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文化
2019年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
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正所谓,赏古残韵,品古绝书,惜古遗文,踏古珍迹,寻古失物。古人留下的美好事物,理应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参观,去欣赏,去品味,去珍惜。海丝文化就像一个未完全解开的谜,还深藏着许多尚未展露出来的秘辛。古人留给我们的是底蕴,是发展创新的底蕴。海丝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
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本文是关于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了响应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泉州将实施“古港转型升级行动”,发挥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以文化形式和业态,推动泉州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区,展示泉州多元兼容并蓄、和谐共生开放的海洋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海丝遗韵,魅力泉州泉州,一颗闪耀于祖国东南方的明珠,一座有着丰富历史人文底蕴的城市,再加上那火红的刺桐花独具一格的衬托,无不让世间的文人墨客,倾倒于她的优美景色与文化底蕴之下。
“苍宫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里,记载着刺桐曾拥有的繁华热烈;这里,曾刻下郑和下西洋的文明历史;这里,便是我们魅力的泉州。
诗人说,泉州是沉睡在深海里的宝船,时间贬不低它的价值;游子说,泉州是宝盖山顶的万寿塔,永远映衬在海外游子的心中;从南宋至今,西街斑驳的老树根记载了这座城市从海丝之路到如今的满城霓虹的璀璨历史。
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泉州港,在历史的舞台上无比耀眼。
精湛的造船工艺,先进的航海技术,无不令全世界瞩目。
那些被中国历史所铭记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在泉州的历史名册上熠熠生辉;那些尚存的历史古迹,依然长存于泉州??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这是郭沫若老先生抒发对泉州辉煌历史的礼赞,也寄托他对未来泉州发展的希冀。
从开元寺桑树花开游鱼戏水的典故,再到泉州西街可口的美食;从泉州著名的东西塔,到大殿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铸献的千斤铁香炉;从泉州出发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务港口,最后引出了历代外国友人来泉州贸易的光辉历史。
其历史记录之长,地域范围之广,都令人感到拔地参天,激昂振奋。
1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泉州早在唐朝建国伊始,就已对外开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迎接各样的外国游客、商人,繁荣昌盛早已成为了泉州的代名词。
泉州海丝文化的景点
泉州海丝文化的景点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泉州海丝文化的景点:
1.泉州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位于泉州西街,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丝绸之路海外交通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有关泉州海丝交流的历史文物和实物,生动展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2.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的象征性山岳之一,山上有清源寺。
寺内有许多关于泉州海丝文化的展览,展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与文化。
3.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福建省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寺庙,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开元寺建于唐代,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上一座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
4.云顶寺:
位于泉州市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内保存了大量文物,反映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佛教文化的繁荣。
5.惠安县沿海海蚀洞群:
惠安县是泉州的一个县,沿海分布着许多海蚀洞,这些洞穴记录着海丝时期的商贸往来。
最著名的是崇武古城的海蚀洞,被誉为“东方的卡帕多奇亚”。
6.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泉州市区,是为了纪念林则徐而建的博物馆。
林则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卓越政治、军事和文学成就的人物,他也是泉州海丝
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以上景点展示了泉州丰富的海丝文化,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更好地了解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贡献和历史渊源。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海丝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是世界上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它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泉州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都是中国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
海丝古城泉州的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受到了海上贸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丝古城泉州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泉州古城墙。
泉州古城墙始建于14世纪,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为6公里,高约为10米,上有城楼、角楼和箭楼等防御设施。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壮丽景色,并且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除了古城墙,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元寺、清源山庙宇群和西洋楼群。
开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建于公元686年,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清源山庙宇群包括清源寺、惠安土楼等,是泉州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庙宇群。
而西洋楼群则是泉州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泉州富商为展示财富和追求现代化而兴建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例如,泉州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泉州的传统小吃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鱼丸、肉粽、海蛎煎等美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的浓厚文化氛围。
海丝古城泉州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城市。
如今,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但它始终保留着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
海丝文化对泉州的影响
海丝文化对泉州的影响
海丝文化是指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
泉州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节点和起点之一,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海丝文化对泉州的主要影响:
1. 经济繁荣:海丝贸易使得泉州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船只来往于泉州。
这促进了泉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富和繁荣。
2. 文化交流:海丝文化的形成使得泉州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泉州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海外。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泉州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
3. 建筑风格:海丝文化的影响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泉州的古建筑多采用了南洋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元素,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4. 宗教传播:海丝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宗教的传播。
泉州成为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重要传播中心,各种宗教建筑和寺庙在泉州得到了发展。
5. 文化遗产保护:海丝文化的影响使得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泉州的古城区、古建筑、文物等都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总体而言,海丝文化对泉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文化、建筑到宗教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种影响不仅让泉州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也丰富了泉州的文化内涵,塑造了泉州独特的历史风貌。
泉州世遗背景下“海丝”文化酒店情感体验室设计
泉州世遗背景下“海丝”文化酒店情感体验室设计
叶蓁蓁;张洁敏;乔监松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5)1
【摘要】2021年7月23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泉州“海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文章以泉州“海丝”文化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酒店内部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材料等方面入手,探索泉州“海丝”文化元素在酒店情感体验空间方面的设计运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元素的合理应用来提升顾客的感官感受和心理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总页数】7页(P98-104)
【作者】叶蓁蓁;张洁敏;乔监松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福建泉州"海丝文化"背景下的惠安砾洲主题酒店设计研究
2.海丝背景下闽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浅谈中班开展\"聚宝城南\"文化体验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3.5W
传播理论视觉下的海丝文化进高校研究——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点为例4.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5.泉州申遗背景下“海丝故事”译介新思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泉州海丝文化
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是号称“鲤 鱼城”之鲤珠所在地,位 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 清源山, 东眺灵山圣墓, 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 大街,是原泉州十大胜景 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曾连续三次荣获省人大常 委会“环境优美”奖,首 届“泉州市民喜爱的十佳 建筑”及'98泉州最佳夜景 工程,九八年入选中国名 园”,并荣幸地得到前国 家主席杨尚昆的高度赞誉 和亲笔题下“东湖公园好” 宝墨。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 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 郑成功纪念馆· 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 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 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 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 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 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 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 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 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 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 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 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 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 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 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府文庙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 (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 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 现存孔庙中罕见。
西湖公园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南安 市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 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 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 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 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多为穿 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 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 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 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前后座 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 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建筑 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种题词。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景点介绍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景点介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作为世界上首个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它展示了丝绸之路在海洋上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博物馆采用先进的展示手段和科技技术,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展览,生动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贸易的发展过程。
博物馆的展厅分为七个主题展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元文化交流和丰富的历史遗产。
第一个展区是“丝路起源”,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展览通过模型、图表和文字介绍,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人民通过海洋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个展区是“历史轨迹”,详细介绍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和演变。
展览以实物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泉州作为重要贸易港口的繁荣景象,并突出了泉州海丝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海外侨乡。
第三个展区是“海洋航空”,以模型和影像的形式,展示了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交通。
接下来的三个展区分别是“文化交融”,“贸易繁荣”和“世界遗产”。
这些展区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的盛景,以及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展览通过丝绸、瓷器、木雕等珍贵文物,展示了丝绸之路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承。
同时,通过重建古代市场场景和贸易过程的模型,再现了商贾云集的盛景和各种商品的流通。
此外,该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使观众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历史文化的背后故事和意义。
最后一个展区是“现代合作”,强调海上丝绸之路在现代的意义和合作发展。
展览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展示了泉州在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合作成果和发展前景。
展区还介绍了泉州海丝文化节等相关活动,以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合作。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及其展览,不仅展示了泉州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还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积极主张和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态度。
该博物馆的丰富内容和生动的展示形式,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并在今天的背景下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海丝文化征文(精选5篇)
海丝文化征文海丝文化征文(精选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
为了让您在写征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丝文化征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丝文化征文篇1万众瞩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今天在泉州开幕。
研讨会将举办圆桌会议、高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泉州特地为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海内外宾客,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海丝文化”是泉州人解不开的情结。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千年以后,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然随处可见。
出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开始实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发展战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以“海丝文化”为重点的“泉州文化”。
2001年,泉州市政府正式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泉州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泉州除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修缮和整治外,还先后举办了多个大型国际性、群众性文化活动。
“海丝文化”成为泉州灿烂的文化品牌。
为进一步提高“海丝”知名度,从2002年起,泉州多次成功举办海丝文化节、国际木偶节、南音大会唱、中国泉州南少林武术节等。
2003年秋冬,在文化部的组织下,由泉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文化周——海丝泉州文化节”还远涉重洋,前往中东地区科威特等国,成功地进行了展示,引起了很大轰动。
泉州的“海丝文化”绚丽多彩: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灿烂的文明;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传统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本文是关于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
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
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
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
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
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
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
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
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
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介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介绍一走进这个博物馆,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海上贸易超级繁荣的时代。
馆里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神秘又迷人的气息。
这里的展品超级丰富。
那些古老的瓷器,有青花瓷、白瓷等等,每一件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你看那青花瓷的花纹,细腻又精美,仿佛是当时的工匠用画笔在瓷胎上跳舞留下的痕迹。
还有那些造型各异的陶器,感觉它们就像是从历史的长河里游过来的小精灵,在展柜里安安静静地待着,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美。
博物馆里还有好多关于船只的展示呢。
从那些古老的船模型就能想象到,当时的泉州人是多么勇敢,驾驶着这些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那些船就像海上的勇士,带着各种货物,乘风破浪。
这些船只的构造也很巧妙,有的船头尖尖的,有的船身特别宽大,每一种设计都有它的道理,都是为了能在海上更好地航行,能装更多的宝贝。
说到宝贝,馆里还有很多从海外贸易来的稀奇玩意儿。
像是一些外国的钱币、香料的样品之类的。
这些东西就像是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见证了泉州当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热闹景象。
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就像一场超级盛大的派对。
馆里的布置也很贴心。
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只把东西摆出来,而是通过一些场景的还原,让你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古代的泉州港。
你能看到忙碌的商人,装卸货物的工人,那种感觉特别真实。
而且馆里的工作人员也很热情,你要是有什么问题,他们就会像朋友一样跟你聊天,给你讲解那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这个博物馆里逛一圈,就像是读了一本生动有趣的历史书。
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也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这里就像是一个宝藏之地,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只要对历史或者对海上贸易有点兴趣的,来这儿准没错,保证能让你度过一段超级有趣又有意义的时光。
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文案
泉州,一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宋元时期,泉州更是成为世界海洋商贸的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交流者。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着泉州在宋元时期海洋商贸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象征着泉州人民开放包容、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体验到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州的世遗文化、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都是泉州文化的独特符号。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高甲戏、木偶戏等,感受到泉州文化的魅力。
同时,泉州还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福建茶叶,感受茶文化的韵味。
“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不仅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泉州人民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节庆赛事,泉州不断挖掘和弘扬海洋文化、世遗文化,努力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碰撞,为您呈现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泉州。
欢迎您来到“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我们一同传承和发扬泉州的文化精神。
泉州海丝景点考察报告
泉州海丝景点考察报告一、泉州概况泉州,这座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别看它如今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实际上它可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座城市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远在唐宋时期,泉州就已经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熔炉。
你说这座城市有多神奇,光是泉州的名字背后,就透露着一股“海上丝绸之路”的气息。
现在,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随便转个弯,你就能发现一座古老的庙宇、一片古老的石碑、一个满是岁月痕迹的古老商铺。
简直是随手可得的历史博物馆!我跟你说,泉州的海丝文化真的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几幅画,走在街上,你随时都有可能踩到一块几百年的石砖,碰到一位经历过风雨的老街坊。
二、泉州海丝文化遗址探访1. 开元寺开元寺可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之一,要说泉州的“老字号”景点,开元寺肯定得排在前三。
你走进这座寺庙,立马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历史气息,不仅有着精美的唐代风格建筑,还有着充满佛教文化的艺术氛围。
寺里的大雄宝殿更是气势恢宏,站在殿外,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叹一句:“哇,这可真不是盖的!”而且你知道吗,这座寺庙曾经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佛教站点”。
没错,很多商旅经过泉州的时候,都会在这里停留,供奉香火,祈求平安。
你想想,看着那些船员带着货物,穿越千山万水来到泉州,首先见到的就是开元寺,这种历史的沉淀感,简直让人有点小激动。
2. 泉州东街口的清真寺来到泉州,不得不提的就是东街口的清真寺,这个地方既有宗教的神圣感,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泉州的清真寺历史悠久,建于宋代,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东西文化交汇的见证者。
你在这里能看到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奇妙融合,别的地方也许很难看到这种独特的景象。
站在清真寺门前,仿佛能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看到各国商人、航海家聚集在这里,商谈生意,交流文化。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3.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听名字就让人有种“上了历史课”的感觉。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导读: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泉州——海丝的起点——承载着海丝文化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
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
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
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
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
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
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
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
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
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如果说海丝文化是一段冗长的数据,那么泉州就是一个加密的硬盘,现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遗迹、民间艺术不过是共享的、数量有限的数据资料。
泉州海丝文化
泉州海丝文化
-
1 泉州的海丝历史 2 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传承与发扬
泉州海丝文化
A
泉州,这座 历史悠久的 城市,以其 丰富的海丝 文化闻名于
世
B
作为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的重 要起点,泉州 在历史长河中 积淀了深厚的
海洋文化底蕴
C
如今,在这座 城市里,我们 依然可以感受 到那份源于海 丝文化的独特
3
传承与发扬
传承与发扬
1
2
今天,泉州的海丝文化已 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 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游 客来到这里,感受这份源 于海洋的独特魅力。同时, 泉州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 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海丝
文化
在传承和发扬海丝文化的 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 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更 要注重传承和弘扬那种开 放、包容、进取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泉州海丝文化 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 们今天依然要学习和传承
的重要财富
3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 方式推动海丝文化的创新 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 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 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感受海丝文化;也可以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旅游 产业等途径,让海丝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
生机和活力
-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汇报时间:20XX年X月
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丝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这 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不同的语言 、风俗和信仰。这些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 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海丝文化。在泉州的街 头巷尾,你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听到 不同的语言和音乐,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开放 和包容
泉州海丝文化研学营地作文
泉州海丝文化研学营地作文哎呀呀,终于来到泉州海丝文化研学营地啦!哈哈,这里真是太有趣了!
一进入营地,我就被那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吸引住了。
嘿呀,到处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海洋的气息。
我们参观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哎呀,那些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设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智慧。
在营地的活动中,我还体验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嘿嘿,自己动手的感觉真不错!我做了一个小小的陶瓷杯子,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我还是很喜欢它。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还去了海边!哎呀呀,大海真是太壮观了!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声。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沙滩上玩耍、捡贝壳,嘿呀,开心极了!
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对泉州的海丝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哎呀,我真的好喜欢这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哈哈!。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介绍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介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座专门展示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精彩的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通过展示海上贸易品、艺术品和文物,向人们生动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多元文化。
博物馆的展厅分为多个主题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详细的解说和展示。
首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在这个区域,展示了福建的海洋贸易历史、海上航行技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
接下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泉州。
泉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在这个区域,展示了泉州港的历史沿革、港口建设和商贸繁荣。
还展示了泉州的海上贸易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以及泉州的海上贸易文化和海外交流。
在博物馆的其他区域,还展示了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如广州、厦门、南京等。
这些城市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展示历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还致力于研究和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的整理和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丝绸之路文化主题的展览和活动。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内容,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精彩的展览,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多元文化。
同时,博物馆还致力于研究和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如果你对古代贸易和海上文化感兴趣,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绝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泉州海丝文化心得
泉州海丝文化心得泉州海丝文化心得1一枚枚做工精美,画艺精湛的邮票,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千年之中古城泉州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更由此展现出了一条伟大航路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的瓷器是十分精美的,尤其是外销瓷,更展示了*独特的文化。
西方的人们十分钟爱此类瓷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于是,作为重要对外港口的泉州,在一个叫磁灶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座瓷窑,专门生产着外销瓷,运往海外出售。
这些美丽的瓷器,成了泉州的名片,*的名片:瓷器是西方人对*的第一印象。
因此,艺术家们把热火朝天的烧窑现场画入了邮票之中。
*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在泉州的街巷市井中。
按图索骥,我持着开元寺的邮票来到了东西塔下。
在这一偌大的寺院之中,处处都见证了各个文化的融合。
在大殿的横梁上,有三十二位飞天乐伎在飞翔。
她们皆面容娇好,有些面带微笑,有些在静静沉思,有些威严无比,有些慈眉善目。
她们或身披羽翼,或身披蝉翼。
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飞天本是外来的文化代表,手中乐器却是南音这一闽南文化的代表物。
不同地域文化,都在这栩栩如生的飞天身上体现。
开元寺的飞天与敦煌的飞天,都是文明结合的产物,分别见证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在西方人眼中,*一直都是神奇的乌托邦。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
”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商人来到*,来到泉州。
邮票上那一恢弘高大的门楼,就属于清净寺*最古老的*寺之一。
它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国度,和“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情景。
这条富有魅力的海丝之路,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一度封闭,知道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的国门。
无数泉州人,或主动,或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定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侨。
华侨们开发蛮荒之地,创造财富,他们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发展做贡献。
他们也应该被历史铭记,也成为海丝之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他们及他们回乡所建的“蕃客居”,被留在了邮票之中,留在了世界文明史的记忆之中。
海丝文化
海丝文化---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悬丝木偶,1957年定名为线戏,属于傀儡戏。
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降,流传于泉州地区。
悬丝木偶的每具木偶身上系有16根提线,最多的有30多条。
由艺人在幕后配音、辅于乐具操纵表演,使没有生命的木偶摄入思想感情,从而演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精彩动人的故事。
正是“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清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曰“傀儡,木偶也……泉州人最工此技”。
许多年来,泉州提线木偶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
创造了以提线木偶表演为主,综合杖头木偶和掌中木偶于一台的新颖演出形式。
在民间每逢佳节及喜庆日子成为了重要的助兴节目之一,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广受中外观众们喜爱。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月雕刻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泉州木偶头轮廊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
当代木偶制作在师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珍品。
我深信,在泉州广大木偶艺术家和木偶戏艺术爱好者的关心支持下,泉州的木偶戏一定能在继承传统文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从而把这古老的艺术推上新的发展阶段,使这朵艺苑奇葩开得更加鲜艳,香溢人间!
泉州市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吴莹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 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全湖面积100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为福建省 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 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四岛分别 是枫林岛(中心岛)、桃花岛、生 态岛、花果岛,三桥分别是21孔桥 (仿建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单 孔(仿建吴江玉带桥)、五孔桥 (仿建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全园 目前有松柏园、棕榈园、竹园等五 个专类园,建立了“国际友谊林”、 “国际少年友谊林”、“青少年文 明绿园”、“义务植树林”等十三 片纪念林,全园共种植绿化树种达 200多种。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 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 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 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
泉州海丝文化
泉州十八景
清源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 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 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 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 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 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 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 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 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 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 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 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 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 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 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 等为胜。
深沪湾
深沪湾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 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北起 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南至泉 州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一座 风光旖旎的晋江小镇,泉州十 八景之一,素有“峙海金狮” 之称。深沪湾全长6公里,位于 晋江东南海滨,滩前碧波万顷。 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 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 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 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 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 温适中。
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是号称“鲤 鱼城”之鲤珠所在地,位 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 清源山, 东眺灵山圣墓, 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 大街,是原泉州十大胜景 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曾连续三次荣获省人大常 委会“环境优美”奖,首 届“泉州市民喜爱的十佳 建筑”及'98泉州最佳夜景 工程,九八年入选中国名 园”,并荣幸地得到前国 家主席杨尚昆的高度赞誉 和亲笔题下“东湖公园好” 宝墨。
仙公山
仙公山,又名“双髻山”、 “丰山”,位于福建省泉 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距泉 州中心市区约25公里。南 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 仙”而得名“仙公山”。 其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 积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 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 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 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 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省级 风景名胜区,泉州十八景, 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 石口。溪水从山峰的缺口直下 184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飞 流直下,水雾形成的虹霓霞雾, 使你感到山岚袭人。岱仙瀑布 号称“华东第一瀑”,它发源 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 雄伟的飞仙山峰,落差184 米, 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 布,西为油漏瀑布。两处交相 辉映,格外壮观。岱仙瀑布为 我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名列 “泉州十八景”。
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 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之 一。位于洛阳江口,距福 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 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 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 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 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 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 础”、“种[1] 蛎固基法”, 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 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 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 慧。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南安 市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 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 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 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 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多为穿 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 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 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 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前后座 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 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建筑 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种题词。
府文庙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 (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 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 现存孔庙中罕见。
于福建省泉州市 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 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 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 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 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 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 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 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国务院 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 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 基地”。同时,崇武还有被誉 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 一的崇武海岸。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 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 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 1196年),地处泉州城南 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 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 南沿海莆田湄洲妈祖祖庙 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规 模较大的一座妈祖庙。泉 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 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 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 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 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 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 郑成功纪念馆· 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 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 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 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 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 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 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 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 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 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 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 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 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 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 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谢谢观看
五里桥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 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 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 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 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 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 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 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 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 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 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 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 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永春牛姆林
永春牛姆林,被誉为闽南 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区, 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 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 城70公里,是国家4A级旅 游区、福建省首批自然保 护区,福建省生态教育基 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小公 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是 泉州十八景之一。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参内乡乡区的北部,群 峰耸峙,峰峦回环,叠翠披丹,云 烟缥缈。山中“晴天不断四时雨, 千载常悬太古音”(黄雅谷诗句)。 观音山常年罩雾,“浮烟薄雾影迷 离”(进士黄尔沤诗句);仙洞峰 有仙女之称,“蓬山缥缈锁云烟, 高处分明别有天”(知县黄宅中诗 句)。山中无石不景:石龟、石船、 石鼓、石鸡、石狗、石猴、石人、 石椅、石桌……维妙维肖。山峦间, 有一泓弯弯绕绕的小溪,潺湲绕道, 撞击石罅,奏出悦耳动听的参林溪 声。沿溪有雨落潭、鸟枪潭、打鼓 潭、韵潭……宛如镶嵌在绿帐中的 一串明珠。这里古称山、石、潭三 绝,“奇景异常,骚人墨客,多游 其间”。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 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创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 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705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 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寺焚毁,明洪武年间重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 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 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准提禅院;西 翼有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 石塔,俗称东西塔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度假村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石狮市永 宁镇海滨,占地6000亩,海岸线12公里,与 台湾隔海相望。一条10公里长的38米宽的水 泥大道将她与石狮闹区联系起来。这里西北 依宝盖山峰高控海,东南临台湾海峡水天一 色。景区内有"观潮点帆宫屿湾,粼粼碧波白 沙滩,莽莽林原新沙堤,怪石嶙峋观音山"。 景区以西邻永宁镇为依托。永宁又称鳌城, 为福建海防古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筑永宁卫城。永宁卫下辖崇武、福全、金门、 高浦、中左(厦门)等五所,为泉南屏障。 永宁胜迹遍布,姑嫂塔宋建海峤,虎岫寺唐 遗古迹,明建城隍庙宏伟壮观甲泉南,“镇 海石”巍然耸立怀英雄,还有“浸月池”、 “观日台”、“半月沉江”、“石鼓通潮” 等10景。 闽南黄金海岸度假区分为海面、岸 线和陆上三大区域,包括海岛世界、民俗文 化村、东南亚缩景公园、大观园度假酒店 (三星级)、游乐园(占地240亩)、高尔夫 俱乐部、游艇俱乐部、海滨浴场、实弹射击 场、商业街、别墅区和直升机场等等。黄金 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 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 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福建省十大重点旅游 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