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设计

合集下载

驱动桥设计毕业设计

驱动桥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比亚迪速锐驱动桥设计专业:交通10-1学号: ********* *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一章绪论 (2)1.1 本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1.2 驱动桥国内外发展现状 (3)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3)1.4 本次设计的其他数据 (3)第二章驱动桥的选型 (4)2.1 驱动桥的选型 (4)2.1.1 方案(一):非断开式驱动桥 (5)2.1.2 方案(二):断开式驱动桥 (6)2.1.3 方案(三):多桥驱动的布置 (7)第三章驱动半轴的设计 (9)3.1 半轴的结构形式分析 (9)3.2 半轴的强度计算 (10)半浮式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11)a 半轴在纵向力最大时 (11)b 半轴在侧向力最大时 (11)c 半轴在垂向力最大时 (13)3.3 半轴的强度计算 (13)a 纵向力最大时, (13)b 侧向力最大时 (14)c 垂向力最大时 (14)3.4 半轴花键的设计 (14)3.5 半轴的材料及热处理半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16)3.5.1 半轴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16)3.5.2 处理技术要求 (16)3.5.3 选择用钢 (16)3.5.4 半轴的工艺路线 (17)3.5.5 热处理工艺分析 (17)第四章驱动桥壳的设计 (18)4.1 驱动桥壳结构方案选择 (18)a 可分式桥壳 (18)b 整体式桥壳 (18)c 组合式桥壳 (19)4.2 驱动桥壳强度计算 (20)4.2.1 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20)4.2.2 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21)4.2.3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22)4.2.4 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23)4.2.5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24)第五章轮胎的选取 (26)5.1 轮胎与车轮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6)5.2 轮胎的特点与选用 (26)5.3 轮胎的选型及尺寸参数 (26)第六章CAD进行建模装配 (28)6.1 CAD的介绍 (28)6.2 CAD建模过程 (28)6.2.1 车桥的建模 (28)6.2.2 半轴的建模 (31)6.2.3 轴承和螺栓的建模 (31)6.2.4 车轮的建模 (33)6.3实体装配 (34)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驱动桥设计

课程设计驱动桥设计

课程设计驱动桥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驱动桥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掌握驱动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驱动桥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驱动桥的设计;能够对驱动桥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驱动桥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传动设计、强度计算和实验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驱动桥的基本原理:介绍驱动桥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要求。

2.结构设计:讲解驱动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齿轮、轴承、轴等的结构设计和选材。

3.传动设计:介绍驱动桥的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齿轮传动、蜗轮传动等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4.强度计算:讲解驱动桥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接触强度、弯曲强度、齿面硬度等。

5.实验:进行驱动桥的设计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讲解驱动桥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

2.讨论法:学生进行驱动桥设计方案的讨论和评价。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驱动桥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实验法:进行驱动桥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驱动桥的设计原理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一、引言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轮上的重要任务。

在驱动桥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驱动方式、扭矩分配、差速器的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驱动桥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二、驱动方式1. 前驱动桥前驱动桥是指驱动力传递到车辆前轮的设计方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常用于小型、紧凑型汽车。

前驱动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动力输出的效率、车辆转向的稳定性等因素。

2. 后驱动桥后驱动桥是指驱动力传递到车辆后轮的设计方式。

相比于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牵引力,适用于大型、高性能汽车。

后驱动桥的设计需要注意驱动力和刹车力的分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

3. 四驱动桥四驱动桥是指同时将动力传递到四个车轮的设计方式。

四驱动桥通常应用于越野车和SUV等需要在复杂路况下保持优良牵引力的车辆。

在四驱动桥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前后桥之间的扭矩分配以及前后轴之间的差速器的作用。

三、扭矩分配在驱动桥的设计中,扭矩分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扭矩分配可以使车辆在加速、转向和刹车时保持稳定。

一般情况下,驱动桥会根据车辆的重心、车轮的抓地力以及车辆的操控需求来进行扭矩的分配。

四、差速器差速器是驱动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将扭矩分配到两个驱动轮上的作用。

差速器可以通过不同的齿轮传动来实现扭矩的分配,同时还可以允许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的差速旋转,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通过性能。

五、总结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驱动桥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驱动方式、扭矩分配以及差速器的作用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可以为汽车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介绍了驱动桥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希望能为读者对驱动桥设计提供一定的了解和参考。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驱动桥设计的进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驱动桥的设计

汽车驱动桥的设计

汽车驱动桥的设计汽车驱动桥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重要部件,它承载着扭矩的传递、转向力和悬挂的载荷,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能、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功能和类型分类、工作原理和配套系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结构设计汽车驱动桥主要由差速器、后桥壳、半轴、主减速齿轮和齿轮箱等部件组成。

差速器通常位于驱动轴两半轴之间,起到分配扭矩和使驱动轮各自具有不同转速的作用。

后桥壳是驱动桥的承载结构,负责支撑和固定驱动桥的各个部件。

二、功能和类型分类汽车驱动桥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车轮的动力,并且通过差速器的作用,使两个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根据驱动轮的数量不同,可以将汽车驱动桥分为前驱动桥、后驱动桥和四驱动桥。

其中,前驱动桥一般布置在驾驶员座位后面,主要用于小型轿车和城市SUV;后驱动桥布置在车辆的后部,主要用于大型SUV和商用车;四驱动桥则将动力传递到四个车轮上,提供更强的通过性和驾驶稳定性。

三、工作原理汽车驱动桥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力的传递、扭矩的分配和转速的差异化。

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差速器时,差速器将扭矩通过齿轮传递到后桥壳,由主减速齿轮将扭矩分配到左右两个半轴上。

同时,差速器还可以使驱动轮各自具有不同的转速,以适应车辆转弯和路面状态的变化。

四、配套系统汽车驱动桥还有一些配套系统,用于提升驾驶性能。

其中,差速器锁定功能可以让两个驱动轮以相同的转速旋转,提供更强的通过性能;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降低驱动轮的滑动,提供更好的牵引力,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加速差速器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的传动比,提供更快的加速性能。

总之,汽车驱动桥作为汽车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要满足高强度、高刚度和轻量化的要求。

同时,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用途,还要考虑到其功能需求和工作环境,以提供更好的驾驶性能和操控性能。

驱动桥课程设计

驱动桥课程设计

驱动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驱动桥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3. 学习驱动桥的类型及各类型的优缺点;4. 了解驱动桥的保养与维护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描述驱动桥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驱动桥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3. 学会使用工具和设备进行驱动桥的拆装和检查;4. 能够设计简单的驱动桥保养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小组中分享和交流;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维护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驱动桥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汽车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驱动桥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理解驱动桥的定义及其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学习驱动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差速器、半轴等;- 分析各部件的相互关系及协同工作原理。

2. 驱动桥的类型及特点- 介绍常见驱动桥类型: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驱动桥;- 阐述各类型驱动桥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分析驱动桥技术的发展趋势。

3. 驱动桥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掌握驱动桥的工作原理,理解差速器的功能;- 学习驱动桥的性能参数,如传动比、效率等;- 了解驱动桥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4. 驱动桥的拆装与检查- 学习驱动桥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驱动桥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会检查驱动桥各部件磨损、损坏情况。

第五章_驱动桥设计

第五章_驱动桥设计

一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
3.圆柱齿轮传动
一般采用斜齿轮,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横置且前置前驱动的轿车驱动 桥和双级主减速器贯通式驱动桥。
4.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与锥齿轮传动相比有如下优点: 1)在轮廓尺寸和结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得到较大的传动比
(可大于7)。 2)在任何转速下使用均能工作得非常平稳且无噪声。 3)便于汽车的总布置及贯通式多桥驱动的布置。 4)能传递大的载荷,使用寿命长。 5)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整容易。
双曲面齿轮传动也存在如下缺点:
① 沿齿长的纵向滑动会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传动效 率。双曲面齿轮副传动效率约为96%,螺旋锥齿轮 副的传动效率约为99%。
② 齿面间大的压力和摩擦功,可能导致油膜破坏和齿 面烧结咬死,即抗胶合能力较低。
③ 双曲面主动齿轮具有较大的轴向力,使其轴承负荷 增大。
④ 双曲面齿轮传动必须采用可改善油膜强度和防刮伤 添加剂的特种润滑油,螺旋锥齿轮传动用普通润滑 油即可。
103
2)轮齿弯曲强度
锥齿轮轮齿的齿根弯曲应力为
W
2T
k
v
m s
k0 D
ks b
km JW
103
ko --为过载系数,一般取1;
ks --为尺寸系数,它反映了材料性质的不均匀性,
与齿轮尺寸及热处理等因素有关,当m.>=1.6mm
时,
,当m<1.6mm时,ks==0.5;
2)轮齿弯曲强度
km --为齿面载荷分配系数, 跨置式结构:km=1.0~1.1, 悬臂式结构:km=1.10~1.25;
kv --为质量系数,当轮齿接触良好,齿距 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kv =1.0
b--为所计算的齿轮齿面宽(mm); D--为所讨论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mm); Jw --为所计算齿轮的轮齿弯曲应力综合系数, 取法见参考文献[10]。

车驱动桥设计课程设计

车驱动桥设计课程设计

车驱动桥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车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2. 掌握车驱动桥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3. 了解车驱动桥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车驱动桥三维模型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公式和规范进行车驱动桥参数计算和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车驱动桥设计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交流思想;3. 引导学生关注车驱动桥设计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汽车工程专业高年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车驱动桥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以实际设计项目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车驱动桥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驱动桥概述- 了解车驱动桥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 熟悉车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

2. 车驱动桥设计原理- 学习车驱动桥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方法;- 掌握车驱动桥主要参数的计算与优化方法。

3. 车驱动桥结构设计- 研究车驱动桥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学习车驱动桥的装配工艺和密封设计。

4. 车驱动桥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 了解车驱动桥常用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掌握车驱动桥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

5. 车驱动桥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车驱动桥设计案例,总结设计经验;- 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车驱动桥三维模型设计。

6. 车驱动桥设计实践- 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车驱动桥设计项目;- 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优化。

毕业设计--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设计

毕业设计--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1.1纯电动汽车概述1.1.1 电动汽车的分类1.2驱动桥的概述1.2.1驱动桥的功能1.2.2驱动桥的分类1.2.3驱动桥的组成1.2.4驱动桥的设计1.3电动车出现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纯电动车驱动桥发展现状第二章传动系统工作原理2.1 轿车采用的传动方案2.2 主减速器的确定2.2.1 电动轿车动力性能要求2.2.2 电机参数和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2.2.3 匹配结果2.3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2.3.1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2.3.2 圆柱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2.3.3 锥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2.4 差速器的确定2.4.1 差速器的工能原理2.4.2 差速器的选择2.4.3 差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2.5 相关轴及轴承设计2.5.1减速器输入轴2.5.2齿轮中间传动轴2.5.3相关轴承的选择2.5.4键的选择和校核2.5.5轴承的强度校核第三章毕业设计总结与感想第1章绪论1.1纯电动汽车概述1.1.1电动汽车的分类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3 类,即纯电动汽车(BEV)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

目前,这三种汽车都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

由于一次石化能源的日趋缺乏,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

但是车用电池的许多关键技术还在突破,因此,纯电动汽车多用于低速短距离的运输。

混合动力车的开发是从燃油汽车到未来纯电动汽车的一种过渡阶段,它既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具有低油耗、低排放的特点,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是最切合市场的,但是混合动力车有两个动力源,在造价和如何匹配控制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才有燃料电池作为能源。

燃料电池就是利用氢气和氧气(或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具有无污染,只有水作为排放物的优点。

但现阶段,燃料电池的许多关键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轻型汽车驱动桥设计及计算

轻型汽车驱动桥设计及计算

轻型汽车驱动桥设计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矩、降速,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作用力。

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而对于载重汽车显得尤为重要。

当采用大功率发动机输出大的转矩以满足目前载重汽车的快速、重载的高效率、高效益的需要时,必须搭配一个高效、可靠的驱动桥,所以采用传动效率高的单级减速驱动桥已经成为未来载重汽车的发展方向。

驱动桥设计应主要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本设计根据给定的参数,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并参考同类型车确定汽车总体参数,再确定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结构类型,最后进行参数设计并对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进行强度以及寿命的校核。

驱动桥设计过程中基本保证结构合理,符合实际应用,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能尽量满足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的系列化及汽车变型的要求,修理、保养方便,机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1、主要内容(1)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参照传统设计方法和现有车型,确定汽车总体设计参数,具体包括主要结构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并选择发动机和轮胎的结构形式;(2) 汽车驱动桥方案的确定:根据总体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选型;(3)设计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的主要结构尺寸,并对其进行强度校核。

(4)根据设计结果绘制两张零号图纸。

2、设计参数汽车最高时速 115km/h装载质量 2.5t最小转弯半径12.5m最大爬坡度 0.3同步附着系数 0.42.2 汽车形式的确定2.2.1 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选择汽车可以有二轴、三轴、四轴甚至更多的轴数。

影响轴数的因素主要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于轴载的限制和轮胎的负荷能力以及汽车的结构等。

包括乘用车以及汽车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和轴荷不受道路、桥梁限制的不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矿用自卸车等,均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两轴方案。

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运输车采用三轴形式,总质量更大的汽车宜采用四轴和四轴以上的形式。

轻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轻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第一章序言1.1 设计驱动桥的目的及思路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地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力和横向力。

1.2驱动桥的参数及设计要求主要参数:总质量:6500 kg ;装载质量:3500 kg ;轴距:4000mm 后轮距:1700 mm 双后胎,轮胎规格:9.00-20 ;前轴荷(满载时):1500 kg ;压缩比:6.75后轴荷(满载时):5000 kg ;最高车速(满载时):90 km/h ;工作容积:5.562 L ;发动机:CA6120型汽油机;最大功率:p emax=99 kW/3000r/min ;最大转距:T emax=372N m/1200-1400r/min ;主传动比:i0=i01 i02=6.25;各档速比:ig1= 7.64;ig2=4.834 ; ig3=2.856; ig4=1.895; ig5=1.337; ig6=1; ig R=7.107;驱动桥设计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a)所选择的主减速比应能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b)外形尺寸要小,保证有必要的离地间隙;c)齿轮及其它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d)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具有高的传动效率;e)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条件下,应力求质量小,尤其是簧下质量应尽量小,以改善汽车平顺性;f)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对于转向驱动桥,还应与转向机构运动协调。

2 驱动桥的结构型式与布置在选择驱动桥的结构型式时,应从所设计汽车的类型的使用,生产条件出发,并和所设计汽车的其它部件尤其是与悬挂的结构型式与特性相适应,以共同保证整个汽车的预期使用性能的实现。

驱动桥的结构型式按工作特性分,可以归并为两大类,即非断开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

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该选用非断开式驱动桥;当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架时,则应该选用断开式驱动桥。

驱动桥的设计课程设计

驱动桥的设计课程设计

驱动桥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车辆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驱动桥设计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驱动桥设计中涉及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纸识别驱动桥的各个部件,并解释其功能;2. 学生能够利用相关公式和工程手册,完成驱动桥主要参数的计算;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驱动桥模型,并能够使用适当的技术语言进行展示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汽车工程设计和机械原理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倾听和沟通,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3. 学生通过工程案例分析,认识到工程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工程伦理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通过驱动桥设计的教学,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工程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学生特点,通过案例导入、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反思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通过课程项目、报告和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驱动桥的结构与功能- 介绍驱动桥的组成部分,包括齿轮、差速器、半轴等;- 阐述各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驱动桥设计的基本参数- 讲解驱动桥设计的主要参数,如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学会运用相关公式进行参数计算。

3. 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 介绍常用的驱动桥材料及其性能;- 掌握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动力学分析- 阐述驱动桥在车辆动力学中的作用;- 学习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5. 驱动桥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驱动桥设计案例,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驱动桥设计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章 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件

第五章 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件

速器相配合,可得到双倍于变速器的挡位。双速主减速器的高低挡减速比是
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发动机功率及变速器各挡速比的大小来选定的。
双速主减速器可以由圆柱齿轮组(图a)或行星齿轮组(图b)构成。圆柱齿轮 式双速主减速器结构尺寸和质量较大,可获得的主减速比较大。只要更换圆 柱齿轮轴、去掉一对圆柱齿轮,即可变型为普通的双级主减速器。行星齿轮 式双速主减速器结构紧凑,质量较小,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单级主减速器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中型货车的驱 动桥中。
2.双级主减速器
与单级主减速器相比,在保证离地间隙相同时可 得到大的传动比,i0一般为7~12。
但是尺寸、质量均较大,成本较高。它主要应用 于中、重型货车、越野车和大客车上。
分为整体式和分开式两种。
整体式双级主减速器有多种结构方案: 第一级为锥齿轮,第二级为圆柱齿轮 (图5-8a);第一级为锥齿轮,第二 级为行星齿轮;第一级为行星齿轮, 第二级为锥齿轮(图5-8b);第一级 为圆柱齿轮,第二级为锥齿轮(图58c)。
一般情况下,当要求传动比大于4.5而轮廓尺寸又有限时,采用双曲面齿 轮传动更合理。这是因为如果保持主动齿轮轴径不变,则双曲面从动齿轮直 径比螺旋齿轮小。
当传动比小于2时,双曲面主动齿轮相对弧齿锥齿轮主动齿轮显得过大, 占据了过多空间,这时可选用弧齿锥齿轮传动,因为弧齿锥齿轮传动具有较 大的差速器可利用空间。
对于中等传动比,两种齿轮传动均可采用。
3.圆柱齿轮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图5-3c)一般采用பைடு நூலகம்齿轮, 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横置且前置前驱动的轿车驱动 桥(见右图)和双级主减速器贯通式驱动桥。
4.蜗杆传动
与锥齿传动相比,蜗杆(图5 –3d)传动有如下优点: (1)在轮廓尺寸和结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得到较

汽车设计驱动桥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驱动桥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驱动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汽车设计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驱动桥的传动原理,包括齿轮比的计算和应用;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驱动桥设计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驱动桥模型;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驱动桥的装配与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够利用技术资料,进行驱动桥故障的诊断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现代汽车工业的认识和尊重;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3. 学生通过了解汽车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汽车感兴趣,喜欢探索原理,动手实践能力强。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深化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小组合作,以实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汽车工程基础》教材中“驱动桥设计”章节为依据,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驱动桥结构及功能:介绍驱动桥的组成、各部分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性。

2. 传动原理及齿轮比计算:讲解驱动桥的传动原理,包括齿轮传动、齿轮比计算与应用,帮助学生掌握驱动桥的基本工作原理。

3. 不同类型驱动桥设计特点:分析各类驱动桥的设计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 驱动桥装配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驱动桥的装配与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驱动桥故障诊断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技术资料进行驱动桥故障诊断与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介绍驱动桥的基本结构及功能(1课时)2. 讲解传动原理及齿轮比计算,进行实例分析(2课时)3. 分析不同类型驱动桥设计特点,进行课堂讨论(1课时)4. 安排学生进行驱动桥装配与调试,现场指导(2课时)5. 指导学生进行驱动桥故障诊断与分析,总结经验(1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驱动桥相关知识。

装载机驱动桥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装载机驱动桥毕业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ZL40装载机驱动桥及主传动器设计,大致上分为主传动器设计、差速器设计、半轴设计、终传动设计和桥壳设计五大部分。

本说明书将以“驱动桥设计”为内容,对驱动桥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作一一介绍。

本次设计中,ZL40装载机传动采用液力机械传动方案,选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和行星动力换挡变速箱,并按以下原则分配传动比:在终传动能安装的前提下,将传动比尽可能地分配给终传动,使整机结构尺寸减小,结构紧凑。

主传动器采用单级锥齿轮传动式,锥齿轮采用35º螺旋锥齿轮并选用悬臂式支承。

将齿轮的基本参数确定以后,算得齿轮所有的几何尺寸,然后进行齿轮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是此部分设计的重点。

在掌握了差速器、半轴、终传动和桥壳的工作原理以后,结合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其类型及结构形式,然后进行零部件的参数设计与强度校核。

差速器设计采用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齿轮选用直齿锥齿轮。

半轴设计采用全浮式支承方式。

终传动设计采用单行星排减速形式。

关键词: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器AbstractThe content of my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ZL30Loader Axles(Main Transm ission),largely at five parts,included of the main transmission design,differential design,half -shaft design,the design of the final drive and design of axle case.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will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type and design of the drive axle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he driving axle design one by one.In this design,ZL30loader is adopts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select and uses doub le turbin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and planetary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in the premise of final drive ca n be installed in the hub,assign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o final drive as much as possible to makes the whole structure size decreases and structure terse.Main drive is adopts a single-stage bevel gear with35o and spiral bevel gears use cantile ver support.After considered of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gear,calculate all the geometric para meters of the gear,and then analysis gear stress and check its strength.The calculation of gear s basic parameters and geometry parameters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part.After mastered theworking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axle,final drive and axle case,have a reasonable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its type by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and then design parts and check strength.The differential design adopts ordinary symmetric tapered planetary gear diffe rential,and the gear is straight bevel gears.The half-shaft design uses the full floating axle s-upporting.The final drive design uses a single planetary row.Keywords:loader,drive axle main transmission1.引言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建筑、水电、港口等工程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它的作业对象是各种土壤,砂石料、灰料及其他建筑路用散装物料等。

轿车驱动桥毕业设计

轿车驱动桥毕业设计
发展趋势
研究目的
通过对轿车驱动桥的设计和研究,提高驱动桥的性能,满足现代汽车的高性能要求。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轿车驱动桥的性能,还可以推动汽车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2
CHAPTER
轿车驱动桥概述
动力传递
桥壳作为驱动桥的支撑和保护部件,承受和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保证驱动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半轴也承受着车轮的反作用力,并将这些力传递给车身。
承载与传力
03
CHAPTER
轿车驱动桥设计
确保驱动桥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保证轿车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满足轿车行驶性能要求
轿车驱动桥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重要部件,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同时承受和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
定义
驱动桥在轿车行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轿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用
桥壳
支撑和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等部件,承受和传递各种力和力矩。
半轴
将差速器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同时承受车轮的反作用力。
机械加工
对铸造出的毛坯进行机械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热处理工艺
对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进行热处理,如淬火、回火等,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手段
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如三坐标测量机、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等,对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

驱动桥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驱动桥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驱动桥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驱动桥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流程,能够对驱动桥进行正常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驱动桥的组成部分,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了解驱动桥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驱动桥进行拆装和检修,能够判断并排除常见的驱动桥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驾驶安全和汽车保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驱动桥的基本原理:介绍驱动桥的作用、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2.驱动桥的结构:详细讲解驱动桥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作用和相互关系。

3.驱动桥的工作流程:阐述驱动桥的工作流程,以及各部分在其中的作用。

4.驱动桥的检修与维护:介绍驱动桥的检修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维护措施。

5.驱动桥故障排除:分析常见驱动桥故障的原因,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驱动桥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检修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驱动桥工作流程及故障排除心得。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驱动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汽车驱动桥检修与维护》。

2.参考书:相关汽车维修手册、论文等。

3.多媒体资料:驱动桥工作原理动画、故障案例视频等。

4.实验设备:驱动桥实物、专业工具、实验室设施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驱动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驱动桥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驱动桥是指用于传递扭矩和驱动轮的动力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工程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对驱动桥设计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驱动桥的基本原理驱动桥主要由驱动轴、差速器、轮芯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驱动轴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给驱动轮,通过差速器实现不同驱动轮的差速运动,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轮。

二、驱动桥的结构类型1. 后桥驱动:主要用于后驱动汽车,包括简单后桥驱动和复杂后桥驱动两种类型。

简单后桥驱动通过差速器和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两个后驱动轮,而复杂后桥驱动可以实现对每个驱动轮的独立控制。

2. 前桥驱动:主要用于前驱动汽车,将动力传递给前驱动轮。

与后桥驱动相比,前桥驱动常常结合转向系统,以实现驱动和转向的一体化设计。

3. 全桥驱动:将动力传递给所有驱动轮,主要用于越野车辆或需要更好牵引力的应用场景。

三、驱动桥的重要设计参数1. 轴距:指驱动轴之间的距离,对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轴距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 驱动桥比:表示驱动轮转速与主动轮转速之比,决定着车辆的加速性能和行驶性能。

较大的驱动桥比意味着更高的扭矩输出和更好的爬坡能力。

3. 驱动桥扭矩容量:表示驱动桥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对车辆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4. 差速器类型:包括开式差速器和闭式差速器两种类型。

开式差速器适用于平稳行驶,闭式差速器适用于转弯和差速要求较高的场景。

四、驱动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差速器失效:当车辆转弯时,差速器可能会损坏或发生异常,造成驱动轮之间的转速差异过大。

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电子差速器或限滑差速器,以提供更好的差速控制和行驶稳定性。

2. 驱动桥过热: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会引起驱动桥的过热,可能导致传动装置的损坏。

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散热装置,如风扇或冷却液循环系统,以提高散热效果。

驱动桥设计ppt课件.ppt

驱动桥设计ppt课件.ppt
缺点: η<0.96 齿圈要求用高质量锡青铜制造,成本高。
(二)主减速器的形式
优点: 结构最简单、质量小、制造容易、拆装简便 缺点: 只能用于传递小扭矩的发动机 只能用于主传动比较小的车上,i0 < 7
1.单级主减速器
2.双级主减速器
特点: 尺寸大,质量大,成本高 与单级相比,同样传动比,可以增大离地间隙 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车、大型客车
(一)减速传动方案 3.圆柱齿轮传动 4.蜗轮蜗杆传动
1.一对螺旋圆锥齿轮
优点: 同时啮合齿数多,寿命长,制造简单,质量小 缺点: 有轴向力、且方向不定;
缺点: 对啮合精度敏感,若锥顶不重合,使接触应力↑,弯曲应力↑,噪声↑,寿命↓; 要求制造、装配精度高。
2.双曲面齿轮啮合
5.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高 6.桥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调整、拆装方便 8.与悬架导向机构、转向运动机构协调
§5-2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分类: 非断开式(整体式)—用于非独立悬架 断开式—用于独立悬架
一、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当采用独立悬架时,为保证运动协调,驱动桥应为断开式。如图
二、主减速器基本参数选择与计算载荷的确定
(一)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按驱动轮打滑扭矩确定Tcs
3.按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Tcf
1.齿数Z1、Z2 首选Z1: (1) Z1尽可能取小,货车Z1min≥6;轿车Z1min≥9; (2) Z1 、Z2不能有大于1的公约数,实现自动磨合,提高寿命; (3)希望Z1+Z2 ≥40,有足够的弯曲强度,提高重合系数;
(四)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 半轴转矩比kb可变,工作可靠,寿命长,锁紧性能稳定,制造加工也不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齿轮螺旋角β1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可减 少,有利于增大传动比。
主动齿轮直径D1和螺旋角β1大,相啮合的轮齿当量
曲率半径大,因此齿面接触强度高。
整理PPT课件
20
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特点:
用于发动机横置的前置前驱 轿车驱动桥和双级主减速器 驱动桥及轮边减速器。
整理PPT课件
21
4.蜗轮蜗杆传动
整理PPT课件
7
优点:
两半轴相互独立, 抗侧滑能力强
导向机构设计合理, 可提高操纵稳定性
整理PPT课件
8
断开式驱动桥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
用途:多用于轻、小型越野车和轿车
整理PPT课件
9
二、非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性好,维修和调整易行, 工作可靠
缺点:
最小离地间隙小 簧下质量大,车轮和车桥上的动载大 两半轴不相互独立,抗侧滑能力弱 操纵稳定性不好
i0和D1相同时,双曲面从动齿轮D2 小,离地间隙大
传动效率低0.96,低于螺旋齿轮 0.99 ,高于蜗轮蜗杆;
主动锥齿轮大,加工时刀盘刀顶 距大,刀具寿命长;
整理PPT课件
19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存在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还有沿齿长方向的 纵向滑动,运转更平稳。
β双>β螺,轮齿重合度大,传动更平稳,齿轮弯曲 强度提高。
F1 cos1 F2 cos2
整理PPT课件
17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传动比(双曲面i0S、螺旋i0l ): 尺寸相同时, i0S>i0l ;
i0l
F1r2 F2r1
r2 r1
i0s
F2r2 F1r1
r2cos2 r1cos1
整理PPT课件
18
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齿轮相比:
i0和D2相同时,双曲面主动齿轮D1 大,轮齿强度高,支承强度高
利于传动轴布置 提高桥壳刚度
整理PPT课件
29
布置形式3:
垂向
纵向尺寸小,万向传动轴夹 角小
适用于短轴距贯通式驱动桥 垂向尺寸大,降低了桥壳刚

整理PPT课件
30
双级主减速器的分配问题:
i0=i01 • i02
从提高强度减轻质量,使结构尽可能紧 凑等方面考虑,要求i01尽可能小,则第 一级减速器以前的零件受力小;
整理PPT课件
12
(一)减速传动方案 3.圆柱齿轮传动 4.蜗轮蜗杆传动
整理PPT课件
13
1.一对螺旋圆锥齿轮
优点: 同时啮合齿数多,寿命长,制造简 单,质量小
缺点: 有轴向力、且方向不定;
整理PPT课件
14
缺点:
对啮合精度敏感,若锥顶不重 合,使接触应力↑,弯曲应力↑, 噪声↑,寿命↓;
第五章 驱动桥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第三节 主减速器设计 第四节 差速器设计 第五节 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第六节 桥壳设计 第七节 驱动桥的结构元件
整理PPT课件
1
§5-1 概述
一、驱动桥功用:
增大由传动轴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 合理的传给车轮。
二、组成:
主减速器
差速器
车轮传动装置
整理PPT课件
4
§5-2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分析
分类:
非断开式(整体式)—用于非独立悬架 断开式—用于独立悬架
整理PPT课件
5
一、断开式驱动桥特点:
当采用独立悬架时,为保证运动协调, 驱动桥应为断开式。如图
整理PPT课件
6
断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驱动桥优 点:
可以增加最小离 地间隙
减少部分簧下质 量,减少车轮和 车桥上的动载
驱动桥壳
整理PPT课件
2
三、设计要求: 1.工作平稳,噪声低 2.外形尺寸小,最小离地间隙大 3.力求质量小,特别是簧下质量 4.主减速比保证动力性和经济性
整理PPT课件
3
三、设计要求:
5.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高 6.桥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调整、拆装方便 8.与悬架导向机构、转向运动机构协调
优点:
i0大,轮廓尺寸不大,质量不 重, i0=6~14
工作平稳,噪声低
用于多轴驱动汽车,传动系结 构简单
传递载荷大,寿命长
缺点:
η<0.96
齿圈要求用高质量锡整青理PP铜T课件制造,成本高。
22
(二)主减速器的形式
1.单级主减速器
优点:
结构最简单、质量小、制 造容易、拆装简便
缺点:
用途:广泛用于载货汽车、客车、多数越野车、部分轿车上
整理PPT课件
10
整理PPT课件
11
§5-3 主减速器设计
一、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根据齿轮类型、减速形式的不
同而不同。主减速器的齿轮主要有螺旋齿轮、双曲面齿轮、 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
(一)减速传动方案
1.螺旋锥齿轮传动 2.双曲面齿轮传动
要求制造、装配精度高。
整理PPT课件
15
2.双曲面齿轮啮合
特点: 两齿轮轴线不相交,交错 布置,小齿轮轴线距大齿 轮水平中心线有空间偏移 量 E(偏移距)
整理PPT课件
16
特点:
螺旋角β1≠β2, β1>
β2
β定义:齿轮齿宽中 点的切线和该中点与 齿轮中心(节锥顶点) 连线之间的夹角—螺 旋角
思考:可以实现两种传 动比,有何作用?
种类1:
1)圆柱齿轮组:尺寸 大,质量大,主减 速比大
整理PPT课件
33
整理PPT课件
25
传动形式2: 一级行星齿轮、 二级螺旋或双 曲面齿轮
整理PPT课件
26
传动形式3: 一级圆柱、二 级螺旋或双曲 面齿轮
整理PPT课件
27
双级主减速器布置 形式:
纵向水平布置
垂向轮廓尺寸小 质心低,纵向尺寸大 用于长轴距汽车
整理PPT课件
28
布置形式2:
斜向布置
只能用于传递小扭矩的发 动机
只能用于主传动比较小的
车上,i0 < 7
整理PPT课件
23
2.双级主减速器
特点:
尺寸大,质量大,成本 高
与单级相比,同样传动 比,可以增大离地间隙
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 车、大型客车
整理PPT课件
24
双级主减速器传 动形式1:
一级螺旋齿轮 或双曲面齿轮、 二级圆柱齿轮
从装配的方便性考虑,要求i02取大些;
整理PPT课件
31
第一级用斜齿圆柱齿轮,第二
级用锥齿轮(传动方案三)时,
i01应取小,可减小第二级轴向 力,齿轮啮合受破坏程度↓,轴 承受力小↓,寿命↑; i01如果取 小, i02一定要取大些;一般 i01=1.7~2.5
整理PPT课件
32
3.双速主减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