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05 公共管理学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生姓名 专 业层 次批 次学 号学习中心年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 满分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论点、论据 40材料、数据 20写作规范性 15字数要求10 论文编号:服务型政府相关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且著书很多,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对服务性政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

通过对这些文献著作的综合论述,来充任的认识和学习服务性政府相关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

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将有一个提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国内研究目录前言 (1)1 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方面 (1)2 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方面 (2)3 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方面 (2)4 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方面 (3)参考文献 (4)前言随着政府的不断改革、发展,国外的研究视野日益由“政府干预”转移到“政府失灵”、“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等问题上来,兴起了“重塑政府”运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

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是与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弗雷德里克森(2003,P.12),认为,新公共行政学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

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服务的公平、对市民需要的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经理应当对决策和项目执行负责任。

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主题是市民参与政策制定、邻居控制、分权与民主的工作环境,关键是授权、促进与适应。

劳伦斯·琼斯和弗雷德·汤普森(1999,P.32)在《面向世纪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一书中讨论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战略的“五’,即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五个阶段或五个战略重构、血重建、重塑、重组、刊吐重思。

服务型政府文献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文献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文献研究综述作者:王亚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8期摘要:服务型政府建设是行政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其核心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发展和完善。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是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还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构建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改革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我国学者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随即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任务,尤其是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其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要求后,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研究达到繁荣阶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研究氛围,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研究文献的收集、阅读、整理,了解到学者们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及推进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指导作用。

1.服务型政府发展历程1.1服务型政府的释义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产物,是行政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国内学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因此,要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服务型政府的精髓和要义。

施雪华(2010)[1]从内涵角度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两者有机关联,服务是主体满足客体利益和需求的事物、行为及其过程,而管理又是为满足主体和客体共同利益和需求的,同时限制各自利益和需求的事物、行为及其过程。

何水(2010)[2]从服务型政府的外延分析了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相对于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权的管制型政府,它是运用全新的行政理念、制定战略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组织形态,按照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运行方式,能够适应并且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

高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高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文献综述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逐渐产生了变化,现代背景下的政府更应该注重的是其服务性能的发挥。

关于在我国建设服务性政府理念的提出的时间实在改革开放后,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一、服务性政府的提出服务性政府的提出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这一时期里,许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把政府职能向服务性方向转变,这一政府转身的过程又被相关人员称之为政府重塑过程。

在政府职能转换的过程中,西方某些学者就把以为顾客服务为核心的观点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说这是服务性政府被建立的最初始的阶段。

在此之后,随着服务性政府的不断发展,其在公共管理方面也表现出了某些问题,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就在其相关文献中指出在现行的公共管理方式中存在某系问题,其在对当时的政府理论进行辨别性认知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其文献中对于公共服务的内容以及实质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在此研究观念中表面所有公共服务工作的推进必须以公民权益为基础,政府所有工作的进行所服务的最终对象应该是其公民而非传统服务理念中的顾客,这对于服务性政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就目前国内外对于服务性政府的研究状况来看,许多学者在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和定义上的认知上存有差异,但是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最终目的上还是能够保持相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学术思潮直接促进了各个国家以及区域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登哈特夫妇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木内涵:一是服务而非掌舵,政府应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更多考虑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二是服务公民而非服务顾客,政府一旦提供了公共服务就是为所有人提供的,不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还需建立政府与公民间的信任;三是重视公民身份,超过企业家精神,政府的主人公是公民而不是政府,重视公民权可以使政府人员和公民都致力于公共利益;四是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公民的安全、尊严、归属感及公民意识,政府应致力于公民信任和合作;五是追求公共利益,将公共利益视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寻找各种方式方法,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六是责任不单一,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公共行政官员的关注点应包括市场、行为准则、社会价值、公共利益等各方而;七是在思想上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政策或计划通过协商制定,从而更好地贯彻执行。

政府职能转变(文献综述)

政府职能转变(文献综述)

政府职能转变——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丛慧波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的公民导向制度;摸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公共财政体制的结构调整;公共保障机制的建立与优化;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1]刘志辉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①树立新的意识。

要树立人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

②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③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2]贾博在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①转变观念、重视服务。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二是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三是从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转变;四是从效率中心主义向成本中心主义转移。

②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要从制度层面规范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

其一,加强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和决算的监督,让政府预算走进阳关地带。

其二,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③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一是需要更新观念,二是需要将政务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

④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

[3] 肖向前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政府行政规则上,建设法治型政府;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在行政运作上,建设责任型政府;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建设阳光政府;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

[4]裴蓓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更新政府行政理念。

更新政府行政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二是要树立责任理念;三是要树立“公共管理”理念。

第二,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优化政府组织机构,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变革政府管理模式。

变革政府管理模式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构建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构建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论当今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引言 (1)二、针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 (2)三、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的综述 (2)四、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路径的文献观点提炼与评价 (6)五、对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总结 (7)六、小结 (8)论当今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核心理念,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模式。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现阶段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强我国公共服务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政府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路径一、引言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指的是政府对以上的公共事业履行相应的义务的职责。

当今社会的尖锐突出的两大矛盾—- 一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二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导致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政府加强对公共职能的履行,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当前在我国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中,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制,没有建立规范的政府分工和问责机制,没有形成地区间和城乡之间资源的公平配置制度,由此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所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并制约了公共服务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促进政府间间接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健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种体制机制,引导各级政府逐步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观和绩效观;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国家之间、地方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也越来越敏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花了多少钱,更关心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对公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切实的改善。

公共管理学-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公共管理学-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一、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历程“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学者在21世纪前后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中国学者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对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进行的一次大胆探索。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源自于我国行政法学者对于“服务行政”的研究与探讨。

二、服务型政府研究现状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1、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角度学界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讨主要是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第一,从政府与公民关系转变角度进行研究。

这些学者认为:我们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首先必须重新确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这是我们政府改革的基本点。

只有在这种主仆关系下,我们所追求的政府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模式。

第二,从政府职能历史演进角度进行研究。

这些学者认为,政府从统治型向管理型再向服务型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趋势,是有着明显的规律性的发展过程。

相应地行政模式也由“统治行政”向“管理行政”再向“服务行政”转变。

他们认为,近代社会以前的行政可视为是“统治行政”,相应的政府类型也就是“统治型政府”;近代社会的行政是“管理行政”,其相应的政府类型就是“管理型政府”;第三,从政府职能结构调整角度进行研究。

这些学者是从对2003年中国爆发的“SARS危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这一问题的。

他们认为,中国原有的政府过于强调经济职能,而忽视了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四,从政府工作方式转变角度进行研究。

这种理论探讨主要是对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经验的总结。

他们把地方政府在政府改革中所采取的扩大服务项目、集中服务提供、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努力,比如“政务超市”、“阳光大厅”、“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审批中心”等的尝试,当作地方政府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措施,把引入这些新的工作方式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当作服务型政府。

2、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是近年的显学。

但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国内众说不一。

服务型政府建设(合集五篇)

服务型政府建设(合集五篇)

服务型政府建设(合集五篇)第一篇:服务型政府建设2011申论热点—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声音】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

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服务型政府概念】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第一,观念必须转变;第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世贸经济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第四,办事必须公开化;第五,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第六,建立贸易工作的复审机制和失误救济机制;第七,要正确处理服务行政中的管制问题。

【标准表述】构建服务性政府的五项措施:1. 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3 月 22 日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为应对现实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行政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观念。

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国际发展和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最终任务.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服务型政府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借鉴西方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并得到了高层的认可。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题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年3月8日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最终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

因此,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系列问题.一、服务型政府的界定界定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弄清服务的概念,那服务是什么呢?随着公共管理理念的产生,服务已被大家熟知,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

查阅相关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一工作,”还有其它学者认为服务是一项为集体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或者说服务的目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1)---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复制黏贴..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1)---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复制黏贴..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其特殊性在于多元社会形态并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特点成为共时态。

特别是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我国的政府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这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政府从自身角度出发,调整结构、转变职能、实现政府转型,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育成熟和中国的成功入世,以及民主政治发展必然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主导趋向和目标模式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下,政府也必须在角色和职能上进行新的定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路径选择。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其客观必然性,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出一些理论分析和对策。

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界定了相应的核心概念,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概况;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和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对策分析,提出要稳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着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设,大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发展与改进服务型政府所需的方法,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环境建设;最后是结束语,主要介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IAbstractAt present,China is in the economic,social transition,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ocial forms,agricultural society,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as become tense. In particular,due to the inertial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Chinese government sti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al government in many respects,which has severely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se circumstances,it is the urgent requ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from its own point of view adjusts the structure,changes in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health,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goal of government's transition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to build the requirements of a people-oriented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s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maturity and succes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as well a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build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create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refor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 selection trends and goal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historical task, the Government must carry out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the new lo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ese political path to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has its objective necessity for improving the party's abilit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solv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in society,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ivil servants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insist on serv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governance for th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rying to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make som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IIThe text includes four parts: Part I,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subjects,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to define the cor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article and structural arrangements;the second part of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third part of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there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e fourth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to carry out response analys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solid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focus f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ystem, and vigorously carry out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ivil service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methods needed to go all out to promot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Finally, concluding remarks, mainly to introduce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and arduous.Key words: government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hina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现状综述 (2)1.3 基本概念界定 (3)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9)第2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概述 (11)2.1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11)2.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做法 (12)2.3 我国公共服务建设已经取得的初步成绩 (16)第3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8)3.1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8)3.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22)第4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25)4.1 稳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25)4.2 着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设 (28)4.3 大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队伍的建设 (34)4.4 发展与改进服务型政府所需的方法手段 (36)4.5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环境建设 (37)结束语 (39)参考文献 (42)致谢 (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6)IV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浪潮,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塑造和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的文献综述前言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政府,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理念、政府组织模式与工作方式。

这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的理论探讨,即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已经在全球取得主导性地位。

而这种新的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模式应当是服务型政府。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政府旧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政府再造成为新时期的一项迫切任务,其中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政府再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学者们也从许多角度进行了研究。

正文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政府均以重塑服务型政府为其主要目标。

1994年,英国政府进行了“政府信息服务”的实验;1996年11月公布“Government Direct”计划,提出新形态的公共服务以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美国政府于1994年9月20日颁布了“顾客至上:服务美国公众的标准”,主张建立顾客至上的政府。

同年12月,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提出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报告认为,改革政府不只是人事精简、减少政府赤字的问题,更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彻底重塑政府对民众的服务工作。

还有新西兰的“公共服务部门之改造”以及日本的“实现对国民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行政”,都体现了政府改革的目标——构建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先后多次进行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的机构改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所谓的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以服务为理念,以公众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核心职能,以创造必要文化发展环境和条件为根本任务,创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可以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提供满意的高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现代政府。

实践证明,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治国的新主张,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服务型政府的文献综述

服务型政府的文献综述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意味着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与政府管理模式的重新解构,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们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具备现代服务理念和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责任是:第一,在管理理念上,我们所要构建的服务型政府是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这就要求政府肩负起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宏观调控和直接供给的双重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点是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即:强调要分权和解除规制,使管理过程如预算、人事、采购等合理化;“在管理的思路上引入市场机制以改进竞争;在管理的原则上坚持产出和绩效取向;在管理的方式上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工具(如成本核算、控制技术等)。

总之,通过改革,将政府公共管理导向市场化。

”[1] 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府不再同时掌舵和划桨,而是把划桨的任务赋予更为高效率的市场,政府则专心做好掌舵的工作。

而在以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新公共管理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

我们所要构建的服务型政府,则须批判吸收上述两种理论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予以创新和超越。

其主导性的理念为: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有效发挥市场的功能,将政府和市场两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分类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引入竞争机制,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有限,以及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与供给不足存在尖锐矛盾的现实决定,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可能由政府独自包揽,而部分公共服务领域向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开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是我国政府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才能真正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

本文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服务型政府”概念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归纳总结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目录1、前言..................................................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1.3.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 - 2 -1.3.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2 -1.3.3 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失衡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 2 -1.3.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 3 -2、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3 -2.1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3 -2.2 强调经济政绩................................................ - 3 -2.3 财政支出不合理.............................................. - 3 -3、建立服务型政府需要具备的条件.......................... - 4 -3.1 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 - 4 -3.2 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最小化的政府........................ - 4 -3.3 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府.......................... - 4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 4 -4.1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 4 -4.1.1 行为规范........................................................ - 5 -4.1.2 运转协调........................................................ - 5 -4.1.3 公正透明........................................................ - 5 -4.1.4 廉洁高效........................................................ - 5 -4.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 6 -4.2.1 根据国情,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体系........................ - 6 -4.2.2 探索不同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创新.................................. - 6 -5、结论.................................................. - 6 -参考文献:............................................... - 8 -1、前言服务型政府是当代政府模式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

公共管理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上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公共管理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上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五、创新点
本文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服务型政府的 构建,尤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上,联系到了 政府政策工具,认为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尤其 可以用到政策工具中的市场化工具和社会化工具: 民营化 、用者付费 、管制与放松管制 、合同 外包 、分权与权力下放、 内部市场 、产权交 易、 社区治理 、个人与家庭 、志愿者服务、 公司伙伴关系 、公共参与等等方式来提供公共服 务。
当前学术对服务型政府概念进行界定的代表性意 见主要有以下三种: 1、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 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 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 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经济层面、政治曾面、 社会层面上来界定。 3、将在政府工作中改进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 增进服务项目,设立“政务超市”、“阳光大 厅”、“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审 批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等工作方法的政 府,当作服务型政府。
jingjing讲解框架?一文献综述?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综述?二服务型政府的文献综述?二选题依据?三文章构想?四文章框架?五创新点?六问题和解决对策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文献综述?当新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暴露中逐渐他的缺陷时只注重效率效益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主和社会公平新公共服务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上的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文章构想
本文意旨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深层次研究, 并结合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找到一种途径,能 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向政府主导 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发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 效供给,进而建设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且能够推 动我国社会整体进步的服务型政府。
四、文章框架

服务型政府论文公共服务论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与公民参与(1)

服务型政府论文公共服务论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与公民参与(1)

服务型政府论文公共服务论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与公民参与(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政府也逐渐从传统的治理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公民参与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目标,以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

服务型政府与传统的权力型政府相比,更注重公众的参与和满意度,更关心公民的各种实际需求。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1)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服务型政府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这将有助于强化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主合法性。

(2)加速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

服务型政府强调创新、科技应用,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一过程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增强公民参与和民主意识。

服务型政府重视公民参与和反馈,能够采纳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缓解公共服务紧张和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让公民更加关心公共利益,提高民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强公民对公共事务的了解与参与,政府可以获取公众真实的需求和信任。

同时,公民参与还可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策略(1)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平台。

政府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务平台。

为公众提供多种渠道的公共服务,如网上服务大厅、一站式窗口服务平台,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等。

这些社会化的、便捷的服务模式,能够让公民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务,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2)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监督。

政府应该主动向公众公开政务信息,让公民了解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倾听公民的声音和建议,通过举办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加强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综述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综述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综述韩磊,孙昱丹,张璐,殷江(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政府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则是改革的大趋势。

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进行了理论概括,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基本思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特点及特色案例、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五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学界关于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构建;综述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0)05-0098-04作者简介:韩磊(1985-),男,汉族,河北玉田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管理。

收稿日期:2010-07-15当前,政府改革和政府转型已经成为我们适应全球化要求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我们的政府管理需要根本的变革。

全国都在探索政府管理的变革和创新,服务型政府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从政府改革和政府转型方面,还是从政策及政府管理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都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张康之、朱泽山、迟福林、刘熙瑞、谢庆奎等学者对服务型政府都有过研究分析。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学者较多地从以下七个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一是从政府宗旨和价值上来定义。

张康之、朱泽山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1]二是从政府自身定位上来定义。

刘熙瑞认为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2]姜晓萍则在承认此定义的基础上,强调了公民参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是从政府职能转变上来定义。

论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论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论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部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它有着广泛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繁荣与复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与配合。

由于政府是社会的组织和领导者,掌握着公共资源,并拥有着强大的行政能力,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象征,因而在中部崛起这样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中,中部地区的政府理所当然的处于主导地位,肩负主导作用。

而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中部崛起,关键在于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

1中部地区的崛起要求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1.1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滞后,市场化水平、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乏综合实力和辐射力强的经济中心和城市群,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

中部地区及需加快经济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东部及西部发展势头好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越好,该地政府的服务就越到位,服务型政府构建取得的成绩就越大。

而我国中部地区很多政府都是管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构建滞后。

因此,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2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要求中部地区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共同目标,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中央的大力号召之下,我国各地政府都积极实施政府改革,开展各种措施,将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到实处,真正以民服务为本位,建设服务型政府。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政府官本位意识严重,体制僵硬,机构臃肿,职能亟待转变,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进程也比較滞后。

因而,中部地区必须积极探讨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3中部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权利意识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中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及国家政策因素长期处于闭塞状态,民众安于现状、封建守旧,缺乏民主权利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交流的加深,及教育的普及与深化,中部地区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维权的同时,也要求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22年4月26日目录1 前言: (1)2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2)2.1 从服务行政到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深化与概念的形成 (2)2.2从经济改革到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3)3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4)3.1从管理走向治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4)3.2以公共服务凸显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0)4服务型政府的走向 (12)4.1从机构改革到政府转型:政府改革的理路和走向 (12)5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6)5.1政府再造的系统工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径 (16)6参考文献 (18)摘要:本文针对服务型政府,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背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评述。

全面地反映了有关服务型政府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根据学术界的诸多评议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文献调研改革ABSTRACT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nearly a decade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conducted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system. Fully ref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especially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review of in-depth mining and thinking.Keyword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reform of literature research1前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也是近年来中国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也是公共经济学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服务型政府研究进行理论概括,从三个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梳理总结了学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综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不断深入,为展现服务型政府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概括和总结。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为社会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简单的说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把“全能大政府”体制颠倒了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主仆关系校正过来,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刘熙瑞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大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综合学者的观点,所谓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

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

我国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综述

我国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综述

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7月下半月刊示文物或者讲解对象时,手势要精练、指示要准确到位。

手或讲解棒不可触碰到文物或展柜,制造声音。

讲解的态势要舒展、大方得体,指示动作不可过于频繁。

适量的手势能为讲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过少则显得呆板,过多的手势则显得杂乱而毫无章法,都会影响到讲解和观众的参观。

讲解员在讲解时应有一些指示,指引和表现的手势,但以指示、指引性的手势为主。

手势要自然和谐,恰到好处,不宜过大过频。

一手指示的时候,另一只手应该自然下垂。

指示所用的手一般手心向上或向前,除拇指外的四指自然并拢,拇指与食指成45度角。

指示文物或版面要稍有停留,待观众看清后方可收回,在指示的同时,眼神必须关注到指示的文物或版面。

指示的时间和次数要配合讲解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而有实际意义。

切忌指示没有目的,指示一味的为了有些手势配合,有的人甚至是毫无目的的指示或作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十、讲解状态要自信《墨子·亲士》:“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自信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

自信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自信都是无比重要的。

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

正是有了自信,人们才充满了睿智。

自信的讲解状态最能吸引别人,最能说服别人。

讲解员要使得自己的讲解状态自信、稳重、大方,必须要外塑形象,内强素养才行。

这里所指的塑造形象除了自然长相、服饰衣着、发行配饰外,还包括讲解员的精神、气质、风度、姿态、举止等。

讲解员的形象是有一定的行业规范,一般要求整体简单整洁、庄重大方、自然和谐。

而内强素养则包括几个方面:1、要求讲解员态度诚恳、谦虚、和蔼、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2、要求讲解员熟练掌握讲解内容、灵活运用讲解技巧。

大家常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只有自己底气足了,知识渊博了,才能将最好的讲解呈现给观众,即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3、要求讲解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处变不惊,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锻炼胆量做到沉着稳重都是讲解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今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引言 (1)二、针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 (2)三、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的综述 (2)四、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路径的文献观点提炼与评价 (6)五、对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总结 (7)六、小结 (8)论当今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核心理念,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模式。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现阶段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强我国公共服务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政府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升;路径一、引言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指的是政府对以上的公共事业履行相应的义务的职责。

当今社会的尖锐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二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之间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导致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政府加强对公共职能的履行,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当前在我国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中,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制,没有建立规范的政府分工和问责机制,没有形成地区间和城乡之间资源的公平配置制度,由此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所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并制约了公共服务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促进政府间间接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健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种体制机制,引导各级政府逐步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观和绩效观;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国家之间、地方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也越来越敏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花了多少钱,更关心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对公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切实的改善。

从满足信息需求的层面来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并形成定期公开报告制度,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改善我国公共服务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政府资源配置的职能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在不断加强。

虽然2005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8.5%,但从政府实际能支配的资源和职能范围看,我国属于“大政府”国家。

面对全球性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政府掌控资源不断增加的趋势,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率,特别是加强其核心职责———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改善国民整体福利;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日趋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以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国际竞争逐步演变为国家间市场、企业、政府、资源等全方位的竞争。

政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国际竞争的后台支持,而是直接走上了国际竞争的前沿舞台。

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而政府竞争力又直接取决于其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因此,加快完善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确保政府的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选择。

由以上意义可以看出,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无论是对内稳定社会秩序,还是对外构建核心竞争力提高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是必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献综述就是在阅读著名学者、专家的文章基础上对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

提炼出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党和国家的参考依据,加之笔者自身的评论与补充,政府能够更好地完善和有效地实施公共服务的职能。

让政府能够做到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针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1.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习彬和汤敏轩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学界定》一文中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相互并列、且又不同的一种职能。

其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都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它们各不相同,又互有交叉。

在实践中,不能将二者彼此混淆,更不能用一个去代替另一个。

其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又不完全是政府的职能,二者都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之外的团体与个人来承担的,比如前文提到的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和生产者都不只是政府。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会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职能重心的位移,而不是彼此的替代。

跟其他文献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章通过比较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私人服务与公共服务、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这一系列的概念来得出对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学界定。

(2004年)2.南昌大学的王锋和陶学荣认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指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上述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契约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代币券及社区化等等。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对象是全体公众和社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及社会组织的需求。

(2005年)由此,笔者认为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含义总结如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等同于公共管理,他根据社会与公众的需求与社会上非政府组织(NGO)联合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基础设施、政策保护等。

政府职能的中心逐步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三、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的综述(根据年份排序)1.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著名学者李军鹏教授在《论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一文中认为政府应实现公共服务的“四化”:制度化、公共化、公正化和社会化。

(1)政府公共服务要由运动型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向制度型的公共服务转型,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

(2)政府公共服务要由“经济建设服务型”转向“社会服务优先型”,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共化。

(3)政府公共服务要由歧视性的公共服务转向平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公正化。

(4)政府公共服务要由“单中心治理”模式向“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型,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他认为政府公共服务战略重点的确定必须以正外部性最大、公共性最强、政府最具有比较优势、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将效率与公平有效结合起来为基本原则。

他依据这些原则,可以确定政府公共服务的战略重点是如下五大领域:第一,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

第二,提高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社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提高政府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健。

第四,提高政府公共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与中高技术领域的补贴。

第五,投资于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公共设施平台。

(2003年)2.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唐铁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得到改善,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相比,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亟待进一步强化。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1)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我国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失衡与城乡失衡(2)公共服务职能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健全(3)与国际上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唐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思路:(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

强化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分别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坚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吸引社会资金,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同完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坚持借鉴国外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等做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处理好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关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增加政府公共支出。

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有效地实行转移支付,认真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3)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世界发达国家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形成本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

(4)将就业促进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政府就业公共服务职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5)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切实解决城乡失衡问题。

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解决“三农”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着眼点。

(2004年)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沈荣华认为,现代各国政府事实上都面临一种无法回避的挑战: 社会公众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避免公共开支过大、在不加重税费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就对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现阶段比以往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中国要进行公共服务模式的转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来改进公共服务提供。

2)社会化改革。

社会化改革是指将不必要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向社会直接提供公共服务。

3)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例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政府逐步从生产性和市场性的服务项目中退出,转向公共型服务项目; 建立政府窗口服务制度; 实行社会评议制度; 试行政府服务承诺制; 下放权力,将公共服务项目连带管理权限赋予地方政府,促成了政府间潜在竞争,调动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