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化学与人类
化学与人类课程总结
![化学与人类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f91a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f.png)
化学与人类课程总结
历史上,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为人类提供着宝贵的服务。
本篇文章旨在总结本学期《化学与人类》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学期的《化学与人类》课程探讨了如何将化学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
首先,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化学反应,以及如何确定反应所需物质的量。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化学实验,例如使用恰当的实验室设备、正确保管化学品和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化学在医学、环境污染控制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人体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时化学药物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应用化学知识来分析有关化学现象的文献。
通过学习,我们对化学的历史进展、相关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本学期《化学与人类》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经历,让我们更加了解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医学、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的作用,也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历史进展及其今后的发展。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1c40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7.png)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
人类与化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化学,因此对于化学的认识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首先,人类利用化学的知识创造了许多实用的物质和技术。
例如,人类发现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存在,并利用化学知识开采和加工这些能源,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发展。
此外,化学还应用于医药领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治疗各种疾病,如抗癌药物等。
同时,人类还利用化学技术开发了各种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等,用于制造各种日用品和工业产品。
其次,人类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新的化学原理和应用。
例如,人类发现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规律,研究了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构成,探究了化学与生物、物理等领域的交叉学科。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化学的理解,也有助于创新和发展新的化学应用。
最后,人类也需要注意化学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类需要意识到化学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强化环境保护和化学品管理等。
综上所述,人类与化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化学将继续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祉。
化学选修书本
![化学选修书本](https://img.taocdn.com/s3/m/f1fc6c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化学选修书本
化学选修课本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1. 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选修二《化学与技术》:介绍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3.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介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原子、分子、晶体等微观结构。
4.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5.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机理。
6. 选修六《实验化学》: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以及实验设计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选修课本,还有一些其他版本的选修课本,如人教版、苏教版等,具体选择哪个版本的课本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学生自己的需求来决定。
化学与人类课件(绪论)pptPPT幻灯片
![化学与人类课件(绪论)ppt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6aac1e2ee06eff9aff80744.png)
拉瓦锡在化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化学之父; 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转换本质。
道尔顿 Dalton, John (1766-1844)
原子理论Atomic Theory (1803) 1. 不同元素代表不同原子 2. 分子是由原子在空间按一定方式或结
构结合而成 3. 分子的结构直接决定其性能,分子进
1.智力向高级方向发展 2.战胜了严寒 3.增强了人类生存能力和活动范围 4.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 这样以火为中心的“居民点”增多,文明 社会从火堆中萌芽。
3.1 古代化学
➢ 关于宇宙的结构问题,最早的见解是我国商 末(约公元前1140年)出现在“易经”中的 “八卦”(天、地、水、火、雷、山、风、沼 泽)和“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
最初的化学是无机化学。如:青铜、陶瓷、彩 陶、点金术、炼丹术、黑火药等;
以门捷列夫、Meyer——元素周期律为标志,标 志现代无机化学形成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也 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如1861年 Kekulé F A
提出碳的四价概念及 1874年范霍夫( Van't Hoffvan’t Hoff)和勒贝尔(Lebel)的四面体
3.1 古代化学
(4) 燃素说时期(公元1700~1774年)
➢ 英国的波义尔(Boyle)提出各种物质的微粒都是 由基本粒子的不同聚集体构成的。对燃烧现象认 为火是由一种实在的、具有重量的火微粒构成的。 ➢ 1700年,德国的施塔尔(Stahl)提出“燃素说”, 清除了“原性”学说。 ➢ 法国拉瓦锡(Lavoisier)的燃烧的氧学说,近代 化学由此萌芽。
Part 5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
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
化学与人类
![化学与人类](https://img.taocdn.com/s3/m/1d990e087cd184254b353591.png)
8、其它与化学有关的学科还有 、
• 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 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
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绿色化学
•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新世纪婴儿”,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新世纪婴儿”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 它是人们认识到传统化学的不足而产生的一门新 学科。 学科。 • 传统化学概念更关注如何通过化学的方法得到更 多的物质,而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则考虑较少, 多的物质,而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则考虑较少, 即使考虑也着眼于事后的治理而不是事前的预防。 即使考虑也着眼于事后的治理而不是事前的预防。
• 7、信息科学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学问题 、信息科学中的化学问题
• (1)高效的光纤通信材料,特别是可使激光得到 )高效的光纤通信材料, 增益的稀土铒羼杂Si基 。 微米材料 微米材料。 增益的稀土铒羼杂 基1。54微米材料。 • (2)高效的光贮存材料。 )高效的光贮存材料。 • (3)分子芯片。 )分子芯片。 • (4)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
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理等。 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理等。
6、核化学核放射性 、 化学
• 放射性元素化学、放 放射性元素化学、 射分析化学、辐射化 射分析化学、 学、同位素化学、核 同位素化学、 化学。 化学。
7、生物化学 、
• 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 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 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等。 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等。
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 万吨, 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万吨 第一位。 第一位。 • 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 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 万吨, 此外, 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 万吨 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 万吨。 粉尘的排放量为 万吨 第一大环境问题。 第一大环境问题。 • PM25、酸雨问题等等 、
化学与人类文明答案
![化学与人类文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2ce60ed630b1c59eeb572.png)
首页|化学与人类文明课后习题答案汤谷平姓名:轻风话微雨班级:默认班级成绩:分绪论作业已完成成绩:分1以下哪个版块不属于浙江大学学报的版块?A、工业版B、人文社会科学版C、哲学版D、医学版我的答案:C 得分:分2在本门课程中,汤老师认为,展示科学思想最正规的场合是哪里A、Seminar(研讨会)B、Moot(辩论会)C、讲座(lecture)D、演讲(speech)我的答案:A 得分:分化学科学的基石(一)作业已完成成绩:分1“砒霜”的学名是什么A、九水硫化钠B、硫化钠C、三氧化二砷D、氰化钾我的答案:C 得分:分2瘦肉精是以下哪所大学发明的?A、中山大学B、复旦大学C、清华大学D、浙江大学我的答案:D 得分:分3在草帽和筷子等制品的加工中,通常会加入硫磺来改变制品的颜色。
4色拉油多为低沸点的油我的答案:×得分:化学科学的基石(二)作业已完成成绩:分1201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以下哪个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A、绿色荧光蛋白研究B、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C、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D、手性催化氧化反应我的答案:C 得分:分2“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是()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主题。
A、2010B、2011C、2012D、2013我的答案:C 得分:分3钱永健是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我的答案:×得分:分4李兰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传学。
我的答案:×得分:分化学科学的基石(三)作业已完成成绩:分1提出碳的四价理论的人是()A、门捷列夫B、凯库勒C、贝采里乌斯D、范霍夫我的答案:B 得分:分2“狗烯”是一种含有()个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A、1B、2C、3D、43现代化学前沿大体上可分为基础化学前沿和应用化学前沿两个方面。
我的答案:√得分:分化学科学的基石(四)作业已完成成绩:分1“近代原子论”是以下哪个科学家提出的?A、贝采里乌斯B、海森伯C、道尔顿D、奥斯特我的答案:C 得分:分2薛定谔波动方程是由薛定谔于()年提出的。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457043b25c52cc58bd6be78.png)
《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532031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适用专业: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化学创新学与人类发展》是化学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分析化学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实施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有更新更好的新技术出现,教师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应不断吸收新知识,将更新更实用的技术充实到教学中。
以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新的知识,到社会上学有所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对先修课的要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习题应考察对重点、难点内容掌握、运用的情况。
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结合实际的练习题目。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察2.考核目标: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3.成绩构成:最终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包括中期考试、作业、小测验、提问等)考核成绩的总和。
(七)参考书目《化学与人类文明》(第二版),王彦广吕萍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二、中文摘要新兴技术的理论和科技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学生应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能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化学最新的方法和技术。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绪论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介绍化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重点: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新任务难点:对于化学的理解习题:化学的新任务第2部分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基础学科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重点: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难点:化学学科的发展习题:对于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的理解第3部分化学向人类提供各种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石油。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08706748d7c1c708a1456b.png)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化学与人类社会是高等院校文史、财经、政法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化学选修课,它是培养文管类的学生培养上述几类文管类人才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了解衣、食、住、行与化学的关系,透过化学这个窗口,对自然科学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有一概括了解,从而达到开拓视野、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现行高中必修的化学和物理知识为基础,对若干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原子结构、周期律、化学键、化学计量、烃及其衍生物等)作必要的复习和适当的提高。
通过讲授能源及其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现象、营养与健康、材料科学以及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使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并注重把化学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审视其重要价值,既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文理渗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安排参考学时数:28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知识。
2. 物质结构极其性质联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了解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了解s.p.d 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掌握原子核对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主族元素、过渡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
会从原子半径、电子层构型了解主族元素及过渡元素的性质,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了解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了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配位键的形成和特性,理解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征。
了解分子间力、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能源了解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目前中国和国际能源使用状况,理解化学能源的工作原理,了解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环境了解环境化学中大气主要污染物极其防治,了解环境化学中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某些处理方法的原理,了解环境化学中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污染物极其防治。
化学与人类文明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学与人类文明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8a091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a.png)
化学与人类文明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答案:雾2.中国在基因组计划中承担的份额()答案:1%3.金银花的功效是()答案:清凉解毒4.被称为“世纪神药”的是以下哪种药物?答案:阿司匹林5.石质文物表面防护可用的化学试剂是()答案:丙烯酸6.生漆刚采割时为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数小时后变为黑褐色的原因是()答案:生漆中的漆酚在空气中被氧化7.砒霜的俗名是()答案:三氧化二砷8.摇头丸是哪种化学物质()答案:甲基苯丙胺9.“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是()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答案:201210.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答案:铜→铁→铝11.只杀伤敌方人员,但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性小的是那种武器()答案:中子弹1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答案:石油14.下面哪一种试剂不属于易制毒试剂()答案:乙烷15.按照国际公约分类,下面哪一类化合物不属于毒品()答案:乙醇16.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以下哪种化学物质是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答案:氟利昂17.下列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变化规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答案: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减弱18.下面哪一种性质不属于“毒鼠强”的性状?()答案:有臭味19.铅白为人造的白色颜料,壁画上的铅白色会因为烟熏等原因变黑,欲恢复铅白的颜色,可以用()答案:过氧化氢20.我国能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答案:人均能源资源充足21.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的是()答案:人口增长22.阿司匹林具有让鲜花保鲜和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答案:正确23.兴奋剂检测的最主要的方式是血检。
答案:错误24.络合滴定法可以用来检测钙镁离子。
化学与人类生活读后感
![化学与人类生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fb20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4.png)
化学与人类生活读后感在读完《化学与人类生活》一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化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无处不在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源,也在环境保护和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
首先,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能源。
从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氢氧化合物,到组成我们身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都是由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
化学将这些元素和化合物进行组合和变化,创造出了无数丰富多彩的材料和能源,满足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比如,化学合成的塑料、纤维和橡胶等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和工业产品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物质利用率。
化学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化学通过研究和应用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反应和材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案。
比如,环保型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化学还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治理技术,如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支持与推动,药物的研发和制造往往需要依赖化学技术。
化学可以通过研究和合成活性物质,创造出各种治疗疾病的药物。
例如,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类对抗疾病的能力。
此外,化学还为食品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综上所述,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无处不在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源,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它也在环境保护和健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化学的发展和应用,保护好这个给予我们如此多福祉的科学领域。
化学与人类结课论文
![化学与人类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371f6cf46527d3240ce0f1.png)
天津师范大学校公选课结课论文课程名称:化学与人类课程性质:选修课时:34学时课程编号:QUD18250L上课学期:2013 -2014 年度第一学期上课班次:周六上午院系:专业:姓名:学号: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渐渐开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多样化的食品层出不穷,这也让我们对食品增添了从未有过的警惕心:是否都是健康的食品。
正文食品添加剂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世界各地至今没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分类标准,我国是按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分类的。
根据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我国食品添加剂按期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他共21种类,加上单独列出的食品香料,我国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22类3.食品添加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两面性,危害更多】尽管食品添加剂给我们带来便利,可是食品添加剂一般在食品中添加的量极少,一般拉制在0.1~0.019/kg之间。
即使对于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如盐来说,我们一旦在食物中放的过多,也会打破我们生理上的平衡,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化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教学探讨
![化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500f1f0b4e767f5acfce23.png)
摘要
悟化学 。
探 讨 化 学 与 人 类 文 明公 选 课 教 学 , 便 于 指 导 选 修 此 课 程 的学 生更 好 地 认 识 化 学 , 用 化 学 和感 以 应 化学与人类文 明 课 程 教 学
关键词
近 些年 来在 高校 中推行 的文 化 素质教 育是 针对 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实 际情 况 而提 出的 , 化学 作 为 自然
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正如 Pm n l . . iet C 教授在《 eG 化学 中的机会——今天和明天》 一书中指 出的“ 化学 是 - I中心科 学 , 与社 会 发展各 方面 的需 要都 有密切 关 系 ” 。化 学 与其 他 学科 的交叉 将 ' 1 它 …
是 2 世 纪科 学发展 的必 然趋 势 , 1 生命科 学 、 材料 科学 、 环境 化学 、 绿色 化学 、 能源 化学 、 药物 化学 、 计算 化
过 获 2个 学分
第 3期
邢 亮 : 学 与人 类 文 明 公 选 课 教 学 探 讨 化
2 3
第 1章 绪论
化 学 发 展 简 史 、 学 基 本 概 念 及 研 究 内 容 、 学 发 展 的 未来 化 化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5d20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人类与化学心得总结
人类与化学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话题。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了与化学的探索和研究。
化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
它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化学技术的应用在食品、医药、衣物、建筑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例如,化学工业生产的化学肥料、杀虫剂等物质,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解决了食品短缺问题;医药化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对许多疾病进行治疗,延长寿命。
同时,化学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不良的水质、空气污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学技术得到治理。
其次,化学研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化学工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化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化学还对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现代科技产品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最后,化学研究对人类自身认识和探索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物质的研究,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还可以深入探讨人类自身的生命本质。
例如,DNA分子的发现,使得我们对生命起源、演化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人类与化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领域。
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人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将继续深化和拓展。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0247dcaaedd3383c4d3f3.png)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与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种类统计数据
1900年统计数
55万种 110万种
45年增 加1倍 25年增 加1倍
1945年统计数 1970年统计数
1999年统计数 2003所统计数
236.7万种
2340万种 4500万种
29年增 加10倍 4年增 加1 倍
20世纪化学的回顾
(1)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放射性和铀裂变的发明;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新结构— 合成化学;高分子科学和材料;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 应动态学。 (2)化学工业的大发展 ①石油化工 ②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纤维、橡胶) ③合成氨工业 ④医药工业
物是碱。
交流与讨论
知识点3 酸、碱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 是 酸; 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 是 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 受质子,称之为两性物质。
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 成、结构、变化的历史
化学科学发展史
人类合成、创造更多新物 质的历史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一例
铜镜
汉武帝时铜币 先秦刀币
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金属的开发和利用
黄铜矿
赤铁矿
铝矿
锰矿
钨矿
锌矿
1、记忆合金: Ni-Ti等合金,在较低温度下受 力发生变形后,当加热某温度时,形状会恢复到 受力前的形状。 2、泡沫合金:含有泡沫气孔的特种金属。如: 向熔融的铝合金中通入空气,然后加入发泡剂 如氢化钛可形成泡沫铝合金。它有质轻、隔热、 吸音的效能。 3、储氢合金:Ti-Fe和La-Ni合金能大量吸收 H2。为推动H2作为能源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与社会》教学大纲
![《化学与社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3d57b9e53a580216fcfe5c.png)
《化学与社会》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与社会英文名称:Chemistry and Society课程学时:2学时/周共30学时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开课专业:各专业选用教材:《化学与社会》,唐有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课程性质:《化学与社会》是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开设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不受专业和年级限制。
本课程系统介绍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生命现象、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的关系,阐述了化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部门、尖端科技各个领域、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各专业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资料搜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
从而达到开拓视野、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
课程学时分配:大纲要求大纲内容绪论 (2学时) 教学内容1. 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2. 化学学科的分支3. 化学变化的特征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原子量、元素、同位素、电子云、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基本概念和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取值范围。
2.掌握核外电子填充原则。
3.了解并熟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内容一、人类对原子的认识1.原子学说的提出2.原子模型的提出3.原子核、质子、中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4.原子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电子云的概念2.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3.核外电子排布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的周期性质2.电离能3.电子亲和能4.原子的电负性第二章能源(3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能源的分类及能量的转化。
2. 掌握碳及几种碳氢化合物。
3. 熟悉煤炭及其综合利用相关知识。
4. 熟悉催化作用及其催化理论。
5. 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能够理解新能源开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化学与人类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人类 化学与能源](https://img.taocdn.com/s3/m/eac1611bbb68a98271fefa4a.png)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 实验物理学家
问题提出
用带正电荷的质子计算原子量时,除氢元 素外任何元素的质量都要比正电荷的质子 总质量高一倍或更多。 问题很清楚,在 原子核中还有中性但是有 质量的东西存在。 那么这种中性的东西是什么呢?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 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 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 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 为质子proton。
原子发现的过程回顾
问题提出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是如何确定的? 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中子数,相同的元素 会不会有不同的中子数呢?因为中子数不 会影响元素化学的性质。
4)同位素Isotopes
•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 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s)。 •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 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 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 原子量或质量数不同。
实现U-235 裂变的方法
1.浓缩U-235 • 气相扩散发——UF6 • 气体离心法
• (伊朗用)通过每秒达2万转以上的超高速离心机
• 2.不让U-238 吸收中子——降低中子的能量 • • 2个问题3个方法
• U235比较容易发生裂变,可用它做核燃料, 但是它在自然界中占的比例很低,在现在, 每100000个铀原子中,只有720个是U235, 即比例为0.72%。在用铀做核燃料时,需要 提炼、“富集”U235,使其比例增加到大 约3%。
• 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 究。1897年,他确认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 粒子。
由于电子electron 的发现,人们认识到 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 最小微粒,原子本身 也有结构。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选修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4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选修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4](https://img.taocdn.com/s3/m/a20b6db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1.png)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选修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做溶剂溶解其他物质时会参与水合的化学反应B. 温度一定时,离子积为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无关C. 当溶液呈酸性时,可能会抑制水的电离平衡D. 当溶液呈碱性时,水电离出的OH-浓度就减小2、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
草酸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 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①室温下,0.1 mol· L-1 H2C2O4的pH=1.3 ;0.1 mol· L-1NaHC2O4的pH=2.8②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A. pH=4.5的草酸溶液中含有的大量微粒有:H2C2O4、HC2O4-、C2O42-B. 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C2O42-)>c(H2C2O4)C. 向H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2MnO4-+5C2O42-+16H+=2Mn2+ +10CO2↑ +8H2OD. 向NaHC2O4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2HC2O4- +Ca2++2OH-=CaC2O4↓+2H2O+C2O42-3、已知某有机物(含C、H、O)的空间填充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B. 该有机物与互为同分异构体C. 该有机物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取代而形成的D. 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4、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b25d6b84680203d8ce2f24cd.png)
内容提要
•
• • • • •
化学1的教学实践对化学2教学的启发 对本专题的认识 三套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 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 对本专题内容的评价建议 教学片断示例
一. 化学1的教学实践对化学2教学的 启发
• 理解课标内容 明晰教材意图 • 把握难易程度 慎用教辅资料 • 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效率
(2)明晰教材编写意图
把握难易程度 慎用教辅资料
(1)把握难易程度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
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 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 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
中学化学课程的三个阶段
•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 (入门) •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 (提高) •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 (个性化发展)
与本专题有关的课标内容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 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 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 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 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与本专题有关的课标内容
(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 域中的应用。 (4)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 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 面的重要价值。
• 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化学科学,绿色化 学将从源头解决化工生产的环境污染 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专题的地位与作用
• 初中、高中必修模块学习的化学科 学知识价值何在? • 化学科学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 选修课还将学习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写出表征绿化学的两个指标及其定义式。
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物质的量/产物的物质的量
环境因子=废物质量/产品质量
2.石油?烃类化合物?汽油、煤油和柴油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他们
是通过什么方法炼制的?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从地底开发出来的原油。
烃类化合物: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区别:所含烃的碳原子数及沸点不同,汽油:C6-C11 80-200°煤油C10-C16 145-245°柴油C14-C18 200-365°
汽油、柴油、煤油是通过对原油的分馏来制备的。
3.煤的综合利用有哪些方法?(干馏、气化、液化)
煤的干馏产品有几种状态?及主要成分(气态:煤气(H2、CO).固态:焦炭。
液态:煤焦油(芳香族化合物))
4半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汽。
水煤气如何制备?主要成分?C+H2O→CO+H2 (高温)
5何为一碳化学?一碳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等)为原料,用化工的方法制造产品的化学体系的总称。
6.何为汽油?汽油发动机产生爆震的原因?表征汽油抗爆性能指标?
(辛烷值)
汽油是C6-C11烷烃化合物的混合物。
原因:1.自然点低的组分太多2.由于产生过氧化物而引起的
7.辛烷值是如何确定的?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
把抗震性较好的异辛烷的辛烷值定为100,爆震性极差的正庚烷的辛烷值定位0,把汽油的抗震性和这两种烃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该汽油的相对辛烷值。
方法:1.催化重整2、添加剂法。
3.组合剂法4.裂化汽油
8.发展中的新型电池有哪些?(1.镍氢电池。
2.锂电池3.燃料电池)
9.环保类电池有哪些?(碱性电池。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
正在推广使用的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污染类电池:锌汞、镍铬电池、铅酸蓄电池)
10.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以煤为主的天然气比例十分低,属于多煤。
少气,缺油的情况。
人均能源资源不足,能源资源地域不均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低,能源利用效率
低;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占较大比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何为核裂变?(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
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与受控核裂变相比,受控核聚变有哪些优点?(氚2从海水中提取,资源丰富。
提炼氚2比提炼铀容易多。
氚在反应器内将氦分离开,氚2和氚回到反应器反应。
裂变产物是稳定的氦核,无放射性污染,无废料。
)
11.什么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举例
再生: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
包括太阳能、水能、生
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
能源。
非再生: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以人类历史尺度衡量)无法恢复、不能重复
再生的自然能源。
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化学能。
12.何为温室效应?如何发生?危害?防止?09年和10 年,联合国举行的两届全球气候大会,主题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温室效应:大气吸收的辐射热量多于散失的,使大气的温度升高。
危害:冰雪融化海水平面上升,温度带和降水带移动,沿海经济发展受影响;农业生产受影响,生物多样化受影响。
防治:1.调整能源政策,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减少co2排放,2.植树造林,发展植物净化3.控制人口,提高粮食产量,限制毁林4.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促进国际合作。
主题:09为美好的未来提供更好的气象信息,10守护地球。
焦点:消减碳排放量,责任共担
13、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含有什么成分?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
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称作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
成分甲烷和水分子
14.臭氧层对人类有什么作用?臭氧层空洞是怎么回事?引起的原因?如何应对?
作用:臭氧层挡住了紫外线的辐射,能够吸收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为地球
人类及动物提供了一个防止有害紫外辐射的屏障。
故又称之为地球的保护神。
同时透过的少
量紫外线可杀菌防病,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骨组织的行程及保护作用。
臭氧层空洞:由于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的使用,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
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人保持原状,因此净观其量甚微,也能石臭氧分子减少到
形成“空洞’.从而形成所谓的臭氧层空洞。
原因:只要是氟利昂、哈龙的使用以及使用化肥的脱氮作用形成的氮氧化物N2O/NO等氮氧化合物。
对策:冻结和削减氟利昂和哈龙的生产及消耗量;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寻找氟利昂的代用品;继续对臭氧层的形成和损耗机理进行研究。
15,谁是如何被净化的?硫酸铝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水的净化:水-沉降池(或化学沉降法:硫酸铝沉降悬浮物)—暴气池(消除挥发物何处去气味)—氯气消毒---饮用水
作用:水解形成胶体沉降悬浮物
人体的化学成分有哪些?哪些属于有机物?哪些属于无机物?为什么可以帮人类延年益寿? 成分;核酸,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有机物),水,无机盐。
(无机物)。
延年益寿:因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是基于一系列酶促反应进行的,而这些酶促反应是遵循普遍的化学原理的,用过运用化学的规律来研究这些过程我们将会得到生命的微观本质体现,从而对这些过程进行适当的控制就可以使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其中新药物的研制是最活跃最有效里的方法,认得平均寿命增长(45—78岁),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新药物。
16,城市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的主要成分?
煤气:CO/H2/CH4. 天然气:CH4。
液化气: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少量的乙烷,大于C5的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烃等。
17、化妆品的主要原料有哪些?(油脂类,高级醇(甘油)、烃类化合物(白油、
凡士林))
18、化妆品有哪些辅助成分和营养成分?辅助:(抗氧剂、保湿剂、防腐剂、
收敛剂、紫外线吸收剂),营养;
19、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为了追求时尚,把乌黑的头发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请问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
20,化学元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
微量: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
途径:消化吸收与呼吸。
21、请说出Ca、P、I、Na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钠:1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
2.、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3、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4、对ATP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
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有钠的参与。
5、维持血压正常。
6、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碘:合成甲状腺素1.促进生物氧化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4.调节水盐代谢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6.增强酶的活力7.促进生长发育
钙:1.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3.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9.维持酸碱平衡。
10.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
磷:磷是人体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分,也是人类能量转换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成分,磷还是多种酶的组分,生物膜磷脂的组分,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核酸可分为哪两类?核酸在人体中作用?
核酸: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RNA.
作用:储存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能合成蛋白质。
23、常见维生素有哪些?其中水溶性的有?脂溶性的有?
维生素A、B、C、D、E、K。
水溶性:A、D、E、K
脂溶性:C、B、
24重要的化学药物类型有哪些?
解酸药,镇痛药,抗生素类药物,病毒与抗病毒药。
25为什么要树立平衡营养观?
已知人体必需的物质约有50种左右。
而现实没有一种食品能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体所需营养是多种的,所需的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营养不均衡,导致某种营养泛滥,或者其他营养严重匮乏,身体失衡,健康不得。
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须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找出最有益并且可口的食品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