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化反应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芳胺,环上有供电子基时,碱性增强,芳胺的反应活性增强。反之,环上 有吸电子基时,碱性减弱,反应活性降低。
(3)空间位阻效应 : 无空间阻碍的胺的活性高于有空间阻碍的胺。
5.1 N—酰基化反应
➢ 羧酸、酸酐和酰氯反应活性的大小次序为:
➢芳香族酰氯的反应活性低于脂肪族酰氯(如乙酰氯)。
➢ 对于酯类,凡是由弱酸构成的酯(如乙酰乙酸乙酯)可用作酰化剂, 而由强酸形成的酯,因酸根的吸电子能力强,使酯中烷基的正电荷 增大,因而常用作烷化剂,而不是酰化剂,如硫酸二甲酯等。
5.1 N—酰基化反应
(3)用光气酰化
➢ ①在水介质中酰化。光气在水介质中,在低温就能和两分子芳 胺反应生成二芳基脲衍生物,反应放出的氯化氢可用碱中和。例 如,J酸用光气酰化可制得猩红酸,它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
5.1 N—酰基化反应
③在有机溶剂中酰化。 ➢光气在有机溶剂(如甲苯、氯苯、邻二氯苯)中,在低温下能与 等摩尔量的芳胺作用,先生成芳胺基甲酰氯,再进行加热处理 转变为芳基异氰酸酯。
酰基化反应优秀课件
➢ 氮酰化-将酰基引人氮原子上合成酰胺化合物的 反应称为氮酰化.
➢ 碳酰化-将酰基引入碳原子上合成芳酮或芳醛的 反应称为碳酰化。
酰化反应可用下述通式表示
式中的RCOZ为酰化剂,其中的Z代表-X、OCOR’、-OH、-OR’、-NHR’ 等。GH为被 酰化物,其中的G代表ARNH-、R’NH-、 R’O-、Ar等。
5.1 N—酰基化反应
➢ 2.用酸酐的N—酰化 ➢酸酐对胺类进行酰化反应的通式为:
➢反应特点: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
➢对于二元胺类,如果只酰化其中一个氨基时,可以先用等摩尔比的盐酸, 使二元胺中的一个氨基成为盐酸盐加以保护,然后按一般方法进行酰化。 ➢例如.间苯二胺在水介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再于40℃用乙酐酰化,先 制得间氨基乙酰苯胺盐酸盐.经中和可得间氨基乙酰苯胺,它是一个有用 的中间体。
➢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是发生在氨基氮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常用的酰基化试剂
常用的酰化剂是酰氯、酸酐和羧酸。 如 乙酰氯、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甲酸、 乙酸、草酸等。
其活性排列次序为:酰氯>酸酐>羧酸。
5.1 N—酰基化反应
➢ 酰化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H
:NH O
+ Cl C CH3
δ+ ➢
AlCl3
O HN C CH3
+
H-Cl
属于亲电取代反应
NH2
+ C8H17COCl
Cl Cl
吡啶
N H C O C8 H17
Cl Cl
+ H-Cl
2. N-酰化影响因素:
(1)酰化剂的活性的影响 : 反应活性如下: 酰氯>酸酐>羧酸
(2)胺类结构的影响 : 氨基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高,碱性越强,则胺被酰化的反应性越强。
胺类被酰化的反应活性是:伯胺>仲胺,脂肪胺>芳胺。
5.1 N—酰基化反应
➢ 氯代乙酰氯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酰化剂。由于甲基中的 氢原子被氯取代后,更增加了酰基碳原子上的部分正 电荷,因此酰化反应可以在低温下完成。如
5.1 N—酰基化反应
➢ (2)用芳胺酰氯及芳磺酸氯酰化 ➢ 常用的芳羧酰氯及芳磺酰氯有
➢芳香族伯胺或仲胺用芳磺酰氯酰化能生成许多有价值的中间体,例如
5.1 N—酰基化反应
➢一、N—酰化的基本原理
➢N—酰化-是将胺类化合物与酰化剂反应,在氨基的氮原 子上引入酰基而成为酰胺化合物的反应。
➢N—酰化反应目的:其一是将酰基保留在最终产物中,以赋予 化合物某些 新的性能; ➢其二是为了保护氨基,即在氨基氮上暂时引入一个酰基,然后 再进行其他合成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最后经水解脱除原先引入 的酰基。
5.1 N—酰基化反应
➢ 二、N—酰化方法 1、用羧酸的N—酰化
➢用羧酸对胺类进行酰化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酰化反应通式为
➢适用范围:碱性较强的胺类进行酰化 ➢为了使反应进行到底用过量的羧酸,并同时不断移去反应生成的水 ➢移去反应生成水的方法:①在反应物中加入甲苯或二甲苯进 行共沸蒸馏脱水②采用化学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等 移去反应生成的水。
酰基化反应介绍
研究意义:
(1) 在羟基或氨基等官能团上引入酰基后可改变原化合物性质和功能。如 染料的染色性能和牢度指标有所改变,药物分子中引入酰基可改变药性;
(2)可用来保护氨基,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去掉。
如:在苯胺上引入硝基时,我们一般用苯胺与混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即可。 但苯胺非常易被氧化,甚至空气中的氧气就能将无色透明的苯胺液体在几个 小时内氧化成黑色的苯醌染料,混酸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必须先将氨基
酰基化反应指的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氮 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相连的氢被酰基所取代的反应。
3. 分类:
C酰基化C 反 原应 子, H 上 被的 酰基取代或 生羧 成酸 醛、酮 N酰基化反N 应 原, 子氨 H 上 被 基 的 酰基取代生成酰胺 O酰基化O 反 原应 子, H 上 被的 酰基取代称 生为 成酯 酯化 ,反 又
5.1 N—酰基化反应
➢ 3.用酰氯的N—酰化 ➢用酰氯酰化的反应通式为
➢反应特征: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时需要加入碱性物质,如 NaOH、Na2CO3,NaHCO3、CH3COONa、N(C2H5)3 等, 以中和生成的氯化氢,使氨基保持游离状态,从而提高酰化反 应(的1)收脂率肪。酸酰氯酰化
➢ 脂肪酸酰氯为强酰化剂,向氨基上引入长碳链酰基时,它常被采 用。例如,壬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可将3,4—二氯苯胺进行酰化得 到壬酰化产物。
保护起来才能用混酸硝化。
O
H NH
O
O
+ Cl
C CH3
AlCl3 - H-Cl
HN
C CH3
HNO3 / H2SO4
HN C CH3
+
H3O
- CH3COOH
N H2
若不保护氨基,则:
H N O 3/H S 2O 4
N H 2
氧 化
O
N O2 O
N O2
黑色染料——苯醌
酰基化反应介绍
2. 定义:
➢应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制备
➢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泡沫 塑料、涂料、耐磨橡胶和高 强度粘合剂的重要中间体。
5.1 N—酰基化反应
4.用二乙烯Biblioteka Baidu的N—酰化
➢二乙烯酮的制备
➢二乙烯酮与芳胺反应合成乙酰乙酰芳胺
5.1 N—酰基化反应
5.N—酰化终点的控制 ➢ 在芳胺的酰化产物中,未反应的芳胺能发生重
(3)空间位阻效应 : 无空间阻碍的胺的活性高于有空间阻碍的胺。
5.1 N—酰基化反应
➢ 羧酸、酸酐和酰氯反应活性的大小次序为:
➢芳香族酰氯的反应活性低于脂肪族酰氯(如乙酰氯)。
➢ 对于酯类,凡是由弱酸构成的酯(如乙酰乙酸乙酯)可用作酰化剂, 而由强酸形成的酯,因酸根的吸电子能力强,使酯中烷基的正电荷 增大,因而常用作烷化剂,而不是酰化剂,如硫酸二甲酯等。
5.1 N—酰基化反应
(3)用光气酰化
➢ ①在水介质中酰化。光气在水介质中,在低温就能和两分子芳 胺反应生成二芳基脲衍生物,反应放出的氯化氢可用碱中和。例 如,J酸用光气酰化可制得猩红酸,它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
5.1 N—酰基化反应
③在有机溶剂中酰化。 ➢光气在有机溶剂(如甲苯、氯苯、邻二氯苯)中,在低温下能与 等摩尔量的芳胺作用,先生成芳胺基甲酰氯,再进行加热处理 转变为芳基异氰酸酯。
酰基化反应优秀课件
➢ 氮酰化-将酰基引人氮原子上合成酰胺化合物的 反应称为氮酰化.
➢ 碳酰化-将酰基引入碳原子上合成芳酮或芳醛的 反应称为碳酰化。
酰化反应可用下述通式表示
式中的RCOZ为酰化剂,其中的Z代表-X、OCOR’、-OH、-OR’、-NHR’ 等。GH为被 酰化物,其中的G代表ARNH-、R’NH-、 R’O-、Ar等。
5.1 N—酰基化反应
➢ 2.用酸酐的N—酰化 ➢酸酐对胺类进行酰化反应的通式为:
➢反应特点: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
➢对于二元胺类,如果只酰化其中一个氨基时,可以先用等摩尔比的盐酸, 使二元胺中的一个氨基成为盐酸盐加以保护,然后按一般方法进行酰化。 ➢例如.间苯二胺在水介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再于40℃用乙酐酰化,先 制得间氨基乙酰苯胺盐酸盐.经中和可得间氨基乙酰苯胺,它是一个有用 的中间体。
➢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是发生在氨基氮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常用的酰基化试剂
常用的酰化剂是酰氯、酸酐和羧酸。 如 乙酰氯、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甲酸、 乙酸、草酸等。
其活性排列次序为:酰氯>酸酐>羧酸。
5.1 N—酰基化反应
➢ 酰化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H
:NH O
+ Cl C CH3
δ+ ➢
AlCl3
O HN C CH3
+
H-Cl
属于亲电取代反应
NH2
+ C8H17COCl
Cl Cl
吡啶
N H C O C8 H17
Cl Cl
+ H-Cl
2. N-酰化影响因素:
(1)酰化剂的活性的影响 : 反应活性如下: 酰氯>酸酐>羧酸
(2)胺类结构的影响 : 氨基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高,碱性越强,则胺被酰化的反应性越强。
胺类被酰化的反应活性是:伯胺>仲胺,脂肪胺>芳胺。
5.1 N—酰基化反应
➢ 氯代乙酰氯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酰化剂。由于甲基中的 氢原子被氯取代后,更增加了酰基碳原子上的部分正 电荷,因此酰化反应可以在低温下完成。如
5.1 N—酰基化反应
➢ (2)用芳胺酰氯及芳磺酸氯酰化 ➢ 常用的芳羧酰氯及芳磺酰氯有
➢芳香族伯胺或仲胺用芳磺酰氯酰化能生成许多有价值的中间体,例如
5.1 N—酰基化反应
➢一、N—酰化的基本原理
➢N—酰化-是将胺类化合物与酰化剂反应,在氨基的氮原 子上引入酰基而成为酰胺化合物的反应。
➢N—酰化反应目的:其一是将酰基保留在最终产物中,以赋予 化合物某些 新的性能; ➢其二是为了保护氨基,即在氨基氮上暂时引入一个酰基,然后 再进行其他合成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最后经水解脱除原先引入 的酰基。
5.1 N—酰基化反应
➢ 二、N—酰化方法 1、用羧酸的N—酰化
➢用羧酸对胺类进行酰化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酰化反应通式为
➢适用范围:碱性较强的胺类进行酰化 ➢为了使反应进行到底用过量的羧酸,并同时不断移去反应生成的水 ➢移去反应生成水的方法:①在反应物中加入甲苯或二甲苯进 行共沸蒸馏脱水②采用化学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等 移去反应生成的水。
酰基化反应介绍
研究意义:
(1) 在羟基或氨基等官能团上引入酰基后可改变原化合物性质和功能。如 染料的染色性能和牢度指标有所改变,药物分子中引入酰基可改变药性;
(2)可用来保护氨基,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去掉。
如:在苯胺上引入硝基时,我们一般用苯胺与混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即可。 但苯胺非常易被氧化,甚至空气中的氧气就能将无色透明的苯胺液体在几个 小时内氧化成黑色的苯醌染料,混酸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必须先将氨基
酰基化反应指的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氮 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相连的氢被酰基所取代的反应。
3. 分类:
C酰基化C 反 原应 子, H 上 被的 酰基取代或 生羧 成酸 醛、酮 N酰基化反N 应 原, 子氨 H 上 被 基 的 酰基取代生成酰胺 O酰基化O 反 原应 子, H 上 被的 酰基取代称 生为 成酯 酯化 ,反 又
5.1 N—酰基化反应
➢ 3.用酰氯的N—酰化 ➢用酰氯酰化的反应通式为
➢反应特征: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时需要加入碱性物质,如 NaOH、Na2CO3,NaHCO3、CH3COONa、N(C2H5)3 等, 以中和生成的氯化氢,使氨基保持游离状态,从而提高酰化反 应(的1)收脂率肪。酸酰氯酰化
➢ 脂肪酸酰氯为强酰化剂,向氨基上引入长碳链酰基时,它常被采 用。例如,壬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可将3,4—二氯苯胺进行酰化得 到壬酰化产物。
保护起来才能用混酸硝化。
O
H NH
O
O
+ Cl
C CH3
AlCl3 - H-Cl
HN
C CH3
HNO3 / H2SO4
HN C CH3
+
H3O
- CH3COOH
N H2
若不保护氨基,则:
H N O 3/H S 2O 4
N H 2
氧 化
O
N O2 O
N O2
黑色染料——苯醌
酰基化反应介绍
2. 定义:
➢应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制备
➢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泡沫 塑料、涂料、耐磨橡胶和高 强度粘合剂的重要中间体。
5.1 N—酰基化反应
4.用二乙烯Biblioteka Baidu的N—酰化
➢二乙烯酮的制备
➢二乙烯酮与芳胺反应合成乙酰乙酰芳胺
5.1 N—酰基化反应
5.N—酰化终点的控制 ➢ 在芳胺的酰化产物中,未反应的芳胺能发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