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9f47cc77da26924c5b0a7.png)
(0076)《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一、解释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
二、填空1./2.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参照点)和(单位)两个要素。
3.量表可以分为(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级水平。
4.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5.以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考查被试对于指定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三、单项选择1.心理测量的参照点是(①)。
①人定零点②绝对零点③人定零点和绝对零点④不能确定2. 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②)。
①类别量表②等级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率量表3.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②)为工具的测量。
]①调查②测验③实验④口试四、判断分析1.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无法直接测出,只能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具体讲就是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的某种精神特性的状况。
2.由于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因而在应用中只能使用等级量表适用的统计方法。
(×)分析:虽然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但在应用时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①假设量表上的单位是相等或近似相等,其前提是常态分布的假设;②把测验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即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
这样就可以使用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
3,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分析:由于测验的编制者给要测量的特性所下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因而区分测验时不能只看测验的名称,而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五、简答1.心理测量的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①心理测量没有绝对零点,只有人定零点。
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知识点
![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ceb0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0.png)
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知识点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复习1、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
2、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浮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3、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 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具正式的心理测验。
4、心理测验的进展⒈操作测验的进展⒉团体智力测验的进展:由欧提斯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进展而来的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分派兵种的需要。
⒊能力倾向测验的进展:韦克斯勒所编的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首先抛弃智龄那个测量单位,运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将表分言语和操作两部分,别仅能够计算IQ,也可区分智力的别同侧面。
⒋人格测验的进展:包括对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
先驱是克雷丕林,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5、心理测验的定义依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照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6、心理测验三个基本要素:⒈行为样本:是一具人对测验题目所举行的反应,所包含的不过全部也许题目的一具样本。
取部分代表全体,取样研究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样本的代表性,即别是任何部分都能够代表全体。
⒉标准化: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重要的是建立有代表性的常模。
⒊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实施,评分,解释应是客观的,尽可能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程度。
测题或整个测验的难度水平的确必须客观。
7、心理测验的性质(领略)⒈间接性:无法直截了当测量人的心理。
⒉相对性: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测的结果是相对照较而言的。
⒊客观性:实际算是测验的标准化咨询题。
8、心理测验分类(识记)⒈智力测验:测量人的普通智力水平,包括: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
心理测量学要点总结
![心理测量学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8e132e284ac850ad0242dd.png)
心理测量学要点总结【基本概念】1)测量:依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三元素:事物(测量对象属性特征) 数字(某一属性的量,特征: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法则。
2)测量要素:a)参照点:计算的起点—相对零点。
b)单位:测量的基本要求,条件:有确定意义+有相同价值。
3)测量量表:斯蒂文斯按量表精确程度从低到高分成4水平。
顺序量表指明类别,类别大小或某种属性程度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仅表示等级不表示属性真正量,绝对值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还有相等单位,数值可作加减运算,但无绝对零点,不能作乘除运算等比量表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作加减乘除运算心理测量一般在顺序量表上进行4)心理测量: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操作程序,观察少数人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手段。
特点:a)间接性:无法直接测量,测量外显行推论心理特质(描述一组内部相关,联系行为时使用的术语,对刺激作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 b)相对性:对人行为比较时,没有绝对标准c)客观性:标准化(项目,计分原则和手续,分数转换和解释)材料性质 1.文字测验 2.操作测验测量方法问卷法(MMPI 16PF EPQ)+投射法(罗夏测验,主题统觉TAT)材料严谨程度 1.客观测验(直接理解,无须猜测遐想)2.投射测验(问题模糊,须用想象力,投射被试者思想情感,经验)测验形式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1.最高作为测验(作出最好回答,有正确答案)2.典型行为测验(按习惯方式反应,无正确答案)【三类心理测验】1.智力测验:吴天敏-中国比内量表龚耀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儿童(C-WISC),韦氏幼儿(C-WYC-SI)林传鼎-韦氏儿童(WISC-CR)张厚粲-瑞文标准型测验(SPM)李丹-联合型瑞文测验(CRT)2.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3.心理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焦虑状态评定量表,恐怖状态评定量表。
心理测量学教案
![心理测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06d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d.png)
(三)等距量表(间距量表)
它不但能够指代事物类别、等级, 而且含有 相等单位。
没有绝正确零点。
(四)比率量表(等比量表)
除了含有类别、等级、等距特征外, 还含有 绝正确零点。
心理测量学教案
第31页
量表名称 类别测量
等级测量
等距测量
比率测量
心理测量学教案
性质
统计方法
只能对事物进行分 次数,百分比,2,列 类,含有区分性 联相关
即第一单位与第二单位之间距离等于第二单
心理测量学教案位与第三单位之间距离。
第29页
四 测量量表
(一)命名量表(类别量表)
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 分类。
命名量表又可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名称量 表,即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二是类别量 表,即用数字指代事物种类。
心理测量(学教案二)次序量表(次序量表、等级量表) 第30页
能把事物分等,含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 有等级或序列性 级相关,秩次检验
能把事物作等距分 均数,标准差,积矩相 等,含有等距性 关,T检验,F检验
能测量事物差异百 几何均数,等比量数 第32页
四种测量在三个维度上表现
绝对零点 相等单位 大小关系
类别 无 无 无
等级 无 无 有
等距 无 有 有
比率 有 有 有
80年代以前 孟承先《测量之学理研究》、王叔林《心理与教育测
验》、陈选善《教育测验》、艾伟《小学儿童能力 测验》、孙正邦《心理与教育测验》 80年代以后 宋兆鸿等《当代教育测量》(1986);郑日昌《心理 测量》(1987);戴忠恒《教育与心理测量》 (1987);俞嘉元《教育与心理测量》(1987); 王汉澜主编《教育测量学》(1988);彭凯平《心 理测验——原理与实践》(1989);刑最智、司徒 伟成《当代教育测量理论》(1989);漆青书、戴 心理测量学教海案 崎《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992);第黄12页
(2021年整理)心理测量学重点
![(2021年整理)心理测量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2a0def31126edb6f1a10fa.png)
心理测量学重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心理测量学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心理测量学重点的全部内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
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 : 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心理测量学知识
![心理测量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e07a4e2b8f67c1cfad6b8f2.png)
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 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 科学的心理测验是工业革命成功后19世纪的 欧洲发展起来的。
高尔顿: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人体 测量学实验室”被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统计学概念。 皮尔逊:创立积差相关法。 卡特尔: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 《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 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量表):是世界上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1.间接性:
特质的抽象性和可测性
2.相对性(常模让分数的解释有意义) 3.客观性(即标准化问题)
1.智力测验。如:比内-西蒙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内 (S-B)智力量表、WAI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Raven瑞 文推理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如:音乐、绘画、机械技巧、文书 才能测验。 3.人格测验。测量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 问卷法,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投射法,如: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主题统觉 测验(TAT)。
发展顺序量表是最直观的发展常模。 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其中最 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
守恒(conservation),是指这样一种认识:两种 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样改变组合, 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及容量等方面仍 然是相等的。 例如质量守恒、重量守恒、长度守恒、容量守恒。 儿童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5岁 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6岁才会掌握重量守恒;7 岁时才有容量守恒概念。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5)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03b5144c5fbfc77da269b1e2.png)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5)1.心理测验()。
A.所得结果绝对可信B.无使用价值C.是决策的惟一依据D.其分值高低可作为参考依据【答案】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EPQB.MMPIC.16PFD.WAIS【答案】D3.将学生按考试的结果进行排名,其名称为()。
A.命名量表B.比率量表C.顺序量表D.等距量表【答案】C4.下列关于高尔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最先倡导测验运动B.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企图由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来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C.首次提出来“心理测验”一词D.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答案】C5.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代表性的行为样本B.测验方法和过程的标准化.C.心理品质的绝对测量D.心理品质的客观测量【答案】C6.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为工具的测量。
A.调查B.测验C.实验D.口试【答案】B7.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是()。
A.高尔顿B.比纳C.波林D.卡特尔【答案】D8.在各类标准分数中,T分数指的是()的分数。
A.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B.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5C.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D.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9.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60,经换算百分等级为7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A.30%B.40%C.60%D.70%【答案】D10.投射测验的特点是()。
A.测验材料的结构完整B.被试的反应可事先确定,反应的内容是有限的C.刺激材料的意义不明确D.结果解释是客观的,不受经验的影响【答案】C11.标准九分(standard nine)是比较知名的一个标准分数系统,它是以()的一个分数量表。
A.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B.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5C.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2D.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15【答案】C12.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与实足年龄之比。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全面讲解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全面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25b9df33d4b14e852468bf.png)
2014-7-17
(三)分组抽样
当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群体又具多样性时采样 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 制定常模是最常用的方法 先按某种(或几种)变量分层,然后在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 样本,组合成常模样本。 A、分层比例抽样 B、分层非比例抽样
(四)分层抽样
2014-7-17
2014-7-17 9
第四单元 错误与正确的测验观
3个错误观 2个正确观
2014-7-17
10
测验的错误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解决一切问题,分数绝对化。
测验无用论
测验侵犯个人隐私、违背民主原则。 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依据。
测验单一论
心理测验等于智力测验
2014-7-17
11
正确的测验观
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 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2014-7-17 14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发展史
三个十年: 高尔顿的心理统计、卡特尔的《心理测验与 测量》、比内智力测验 四个发展方面: 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验的发展
2014-7-17 15
测验常模的建立
2014-7-17 7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
根据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心理特质
相对性
结果是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而言
客观性
实施、评分和解释标准化
2014-7-17 8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分类
5种分类: 功能分类:智力、特殊能力、人格测验 性质分类:文字、非文字(操作)测验 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投射测验 测验方式分类:个别、团体测验 测验要求分类:最高作为、典型行为测验
心理测量学知识
![心理测量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00ab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元素:(1)事物(2)数字(3)法则。
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地说,就是引发我们兴趣的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在心理测量中,我们所感兴趣的、所欲测量的当然就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等。
所谓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所谓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这样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单位。
(一)参照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要又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另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二)单位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有稳定的意义,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理解意义要相同,不能出现不同的理解;二为有相同的价值,即相邻两个单位点之间的差别总是相等的。
三、测量量表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现,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一)命名量表这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
(二)顺序量表它比命名量表水平更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有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三)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
(四)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一般说来,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验的定义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1a85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探究了人类思维、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规律和机制。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吧。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即人类如何感知、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
其中,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长期记忆则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和回忆信息的能力。
除了记忆外,注意力也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注意力是指人类在感知和思维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忽略其他无关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分为外部注意力和内部注意力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关注外界刺激的能力,后者是指关注内心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个体差异和特质组合。
人格是指个体的稳定和一致的行为模式、情感状态和认知方式。
人格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这一理论将人类的个体差异归纳为五个基本特质,分别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此外,人格心理学还关注人类自我概念和自尊心。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外貌、能力、个性等方面的看法。
自尊心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价值感,它与个体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它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是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儿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此外,社会心理学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研究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社交认知、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四、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学测量和评估方法的学科。
心理测量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491cfb5901020206409c66.png)
• 始于1914年前后,1979年大力恢复,致力于本土 化。
08.04.2021
18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分类与功能
一、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3、人格测验
4、成就测验
5、神经心理测验
08.04.2021
19
1、智力测验
• 这类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现代常用 的著名智力测验有:Binet-Simon智力测验、 Stanford-Binet智力测验、Wechsler智力量表、 Raven推理测验。
度上能够测到它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
• 效度是测量测验科学性的最重要的指标。
08.04.2021
13
第二章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 1.(英)高尔顿:通过生理特点测量人格(优生论者)、
提出“相关”概念——1880s • 2.(美)卡特尔:1890年,《心理》发表《心理测验与
狭义的心理测量就是指心理测验。
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 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 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 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
• 心理测量的单位元没有其他学科领域的单位成熟和完善。
08.04.2021
8
•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
1、行为样本(sample of behavior)
针对于等比数据的统计方法:
除了有适合等距数据的统计方法外,还有几何平均数、 变异系数等。
等比数据→等比量表
08.04.2021
7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 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有
![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有](https://img.taocdn.com/s3/m/cbc604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2.png)
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有
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有: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技能。
1、《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的发展史,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及想象,意识与注意,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
(2)基础知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化与我,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家庭。
(3)基础知识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简史,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发展心理,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4)基础知识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包括变态心理学的对象,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常见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健康心理学,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压力与健康。
(5)基础知识第五章:心理测量学包括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测量与测量表,测验的常模,测验的信度,测验的效度,项目分析,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心理测验的使用。
(6)基础知识第六章: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简史,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婚恋、家庭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
2、《技能操作》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
心理学考研专业课心理测量知识点项目分析
![心理学考研专业课心理测量知识点项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5986ee050876323012120b.png)
心理学考研专业课心理测量知识点:项目分析1、项目分析是指:一组分析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的统计方法,而广义的项目分析则还包括内容效度分析和项目编写的分析。
2、最简便的难度指标通过率:所谓通过率就是在回答某个项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
3、项目难度与测验难度的确定:(1)对题目难度来说,如果项目过难或过易,就会造成被试基本上都答错或基本上都答对了,也就是P值接近0或1,这样也就不能区分被试能力的差异。
大体而言,项目难度为.50时最理想,此时项目具有最大鉴别力。
(2)在实际操作时,一般只需使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50而各个项目的难度在.50±.20之间变化。
如果测验是用于选拔或诊断,则最好多选一些难度与录取线接近的项目。
在项目选择上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当项目形式是选择题时,要考虑到让P值大于概率水平,否则项目是无效的。
4、鉴别力分析的设想基础:如果单个项目与测验测的是同11、一特性,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在测验上得高分的人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概率大,而在测验上得低分的人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概率低。
鉴别力分析就是在这一设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的鉴别力就是其对于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5、鉴别力分析的一般方法:鉴别力指数、项目-总分相关、项目间相关。
6、鉴别力指数是:运用极端组计算项目鉴别力的一种简单方法。
公式为:D=PH-PL是高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而是低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
当D<.19是,项目差,必须淘汰;但D在.20~.29之间时,项目尚可,但必须修改;当D 在.30~.39之间时,项目良好,但还是最好稍做修改;而当D.>40时,项目完全可以被接受,但一般测验,D>.30项目就可以接受了。
7、项目总分相关是:被试在项目上的得分与其总测验分的简单相关。
8、难度水平与鉴别力:难度水平直接限制了一个项目的鉴别力。
如果当P值接近.50,项目最可能具有高的鉴别力。
但是,P值接近.50并不能保证项目有高的鉴别力,只能说在统计上已经没有限制了。
心理咨询师之心理测量学
![心理咨询师之心理测量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84e3e4aef8941ea76e059a.png)
考点
26
帮助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了解来访者心理特性、
行为问题及性质得到正确的评估和诊断,以便于
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行为矫正训练。
27
吴天敏修订的中国比内量表 龚耀先等人修订的: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张厚粲主持修订的瑞文标准测验(SPM) 李丹等修订的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由测验直接得到的分数属于顺序数据,不能
作进一步的运算,为了充分利用测验所得到的信
息,就有必要对原始分进行某种处理,使之成为
等距数据。
65
例:
Z分数公式:
考点
X任一原始分数, 为样本均数, SD为样本标准差。
z分数包含了比原始分更多的信息。
比如,如果只知道某一学生考试得了87分,
考试的题目的难度?
皮亚杰——守恒概念的研究。 5岁——质量守恒 6岁——重量守恒 7岁——容量守恒
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 的附加月份之和。将标准化样本中每个年 龄组的平均原始分数作为年龄常模。通过 将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便可求得每 个人的智龄。 考点 (考点)智龄计算: 1.比内-西蒙量表中产生使用智力年龄概念 2.原始分数和年龄常模比较
考点
三、测量量表
考点
三、
考点
量表 命名量表 Nominal 顺序量表 Ordinal 等距量表 Interval 比率量表 Ratio
水平 最低 次低
功能 类别、区分 类别、区分 、等级、顺 序、大小 类别、等级 、差异大小 类别、等级 、等距、比 率
绝对 零点 无 无
单位
无相等单 位 无相等单 位
心理测量基础知识部分
![心理测量基础知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4cdb2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b.png)
49-52
三级(智力中等):
45-54
44-52
42-50
35-48
四级(智力中下):
33-44
28-43
28-41
21-34
五级(智力缺陷):
0-32
0-27
0-27
0-20
2、剖面图法(将测验分数关系用图来表示)
以年龄量表为例 包括: (1)一组可以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 (2)常模表 (3)一个常模团体
心理测验的性质
#2022
1.2 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
测验功能
材料性质
测验方法
材料严格程度
测验要求
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
客观测验
投射测验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最高作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
记忆
心理测验发展的历史
人物1:高尔顿 提出了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注意:学生皮尔逊提出了级差相关。
请问样本大小合适的关键是什么?
常模的使用
原始分数
转化
常模分数=导出分数
举例,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中60题答对了51题,51为原始分。通过查阅常模51分对应100 ,100即为常模分数,也称为导出分数。
常模分数分数的分布,即通常说的常模。
导出分数的特性:与原始分等值、具有意义、等单位、具有参照点。
常模是呈现常模资料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构成包括: 1、原始分数、2、导出分数、3、对常模团的有关具体描述
量表的种类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ca37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0.png)
心理咨询师三级课程目录一、基础理论知识(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和知觉4、意识和注意5、记忆6、思维7、语言8、动机和情绪9、能力和人格(二)社会心理学1、社会思维2、社会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三)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6、成年期的心理发展7、生命全程发展观(四)变态心理学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3、常见精神障碍4、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5、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6、压力与健康二、心理咨询技能(一)心理咨询概论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特点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与职业要求3、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任务和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基本技术1、建立咨询关系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3、参与性技术4、影响性技术(三)心理咨询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认知疗法4、人本主义疗法5、后现代主义疗法三、心理测量学(一)心理测量学概述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性质3、心理测量的分类(二)测验的常模1、常模团体2、常模的类型3、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三)测验的信度1、信度的概念和作用2、信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信度的因素(四)测验的效度1、效度的概念和作用2、效度的评估方法3、影响效度的因素(五)项目分析1、项目难度2、项目区分度(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测验的目标分析2、测题的编写3、测验的编排和组织(七)心理测验的使用1、主试的资格2、测验的选择3、测验前的准备4、测验的实施5、测验结果的解释四、心理诊断技能(一)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初诊接待2、摄入性会谈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二)初步诊断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3、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五、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相关法律法规1、精神卫生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7-8 9-10 11-12 13 14-15 16-17
4-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9
2-3 4-5 6-7 8 9-10 11-12 13-14
2-3 4-6 7-8 9-10 11-13 14-15 16-17
5-6 7-8 9 10-11 12-13 14-15 16-17
针对于等比数据的统计方法:
除了有适合等距数据的统计方法外,还有几何平均数、 变异系数等。
等比数据→等比量表
2020/7/18
7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 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2020/7/18
6
3.等距数据(interval data)特点:有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 可加减,不能乘除。如温度、分数。
针对于等距数据的统计方法:
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等。
等距数据→等距量表 4.比率数据(ratio data)特点:有相等单位,有绝对0点, 可加减、乘除。如身高、体重、反应时等。
即任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相等。 三、数据类型与量表类型
数据类型
决定
量表类型
2020/7/18
4
(一)数据类型 1、根据数据来源分类 计数数据(count data) 测量数据(measurement data) 2、根据数值表示是否连续分类 离散数据(discrete data) 连续数据(continuous data) 3、根据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分类 称名数据(nominal data 顺序数据(ordinal data) 等距数据(interval data) 比率数据(ratio data)
第五章 其他常用心理测验
第七章 测验编制和实施的一般程序
第八章 目标参照测验(重点)
第九章 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
2020/7/18
2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述
第一节 一般测量概述
一、测量的定义
测量(measurement):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测 量工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单位
心理测量学
2020/7/18
1
内容提要
1.基础知识部分:
2.技能部分:
第一章 概述(测量要素、量表类型
是重点)
第一章 成就测验
第二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第三章 测量信度(重点) 第四章 测量效度(重点)
第二章 智力测验 第三章 能力测验
第五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重点) 第四章 人格测验
第六章 测验常模(重点)
5-6 7-8 9-10 11-13 14-15 16-17 18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要获得有代表性行为样本,关键在于控制影响该行 为的诸多因素,再采用许多复杂的测量学方法来筛选行 为样本,这一过程称为测验内容标准化过程。
2020/7/18
9
2、测验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 即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测验分数的解释这些过程具有
一致性。 • 测验的标准化包括:
(一)测量的参照点
就是指测量的起点。
• 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长度、重 量等。
• 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温 度、学习成绩。
2020/7/18
3
注意: 相对参照点为测量起点的测量结果只能进行加减运 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二)测量的单位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确定的意义 (2)要有相等的价值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2)测验条件的标准化。
有相同的测验情境、相同的指导语、相同的测验时限 (3)测验评分规则的标准化。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常模(norm)是一组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的平均测验分数。 常模的功能:给测验分数提供一个可比较的参照对象。
2020/7/18
10
因 素1
A 0-1
2020/7/18
5
数据类型:根据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分为以下4种: 1.称名/命名数据(nominal data)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如性别 (男、女)、婚否、是否中共党员等等。 针对于称名数据的统计方法: 百分比、频数、众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称名/命名数据→称名/命名量表 2.顺序数据(ordinal data)特点:无相等单位,无绝对0点,不 能加减乘除。如名次。 针对于顺序数据的统计方法: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顺序数据→顺序量表
3-4 5-7 8-9 10-11 12-13 14-16 17-18
3-4 5-7 8-10 11-12 13-15 16-17 18-20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2-3 4-5 6-7 8-10 11-13 14-16 17-18
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狭义的心理测量就是指心理测验。
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 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 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 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
• 心理测量的单位元没有其他学科领域的单位成熟和完善。
2020/7/18
8
•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
1、行为样本(sample of behavior)
B 0-3
C 0-5
E 0-2
F 0-2
G 0-4
H 0-1
I
0-3
L 0-4
M 0-3
N 0-1
O 0-1
Q1 0-4 Q2 0-4 Q3 0-4 202Q0/47/18 0-1
23
4
5
6
7
8
2 3-4 5-6 7-8 9-11 12-13 14-15
45
6
8
9
10
6-7 8-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1
指的就是测验内容。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心理测验就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行为表现来间接地反映心 理活动的规律和特征。但是,任何一种心理测验都不可 能也没有必要测查反映某项心理功能的全部行为,而只 是测查其部分有代表性行为,即取部分代表全体。
在编制某种心理测验时,必须考虑测查行为样本的 代表性,也就是测题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