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 第八章 脏腑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肺与大肠
• 要求写出:
• ①证名诊断 ②辨证分析
• 证名:痰热壅肺证
• 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 之邪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 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 喘胸闷,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 故壮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 口渴.肠道失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 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 之征。
燥邪伤肺
【辨证要点】 风寒束肺:以咳喘痰白清稀伴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 风热犯肺:以咳嗽痰黄伴风热表证为特点 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为特点
肺病三表证鉴别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
咳嗽,恶寒发热,脉浮
痰稀色白
痰稠色黄 痰少而粘难咯
鼻塞涕白清稀 鼻塞黄涕稠浊 鼻干鼻衄
喉痒
咽痛
咽干
寒痰阻肺证
肺热炽盛证
麻杏石甘 汤
【基本概念】是指邪热壅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烦渴,面赤气粗,咳嗽气喘,痰黄稠,胸痛, 甚呼吸困难,鼻翼煽动,衄血咯血, 尿黄便秘, 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入里 风寒入里化热,内盛于肺
【证候分析】 热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逆于上
【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见症为辨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
辨证要点:
咳喘,痰多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
饮停胸胁证 十枣汤
• 定义: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以胸胁 胀闷疼痛,咳嗽痛甚,气息短促,或眩晕, 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牵引作痛,舌苔白 滑,脉弦为常见症的证候。又称悬饮。
• 病因:多因外邪侵袭或中阳素虚
病机分析
• 咳嗽—— • 痰稀白—— • 恶寒—— • 发热—— • 鼻塞流清涕—— • 周身酸痛,头痛—— • 舌淡红,苔薄白—— • 脉浮紧——
• ①证名诊断 ②辨证分析
• 证名:痰热壅肺证
• 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 之邪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 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 喘胸闷,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 故壮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 口渴.肠道失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 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 之征。
燥邪伤肺
【辨证要点】 风寒束肺:以咳喘痰白清稀伴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 风热犯肺:以咳嗽痰黄伴风热表证为特点 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为特点
肺病三表证鉴别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
咳嗽,恶寒发热,脉浮
痰稀色白
痰稠色黄 痰少而粘难咯
鼻塞涕白清稀 鼻塞黄涕稠浊 鼻干鼻衄
喉痒
咽痛
咽干
寒痰阻肺证
肺热炽盛证
麻杏石甘 汤
【基本概念】是指邪热壅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烦渴,面赤气粗,咳嗽气喘,痰黄稠,胸痛, 甚呼吸困难,鼻翼煽动,衄血咯血, 尿黄便秘, 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入里 风寒入里化热,内盛于肺
【证候分析】 热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逆于上
【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见症为辨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
辨证要点:
咳喘,痰多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
饮停胸胁证 十枣汤
• 定义: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以胸胁 胀闷疼痛,咳嗽痛甚,气息短促,或眩晕, 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牵引作痛,舌苔白 滑,脉弦为常见症的证候。又称悬饮。
• 病因:多因外邪侵袭或中阳素虚
病机分析
• 咳嗽—— • 痰稀白—— • 恶寒—— • 发热—— • 鼻塞流清涕—— • 周身酸痛,头痛—— • 舌淡红,苔薄白—— • 脉浮紧——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ppt
热证
寒证
湿证
燥证
分为实热和虚热,表现为口渴、 喜凉、尿黄赤、便秘等症状。
分为实寒和虚寒,表现为畏寒、 肢冷、尿清长、便溏等症状。
分为湿热和寒湿,表现为身重、 腹胀、纳呆、舌苔厚腻等症状。
分为肺燥和肠燥,表现为干咳、 咽痒、皮肤干燥等症状。
04
脏腑辨证的难点与对策
脏腑辨证的难点
症状表现复杂
脏腑病变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存 在相似症状和交叉症状,增加了辨
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
基础理论研究
针对脏腑辨证的基础理论、学术 特点和方法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深入探讨了脏腑病变的发生、 发展规律及诊疗方法。
应用领域拓展
脏腑辨证不仅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得 到广泛应用,还拓展到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等领域,为民众健康水平 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THANK YOU.
病机
脾胃湿热、03
症状
病因
病机
咳嗽、气喘、咳痰、胸闷、便秘 等。
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内伤 等。
肺气郁闭、肺火炽盛、大肠湿热 等。
肾与膀胱的辨证
症状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尿频尿急尿痛等。
病因
禀赋不足、久病不愈、房事过度等。
病机
肾阴虚、肾阳虚、膀胱湿热等。
证的难度。
证候动态变化
脏腑病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阶段可能出现不同的证候,
需要仔细辨别。
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体存在差异,对疾病的反 应和表现也有所不同,给辨证带来
了一定的挑战。
脏腑辨证的对策
重视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脉象等,结合闻诊和 问诊,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
运用八纲辨证
2023
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PPT优选课件
大便异常
便秘
泄泻
2020/10/18
4
肺与大肠的病证
肺气虚证 肺阴虚证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 寒痰阻肺证 痰热壅肺证
2020/10/18
大肠液亏证 肠虚滑泻证 大肠湿热证
5
肺气虚证
概念:肺的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久病咳喘、劳累过度
脾虚气血化生不足
肺气虚证
2020/10/18
31
临床表现:
肠虚滑泻证
大肠失其固摄 下利,甚则大便失禁或脱肛
阳虚阴盛
神疲畏寒 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腹部隐痛,喜温喜按
2020/10/18
32
肠虚滑泻证
辨证要点:
利下无度 大便失禁
+ 阳虚之象
肠虚滑泻证
2020/10/18
33
大肠湿热证
概念:湿热下注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病因: 燥热伤肺 痨虫蚀肺
汗出伤津 久咳不愈
耗伤肺阴
肺阴虚证
2020/10/18
9
肺阴虚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虚火灼络
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痰中带血 声音嘶哑
阴虚
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
2020/10/18
10
辨证要点:
肺阴虚证
干咳或痰 少而粘
+ 阴虚内热
2020/10/18
28
大肠液亏证
临床表现:
肠失濡润 大便燥结,干结难出 浊气上逆 口臭、头晕 阴液不足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
2020/10/18
29
大肠液亏证
辨证要点:
大便干燥难出 + 阴液不足
肺与大肠病辩证PPT课件
治法:清泻肺热,化痰平喘 方药:千金苇茎汤,麻杏石甘汤
痰湿阻肺
概念:是指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的证候。 病因: 久咳伤肺 脾气虚 感受寒邪 证候:咳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胸部满闷, 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 脉滑
痰湿阻肺
病机分析:
痰湿阻肺
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影响气机升降——胸 部满闷,气喘,痰鸣 肺气上逆——咳嗽,痰多粘腻,易咯
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咳脓血痰有腥臭味, 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 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热壅肺
病机分析:
痰热壅肺
热煎熬津液成痰 痰热郁阻,肺气不利, 失于宣降——咳嗽,呼吸气促,鼻翼煽动, 痰黄稠 痰热阻滞肺络——胸痛 血败肉腐化脓——咯吐血腥臭痰 热邪内郁 灼伤津液——发热,口渴, 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肺阴虚
病机分析:
肺阴虚
肺失肃降——久咳伤阴,口咽干燥,声嘶 津液不足——痰少而稠,舌红少津 损伤肺络——痰带血丝 虚热内炽——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
治法:滋养肺阴 方药:百合固金汤
风寒束肺
概念: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风寒之邪袭肺 证候:咳嗽,痰稀白,鼻塞流清涕。或兼恶寒
咽喉痛,头痛,恶风发热,舌边尖红, 苔薄黄,脉浮数。
风热犯肺
病机分析: 风热犯肺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咳嗽 热伤肺津,炼液为痰——口渴,痰黄稠 卫气被郁——恶寒,发热,头痛,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宣肺散热止咳 方药:桑菊饮
痰热壅肺
概念: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病因:温热之邪夹痰内壅于肺 证候:咳嗽气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动,咳嗽Leabharlann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二陈汤
中医诊断学(辨证-脏腑)ppt课件
▪ 小肠病证:小肠实热。常见症状为:小便赤涩、 灼痛。小肠虚寒与小肠气痛,分别见于脾阳虚和 寒滞肝脉的病证中。
ppt精选版
5
心气虚证
▪ 概念: 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以致血运无力,心不藏神所表现的 虚弱证候。
▪ 临床表现: 心悸或怔忡,失眠健忘,面色淡白,短气,常自汗出,神 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或弱或结代。
4、心脉痹阻严重时,可致心阳暴脱。
ppt精选版
13
痰迷心窍证
▪ 概念:
痰蒙心神证是指痰浊蒙闭心神,以精神、神志异常 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面色晦滞,脘闷呕恶,神志模糊,喉中痰鸣,甚则 昏不知人,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 漠,神志痴呆,自言自语,举止失常。或突然仆 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口中如猪羊叫声。
2、有痰浊内盛的表现:如吐痰黄稠,胸闷,喉中痰鸣,苔 腻,脉滑。
3、由于痰火内扰,心神失常,表现心烦不寐,甚则狂越妄 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神昏谵语等定位在 心的主要依据。
ppt精选版
16
小肠实热证
▪ 概念:
小肠实热证是指心移热于小肠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或尿 血,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ppt精选版
24
燥邪犯肺证
▪ 概念: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咯,口、鼻、唇、舌、咽喉干燥,皮 肤干燥,或胸痛咯血,微有发热恶寒,舌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细。
▪ 辨证要点:
1、有外感秋令燥邪的病史。
2、有燥邪伤津的症状表现:如口、鼻、唇、舌、咽喉干燥, 皮肤干涩等。
ppt精选版
5
心气虚证
▪ 概念: 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以致血运无力,心不藏神所表现的 虚弱证候。
▪ 临床表现: 心悸或怔忡,失眠健忘,面色淡白,短气,常自汗出,神 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或弱或结代。
4、心脉痹阻严重时,可致心阳暴脱。
ppt精选版
13
痰迷心窍证
▪ 概念:
痰蒙心神证是指痰浊蒙闭心神,以精神、神志异常 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面色晦滞,脘闷呕恶,神志模糊,喉中痰鸣,甚则 昏不知人,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 漠,神志痴呆,自言自语,举止失常。或突然仆 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口中如猪羊叫声。
2、有痰浊内盛的表现:如吐痰黄稠,胸闷,喉中痰鸣,苔 腻,脉滑。
3、由于痰火内扰,心神失常,表现心烦不寐,甚则狂越妄 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神昏谵语等定位在 心的主要依据。
ppt精选版
16
小肠实热证
▪ 概念:
小肠实热证是指心移热于小肠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或尿 血,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ppt精选版
24
燥邪犯肺证
▪ 概念: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咯,口、鼻、唇、舌、咽喉干燥,皮 肤干燥,或胸痛咯血,微有发热恶寒,舌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细。
▪ 辨证要点:
1、有外感秋令燥邪的病史。
2、有燥邪伤津的症状表现:如口、鼻、唇、舌、咽喉干燥, 皮肤干涩等。
中医诊断学课程案例-肺与大肠病辨证
表现的肺经实热证。
病因:
热邪犯肺 热伤肺津,炼液为痰
寒邪郁而化热
痰热壅肺证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咳嗽,气喘息粗,鼻煽气灼 咯痰黄稠,或喉中痰鸣,或 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
痰热内盛
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病因:
外感风热之邪
侵袭肺卫
风热犯肺证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
咳嗽,咳吐痰液色黄而稠
肺失宣肃 鼻塞,流浊涕
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 口微渴,咽喉疼痛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风热犯肺证
辨证要点:
咳嗽,痰
黄,咽痛
+
风热表证
辨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
咳喘,痰多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寒痰阻肺证
定义: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素有痰疾,复感寒邪
寒湿袭肺
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聚湿成痰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寒痰阻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肺的生理与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咳嗽气喘 呼吸不利 喘息少气
病因:
热邪犯肺 热伤肺津,炼液为痰
寒邪郁而化热
痰热壅肺证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咳嗽,气喘息粗,鼻煽气灼 咯痰黄稠,或喉中痰鸣,或 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
痰热内盛
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病因:
外感风热之邪
侵袭肺卫
风热犯肺证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
咳嗽,咳吐痰液色黄而稠
肺失宣肃 鼻塞,流浊涕
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 口微渴,咽喉疼痛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风热犯肺证
辨证要点:
咳嗽,痰
黄,咽痛
+
风热表证
辨证要点:
痰热壅肺证
咳喘,痰多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寒痰阻肺证
定义: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素有痰疾,复感寒邪
寒湿袭肺
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聚湿成痰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 分。
寒痰阻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九分。
肺的生理与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咳嗽气喘 呼吸不利 喘息少气
中医诊断学课件下载-肺与大肠病辨证PPT课件
痰热壅肺证
概念:邪热内盛,痰热互结,壅闭于肺所 表现的肺经实热证。
病因:
热邪犯肺 热伤肺津,炼液为痰 痰热壅肺证
寒邪郁而化热
2020年10月2日
22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咳嗽,气喘息粗,鼻煽气灼 咯痰黄稠,或喉中痰鸣,或 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
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痰热内盛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2020年10月2日
23
痰热壅肺证
辨证要点:
咳喘,痰多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
2020年10月2日
24
寒痰阻肺证
定义: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 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素有痰疾,复感寒邪 寒湿袭肺 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聚湿成痰
2020年10月2日
25
寒痰阻肺证
临床表现:
肺失宣肃 寒痰内盛
肺与大肠病辨证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生理
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2020年10月2日
2
肺的生理与病理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咳嗽气喘 呼吸不利 喘息少气
咳痰
周身浮肿 小便不利
2020年10月2日
3
大肠的生理与病理
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2020年10月2日
20
肺病三表证鉴别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
咳嗽,恶寒发热,脉浮
痰稀色白
痰稠色黄 痰少而粘难咯
鼻塞涕白清稀 鼻塞黄涕稠浊 鼻干鼻衄
喉痒
咽痛
最新肺与大肠病辨证(4)幻灯片
【病因病机】邪热炽盛,汗出过多 误用发汗, 津液外泄,使肠中燥结,里热更甚, 致燥屎内结
【证候分析】 大肠属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而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腾于中,
蒸津外出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而连绵不绝)汗出 邪热与糟粕互结肠道,形成燥屎,腑气不通
——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燥屎内结,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热结旁流 燥屎内结,气从下失——腹中频转矢气 邪热蒸腾,上灼心神——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 热结津亏——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 燥热内结,邪气迫急——脉见滑数
【辨证要点】 以咳喘气急,伴里实热证为辨证要点
六、痰热壅肺证
【基本概念】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盛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壮热胸痛,咳喘,甚鼻翼煽动,咯痰黄 稠量多
或为脓血腥痰,烦渴, 痛鼻翼煽动,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温热之邪犯肺 素有宿痰化热,壅阻于肺
【辨证要点】 以咳喘无力,咯痰清稀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证候分析】 外邪袭肺,正邪交争,肺卫失宣——恶寒发热 区别在于风寒——恶寒重发热轻
风热——发热重恶寒轻 燥邪——恶寒发热皆轻微
风寒束肺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致肺气失宣而上逆 ——咳嗽, 气喘卫阳被遏——发热; 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头身疼痛 肺气失宣,鼻窍不利——鼻塞流清涕 舌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寒
肺与大肠病辨证(4)
一、肺气虚证
【基本概念】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亏虚,卫表不固,宣降 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咯痰 清稀,
面色淡白,声音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 感
冒,舌淡苔白,脉虚。
【病因病机】 久病咳喘,肺气耗伤 脾气亏虚生化不足,母病及子
【证候分析】 大肠属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而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腾于中,
蒸津外出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而连绵不绝)汗出 邪热与糟粕互结肠道,形成燥屎,腑气不通
——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燥屎内结,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热结旁流 燥屎内结,气从下失——腹中频转矢气 邪热蒸腾,上灼心神——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 热结津亏——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 燥热内结,邪气迫急——脉见滑数
【辨证要点】 以咳喘气急,伴里实热证为辨证要点
六、痰热壅肺证
【基本概念】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互结,壅盛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壮热胸痛,咳喘,甚鼻翼煽动,咯痰黄 稠量多
或为脓血腥痰,烦渴, 痛鼻翼煽动,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温热之邪犯肺 素有宿痰化热,壅阻于肺
【辨证要点】 以咳喘无力,咯痰清稀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证候分析】 外邪袭肺,正邪交争,肺卫失宣——恶寒发热 区别在于风寒——恶寒重发热轻
风热——发热重恶寒轻 燥邪——恶寒发热皆轻微
风寒束肺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致肺气失宣而上逆 ——咳嗽, 气喘卫阳被遏——发热; 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头身疼痛 肺气失宣,鼻窍不利——鼻塞流清涕 舌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寒
肺与大肠病辨证(4)
一、肺气虚证
【基本概念】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亏虚,卫表不固,宣降 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咯痰 清稀,
面色淡白,声音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 感
冒,舌淡苔白,脉虚。
【病因病机】 久病咳喘,肺气耗伤 脾气亏虚生化不足,母病及子
中医学-脏腑辨证ppt课件
肺阴虚证
• 阴津不足,肺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多 由肺病日久,耗伤肺阴所致。
•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喑哑,潮热 颧红,或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病机:肺阴亏耗,阴虚火旺。 • 治法:养阴清肺 • 方剂:百合固金汤
大肠津亏证
• 年老体虚,津液亏损,或久病伤阴,不能濡 润大肠所出现的以便秘为主的证候。
•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如栗,腹胀,拒按,口 干欲饮,内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 苔黄而干,脉细数。
• 病机:肠道津亏,传导失司。 • 治法:润肠通便 • 方剂:麻子仁丸
大肠实热证
• 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甘,热邪蕴结 肠道,导致腑气不通所致的实热证。
•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腹胀 痞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而干,脉沉 实有力。
中医学-脏腑辨证
概述
❖ 脏腑辨证,是运用脏 腑的生理病理理论, 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判断疾病的部位、病 因病机、性质和邪正 盛衰的辨证方法。
心与小肠辨证
功能:主血脉—血液运行障碍 主神明—神志异常
心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 症状:心悸、心前区疼痛、心神不安、失眠多
梦、谵语。 虚:心气、心血、心阴、心阳虚衰;
寒凝胃脘证
❖ 寒邪损伤胃气,胃失和降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痛势急剧,呕吐清水,
形寒肢冷,喜温,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 病机:寒凝胃脘,中阳不运。 ❖ 治法:温胃散寒 ❖ 方剂:良附丸
胃热炽盛证
❖ 由胃经蕴热、胃火偏盛所表现的胃实热证。 ❖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发
• 病机: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 治法:泻下热结 • 方剂:大承气汤
肺与大肠病辨证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6
七、大肠湿热证
【基本概念】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臭 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病因病机】夏秋之季,感受暑热湿邪,侵犯大肠 饮食不洁,湿热内生,蕴结肠道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5
三、外邪袭肺证
【基本概念】指外感风寒、风热、燥邪致肺卫失宣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咳喘,
痰白而稀, 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束肺证
以咳嗽,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流浊黄涕,口干咽痛, 舌尖红苔黄,脉浮数
——风热犯肺 以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唇、 舌、鼻、咽干燥 尿少便干,或发热微恶风寒,头身 酸痛,无 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或 薄黄而干, 脉浮数或浮紧
——燥邪犯肺
PPT学习交流
6
【证候分析】 外邪袭肺,正邪交争,肺卫失宣——恶寒发热 区别在于风寒——恶寒重发热轻 风热——发热重恶寒轻 燥邪——恶寒发热皆轻微
风寒束肺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致肺气失宣而上逆 ——咳嗽, 气喘卫阳被遏——发热; 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头身疼痛 肺气失宣,鼻窍不利——鼻塞流清涕 舌苔薄白,脉浮紧——外感风寒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上焦胸中,大肠位于腹中,两者互为表里
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通调水道,开窍于鼻 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肺病以呼吸功能减退、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以及卫外机能失调等为主要病理变 化 肺病常见症状:咳嗽、气喘、咯痰、胸痛、鼻塞流涕、
浮肿等 大肠病以传导功能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常见症状:便秘、泄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 咳喘无力,少气息弱,动则益甚,咯痰 清稀,易于感冒——肺气亏虚,宣降乏力,津聚 为痰。
语声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面色 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气虚之象。
辨证要点:咳喘无力,咯痰清稀,及一般气虚 证。
2021/3/2
二、肺阴虚证
概念: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 现的证候。
成因:热病后期热伤肺阴,或肺痨耗损肺阴 ,亦有房劳伤肾,肾阴虚累及肺阴虚者。
表现: 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数日一行,或头晕 、口臭---肠道阴液不足,传导失职,腑气不通,浊气上 逆。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阴 虚内热。
辨证要点:经常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加上一般阴 虚见症。
2021/3/2
十、大肠虚寒证
概念:指脾肾阳虚,固摄失权,以致肠虚滑 泻无度的证侯。
成因:久泻久痢伤及脾肾之阳所致。 表现: 久泻久痢,泻下无度,或滑脱失禁, 脱肛---命门火衰,脾失健运。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宣发卫气。若异常---与表证 相关,鼻塞流涕,喷嚏,喉痒。
大肠主传导,形成病排泄大便。若异常---泄泻,痢疾 ,便秘,腹胀,腹痛,痔瘘,脱肛。
外邪袭人,首先犯肺,故肺病实证多而虚证较少。
2021/3/2
一、肺气虚证
概念: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宣降无力所表现 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消耗肺气,或脾虚则肺气来源 不足。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头晕,鼻塞流浊涕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表证。
辨证要点:咳嗽,咯痰黄稠不爽,伴较轻的风 热表证。
2021/3/2
⑶燥邪犯肺证
概念:燥邪外袭肺卫,肺脏津伤所表现的证候。又称外燥证。 成因:秋令燥邪犯肺,或风温之邪化燥损伤肺津。 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咯出,甚则痰中带血,胸痛,口、 唇、鼻、咽干燥,便干溲少——燥伤肺津,肺失润养,清肃无权 。
喉痒不适---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微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
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风寒表证。 辨证要点:咳喘,咯痰色白清稀,伴较轻的
风寒表证。
2021/3/2
⑵风热犯肺证
概念:风热邪气外袭肺系,肺卫失宣所表现的 证候。
成因:外感风热侵袭肺卫。 表现: 咳嗽,咯痰黄稠不爽,口干咽痛---风热 犯肺,肺失清肃。
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阳虚内寒,中 阳受损。
辨证要点:便泻无度,或大便失禁,伴阳虚 内寒见症。
2021/3/2
谢 谢!
2021/3/2
2021/3/2
七、大肠湿热证
概念:湿热蕴结大肠,导致传导功能失常的证候。 成因:外感暑湿之邪侵犯大肠;饮食不洁,湿热内 生,留滞肠道。 表现:暴泻色黄而臭,或下痢脓血粘液(赤白冻子 ),腹痛,里急后重——湿热蕴结肠道,腐败气血,腑 气不畅。
身热,烦渴,呕恶,身困,小便短黄,肛门 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内蕴之象。
成因:外感温热之邪入肺,灼津成痰;或肺中素有 宿痰,日久化热。
表现: 咳嗽气喘,胸闷息粗,不能平卧,痰黄稠量 多,或咳吐脓血腥臭痰,鼻煽胸痛,喉中痰鸣——痰 热壅阻于肺,肺气上逆。
壮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里热实证。
辨证要点:咳喘气急,咯痰黄稠或脓血腥臭痰,加 上里热实证。
壮热或日晡潮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甚则 神昏谵语或狂乱,舌质红,苔黄厚燥或焦黑起刺,脉沉 数有力——里热炽盛,上扰心神。
辨证要点:腹满硬痛、拒按,便秘,加上里热实证 。
2021/3/2
九、肠燥津亏证
概念:大肠阴津亏虚,传导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虚中夹实)
成因:素体阴亏,或年老阴血不足;严重吐泻、久 病及温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慢性失血及妇女产后出血过 多等,阴血亏虚,大肠失于濡润。
轻微发热恶风寒,头痛,苔薄而少津,脉浮细——风燥 表证。
辨证要点:干咳,痰少而粘,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多见于 秋季。
凉燥——类似风寒(深秋),头稍痛,无汗,喉痒, 鼻塞,苔白而干,脉浮紧;
温燥——类似风热(初秋),头微痛,汗出,咽痛, 舌尖红苔黄燥,脉浮数。
2021/3/2
六、痰热壅肺证
概念:痰热互结壅闭于肺,导致肺气上逆所表现的 实热证候。
第九章 脏腑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主讲:黄九龄
2021/3/2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概述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肺失宣降---咳嗽,气喘, 咯痰,哮,声嘶,胸闷等。
肺通调水道。肺失通调---痰饮停肺,水肿,喉中痰鸣 ,小便失常。
肺居胸中,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失司----胸痛, 背痛,不能平卧,咳吐脓血,咯血。
辨证要点:暴泻或下痢脓血粘液,腹痛,里急后重 ,加上一般湿热征象。
2021/3/2
八、肠热腑实证
概念: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导致腑气不通所表现 的实热证候。又称阳明腑实证。
成因:热邪亢盛入里伤津;高热汗出过多,津液外 泄,燥屎结于肠道。
表现: 脐腹硬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泻下稀水 恶臭、粪质极少——热邪与燥屎搏结肠中,腑气不通。
表现: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或 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肺阴不足,虚火灼肺。
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或潮热,颧红盗 汗,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阴虚内热 。
辨证要点: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加上一 般阴虚见症。
2021/3/2
三、外邪袭肺证
⑴风寒束肺 概念:风寒之邪外袭肺系,肺卫失宣所表现
的证候。 成因:外感风寒侵袭肺卫。 表现: 咳嗽,气喘或哮喘,咳痰清稀、色白,
语声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面色 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气虚之象。
辨证要点:咳喘无力,咯痰清稀,及一般气虚 证。
2021/3/2
二、肺阴虚证
概念: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 现的证候。
成因:热病后期热伤肺阴,或肺痨耗损肺阴 ,亦有房劳伤肾,肾阴虚累及肺阴虚者。
表现: 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数日一行,或头晕 、口臭---肠道阴液不足,传导失职,腑气不通,浊气上 逆。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阴 虚内热。
辨证要点:经常大便燥结排便困难,加上一般阴 虚见症。
2021/3/2
十、大肠虚寒证
概念:指脾肾阳虚,固摄失权,以致肠虚滑 泻无度的证侯。
成因:久泻久痢伤及脾肾之阳所致。 表现: 久泻久痢,泻下无度,或滑脱失禁, 脱肛---命门火衰,脾失健运。
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宣发卫气。若异常---与表证 相关,鼻塞流涕,喷嚏,喉痒。
大肠主传导,形成病排泄大便。若异常---泄泻,痢疾 ,便秘,腹胀,腹痛,痔瘘,脱肛。
外邪袭人,首先犯肺,故肺病实证多而虚证较少。
2021/3/2
一、肺气虚证
概念: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宣降无力所表现 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消耗肺气,或脾虚则肺气来源 不足。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头晕,鼻塞流浊涕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表证。
辨证要点:咳嗽,咯痰黄稠不爽,伴较轻的风 热表证。
2021/3/2
⑶燥邪犯肺证
概念:燥邪外袭肺卫,肺脏津伤所表现的证候。又称外燥证。 成因:秋令燥邪犯肺,或风温之邪化燥损伤肺津。 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咯出,甚则痰中带血,胸痛,口、 唇、鼻、咽干燥,便干溲少——燥伤肺津,肺失润养,清肃无权 。
喉痒不适---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微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
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风寒表证。 辨证要点:咳喘,咯痰色白清稀,伴较轻的
风寒表证。
2021/3/2
⑵风热犯肺证
概念:风热邪气外袭肺系,肺卫失宣所表现的 证候。
成因:外感风热侵袭肺卫。 表现: 咳嗽,咯痰黄稠不爽,口干咽痛---风热 犯肺,肺失清肃。
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阳虚内寒,中 阳受损。
辨证要点:便泻无度,或大便失禁,伴阳虚 内寒见症。
2021/3/2
谢 谢!
2021/3/2
2021/3/2
七、大肠湿热证
概念:湿热蕴结大肠,导致传导功能失常的证候。 成因:外感暑湿之邪侵犯大肠;饮食不洁,湿热内 生,留滞肠道。 表现:暴泻色黄而臭,或下痢脓血粘液(赤白冻子 ),腹痛,里急后重——湿热蕴结肠道,腐败气血,腑 气不畅。
身热,烦渴,呕恶,身困,小便短黄,肛门 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内蕴之象。
成因:外感温热之邪入肺,灼津成痰;或肺中素有 宿痰,日久化热。
表现: 咳嗽气喘,胸闷息粗,不能平卧,痰黄稠量 多,或咳吐脓血腥臭痰,鼻煽胸痛,喉中痰鸣——痰 热壅阻于肺,肺气上逆。
壮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里热实证。
辨证要点:咳喘气急,咯痰黄稠或脓血腥臭痰,加 上里热实证。
壮热或日晡潮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甚则 神昏谵语或狂乱,舌质红,苔黄厚燥或焦黑起刺,脉沉 数有力——里热炽盛,上扰心神。
辨证要点:腹满硬痛、拒按,便秘,加上里热实证 。
2021/3/2
九、肠燥津亏证
概念:大肠阴津亏虚,传导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虚中夹实)
成因:素体阴亏,或年老阴血不足;严重吐泻、久 病及温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慢性失血及妇女产后出血过 多等,阴血亏虚,大肠失于濡润。
轻微发热恶风寒,头痛,苔薄而少津,脉浮细——风燥 表证。
辨证要点:干咳,痰少而粘,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多见于 秋季。
凉燥——类似风寒(深秋),头稍痛,无汗,喉痒, 鼻塞,苔白而干,脉浮紧;
温燥——类似风热(初秋),头微痛,汗出,咽痛, 舌尖红苔黄燥,脉浮数。
2021/3/2
六、痰热壅肺证
概念:痰热互结壅闭于肺,导致肺气上逆所表现的 实热证候。
第九章 脏腑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主讲:黄九龄
2021/3/2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概述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肺失宣降---咳嗽,气喘, 咯痰,哮,声嘶,胸闷等。
肺通调水道。肺失通调---痰饮停肺,水肿,喉中痰鸣 ,小便失常。
肺居胸中,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失司----胸痛, 背痛,不能平卧,咳吐脓血,咯血。
辨证要点:暴泻或下痢脓血粘液,腹痛,里急后重 ,加上一般湿热征象。
2021/3/2
八、肠热腑实证
概念: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导致腑气不通所表现 的实热证候。又称阳明腑实证。
成因:热邪亢盛入里伤津;高热汗出过多,津液外 泄,燥屎结于肠道。
表现: 脐腹硬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泻下稀水 恶臭、粪质极少——热邪与燥屎搏结肠中,腑气不通。
表现: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或 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肺阴不足,虚火灼肺。
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或潮热,颧红盗 汗,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阴虚内热 。
辨证要点: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加上一 般阴虚见症。
2021/3/2
三、外邪袭肺证
⑴风寒束肺 概念:风寒之邪外袭肺系,肺卫失宣所表现
的证候。 成因:外感风寒侵袭肺卫。 表现: 咳嗽,气喘或哮喘,咳痰清稀、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