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共发展观演变历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中共发展观演变历程探析
摘要:建国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
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传统发展观——改
革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系统考察建国以来发展
变历程,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对待发展问题,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建国以来;发展观;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1-00-03
发展观是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建国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
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
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
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
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
诉求,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生动诠释。系统考察建国以来发展观的
演变历程,梳理党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所形成的不同的发展
观,对于今天我们正确对待发展问题,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调整和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等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艰辛的探索,在借鉴苏联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发展战略: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以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发展目标,通过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提高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在发展态势上,提出在短期内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发展观,顺应了中国发展初期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受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影响以及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一代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按照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确定的发展观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经济体制建设。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1952年8月,“一五”计划草案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开始把重工业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3年2月,中宣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
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再次强调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
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于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1964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工业化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目标。
同时,传统发展观还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1955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的扩大和加快。”[3]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赶超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大块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开除你的球籍!”[4]1956年春毛泽东在提出“十大关系”时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快点多点,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各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5]赶超思想开始萌芽。1957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说:“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5月又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后来时间不断缩短,中国逐渐由“以苏为鉴”走向“超英赶美”。在赶超狂
潮的激励下,我们片面强调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提高钢铁总产量,主要靠外延要素投入来支撑,投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大跃进”便是赶超思想指导下的典型案例,教训异常深刻。196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科学战略,也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而扭曲,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冲击而搁浅。
然而,这个以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传统发展观,顺应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指导中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其他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改革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传统发展观逐渐转变为改革发展观。
改革发展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一片混乱;经济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
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
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路只有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改革开放去推动发展的改革发展观”,这便构成了新时期发展观历史演变的第一种理论形态。
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其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就其性质来看,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其实质和目标而言,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通过区域上的非均衡布局和动态上的波浪式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其地位和作用而言,“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