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 点的集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点的集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点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用点来创造图形和线条。
2.掌握点的基本操作和用法。
3.通过画点、连接点、组合点等操作,创造出简单的图形和线条。
4.了解点与线、面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学习点的基本操作和用法。
2.掌握点的集合概念并实际操作。
3.了解点与线、面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点的基本操作1.打开画板,练习画点、连线、移动、删除等操作。
2.了解线的概念和用法,练习用线连接点。
3.练习选择颜色、粗细等画笔属性,让学生感受绘制的乐趣。
2. 点的集合1.学习集合的基本概念,介绍点的集合概念。
2.练习画出点的集合,并请学生简单描述所画图形的特征。
3.引导学生发现点之间的关系,即线条和面的关系。
4.练习组合不同的点集合,创造出更为复杂的图形。
四、教学过程1. 点的基本操作1.教师向学生展示画板界面,介绍不同的工具和选项。
2.给学生练习用笔工具画出点图案,并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演示。
3.让学生自主练习,熟悉画笔工具的不同应用。
4.教师介绍线的概念,并请学生练习画线连接不同的点。
5.学生评价自己的点图案,以及自己用线连接点图案的技巧。
2. 点的集合1.教师向学生介绍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点的集合。
2.给学生练习画出不同的点集合,并介绍每个图形的特征。
3.引导学生发现点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线和面的关系。
4.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用不同的点集合进行组合,创造出复杂的图形。
五、教学评估1.学生会使用画笔工具画出点和连接线,画出点的集合,并描述所画出图形的特征。
2.学生会发现和描述点之间的关系,了解点、线、面的关系。
3.学生会用不同的点集合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图形。
六、教学拓展1.让学生在课后练习更加复杂的点图案和点集合,在更多的实际操作中提高画笔技巧。
2.引导学生了解点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画笔练习中尝试使用不同颜色和粗细。
六年级美术上第2课远去的路
两条平行的路边越来越近。
我们看到的道路有一个什么共同现象?
原本一样高的民族柱看起来 近处的高一些, 越远的越矮小。
同样的物体看起来 近处的显得大, 远处的显得小, 这样的现象叫: 透视现象
透视现象的特点:
近大远小
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如当你沿着公路线去看两条边, 去看两边排列整齐的树木时, 两条平行的路边和两排树木连线交与很远很远的某一点, 这点在透视图中叫做
从而产生了俯视,仰视,平视。
仰视
平视 俯视
平视
仰视
俯视
俯视,仰视,平视有什么区别呢? 人所处位置的不同改变的是什么?
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 在大海上, 我们向远处眺望, 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 产生了一条长长 的水平线, 这就是视平线。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解放碑
其视平线也不相同?
视平线也是:
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观察物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视平线的位置就不同 观察到物的角度就不同。 物位于视平线之下是俯视, 物位于视平线之上是仰视, 视平线落在物上是平视。
视平线与消失点 有什么关系?
消失点总相交于视平线上。
正方体的透视现象仰视平视 俯视正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作业要求:
1.画一张正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2.能够准确表现仰视、俯视、平视。 3.能够准确表现 正方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消失点
透视现象的:
消失点
透视现象的:
消失点
如何运用 透视的特点 作画呢?
近大远小 近清晰远模糊
用遮挡关系表现 空间前后 用透视现象丰富画面
作业要求:
用大小的树,道路,路灯, 房子,人物等元素。 完成一幅符合透视现象的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点的集合教案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点的集合》这一章节。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点的基本概念,包括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点,以及点的集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我们还进行了创意绘画实践,运用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这些学习,我们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了创意思维和美术创新能力,以及美术表现能力。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点的集合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难以把握点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点进行创意绘画。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采用更多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的集合概念。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创意绘画实践中缺乏灵感和创意。他们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方式,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我计划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创意素材和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点的集合》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1:请用点的大小和形状创作一幅画,表达一种情感。
部编版六上美术第二课示例
部编版六上美术第二课示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示例:课题:多彩的风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构图原理,感受风景画的意境之美。
2. 技能目标:学习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掌握风景画的绘制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风景画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风景照片、画册等参考材料。
3. 教学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出示风景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风景照片美在哪里?它们是如何通过构图和色彩来表现美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多彩的风景。
2. 新课讲授(10分钟)老师讲解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现风景的美。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感受风景画的意境之美。
3. 实践练习(20分钟)老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进行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构图的层次感和色彩的搭配。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内,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多观察自然景色,积累绘画素材。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二课 光影变幻 ︳湘美版 (共76张PPT)
彩色光影图片
黑白光影图片
思 考:一幅是彩色光影图片,一幅是黑白光影图片,
大家试比较一下黑白光影图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探究四:
是不是它的光影更纯 粹,更明了?
是不是它的黑白明暗 效果更醒目?
探 究 四:
是不是它的体积 感,空间感更突 出?
是不是它的光影 明暗对比更强烈 呢?
探究四结论: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既然
物体受光以后亮部和暗部只有黑和白两种色调吗?
灰 白
黑
室内,静物微妙的纹理和明暗变化,给我
投们影带来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明暗交 界线
探究三结论:
结 论:
当光线照在立体物上时,物体会产生亮 部和暗部两大部分,同时立体物表面会 呈现出 ——黑、白、灰、三种色调
大家观察 对比一下 左边两幅 图片,看 看有什么 不同?
. 有大自然郁郁葱葱 ,和谐
的美。
欣赏与评述
. 有薄雾蔼蔼,晨光映衬下
温馨的美。
欣赏与评述
. 强烈的明暗对比下,热情
奔放的美。
欣赏与评述
. 阳光穿破乌云,明亮耀眼
的美。
欣赏与评述
. 阳光轮罩森林,林间光影
神秘般的美。
欣赏与评述
. 温柔明媚光线下浪漫的美。
欣赏与评述
另外当光线照在立体物上时, 物体的立体感更强了。
结论二:当光线照在 立体物上时,能增强 物体的立体感。
不仅如此,另外当 光线照在立体物上 时,物体有前有后 有虚有实,有强有 弱,物体的空间感 也更强了。
室内,静物微妙的纹理和明暗变化,给我 们带来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结论三:当光线照在立体物 上时,能增强物体的空间感。
我们把用单色线 条或单一颜色来表现 形象的绘画方法称为 素描。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点的集合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点的集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点的基本形状和种类。
2.掌握点的画法和运用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点的基本形状和种类。
2.点的画法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点来表现不同的事物。
2.如何使用点形成不同的构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来呈现不同的点的形状和种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点在生活、美术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美术的了解。
2.点的基本形状和种类点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圆点、方点、三角点等等。
点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画出不同形状的点,帮助学生认识点的基本形状和种类。
3.点的画法和运用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点的画法,比如用钢笔描绘、用颜料沾抹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画法和工具。
对于点的运用方法,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事物进行讲解。
比如,可以用点来表现公路上的汽车、星星、花等等。
这样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4.点的构图除了单独画出点之外,点还可以用来形成构图。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点的构图训练。
教师可以给学生不同的主题或场景,让学生通过点来组合出具有丰富意象的构图。
五、教学方法1.图片演示法:利用图片来说明不同点的形状和种类,帮助学生形成对点的基本认识。
2.示范演示法: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点的画法,带领学生制作不同的点画作。
3.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点的构图训练。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要聚焦在点的基本形状、种类以及使用方法上,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等方面也有所涉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方面来制定教学方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 蔬菜|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蔬菜|苏少版课时安排共1个学时,约40分钟。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蔬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蔬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让学生感受蔬菜的色彩与形状,认识蔬菜的种类和特点。
3.提高学生的色彩判断能力和塑造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绘画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蔬菜的形状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让学生能够学会表现某些蔬菜的特色。
3.增加学生的艺术性表达,通过绘画来表现蔬菜的特点。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深化对蔬菜的理解的同时,兼顾技法绘制表现。
这也是本课在教法和方法上的难点。
2.让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发挥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同时,又不失蔬菜的特点和表现准确度。
教学方法1.老师讲解–通过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了解蔬菜的种类和特点。
2.示范画–老师可以画在黑板上或在绘画本子上向学生展示各种蔬菜的形状和特点。
3.学生练习–学生需要在绘画本子上进行练习,并且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错误,锻炼孩子的艺术细胞。
教学内容内容1:介绍蔬菜教学手段:老师讲解在开始课程之前,老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蔬菜的种类和特点,并让学生了解蔬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蔬菜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表现力。
内容2:蔬菜的色彩和细节教学手段:示范画老师可以在黑板或绘画本中为学生示范如何绘制蔬菜。
在向学生展示形状和特点的同时,老师还应该强调蔬菜的色彩,明确最基本和重点的要素。
内容3: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学手段: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绘画本上进行练习,逐渐掌握蔬菜的形状和特点。
关键点是,学生不仅要描绘出蔬菜的外形,还要注意细节和颜色的处理,全方位表现出蔬菜的形象特点和色彩特征。
内容4:展示及评价教学手段:互动展台在作品完成后,可以让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学生也可以互相进行基于绘画的批评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可以进行评价和指导,使学生得到更显著的成果和享受。
六上美术第二课绘画教案
六上美术第二课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了解绘画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流派的特点;(3)掌握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修养。
3.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绘画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流派的特点;(3)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3)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
(1)教学PPT;(2)绘画工具和材料;(3)绘画作品图片;(4)教学实例和范例。
2. 教学环境。
(1)教室;(2)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学生桌椅、绘画用具等。
3. 教学师资。
(1)美术教师;(2)辅导老师或助教。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引入。
(1)教师简要介绍绘画的概念和意义;(2)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2. 教学展开。
(1)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方法;(2)教师讲解绘画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流派的特点;(3)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学总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教师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3)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绘画经验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学生是否了解了绘画的发展历史和不同流派的特点;(3)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生命的甘露》第二课时(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生命的甘露: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甘露,即水的重要性,学会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水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珍惜水资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甘露:水的重要性、水的形态、水的美。
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3. 环保意识:水资源保护、节水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水的美。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将节水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新课内容:讲解水的形态、水的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要素。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环保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提倡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甘露》2. 教学内容:水的重要性、水的形态、水的美、绘画技巧、环保意识3.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水的美4. 教学难点:关注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将节水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以《生命的甘露》为主题,描绘出水的美。
2. 思考题:如何将节水意识融入日常生活?3. 调查问卷:调查家庭、学校及周围社区的用水情况,提出节水建议。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绘画技能有所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第二课:线条与形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方法。
3. 线条和形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和形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讲解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方法。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和形状的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线条和形状的运用乐趣。
第三课:色彩与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
2. 色彩的运用方法。
3. 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讲解色彩的运用方法。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练,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运用乐趣。
第四课:构图与空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和空间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构图和空间的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构图和空间的基本概念。
2. 构图和空间的运用方法。
3. 构图和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构图和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2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人美版 (共18张PPT)
基本形组合
排列、拼 接和添加
物象组合
利用一组剪好的形象 进行魔术组合。 比一比哪组合作得快, 组合的巧妙。
作业要求: 一、创意要求: 新颖 与众不同 二、绘画要求: 1、根据画面效果运用“魔术要领” 2、注意构图要饱满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为 什么给你这种感受?
这幅油画里有古怪的 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 和缩小的树木,俄国画家 夏加尔打乱时空,放弃正 常的透视比例,让画中的 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 被任意的安置在空间里, 使这幅画充满了神奇的童 话色彩。画中的绿面人是 作者,大牛和背景中典型 的俄国房子,画家用重叠 法将这些形象表现出来, 构成了一幅梦的画,色解画家如何利 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 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 果。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 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 一幅奇妙的作品。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 习的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赏析不同类型的作品:
这些作品是怎样进行魔术组合的? 你认为那些地方设计得巧妙? 是否有比他更好的想法?
超常规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魔术要领:放大、缩小、倒置、 重复、叠加、组合
第2课 永恒的追求-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永恒的追求-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史上的多种雕塑形式。
2.了解人体雕塑的造型规律。
3.能够运用自然物体造型原理完成三次元的物体造型。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艺术观。
二、教学重难点1.人体雕塑的造型规律。
2.三次元物体造型的表现方法。
三、教学内容1.了解雕塑的发展历程和雕塑的种类。
注重描绘人体雕塑创作中的人物形态,让学生感受到人体雕塑在形态构成和品味方面的内在要求,促进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体醒。
2.通过造型练习,了解自然物的各种形态特征。
以水果和蔬菜等自然物为对象,将其圆形、扁圆形、卵圆形、圆柱体、菱形、长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态特征表现出来。
有关三次元物体的表现,教师要通过形体塑造及其配合体绘来使学生认识到形体造型、比例、空间位置关系等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适当借助图片、幻灯片及参观雕塑博物馆等方式,在视觉上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历史与类型。
2.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然物体的形态特征和三次元造型表现处理好。
3.探究法:将形体造型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探究描绘三次元物体的表现方法。
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先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发展历程,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人体雕塑的话题。
第二步:雕塑类型介绍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分类和流派,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展现雕塑的各种类型和形态。
第三步:自然物体的形态特征塑造1.将不同形态的水果和蔬菜放在讲台上进行展示。
2.模仿自然物体形态特征进行造型练习。
第四步:三次元物体的表现1.教师现场演示三次元物体的表现方法。
2.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试图表现出静物的三次元效果,掌握简单的透视和造型原理。
第五步:小组合作创作让学生组成小组,协同完成一件以自然物品为对象的雕塑作品,要求注意形态感和比例,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第六步:练习和评价1.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完成一件自然物品的雕刻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点的集合》人教新课标(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的基本概念。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它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表达情感和创造视觉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梵高的《星夜》中的星星就是点的应用,它们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夜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点的排列组合和视觉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作品分析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点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点的排列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使用不同大小、颜色的点在纸上排列,感受点的视觉节奏和韵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自信心不足。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自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加精彩。
-掌握创作以点为主要元素的作品的技巧。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如何运用点来构建画面,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举例:在讲解点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梵高的《星夜》等作品,让学生观察星星的点状分布,理解点在画面中的重要性。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图形的魔术组合(共25张PPT)
活动二:三种不同物象的魔术组合
活动三:多种不同物象的魔术组合
观察一下,下面这些 画面的组合都用了哪 些方法组合而成的?
பைடு நூலகம்合方法
1、改变本来的用途 2、改变大小比例 3、改变方向
4、改变数量 5、改变颜色
欣赏大师作品
作业要求:
请以下面五种物体(或课本中 的某组图形)为原形,画一幅图形的 魔术组合画。
1、船 2、鱼
1、门帘(头发) 2、沙发(嘴巴) 3、壁炉(鼻子) 4、画 (眼睛)
1、骑马的 两个人
2、风车 3、背景的
人头像
大象、刺猬、 海豚、蜗牛、 海龟、兔子、 袋鼠、老虎、 猩猩、孔雀、 黑熊、鹦鹉、 蝗虫、狐狸、 海豹、鸟、 马、蛇、鱼、 变色龙
图 形 的 魔 术 组 合
活动一:单一图形的魔术变化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2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画家用了哪些方法组织画面?
改变比例 倒 置重 置 换叠
学 生 作 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利用参考图形 组合一张奇妙的画吧!
一、创意要求: 新颖 与众不同 二、绘画要求: 1、根据画面效果运用“魔术要 领” 2、注意构图要饱满
拓展———创意广告
谢谢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 最典型的一幅作品
画家与那头大母 牛在亲切地对话。
牛头和男人的绿脸之间 是一条小径,一个扛锄 头的农夫正走向画面的 深处,旁边还有一位倒 置的妇女。
画家用重叠法,在 牛。头中又添画了妇 女挤奶形象
• 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 树木和人,时空被打乱,正常透 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像失 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 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 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 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形象。前 景正中,像草一样握在手中的一 棵开花的树……画家对故乡的种 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 我们带入了一 个童话般的奇妙世 界。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图形的魔术组合》
七 巧 板
古老的七巧板能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旋 转
组 合
平常的事物在画家 笔下也变得不平凡。
夏加尔出生在俄国西部的小镇维台 普斯克一个犹太家庭。早年在俄国 画家彭恩的画室学习过,1907年后 在彼得堡,断断续续地学了三年, 最后投向俄国舞台设计家巴克斯特 门下。到了巴黎后,他开始与各种 流派画家们交往,也到各大博物馆 和美术馆观摩,渐渐改变了他在家 乡时期阴沉色彩的绘画风格。这幅 《我和我的村庄》是夏加尔该时期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光影变幻》教案
主题
绘画
授课时节
第 3 周 总第 2 节
课题
光影变幻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通过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提高学生美术表现的能力
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升美术兴趣感受生活之美
重难
点
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 学 策 略 设 计
预设:光源的位置不一样,亮部 暗部 明暗交界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二、运用所学,实践,提高对知识的感悟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板书结果。
三、作业评价,提炼升华
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线条的排列疏密有度 立体感明显 过渡自然 整体效果美观不杂乱。
五、拓展 思考内化
1.小组讨论: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2.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了解基础知识
欣赏交流
归纳知识
小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书设计
光影变幻
亮部 暗部 明暗交界线
作业设计
A作业:完成课业作品
B作业:
检查记载
日期:
等次:
检查人: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欣赏感知
总结方法
学生作业
一、激情引趣,目标导向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1、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1、提出思
考,观察
图片上的
物体存在
着哪些明
显的明暗
变化,怎
样用线条
来表现明
暗效果。
2、学生自
由讨论,教
师倾听,参
与讨论。
3、交流讨
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第9 页
1、教师出示一个
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
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
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
结果,自主总结。
3、展示几何形体
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平行
透视、成角透视、明暗
变化。
1、让学生尝试画
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
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
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
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
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
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
幻。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
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演示,用一盏灯从
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
察其明暗变亿。
第11 页
第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