实验动物处死的方法1. 非人道处死方法(1)电击法:将实验动物置于电击器中,通过电流使实验动物死亡。
(2)窒息法:将实验动物置于密闭容器中,使其窒息死亡。
(3)吊杀法:将实验动物悬挂于高处,使其死亡。
2. 人道处死方法(1)过量麻醉法:给实验动物注射过量麻醉剂,使其失去意识后死亡。
(2)心脏穿刺法:通过心脏穿刺使实验动物死亡。
(3)空气栓塞法:通过注入空气使实验动物死亡。
五、实验动物处死的程序1. 实验动物处死前,应当取得实验动物的福利委员会的批准。
2. 实验动物处死时,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3. 实验动物处死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4. 实验动物处死后,应当对尸体进行妥善处理。
六、违反实验动物处死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非法猎捕、杀害、买卖、运输、利用、食用野生动物,虐待、遗弃、丢弃动物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验动物尸体处置方案
![实验动物尸体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afa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4.png)
实验动物尸体处置方案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实验不可避免。
随着动物实验的进行,实验动物的死亡和尸体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当的处置方法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损害实验人员的健康。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实验动物尸体处置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确认动物死亡确定动物是否已经死亡是及时处置尸体的基础。
常见的判断方法包括:•心跳检测:借助听诊器或者手指检测动物的心跳,若心跳停止一分钟以上,则判断为死亡。
•瞳孔检查:检查动物的瞳孔是否放大缩小,若停止活动并且瞳孔已经放大,则判断为死亡。
•呼吸检查:检查动物的呼吸和胸腔的起伏情况,若停止活动超过一分钟,则判断为死亡。
实验动物尸体处理方法实验动物尸体处理有许多种方法,其中下面收集了一些较为适用的处置方法:1. 焚烧处理法将动物的尸体放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
该方法适用于对安全与环境影响有要求的实验动物尸体处置。
适用于小型实验室。
2. 冷冻处理法将实验动物的尸体用塑料袋包好,放入特制的冷冻机中冷冻后进行处置。
该方法适合于需要保留尸体以供后续实验分析的情况。
3. 化学处理法使用特定的化学品将实验动物的尸体溶解掉,这种方式是非常迅速,安全,高效的,适用于大型实验室,研究机构和生物科技公司等。
但需注意所使用的化学品,以及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4. 埋葬处理法将实验动物的尸体放入塑料袋内,埋入5-6尺的地下,地面覆盖3尺左右的土壤,使其能够自然分解。
实验动物尸体处理注意事项实验动物尸体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把实验动物尸体暴露在公共场合,以避免影响其他实验室人员或公众的情绵。
2.严格遵守所在地区的环境法规,并且在实验室内保持清洁,以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3.在处理尸体过程中,戴好手套和口罩,以避免接触尸体化学物质和有害病原体。
4.建议在实验室内建立尸体处置记录,并对尸体处理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于改进实验动物死亡后的处置方案。
结论针对实验动物尸体的处理,需要选择最佳的处置方案。
实验动物尸体、废物处置标准规程
![实验动物尸体、废物处置标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fee20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c.png)
实验动物尸体、废物处置标准规程
目的:对动物尸体、垫料、排泄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
适用范围:动物饲养室排出的废物、废水、废气等。
职责:
1.洗消室人员负责收集动物尸体及废物,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2.环境安全管理员负责联系卫生处理厂焚烧动物尸体及废物。
规程:
1.饲养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理
1.1动物尸体用专用塑料袋打结密封,保存在-18℃冰箱中。
填写存放人姓名、动物种类、数量、死亡原因等。
1.2动物排泄物及垫料回收到饲料袋中,扎紧袋口,保存在专门的区域。
2.动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各实验室及地面上要准备好医疗垃圾桶、废弃注射针用容器、动物尸体袋,由实验者自己分门别类存放。
带血液、组织的医疗垃圾密封存放在冰箱。
3.动物尸体处置
动物尸体处置与有资质的单位(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废物处理合同》,进行无害化处置。
注意事项
1.贮存动物尸体的冰柜,不得放置其它物品。
动物尸体冷冻贮存室应单独设置,易于通风和清洁消毒,以避免交叉污染。
2.不得随意丢弃实验动物尸体,严禁食用和出售。
实验动物处死和取血
![实验动物处死和取血](https://img.taocdn.com/s3/m/46c6a78fd0d233d4b14e695c.png)
实验动物处死(鼠,兔类)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遵循安乐死的原则,在不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使实验动物短时间无痛苦地死亡。
主体内容:一、颈椎脱臼(断颈)处死法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二、断头处死法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三、击打头盖骨处死法主要用于豚鼠和兔的处死。
操作时抓住实验动物尾部并提起,用木锤等硬物猛烈打击实验动物头部,使大脑中枢遭到破坏,实验动物痉挛并死亡。
四、放血处死法此法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
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动物的股动脉、颈动脉、腹主动脉剪断或剪破、刺穿实验动物的心脏放血,导致急性大出血、休克、死亡。
如兔等大动物应在轻度麻醉状态下,在股三角做横切口,将股动脉、股静脉全部暴露并切断,让血液流出。
操作时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切口及血液,既可保持血液畅流无阻,又可保持操作台清洁,使实验动物急性大出血死亡。
五、空气栓塞处死法处死兔类常用此法。
向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形成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空气栓塞,或导致心腔内充满气泡,心脏收缩时气泡变小,心脏舒张时气泡变大,从而影响回心血液量和心输出量,引起循环障碍、休克、死亡。
一般空气栓塞处死法注入的空气量兔为20~50ml。
六、过量麻醉处死法此法多用于处死豚鼠和家兔。
快速过量注射非挥发性麻醉药(投药量为深麻醉时的30倍),或让动物吸入过量的乙醚,使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经过过度抑制,导致死亡。
七、毒气处死法让实验动物吸入大量CO2等气体而中毒死亡。
实验动物的取血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实验动物(家兔、狗,豚鼠,)取血的方法和途径,主体内容:(一)家兔1.耳缘静脉取血法选好耳缘静脉,拔去被毛,用二甲苯或酒精涂擦局部,小血管夹夹紧耳根部,使血管充血扩张。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3c751eb307e87101f6967c.png)
四、动物实验及设施设备操作规程1、屏障设施使用操作规程(1)人员进出进入一更前将头发盘起,在更衣室外消毒槽站立片刻换拖鞋进入一更,关闭一更门,将门反锁。
脱下外衣放入更衣柜,更换为灭菌后内衣,将一更门解锁。
打开二更门,更换二更拖鞋,进入二更,以感应式消毒器对手消毒,戴口罩、帽子,头发应全部塞入帽子里,消毒液洗手,戴无菌手套,然后穿隔离衣。
以手套将隔离衣袖口封紧。
在消毒液内擦洗手套,要将手套表面指缝、腕部仔细擦洗。
实验人员进入动物实验室,更换各自实验室的拖鞋。
每天操作完毕,各实验室拖鞋于消毒液中洗净取出于本室晾干。
摘去手套,将手套整体泡入另一消毒盒内,关闭二更内侧门,换拖鞋。
将二更外侧门边放置的拖鞋拿到内侧门边摆放整齐,人员即可离开,离开前将拖鞋在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
进入一更,脱去无菌内、外衣,更换自己衣服,出一更,将无菌衣拿出。
开一更、二更紫外灯消毒。
每次进出动物实验室须填写记录表。
(2)物品进出外购的饲料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传入内储存室。
饲料在实验区内存放,不能超过两周。
夏季注意防霉防潮。
垫料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
小件笼具等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
大件笼具经消毒浸泡后,再喷雾消毒三遍方可进入。
不能耐高温物品如消毒液瓶等,将外表擦拭干净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由传递窗进入饲养室准备间。
所有实验用品先用消毒剂进行表面灭菌或喷雾灭菌后再放入传递窗中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从内储存室侧取出。
待洗刷物品经内储存室传入消毒室。
废弃物、动物排泄物装入塑料袋,密封后经污物传递窗传出。
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品通过内储存室传递窗传出。
(3)动物管理动物进入:动物引进应先放入隔离检疫室,待隔离检疫合格后移入饲养室。
动物进入洁净区前,首先按照动物运输箱上的标签,核对动物的出生日期、品系名称、性别、数量、供应单位名称、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等级等是否与计划相符。
用消毒液如5%百毒杀、%~1%过氧乙酸等喷雾消毒运输箱的表面。
实验动物处死和取血
![实验动物处死和取血](https://img.taocdn.com/s3/m/46c6a78fd0d233d4b14e695c.png)
实验动物处死(鼠,兔类)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遵循安乐死的原则,在不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使实验动物短时间无痛苦地死亡。
主体内容:一、颈椎脱臼(断颈)处死法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二、断头处死法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三、击打头盖骨处死法主要用于豚鼠和兔的处死。
操作时抓住实验动物尾部并提起,用木锤等硬物猛烈打击实验动物头部,使大脑中枢遭到破坏,实验动物痉挛并死亡。
四、放血处死法此法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
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动物的股动脉、颈动脉、腹主动脉剪断或剪破、刺穿实验动物的心脏放血,导致急性大出血、休克、死亡。
如兔等大动物应在轻度麻醉状态下,在股三角做横切口,将股动脉、股静脉全部暴露并切断,让血液流出。
操作时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切口及血液,既可保持血液畅流无阻,又可保持操作台清洁,使实验动物急性大出血死亡。
五、空气栓塞处死法处死兔类常用此法。
向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形成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空气栓塞,或导致心腔内充满气泡,心脏收缩时气泡变小,心脏舒张时气泡变大,从而影响回心血液量和心输出量,引起循环障碍、休克、死亡。
一般空气栓塞处死法注入的空气量兔为20~50ml。
六、过量麻醉处死法此法多用于处死豚鼠和家兔。
快速过量注射非挥发性麻醉药(投药量为深麻醉时的30倍),或让动物吸入过量的乙醚,使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经过过度抑制,导致死亡。
七、毒气处死法让实验动物吸入大量CO2等气体而中毒死亡。
实验动物的取血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实验动物(家兔、狗,豚鼠,)取血的方法和途径,主体内容:(一)家兔1.耳缘静脉取血法选好耳缘静脉,拔去被毛,用二甲苯或酒精涂擦局部,小血管夹夹紧耳根部,使血管充血扩张。
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25ec1b8ebe23482fb5da4c0c.png)
一、目的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是进行动物试验的重要步骤。
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必须处死的实验动物应采用安死术,以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对实验动物进行处死和处置。
三、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接种过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动物处死和处置操作需要在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进行。
其它动物处死和处置操作需要在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ABSL-2)中进行。
(二)材料1.实验动物:中小型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2.其他:注射器、手术刀、药物等。
(三)实验步骤1.大鼠和小鼠的处死(1)颈椎脱臼法1)操作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将小鼠或大鼠放在表面粗糙的台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鼠的头部。
2)右手将鼠尾根部用力向后上方拉,导致颈椎脱臼,动物立即死亡。
3)实验完成后将动物尸体放入生物安全袋中,集中焚烧处置。
(2)击打法1)实验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及手套。
2)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用力摔击其头部,鼠痉挛后立即死亡。
3)用小木锤用力击打鼠头部也可致死。
4)实验完成后将动物尸体放入生物安全袋中,集中焚烧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SOP )——死和处置(3)急性大量放血法1)实验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及手套。
2)将动物麻醉后,在股动脉、股静脉处切开血管,并保持通畅,大量失血后,动物迅速死亡。
3)用于大鼠时可将颈动脉、颈静脉切开放血。
4)实验完成后将动物尸体放入生物安全袋中,集中焚烧处置。
2.豚鼠、家兔的处死(1)空气栓塞法:常用于兔的处死。
(2)实验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及手套。
(3)左手持兔耳,用酒精棉球擦拭耳缘静脉,使血管暴露出来。
(4)右手持注射器,在兔的耳缘静脉处注射一定量空气(20-40mL)。
(5)处死大鼠时,可在尾静脉或颈静脉血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空气。
(6)当空气注入静脉后,可在右心随着心脏的跳动使空气与血液相混致血液成泡沫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
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
![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7003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e.png)
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保证动物实验的安全、加强环境保护,依照国家
科委颁发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和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如下:第一条实验动物尸体及相关废弃物由实验动物中心统一管理,后勤管理部门协助进行。
第二条各部门在实验动物中心领取动物时,应该说明进行动物实验后的尸体是否需要特殊处理,是否有潜在危害等。
第三条需要特殊处理的动物尸体和废弃物,在实验动物中心领取动物时填写有关表格,并领取专用塑料袋及用品。
第四条领取动物后如果要进行暂时的饲养观察,要分不同的情况处理尸体及废弃物。
第五条饲养观察期间每次清除出来的正常动物的污秽垫料,必须用塑料袋包装,放置指定地点,按垃圾处理。
每次清除出来的有潜在危害及感染性的污秽垫料,必须用专用塑料袋包装,交实验动物中心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开展动物实验所产生的无潜在危害的实验动物尸体、脏器,必须用塑料袋包装,并填写有关表格,由实验动物中心指定专人集中贮存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有潜在危害及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和废弃物,消毒后用专用塑料袋严格
包装,交实验动物中心专人,填写有关表格,说明其危害及处
理要求,放置实验动物中心专门标记的冰柜;由持有许可证的动物尸体和废弃物处置机构运走,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八条实验动物尸体严禁食用和出售;实验完成后的动物尸体必
须交实验动物中心分情况集中处理,否则一切后果由使用者自行负责。
第九条本规定从下发之日起遵照执行,若有违反本规定条款的部门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第十条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死亡和伤病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死亡和伤病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cd5ee6b1eb91a37f1115c9a.png)
中国科学院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强磁场中心实验动物房
1 目的:
规范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内实验动物死亡和伤病实验动物的处理程序,保证动物实验结果有效、准确。
2 操作方法:
2.1实验动物死亡处理:
2.1.1发现动物死亡后,立即取出并报告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
2.1.2由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项目负责人对死亡动物进行鉴定;对非实验原因或
不明原因的死亡动物,应迅速组织力量确认死亡原因。
2.1.3动物尸体装入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中,带到指定存放处,根据研究人员的
指示存放冰箱,等待剖检或低温冷藏处理;
2.1.4如怀疑或确认是由微生物污染引起死亡的,销毁该实验室中所有的实验动
物,并进行彻底的净化。
2.2伤病实验动物的处理:
2.2.1对互相咬伤,抓伤或给笼具夹伤的动物,轻微的给予治疗,严重的给予安乐死。
实验动物淘汰异常及死亡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淘汰异常及死亡处理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ad3b67e45c3b3567ec8bf5.png)
实验动物淘汰、异常及死亡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饲养动物的废弃、异常处理及尸体的处理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动物异常情况处理。
职责:
1.第一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
2.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规程:
1. 淘汰原则
1.1大小鼠生病作淘汰处理。
1.2畸形、生长发育缓慢作为淘汰处理。
2. 淘汰及异常动物处理
2.1废弃(淘汰)及异常动物处理的大小鼠全部进行剖检,记入剖检记录中。
2.2在发现异常动物时,应立即把异常动物搬出饲养室,送实验科剖检,记录剖检情况。
2.3发现和通常情况不同的异常动物时,立刻报告机构负责人,接受处理意见。
3. 死亡处理
3.1发现动物死亡,饲养人员应及时通知负责人,调查死亡原因。
3.2 解剖动物,填写死亡及解剖时间,死亡动物所属项目名称、组别、编号,解剖所见。
3.3 如属于自发性、正常性死亡,则详细记录有关情况;如属于操作不当死亡,则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如怀疑染病死亡,立即报告机构负责人,进行细菌、病毒、病理学的详细检查。
动物处死法实验报告(3篇)
![动物处死法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c69f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处死的基本方法,确保实验动物在处死过程中减少痛苦。
2. 熟悉不同动物处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了解动物处死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法律规定。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豚鼠、兔子等。
2. 实验器材:剪刀、止血钳、手术剪、注射器、乙醚、麻醉剂、解剖台等。
三、实验方法1. 颈椎脱臼处死法(1)操作步骤:用左手抓住实验动物尾部,将其提起,放在粗糙面上。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动物头部,向下按压,使颈椎脱臼。
此时,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2. 断头处死法(1)操作步骤: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背部,拇指夹住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
右手用剪刀在动物颈部垂直剪断,使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迅速、准确,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3. 击打头盖骨处死法(1)操作步骤:用左手抓住实验动物尾部,提起,用右手用木锤等硬物猛烈打击实验动物头部,使大脑中枢遭到破坏,实验动物痉挛并死亡。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迅速、准确,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4. 放血处死法(1)操作步骤:用注射器抽取实验动物血液,使动物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迅速、准确,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5. 吸入麻醉剂处死法(1)操作步骤:将实验动物放入充满乙醚的容器中,使其吸入乙醚,直至死亡。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控制好乙醚浓度,避免实验动物在处死过程中痛苦。
四、实验结果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动物处死的基本方法,确保实验动物在处死过程中减少痛苦。
2. 熟悉了不同动物处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认识到动物处死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和法律规定,提高了我们的实验素养。
五、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动物处死的重要性,以及对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视。
2. 在选择动物处死方法时,应根据实验动物种类、实验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实验动物在处死过程中减少痛苦。
2012动物房SOP操作规程完整
![2012动物房SOP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c216e29fc4ffe473368ab84.png)
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管理制度目的:加强动物实验屏障环境管理,确保设施安全运行,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
范围:动物实验屏障环境职责:动物实验屏障环境全体工作人员内容:1.对工作的要求1.1 本实验室是我校科研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我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日常管理工作受科技处的监督。
1.2 本实验室面向校内各相关专业开放,承担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双重责任。
要求本实验室全体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
1.3凡在本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学院的领导和工作安排。
1.4本实验室的管理、实验、饲养和辅助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和进修,并持证上岗。
1.5 在本实验室工作和进行动物实验的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动物实验屏障环境标准操作规程(SOP)》。
1.6凡需进入本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需申请、经同意并参加培训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1.7工作时间内保持各动物实验室内的安静,不可大声喧哗。
1.8未经消毒的物品以及私人用品一律不准带入屏障系统。
凡需带入屏障环境与实验有关的仪器设备,必须提前申请,经同意后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传递进入实验室。
1.9本动物实验室为非感染性实验室,不得进行感染性实验。
2.设施管理要求2.1本设施属于单走廊布局的实验动物实验设施,洁净区内洁净度为l万级。
2.2本设施启用前或已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按照使用工艺要求进行消毒程序。
2.3设施日常运行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要求进行,严格执行本部制定的屏障设施运行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
2.4设施内的环境指标值应符合“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l4925—2010)的要求。
为保证设施安全运行,每季度应进行一次自检。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实验屏障环境标准操作规程(SOP)二O一一年十一月一、动物实验屏障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流程目的:保障屏障系统安全运行范围:适用于动物实验屏障环境责任人:实验室饲养管理人员内容:1.管理人员走向:应按箭头所指方向行进(图-1)。
实验动物生产管理SOP
![实验动物生产管理SOP](https://img.taocdn.com/s3/m/021efaa1284ac850ad0242df.png)
实验动物生产管理SOP(参考)一.主要操作规程二.示例:示例1:SOP管理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使SOP的编写有序进行,保障SOP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 适用范围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SOP的编写、管理、分发、修订、取消等过程。
3 职责3.1 熟悉相关业务的技术人员负责SOP的编写;质量保证部门负责SOP的审核;机构负责人负责SOP的批准。
4 规程4.1. SOP的格式4.1.1首页编写/修订记录4.1.2 正文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程序四个部分,正文末尾以“******”表示结束。
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段落间距1.5倍。
4.2 .SOP撰写的范围包括:4.3 SOP的编写SOP经熟悉业务的技术人员撰写后,应经质量控制人员审核,机构负责人最后组织大家讨论修改,以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由撰写者,质控员和机构负责人签字生效。
4.4 SOP的修改不能手写修改文件。
当文件需要修订时,申请人应与质量控制人员充分地沟通,并经原批准人认可后,由申请人员完成文件的修订并打印和发布。
SOP的任何改动应写明改动原因和内容,经质控员确认,负责人签字。
4.5 SOP的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汇编,建立SOP目录,保留SOP的各次版本。
失效的SOP 应保留一份(带印章),其余销毁。
SOP应放在相关工作场所,便于实验者查阅。
4.6 SOP的分发文档管理员负责分发SOP至专题负责人,质控负责人和档案室负责人。
原版和改版的SOP交档案室资料保管员保管。
4.7 SOP的取消由于仪器,设备的更换和其它原因,应取消SOP时,首先写出报告,说明取消原因和日期,经机构负责人同意,签字后移交档案室保存,备查。
******编写/修订记录1 目的为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保障动物设施内环境安全,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屏障设施内工作的人员。
3职责3.1 设施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3.2 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程行事。
4 规程4.1辅助人员进入洁净走廊后,穿上洁净走廊的拖鞋,到洁净储物间配制当天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备用。
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e6341ded630b1c59eeb538.png)
XXXX药业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S O P)页号2-1题目: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文件编号:批准:日期:编订部门:化验室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化验室、档案室1.目的规范实验动物室废弃物的处理过程2.范围实验动物室废弃物的处理3.责任质量保证科、化验室、实验动物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4. 制定依据:国家《实验动物条例》、《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及 《河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河南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验收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
5.规程5.1 动物饲养及动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5.1.1 有专用废弃物盛装袋(箱),及时将废弃物装入袋内,封口文件编号:SP-DW-SOP-09-005-01 页号2-2严密,倒入规定地点。
5.1.2 感染性实验废弃物需先高压灭菌后再处理。
5.2.动物尸体5.2.1因不明原因而死亡的动物,必须向管理人员汇报,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有潜在危害的动物尸体和废弃物,消毒灭菌后用专用塑料袋严格包装,暂存于冰柜中。
5.2.2 设有专用尸体盛装器或袋。
淘汰的实验动物被安乐死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及时将尸体装入袋内,封口严密,存入冰柜中,并登录在登记簿上。
5.2.3动物尸体集中收集,与医疗垃圾处理部门签定协议,其负责接收动物尸体并无害化处理。
实验动物尸体严禁食用和出售。
5.2.4 感染性实验的动物尸体需先高压灭菌后再处理。
5.2.5 动物尸体处理后,需填写处理记录,注明处理方法和时间,经办人签名。
动物尸体或废弃物处理后对相关设施、设备、器具进行消毒.5.2.6实验动物室的所有废弃物均应放入专用的容器内。
一般废弃物当日处理。
过期的饲料、过期的试剂等需上报动物实验负责人批准后,按作报废处理,过期的饲料按普通废弃物处理,过期试剂需按不合格试剂销毁,6.变更历史序号文件版本编号变更原因变更日期变更前变更后。
QC-7212B实验动物处死操作规程
![QC-7212B实验动物处死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3141d2a58da0116c174922.png)
断头虽然残酷,但只是一瞬间,且脏器含血量少,便于取样检查,此法适用鼠类等小动物。可用直剪刀,亦可用断头器。
按深麻醉剂量的25倍左右给药,豚鼠常用静脉和心脏给药。
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10%氯化钾溶液或甲醛溶液均可使动物致死。
标题:
1主要1颈椎脱臼法
3.2空气栓塞法
3.3急性大失血法
3.4击打法
3.5断头法
3.6过量麻醉药麻醉法
3.7化学药物致死法
4注意事项
正文:
阐述了实验动物处死时的常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实验动物的处死。
本法常用于大鼠、小鼠。首先将动物放在饲育盒盖上,一只手抓住尾,稍用力向后拉,另一只手的拇、食指迅速用力往下按住其头部,两只手同时用力,使之颈椎脱臼,从而造成脊髓与脑髓断离,动物就会迅速死亡。
主要用于大动物的处死。用注射器向动物静脉内急速注入一定量的空气,随心脏的跳动,空气与血液相混呈泡沫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阻塞血管。动物因发生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很快死亡。一般兔、猫需注入10~20ml,犬需注入70~150ml。
用粗针头一次采取大量心脏血,可使动物致死。豚鼠与猴等皆可采用此法。大鼠、小鼠可采用摘除眼球大量失血致死。犬和猴等在麻醉状态下,可暴露颈动脉或股动脉放血致死。
在实验动物处死过程中,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不要被动物损伤。
实验动物尸体要及时处理,并清理好处死现场。
疑似非健康实验动物处死后,其处理现场要及时清理并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淘汰、异常及死亡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饲养动物的废弃、异常处理及尸体的处理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动物异常情况处理。
职责:
1.第一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
2.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规程:
1. 淘汰原则
1.1大小鼠生病作淘汰处理。
1.2畸形、生长发育缓慢作为淘汰处理。
2. 淘汰及异常动物处理
2.1废弃(淘汰)及异常动物处理的大小鼠全部进行剖检,记入剖检记录中。
2.2在发现异常动物时,应立即把异常动物搬出饲养室,送实验科剖检,记录剖检情况。
2.3发现和通常情况不同的异常动物时,立刻报告机构负责人,接受处理意见。
3. 死亡处理
3.1发现动物死亡,饲养人员应及时通知负责人,调查死亡原因。
3.2 解剖动物,填写死亡及解剖时间,死亡动物所属项目名称、组别、编号,解剖所见。
3.3 如属于自发性、正常性死亡,则详细记录有关情况;如属于操作不当死亡,则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如怀疑染病死亡,立即报告机构负责人,进行细菌、病毒、病理学的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