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契机与瓶颈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契机与瓶颈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契机与瓶颈第一篇: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契机与瓶颈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契机与瓶颈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旅游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层次。

草原旅游业亦如此,拉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吸纳了许多闲散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一、草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利与弊(一)草原旅游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1.内蒙古大草原以其广阔无际、自然秀美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草原旅游是指以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规划、项目选择、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空间配量、游客引导等行为,它包括开发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各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活动行为。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片优质草场,是我国温带草原的主体,依托于此而发展起发达的畜牧业,跻身为全国四大牧场之一。

“从东至西由草甸草原逐渐过渡至荒漠,期间亦伴有森林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大漠戈壁,草原类型丰富多样,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景观观赏系统。

”来到草原游玩的旅游者来说,都被它的广阔无垠所吸引,内蒙古草原成为夏季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2.独特的民族风情时草原旅游文化的另一大特色。

蒙古族独特的游牧方式、独特的宗教信仰与传统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华美的民族服饰,精致的装修风格,精彩的歌舞演艺,以淳朴天然的“乌兰伊德”(红食,即牛羊肉为主)和“查干伊德”(白食,即奶食品为主)为特色的餐饮文化,这些都在一代代人的延续与改良中成为了现代草原旅游文化的精髓。

正因为独特而传统的民族文化,悠久源远的历史,让草原旅游文化不同于华夏民族其他的旅游文化,被刻上了天然的民族性。

这是草原旅游文化得到青睐并且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重要原因,蒙古民族的智慧结晶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毅力都融合于草原旅游文化中,向世人展现出其他旅游文化所没有的魅力与不凡。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游牧文化地区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尊重。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的意义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的游牧文化是一种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与草原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的游牧文化包括牧民的生活方式、农牧民的经济活动、传统的牧歌、传统的工艺品、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等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这个环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内蒙古大量的牧场被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削弱。

同时,传统的游牧文化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被现代化的社会风俗所冲击,这一切都会对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能够维护内蒙古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

保护这个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护草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其次,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内蒙古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游牧文化是内蒙古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财富,保护该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最后,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当地农牧民的生计和发展。

另外,旅游业是内蒙古的重要产业之一,保护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了保护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定,明确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作者:何雪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2期何雪妍随着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拥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内蒙古而言,旅游业发展对其社会文化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以旅游业发展为背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其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针对旅游业发展对当地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实现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内蒙古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集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旅游业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体系,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截止2011年,内蒙古地区共有星级饭店262家,旅行社701家,其中组团旅行社24家,全区开放景区近300个,国家A级景区205个,拥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1个,更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自治区内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当地原有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一)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业的发展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旅游景点享誉全国、闻名世界,既有呼伦河、响沙湾、科尔沁草原、腾格里沙地等的自然景观,又有大窑文化遗址、成吉思汗陵园、昭君墓、“红山文化”等的人文景观,其中响沙湾和成吉思汗陵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各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特色化旅游资源得以开发,进而开拓了更加广泛的旅游客源市场。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旅游业在传承社会文明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目的地与外界的互动和广泛联系,加强了社会交往和文化的交流与学习。

旅游活动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大大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旅游发展对社会影响

旅游发展对社会影响

浅谈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影响摘要:本文从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居民心理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提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对旅游地自然保护,还必须重视对社会保护,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社会;影响旅游业是社会公认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却忽视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居民心理四个方面的影响,为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经济的影响1、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首先旅游业为客源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为旅游地吸引外来资金,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开辟税源,在许多旅游地旅游收入已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2、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基础设施与资源有更多的需求,旅游地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要而不得不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耗掉更多的政府投入。

旅游业的季节性导致旅游地淡季出现大量的工作量不足或从业人员的失业,从而加重旅游地福利系统的经济负担。

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1、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助于人们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和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

第二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国际旅游的开展客观上具有”民间外交”的效应。

第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当地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了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又得到了发展等。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作者:杜淑芳来源:《新西部》2019年第07期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自治区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转变,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对经济贡献大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经济”、“朝阳产业”。

经济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新时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和带动就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内蒙古一直把文化建设作为自治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扎实推进。

特别是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的政策,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的需求,使文化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对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内蒙古的文化竞争力。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显著特征(一)文化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03年,内蒙古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目标,至此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步上了快车道,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产業的发展呈现出规模由小到大的总体态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2016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25.50亿元,比2004年的32.54亿元增长了16倍。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为全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82%,比2004年的1.07%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63%,比2004年的2.56%提高了4.07个百分点,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形成了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开展的现状一、内蒙古旅游业开展的现状内蒙古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尤其近5年的快速开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旅游根底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初成体系,产业地位初步确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逐年提高,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

截至2007年,我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451.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24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23.25万人次,实现创汇40379.1万美元;在全国的入境人数和旅游创汇的位次由16、18位上升到12、14位;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9.71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自治区GDP的5.82%。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的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区有旅行社501家,旅游星级饭店225家,A级旅游景区118家,其中4A级景区17家,3A级景区34家,各语种导游员4021名,豪华旅游汽车500多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1个。

从东到西推出了各具特色的4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大批旅游工程,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产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莫定了坚实的根底。

但相对于兴旺旅游地区,我区旅游业开展还有很大差距。

二、目前内蒙古旅游业开展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产品开发整体不高,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工程少从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看,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开发的旅游产品低档次,重复开发严重,依托草原、沙漠、湖泊等开发的旅游产品均表达民族风情这一主体。

但在开发中对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在各旅游景区(点)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表达民俗文化的方式过于形式化,参考性较低。

(二)企业规模小,旅游经营单一,缺乏旅游龙头企业近年来,自治区旅游企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开展,迅速成长。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经营效益好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如成吉思汗陵旅游公司、响沙湾沙漠旅游公司、内蒙古饭店、新城宾馆、内蒙古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国国际旅行社等。

关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刘素梅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加快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对策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内蒙古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尤其近5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旅游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初成体系,产业地位初步确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逐年提高,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

截至2007年,我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451.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24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23.25万人次,实现创汇40379.1万美元;在全国的入境人数和旅游创汇的位次由16、18位上升到12、14位;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9.71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自治区GDP的5.82%。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的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区有旅行社501家,旅游星级饭店225家,A级旅游景区118家,其中4A级景区17家,3A级景区34家,各语种导游员4021名,豪华旅游汽车500多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1个。

从东到西推出了各具特色的4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大批旅游项目,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产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相对于发达旅游地区,我区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二、目前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产品开发整体不高,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项目少从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看,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开发的旅游产品低档次,重复开发严重,依托草原、沙漠、湖泊等开发的旅游产品均体现民族风情这一主体。

但在开发中对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在各旅游景区(点)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体现民俗文化的方式过于形式化,参考性较低。

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研究

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研究

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研究【摘要】内蒙古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

本文主要对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进行研究。

首先分析了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如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然后提出了挖掘内蒙古旅游经济潜力的对策,包括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

接着指出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等。

最后对内蒙古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认为内蒙古旅游经济潜力巨大,应加强政策支持,以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内蒙古旅游经济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经济、优势分析、潜力挖掘、发展问题、促进对策、未来发展方向、政策支持、发展前景、潜力巨大、广阔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被誉为“神秘的北方明珠”。

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南缘,辖区内拥有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额济纳沙漠等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还有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内蒙古的旅游经济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感受内蒙古的自然美景和独特民俗,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和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内蒙古旅游业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旅游经济也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内蒙古旅游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旅游业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深入研究内蒙古旅游经济的优势与对策,对于发挥内蒙古旅游业的潜力,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旅游发展历程:内蒙古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逐渐成为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旅游产业规模:内蒙古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涵盖了旅行社、酒店、景 区等多个领域。 旅游发展现状:内蒙古旅游业在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旅游产业地位与影响
旅游业对内蒙古 经济的重要贡献
旅游业对内蒙古 社会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对内蒙古 生态环境保护的
作用
内蒙古旅游业在 国际国内市场的
竞争力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蒙古旅游市场 分析
章节副标题
市场需求与特点
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潜力巨大
游客类型:多样 化,包括观光、 休闲、探险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内蒙古旅游市场分析
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内蒙古旅游业概述
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内蒙古旅游业概 述
章节副标题
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
地理位置:内蒙古位于中 国北部,地势高、草原广 袤,是中国的“马背民族” 聚居地。
创新发展:加强与互联 网、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 展,提高旅游产品和服 务的品质和竞争力。
未来重点工作与措施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旅游从业人 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 度,发展特色旅游和 精品旅游,提高旅游 产业的附加值。

内蒙古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内蒙古位于中国北方,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美丽的湖泊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因此拥有着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以下将对内蒙古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沙漠和湖泊,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天然资源为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例如,呼和浩特的大青山和石人湖、鄂尔多斯的庙尔沟草原和响沙湾、鄂尔多斯博物馆等都是内蒙古旅游的热门景点。

二、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对旅游业的重视,内蒙古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各地的道路、酒店、景区设施得到了改善,使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舒适和便捷。

内蒙古还建设了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公路,如深呼吸公路、大环线公路等,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和便利性。

三、旅游市场快速扩大内蒙古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内蒙古共接待游客2.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以上。

内蒙古的旅游业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地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民俗文化旅游受欢迎内蒙古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如蒙古族、回族等,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风味美食,观赏到传统的马头琴演奏以及勇壮的骑马狩猎表演等。

这些文化体验为内蒙古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五、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尽管内蒙古的旅游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仍然不平衡。

一方面,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分散,很多地方的旅游开发程度较低,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

另一方面,内蒙古的旅游市场仍然相对单一,以草原旅游为主,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六、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内蒙古的旅游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景区和旅游区域存在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等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内蒙古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内蒙古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第一章:内蒙古旅游业现状分析1.1 自然资源优势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戈壁、神秘的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这些自然资源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的重要因素。

1.2 文化特色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草原上激情四溢、奔放豪情洋溢着牧民们特有生活方式和习俗,这些独特文化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文化魅力。

1.3 旅游基础设施近年来,内蒙古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各类酒店、景区、交通等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了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第二章:内蒙古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1 景区开发不平衡内蒙古地域辽阔,但目前大部分游客集中在几个知名景区,其他地区的开发利用较为滞后。

这种不平衡开发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

2.2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由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部分景区和酒店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景点环境脏乱差。

2.3 旅游产品单一化目前内蒙古旅游产品以草原风情为主导,缺乏多样化和差异化。

这种单一化的产品结构限制了内蒙古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第三章: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对策3.1 加强景区开发和整合内蒙古应该加强对各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推动景区的多样化发展。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资源浪费。

3.2 提升服务质量内蒙古应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同时,加大对旅游设施和环境的管理力度,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

3.3 多样化产品结构内蒙古应该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多样化发展,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

2024年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在内蒙古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经在内蒙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1 旅游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沙漠和美丽的湖泊等自然景观资源。

同时,内蒙古还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如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2.2 政府支持力度大内蒙古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政府投入资金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3 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方式。

内蒙古的独特景观和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3. 存在问题虽然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3.1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存在不足。

这给游客的出行和旅游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2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差异化。

这导致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时缺乏多样性可供选择,也限制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3.3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存在问题,例如导游服务、景区管理等方面。

这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

4. 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4.1 多样化旅游产品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容。

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对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如草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如何有效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待进一步探讨。

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还存在着资源开发不均衡、品牌建设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通过对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和保护内蒙古独特的民族文化,提升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内蒙古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和对策,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案例分析,对于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跨地区合作和共同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深入剖析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存在的瓶颈和障碍,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探讨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讨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

《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

《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文化事业建设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一)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近年来,内蒙古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此外,基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设施的建设也为农村牧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文化服务。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内蒙古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修复和古迹保护,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力度,有效保护了地区的文化特色。

(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内蒙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旅游等产业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蒙古地区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文化艺术节、民族文化展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

三、存在的问题(一)文化设施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虽然内蒙古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设施闲置、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群众文化需求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的。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需加强尽管内蒙古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部分文物修复和古迹保护工作滞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面临困境等。

(三)文化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虽然内蒙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地区,因此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广阔的草原、沙漠、湖泊和森林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例如,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拥有丰富的牛羊资源和独特的牧民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草原生活。

阿拉善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拥有壮丽的沙丘景观和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吸引了爱好冒险和探险的游客。

赛罕湖、额尔古纳河、呼和浩特草原等景点也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游客可以参观蒙古包、品尝蒙古族特色美食、欣赏蒙古族的传统歌舞表演等,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再次,内蒙古自治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例如,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和文化。

乌兰察布市的庙尔沟古墓群是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等。

此外,政府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总的来说,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投资,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概述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

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呼伦贝尔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二、国民经济状况2.1 主要产业呼伦贝尔市的主要产业包括畜牧业、农业、能源和旅游业等。

畜牧业是呼伦贝尔市的支柱产业,该市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适宜牧业发展。

畜牧业产品主要包括肉类、奶制品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农业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为主,同时也发展了蔬菜和水果种植业。

农业在呼伦贝尔市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能源产业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开采,呼伦贝尔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对于能源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旅游业是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2.2 经济发展水平呼伦贝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GDP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该市的GDP已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城市化率也在稳步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社会发展情况3.1 教育事业呼伦贝尔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

现有多所高校和学院,为培养各级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基础教育也在稳步推进,学校设施不断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师资力量逐渐增强。

3.2 医疗卫生呼伦贝尔市拥有多所医院和医疗机构,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

同时,该市注重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

3.3 社会保障体系呼伦贝尔市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社会保障福利。

社会救助机构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社会治安形势相对较好,犯罪率持续下降。

公共安全设施也进行了升级,进一步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内蒙访古分析

内蒙访古分析

内蒙访古分析1. 背景介绍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拥有丰富的古代遗迹和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进内蒙古,参观访古遗址。

本文将对内蒙古的访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访古现状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访古遗址资源,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古墓葬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内蒙古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内蒙古作为旅行目的地,其中访古成为了一项热门的旅游活动。

目前,内蒙古的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各地政府和旅游机构纷纷加大对访古旅游的宣传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访古旅游产品。

同时,许多企业也看到了访古旅游的商机,纷纷投资兴建了旅游设施和酒店,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3. 访古对经济的影响访古旅游带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首先,访古旅游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游客的增加,旅游业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从而促进了就业增长。

许多当地居民通过从事导游、酒店服务、餐饮等行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其次,访古旅游对当地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各地的商业活动也得到了提升。

旅游景区附近的餐厅、商店等商业设施迅速崛起,为游客提供了各类商品和服务。

同时,由于游客的购物需求,当地的特色产品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销售。

最后,访古旅游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收入。

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税收。

这些税收的增加可以用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4. 社会影响访古旅游不仅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对社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访古旅游提高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参观古代遗址,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加了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访古旅游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访古旅游,了解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作者:郑琳琳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内蒙古是我国跨越纬度最大的省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

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且极具名族特色,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内蒙古欣赏美景和品尝美食。

内蒙古具有辽阔的草原资源和沙漠资源,同时又与多个国家相邻,孕育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遗址,多种资源并存为内蒙古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从内蒙古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角度出发,从而找出内蒙古发展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合理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内蒙古旅游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文化旅游;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占据了我国北方的主要领土,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最为显著的表现是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的改变,现已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例如包头、呼和浩特、海拉尔、赤峰等旅游热点城市,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特别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后,更加带动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广阔的草原覆盖、浓厚的蒙古族风情,悠久的历史遗迹都奠定了内蒙古旅游的独特景观。

本文主要对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以达到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目的,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更加保障了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促进内蒙古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跨越纬度最大的省份,占据我国总领土面积的12.3%,全区的总面积达到了118.3万平方公里,是继新疆、西藏后的第三大省。

内蒙古自治区所跨越的纬度最大,因此与之相临的身份也比较多,共有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的八个省份与之相临,同时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

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

辽阔的地域面积繁衍着众多的民族,自商朝开始,内蒙古大地就有人类在此处繁衍生息,根据历史可查的名族就达到了二十多个,多民族共存为内蒙古形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蒙古旅游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发展现状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内蒙古旅游发展现状如下:一、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辽阔的草原、雄伟的戈壁、壮丽的高原、神奇的沙漠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

例如,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游览,感受草原风情;阿拉善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探险者和摄影师前来探索和拍摄。

二、民族文化资源独特内蒙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蒙古族、汉族、满族等多个民族。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节日和民间艺术,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民间音乐、舞蹈等,都为内蒙古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内蒙古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出行,还有各类旅游设施和服务供游客选择。

例如,呼伦湖畔的酒店和度假村数量不断增加,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住宿条件。

四、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内蒙古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夏季的草原旅游和冬季的冰雪旅游,但是还有很多潜力有待挖掘。

例如,内蒙古的高山、湖泊、森林等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登山、徒步、湖泊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并向四季旅游发展。

五、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内蒙古旅游业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

旅游业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旅游业还带动了文化、体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多元化。

六、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内蒙古旅游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有传统的自然景观游览,还有农家乐体验、民俗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多种需求。

这为内蒙古的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总之,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说内蒙古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持续发展,内蒙古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提升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业促进赤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旅游业促进赤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旅游业促进赤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旅游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一个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交汇点,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而在中国的旅游业中,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其中红山文化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它被公认为是北方历史文化的明珠。

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旅游业对于赤峰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分析该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和措施。

一、旅游业对于赤峰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推动地方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是一条多产业、多领域联系的链条,它不仅涉及饮食、住宿、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也涉及到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手工艺业、文化演出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经济更多元、更有活力。

2.提高地方居民的就业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如导游、餐饮服务员、酒店服务员、保洁员等。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不仅扩大了当地就业的规模,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使当地居民在自家城市就能够获得企业或个人收入。

二、赤峰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1) 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如红山文化、狼牙山等。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建设城市服务业发展而言,交通网络应该首先得到改善,保障越来越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

(3)市场前景良好,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2.不足(1)赤峰市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尤其是设备、服务、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旅游品牌建设方面不足,未能树立赤峰市旅游品牌。

(3)部分旅游项目单调,缺少创新思路。

三、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和措施1.积极引导投资,加速旅游设施的建设。

可以大力引进资本,打造国际级、高质量的旅游设施,不断提升现有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更好的体验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同时也会打造出更为优质的旅游环境。

2.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参与度。

抓住市场需求,推出更多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开发特色节庆活动、推出深度游、徒步旅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管理
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影响
何雪妍
随着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拥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内蒙古而言,旅游业发展对其社会文化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以旅游业发展为背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其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针对旅游业发展对当地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实现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内蒙古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集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旅游业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体系,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截止2011年,内蒙古地区共有星级饭店262家,旅行社701家,其中组团旅行社24家,全区开放景区近300个,国家A 级景区205个,拥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1个,更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自治区内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当地原有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
旅游业的发展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旅游景点享誉全国、闻名世界,既有呼伦河、响沙湾、科尔沁草原、腾格里沙地等的自然景观,又有大窑文化遗址、成吉思汗陵园、昭君墓、“红山文化”等的人文景观,其中响沙湾和成吉思汗陵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各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特色化旅游资源得以开发,进而开拓了更加广泛的旅游
客源市场。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旅游业在传承社会文明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目的地与外界的互动和广泛联系,加强了社会交往和文化的交流与学习。

旅游活动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大大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目的地受到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从而得以使现代文明得到广泛推广和传播。

(三)促进就业率显著提高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吸纳社会众多劳动者广泛就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增加一人直接就业,可以相应的提供其他行业5个人的就业机会。

因此,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人民就业难的问题。

据统计,到2013年底,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40多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6.4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

二、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一)民族语言逐渐消融
旅游业发展对民族语言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

随着大量旅游者涌入内蒙古地区,出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与外来旅游者方便沟通,很多少数民族民众普遍使用汉语或者少数外语与旅游者交流,久而久之,少数民族民众逐渐淡化本民族的语言,更会减少对本民族文字的使用,旅游业发展会对原有的语言文字的传承产生强烈的冲击,在内外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会严重影响民族特色文化传播,
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令人堪忧,长此以往民族语言会渐渐消融。

(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现象严重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收益,相当一部分物质、非物质民俗文化资源被当地居民开发成形态各异的旅游商品。

然而很多民俗旅游产品是脱离于目的地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制造出来的庸俗的”旅游产品”,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从而转变为商家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工具。

如蒙古族传统的竞技赛事“男儿三艺”、那达慕文化节、祭敖包、马奶节等等,如今也随着旅游业的影响逐渐的舞台化,只要旅游者需要,随时都可以搬上舞台进行演出。

生活中常用的刀、水壶、服饰、首饰、马头琴等物品也成为了出售的纪念品,这只会让民俗产物更加商业化,更加物质化。

(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旅游开发使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和旅游者的无序游览,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

例如,为了能够让旅游者更便捷地进入旅游区,当地很多传统原生态的交通工具逐渐被将汽车、山地车、越野车等现代的交通工具广泛替代,马、勒勒车等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在内蒙古草原上消失。

此外,大量旅游者在游览过程环保意识较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随处可见的垃圾、被破坏的花树、被践踏的草场、被毁坏的牧场等等。

旅游者来到旅游景区,对文物本身有一定的破坏,例如在城墙或是地面刻上“到此一游”等字样,或是攀爬围墙、踢打雕塑、站在雕塑上拍照等行为。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四)社会风气恶化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旅游者的进入,外来文化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
明显的负面影响。

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影响着目的地的居民们,使得淳朴的人民价值观逐渐扭曲。

旅游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更刺激当地居民追求经济利益,随之旅游活动中就出现了假货、蒙骗、敲诈等不良社会现象,许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遇到偷窃,会给当地的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

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道德标准,使当地社会风气恶化,色情赌博趋于严重,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

三、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鼓励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旅游在该地的发展,让当地居民也意识到了民族文化逐渐薄弱的事实,同时也在提醒人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就更应该加以保护和挽救,使其充分展现内在的文化和价值,政府应对于这种现象做出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强民族语言的教育力度,积极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的礼节来待人接物,继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并积极探索和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内涵,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更要避免外来不良文化的侵入。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它的灵魂,那这个民族就会面临民族消亡的危险。

(二)正确引导当地居民诚信经营
当地居民要对旅游业的发展秉持正确的态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和引导,消除恶性竞争,引导诚信经营,合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对旅游市场秩序实行严格的监管,严厉打击功利性的旅游产品经营活动,对于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做出损人利己、强买强卖、弄虚作假行为的旅游经营商给予严厉惩罚,已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倡导当地居民要以本民族的
特色和文化为主要卖点,重视诚信经商,将本地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游客,提高游客对当地的评价,进而有利于当地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开发民族文化产品
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充分结合其特定的环境背景,从一定程度上,脱离于具体背景的民俗文化产品是庸俗的。

在民族文化开发过程中必须秉承特色文化内涵,挖掘真实的文化价值,充分展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避免民族文化产品舞台化、庸俗化和商品化。

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合理开发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有效引导,严把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开发的质量关。

同时,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保证民族文化产品的合理开发,本着民族文化“原真性”原则,尊重民族文化,将真正的民族文化展现给游客。

(四)呼吁人们文明旅游
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景区和历史文物造成了破坏,这需要对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加以纠正和正确引导。

相关部门可在电视上播放文明旅游宣传片和公益广告,也可在旅游景点景区张贴文字标示提醒游客,并在街道上树立文明旅游标语。

此外,工作人员加强文明旅游提示,约束部分游客行为,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醒并呼吁游客争当文明旅游人,保护文物,保护自然环境,引导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文明旅游。

(五)增强居民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
为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帮助目的地居民认识到了民族文化逐渐薄弱的事实,提醒居民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提高当地居民文化传承和保
护的意识。

增强对目的地居民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鼓励少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展社区活动,加强互动学习,帮助居民了解、传播真实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并能够将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给游客。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强化目的地居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民族文化地传承和保护中,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

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内蒙古民族文化。

通过对于内蒙古地区民族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在影响中看到了潜在的问题,在旅游发展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改善社会不良现象是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所以这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改善局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的配合,只有在主观上重视文化、重视道德才能根本上缓解这种局面,保护好民族文化其责任重大而且意义深远,并不贪图眼前旅游所带来的细小利益,而是放眼于长远利益,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