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北大附中为明学校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北大附中为明学校高三(上)月考
历史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 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 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
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
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
【答案】
C
【考点】
史料的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
【解答】
“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表明人本意识日益显现,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2. 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起魏三家新兴的大夫劳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A.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答案】
B
【考点】
分封制
宗法制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
【解答】
材料“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说明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力度减弱,说明宗法制趋向瓦解,故B正确,排除D。
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C材料夸大其词,排除。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答案】
D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
【解答】
材料中所提及的富民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自耕农阶级和小农经济的要求,故D正确;
富民思想不等同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其成为主流思想,故A错误;
提出富民思想的是思想家,非统治者,故B错误;
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故选D。
4. 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
A.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
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
C.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
D.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
A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内容和目的。解
题的关键是读懂表格材料的意思分析即可。
【解答】
依据表格中的思想可知,均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要求打破世卿世禄
制度,打击的对象当然是奴隶主贵族,说明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故A项正确。B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项中的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在40
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A.政府加强干预操控经济
B.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滞后
D.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
A
【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解答】
A依据题干“设立了36处盐官、设立了50处铁官”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加强干预操控经济,正确。
B题干没有反映盐铁行业发展迅速,排除。
C题干未提及民间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
D汉武帝实行盐铁官不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排除。
故选A。
6.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
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
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答案】
A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解答】
材料“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
甚至长期高于土地”,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个现象主要是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不断加强
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果,故A正确。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和材料不吻合,排除B。
CD表述不符合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
故选A。
7.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如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
出从秦朝到元朝()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答案】
C
【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相关知识,对材料相关信息正确解读是解
题关键。
【解答】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至元,地方区划层级逐渐增多,由两级到三级或四级,州、
府中级等行政区划地域不断缩小,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监察区逐渐变为行政区,
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其目的就是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加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8. 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
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如图。据图可知,当时()
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B.交通设施趋于完善
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
D.政治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
A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
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
图片表明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都城的物资逐渐仰仗南方,故A正确;
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排除B;
材料反映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无法体现经济区域化趋势,排除C;
唐朝的政治中心在西安,仍处于北方,D错误。
9. 唐代上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牛有三恨”。宋代
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