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教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关键能力]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城镇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 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 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美国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
建筑 格局
城市 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 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明代、清代小镇主要沿着河流拓展,现代主 要向着高速公路方向拓展,体现了交通方式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 5 题,“现 代拓展区”主要向着高速公路方向拓展,避开了明代核心区和清代拓展区,有 利于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答案:4.D 5.C
3.地域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 民间文化艺术 等方 面。如广东、福建等地的骑楼,见证了湿热多雨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的地域文化。
二、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地理位置:位于闽西山区。 2.形成:形成于 宋元 时期,经明清和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延续至今。 3.特点 (1)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 斜坡 上,以当地的土、石、木、 竹等作建筑材料,沿袭了中原地区汉族建筑技艺。 (2)属于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具有坚固性、安全性 、封闭性的特点。 (3)体现了 迁徙文化 的特征。
4.徽派建筑群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是
A.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B.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而均匀
C.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D.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5.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祈福
B.防火
C.防风
D.防水
() ()
解析:第 4 题,徽派建筑群所在地为安徽、江西等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众多,无结冰期。第 5 题,徽派建 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一旦着火会危及四邻,马头墙建在房 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利于防火;马头墙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有祈福之意;马头墙墙体具有防风作用;该地降水丰富,马头墙 并不能防水。 答案:4.C 5.D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 值观和审美情趣。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一直发挥着作用。据此 回答2~3题。 2. 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
一、地域文化
1. 概念:一个地区的人们在__生__产__生__活__、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 __审__美__情__趣__。 2. 主要特点:区域性、多样性、__独__特__性__、相对稳定性。
要点笔记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 是稳定的。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解析] 由题干信息“通常在南北轴向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轴向上建厢房,
供晚辈居住”,体现出北京四合院尊敬老人、长幼有序的文化内涵,B正确。
7. 北京市某校学生暑假期间到传统村落——门头沟区爨(cuàn)底下村实践考察。他 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cuàn)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 相辉映。”下列关于古村落建筑特色及其解释,最可能出自本次考察报告的是( B )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等级森严,皇权至上 B.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地形崎岖,空间有限 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D.上下两层,竹楼傍水而建——就地取材,利于通风 [解析] 由题干信息“爨(cuàn)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 辉映”可知,该古村落应位于山区,“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地形崎岖,空间有 限”最可能出自本次的考察报告,B正确。

统编鲁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鲁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第三节城镇化本节内容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是介绍了城镇化及其过程,这部分内容描述了城市化的概念、表现、衡量指标及动力,解释了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城市化的意义及影响。

二是介绍了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问题。

三是通过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描述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对比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异同。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区域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城镇发展的制约。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重点)2.城市化的意义。

(重点)3.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难点)4. 新型城市化的特点及意义。

(重点)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2、城镇化的表现(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老师】提问:我们知道一个地区城镇化的表现,那我们怎么去判断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呢?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表扬鼓励、讲解、总结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板书)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主要指标)、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建筑用地规模(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老师】提问: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它能否作为分析城镇化水平的绝对指标?【学生】思考【老师】评讲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指标,在认识一个国家城镇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同性等各项指标,以此衡量、综合分析城镇化的水平和合理程度。

【老师】展示:图2-3-4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提问:请同学们花一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城镇化的动力有哪些?待会让学生来回答。

(新教材)2020鲁教版地理必修二2.3城镇化学案

(新教材)2020鲁教版地理必修二2.3城镇化学案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第三节城镇化课标呈现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课标解读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对比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异同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区域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城镇发展的制约核心知识1一、城镇化及其过程1.城镇化:(1)概念: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_______________、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城镇用地规模;城镇数量;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基础设施不断;公共服务水平不断。

(3)主要衡量标准;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4)推动力:城镇化是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答案:1.(1)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业;非农业(2)增加;上升;扩大;增加;减少;增加;完善;上升(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社会经济发展2.城镇化过程:(1)世界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

答案:2. (1)加快;(2)不同3.世界城镇化的过程【合作探究一】答案:【合作探究一】1. <30%;低;缓慢;第一产业;30%-70%;较高;快速;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例上升;>70% ;高;缓慢、停滞;第三产业占主导2.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差异并完成表格。

答案:2.早(产业革命);慢;高>70℅;逆城镇化;晚(二战后);快;低;郊区化或问题【拓展延伸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拓展延伸2】过度城镇化与滞后城镇化要求:比较数据,分别说明相对于中国,巴西、印度城镇化过程和特点的差异?巴西非农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城镇化率偏高;印度非农人口增长速度太慢,城镇化率偏低。

《乡村与城镇》 说课稿

《乡村与城镇》 说课稿

《乡村与城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乡村与城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乡村与城镇》这一课题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中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对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聚落的发展和特点。

本部分内容不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还为后续学习城市化、区域发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乡村和城镇的形态、功能分区、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乡村与城镇的深入分析和综合理解还相对欠缺。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直观的图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乡村和城镇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特点。

(2)理解影响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因素。

(3)能够对比分析乡村和城镇在景观、产业、人口等方面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特点。

(2)影响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因素。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对乡村与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乡村和城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鲁教版2

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鲁教版2

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网络。

①城镇内部②新型城镇化③住宅区④主体建筑物风貌[学思心得]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1。

总的原则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尤其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各自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这两类用地之间的联系.(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镇环境的污染。

(3)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镇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建设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

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镇绿化面积,改善城镇的环境。

(4)留有发展余地的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2.工业区的合理布局(1)工业区布局的总体趋势是沿交通干线往市区外缘移动,其原因有四:①减轻市区的污染和交通拥堵状况。

②土地资源充足且租金较低。

③有便捷的交通。

④为城镇的发展预留发展空间.(2)在具体分析工业区布局时,则重点考虑工业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角度进行规划。

①造成水污染的工厂a.对水造成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b。

不能仅从单个城镇来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布局,因此必须在排污口的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

②造成大气污染的工厂a.在单一盛行风地区,将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b.在季风气候区,将工厂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c。

在风向多变地区,将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d.地形:很多工厂,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工厂,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如果布局在山谷、盆地中,工厂排放的废气长久不能消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③有噪声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单元整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单元整合

城市与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城市空 间结构
城镇化
(1)交通便捷程度高的城市内部地区规划商业用地 (2)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地区规划建设高级居住区 (3)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区布局工业区 (4)利用中心地理论合理规划区域城市的规模与数量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 (2)根据城镇化的特点,制定城市发展的措施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气候
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适宜人 世界上的大城市多位于
类生存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河运的起点或
河 流
终点
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沿 河流交汇处 河 设 河流入海口处
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有大量 宜宾、重庆、武汉 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既与河流相通,又通向海洋,河海联 运便利
空间较小,主导风向为 东南风 。若工业区集中布局, 大气 污染物
不易扩散,将会加大环境压力,故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基本农田
保障粮食生产,设置的目的不是改善城市环境;图中显示工业新区位于市中
心的 东北 部,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 垂直 的郊外;该城市空间形态受
地形 影响较大。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城市与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思路导引第(1)题,图中B1占用 耕地 ,且距离公路较远,出行不便。B2距 城区较远,两面被 铁路 包围,易受噪声污染,且该处没有到市区的公路,
出行不便。B3位于工业新区的 上风向 ,依山傍水,环境较好,最适宜建
居住区。L2占用耕地,L3不占用耕地且距离B3较近,故L3是最适宜修建
的 公路线
。第(2)题,该城市北部、东部为 丘陵 地形,城区布局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新教材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 精品教学课件(含单元活动与单元复习)

新教材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 精品教学课件(含单元活动与单元复习)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任务驱动:
城镇,通常指的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你 知道的城镇有哪些功能区?各提供什么功能?
1.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 各类功能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形成了同类活动的_空__间__集__聚__并按一定规律 分布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区域形成各自不同的主导功能,进而形成城镇 功能分区。
【探究训练】 (2020·天津等级考)如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 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2)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
(1)(区域认知)海南乡村主要的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提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 (2)(综合思维)乡村民宿的发展,对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居住区、交通条件改善;商业区规模扩大。
探究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 【教材探究】 1.探究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阅读教材第31页,图2-1-6 某城镇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探 究以下问题。 (1)地租曲线的斜率表示地租与市中心的距离有何关系? 提示:斜率越陡,地租单位距离变化越大;斜率越缓,地租单位距离变化越小。 (2)商业地租曲线有何特征?如何影响商业区的布局? 提示:商业地租曲线斜率最大,且在市中心附近地租水平较高。说明商业活动支 付较高的地租,市中心附近会成为商业区。
(2)塘子村的农业生产用地包括哪些? 提示:耕地、林地、蔬菜及果园、养殖用地。 (3)推测塘子村的其他用地可能的类型。 提示: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1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鲁教版高一第二册地理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1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鲁教版高一第二册地理

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重点)2.掌握城镇各主要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及成因。

(重难点)3.结合实例分析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主要功能区:按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以及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

2.特点: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相对较小。

3.我国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1)原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①由分散的一家一户庭院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②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

4.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的空间结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特别提醒]乡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等都受当地的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和利用。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1)城镇土地面积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土地价格不同。

(2)城镇内部各类功能活动之间竞争,形成了同类功能活动的空间集聚并按一定规律分布。

2.城镇主要功能区(1)主要类型及特点类型特点居住区最基本的功能区,在城市中其用地最为广泛商业区是城镇的核心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并沿主要交通线分布是城市具有特定生态环境、发挥特定生态功能的区域,其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生态区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约束(2)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①是城市主要商务活动的核心地区,由市区最繁忙的街区及街道组成。

②是城市中经济活动最繁忙、交通最便捷、人流最集中、建筑最密集、地价最昂贵的地区。

(3)特点:都占有一定空间,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发展变化(1)城镇发展初期,未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异。

(2)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城镇功能分区逐渐明显。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第3节城镇化教案鲁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第3节城镇化教案鲁教版必修2
(4)合作交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分享观点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作业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正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2)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税收调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缓解社会矛盾。
4.题目:分析我国某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素质层面: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具有较高的兴趣,学习态度端正。然而,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习惯、课后的复习巩固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表现不一。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看书、开小差,影响课堂氛围和自身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深入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掌握乡村与城镇的空间分布、功能特征和景观差异,提高对地理空间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2.能力提升: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环节,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城镇化相关问题。
4.可持续发展策略:板书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策略,如合理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并简要阐述这些策略的重要性。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单元乡村与城镇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结合实例,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能说明城乡景观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3.结合我国特色民居等案例,理解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人地协调观)1.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有哪些特点?2.地域文化特征在乡村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福建土楼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的哪些特征?一、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主要特点(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2)多样性:根据属性,地域文化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

(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名师点拨] (1)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对应的类型连线。

提示: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城乡景观空间尺度空间尺度举例大尺度聚落中尺度城市中轴线小尺度乡村的一座古建筑2.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典例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东北黑土地文化区的水稻田、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种植水稻的梯田城市建筑格局和景观杭州市和济南市的“山水风光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景观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广东、福建、海南的骑楼[名师点拨] (1)体现乡村地域特征的农耕文化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以及乡村聚落景观。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3节 城镇化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中必修2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3节 城镇化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中必修2地理教案

第三节城镇化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1.能够运用图文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特点及城市化的利弊。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了解中国新城镇化发展道路,掌握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及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一、城镇化及其过程1.概念: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主要表现非农人口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城市数量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

3.衡量标志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4.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5.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6.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②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利影响①资源问题: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②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落后、犯罪率上升等[特别提醒]城镇化的标志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那么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图表点拨]教材第45页图2­3­2,该图展示出: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显著(1)郊区化:随着人口向郊区迁移和郊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郊区人口增加;而商业和制造业等产业向郊区转移,导致中心城区衰落。

(2)过度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

(3)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本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

1.发展背景(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结合材料探究: (1) 居住区是城镇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用地是城镇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 ①②③④哪一个是居住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__②__为__居__住__区__。__位__置__特__点__:__居__住__区__位__于__城__镇__中__心__的__商__业__区__与__外__围__的__工__业__区__之__间__。__布__局__原_ _因__:__该__地__接__近__工__作__场__所__;__方__便__购__物__;__环__境__适__宜__居__住__。__ (2) 商业区是城镇核心区,人员流量大,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 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__①__为__商__业__区__。__位__置__特__点__:__商__业__区__位__于__城__镇__中__心__、__交__通__线__的__两__侧__或__街__道__路__口__。__布__局__原__因_: _该__地__交__通__便__捷__,__接__近__消__费__人__群__。____
(2) 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__居__住__区__、__制__陶__作__坊__区__、__公__共__用__地__区__和__墓__葬__区__。__居__住__区__分__布__在__村__落__中__央__;__制__陶__作__坊__区__分_ _布__在__沟__东__;__公__共__用__地__区__邻__近__居__住__区__;__墓__葬__区__分__布__在__沟__北__。__
(3) 工业区是城镇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 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__④__为__工__业__区__。__位__置__特__点__:__工__业__区__一__般__位__于__城__镇__外__围__,__且__沿__主__要__交__通__线__分__布__。__布__局__原__因_: _能__够__减__轻__对__城__市__的__污__染__;__降__低__成__本__,__提__高__经__济__效__益__;__方__便__原__料__运__入__及__产__品__运__出__。____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第2课时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第2课时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特点
镇发展不合理
化现象
“课 阶段时综跟合踪检测”见“课阶时段跟综踪合检测(八二)”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谢 谢观看
二、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 集约 利用、生态宜 居、 和谐 发展。
2.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的关系 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 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 3.主要意义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优化农村 经济结构 。 (2)有助于开拓 市场 ,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求,推动 基础设施 建设 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 (3)有助于缩小 工农 差别和 城乡 差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 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理清教材] 本课时共设置两个标题内容。第一个标题“不同地区的城镇化”部分,重 点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地区的城镇化过程和特点,为了更好落实 “运用资料”的方法要求,教材安排了图表资料从现状格局和时间变化两个角 度进行展示,并结合正文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第二个标题“案例:中国新型城 镇化发展道路”部分,主要讲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含义和意义,为了说 明其发展的必要性,教材“运用实例”,设计了“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的 知识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业集聚带动了人口的迅速集聚,现已经形成为我国典型的大城市带。 (√ )
二、在一题串知中贯通综合思维 6.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 年,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总数 约为________。 (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二 战 ” 后 , 城 镇 化 发 展 速 度 较 快 的 是 ________ 国 家 ,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第1课时 城镇化及其过程

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第1课时  城镇化及其过程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4.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解析:第 3 题,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 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裁 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 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 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 强排污排涝能力。第 4 题,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河道硬 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 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 定程度上净化加快。 答案:3.D 4.B
城市住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
宅问题 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 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 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 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 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卫星城
[学科素养] 改革开放 40 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40 年。这 40 年,中国城镇化 率由 1978 年的 17.92%提高到 2017 年的 58.5%,城镇常住人口由 1978 年的 1.7 亿人增长到 8.1 亿人,城市数量由 193 个增加到 657 个。中国城市发展成 就,是 40 年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体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案 鲁教版第二册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案 鲁教版第二册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

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区域认知】
2。

了解地域文化对家乡城乡景观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综合思维】
4。

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关系,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地域文化
1。

概念: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

特点:
(1)区域性:“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围大小不等。

(2)多样性: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面,根据属性可划分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

(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知识清单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

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
2.不同区域城市建筑景观格局不同
知识清单三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特点
①是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

②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作为外来移民,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土楼保留了汉族大院型民居建筑特色,建筑以圆形、方圆形最为常见。

3。

作用
①防御盗匪打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1.理解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3.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关于“中国最美乡村”的视频和本市宣传片,感受不同的聚落形式在规模、生产活动、建筑景观等方面的差异。

指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聚落的概念、区分聚落的类型,比较乡村和城镇聚落的不同。

总结:【新知讲授】自读预习: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划分依据及结果。

【思考】近年来我国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观察国内外乡村图片(如教材图2-1-2)(1)乡村的主要功能区有哪些?(2)这些乡村内部空间结构是否相同?(3)说一说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

(1)公共用地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等,还包括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

(2)不完全相同。

①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②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相对较小;③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

(3)①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②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

(课件展示图2-1-1)找出图中的乡村、小城镇和城市,说一说判断依据。

新知探究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本市不同功能区的景观图片,并将图片所在位置表示在地图上,分析各功能区分布的基本规律,总结各功能区的基本特征。

(如课前没有安排搜集任务,可使用图2-1-7进行成都市用地结构进行探究分析)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并进行小组展示。

【案例探究】天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明永乐二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今天,作为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具有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

在天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有些老的功能区得到延续发展。

也有新的城市功能区不断出现,还有些功能区功能发生了变化,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活动在课前已经布置好),给大家说说自己的发现吧!学生分组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1)历史原因: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现代城市的功能区。

(2)经济原因(地价高低):由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随地价的降低依次分布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3)交通原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使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也促进新功能区的布局。

(4)社会原因:主要影响居住区的形成。

(5)行政原因:政府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而划定的功能区。

学生结合上述形成原因的总结,分析不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形成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知识窗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分析地理学家们提出的不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总结】以上这些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设想,说明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布是具有一定规律,也说明影响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地价及交通运输方式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略读图2-1-16,回答问题:(1)地价主要受什么因索的影响呢?(2)适合不同功能区分布的范围是什么?在图中圈出相应的范围。

学生回答问题。

(1)主要影响因素是与市中心的距离。

(2)商业付租能力高,在城市中心附近形成商业区,工业付租能力低,在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住宅区分布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知识应用)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见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______,故租金最____________。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_区,因这里既有利于____________,又方便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略【教师点评】1.C教师点评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

2.B教师点评分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地价不同,差异较大。

造成地价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中心区域处于城市核心部位,地价较高;由市中心向外地价呈递减趋势。

城市主干道两侧和城市主干道交叉处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地价较高。

3.A 商业消费人群高B教师点评分析:市中心地价高,其土地被经济效益最高的商业活动所占有。

分析图示可知,A区域为居于市中心的商业区。

该区域车流、人流集中,是消费人群集中的区域,利于商业活动,地价也最高。

B区域位于商业区外围,为普通住宅区。

4.住宅区工人上下班购物教师点评分析:B区域住宅活动经济竞争能力介于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之间,为住宅区。

该区域为普通住宅区,距商业区和工业区均较近,既便于上下班,又便于购物。

合作探究案例: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探究任务:自读课文,归纳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哪些阶段。

学生探究、讨论:略教师总结:20世纪80年代,蛇口从乡村迅速发展成为城市。

其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课堂检测】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图中各功能区布局合理。

(1)(区域认知)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提示:偏南风(或东南风)(2)(综合思维)简要说明所示城市工业区分布位置的合理性。

提示: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分布在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地价较低;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减少对居民区污染。

(3)(综合思维)图中F、G两地适合建商业区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提示:G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利于发展商业活动。

(4)(地理实践力)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

提示:A 风景区(环境好);地势高;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

(2019·北京高考)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该图体现()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思路点拨】解答该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熟练阅读地租变化曲线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区,农业用地分布在郊区,两种用地类型没有交错分布;两种地租线,斜率差异较大,说明两种地租变化率差异大;两种地租之间出现了断层,所以不是商业用地向郊区扩展,而是农业用地受到了保护。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目标】1.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及影响。

2.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3.通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多种聚落景观的图片。

结合景观图片思考问题:各组图片分别属于哪类景现?学生:判定景观图片所在区域,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进行总结。

【新知讲授】一、地域文化从导入活动引出地域文化的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指导学生自读知识窗),教师小结: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2)多样性:根据属性,地域文化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

(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观察】出示以下左侧地理事物的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判断其属于无形地域文化还是无形地域文化。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2.地域文化体现在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等方面。

【合作探究】展示一幅城市景观图片和一幅乡村景观图片,提出下列问题:(1)两幅景观图片分别属于哪种聚落形式?(需要说出判断依据)(2)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列表比较)学生观察图片资料,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回答问题:略教师指导提示:可以指导学生从建筑物密度、交通发达程度、主要产业形式、人口密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提出问题,深入思考)展示两种民居的景观图片(毡房和圆形土楼),提问:(1)你能说出两种民居的名称和特点吗?(2)影响这两种民居形成的主要自然和历史因素是什么?(3)这些民居体现了什么样的地域文化?学生活动分成两部分:分别描述两种民居的特点,然后分析成因,并探讨相关的地域文化。

学生回答问题:略教师进行总结:①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密度、交通发达程度、主要产业形式、人口密度等方面;②毡房和土楼这两种民居的形状都是圆形的;③从功能上来说,土楼体现了防御功能;毡房体现了适应环境、适应游牧生活的功能。

从建造者观念来说,土楼是圆形的,象征着天,体现了客家人追求美满、幸福的心理;毡房的门是朝东南向而开的,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太阳的崇敬。

(自读课文,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的典例)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指导学生读案例,了解土楼的概况,教师小结:1.概况:(1)分布:闽西山区,又称“客家土楼”,素有“东方古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之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形成时间:宋元时期。

(3)建筑选址: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在施工中沿袭中原地区汉族建筑技艺。

(播放土楼的宣传视频)分组讨论:土楼有哪些地域文化特点?学生讨论:略。

[辨一辨]①客家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建筑技艺。

(√)②客家文化仅土楼等建筑遗址。

(×)③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因为作为外来移民,平地已经被原住居民占有。

(√)城镇化【教学目标】1.通过区域图辨认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