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柴油机燃烧过程与燃烧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Ⅲ、缓燃期 压力急剧增高的终点到压力急剧下降点。 边燃烧,活塞边下行,缸内压力几乎不变或稍有变化,燃烧条 件不利,局部高温缺氧(冒黑烟)。 解决办法:加快已燃气体与未燃气体的分离及可燃混合气形成 速度。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Ⅳ、后燃期 缓燃期的终点到燃料基本上完全燃烧。 终点难确定。放热膨胀比低,散热增加,指示热效率下降,排气温度 增高,故应尽量缩短。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共轨系统多次喷射构成及作用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引导喷射(预喷3):引导喷射相对于主喷射提前角度很大,由于已经 进行了充分的预混合,所以没有产生黑烟。此外,因为气缸内温度上 升,主燃烧期的着火延迟期缩短,预混合燃烧减少,噪声降低。引导 喷射越提前,PM和燃烧噪声就越低,但同时HC和be会显著增加。 预喷射(预喷1、2):在主喷射之前进行的预喷射,缩短了主喷射的 着火延迟期。同时能有效地减缓燃烧速率,燃烧温度和压力上升减缓, 降低了NOx、HC和燃烧噪声。但是,由于预混期的缩短,预喷射会导 致PM增加。因此,可以通过使预喷射段靠近主喷射段的办法,严格选 择喷射时间间隔来降低PM排放。 后喷射(后喷2):后喷射是紧靠在主喷射之后进行的喷射,可使扩散 燃烧更快地进行。因此,即使少量的喷油,对完成氧化过程和降低主 喷射中产生的PM效果非常显著,但会伴随着NOx的略微增加。 次后喷射(后喷1):次后喷射是在离开主喷射相当的时间间隔之后进 行的喷射,由于排气温升和还原成分的供给,可使催化剂的活性增加。 但是如果此后喷射的时间过迟,则可能导致燃油附着到气缸壁上。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怠速敲缸: 冷起动、怠速时,润滑油温度低,摩擦损失大,无负荷时,循环喷油量 也较大,压力升高率较大,产生强烈的震音。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工作粗暴与汽油机爆震的异同点: 相同点: 燃烧本质一致,混合气自燃。 不同点: 发生的时刻与部位不同,柴油机工作粗暴发生在燃烧初期(急燃期始点 ),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数量多,一起自燃,使速燃期压力升高率 过大;而汽油机爆震发生在燃烧后期(急燃期的终点),是末端混合气 自燃。 缸内状态不现,柴油机工作粗暴缸内压力均匀,无冲击波产生,而汽油 机爆震,缸内压力不均匀,有冲击波产生。 声音不同,汽油机爆震敲缸声尖锐清脆,柴油机工作粗暴敲缸声沉闷。 对燃料的要求不同,对汽油机优良的燃料(自燃能力差,抗爆能力强) ,对柴油机是最差的燃料(发火性差,工作粗暴)。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四、微粒 影响因素 1)过量空气系数 2)喷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迟后,微粒增加。 3)冷却液温度和燃烧室壁温:温度增加,燃料着火条件改 善,微粒排放下降。 4)燃料的影响:碳氢化合物的组成,馏分。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黑烟:
危害: ①燃烧不完全,经济性下降 ②污染环境,影响视线,致癌 ③引起活塞卡住,气门咬死。 产生工况: 一般在大负荷产生,汽车加速、爬坡、超载,此时,过量空气系数 小,着火延迟期短。 降低措施:改善混合气形成 ①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改进进气系统,降低喷油量 ②组织空气运动 ③改善喷雾质量和油束在燃烧室中分布 ④排气净化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燃烧阶段的划分 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Ⅱ、急燃期 压力急剧上升的阶段。 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可燃混合气一起燃烧,压力急剧上升,接近等容 燃烧。 评价参数:平均压力升高率: ⊿P/⊿φ=(P3-P2)/( φ3- φ2 ) ,不适于 大于0.65MPa/º CA,决定柴油机运转平稳性,过大,工作粗暴,产生燃 烧噪声,运动零件受较大冲击负荷,可靠性、寿命 下降,但燃烧快,功 率上升、比油耗下降。 柴油机⊿P/⊿φ比汽油机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 混合气数量。要使⊿P/⊿φ下降,应使上述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量减少。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根据燃料和空气混合气形成的特点,柴油机燃烧过程又可以分成以下 两个阶段,预混燃烧阶段和扩散燃烧阶段。
(三)滞燃期 滞燃期是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长产生工作粗暴,短则对混合气形 成不利。影响因素主要是压缩压力和温度,喷油提前角、转速以及燃料 性质对着火延迟期也有较大影响。 ① 压缩温度和压力增加,着火滞燃期下降。压缩比、喷油提前角、增压 通过压缩温度与压力对着火滞燃期产生影响。 压缩比增加,压缩压力及温度增加,着火滞燃期下降。 喷油提前,压缩压力温度下降,着火滞燃期增加。喷油迟后,初始温度和 压力增加,但作用时间短,可能着火前,活塞已经开始下行,使空气压力 和温度降低,着火滞燃期增加。 增压,进气充量的密度增加,压缩终了的压力温度增加,一般着火滞燃期 下降。 ② 燃料:十六烷值增加,滞燃期下降。 ③ 发动机转速:通过压缩温度与压力、喷油压力、以及空气运动等因素对 滞燃期产生影响。 转速增加, 漏气与散热损失下降,压缩压力、温度增加;喷油压力增加, 雾化质量提高,着火准备过程加快;燃烧室内的扰动增加,燃料蒸发快 。 滞燃期下降。 如以曲轴转角计,φ=6nt,视滞燃期下降的程度,φ可能随滞燃期下降而 下降或增加。 此外还有空气运动、喷油压力、燃烧室壁温等因素对滞燃期也产生影响。
四、微粒 排气中的微粒是指经空气稀释、温度降到52℃后用涂有聚四氟 乙烯的玻璃纤维滤纸收集的除水以外的物质。柴油机排出的微 粒大多小于0.3微米,其主要成分是碳及其吸附的有机物质,后 者称为有机可溶成份。 生成机理:燃油中烃分子,高温缺氧,部分氧化和热裂解,生 成不饱和烃类,不断脱氢、聚合成以碳为主的炭烟核心;气相 烃、其它物质在核心表面凝聚,及核心相撞凝聚,形成炭烟基 元;炭烟基元聚集,形成球状或链状的聚集物。 碳烟生成条件:高温缺氧。随过量空气系数降低而增加。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三、燃烧噪声 燃烧噪声与压力升高比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压力升高比过大,则产生强 烈的震音,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 降低燃烧噪声的根本措施是适当降低压力升高比,而压力升高比取决于 滞燃期和在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降低燃烧噪声的主要途径 有下述三个: 1、缩短滞燃期:选用十六烷值高的燃料。 2、减少滞燃期内的喷油量:减小喷油速率,预喷射。 3、减少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油膜混合气方式。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五、降低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对策 降低NOx的措施(机内措施)
中冷 推迟燃烧 合理设计喷油规律 EGR应用

降低PM措施 增压 高压喷射 小孔径喷油器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一)机内处理方法 1. 推迟喷油; 推迟喷油,燃烧温度下降,着火延迟期缩短,NOx排放下降; HC及PM增加。 2. EGR NOx排放下降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要求: 完全—决定产生热量多少 及时—关系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利用程度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一、着火与燃烧过程 (一)着火条件: 燃料蒸气与空气的比例要在着火界限内; 可燃混合气加热到着火温度。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燃烧阶段的划分 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Ⅰ、滞燃期 喷油开始—压力线偏离压缩线 喷油在上止点前—喷油提前角 此时,气体温度在450—800℃,远高于该条件下燃油的自燃温度,但不 能马上着火。因为: 物理准备:燃油的粉碎、分散、蒸发汽化和混合,在局部区域形成可燃 混合气。 化学准备:混合气先期化学反应直到开始自燃,多级自燃。 整体上而言,上述过程重叠在一起进行。 滞燃期直接影响第Ⅱ阶段的燃烧,对整个燃烧过程影响很大。
2.

② ③
机理 排放较低,壁面冷激效应、狭隙效应、油膜吸附、沉积物 吸附作用很小。 未燃的排放主要来自柴油喷注的外缘混合过度造成的过稀 混合气地区。 喷油器的压力室容积。 冷起动时油膜形成的HC。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自燃之前燃烧室壁上及燃烧以后吸附在壁面上不能完全燃 烧的燃油排出, HC浓度较高,表现为白烟。 白烟与兰烟: 产生条件:冷起动后怠速或低负荷下暖机过程中,特别在 寒冷天气时。 产生原因:燃烧室工作温度低,温度低着火不好,燃油不 能完全蒸发燃烧,未燃烧或部分氧化的燃料一般以液态微 粒的形式随废气排出后,冷凝形成白烟与兰烟。兰烟与白 烟间无严格的成份差别,只是由于微粒直径不同,对光线 的反射不同产生不同的颜色。白烟微粒直径比兰烟直径大 ,由1微米以上颗粒构成;兰烟由小于0.4微米颗粒构成。 一般白烟在柴油机暖机过程中逐渐变为兰烟,再变为无色 烟。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一、 一氧化碳: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中间产物。 燃用稀混合气,排放比汽油机低,仅在负荷很大接近冒烟 界限时,局部缺氧区域增加,才急剧增加。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二、 1. 未燃碳氢化合物 生成与排放渠道: 柴油机排放的未燃HC完全由燃烧过程产生。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四、柴油机冷起动性能 1、困难 压缩始点温度下降、气缸壁传热增大以及转速低,漏气增加使压 缩始点温度与压力下降。 低温时,燃料粘度大,起动转速低,燃料的蒸发和雾化均恶化, 影响混合气形成。 润滑油粘度增加,蓄电池电压下降。 2、起动条件: 压缩温度足够高 必须形成易于着火的混合气。 3、提高冷起动性能的措施 电热塞
第六章 柴油机燃烧过程与燃烧室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使用、调整因素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柴油机燃烧室 HCCI
第一节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


混合气形成特点: 气缸内形成混合气,因柴油不易蒸发; 混合气形成时间短; 混合气形成不均匀。随时间与空间变化,过量空气系数 在0至无穷大之间变化。 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紧密相连,扩散燃烧。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三、 NOX 化学机理:捷尔多维奇原理。 生成物主要是,依赖温度,氧浓度,高湿停留时间。 最高温度与预混合燃烧比例对NOX排放影响较大。 推迟点火,最高温度下降,对NOX下降非常有效。但比油 耗与碳烟增加。 EGR对NOX排放下降也非常有效。
① ② ③
第三节 柴油机的排气污染与控制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有一张实测的示功图,加上气态方程,根据上式,可以计算燃烧放热率。 其计算精度影响因素有: 1、压力测量精度 2、上止点位置精度 3、压缩比测量精度 4、燃油流量测量精度、空气流量测量精度 5、示功图曲线光顺方法 当发动机结构参数确定以后,气缸压力特性主要由燃烧规律决定,从而, 燃烧放热规律强烈影响平均有效压力、燃油消耗率、最高燃烧压力、燃 烧噪声等性能指标。 开始放热的时刻、放热规律和放热持续时间是燃烧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对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循环热效率和最高燃烧压力两个方面。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放热规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B=Q+QW =⊿U+W+QW 式中: QB—燃料燃烧放热 Q—工质吸收的热量 QW—传给工质的热量 ⊿U—工质内能的变化 W—工质对活塞所作的机械功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放热规律 QB 、 Q 、 QW均随曲轴转角变化,上式对φ微分,得: dQB/dφ=dQ /dφ +d QW /dφ =d(mu)/dφ +pdV/dφ +d QW /dφ 式中: m—工质质量 u—工质比内能 p—气缸中气体压力 V—气缸容积 其中: dQB/dφ:燃料燃烧的瞬时放热率 dQB/dφ—φ:燃烧规律、放热规律或放热率曲线 dQ /dφ:对工质的瞬时加热率(加热率) dQ /dφ—φ:加热规律 d QW /dφ:工质对燃烧室壁面的传热速率(传热率) d QW /dφ—φ:传热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