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容易被与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部门所接受,并可较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城镇化”便于与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体系发展直接相联系,且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现有大中城市,也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小城镇,这都是对“城市化”或“城镇化”本意的扭曲。

狭义上来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区别的。

“城镇化”着重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致城镇人口增加、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初级产业相对发达、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城镇景观逐步推进的过程;“城市化”则指与大中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发展成地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
城镇化一般指发展成县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过去的城镇化,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我们比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城镇化步伐快。

因此,对于有人提出的“能否不去大力推进城镇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区别
城市化与城镇化有所区别,分别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体。

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

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

虽然这两个概念都是指农民的职业转换和居住地的空间转移过程,是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与重组、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农村城市化”的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城化”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而“农村城镇化”则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区别
(一)总说
城镇化战略是指通过兴办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

其逻辑是:乡镇企业在当地的兴起带来了乡村工业化,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追求,乡镇企业逐步向消费者聚集的地带集中,促进小城镇发展;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规模效益吸引大量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工业兴起,推动工业化;受非农产业高工资率的吸引,大量农民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

城市化战略是指通过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张、功能的完善,以及大量新建城市的兴起,充分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收益以及扩散效应,吸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农民向市场主体——居民转变,促进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二)具体区别
具体而言,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区别体现在:
1、基础不同。

城镇化战略实施的基础是:地域广阔,山区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财力有限;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分布分散;工业化没有起步或刚刚起步,工业与农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巨大,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不足。

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基础是: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已经起步,并进入中期阶段;三个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比重其次,农业比重最低;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心、市场中心、信息中心、人员集聚中心的功能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城市作为发展极的功能得到发挥。

2、目标不同。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最终目标虽然都是提高城市化水平,但在具体目标方面存在差异。

城镇化战略是在不引起人员大规模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在当地兴办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逐步向当地城镇集中,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简言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是,就地消化农民,使农民顺应城市。

城市化战略则是通过城市数量、规模的扩张和功能的完善,吸引农民大规模进城,使农民彻底转变为市场主体,成为城市文明的推动者和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现代化进程。

简言之,城市化战略的目标是,城市接纳农民,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3、实施路径与内部机制不同。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是,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小城镇——乡镇城市化。

其中,工业化是根本动力,乡镇企业是关
键,小城镇是中间环节。

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路径是:建立城市——产业向城市转移——农民大规模进城——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完善——产业向城郊转移——更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城市群、城市带形成。

其中,城市发挥了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首先是城市集聚效应使大量产业进城,从而吸引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扩张,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发挥扩散效应,许多产业从城市中心转移到城郊,引起更大规模的农民进城,进而发展成城市群、城市带。

产业转移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城市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是建立在产业转移基础上的。

4、实施成本不同。

从短期成本来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成本比较低,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防止了大规模的农民流动带来的社会波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收入。

城市化战略则在短期内需要巨额投资,扩大城市容量和完善城市功能,需要付出因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社会波动的代价等。

但从长期成本看,城镇化战略的成本要远高于城市化战略。

城镇化战略带来耕地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过于分散的城镇布局造成的资源浪费,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化流于形式,农民增收乏力,难以转变为市场主体,城乡一体化步伐放慢等,这些成本都是难以计量,也是惨重的。

城市化战略则不然,它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使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边际成本递减,收益递增。

5、实施的效果不同。

城市化战略真正实现了城市化的功能,体现了城市化的要义。

它不仅使农民摆脱了小农经济的束缚,完成了农民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彻底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农民现代化问题,而且塑造和强化了城市这一发展极,推动了现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城市带、城市群的兴起和发展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城镇化战略无论在对城市化的贡献,还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方面都要逊色得多。

它虽在短期内解决了农民的就业、收入提高等问题,但农民仍然是农民,农民的市场意识、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并没有得到提高和转变,仍然没有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小城镇的发展虽然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并没有得到城市文明的熏陶,不能够体现城市化的真正要义,其实现的城市化更多是表面的城市化;过于分散的城镇布局未能取得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耕地大量流失,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而且,小城镇对企业的依赖,本身非常脆弱,更弱化了城镇的功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