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城道路与交通教学大纲

城道路与交通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与交通英文名称:Urban road and traffic适用专业:城市规划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计划课时:54 学分:2课程内容:介绍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和了解从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道路交通组织管理工作的必备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课程重点:应掌握有关交通流理论、远景交通量预测、交通规划与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以及道路交叉口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一般在三年级开设,学生已通过前期的有关城市规划课程建立城市交通及城市道路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的基本概念。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课时第二章:交通流理论基础知识9课时第三章:城市交通规划9课时第四章:城市道路网规划6课时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6课时第六章:城市道路平、纵面设计8课时第七章: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4课时第八章:道路立体交叉规划设计概念2课时第九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2课时第十章: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2课时总复习:3课时作业与设计:结合教学内容及进程,布置6次课外作业。

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考勤以及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三项评定学习成绩,以百分制记录。

使用教材:《城市道路与交通》沈建武吴瑞麟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 第三版参考书籍:《交通工程学》李作敏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第二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陆化普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第一版《城市交通规划》肖秋生徐慰慈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12 第一版《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王玮徐吉谦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8 第一版《道路工程》徐家钰程家驹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8 第一版。

1城市道路与交通 绪论

1城市道路与交通 绪论


参考用书 《城市道路与交通》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同济大学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城市道路与交通》沈建武,吴瑞麟 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第一章 绪论
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 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
二、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香港人口700多万,人口密度6400人/KM2,大部分土 地是陡斜的山坡和荒芜的岛屿,在道路建设先天不足的 情况下要满足人口的高密度和运输的高强度。
二、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自行车使用量逐年下降,私人小汽车和其它机动交通方 式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也日益恶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长“高”了、变“ 胖”了,人口密集、高楼林立成为许多大城市的共有特征 。而交通问题也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顽症。对全国几乎 所有大城市来说,堵车已经成为常态。汽车与行人、汽车 与社会、汽车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设施
各种公交车辆和公交站场。
一、 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

停车设施(满足静态交通需要)
城市公共停车场、建筑配建停车场、路内停车设施等。
一、 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
⑥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设施、交叉口渠化设施、 交叉口信号控制设施、智能交通系统设施等
二、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各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基本都经历了由步行、畜力 车、人力车到机动车的演化。
二、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发达,个 人生活水平高,私人小汽车盛行,城市道路不 适应交通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造成交通堵塞、 车祸频繁、环境污染。因此了解当今世界上一 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交通方面的经验 教训,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课程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

【课程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
(英文):Urban Roads and Traffic Course Design 课程编号:14483015
课程学分:1
课程总学时:一周
二、课程内容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安排在城乡规划专业第四学年第七学期进行,是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之前学习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内容,通过该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掌握《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中教授的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相关概念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同学们对学习该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开拓视野和思路,是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

三、实习目标与要求
1、目标:通过调查城市公交线路网现状理解理论课讲解的关于
城市客运交通规划的内容。

2、要求:
1)调查城市公交线路具体走向,包括每条线路经过的道路、停靠的站点、首末站、公交站场。

2)每条公交线路的具体运营状况,包括发车班次、发车间隔,运营长度、票价、车型、载客量、空载率
3)资料汇总,完成调查报告,绘制线路图
附表如下:
表格二:
4)成果
每组成果包括一份调查报告和一份公交线路网图(CAD包括
具体线路走向,站点位置)
四、实习内容与安排
(一)实习时间:一周
(二)实习方式:分组实践调查
(三)实习单位或场所:合肥市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以学生的实习态度、提交的实习报告、图纸成果等方面进行实习综合评分,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学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 4 总学时: 64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 0 主撰人: 主审人:一、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得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断面、平面交叉与城市道路排水得设计理论与方法,熟悉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与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得原则。

使学生在城市详细规划中正确设计城市道路达到初步设计得水平;在总体规划中能正确布置对外交通设施与桥隧工程得用地,协调处理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道路得交通衔接,对城市对外交通具有基本得工程纸质,对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得用地规模、选址具有初始规划方案得能力,为以后得工作打好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时数分配三、课程单元教学目得、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总论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及原则,掌握城市道路得分类及规划指标。

2.教学内容与要求(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了解: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2)城市道路得功能与分类了解:道路得组成理解:城市道路得性质及作用掌握:城市道路得分类(3)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得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交通得基本概念理解:城市交通对道路得基本要求(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及原则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原则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指标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城市道路得分类,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教学难点:城市交通对道路得基本要求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得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及行人活动圈得特点,了解非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掌握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2、教学内容与要求(1)行人得基本知识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得概念理解:行人活动圈得大小对行人活动得影响(2)车辆得基本知识理解:车辆得基本尺寸掌握:车辆得动力特征:(3)城市道路得交通特性了解:交通量、通行能力得概念理解:车辆得基本尺寸掌握:车辆得动力特征,交通流得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教学难点:交通流得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得要求,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得概念及其组成,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得设计,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及横断面图得绘制。

【课程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

【课程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城市道路与交通(英文):Urban Roads and Traffic课程编号:14351138课程学分:3.5课程总学时:56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门培养学生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交通工程学基本理论、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是高等工科院校中城乡规划专业的十门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为日后从事城乡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1、树立城市整体观念,综合考虑城市交通与其它各因素对城市的影响;2、掌握交通工程学、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及设施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具备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城市实际问题的能力;5、了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课程纲要,引入城市道路交通概念2. 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构成框架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分析(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再详细讲解交通流的概念和三个基本参数2. 教学重点与难点:交通密度、交通量与车速三者的关系第一节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1学时)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分析(3学时)第二章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2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OD调查并运用四阶段法预测交通量,进行城市道路网规划和公共客运交通规划2. 教学重点与难点:OD调查和四阶段法第一节城市交通规划(2学时)一、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二、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的性质、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分析规划年限内城市的客运量与货运量的变化,居民出行和车辆出行的次数和流向,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布。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资料课件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资料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大学课程教案学习城市交通与道路的必要性:1)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居住、生产、游憩、交通)之一,作为城市交通载体的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2)城市交通与道路是维系城市有机整体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必备条件);3)区域条件(国情、省情)不同促使城市交通与道路的研究与实践要有所创新。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合理安排与调整城市用地布局,逐步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枢纽点的衔接;3)采取合理的城市交通政策,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总之,搞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是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基础。

城市综合交通分类1城市对外交通1)对外货运交通2)对外客运交通2城市交通1)市内客运交通(1)步行交通(2)自行车交通(3)公共交通(4)其它客运机动交通2)市内货运交通(1)专业货运交通(2)单位货运交通(3)出租货运交通现代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思考1规划思想的更新:1)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相结合的新思想方法;2)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交通问题:规划结构的合理性是能否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3)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分流思想:为了充分发挥各种交通工具和道路设施的效率,就要把不同功能要求的交通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和道路系统中去,这就是“交通分流”的基本思想。

2城市道路结构的更新:1)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新的适应现代机动交通的道路结构包括◆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机动车专用道路)◆城市常速道路系统(机非共用道路)◆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步行系统;2)城市步行系统:类型有文化遗存步行街,林荫步行街,综合步行街等3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同时具有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4城市交通规划学的产生与发展(分初期阶段及现代阶段)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1)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对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视;2)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3)城市建设中忽视道路系统的建设;4)交通流的混杂和相互干扰;5)城市运输管理落后;6)解决现状交通问题的指导思想缺乏远见。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城市道路设计Urban Road Design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4 学分:2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正确理解和运用城市道路的规范和标准。

2、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能进行平、纵、横断面的综合设计。

3、能正确分析平交路口和立交路口的交通特性和设计方案。

4、掌握各类交叉口一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立面设计。

5、能够描述公用设施和道路排水的一般设计要点和步骤。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全日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设的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横、平、纵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及立体交叉口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等有关内容。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1 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及国内外发展概况1.2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及几何设计基本依据1.3教学内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难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三)小结我国城市道路的悠久历史,城市道路按城市骨架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道路性质分: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特殊性道路。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2.1教学内容:汽车行驶速度2.2教学内容:城市交通流特征2.3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2.4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计算(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交通流特征,交通量,通行能力概念难点:设计小时交通量及通行能力计算(三)小结交通一般是指人与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道路与交通(上)教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上)教案
【课程组织】:板书设计:
一、城市交通及基本术语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分类形式
二、城市道路及基本术语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分类形式
【课程小结】:
【作业要求】:
课后作业
课后记录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文国纬.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同济大学等.城市对外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6月.
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的确定
课程类别
专业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教具
PPT等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新课导入】:
【课程组织】: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涵义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反感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使学生了解各类专用道路系统空间布置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居住区内部道路系统的组成和布局要求
课程类别
专业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教具
PPT等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复习前课】:
【课程组织】:
一、自行车道路系统
二、步行系统
三、居住区内部道路系统
四、城市停车设施(与第六章第四节合并讲授)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开课院系:
年月日
任课教师:
年月日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Lesson Plan)
课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编号:3-2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最新《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最新《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与交通Urban Road Traffic【课程性质】【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授课对象】一、课程简介《城市道路与交通》是一门培养学生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

它以交通为基础,结合我国城市用地布局、交通运输的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着重阐述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相互关系、理论基础,对自行车交通、“静态交通”和道路线型设计有所加强。

至于路基路面结构、城市桥梁、隧道规划只作简单介绍。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道路与交通》是城市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为日后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纵断面、平面交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和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及规划指标;•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主要内容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2)国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第二节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主要内容介绍的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道路的功能•道路的分类•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道路的组成领会:城市道路的性质及作用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第三节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1. 主要内容介绍了城市交通的概念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案城市规划专业教案城市道路与交通授课班级:城市规划08101、08102班授课学期:2011学年度上学期授课学时:64 任课教师:覃永晖教材及资料:《城市道路与交通》第二版.沈建武等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序号 1 2 教学内容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概念、性质、组成、作用、分类与发展动态趋势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交通量、车速。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任务;OD调查、交通量预估与分配;客货运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及红线规划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主要技术指标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布置类型;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路侧带设计;分车带、路肩、绿化、人行道铺装;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城市道路横断面四类横断面: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案例分析与讲解城市道路设计车速;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特点分析;通行能力、几何尺寸设计;交叉口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特点、几何尺寸计算、设计要点道路立体交叉口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分析,案例讲解道路立体视交叉口的绘制讲解;立体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公交站点的布置与规划;停车场的类型、布置;城市广场的类型、设计;城市道路照明的相关理论概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相关理论概念;城市道路的控制与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复习答疑总计课时 4 4 作业安排课后复习课后复习 3 4 布置一次课后作业 4 5 6 7 8 4 4 4 4 4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课后复习课后复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9 4 课后复习 10 4 《某城市道路竖向设计》 11 12 13 4 4 4 《某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课后复习《某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设计》 14 4 课后复习 15 16 4 4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 642第一章重要知识点与难点:绪论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城市交通的现状;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教学内容:一、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一)、交通的概念:人与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03022 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从国内外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理论和规划思想的发展入手,论述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密切关系,建筑与交通的关系;结合现代中国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的特点和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介绍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新观点和规划设计方法,以及道路景观设计方法、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并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介绍城市道路及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方法;结合最新国家规范和设计标准,介绍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技术数据。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0301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32 /2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是城市规划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被建设部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列为规划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

它主要介绍了城市管理、决策、法律、行政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法规和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并择要介绍了39部城市规划法配套法、相关法律的有关内容。

它是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具备基本城市规划管理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03021 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学分:48 /3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社会调查方法是城市规划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是认识城市的重要手段,是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任务、原理、工作特点、内容、方法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日后从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规划工具与方法。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0300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相关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技能的边缘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与交通Urban Road Traffic【课程性质】【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授课对象】一、课程简介《城市道路与交通》是一门培养学生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

它以交通为基础,结合我国城市用地布局、交通运输的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着重阐述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相互关系、理论基础,对自行车交通、“静态交通”和道路线型设计有所加强。

至于路基路面结构、城市桥梁、隧道规划只作简单介绍。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道路与交通》是城市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为日后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纵断面、平面交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和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及规划指标;•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主要内容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2)国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第二节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主要内容介绍的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道路的功能•道路的分类•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道路的组成领会:城市道路的性质及作用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第三节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1. 主要内容介绍了城市交通的概念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2)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①道路运输经济②交通流畅、安全与迅速③注意环境保护④注意造型协调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领会: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第四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1. 主要内容明确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规划的相关指标。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指标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指标(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城市道路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2)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及行人活动圈的特点;2. 了解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3. 掌握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行人的基本知识1. 主要内容分析了行人静态空间和行人活动圈的特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行人静态空间(2)行人活动圈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行人静态空间的概念领会:行人活动圈的大小对行人活动的影响第二节车辆的基本知识1. 主要内容分析了车辆的基本尺寸和车辆的动力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车辆的基本尺寸①机动车设计车辆②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2)车辆的动力特征①机动车的动力特征②自行车的动力特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车辆的基本尺寸掌握:车辆的动力特征第三节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 主要内容分析了交通量的基本特征、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交通量的基本特征①交通量的定义②交通量的时空分布及构成特性③设计小时交通量(2)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①交通流参数关系②速度与密度的关系③流量与密度的关系④流量与速度的关系(3)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①通行能力②道路的服务水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交通量、通行能力的概念领会:车辆的基本尺寸掌握:车辆的动力特征;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观察: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类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实地调查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第三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其组成;2. 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3. 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4. 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及横断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概述1. 主要内容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组成;分析了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2)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组成;领会: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第二节机动车车行道设计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道路交通量的估算;分析了一个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及一个车道宽度的确定;介绍了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方法;指出设计机动车道时应注意的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车道宽度①车身宽度②横向安全距离③每条车道宽度(2)道路交通量的估算(3)机动车道一个方向的通行能力(4)一个车道宽度的确定(5)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6)设计机动车道时应注意的问题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区别掌握: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道路交通量的估算第三节非机动车道设计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及其布置方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非机动车道宽度(2)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3)非机动车道的布置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及其布置方式第四节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人行道的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分析了道路绿化设置的主要内容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行道宽度(2)人行道的布置(3)道路绿化的作用及布置①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②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内容③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应注意的问题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内容第五节道路横坡与路拱1. 主要内容分别介绍了道路横坡、路缘石、分车带和路拱的概念;分析了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及车行道路拱的基本形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道路横坡(2)路缘石(3)分车带(4)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5)路拱及其基本形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道路横坡、路缘石、分车带及路拱的概念掌握: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车行道路拱的基本形式第六节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1. 主要内容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分析了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其选择;介绍了我国城市干路的一些横断面形式实例和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的方法及主要事项;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3)结合地形的道路横断面(4)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5)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绘制方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其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方法及横断面图的绘制。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根据实地观测的广州市某道路小时交通量,设计该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并绘制道路横断面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第四章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城市道路平曲线半径的设计与选择;2. 掌握超高、停车视距及会车视距的概念;3. 掌握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4. 了解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5. 掌握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1. 主要内容介绍了道路平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道路平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弯道上的行车状况与平曲线要素①平曲线的概念②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③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稳定性的分析④从乘客舒适、运营经济角度对横向力系数的分析(3)平曲线半径的选择(4)平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5)行车视距①停车视距②会车视距③平曲线内障碍物的清除(6)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步骤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平曲线、超高的概念;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的概念领会: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内容及步骤掌握:平曲线半径的选择;第二节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坡道上的行车状况与纵坡的确定(3)竖曲线及其半径的确定(4)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程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纵断面线形设计的程序掌握: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竖曲线的设置条件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及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排水体制①合流制②分流制(2)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3)锯齿形街沟设计(4)雨水口和检查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合流制与分流制领会: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求掌握: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和雨水管网的布置;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城市道路平曲线的设计与平曲线半径的选择(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例介绍相结合第五章城市道路的交叉(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2. 掌握简单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3. 了解城市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4. 了解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1. 主要内容简单介绍了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及其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交叉口交通情况的分析(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领会:交叉口的交通情况掌握: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第二节平面交叉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及其组织;介绍了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及环形交叉口设计的相关内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平面交叉的形式及特点(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4)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及自行车道布置(5)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及人行横道的布置(6)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①交叉口视距的保证②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③环形交叉设计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识记:平面交叉的形式及特点领会: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与组织掌握:视距三角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设计第三节立体交叉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道路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及我国立体交叉形式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