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振动污染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城市交通噪声分析及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噪声分析及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噪声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我国汽车保有量飞速上涨,所以交通噪声污染对道路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影响也呈现恶化的趋势。

交通噪声污染也就变成道路沿线特别是交通主干道沿线居民非常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根据最近调查显示,鉴于噪声会对人的心理以及机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更为突出;噪音还会损害儿童的大脑,长时间生活于噪声环境里的孩子,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里的儿童明显低很多。

考虑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控制和减少交通噪声已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简要对城市交通噪音的分析以及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从事此事业的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噪声;污染;创新1.当今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早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多次的交通环境调查显示,噪声污染的控制均不甚理想。

很多大城市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道路两侧的居民地带受交通噪声污染都十分严重。

历时一年时间的调查,对全国的518条次干路以上公路两侧的众多建筑物进行了大量的考察。

其中,包括民用住宅、学校和医院,数量达6300多座。

调查结果显示,各等级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受交通噪声污染程度是不同的。

高速路两侧的建筑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可以说交通噪声污染对其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非常大[1]。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2.1机动噪声2.1.1动力噪音分析机动车辆是产生噪音的最主要因素,发动机噪音的控制对于汽车噪声的控制非常关键。

进气噪声,发动机的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会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大大增强。

2.1.2轮胎噪音分析轮胎噪声也是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噪声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由于轮胎噪声本身的噪音机制比较复杂,对各种设备的先进性和方法性要求非常高。

当在正常情况下,车辆行驶较快的时候也会发出很大的噪声;当路面潮湿,且车辆速度行驶较慢的时候,噪音尤为明显。

2.2非机动车噪音非机动车辆的噪音主要来源于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声。

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3篇)

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减轻公路噪音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一套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旨在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及原因1. 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公路噪音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和机械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声、发动机声等;施工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机械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养护设备等产生的噪音。

2. 公路噪音污染原因(1)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线形设计、路面材料选择、道路宽度等均会影响噪音传播。

(2)交通流量大: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噪音也随之增大。

(3)车辆类型多样:不同类型车辆产生的噪音差异较大,如货车、客车等。

(4)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噪音较大,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三、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1. 道路设计优化(1)合理规划道路线形:尽量减少弯道、坡道等,降低噪音传播。

(2)优化路面材料:选择低噪音路面材料,如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3)合理设置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道路宽度。

2. 交通流量控制(1)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在噪音敏感区域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2)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噪音。

(3)限制货车通行:在噪音敏感区域限制货车通行,减少噪音污染。

3. 车辆噪音控制(1)推广低噪音车辆:鼓励使用低噪音车辆,降低噪音排放。

(2)加强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发动机噪音。

(3)使用隔音设施:在车辆排放口安装隔音设施,降低噪音传播。

4. 施工噪音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减少夜间噪音污染。

(2)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降低噪音产生。

(3)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噪声污染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制定有效的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减少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是控制车辆的噪声排放。

政府可以采取立法措施,规定车辆的噪声排放标准,并加强对车辆排放噪声的监管和检测。

对于超标车辆,可以采取罚款或吊销驾驶证等惩罚措施,以促使车辆所有者或驾驶员减少噪声排放。

通过改善道路建设和维护来减少噪声污染。

城市道路的破损和不平整会增加车辆行驶时的噪声,政府应加强对道路的修复和维护,确保道路平整和无破损,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噪声产生。

可以通过改善交通设计来减少噪声污染。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可以采用隔音墙、隔音绿化带等措施,将噪声隔离在道路上,减少向周边居民区传播的噪声。

可以合理规划和布局道路,减少车辆拥堵和交通摩擦,从而减少交通噪声的产生。

引入低噪声交通工具和设备也是减少交通噪声的一种有效途径。

新能源车辆、电动汽车等低噪声车辆可以取代传统的燃油车辆,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应鼓励使用低噪声轮胎、低噪声发动机等低噪声交通设备,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鼓励居民主动采取措施减少交通噪声对自身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报道、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对交通噪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居民自觉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对交通噪声的过度关注和不适应。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而且这些措施需要综合考虑,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因素,使得治理工作能够全面、有力地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减轻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成因主要包括道路交通量大、车辆行驶速度快、道路交通拥堵、路面质量差和建筑物密集等。

为了有效治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需要综合考虑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交通管理方面,可以通过限制车辆通行数量、规定车辆行驶速度、实施交通管制等措施来降低交通噪声。

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减少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距离、设置绿化带等措施来减少噪声传播。

在建筑设计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隔音材料、设计合理的建筑外观和结构等措施来减少建筑物对交通噪声的传播。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的现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比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办法》规定了道路交通噪声的排放标准和管理办法,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等。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一些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如北京市开始实施“静音车行动”,通过对达标车辆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市民购买低噪声车辆,以减少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推动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的开展。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居民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噪声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公路噪声污染是指由汽车、摩托车、卡车等机动车辆的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公路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干扰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人们对于公路噪声污染的研究及降噪措施的探究显得格外重要。

公路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交通工具的运行,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摩托车和卡车是主要噪声源。

公路上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机动车的发动机声音、风噪声、轮胎与地面摩擦声等组成。

这些噪声会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公路附近的工厂、商业区、住宅区和娱乐场所等也会产生噪音,进一步增加了噪声污染的程度。

公路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的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失眠、头痛、耳聋等问题。

噪声还会引起人们的情绪焦虑、紧张和疲劳,影响生活和工作效率。

尤其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婴儿等特殊人群,噪声污染的影响更为明显。

为了降低公路噪声污染,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需要对机动车的噪声进行控制。

对于车辆的发动机和排气系统进行改进,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车辆的轮胎和减震系统等进行技术调整,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需要对公路进行噪声隔离和防护措施。

在公路两侧建设噪音隔离带或隔音墙,可以有效阻止噪音的传播。

公路的路面和护栏等设施也可以进行改进,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对于公路周围的工厂、商业区、住宅区等敏感区域,可以建设噪音减轻设施,例如通过植树、设置绿化带等来吸收和隔离噪音。

需要对噪音进行监测和管理。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噪音污染的情况。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处罚和管理力度,提高社会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

公路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公路噪声污染,需要从车辆、道路和周围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公路噪声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噪音与振动控制策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噪音与振动控制策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噪音与振动控制策略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已成为常见的工程项目。

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噪音与振动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施工前控制策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以下是施工前的控制策略:1.选择低噪音设备:施工过程中使用低噪音设备是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途径。

例如,选择配备噪音隔音装置的振动压路机、静音混凝土搅拌机等,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噪音的产生。

2.分时段施工:将施工时间合理分配,在夜间或低峰期进行施工,能够避免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减少噪音污染的程度。

3.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采取噪音减振措施,如使用隔音墙、垫板等,将施工噪音隔离在施工区域内,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中控制策略除施工前的控制措施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控制策略,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1.控制设备作业时间:合理控制振动压路机等设备的作业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密集振动,减少振动传导到周围土壤和建筑物的可能性。

2.使用降噪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降噪材料,如噪音消声器、隔音垫等,能够有效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降低施工现场噪声污染。

3.施工技术改进:采用低频振动模式、降低振动频率等施工技术改进方法,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振动产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

四、施工后控制策略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后续的控制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1.定期维护保养:及时对路面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对路面凹凸不平的区域进行修复,可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2.绿化建设: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进行绿化带建设,种植吸音效果好的植物,如常青树等,能够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

浅谈城市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及降噪措施

浅谈城市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及降噪措施

浅谈城市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及降噪措施摘要:本文对影响交通噪声大小的几种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交通噪声对居民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交通噪声;影响因素;降低措施1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发展,交通噪声问题更加凸显。

2000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6.1平方米增加到12.2平方米,全国汽车保有量从1608.91万辆猛增到5099.61万辆。

交通噪声是主要指机动车辆在市内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交通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听力、身心和交流。

交通振动一般频率比较低,人体脏器对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因此低频振动对人身心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进一步研究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措施,本论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不同条件下同一条路段的噪声大小,及对居民的影响,进而提出降低噪声的措施。

2研究课题及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以邢台市兴达路(中华大街-育英街)工程为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道路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及对不同敏感点的影响。

邢台市桥西区兴达路(中华大街—育英街)道路工程位于邢台市桥西区东部,道路长度为697.30m,规划红线宽度为25m,是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

城市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了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3预测条件及结果3.1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及参数选择根据工程可研报告提出的车流量预测值及公路环评规范的要求,按不同车流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其中交通量相关取值如下:①交通量预测年日交通量预测结果。

兴达路(中华大街—育英街)(双向二车道)的单方向每小时设计通行能力为1317.5pcu/h,折算为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9962pcu/d,昼间系数:0.8。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

摘要分析了通过现场测试的上海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轨道结构与桥梁及声屏障的减振降噪效果。

从车辆、桥梁结构、轨道结构与管理、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振动,噪声控制轨道交通由于轮轨接触、车辆设备(受电弓、电机、空调等) 等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轨道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解决好交通的同时也要确保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通过对上海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振动和噪声进行测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车辆、桥梁、轨道结构、声屏障及轨道管理等方面的减振降噪措施。

1 轨道交通的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1. 1 振动的产生与传播机理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过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或桥梁基础,再传递给地面,从而对周围区域产生振动,并进一步传播到周围建筑物。

这种振动干扰不仅对地铁沿线民宅、学校、医院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对沿线基础较差的建筑物造成损害。

振动波在土介质中的传递过程,其作用机理及传播特性与地震基本相同。

这些振动波遇到自由界面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弹性表面波,随着离振源距离的不同,它们之间的能量也在改变,同时传播速度、衰减率也为距离的函数。

根据振动传播理论,振动从地面进入建筑物,不同结构建筑物其振动衰减也不同。

1. 2 振动测试结果表1 上海地铁1 号线的振动测试结果。

1. 3 测试结果分析结合振动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来分析上述振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 上海软粘土埋深10 m 左右地下线路中心处最大振级在75~80 dB表1 北京地铁沿线地面建筑物的振动测试资料[ 1 ](2) 矩形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94. 96 dB) 远小于盾构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105. 11 dB)(3) 扣件类型对地面建筑物振动影响明显,减振型钢轨扣件的减振效果比较明显。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引言: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交通系统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极为迅速。

国内已经拥有和正在建设的道路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城市还在筹建轻轨交通系统。

振动对大都市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国际上已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并开始着手研究振动的污染规律、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控制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

一、交通振动来源振动的广泛定义是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在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交替变化的过程称为振动。

所谓交通振动,是指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冲击力作用在路基上,通过地基传递致使沿线地基和建筑物产生的振动。

路面越不平整、车辆重量越大、车速越高、载货车辆越多,产生的振动越大。

过量的振动会使人不舒适、疲劳,甚至导致人体损伤。

其次,振动将形成噪声源,以噪声的形式影响或污染环境。

环境振动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铁路振动、公路振动、地铁振动、工业振动均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产生不利的影响。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道路交通振动是因为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针对路面的冲击而引起的,通过人体各部位与其接触而产生作用。

道路交通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和振动的持续时间,当振动超过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产生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与此同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将受到不良影响。

交通系统振动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由运行汽车对道路的冲击作用产生振动,并通过结构传递到周围的地层,进而通过土介质向四周传播,进一步诱发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建筑物(包括其结构和室内家具)的二次振动和噪声,从而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建筑物内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道路交通系统的振动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运行时,对道路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2)汽车在道路上运行时,车轮和路基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路基结构的振动;(3)道路的不平顺和车轮的损伤也是系统振动的振源。

二、振动对人体及周围建筑的影响振动对人的影响:振动对人的影响大致有四种情况:1)人体刚能感受到振动的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感觉阈”。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摘要】公路交通噪声是城市繁忙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从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特点、影响、监测方法、防治措施以及治理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公路交通噪声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影响。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公路交通噪声防治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领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公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公路交通噪声、分析、防治、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来源、特点、影响、监测方法、防治措施、效果评估、结论、展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的重要性公路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环境噪声源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公路交通噪声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忽视的问题。

公路交通噪声不仅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对公路交通噪声进行分析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路交通噪声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引起情绪波动,甚至损害听力健康;公路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影响野生动物的繁衍和栖息,破坏城市的环境生态平衡;公路交通噪声也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降低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对公路交通噪声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防治,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健康,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得到重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1.2 研究背景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公路交通是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量的增加,公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汽车运行时对道路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以及车轮和路基相互作用产生的振动[1]。

此外,振动污染还可以分为自然振源和人工振源两大类,其中人工振源包括运转的各种动力设备、建筑施工使用的一些设备、运行的交通工具等[5]。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可以从合理规划、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着力解决[3]。

针对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技术改进**:通过选择合理的降噪设备、改善工艺和操作技术、减小震动等方式来减少振动污染[17]。

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监测和减少噪声污染[15]。

2. **法规制定与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排放噪声、产生振动应当符合的标准和要求,这为振动污染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4]。

3. **规划与管理**:从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和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从而降低因交通引起的振动污染[3]。

同时,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和优化,也是减少振动污染的有效途径[12]。

4.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提高公众对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9]。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技术创新、法规制定与执行、规划与管理以及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减轻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问题。

####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具体影响有哪些?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振动不仅损害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更重要的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人对频率为4~8赫兹的振动更为敏感[18]。

2. 对建筑物的影响:交通车辆引起的结构振动会通过周围地层向外传播,进一步诱发建筑物的二次振动。

3. 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锦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锦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交通噪声等级划分
交通噪声等级划分 交通噪声质量评价方法执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物字[2019]52 号文《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 定》。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将道路交通噪声分为重度 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较好和好5 个声环境质 量等级(表1)。
锦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及变化 趋势
按照规定,每年春季对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用自动声级分析仪器在昼 间瞬时监测1 次,取样监测20 min 的等效A 声级以及累计百分声级 L10,L50,L90代表该段道路交通噪声,同时记录车流量(辆/h)
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交通运输噪 声污染有加剧的趋势。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应从双方面考虑,一方 面是减少噪声的产生,另一方面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噪声污染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广大群众应提高对噪 声污染问题的重视,特别注意身边的声环境变化情况,及时阻止和控制 噪声污染的发生,并采取措施自我保护。
但是采用民事诉讼有诸多不便之处,譬如诉讼时间长、诉讼成本高、 举证比较困难等等,请求行政处理不失为解决环境纠纷的好办法。
再见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 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 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 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箱车辆); (4)路面的材质和质量,质量越差噪声越大,混凝土的路面要比柏
油路面的噪声大,同样的路面质量,有减速带的也会比没有减速带的 噪声大。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 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 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 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 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 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公路运输振动治理方案工程

公路运输振动治理方案工程

公路运输振动治理方案工程一、引言公路运输是我国物流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与之伴随的问题是公路运输振动对周围环境和交通工具造成的影响。

因此,振动治理成为了当前公路运输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公路运输振动治理方案进行探讨,通过对振动治理工程的必要性、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振动治理的方法和技术、振动治理方案的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出科学、合理的振动治理方案,为公路运输振动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二、公路运输振动治理的必要性公路运输振动是指由于公路交通运输车辆行驶引发的地面振动,主要包括路面振动、车辆振动和声波振动等。

这些振动对周围环境和交通工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公路运输振动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位于公路附近的居民。

其次,振动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一定的破坏和损害,长期积累还可能导致地基沉降和建筑物的倾斜等问题。

另外,振动还会对交通工具和设备的寿命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公路运输振动治理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公路运输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1. 振动产生的原因(1)车辆行驶引发的振动:公路运输车辆的行驶是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车辆的轮胎与路面的摩擦振动、车辆的悬挂系统振动、车辆行驶时的空气动力学振动等。

(2)路面不平引发的振动:公路路面的不平整也是产生振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路面存在裂缝、坑洼、凹凸等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3)声波振动:交通车辆发出的噪声也是产生振动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道路上,车辆高速行驶会产生较大的声波振动。

2. 振动的影响(1)对周围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公路周围居民会因为振动产生的噪声和震动而影响到其生活和工作,尤其是晚上和清晨时分。

(2)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长期的振动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一定的破坏和损害,加剧公路附近地基沉降和建筑物的倾斜等问题。

(3)对交通工具和设备的影响:振动会对交通工具和设备的寿命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维护和维修的成本。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以及对策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以及对策

减少 和消 除 噪 声 源 能够 有 效 实 现 对 于城 市 噪 声 的控 制 。 城 市 交 通 噪 声 的 主 要来 源 为 大 刑 的载 重 汽 车 、公 汽 车 等 大 车 辆 , 以及 一些 老 旧 的车 辆 。对 于 老 旧汽 车 的控 制 可 以适 时进 行 新 老 辆 的更 新 , 禁 止 老 旧车 在 城 Ⅸ 的行 驶 , 而对 于 大 型 车 可 以按 照 卡 仃
f 『 】 的工作 和学 习 , 甚至影响身体 的健康 , 造成 失眠 、 耳呜等神经衰 弱等症 状。人在睡眠状态 , 受 ̄ ] r 4 0 一 - 5 0 分 贝的噪声干扰 , 就会转 化 为 熟 睡状态 , 这时候大脑仍处丁一种紧张 、 活跃 的状态 , 从而 不能使 人仃 J 得到 良好的休息。 当噪声超过8 5 分 贝, 人们就会感到 心烦 意乩 , 无法进行 等心 工作 , 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
所产生的噪音。 根据《 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 的规定将环境噪音 污染划分为四类标准 其 巾一类标准适用 于 日常居住以及文教
域. 昼 问噪 音 不 超 过 5 5 分贝 , 而夜间噪音不超过4 5 分贝; 二 类 标 准 3 交 通 噪 声 综 合 治 理 措 施 使朋在 f t g - 居住 、 商业 以及工 业混杂 , 昼 问噪音不超过6 0 分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 以及对策
谢 庆 剑 ( 广西 壮 族 自治 区环 境保 护科 学 研 究 院 广 西南 宁 5 3 0 0 2 2 )
生模糊 , 当噪音达 到1 1 5 分贝时候 , 绝大多数人对亮度的感觉会存

定程度上减弱 , 凶此 较 长 时 间 在 噪 音 环 境 下 生 活 的 人 很 容 易 发

公路交通噪声的分析与防治

公路交通噪声的分析与防治

公路交通噪声的分析与防治1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为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状况,我们于2000年10~11月,分别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进行了交通噪声监测。

1.1监测情况说明①测量时间段选在每天的三个交通高峰时间,即9:30~10:30;16:30~17:30;21:30~22:30,每个时段连续监测1小时;②选取国道上路面约为15m宽的双车道。

测点位置为距离路肩10m处,离路面高度为1.2m处;测点附近地势开阔平坦,无障碍物;③测量仪器为国产HS6280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并配备HS4782A型打印机。

1.2监测指标说明倍频带噪声频谱--可揭示公路噪声的频率成分。

SD--标准偏差。

反映在测量时段内的噪声声级波动情况。

Leq--等效连续声级。

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

Lmin--测量时段内的最小声级值。

Lmax--测量时段内的最大声级值。

L10、L50、L90--统计声级。

表示测量时段内的百分之几所超过的噪声级。

如L10=60dB,就是表示测量时段内有10%的时间其噪声超过60dB。

L1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峰值。

L9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本底值。

许多国家用L10作为交通噪声的评价量。

噪声分布--噪声布测量可体现产生总噪声值的能量在各声级段所占的百分比。

1.3监测结果统计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的交通噪声监测。

1.4监测结果分析205国道和312国道在交通高峰时段内9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72.7dB和68.3dB,5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79.1dB和75.2dB,1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85.4dB和80.0dB,大大超过了国家环境总局环函(1999)46号《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的规定,距路中心线100m范围内执行昼间70dB(A),夜间55dB(A)的要求。

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并须急待解决的问题。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摘要】公路噪声污染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探究了公路噪声污染的影响和来源,并提出了三种降噪措施:路面改善、隔离带建设和交通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公路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公路噪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其影响,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

【关键词】公路噪声污染、降噪措施、路面改善、隔离带建设、交通管理措施、影响、来源、治理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路噪声污染是指由汽车车辆行驶时所造成的噪声,是城市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数量的增加,公路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噪音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等。

公路噪声污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道路交通量、车速、路面状况等。

在城市中,道路周边的建筑物和地形也会影响噪音的传播和衰减。

对公路噪声污染进行有效治理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公路噪声污染的影响、来源以及降噪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引起社会对于公路噪声污染问题的关注,提出有效的降噪解决方案,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唤起人们对公路噪声污染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1.2 问题意义公路噪声污染是当今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公路噪声污染已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其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包括对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在城市居民密集的地区,公路噪声污染更是愈发突出。

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噪音的存在,但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公路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耳膜受损、失眠、焦虑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概述道路交通是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交通噪声和振动污染。

交通振动污染主要通过道路与地面的物理接触产生,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如睡眠、听力、健康等问题。

因此,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来源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来源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污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式。

例如,轮胎在道路表面的旋转和滑动,引擎的振动和排气管的震动,以及路面不规则度等因素,都会产生振动能量,进而传递给周围环境。

随着车速的增加,振动能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更大的振动污染。

道路结构和路面类型对振动污染的影响道路结构和路面类型是影响交通振动污染的重要因素。

道路结构的优劣会影响振动能量的传递、分布和衰减。

如果道路结构不良,例如道路表面不平整、路基松散等,会导致振动能量更容易传递到地面上。

而路面材料的类型和厚度也会影响振动的传递和衰减。

例如,砾石路面会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产生振动,产生更大的噪声和振动污染。

道路设计和城市规划对振动污染的影响道路设计和城市规划直接决定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程度。

例如,公路的设计和城市规划要考虑住宅区的分布、公共设施的布局等因素,将交通噪声和振动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在道路设计方面,可以采用降噪、降振材料和结构的方法,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道路分级、限制车辆行驶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和振动污染。

对策采用降噪、降振材料和结构的方法降噪、降振材料和结构的方法是降低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的有效手段。

例如,采用低噪声路面材料、深圳槽等技术,可以减少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声音和噪声,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在道路结构方面,采用复合材料和隔振体结构等技术,也可以减少振动的传递和衰减,从而减少振动污染的影响。

加强城市规划和路网设计加强城市规划和路网设计是解决道路交通振动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路面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路面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路面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方法在现代城市中,路面交通噪声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会对环境带来诸多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路面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护方法。

路面交通噪声与环境污染路面交通噪声是指由汽车、公交车、卡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声音。

它是城市噪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城市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在居民区、商业区、公共场所以及其他敏感区域,噪声污染都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路面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健康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路面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居民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致病的主要机制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过度刺激,导致精神和生理上的不适和疾病。

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失眠、压力和焦虑症、心血管疾病、听力损失、低出生体重等。

2.对动植物的影响除了人类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之外,路面交通噪声也会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树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噪声污染,但不同的物种对噪声的缓解效果不同。

过高的噪声会引起动物的惊恐、紧张,同时还会影响它们的交配和觅食行为,从而对它们的生态健康和生育率造成影响。

3.对城市安静的影响噪声污染还会影响城市的精神气氛和社会和谐。

城市噪声污染使一些居民想要搬离嘈杂的城市,这会引起城市人口的流失,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同时,城市噪声也会影响人们平静的休息和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防护方法:由于路面交通噪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对于缓解其噪声污染的影响非常必要。

1.采取降噪措施降噪措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建设噪声屏障和使用噪音减少设备。

噪声屏障可以通过一定的建造方式和位置进行噪声吸收和减少。

噪音减少设备包括铺设道路弹性层、使用降噪胶黏剂等措施。

2. 做好道路设计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考虑路径的选择、轨道交通的提高和道路及建筑物的隔声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系统对人体器官,周围环境及临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决道路交通振动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环境的问题,本文研究分析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振动的影响,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及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路交通,振动污染,来源,对策
引言: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交通系统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极为迅速。

国内已经拥有和正在建设的道路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城市还在筹建轻轨交通系统。

振动对大都市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国际上已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并开始着手研究振动的污染规律、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控制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

一、交通振动来源
振动的广泛定义是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在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交替变化的过程称为振动。

所谓交通振动,是指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冲击力作用在路基上,通过地基传递致使沿线地基和建筑物产生的振动。

路面越不平整、车辆重量越大、车速越高、载货车辆越多,产生的振动越大。

过量的振动会使人不舒适、疲劳,甚至导致人体损伤。

其次,振动将形成噪声源,以噪声的形式影响或污染环境。

环境振动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铁路振动、公路
振动、地铁振动、工业振动均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产生不利的影响。

道路交通振动污染道路交通振动是因为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针对路面的冲击而引起的,通过人体各部位与其接触而产生作用。

道路交通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和振动的持续时间,当振动超过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产生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与此同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将受到不良影响。

交通系统振动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由运行汽车对道路的冲击作用产生振动,并通过结构传递到周围的地层,进而通过土介质向四周传播,进一步诱发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建筑物(包括其结构和室内家具)的二次振动和噪声,从而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建筑物内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道路交通系统的振动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运行时,对道路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2)汽车在道路上运行时,车轮和路基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路基结构的振动;
(3)道路的不平顺和车轮的损伤也是系统振动的振源。

二、振动对人体及周围建筑的影响
振动对人的影响:
振动对人的影响大致有四种情况:
1)人体刚能感受到振动的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感觉阈”。

人们对刚超过感觉阈的振动,一般并不觉得不舒适,即多数人对这种振动是可容忍的。

(2)振动的振幅加大到一定程度,人就感觉到不舒适,或者作出“讨厌”的反应,这就是“不舒适阈”。

“不舒适”是一种心理反应,是大脑对振动信息的一种判断,并没有产生生理的影响。

(3)振动振幅进一步增加,达到某种程度,人对振动的感觉就由“不舒适”进到“疲劳阈”。

对超过疲劳阈的振动,不仅有心理的反应,而且也出现生理的反应。

这就是说,振动的感受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在振动的刺激下受到影响,并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其它功能产生影响,如注意力的转移、工作效率的降低等。

对刚超过“疲劳阈”的振动来讲,振动停止以后,这些生理影响是可以恢复的。

(4)振动的强度继续增加,就进到“危险阈”(或“极限阈”)。

超过危险阈时,振动对人不仅有心理、生理的影响,还产生病理性的损伤。

这就是说,这样强的振动将使感受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病变,即使振动停止也不能复原。

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由于目前缺少专门的评估道路交通振动对建筑物影响的标准, 因此仅能根据已有的少量测试数据及相关标准较粗略地分析建筑物所受的影响, 而且建筑物的振动与其基础、结构形式、自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显得较为复杂。

同时,车辆振动的传播较为复杂, 与土层介质有着密切关系, 振动波的传播特性在不同地区
条件的地区不尽相同。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附近建筑物内测得的振动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楼房内侧的振动表现得特别明显。

而由汽车振动引起的沿线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其振级的大小又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以及与地道路的距离有密切的联系。

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在城市轨道以及铁路运输方面体现的最为突出。

三、道路交通振动污染特性
1、振动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通过能量的吸收、转换及力学作用发生影响,其污染途径不同于其它物质污染。

同一振动强度可以在同一地点引起不同强度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空气另一途径产生影响,因此比噪声更复杂。

2、传布快、反应瞬时,立刻对人发生影响,如震醒,一旦影响发生后又难于立刻恢复。

3、污染捉摸不定,常常带有随机性,又带有重复性,而且这种污染一般无法逃避。

4、危害程度常与心理和精神因素有关,个体差异甚大,常表现为烦恼和不舒适,比较难以定量化。

5、振动危害直接触及个人财产问题,如房屋,器具的振坏,引起的矛盾比较尖锐。

6、道路交通振动的物理特性是振幅小、频率低(1—7HZ),具有典型的随机振动波形。

其一般为正弦振动,振幅较大,频率取决于操作性质。

此外振动具有方向性,决定了振动监测特点。

7、振动污染与噪声污染既有密切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对人体和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从物理学知,能量相同时频率越高,振幅越小,振动感觉也越小。

四、振动污染对策
通过上面道路交通振动无法避免的特性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甚至隔离振动污染。

减振隔振措施:
交通荷载所引起的地面振动,经常会影响邻近的结构物,或对邻近振动敏感的精密仪表、设备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时常干扰邻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因而对地面振动防止对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和工程问题。

应用屏障是防止和减轻地面振动的有效措施,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

一般而言,振动的有效隔阻可由河渠、橡胶垫层、板桩墙以及桩等屏障来截断、散射、绕射各种应力波而达成。

屏障又可以分为连续屏障和非连续屏障。

连续屏障是指屏障是连续的整体,如开口沟渠,用泥浆、锯屑和沙子等填充的沟或混凝土刚性墙等;非连续屏障措屏障由间断的屏障单体构成.如圆柱行排孔和排桩等。

一般所研究的振动屏障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为主动隔振,又称(近场)积极隔振,即利用间接或围绕振动的障壁,以减少由振动源发射出来的波能。

由于主动隔振法的屏壁接近波源,所以其主要用于阻隔体波(P波和S波)。

另一类为被动隔振,又称(远场)消极隔振,即在高振源较远处作屏障,隔开振动,使之无法
降低振动的地点。

被动隔振法由于障蔽远离振动源,所以主要用来阻隔面波(R波)。

屏障隔振的原理是建立在波能的反射、散射和衍射的基础上,实质上是弹性波和存在于均质弹性介质(屏障)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屏障对波的散射效应决定其隔振效果。

由于R波的散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理论解多限于体波,并以SH液研究最多,但仍限于几种规则屏障。

五、结束语
本文粗略的介绍了道路交通振动的来源,以及其污染对人体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并且根据其振动污染特性提出了一些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只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交通道路环境,有些还是不能适用的。

因此,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车辆和道路的日益加剧,加大对道路交通振动发面的研究也变的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