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李仲轶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合集下载

宿州学院李仲轶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宿州学院李仲轶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性别
1964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1987 年 7 月
高校教龄
副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
现从事本科高校教学 专长:会计学和税法
电子信箱
宿州市汴河中路 71 号
邮政编码
男 本科 21 年 经济管理系副主任 13605572077
xugongwei106@
234000
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按照这一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在保证学生完成素质、学科和专业
教育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有所侧重。 我们在正常的实践教学环节之外,专门抽出一个月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到宿州
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集中的认知实习,以便使学生亲身体验各单位的实际会计工作 流程,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为将来毕业后踏入社 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 式,并亲自担任其中《会计实务》和《高级会计学》课程的主讲任务。
4. 主持或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等校、省级教研项目 2 项。

5. 发表《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之计算
公式的探讨》等教研论文 2 篇。
6. 主持 2006 年校级精品课程《初级会计学》的建设。
“多管齐下,有所侧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使得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
(2)开创性地将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我们一直将取得“会计从业 资格证”、“初级会计资格证”和注册会计师单科(全科)合格证,作为会计专业学 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并统一组织他们参加相应的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合格率,我们从 2005 年起将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 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 2005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3 级会计班学生首次考试的合格率为 93.3%;在 2006 年的考试中,2004 级会计 班学生首次考试的合格率为 88.6%;而在 2007 年的考试中,2005 级会计班同学首 次考试的合格率则高达 97.6%。 从 2006 年起,我们又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科目的内容纳入教学计 划。这一做法同样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 2006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4 级会计 班首次考试的合格率 28.6%。而在 2007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5 级会计班首次考试的 合格率高达 40.5%。 从 2008 年起,我们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的内容与会计学专业相应课程的教 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已于 2008 年 3 月起开始实施。 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通 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合格率和就业竞争力,而且,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教学,可以使 我校会计专业师生及时了解、掌握我国会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从而使我 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课程、教材建设 几年来,围绕着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我们从未间断过研 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 年以来,成果完成人主持或参加的教研项目有 4 项, 发表教研论文 6 篇;2006 年,由李仲轶主持的《初级会计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 课程;2008 年,李仲轶和周书灵老师又参加了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 教材”——《会计学基础》的编写,该书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于 2008 年 8 月出版。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1 吴勉华 尤启冬 程纯
2 文庠 林生 王志伟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张宗明 狄斌 汤乐民
1 第5及其以后 王明强、刘嵚、顾 陈仁寿 一煌、殷忠勇、张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宏如 刘晓东 李志裕、丁启龙 桑爱民、李敏、周 朱健华 峰、咸华、沈卫星 、吕广明 胡桂兰、赵观兵、 陈文娟 张怀胜、谭成、杨 道建、徐占东 周佑勇、杜静、陆 郭正兴 惠民、黄有亮、刘 家彬、陆彦 顾玉军、王风华、 管秋梅 傅淑霞、顾晓洁、 赵扬 王唯、张亚权、邵 进、施林淼、沈群 赵志宏 、蔡颖蔚、沈志成 、董婷 夏镇波、万健、方 杨旺生 鹏、宗良纲、李俊 龙 李玉倩、唐加山、 徐小龙 陈晓波、俞莹 方云 沈贵鹏 吴洪贵、江玲、丁 王义宏 天明、姚炜 张好明 赵一标 陈伟、张小红、钱 程载和 晓忠、蔡建军 何时剑、喻步贤、 刘永利 杨新春 中国药科大学 南通大学
第 2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序号 37 38 39 40推荐成果名称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 才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 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 与实践
李玮、李耀中、姜 杜存臣 淑华、赵明、邱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仙、王彩霞 刘江、段来根、裴 彭银年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智民
第 3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建议名单(共4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推荐成果名称 社会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 创新性人才 “三维式”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体化、高端化、一体化改 革,打造教育家成长摇篮 协同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 途径实践 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与现代气象一流人才培养 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大学数理力基础教学新模式 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 重构与实践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 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工程创新项目教学的研究与 实践 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改革与实践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全过程创新培养体系” 建设与实践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 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 实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 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教 材) 1 周晓虹 焦新安 宋永忠 方忠 李霄翔 丁帆 闵锦忠 2 彭华民 胡效亚 潘百齐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成伯清 贡福海 张连红 第5及其以后 南京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风笑天 翟学伟 张清 郭宁生 李学农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推 荐 书成 果 名 称 导教并举的英语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建设成 果 完 成 人 陈正发、胡健、朱跃、戚涛、詹全旺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安徽大学 推 荐 等 级 建 议 一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安徽省教育厅推 荐 时 间 2009 年 4 月 7 日 成 果 科 类 文学 代 码 □0□5□5□1□2□2序 号 □9□3□4□0□1□6编 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制一、 成 果 简 介获 奖 时 间 获 奖种 类获 奖等 级奖金数额(元)授 奖部 门2008年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 10000 安徽省教育厅2005年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 6000 安徽省教育厅2001年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 6000 安徽省教育厅1997年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 10000 安徽省教育厅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 1995 年 9 月 完成: 2006 年 7 月主题 导教并举;协同培养;体系建设;英语人才;个性化 词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近年来,高等教育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社会,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抓住当前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吸取当代协同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建立英语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借助“导教并举”、教学要素优化、强化质量监控等措施,培养了大批个性化、创新型英语人才。

成果着眼于解决以下问题:一、“教”与“学”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的作用甚至超过“教”。

“学”的问题解决不好,再好的教学资源也难以发挥能效。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常因择业焦虑、缺乏自律、自我危机等原因,产生厌学迷惘情绪,阻碍潜能的发挥。

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而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培养效果。

二、教学如何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的问题传统培养模式按照英语学科自身特点设计,专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客观情况是,除部分英语专才外,社会上需要更多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第 3 页,共 20 页
方敏 葛锁良 李鑫 陈薇 殷礼胜 张晓江 冯 小英 尹锡荣 方媛媛 凤群 黄昀 李家玉
依托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双创”型人才 构建“学、研、产、赛 、展”实践教学模式的纺织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第 2 页,共 20 页
杨保俊 张大伟 魏凤玉 崔鹏 王百年 韩效钊 陈天云 于少明 杨则恒 张先龙 徐超 孙敏 朱玉蓉 杨善林 刘业政 梁昌勇 李兴国 何建民 任明 仑 倪志伟 庆承松 檀江林 黄志斌 张辉 李永山 王峰 钟采桑 王昳
负责人
陈国良 李廉 冯博琴 周学海 何钦铭 张龙 马斌荣 苏中滨 龚沛曾 郝兴伟 侯中怀 朱平平 刘光明 査正根 金谷 黄微 陈锴 张汉昌 杨伟华 刘卫 梁 樑 赵定涛 张圣亮 张淑林 倪瑞 李兴权 胡忠辉 李芳平等 陈春华 刘伟丰 A.J.A. Winnubst 姚连增 孙蓝 陈纪梁 邢鸿飞 莫青扬 刘海清 万洪 英 叶邦角 刘斌 尹民 陈向军 朱晓东 程福臻 向守平 陈卿 欧阳毅 汪寿阳 刘聪 叶郁 曹威麟 梁樑 华中生 郭江平 瞿启发 芮锋 朱洪超 孔燕 沈克祥 宋怡 徐晓飞 张效初 马宁 韩 庆艳 周荣庭 俞汉青 盛国平 华中生 张增田 胡太忠 毕功兵 彭正思 宋伟 刘庭 孙启贵 杨辉 李艺 宋小燕 张学 和 陈恩红 陈小平 许胤龙 王德亮 杨瑞龙 王德钊 宁劲 陈超 杜进 郭磊 李琛 徐兵 李京 夏玉良 刘德良 沈修志 陈江峰 叶尚夫 常振旗 盛六四 王相綦 张皓 赵平辉 张永生 孙方稳 韩永建 李传锋 郭光灿 陶小平 黄环 甄素贞 金谷 姚奇志 胡祥余 李娇 孙腊珍 张增明 许立新 宋克柱 叶邦角 卢荣德 程福臻 周幸祥 王晨 郭玉刚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引言教学成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校设立了教学成果奖。

本文将介绍一本推荐书籍的教学成果,该书籍的名称为《学习方法与技巧》。

背景学习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一本名为《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材。

书籍内容《学习方法与技巧》是一本综合性的学习指导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方法概述本书首先介绍了学习方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对各类学习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学习技巧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学习技巧,包括阅读技巧、记忆技巧、理解技巧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

3. 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本书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进行时间管理。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书中的方法,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

4. 成功学习心态培养本书着重介绍了培养良好学习心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

通过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和挑战,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教学实践与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本书作为学生的辅助教材,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讲解和讨论。

通过学生对书中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教学效果: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发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书中的学习技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学习计划的合理制定:学生通过借鉴书中的学习计划方法,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提高了学习效果。

4.学习心态的积极调整: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心理调节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年月日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签字:
年月日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组长
签字:
年月日
五、附件目录
1.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6000字)
2.教学成果鉴定书(或验收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时间年月日
成果所属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码□□□□□□
序号□□□□□□
编号
一、成果简介(可另加附页)








获奖
本人签名:
年月日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完成
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四、推荐、评审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详细通讯地址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本人签名: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出生年月
年月
最后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年月
高校教龄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本人签名:
年月口
第()完成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年月
最后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年月
高校教龄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电子信箱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成果科类
编号
安徽省教育厅制
成果简介
成果曾
获奖励
情况
获奖时间
奖类获种
获奖等级
奖金数额(元)
奖门授部
成果起止时间
起始:年月完成:年月
主题词
1.成果主要内容
成果主要内容(续)
2.创新点
3.应用情况
第一完成人姓名
性另IJ
邮政编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四、推荐、评审意见
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年月日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最后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过研究者的思想、语言和方法,集中传递科学思想,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
要 中心,具有探究性、整合性和互动性三大特点研究型教学的模式。
3.通过教改实践,形成了课堂讨论、课外不同平台的交流、精品习题研

讨、课程论文全方位辅导在内的研究型教学的方案。同时形成了适合研究 型教学的评价体系。
4.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对大学
一、 成 果 简 介

获奖

时间
曾 2009

2002




获奖 种类
江苏省教学成 果奖 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优秀教材
获奖 等级
特等奖
一等奖
奖金数额 (元)
授奖 部门
5 万元
江苏省人民政府
5 千元
教育部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 1988 年 1 月 1 日 完成: 2008 年 12 月 31 日
主 题
最后学历
理学博士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术 职称
1982 年 8 月 教授
高校教龄
现任党 政职务
21 年 匡亚明学院院长
工作单位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联系电话 025-83592466-20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基础物理教学/理论物 理学研究
电子信箱
wxu@nju.edu.cn
通讯地址
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邮政编码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大学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类)》、《理论力学》和《热 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基础物理学课程是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主干课程,课程 的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的教学为培养基础理科的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研究型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学物理学》研究型课程建设的经验在国内外同行 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卢德馨教授曾在第四届华人物理学大会等多个国际会议上 交流了南京大学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情况,清华大学已先后 3 次共 5 个学期邀请卢 德馨授课,以求移植和学习《大学物理学》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国内已有数十所 院校的同行邀请卢德馨教授作研究型教学方面的报告。 3.2004 年 8 月,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大学物理学》研究型教学研讨班在 南京大学举行。卢德馨教授通过教学实例,阐述了有关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及相关 问题,给与会老师们很大的鼓舞与启迪。清华大学分别于 2003 年 12 月和 2006 年 6 月分别召开两次大学物理学研究型教学高级研讨班,卢德馨老师的关于研究型 教学的报告更是取得了“震撼”的效果。 4.《大学物理学》课程作为 2003 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由于研究型教学方面 的突出成绩,被南京大学作为 985 工程研究型课程建设的示范课程。同时,其教 学团队作为匡亚明学院“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的一部分,在 2007 年被评 为教育部首届“质量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卢德馨教授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其研究 型教学模式也为团队课程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5.研究型教学提高了学生科学精神、研究意识、学术道德和原创能力的形成至关 重要。通过研究型教学,学生在在基础学科研究上潜力大,交叉学科领域发展的 优势突出,学生群体特征明显,已有 10 多位学生继续深造期间在《自然》和《科 学》等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阅读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阅读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阅读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评委们:我是XXX学校的一名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阅读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在此,我向您提交我个人的阅读教学成果申报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一、申报人基本情况:姓名:XXX学校:XXX学校所教班级:XXX班级联系方式:XXX二、申报内容简介: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所申报的阅读教学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阅读课程。

每个课程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教学步骤,并结合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每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阅读教学资源建设:为了满足学生对不同阅读材料的需求,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建设和整理阅读教学资源。

我收集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新闻报道等。

同时,我还制作了一些阅读教学辅助工具,如读书笔记模板、阅读策略指南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3. 阅读评估与反馈: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进步情况,我设计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阅读评估工具。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我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我还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阅读进展,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三、申报成果展示:1. 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我详细阐述了阅读课程的目标、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并附上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作业。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我的创新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

2. 阅读教学资源展示:我提供了一份精选的阅读教学资源清单,包括各类阅读材料和辅助工具。

评委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载和查阅。

3. 阅读评估与反馈案例:以学生小明为例,我呈现了他的阅读评估成绩和我对他的个别指导与建议。

这个案例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的阅读进步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

2010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结果

2010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结果

2010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结果
暨申报2010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推荐结果公示
根据《宿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院字〔2008〕43号)和《关于做好2010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0〕28号)要求,经所在教学单位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现将2010年校级“质量工程”评审结果暨申报2010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推荐结果予以公示。

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2010年宿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选结果
1、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校级教学团队:
3、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4、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5、校级教学成果奖:
6、校级教坛新秀:
7、校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
8、校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2010年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推荐名单1、特色专业建设点:
2、教学团队:
3、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4、教学研究项目:
5、教学成果奖:
6、教坛新秀:
7、优秀教学管理集体:
8、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建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建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建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谨以建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的形式,向您们推荐我们学院在建筑学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积极的实践培养,我们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成果,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我们的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

一、项目背景我校建筑学专业成立于1990年,目前已发展成为该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学府。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建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二、申报内容1. 课程设计与教材编撰我们学院建设了一套完善的建筑学课程体系,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材料、结构力学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教师团队经过精心策划,在教学方案和教材编撰上进行了大量努力。

为了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我们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选择了一些优秀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并开发了相关的教辅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学知识。

2. 教学方法创新我们尝试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以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成为我们的一大特色,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组织了一系列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知识。

3. 实践教学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水平,我们积极组织了各类实践项目和建筑设计竞赛。

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设计能力。

我们与当地的建筑公司和设计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真实的建筑项目并取得实际成果。

三、成果与影响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他们在各类考核和评比中表现突出,多名学生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奖项。

其次,学生们参与的实践项目和竞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资料:三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书

资料:三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书

三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书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1.盲校:《视障儿童个性化教育康复模式的研究》在“医教结合”观点的指导下,深入地探讨了在中重度视觉障碍和多重残疾儿童相对增加的条件下,盲校个性化教育康复的有效模式,形成了系列性有理论建树和推广意义的教育教学成果。

一是通过实践,认定了传统视障教育向个性化康复教育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是展示了视障儿童教育康复的学科基础与实践意义,认定教育康复是一种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综合性康复、是结合学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在专业医生的协助下,借用医学康复、运动康复、职业康复、家庭康复的原理与方法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说明康复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学生意志力培养、互助精神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使用学习辅具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三是创建了系统的整套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障碍程度的视障儿童个别化教育康复的教材,可供盲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儿童家长使用;四是通过量体裁衣的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幅度地提高和巩固视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自主意识;五是通过行动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了家校合作。

鉴于这项研究型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理论建树、实践效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我特向有关部门推荐。

推荐人:方俊明2.宝山学校:“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课程设计”为了贯彻新时代“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贯彻新颁布的特殊学校课程标准以及培智学校学生残障程度中重度化和多重类型的发展趋势,以“培智学校个别化教学课程设计”为题,结合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对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行动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教育教学成果:一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新颁布的特殊学校三类残疾儿童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种类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二是在动态评估的基础上,不仅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地制度个别化教学计划,还根据学生的发展以及不同阶段教育转衔的需要不断地修改个别化教育内容教学计划和调整课程与教学;三是突显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理念,建立网络平台,为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有效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四是建立了系统的多累课程并通过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和定期对教学评估结果的深入研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五是在特殊教育深化改革时期,充分地发挥了设置在特殊学校的区域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促进普特融合的学术交流。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报告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报告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报告成果名称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成果完成人姓名徐林祥、柳宏、陈军、陈学广、龚孟伟、刘佳、王定勇、张立兵、韦冬余、郑昀成果完成单位名称扬州大学成果科类文学类别代码推荐序号成果网址/col/col44422/index.html 推荐单位名称江苏省教育厅推荐时间 2018年 4 月 18 日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成果报告一、成果背景扬州大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著名学者王国维、朱东润曾先后在该校任教。

1952年在扬州办学后,著名语文教育家洪北平、洪为法、袁哲曾同时执教于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和扬州师范学院。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后,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重建扬州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科。

近半个世纪以来,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不仅培养了以洪宗礼、杨九俊、黄厚江、袁振国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特级教师、教材主编和教育家,而且也培养了丁帆、周建忠、肖瑞峰、季国平、汪晖、高建平、蒋寅、华学诚、李昌集、戴伟华、毕飞宇、吴义勤、葛红兵、曹剑、王干等著名学者、作家和评论家。

百年历史积淀,特别是1992年合并为扬州大学后的改革实践,为本成果提供了厚实的建设基础。

本成果主持人徐林祥,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36年,现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系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在语文教师教育中存在着学科历史研究缺失,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中也存在着学生缺少理想、激情、兴趣,动手能力较差,实训渠道单一等问题。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汇总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汇总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汇总尊敬的评委:我在此荣幸地向您提交我校的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汇总。

以下将详细列出各个奖项的申报情况,以及申报项目的概述和具体成果。

感谢您的审阅。

一、优秀课程奖申报项目1.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培养》负责人:李老师概述: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运用创造性学习方法开启创新的大门。

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创新精神。

主要成果:近五年内,该课程培养了300余名学生,并在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受到了广泛好评。

2. 课程名称:《国际化商务交流》负责人:王老师概述: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敏感度。

通过模拟商务交流、案例研讨和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主要成果:该课程已开设多年,每年有近百名学生选修。

学生参与并成功完成的国际商务项目得到了行业内企业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升。

二、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1. 项目名称:《STEM教育推广项目》负责人:张老师概述:本项目致力于推广STE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

通过组织创新实验课程、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主要成果:近年来,该项目在学校内外开展了多场科技展览和科学竞赛。

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荣获多个奖项,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优秀论文。

学生在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2. 项目名称:《文化节庆活动项目》负责人:陈老师概述:该项目以文化节庆为主线,通过组织各类主题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主要成果:多年来,该项目每年举办多场文化节庆活动。

学生的参与度高,活动内容多样化。

通过参与文化节庆活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教育改革与实验奖申报项目1. 项目名称:《智慧教育教学平台建设》负责人:刘老师概述: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智慧教育教学平台,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和在线学习工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成果名称: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目录1、《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成果总结2、成果支撑材料目录网址:/course2008/cg10.htm《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成果总结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科技竞赛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题组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科技竞赛活动,构建“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

下面将课题组多年来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一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何谓被动实践?即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

被动实践是对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

然而,真正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真正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则需要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应该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

而选择实践的对象、目的、方法、程序等,全部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也就是主动实践。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这与主动实践的要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

因此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被动”和“主动”的平衡,对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启示。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而科技竞赛是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校2010“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再创佳绩

我校2010“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再创佳绩
宿 州 学 院 2 1 年 省 级 “ 量 工 程 ” 目 建 设 立 项 、 奖 一 览 表 00 质 项 获
编 号
2 116 0O O0
所在 单位 名称 序号
宿 州学院 1
项 目类 别
特 色专 业 地 质工 程
项 目名 称
负 责 人
桂 和荣
立 项 级 别 或
奖励 等 次
7 教 学研 究项 目 应 用型本 科院 校经 济管理 类 专业 创新 型人 才培 养模 式构 建研 究 徐公 伟
省级重 点
省级 重点
2 1 16 0 OO7 2 1 1 6 00O 8
2 1 1 6 O0O 9
宿州学 院 宿州学 院
宿州学 院
8 教 学研 究项 目 应 用性地 方本 科院 校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育 教学模 式 改革研 究 9 教 学研 究项 目 应 用型高 校体 育教 育专 业运 动解 剖学 实验 教学改 革 研究
1 教学研 究项 目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0


省级 重点 省级重 点
省级 重点
蒋瑞 光
蔡 红
2 l17 000 0 2 1 1 7 000 1 2 117 00O 2
2 1 1 7 000 3
宿州 学院 宿州学 院 宿外1 学院
2 省 “量 程项 建 再 佳 0 级质 工 ’目 设 创 绩 年 1 0 ’
根据安 徽 省教 育厅 《 于 公布 2 1 高等 学校 省级 质 量工 程项 目评 审结 果 的通 知》 我 校 2 1 省级 质量 工 程 关 0 0年 , 0 0年
项 目共有 3 项 目获 批为 省级 质 量工程 项 目 , 3个 在全 省 同类高 校 中名 列前 茅 。特别 是 省级 教学 成果 奖 , 实现 了获 奖数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推 荐 书_36698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推 荐 书_36698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成果名称地方高校高质量基础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完成人惠泱河、崔智林、刘晓喆、杜育峰、卜晓军成果完成单位西北大学
推荐等级建议二等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陕西省教育厅
推荐时间2004 年12 月25 日
成果科类其他
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一、成果简介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四、推荐、评审意见
五、附件目录
1、“地方高校高质量基础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总结
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3、网址:/jxcg/
4、上网材料
(1)教学研究论文
(2)教学管理文件
(3)成效
(4)相关报道。

宿州学院科研奖励办法

宿州学院科研奖励办法

校科字〔2015〕10号签发人:蔡之让关于印发《宿州学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部门、各二级学院(部):《宿州学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试行)》已经2015年12月18日校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宿州学院2015年12月22日- 1 -宿州学院办公室 2015年12月22日印发- 2 -宿州学院科研业绩奖励办法(试行)为促进我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高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加快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根据学校实际,特修订本办法。

第一条奖励原则学校重点奖励对提高全校学术声誉、给学校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营造学术氛围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高水平成果。

第二条奖励范围科研团队和平台类、科研成果类(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成果获奖、知识产权、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成果登记)、科研项目类、文学艺术创作作品类、科研组织类及科研管理类等。

第三条学校设立科研奖励专项,所需经费在学校年度预算中单独列支。

第四条奖励标准及内涵说明(见附表)第五条科研奖励审批程序一、科研奖励每年申报一次,于当年年底由相关部门统一填写科研奖励申报表,各部门按相关规定对申报人的申报内容逐项进行审查,由填表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

各部门将汇总表、申报表及相关的证明材料送交科技处。

并提交附件(合同书、成果原件、获奖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材料)。

- 3 -二、校科技处对各单位的申报材料内容逐项审查,核定奖励金额,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领导审批。

第六条其他说明一、学校只奖励原创性成果,论文获奖以及重印或修订再版的专(译)著、教材、文学艺术作品等不予奖励。

二、以上所有申请奖励均以相应单位正式颁发(出版)的奖励证书或文件(杂志)等原件为准,申报奖励时必须向学校提交相应原件或有关证明;同一成果,按奖金最高额进行奖励,不重复计算。

其中获奖类的一、二、三类及成果推广类的一、二类以当年职评文件中的分类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箱
宿州市汴河中路 71 号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女 硕士研究生(在读)
5年
3680953
ningqingqing@
234000
1. 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要担任《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学》、《初
级会计学》、《实用会计软件》等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指导工作;2004 年以来,
2. 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参与职业资格考试、集中认知实
习的实施,并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3. 参与“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之教学模式的实 要
施,并担任其中《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的主讲工作。
4. 主持或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等校、省级教研项目 2 项。 贡
与实践》等校、省级教研项目 2 项。

5. 发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理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等教研论文 2 篇。
6. 2006 年校级精品课程《初级会计学》的参加人。

本 人 签 名:
2008 年 8 月 10 日
—7—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五完成人 姓名 出生年月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淮南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滁州学院等院校的教学中采用。
—3—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姓名 出生年月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李仲轶
性别
1960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1977 年 1 月
高校教龄
副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
现从事本科高校教学 专长:会计学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成果名称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和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仲轶 徐公伟 周书灵 宁青青 毛传华
成果完成单位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推荐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
三等奖 宿州学院 2008 年 8 月 12 日
成果科类


管理学
安徽省教育厅制
一、 成 果 简 介
成果曾 获奖励 情况
格考试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负责其实 施;参与集中认知实习的实施,并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3. 参与提出“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要 负责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亲自担任其中《经济法实务》和《经济法》课程
的主讲任务。 4. 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多管齐下,有所侧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使得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
(2)开创性地将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我们一直将取得“会计从业 资格证”、“初级会计资格证”和注册会计师单科(全科)合格证,作为会计专业学 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并统一组织他们参加相应的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合格率,我们从 2005 年起将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 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 2005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3 级会计班学生首次考试的合格率为 93.3%;在 2006 年的考试中,2004 级会计 班学生首次考试的合格率为 88.6%;而在 2007 年的考试中,2005 级会计班同学首 次考试的合格率则高达 97.6%。 从 2006 年起,我们又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科目的内容纳入教学计 划。这一做法同样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 2006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4 级会计 班首次考试的合格率 28.6%。而在 2007 年的考试中,我校 2005 级会计班首次考试的 合格率高达 40.5%。 从 2008 年起,我们又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的内容与会计学专业相应课程的教 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已于 2008 年 3 月起开始实施。 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通 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合格率和就业竞争力,而且,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教学,可以使 我校会计专业师生及时了解、掌握我国会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从而使我 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课程、教材建设 几年来,围绕着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我们从未间断过研 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 年以来,成果完成人主持或参加的教研项目有 4 项, 发表教研论文 6 篇;2006 年,由李仲轶主持的《初级会计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 课程;2008 年,李仲轶和周书灵老师又参加了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 教材”——《会计学基础》的编写,该书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于 2008 年 8 月出版。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996 年获得原安徽省教委颁发的“陈香梅教育奖”
1. 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要担任《中级财务会计学》、《国家税收》、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审计案例》等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指导工
作,负责经济管理系的教学工作;2004 年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 480 学时以
上;多次获得宿州学院颁发的“教学优秀奖”。 主
—2—
2.创新点 (1)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有所侧重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正常的模拟实验、上机操作、寒
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之外,专门组织学生到企事业 单位进行集中的认知实习;我们将统一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作为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纳入日常教学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社会适应 能力。
性别
1964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1987 年 7 月
高校教龄
副教授
现任党 政职务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
现从事本科高校教学 专长:会计学和税法
电子信箱
宿州市汴河中路 71 号
邮政编码
男 本科 21 年 经济管理系副主任 13605572077
xugongwei106@
234000
本 人 签 名: 2008 年 8 月 10 日
—6—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四完成人 姓名 出生年月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宁青青
性别
1979 年 12 月
最后学历
2003 年 6 月
高校教龄
讲师
现任党 政职务
宿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
现从事本科高校教学 专长:会计学和会计电算化
3.应用情况 (1)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集中认知实习,从 2004 年起开始实施。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会计资格考试,从 2004 年起先后实施。 (3)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机结合,从 2005 年起先后实施,
相应考试科目的内容,陆续纳入教学计划。 (3)《会计学基础》教材从 2008 年 9 月起,在宿州学院、合肥学院、铜陵学院、
建设工作;2004 年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 460 学时以上;多次获得宿州学院
颁发的“教学优秀奖”。
2. 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先提出将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资格 主 考试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负责其实施;
参与集中认知实习的实施,并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3. 开创性地提出“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
7. 参加安徽省高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的编 献
写,为副主编,负责编写其中的第十章“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本 人 签 名: 2008 年 8 月 10 日
—4—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二完成人 姓名 出生年月 参加工 作时间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徐公伟
年均教学工作量 450 学时以上;多次获得宿州学院颁发的“教学优秀奖”。
2. 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参与职业资格考试、集中认知实 主
习的实施,并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3. 参与“会计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之教学模式的实
施,并亲自担任其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讲和上机指导工作。 要
4. 参加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234000
1. 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要担任《经济法》、《管理会计学》、《税法》、 《会计模拟综合实验》等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指导工作,负责会计专业建设工 作;2004 年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 500 学时以上;多次获得宿州学院颁发的 “教学优秀奖”。
2. 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参与提出将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资 主
电子信箱
宿州市汴河中路 71 号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男 双学士 26 年
系主任助理 13956832267 szzhongyili@
234000
1. 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要担任《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初
级会计学》、《会计理论专题》等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指导工作,负责会计专业
要 式,并亲自担任其中《会计实务》和《高级会计学》课程的主讲任务。
4. 主持或参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等校、省级教研项目 2 项。

5. 发表《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之计算
公式的探讨》等教研论文 2 篇。
6. 主持 2006 年校级精品课程《初级会计学》的建设。
获奖 时间
2008 年
获奖 种类
教学成果奖
获奖 等级
一等奖
奖金数额 (元)
3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