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江天骥 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哲学史新编笔记
![西方现代哲学史新编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f7d48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c.png)
西方现代哲学史新编笔记一、西方现代哲学的诞生背景。
咱得知道哈,西方现代哲学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那时候啊,社会在飞速变化,科技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哲学观念呢,就有点跟不上趟啦。
比如说,工业革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开始思考人和机器的关系,还有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人的影响啥的。
就像以前人们可能更关注宗教和上帝,现在呢,就开始琢磨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到底算啥。
而且啊,自然科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像物理学、生物学这些领域的新发现,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视角。
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儿,现在都得重新思考啦。
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出来,那对传统的宗教观念可就是个不小的冲击呀,人们开始怀疑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啦。
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流派哈。
它特别注重语言的分析,觉得好多哲学问题啊,其实都是因为语言表达不清楚闹的。
就好比两个人在那儿争论一个事儿,争到最后发现,原来是对一些词儿的理解不一样。
代表人物呢,有弗雷格。
这家伙啊,对语言和逻辑的关系研究得可深入啦。
他觉得语言的意义和它所指称的对象得区分开,这一观点可是对后来的哲学研究影响不小呢。
还有维特根斯坦,他前期和后期的思想还不太一样。
前期他主张语言和世界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好像语言就是世界的一幅精确地图似的;后期呢,他又觉得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得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去理解。
2. 现象学。
现象学这个流派啊,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观的把握。
啥叫直观把握呢?就是不通过那些预设的理论和概念,直接去感受和描述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胡塞尔就是现象学的大佬啦。
他提出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就是要把那些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都去掉,只关注事物本身的纯粹现象。
就好比你看一朵花,不要去想它的科学分类啊,什么象征意义啊,就单纯地去感受它的颜色、形状、气味这些直接呈现给你的东西。
3. 存在主义。
三、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西方现代哲学对好多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哈。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精简版)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79f723bed5b9f3f90f1c83.png)
第一章实证主义第二节孔德的实证主义二、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
一句话,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所谓实证指的是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肯定”、“相对”等意义的东西。
“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一句话,用研究怎样来代替为何”。
三、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孔德用思想发展三阶段论来论证其实证哲学的基本思想。
他认为,人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国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
神学阶段寻找现象的根源,追究最后原因,不得不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来作解释;第二阶段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超自然的神力来解释一切,要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并独断地把这些抽象概念当作绝对知识;实证阶段只借助于推理和观察,以发现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与神学阶段相适应的是神权政治和军事统治的社会秩序;与形而上学阶段相适应的是抽象的民主和平等原则支配的政治制度;与实证阶段相适应的是工业社会,其中经济生活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科学家成了社会的支配者。
六、实证的政治和宗教孔德既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认为社会应由掌握了实证知识的管理者阶级来领导,他们起着中世纪君主和贵族的作用。
孔德的上述政治观以他的道德和宗教观为基础,认为人的最高道德责任或道德生活的最高形态就是对人类的爱和为人类服务。
对个人来说,人类是最高的存在物,具有上帝的地位,应当对之服从和崇敬。
孔德把这种崇拜人类――作为爱的化身的道德实体――的宗教称为人道教。
总之,孔德用思想、情感与行动分别来说明哲学和科学、宗教和短短的、社会和政治,其中哲学是基础、政治是目的,而宗教和道德又将哲学和政治等统一起来。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精选6篇600字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精选6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1e067c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8.png)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精选6篇600字尼采把道德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属于后者,其实质有三:复仇精神、坏良心和禁欲理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1本书重点知识1.西方哲学是怎么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近代西方哲学面对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开始质疑自身理论根基的可靠性。
之后,在培根与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的推动下,突破了经院哲学的影响,确认了理性的地位,并论证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可靠性。
然而,从康德、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2.现代西方哲学的两条主线是什么?现代西方哲学两条最重要的线索,一个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的意志哲学和存在主义思想,另一条就是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
(1)尼采哲学延续的是康德哲学中本体世界的这一支,他并没有通过逻辑实证的方法去演绎规律,而是直接思考表象世界背后的决定性力量,也就是他哲学的核心概念:权力意志。
(2)尼采将康德哲学的外在本体转向了生命本身;而海德格尔彻底终结了形而上学,将研究深入到了生命内在,对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3)胡塞尔现象学彻底解决了近代西方哲学陷入的二元困境,超越了主客体的对立关系,把人与世界看成一个整体。
(4)维特根斯坦沿袭着理性主义倾向的路子在进行哲学研究,把对康德所说的现象世界的理性探究走到了极致。
他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给哲学的目标画了一张“勘测图”,把哲学与科学严格区分,不再让哲学跑偏。
小结1.在19世纪中叶,现代西方哲学开始了,人们对抽象思辨的兴趣减弱,哲学从思辨转向实际,关心的对象变成了具体的人。
2.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给近代哲学带来了危机,这才带来了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
圣经作为知识和真理的来源这个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3.康德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解决人怎么追求真理这个问题。
即使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也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述论
![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述论](https://img.taocdn.com/s3/m/a792a21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4.png)
论文分类号B029 单位代码 10183密级公开研究生学号2006112017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述论A Discussion on Feyerabend's Anarchic Methodology作者姓名:张威专业:科学技术哲学导师姓名:李为及职称:教授学位类别:哲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 2007 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论文题目: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述论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经信一公寓327寝室(130012)作者联系电话:136****3168作者姓名张威论文分类号 B026 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6112017 学位类别哲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哲学社会学院研究方向科学哲学学习时间2006年9 月至2008年 7月论文中文题目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方法论述论论文英文题目A Discussion on Feyerabend's AnarchicMethodology关键词(3-8个)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反规则科学理性姓名李为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硕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 年3月25日答辩日期 2008年5月16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是西方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理论代表之一。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b03f10964bcf84b8d57b03.png)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概论一、什么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渊源1.社会历史背景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西方古代哲学:自然哲学Vs.中国古代哲学:人文哲学●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艺术家与其在描绘这个世界,倒不如说是描绘自己的心灵。
●我们的教育:教人往外看,忽视了内观。
启示:想做好任何事,就要对它有感觉!——心灵的发现。
●人的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人的发现带动了科学的发现,近代科学产生了。
●科学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发现。
●科学的客观性也可以受到质疑的。
客观性?科学也是和文化,或者说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2.对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科学主义。
崇拜科学:科学代表着人的理智武器对付和克服未知的能力,人的日益发展和控制自然,人的智慧的源泉。
歌颂理性。
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理性所倡导的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代替迷信、偏见、特权和压迫。
——起到意识形态的作用。
牛顿是最大的英雄。
乐观气氛:用科学与理性、用计算和控制的世界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导致社会进步。
科学与理性导致——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确凿性、精确性、确定性和严密性。
3.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并行发展●古希腊:人为一切的尺度;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对启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人的非理性都不需要了吗?反思机械论——人是机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
●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人本主义反思。
4.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社会动荡、战争、灭绝人性的迫害等。
5.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
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反思,推动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发展到现代科学。
近代科学不够科学。
2024年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2024年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01250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0.png)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1虽然在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进行了重读,比较阅读下,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崭新的认识,可是合卷之时,脑中仍然一片空白,对着键盘不知从何写起,难道我也达到了“坐忘”的境界,这种状态究竟是“不知”还是“无知”?我想,冯先生的这本哲学史著之所以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不仅因为它承载的是几千年来中国浩瀚的思想史,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让我这位哲学门外汉突然觉得:一直闻而生畏、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哲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并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
冯友兰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而后又到美国学习西方哲学,所以他的这本哲学史著里会时不时将中国古人的思想见解在西方哲学中找到映射,同样也免不了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阐述,这也是他之所以能举重若轻的仅用短短的300页正文,就能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思想史非常系统的、透彻的呈现给读者的功力所在了。
本书开宗明义,首先提炼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
对超现实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先天欲望,除了宗教,还有哲学,可以让人们不会沦陷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因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冯友兰先生认为极少关心宗教的中国人通过对哲学的极其关心,来实现对超道德价值的觉解,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中国先哲们认为单就一个人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同一,为了得到这个同一,中国哲学产生了很多流派,哲学家以身载道,展开了“出世”与“入世”的体验和探讨。
如果真理只有一个,那么在无数探寻真理的路上,总会有人不期而遇。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表象对立,实则补充,演绎着一种力的平衡。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寻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2024年书籍《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个人感慨范文
![2024年书籍《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个人感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b1ff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1.png)
2024年书籍《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个人感慨范文《西方哲学史》是一本涵盖了西方哲学发展史的经典著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中折射出的智慧和思想的力量。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一些个人感悟与感受。
一、对智慧的追寻与思考《西方哲学史》一书将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不同的阶段,从古希腊的哲学起源开始,一直追溯至现代哲学。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流派的介绍,本书以一种扎实而全面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发展轨迹。
阅读《西方哲学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了解哲学思想的演化过程,还可以把握其中的精髓之处。
这些哲学家们通过对人类存在、知识、道德、宇宙等问题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深度而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
二、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思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深刻意识到哲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具体理论,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思维方式。
哲学家们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思维的问题和方法,对于如何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思考人生提供了启示和指导。
通过对哲学思维方式的观察和学习,我逐渐懂得了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探索,我们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哲学思维方式强调了逻辑思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这些思维方法对于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有益的。
三、个人生活与哲学的关系与启示阅读《西方哲学史》让我对人生的一些困惑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在哪里。
而哲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面对这些问题的方式。
哲学者们通过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各种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他们的思想和胸襟使我深受启发。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启示了我对精神追求的认识,康德的实践理性让我明白了自由和责任的关系,尼采则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加思考和质疑,明确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a4f79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3.png)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读完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那感觉就像是在知识的迷宫里转了一大圈,晕乎乎却又觉得挺有趣。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像是见一群特别爱较真儿的人在讨论科学这个超级复杂的大玩意儿。
他们讨论科学是怎么来的,科学理论到底靠不靠谱之类的问题。
像逻辑实证主义那一派,就像是一群拿着放大镜检查科学语句的侦探。
他们强调只有那些能被经验证实的句子才是有意义的科学陈述。
这听起来挺合理的,就好比你说这个东西是热的,那你得能通过感觉或者测量来证明它热呀。
可是呢,这也有点太较真儿了,有些科学上很有用的概念,比如引力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现象推测的,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有点悬乎了。
然后波普尔那老爷子出来了,他就像是个科学理论的质检员,提出了证伪主义。
他觉得科学理论不是靠证实来变得伟大的,而是靠能不能经得起证伪。
这就好比一个产品,不是看它有多少优点被发现才是好产品,而是看它经不经得起挑毛病。
这可真是个新奇的想法,一下子就把科学从那种只追求被证明的小圈子里拉出来了。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科学真理可能只是暂时没被推翻的假设。
就像以前人们觉得地球是平的,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真理”,后来航海家们一探索,这理论就被证伪了。
库恩又提出了范式这个概念,这就像是科学这个大游戏里的不同规则集。
不同的范式下,科学家们看世界的眼光都不一样。
比如说,在牛顿力学的范式下,大家都按照那一套来解释物体的运动。
突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个新范式,那就像是换了一套游戏规则,以前那些在牛顿范式下顺理成章的东西都得重新思考了。
这就像玩游戏从普通难度突然切换到了地狱难度,玩家们(科学家们)得重新摸索规则,而且不同范式之间的转换可不是那么轻松的,就像两个帮派的人,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范式),很难一下子就接受对方的玩法。
再看费耶阿本德,这人可真是个科学哲学界的“叛逆小子”。
他主张“怎么都行”,就是说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是最好的。
这就好比做饭,你可以按照菜谱一步一步来,也可以自己瞎捣鼓,说不定还能捣鼓出绝世美味呢。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2f95f6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b.png)
当代西⽅哲学复习笔记当代西⽅哲学复习笔记第⼀章第⼀节现代西⽅哲学⼀、现代西⽅哲学的概念1、关于现代(1)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终结(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3)20世纪初⼀战、俄国⼗⽉⾰命(4)20世纪50年代⼆战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
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哲学的开端?(1)⼀种崭新的哲学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业⾰命以及第⼀次⾃然科学⾰命;(3)1848年德法资产阶级⾰命;(4)西⽅资产阶级本⾝发⽣了重⼤变化。
3、现代西⽅哲学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不同:(1)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特点:①政治上是⾰命的,思想上是进步的;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占主要地位;③理性主义哲学。
(2)现代西⽅哲学的特点:①在本体论上,主观唯⼼主义占上风;②在认识论上,⾮理性主义占上风;③对待辩证法的态度,或否认或歪曲;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唯⼼史观和悲观主义。
4、现代西⽅哲学的定义;现代西⽅哲学主要指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今100多年来在欧美各国产⽣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潮。
⼆、两⼤思潮的对⽴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特征:①拒斥“形⽽上学”,以追求实证知识为⽬的,企图超越哲学党派;②与⾃然科学密切相关;③重视⽅法论研究(分析法、现象学⽅法、辩证法)。
2、⼈本主义思潮①重视对⼈的研究;②在认识论上重视⾮理性的直觉或体验;③重视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宣扬悲观主义⼈⽣观。
三、现代西⽅哲学的历史演变1、⼈本主义:叔本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2、实证主义:孔德(早期实验主义)马赫主义(经验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第⼆节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西⽅哲学1、三次思想交锋第⼀次,1978年左和右;第⼆次,1991年,讨论姓资还是姓社;第三次,1997年,讨论姓公还是姓私。
2、学习现代西⽅哲学的意义:①既有助于我们全⾯深刻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利于我们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有助于我们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认识能⼒。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54a41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5.png)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近三十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是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为主流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篇一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势析近三十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是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为主流的。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产生于逻辑经验主义分化解体的过程中,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与科学进步观,而奎因与塞拉斯则变换认识的视角,为本体论承诺作出辩护。
自此之后,科学理论有否真理性、科学理论所陈述的实体究竟是否真实存在等问题,便成了西方科学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每一科学哲学家都觉得有必要站在一方的立场,作出明确的抉择。
如今看来,这场争论的发展过程已基本呈其轮廓,其走势也日渐明朗。
众多观点虽聚讼纷纭,但是,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后现代科学哲学已成鼎足之势。
今后的发展如何?我们已可在总结这一程中初见端倪。
一、正统的科学实在论满途荆棘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形成的科学实在论,是以塞拉斯和普特南等人为代表的较为正统的科学实在论,其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关于事物本质的说明是真的。
那么事物的本质是真实地存在的。
”[1]在整个七十年代,大多数科学哲学家都持这种观点。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观点却残留着素朴性质,罗杰·琼斯指出:“在前分析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实在论者。
但是,在分析的意义上,在哲学家单方面的智力劳作中,却提供了大量反对实在论的意见。
”[2]尽管科学实在论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但实际上其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分化。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标上各种不同修饰词的实在论概念。
科学实在论的内部分化,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在其实践活动中并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实在论者,他们所说的理论其本体论承诺是经常改变的。
关于这一点,库恩从科学史出发,提供了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固定的基本的本体论,认为前后相继的理论其本体论承诺是不可通约的。
从语言分析到文化批评——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方向
![从语言分析到文化批评——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c862120482fb4daa58d4bda.png)
笛卡儿也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一切科学主义者都认为科学是惟一真正的知识,其他非科学的信念或意见都不是知识。它们或者待科学更全面地发展起来之时将被取代(笛卡儿相信伦理道德、宗教神学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将要纳入科学范围),或者永远立于科学范围之外,不过是一些非认知性的情绪反应或私人的主观偏见(这是近来许多科学主义者的看法)。后一种科学主义者特别强调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从维特根斯坦早期的主张科学命题是惟一有意义的语句到石里克的命题有意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卡尔纳普的可确认性或可检验性标准,直到波普的可证伪性划界标准都是笛卡儿只有科学是真知识这个主题的变奏曲。认识论中的科学主义比基础主义的影响更长远,一些承认科学知识可误性或承认观察被理论所渗透的哲学家(例如皮尔士和波普等等)都已放弃基础主义,但仍然信奉科学主义。
这种一致性通常称为社会学的转向或解释的转向(The I-nterpretive Turn)。这个转向表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要流派仍然奉行笛卡儿以来的基础主义和科学主义计划,他们仍然认为哲学的特殊任务在于确立知识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到这时候,哲学不仅不再是康德式超出科学和宗教之上的超级科学,不仅不再能提供衡量一切信念和行为的标准,而且纷纷传来了哲学死亡的呼声,死亡有时是指那个以大写P开头的哲学(Philosophy),即寻找最终的基础、 先天的洞见和对整体的掌握的哲学,有时则指任何形式的哲学。哲学的后继者乃是对社会文化(科学、道德、宗教、艺术等领域)进行理解和批评的活动。
韦伯所描绘的合理化的矛盾(the paradox of rationaliza-tion)即理性解除了旧的束缚同时又使现代人受新型的非人制度的禁锢,按照哈贝玛斯的重新解释,是现代世界的一种极强大的主潮:即以种种显示目的的合理性和歪曲性强制力使生活世界(及其特有的交换意见的合理性)失却原形。通过这个新的解释,哈贝玛斯表明启蒙运动的理性并不包含光明和黑暗的两重性,或解放和机械般僵化的矛盾;问题在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及其对专门知识的崇拜使合理性的一种形式压倒一切其他形式,导致生活世界的变形和丑化。他高度评价新的社会运动(妇女运动等等)旨在保护并促进不受歪曲的生活世界完整性的防卫性战略。
2024年西方哲学读后感
![2024年西方哲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ea755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png)
西方哲学读后感西方哲学读后感1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讲的是世界的本质,是哲学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自己称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
而这个词在汉语中则是意译,在古汉语中,《易·系辞上》中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谓用,“形而下”为“体”,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这中有体有用。
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
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
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也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这段我没大弄懂,但我明白大概说的是咋回事:研究地些超自然万物的东西,如灵魂、本质、理念等,就是在搞形而上学,比如:我是一个人,那么人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本质?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
我的感觉是:从现实的感知中将经验上升为道理,这里的道理不见得是科学。
比如说:天道酬勤,意思是勤奋的人,运气会比较好。
也就是运气和勤奋之间有一种正比例的关系。
如果说勤奋的人会更好的增长才干和资历,从而赢得各种机会,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朴素的事实了,它是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的道理。
但是,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信念就是一种形而上了。
它是无法用逻辑根据事实推论出来的,说它是道理,毋宁说是一种信念,似乎是冥冥中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
它被哲学家通过经验和思考发现,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所以哲学和宗教在这种层面上还是很像的。
你发现了没?拜伦和歌德,这两个文学家,中文译名竟然是如此地对仗工整。
一个是崇尚伦理,一个是歌颂道德,怀疑那位最初的翻译家,有过特意的考虑。
对书中提及的拜伦那句不朽的诗句,我真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识是悲苦的:知道得最多的人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
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
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506a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a.png)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笔记现代西方哲学读书笔记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 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cf4b4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9.png)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读后感读完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这本书啊,就像在一个满是奇思妙想的迷宫里转了一圈,晕头转向却又觉得超级有趣。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学霸们吵架的大广场。
这些哲学家们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还都觉得自己才是最对的。
比如说实证主义那帮人,他们就像是一群特别较真的检查员,强调一切知识都得从经验里来,还得能被经验证实才行。
这就好比他们拿着一个超级精密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科学理论,只有符合这个尺子标准的,才被他们认可。
我当时就想,这要求也太严格了吧,就像只允许穿特定尺码鞋子的人进入一个超级酷的俱乐部。
然后又碰到了波普尔那一套。
他可倒好,跟实证主义有点对着干的意思。
他觉得一个理论啊,不是要被证实,而是要具有可证伪性。
这就像他给科学理论们出了一道独特的考题,能有被推翻可能性的理论才是科学的。
我当时就乐了,这就好比他在说:“那些永远不会犯错的理论啊,肯定有点鬼鬼祟祟的,不是真正的科学。
”这观点就像是在学霸吵架里扔了一个不一样的炸弹,一下子把局面搅得更复杂了。
库恩的范式理论也特别好玩。
他说科学不是一点点平稳进步的,而是会有范式的转换,就像从一个游戏规则突然跳到另一个游戏规则。
这让我想到玩游戏的时候,突然告诉你以前的玩法不算数了,现在有了新的玩法。
科学家们得跟着这个新玩法走,那些老的理论可能就被丢到一边了。
这就好像科学界也有流行趋势一样,只不过这个流行趋势可不像时尚界换衣服那么简单,它能改变整个科学研究的方向呢。
在这个科学哲学的大舞台上,还有好多其他的角色。
他们各执一词,互相争论,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
我在看书的时候就像一个在旁边吃瓜的群众,一会儿觉得这个说得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也没错。
不过呢,正是这种争论让我觉得科学哲学特别有活力。
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直在发展,一直在探索。
而且啊,这些科学哲学的思想也不仅仅是在书斋里的空谈。
它们其实也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呢。
休谟归纳问题
![休谟归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c908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d.png)
休谟归纳问题:一个新模态逻辑语义解--------------------------------------------------------------------------------作者:佚名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 ~1776) 曾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观念提出疑难。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笛卡尔哲学中,也和经院学者的哲学中一样,原因和结果的关联被认为正如逻辑关联一样是必然的。
对这见解的第一个真正严重的挑战出于休谟,近代的因果关系的哲学便是自休谟开始的。
”(注: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201页,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这样,人们一般就认为,休谟的疑难,这是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否定。
其实,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会。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疑难,涉及到的是经验命题的必然真应如何表达的问题。
对休谟的疑难,不能被看成是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否定,它最多导致对具体理论的因果关系的否定。
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存在有一个新的与它矛盾的理论,它们的因果关系正好相反。
而新的理论应当有自己的具体的因果关系,在这个新理论中,仍可继续应用归纳推理。
本文试用两个矛盾理论又都“反映”所组成的可能世界的模态语义理论,提出一个既符合休谟正确的观点,又不导致怀疑论结果的新的解决方法。
一、休谟对不完全归纳的疑难休谟主张,感觉印象是知识唯一可靠的来源。
他把人类知识分为关于观念的陈述和对事实的陈述。
前者可以是必然真,不依赖于经验;后者是偶然真,依赖于经验。
他说:“说到过去的经验那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所给我们的直接的确定的报告,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
但是这个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则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
”休谟认为:因为自然过程可以变化,而且一件事物纵然和我们曾经经验到的事物似乎相似,但也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或相反的结果,这些都是并不包含矛盾的事。
西方哲学史书籍)
![西方哲学史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fe36e4eaaeaad1f346933fec.png)
文德尔班(Windelband, W.):《哲学史教程》(1-2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6罗素(Russel, B.):《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下),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施太格缪勒(Stegmueller, W.):《当代哲学主流》(上、下),王炳文、王路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希尔贝克(Skirbekk, G.):《哲学史》,正在翻译中,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汪子嵩主编:《希腊哲学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穆尼茨(Munitz, M. K.):《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潘德荣:《诠释学导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考夫曼(Kaufmann, W.)编著:《存在主义—从陀斯陀也夫斯基到沙特》,陈鼓应、孟祥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商务印书馆,1981※、1982※;《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共5本:《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十八、十九世纪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俞吾金、吴晓明主编:《20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共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经典著作(A)柏拉图(Plato):《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余灵灵,罗林平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奥古斯丁(Augustinus, Aurelius):《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笛卡尔(Descartes, R.):《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0培根(Bacon, F.):《新工具论》,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洛克(Locke, J.):《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休谟(Hume, D.):《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1※斯宾诺莎(Spinoza, B.):《知性改进论》,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6※卢梭(Rousseau, J.):《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6※□◎康德(Kant, I.):《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历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费希特(Fichte, J. G.):《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97※黑格尔(Hegel, G. W. F.):《小逻辑》,贺麟,商务印书馆,1980※□;《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美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的序言和导论※费尔巴哈(Feuerbach, L. A.):《宗教的本质》,人民出版社,1999年※马克思(Marx, K.):《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 1962※恩格斯(Engels, F.):《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97※普列汉诺夫(Plekhanov, G. V.):《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真译,三联书店, 1965※孔德(Comte, A.):《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1996※穆勒(Mill, J. S.):《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斯宾塞(Spencer, H.):《社会学研究》,张宏晖, 胡江波译,华夏出版社, 2001尼采(Nietzsche, F.):《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赫胥黎(Huxley, T. H.):《进化论与伦理学》,《进化论与论理学》翻译组译,科学出版社,1971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Bergson, H.),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1963詹姆斯:《实用主义》(James, W.),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杜威(Dewy, J.):《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89※□罗素(Russell, B.):《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卡尔纳普(Carnap, R.):《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 1996※◎波普尔(Popper, K.):《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库恩(Kuhn, T.):《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胡塞尔(Husserl, E.):《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 1999;《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海德格尔(Heidegger, M.):《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 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1996萨特(Sartre, J.):《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雅斯贝斯(Jaspers, K.):《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伽达默尔(Gadamer, H-G):《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罗尔斯(Rawls, J.):《正义论》(第1章),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哈贝马斯(Habermas, J.):《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 1989※罗蒂(Rorty, R.):《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哲学大师江天骥
![哲学大师江天骥](https://img.taocdn.com/s3/m/f264f5b41a37f111f1855b13.png)
阴
文 /李
贞
片无人的麦田袁一方生命洋溢的土地袁 我就这么地把它融进了自己遥 我一直奔跑着袁 直到我再也跑不 动了袁累在了麦田中心的大槐树下遥 我 粗粗地喘着气袁 满足地看着这一大块 金黄的颜料遥 阳光透过树叶投下班驳 的影遥 我那汗湿的刘海紧紧地贴在了 额前袁一种浸透的快感遥 我胡乱地将头 发摸开袁 闭着眼睛用脸迎上那树叶间 隙的阳光遥 接受洗礼袁这是我的仪式遥 阳光透过薄薄的眼皮袁 温暖流过的舒 畅袁好喜欢遥 嘿要要 要 来啊袁来一阵风吧浴 把我清 清凉凉地晾干遥 喊出后我呆呆地站着袁 奇怪自己喊地那么自然遥 神奇的袁麦田 那头的浪层层打过来袁 等到来到我的 身边袁竟成了乖顺无言的微风袁与我温 和地一笑遥 啊袁对我的麦田袁我还能奢 求什么呢钥 靠着树袁 我懒懒地望着湛蓝的天 空遥 有云的天空或许真实得多吧浴 我的 注意力被云的边缘莫名地吸引遥 即将 消融在蔚蓝的你也将我捎上吧袁 消失 在天空袁 整日整夜地望着我的可爱的 麦田袁再也不睡去了浴 噢袁也许这便是 人生袁是吧钥 孩子是不是都爱如此给生 命定义钥 无意间的天真与烂漫被打翻 了遥 天渐渐暗了袁 褪去的是画家画笔 端的色彩遥 这样一幅画却也被我看得 如痴如醉遥 没看见麦穗顶端的闪动的 光辉么钥 迷人的晚礼服就在身上了浴 我 不敢大声言语了袁也喘息也是轻声遥 昏 昏黄黄的傍晚袁舞会前的安宁遥 啊浴 起风了浴 华尔兹也奏响了吧浴 真正的舞池里旋转了成千上万的曼妙 身姿遥 是谁教给的优雅袁被如此彻底地 展现袁我有点羡慕了遥 可是袁我的大礼 帽呢钥 我的白纱裙呢钥 我的小舞鞋呢钥 怎么通通不在了呢钥 我急得厉害袁却只 能小 声 呜咽 袁 原来 我不 是 灰 姑娘 啊 噎噎终于袁我在小小的不甘中睡去袁带 着偶尔的抽泣遥 梦中袁谁温柔地擦去我的泪痕袁把 我轻轻抱起袁在耳边心疼地责备院疯丫 头袁为什么不乖乖在路边等爸爸袁害我 好找浴 我回答了什么袁我不知道袁小猫 般的呓语遥 宽厚的手将我推上结实的 背遥 我的草帽飞了袁白背心花了袁只剩 一只的小拖鞋在脚尖轻轻晃悠遥 趴在 爸爸肩头的我袁 朦胧中看见了月光下 的麦田袁舞会结束了遥 野爸爸袁麦田好美噎噎冶 野恩噎噎冶 诚征四版稿件:如果你爱好文 学, 希望与人分享你的文字, 请将稿 件发送至 luojiayouth@ 或直 接联系我们。 电话: 13237160585 13407139016
当代哲学文化笔记摘抄(3篇)
![当代哲学文化笔记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64a46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2.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哲学文化在我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学术界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
当代哲学文化以多元、包容、创新为特点,融合了东西方哲学思想,为我国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当代哲学文化的多个方面进行摘抄,以期为读者提供一部当代哲学文化的概览。
二、当代哲学文化的多元性1. 西方哲学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哲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到近现代哲学,西方哲学为我国哲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当代西方哲学在我国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后现代哲学的兴起:后现代哲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关注边缘群体,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
我国学者在吸收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后现代哲学。
(2)现象学在我国的传播:现象学作为一种关注人类经验的哲学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学者们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存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关注人的存在状态。
在我国,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我国哲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创新发展中国哲学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底蕴,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当代学者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性阐释,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当代学者在研究道家思想时,关注其与现代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关联。
(3)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佛教思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当代学者在研究佛教思想时,关注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三、当代哲学文化的包容性1. 跨学科研究当代哲学文化强调跨学科研究,将哲学与其他学科如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相结合,拓展了哲学研究的视野。
例如,现象学与文学、历史学的结合,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什么是科学哲学
![什么是科学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6e93d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1.png)
作者: 江天骥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29-35页
主题词: 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假说;合理性;公理系统;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认识论;法伊尔阿本德
摘要: <正>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
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
更有各个不同的学派,在有关科学哲学的问题上各持一说,进行激烈的无休止的争论。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科学哲学历来是认识论的一部份。
十七世纪以来随着新科学的兴起,随着认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科学哲学?1、什么是科学哲学?广义: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国外也称为科学的逻辑学,科学的方法广义论)分为一般的科学哲学,专门的科学哲学。
狭义:专门指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某种流派,某种思潮。
2、简述培根的归纳法归纳法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收集材料。
准备充足完善的自然和实验的历史材料, 答:归纳法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
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整理材料。
“三表法”中第一表是“本质和具有表”,它的任务是把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正面例证放在一起。
第二表是“接近中的缺乏表”(差异表)。
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的反面例证。
培根看来,研究事物的某一性质时,不仅要收集正面的例证而且要收集反面的例证。
因为单有正面例证,不能正确地进行归纳。
第三表是“程度表”(比较表)。
它的任务是搜集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以不同程度出现的例证。
培根认为这“三表”向理智提供例证,有了充分的例证,就为归纳做好了准备工作。
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
3、简述笛卡尔的怀疑法有几条原则,各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答:笛卡儿在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指出了自己的怀疑方法所遵循的四条原则。
第一条, 凡“ 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 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也就是说, 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 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 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 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 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 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 一点一点逐步上升, 直到认识缓复杂的对象。
最后,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全面地考察, 尽量普遍的加以复查, 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要得到确实性, 普遍怀疑就是基础、出发点。
4、简述休谟在归纳问题上的观点答:休谟认为因果推理是建立在经验归纳推理上的,是“呈现于记忆或感官的一个印象到我们称为原因或结果的那个对象的观念的那个推移过程。
”它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也依赖于“过去经验的恒长结合的记忆。
通过因果推理,最终建立的是“超出我们记忆和感官的直接印象以外”的具有普遍性的因果关系。
这样一来,一个因果推理在形式上无疑就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实质上与归纳推理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结论超出前提的推理。
而归纳推理是不能从前提必然地得到结论的。
如果说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只能以经验归纳推理为基础,那么只有归纳推理是必然性的推理,因果推理的必然性才具有合理性基础。
因此要证明因果推理的必然性,则只有先证明归纳推理的必然性。
如果不存在本身具有永真性而又能够扩展知识的归纳推理,那么因果推理就不具有必然性。
我们据此就可以将休谟对归纳推理必然性和合理性的怀疑重构如下: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的证明,一、因为在归纳推理当中,存在着两个逻辑上的飞跃:第一个是从实际所经验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无穷对象的结论;第二个是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
很明显,有限的不一定适用于无限,而且同时过去的和将来的也可能不同。
二、归纳推理的必然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很多人喜欢根据归纳法在现实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那么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运用到了归纳的原则,因此导致了循环论证的问题。
三、感官告诉我们过去一直如此,并没有告诉我们将来仍然如此;并且感官告诉我们的只是现象间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心,所谓的联系也只是出于人们习惯性的心理联系。
5、简述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答: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创始人莫里兹·石里克的解释,“证实”不是“完全证实”,而是指“可以证实”,而“可以证实并不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可以证实’,更不意味着‘现在得到证实。
“可证实性的意思就是证实的可能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证实原则” 亦称作“可证实性原则”,这既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一条著名原则,也是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立论依据之一.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如能用一定的方法来检验其真假,就是有意义的;反之,就是无意义的。
因此,检验命题的方法十分重要。
于是,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可证实性原则。
它主要包含两点: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通过这条原则,逻辑实证主义判定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原则上并不能得到经验的证实。
在早期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一切有认识意义的命题都必定是能够得到这种证实的命题.并且只有建立在这种命题之上的知识大厦才是确定可靠的。
可证实性原则.首先是由奥裔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提出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把这条原则用作判定一个科学真理或一个命题有无意义的基本标准。
由于可证实性原则过分简单,过于强调经验性,使得科学语言受到了极大限制.以致不仅完全排除不了形而上学语句.而且也不能完全证实某些有事实意义的科学语句。
为此。
逻辑实证主义者不断地对这条原则进行修正和补充,试图通过对弱化可证实性和强调逻辑推演的作用使这条原则更加完善,能更加全面地对科学语句予以准确证实。
但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日益衰落,这条原则最终被放弃。
的。
5、什么是观察术语?观察术语可分哪些层次?答:观察术语(Observation term)——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通常把科学的语言划分为理论语言和观察语言,前者涉及观察不到的存在物、特性和关系,后者涉及的是像感觉印象这样的被认为是可观察得到的东西,虽然这种意义上的“观察”包括感觉、知觉甚至内省。
在这种观察语言中,观察术语被用来指可观察得到的东西。
每一观察术语都有清晰确定的扩展范围,并可在一个限定的模式中展现。
在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看来,观察术语大多是通过实指获得的,它们的意义是由于它们的对象的出现而得到加强,以及有关语境的问题或与理解它们无关的定义获得的。
观察术语被广泛地应用于明显可观察得到的物体以及个人的感觉状况。
观察术语可直接做经验的分析。
相对观察术语而言,理论术语被理论语言用来指观察不到的或假设的存在物及其特征。
科学哲学家对是否所有的理论术语都能被从理论中清除,即它们是否能被转化为观察术语或被观察术语所取代,持有不同意见。
一些哲学家认为,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之间的区分不能维持,因为所有的术语都充满理论。
6、什么是理论术语?答:是理论术语:理论术语(Theoretical term)——C.G.亨佩尔将经验科学的词汇分成两类:表示可观察的实体或性质的观察术语和表示不可观察的实体或性质的理论术语。
观察术语是指诸如长、红这样的术语,其对特定情况的适用性可通过直接观察而确定。
理论术语则是指电子、夸克这样的术语,它们是用作在可观察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说明性联系和构建科学体系。
理论术语表示理论实体,而这些实体是由理论假设提出的。
理论术语和观察术语二者之间的界线并不清楚,因为“可观察的”这一术语既可指仅凭无助的感官本身观察到的东西,也可指用复杂的科学仪器观察的东西,观察进行的方式是根据理论来理解的。
此外,对理论和观察的经验主义的说明,始终存在着挑战,这种说明支持亨佩尔的上述划分及他的这个主张,即认为理论的首要作用是解释经验的概括。
在关于理论实体的真实存在问题上人们有着重大的分歧。
7、什么叫对应原则?答:在自然科学理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规律、公式,它把描述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属性、关系的抽象概念,与可直接观察的经验材料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对应原则”。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对这种对应原则给予高度重视。
他们把对应原则视作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与抽象运算及模型一道,组成科学理论的有机整体。
他们从逻辑需要的角度论证了对应原则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了对应原则与定义的区别和不涉及所有理论词项的特点,研究了对应原则的具体逻辑形式。
8、什么叫科学解释?科学解释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科学解释:就是揭示存在事物的本质,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完善的结果。
组成本质的关系很多,最重要的有五种类型:最重要的有五种类型:最重要的有五种类型(1)因果解释。
这种解释试图找出制约某种现象发生、某种经验规律存在的原因。
(2)概率解释。
它试图解释现象遵循着怎样的统计规律。
(3)结构解释。
这是系统分析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结构解释在于阐述系统的结构,揭示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用结构来解释系统的某些属性、行为和结果。
(4) 功能解释。
这也是系统分析的重要方面。
(5)起源解释。
在于揭示出各种作用的总和如何使得一个系统转变为时间上较晚一起的另一个系统,并且考察这个发展的各个阶段.9、简述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波普尔的证伪原则: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是证实,波普尔答:波普尔的证伪原则认为是证伪,通过批判归纳法得出的证伪原则。
一、对归纳的否定;归纳不能保证正确性,波认为:1、归纳不存在 2、归纳是神话 3、把归纳从认识中排除二、归纳推不出科学理论三、归纳主义者三个定律的破产,归纳主义者认为:我们过去的经验能告诉我们,可以从过去推出未来,但波普尔认为,需要将来的经验来论证,即循环论证。
四、对概率推理的批判,波普尔认为,过去的多次重复,并不能保证今后重复,也许今后就不重复五、对休谟观点的两个错误指出,休谟批判归纳是心理习惯,但波普尔认为归纳不是心理问题,而是逻辑错误:1 没有绝对的重复 2 只有一次观察也可以给人必然的信念11、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P1(问题 1)—TT(假设)—EE(检验)—P2(问题 2)问题(p1)的定义:矛盾和不一致,(1)观察和理论不一致(2)理论与理论之间不一致(3)理论内部不一致试探性理论(TT):通过灵感,顿悟,直觉——提出猜想消除错误(EE):1、大胆尝试,严格检验。
2、试错精神:(1)敢于犯错误的精神(2)提倡批判精神(3)提倡否定和革命的精神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的概括:“不断革命论” 。
12、什么是可证伪度?答:即可证伪的程度,程度越大可证伪度越高,普遍性越大,越精确,可证伪度越高。
13、什么是逼真度?答:逼真度:逼近真理的程度,科学与事实符合的程度。
逼真度的度量:对真理的度量,逼真度的度量科学理论有真内容,也有假内容。
科学理论的逼真度与真内容成正比,与假内容成反比,逼真度=真内容-假内容。
14、简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答:1、三个世界的划分。
三个世界的划分:世界(1)物质世界,包括物理实体,物理状态。
(2精神或心理世界,包括意识形态,心里素质,主观经验。
(3)客观知识世界,人类创造的知识成果,体现了一切客观事物中心思想和知识内容。
2、三个世界的先后关系。
世界 1->世界 2->世界 33、世界 2 和世界 3 的客观实在性、世界 2 对世界 1 有反馈作用世界 3 也是客观的原因(1)它们是客观化于第一世界(2)世界 3 可以通过世界 2 作用于世界 1 从而成为改变世界的有利工具(3)他们是自主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1)世界 1 与 2 的相互作用 1 是客观世界 2 是主观世界认、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识不是主观的担有主观成分(2)世界 2 和3 的相互作用世界 3 是通过 2 产生的(3)世界 1 和 3 的相互作用科学只是通过主体改造自然世界5、世界 3 和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和客观主义的认识论:、(1)认识论的三个观点认识论包括:1、主观意义的知识(精神和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