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因为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

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

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

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

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毛泽东关于死亡意义的

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本文考察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

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

联系。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

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神、人、鬼各居其所。中国原始

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

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

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

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孔子站在岸边望

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

无可奈何。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

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切

感悟。深意在于:生命是有限的,应把精力首先放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思考生比研究生更有意义,把生活的问题安排好了,死的问题就容易

解决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而仅仅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其实孔

子也并没有放弃对死亡问题的思考,仅仅觉得如果你真正地认识了生,

也就认识了死。所以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

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

亡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

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那就是道德

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为民、为国、为他而去忠、去孝、去悌、去友,立功、立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与儒家相比,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表现出一种浪

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那么道家

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把万物归结于“道”,而“道”法自然。

凡事不能强求,要顺其自然,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不

去为的意思,而是说要顺应自然之理,国家的治理是这样,人的生死

也是这样。对人来说,生也自然,死亦自然,没什么可高兴和惊奇或

悲伤的。只有那些超越“生死”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所以面对死亡不必要有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不需要去执着

于现实的事务,而是应该按照天理和自然的法则调养好自己。既然生

死是“天道”所定,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要“生死齐一”。

真正把死亡描述得恐怖可怕的应算是汉代佛教。释加牟尼曾为印度王子,不受魔鬼撒旦关于万国荣华的诱惑潜入山林苦修,菩提树下冥思

苦想七天七夜关于人生的痛苦和解脱之道,终于悟出生的本质就是痛

苦的真谛,从而开创了“四圣谛”为核心要义的佛教生死观。儒教对

死亡的基本观念是:人不仅仅有一“生”,而有无数的生死轮回,死

是这种轮回不已的生的中介。人生的痛苦在于人的肉体,肉体最大的

痛苦是死亡。肉体可灭,而灵魂可以转生或转型。人一生要与自己的

肉体做斗争,只有战胜自己肉体的人才能享受到来世的快乐,达到

“涅槃”。在这里,死亡在佛教那里有了几份生存的沉重,变得明森

恐怖。

如果说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道家的死亡观是飘逸的,那么佛家的

死亡观则是消极的。它是要通过对自己需要和欲望的压抑达到根本不

存有的虚无世界。

应该说,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的死亡观相对成熟了。人们一般能接

受死亡这个客观事实,也不大相信死后世界的存有。隋文帝坚决反对

神仙怪异之类的存有,陶渊明选择了“自然无为”的人生观,只要今

生今世生活得安逸,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行了。“朝与仁义生,夕死

复何求。”明代思想家吕坤对死亡的理解更为深刻:“呼吸一过,万

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认为死后看风水,请

阴阳先生是“舍我本身,求之枯骨”。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死亡观造就了无数不同的人生。众多

仁人志士秉承了儒家的死亡思想,报国安邦,杀身取义,如宋江、谭

嗣同、文天祥、陈天华。而道家的死亡思想造就了象“竹林七贤”以

地当床、茅棚作被、天为帐与猪狗同食这样的隐世者及敢于在宫庭颠

倒骑马的文人骚客如李白。应该说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

死亡观是儒家死亡思想的传承,是人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但是,他

们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高度,为人民谋幸福,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死亡观的忠实践履者。所以说马克思

主义的死亡观具有中外以往任何死亡观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李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一书中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

生和死都是很自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所以,人首先考虑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去为无法抗拒的死

亡和根本不存有的死后世界忧虑、烦恼。但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有

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一种是消极避世,放任自流的态度,如“竹林七贤”。另一种是自私自利,巧取豪夺,拼命满足肉体、感官欲望的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