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色素提取新工艺
从辣椒中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从辣椒中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学生姓名陈凌志学号030212010006指导教师张宏宇专业应用化学年级10级同组者蔡芳雅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辣椒中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通过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了解分离活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基本操作。
(2)、掌握薄层色谱板、色谱柱的制作及用以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辣椒是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辣椒果实所含辛辣成分为辣椒碱类物质包括: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壬酞香荚兰胺,辛酞香英兰胺,癸酞香英兰胺。
辣椒红色素包括隐黄素,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胡萝卜素,还含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矿物质等。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
其中极性较大的红色组分主要是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的50%-60%,另一类是极性较小的黄色组分主要成分是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
红辣椒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红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色的色素则是胡萝卜素。
辣椒红色素不仅色泽鲜艳、热稳定性好、而且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氧化、无毒副作用,是高品质的天然色素,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药品等行业。
国内外辣椒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油溶法、超临界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法三种。
本实验是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从红辣椒中只萃取出色素,经浓缩后用薄层层析法作初步分析,或用柱层析法分离出红色素,用红外光谱鉴定并测定其紫外吸收。
辣椒红色素化学式:C40H56O3,Mr=584.45 结构式:辣椒玉红素化学式:C40H56O4,Mr=600.85 ,结构式:三、实验试剂与器材1、实验材料:干燥红辣椒辣椒,尽量研细提高提取效率2、试剂:二氯甲烷、硅胶G200-300目、沸石、石油醚、二氯甲烷。
3、标准品:辣椒红的脂肪酸酯、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4、仪器:1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漏斗、吸滤瓶、广口瓶、色谱柱、锥形瓶、7玻璃棒、200mL烧杯、100mL烧杯、50mL烧杯、毛细管、滴管、滤纸、硅胶薄层板、量筒、层析缸、恒温水浴锅、循环水多用真空泵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辣椒红色素提取新工艺
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方法摘要: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如何提取,国内许多科研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通过介绍四号溶剂的理化性质、工艺萃取效果,介绍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亚临界溶剂;萃取。
1前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所以目前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均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加工业不允许使用合成色素的最后期限。
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
开发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辣椒红色素(C40H56O3)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系色素。
其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及高级化妆品中。
由于它颜色鲜艳、色调多样,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色调如下:将食用乙醇以1:15溶解后,加量为1/5000时呈红色,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生产价值。
辣椒红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国际上规定ADI(人体每日摄入量)为“不限制”。
天然辣椒红色素是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我国辣椒资源十分丰富。
从辣椒中提取天然色素现已有多项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已由数十家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但因其皆为普通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所生产的产品中残留的有机溶剂丙酮、二氯甲烷、2-丙酮、正己烷(6号溶剂)等往往达不到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标准的要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辣椒红色素工艺中,尽管使用了无毒、无味、价格低廉的二氧化碳作提取剂,可实现辣素和色素的分离,产率高、纯度好,又没有溶剂残留毒性,保持其天然特征,易达出口指标要求。
但是,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25~30Mpa),设备一次性投资过大,成本回收周期太长。
而安阳市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4号溶剂低温萃取技术(专利号为:90108660.6)提取辣椒红色素,弥补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
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新工艺
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新工艺人们发觉,人工合成色素用于食品、饮料,长期食用会严峻危害人类的健康,食用自然色素则成为当今时尚。
近几年来,我国食用自然色素有较大进展,其品种已从9种增加至20种左右,年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其中辣椒红色素的进展尤为快速。
辣椒红色素是从成熟的辣椒果皮中提取的,为暗红色膏状物,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脂中,在pH 值3一12使用时色调不变。
由于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及耐光、耐热、耐酸碱和耐氧化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肥皂以及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着色过程。
辣椒红色素中主要含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本身具有丰富的养分含量,对人体无毒,有肯定的防癌治癌功效,因此,深受消费者宠爱。
资料表明,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每年都需大量进口辣椒红色素。
l.辣椒红色素生产现状目前,国内外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溶剂法和超临界萃取法3种。
油溶法中,油和色素的分别困难,难以得到浓稠的色素;超临界萃取法的设备投资较大,操作技术要求高,不易推广。
故目前国内外厂家绝大多数都采纳溶剂法提取。
溶剂法按操作方式又可分为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
以上各种方法在提取前,均需将辣椒粉碎成粉末,操作费用较高。
此外,提取后的残渣中还残留有相当量红色素,所得粗品的杂质含量高,精制费用昂贵,残渣的可利用性差,给生产带来困难。
2.新工艺的优越性对溶剂提取法进行试验讨论,提出一套利用热逆流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工艺。
经试验,所提色素纯度较好,得率较高,不需要将辣椒果粉碎成粉末,故所得残渣的可利用性强。
本文着重争论这一新工艺,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3.新工艺试验(1)设备和材料切碎机、电热套、超级恒温器、逆流冲洗器、索氏提取器、热逆流提取器(自制)、真空干燥箱、真空泵、ZFQ85A型旋转蒸发器、72l型分光光度计、岛律IR440光谱仪;四川产尖牛角椒,去籽切碎,粒度小于15毫米即可,测得原料含水量为12.0%左右;氢氧化钠(化学纯),95%食用乙醇。
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实验方案
2.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 用分光光度计,用丙酮溶解定 容, 以丙酮作空白,在最佳波长460 nm处测对照品溶液 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辣椒红色素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见图2.
辣椒红色素的线形范围为24~120μg/mL。
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 将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粗产品,用丙酮 溶解定容, 以丙酮作空白, 在最佳吸收波长460 nm 测其A 值。 取备好的辣椒粉4份(每份6g),与萃取剂按1:4的 比例分别加入不同的萃取剂在三角烧瓶中混合均 匀,在50℃水浴锅中加热萃取,分别萃取2小时 后取萃液,50 ℃减压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用分 光光度计法在最佳吸收波长460nm处测定得其吸 光度。
七.注意事项
• 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索氏提取器的 正确使用 • 溶液的配置注意事项(例:40%氢氧化钠溶 液的配制)
八.思考题
• 用有机溶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取辣椒红色素的原理是什么?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 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 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3.提取方法比较
• 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 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三 种。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 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 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 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超临 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 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2.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 天然色素。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 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 有如下稳定性: 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 色素无褪色现象。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 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pH值 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标题: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红辣椒是一种辣椒品种,具有辛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中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
它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色彩鲜艳度,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菌等。
因此,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红辣椒作为实验材料,将其洗净,并切碎备用。
2.提取液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无水乙醇和纯净水混合,制备合适浓度的提取液。
3.提取操作:将切碎的红辣椒与提取液混合,进行搅拌和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得到辣椒红色素提取液。
4.进一步纯化:采取某种纯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化的辣椒红色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1)提取液浓度: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液浓度为30%。
(2)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素的提取时间需要在30分钟左右,过长或过短时间均会导致提取效果下降。
(3)提取温度:提取温度对辣椒红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50℃。
2.辣椒红色素的纯化效果:(1)通过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成功去除了提取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得到了辣椒红色素的纯化产物。
(2)纯化后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应用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纯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简介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染料,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它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在提高产品的色彩吸引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提取工艺材料准备•新鲜辣椒:选择红色辣椒,质地饱满且颜色鲜艳的辣椒。
•食用酒精:具备良好的溶解性能和安全性。
步骤1.辣椒的准备:将新鲜辣椒洗净,去除蒂头和籽,然后切成小块备用。
2.辣椒的浸泡:将辣椒块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倒入足够的食用酒精,使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3.辣椒的搅拌:用搅拌器将辣椒和酒精充分混合,以促进红色素的溶解和提取。
4.辣椒的静置: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以便红色素完全溶解。
5.液体的过滤:用滤纸或滤网过滤辣椒混合液,去除辣椒渣。
6.提取液的浓缩: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一个瓶中,通过蒸发酒精的方法进行浓缩,直至获得辣椒红色素。
注意事项1.安全措施: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酒精的挥发性和易燃性,避免与明火和高温源接触,并确保通风良好的操作环境。
2.辣椒的处理:在选择辣椒时,要确保其品质良好,没有腐烂和变质的迹象。
3.时间控制:静置时间和浓缩时间的控制很关键,过久可能会影响提取效果,过短可能无法充分提取红色素。
4.存储条件: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避光的环境中,以保持其色泽和稳定性。
结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艺方法,可以通过酒精溶解和浓缩来获得纯净的红色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材料的选择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提取的效果和质量。
这种天然染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辣椒红色素的提取过程和注意事项。
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21 0 1年 7月
农 业科技 与 装备
Ag iu t r l ce e rc lu a S inc &Te hn og a u p e t c ol y nd Eq i m n
N O. tlN O.0 7 To a 25
J 12 1 u. 0 1
用, 已被美 国 F A、 国 、 D 英 日本 、E F O、 O和 中 E C、A WH
2 辣椒红 色素 的提取
辣椒红色素是脂溶性的色素, 制备的方法主要有
油溶法 、 萃取法 、 超临界 C : O 流体萃取法 、 溶剂微波提
取法 、 超声波溶剂提取法和酶法等。其中油溶法是最 早 的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 , 提取工艺简单 , 但是提取 率低 , 油与色素分离困难 , 难以得到色价高的产品, 故 现在工业生产几乎不采用这种方法。
国外学者曾对辣椒 中的类胡萝 卜 色素进行 了深
强, 不但能提取 出色素 , 也容易把辣椒中极性大的成
分提取出来 , 从而给后面的脱辣工艺造成更大麻烦 ; 采用丙酮 。 不但可获较高得率 , 而且所得油树脂的色 值最高 。 油树脂 中辣椒素的含量最低 , 便于分离 , 也有
收稿 日期 :0 1' — 9 2 1- 6 0 0
关键词 : 天然色素 ; 辣椒红色素 ; 提取 ; 工艺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 6 . T 2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16 (0 1 7 0 3 — 2 17 — 1 1 1) —0 0 0 2 0
辣 椒 红 色素 ( a s u e ,a r ard C ird C p i m rd p p i , hle ) c k e l
人报道采用丙酮萃取过快 ,使其他杂质 同时提出 , 导
辣椒红精制技术的新突破-红辣素脱胶技术
辣椒红精制技术的新突破-红辣素脱胶技术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辣椒提取物红辣素,由于含有大量的果胶、淀粉、树脂和蜡质等杂质,造成红辣素状态粘稠,流动性差,给后续精制加工带来了很多麻烦,增加设备负担,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泡沫,最终产品品质低、粘稠,20℃以下就开始出现凝固现象。
红辣素在进行精制加工前,先进行脱胶处理,把红辣素在提取过程带出来的大部分果胶、淀粉、树脂和蜡质去除,脱胶后的红辣素状态稀,流动性好,外观红亮,加工过程不会有泡沫产生,加工过程设备负担小,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产量,节约劳动成本和减少设备磨损,精制加工的最终产品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品相非常好,状态稀,流动性好,沉淀物和丙酮不溶物含量都很低,均在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经过脱胶的辣椒红色素色价高,色调红亮,上下均匀,不会产生沉淀,辣椒精及半成品辣椒精分离出来的低色价辣椒红色素状态稀,流动性非常好,红亮,溶解性好。
红辣素脱胶工艺技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只需要冷热调配罐和沉降罐,就可以完成全过程,不需要复杂和大型设备,与其他方法相比,加工时间相对短,用溶剂溶解红辣素后添加脱胶剂,加热到45℃,搅拌30min后,降至室温,自然沉降120min-180min,排掉下层清水,收集中间层的絮状胶状物,上清液回收,即得到高品质的脱胶红辣素,收集的胶状物添加20%-25%的溶剂分离溶液回收胶状物包溶的少量色素,排掉下污水,整个过程色素浪费非常少,脱胶过程排掉的污水色素含量0.005个色价左右,溶剂含量500-700ppm,胶状物回收溶剂后的污水色价也只有0.50个色价左右,总色价回收得率一般可达99%,回收率高于其他方法。
对红辣素脱胶技术感兴趣的提取企业欢迎联系。
机会成熟我们考虑集中举办培训班或针对企业进行上门培训服务。
此工艺简便易行,不用复杂设备,运行成本极低,在行业里处于领先水平,值得推荐。
之前在行业里,听说也有人想过,也试过各种方法,但始终没有办法把胶状物、树脂、蜡质等杂质分离出来,这一问题一直给辣椒提取行业造成了很大困惑,导致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产品品质一直无法提高。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2)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其亮红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辣椒红色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
1. 传统的水煮提取方法1.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蒸馏水1.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浸泡。
2.开启火源,将锅加热至沸腾。
3.在中火状态下继续煮沸10-20分钟,使辣椒红色素溶解入水。
4.关火,将煮沸后的液体冷却至室温。
5.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分离出液体中的辣椒红色素。
2. 溶剂提取方法2.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2.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与有机溶剂混合,使其充分浸泡。
2.利用搅拌器等设备,加速色素的溶解过程。
3.过滤提取液,分离出辣椒红色素及溶剂。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3.1 材料准备辣椒颗粒、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3.2 提取过程1.将辣椒颗粒放入超临界流体提取装置中,加入足够的超临界流体。
2.提高温度和压力,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将辣椒红色素溶解。
3.降低温度和压力,使溶解的辣椒红色素从超临界流体中析出。
4.分离出溶剂和辣椒红色素。
4.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艳丽的颜色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食品:用作食品着色剂,可以为食物增添红色,并提供抗氧化保护。
- 医药:辣椒红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可以用于保健品和药物中。
- 化妆品:作为美容产品的成分,辣椒红色素能够增加产品的色彩鲜艳度和抗氧化能力。
结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传统的水煮、溶剂提取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多种方式。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者的热点。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将继续优化,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实验五、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Word版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方法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
2.复习柱色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辣椒含有多种色泽鲜艳的天然色素,其中呈深红色素主要是由辣椒红脂肪酸酯和少量辣椒玉红素脂肪酸酯所组成,呈黄色的色素则是-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可以通过色谱法加以分离。
本实验以二氯甲烷作萃取剂,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
然后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确定各组分的再经柱色谱分离,分段接收并蒸除溶剂,即可获得各个单组分。
三.实验装置如图3-13回流装置,图2-20柱色谱装置,图2-18计算值示意图所示。
四.实验试剂与器材试剂:干燥红辣椒、二氯甲烷、硅胶G(200~300目)、沸石。
器材: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吸滤瓶、广口瓶、3cm*8cm薄板、点样毛细管、色谱柱、锥形冷凝管。
五.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1g干燥并研碎的红辣椒和2粒沸石,加入10ml二氯甲烷,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0min。
待提取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蒸发滤液,收集色素混合物。
以200ml广口瓶作薄板色谱槽、二氯甲烷作展开剂。
取极少量色素粗品置于小烧杯中,滴入2~3滴二氯甲烷使之溶解,并在一块硅胶G薄板上点样(铺板、活化、点样、色谱分离参见2.3.6一节),然后置入色谱槽进行色谱分离。
计算各种色素的值。
在1.5cm的色谱柱中,装入硅胶G吸附剂(参加2.3.6一节),用二氯甲烷作洗脱剂,将色素粗品进行柱色谱,收集各组分流出液,浓缩各组分,得到各组分产品。
六、注意事项1.红辣椒要干且研细。
2.硅胶G薄板要铺得均匀,使用前活化充分。
3.色谱柱要装结实,不能有断层。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薄层色谱可得到各组分的值,再通过柱色谱,分段浓缩可得到不同的组分。
八、思考题1.硅胶G薄板失活对结果有什么影响?2.点样时应该注意什么?点样毛细管太粗会有什么后果?3.如果样品不带色,如何确定斑点的位置?举1~2个例子说明。
辣椒色素提取精制工艺优化设计
辣椒色素提取精制工艺优化设计0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天然提取色素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辣椒红色素,分子式C40H56O3,天然有机化合物,属类胡萝卜素,是茄科红辣椒果实中富含的一种深胭脂红色的天然红色素,占果皮含量的0.2%-0.5%,属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
辣椒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会发生很大变化,叶绿素逐渐减少直至为0,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会增长124倍,并很好的储存在果实的细胞中,有氧条件下会产生自氧化反应,形成脂类而减少流失。
1概述1.1辣椒红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和护色效果都很好,在肉类、饮料、色拉、罐头等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是非常应用的着色剂。
由于天然色素对人们的健康十分有利,逐渐取代了人工合成色素,成为现今食品行业的备受青睐的添加剂之一。
从动物、植物组织或矿物种提取的天然色素种类很多,其中允许和使用的有48种,辣椒红色素被联合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类色素,具有很好的食用安全性。
我国食品卫生法允许在调味汁、果冻、冰淇淋、调味酱、烘烤食品等食品加工以及化妆品、制药业、饲料等生活用品、医药等行业中使用辣椒红色素。
1.2辣椒红素性质纯的辣椒红素是有光泽的深红色针状结晶,呈橙红、橙黄色调,属类胡萝卜素类,无辣味,但有辣香味。
从成熟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红素,为暗红色膏状物,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丙酮、正乙烷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甘油,对可见光稳定,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及耐光、耐热、耐酸碱和耐氧化性,在紫外线下易褪色,Fe3+,Cu2+可促其褪色,遇Pb3+可形成沉淀。
1.3辣椒红素生产现状目前重要通过油溶法、溶剂法和超临界萃取法3种方法进行提取。
油溶法由于油和色素的分离困难,不易提取出浓稠的色素;超临界萃取法由于高额的设备费用和难度较大的生产技术,而不易推广。
溶剂法提取是以富含油溶性色素的植物为原料,利用其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这种方法不仅色素的得率高,产量高,而且色泽也较好,提取的辣椒红色素无辣味,成为主要的生产方法。
辣椒红色素制备新工艺研究
文章编号 :10 -0 52 1) 10 0 -7 0 39 1 (0 20 - 150
辣椒红 色素制备新工艺研究
方樟彩, 徐 国华, 钱 超, 何 潮洪
( 浙江大学 化 学工程 与生物工程学 系 化 学工程联合 国家重点 实验 室,浙江 杭 州 3 02) 07 1
摘
要 :辣椒 红色素在食 品添 加荆、饮料 、化妆 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 ,有着较 大的市场需求 。今用正 己烷(02 6  ̄,
Ex r c i n a d Se r to o pr kaRe r m pr ka t a to n pa a i n fPa i d o Pa i
F NG Z agci X u -u, Q A ho H h oh n A hn -a , U G oh a I N C a, EC a -o g (t e e aoa r C e cl n ier g D p r e t f hmi d ilgcl n i ei , Sa yL b r oyo h mi gnei , e a m n C e c a oo i g er g tk t f aE n t o l a n B aE n n
液 固比 5l : ,提取时 间 35 ,提取 2 从辣椒中提取得 到辣椒 红色素粗提物 ,再用 液. 萃取 法精制 ;重 点考 察了乙 .h 次) 液
醇溶液 的浓度 、原料液和 乙醇溶液 比值 、萃取 次数 等对 萃取过程 的影 响,建 立了一条从辣椒 中提取辣椒红色素 的工 艺
路线 。 萃取过 程合适的工艺条件 为:常温下 , 选用 6 % ( / 0 V 乙醇水溶液作萃取 剂,原料液和萃取 剂的体积 比值为 41 :,
c p a cn i s e e n e tgae a s ii o d w r iv si td. I t r s u t a t e ut b e o dto s r a f l w s u d r o m a t u n o t h t h s ia l c n iin ae s ol o : n e n r l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1. 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艳丽的红色,常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其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成分。
本文将介绍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2.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2.1 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新鲜辣椒切碎。
2. 将切碎的辣椒样品与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
3.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浸泡,一般为4°C至10°C,浸泡时间为30分钟至12小时。
4. 使用过滤器过滤乙醇提取液,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温的提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辣椒样品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置于高压容器中。
2. 加热高压容器,使超临界流体达到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3. 超临界流体与辣椒样品发生溶解反应,辣椒红色素被提取。
4. 降压,使超临界流体蒸发,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2.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度高、分离效果好的提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辣椒样品研磨成粉末。
2. 将粉末样品加入溶剂中溶解。
3. 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和提取,根据物质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
4. 通过收集和浓缩,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
3.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3.1 食品领域辣椒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色泽和提高食欲。
常见的食品领域应用有辣椒酱、番茄酱、火锅底料等。
3.2 饮料领域辣椒红色素可以添加到饮料中,赋予饮料红色的外观。
常见的饮料领域应用有果汁饮料、汽水、酒精饮料等。
3.3 化妆品领域辣椒红色素具有显色效果,可作为化妆品中的颜料成分。
常见的化妆品领域应用有唇膏、腮红、眼影等。
3.4 医学领域辣椒红色素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如用于药物制剂的着色和染色。
辣椒红素的提取
一种优质的天然色素
五组:赵倩、陈雪琴、黄茜、蒋雪萍、王浩冲、呷觉有故
辣椒色素
作为一种优质色素,是天然色素 研究的热点, 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 场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其颜色鲜艳,色 调多样,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及高级化妆品等中,着 色力强以配如下色调:将乙醇以1: 15溶解后,加量为1: 5000时呈红色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该 色素是脂溶性的使用时须采用乳化方式使其均匀分布可用
一个分子筛干燥器以脱除循环 CO2 中的水分和一个真空泵 以减少系统中的不凝气。整套装置各设备的设计压力、容 积、热交换面积 或是通过能力见表2。
超临界 C0 萃取工艺流程设计图
辣椒对辊破碎机
萃取器
溶剂桶
物料桶
物料输送泵 溶剂输送泵 排放
残液桶 萃取液桶
辣椒红素分离机
成品辣椒红素
最常用的辣椒红素的应用
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辣椒红素
干辣椒一破碎去籽一粉碎一放人萃取罐一加热 至所需温度一 打开进气 阀一启 动高压泵一 调节一关闭进气阀门一打开进气 阀门一降温一关闭机器压 力一CO2萃取一减压分离得产品(辣 椒红色素)
超临界 C0 萃取法提取辣椒红素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 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 纯度。 用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 ,由于原料成分复杂,溶剂的选择性 差,所得产品纯度差且有异味 ,必须将产品浸膏进一步脱臭 精制,方可应用。但由于异味物质和色素成分性质接近 ,用 一般分离或分解方法 , 操作复杂且很难得到高纯度的辣椒 红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利用超临界 CO 2 从浸膏中脱除异味成分。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方法
摘要: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如何提取,国内许多科研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通过介绍四号溶剂的理化性质、工艺萃取效果,介绍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亚临界溶剂;萃取。
1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所以目前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均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加工业不允许使用合成色素的最后期限。
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
开发安全可靠的天然色素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辣椒红色素(C40H56O3)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系色素。
其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及高级化妆品中。
由于它颜色鲜艳、色调多样,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色调如下:将食用乙醇以1:15溶解后,加量为1/5000时呈红色,1/8000时呈桔红色,1/12000时呈黄色,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生产价值。
辣椒红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国际上规定ADI(人体每日摄入量)为“不限制”。
天然辣椒红色素是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我国辣椒资源十分丰富。
从辣椒中提取天然色素现已有多项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已由数十家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但因其皆为普通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所生产的产品中残留的有机溶剂丙酮、二氯甲烷、2-丙酮、正己烷(6号溶剂)等往往达不到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标准的要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辣椒红色素工艺中,尽管使用了无毒、无味、价格低廉的二氧化碳作提取剂,可实现辣素和色素的分离,产率高、纯度好,又没有溶剂残留毒性,保持其天然特征,易达出口指标要求。
但是,该工艺操作压力较高(25~30Mpa),设备一次性投资过大,成本回收周期太长。
而安阳市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的4号溶剂低温萃取技术(专利号为:90108660.6)提取辣椒红色素,弥补了以上生产工艺的不足。
亚临界溶剂(主要成分为丁烷或丁烷和丙烷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萃取技术,是食品加工业的新兴的一项萃取技术[1],它利用亚临界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
用亚临界溶剂萃取色素,低温下易与物料和色素分离的特性,从原料中萃取、分离色素。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最大优点是常温萃取、低温脱溶。
它克服了传统有机溶剂法萃取在分离过程中,需蒸汽加热,破坏掉热敏性物质、色素易氧化,萃取物和色素中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等缺陷;与CO2超临界萃取法相比,萃取压力低(亚临界溶剂萃取0.4MPa~1.0MPa),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
2、亚临界溶剂理化性质及浸出油脂能力的分析
亚临界溶剂的主要成份是丁烷和丙烷的混合物[3],它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液化烃中C3和C4量大约各占50%,另外还有少量的C3、C4的异构体,其质量标准见表二:
混合油→减压蒸发脱溶→脂溶性辣椒红色素
3.2.2工艺说明
浸出:浸出工艺是在浸出罐内进行的,浸出罐是低压容器,溶剂或混合油的打入、打出是间歇的。
提取辣椒红色素是一般按逆流四浸工艺进行,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分别用上一罐浸出的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混合油浸泡(如果是刚开车,前面三遍都是用新鲜溶剂浸出),第四遍用新鲜溶剂浸泡,每遍浸泡30分钟。
第一遍浸出的混合油打到蒸发罐内,其余三遍打到其它浸出罐或混合油暂存罐。
浸出温度为40℃,压力为0.4MPa~1.0MPa。
为了提高浸出效果,浸泡当中适当进行搅拌,有利于油脂分子与溶剂分子的进行对流扩散。
溶剂比按1:1.3~1.5,最后粕中残油能达到0.6%以下。
湿粕脱溶:湿粕脱溶是利用压力降低时,四号溶剂由液态变成气态,经压缩机压缩冷凝后,变成液态的性质进行的。
粕脱溶,是一种吸热过程,因此在脱溶时,需向粕中补充一定热量。
补充热量时,为了不使粕中热敏性物质变性,控制加热温度在60℃以下,在脱溶过程中,进行慢速搅拌,有助于溶剂地挥发和热量地传递。
混合油蒸发:混合油的蒸发也是利用减压来进行的,所需热量用循环热水来补充。
不能直接用蒸汽来加热,以免温度失控,破坏辣椒红色素中的热敏性成份。
循环热水温度一般控制在55℃~60℃之间。
生产出辣椒红色素主要指标为:
辣椒红色素中残溶量:≤20ppm
辣椒红色素中含水(%):测不出
丙酮不溶物(%):≤2
辣椒红色素得率≥94%
色价(460nm) ≥170~180
4、结论
亚临界溶剂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很容易挥发。
用该溶剂萃取色素,色价高,易分离,在物料提取液中不残留等优点,已在叶黄素、辣椒红色素、微生物油ARA、DHA 等提取方面,已有多家企业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 祁鲲,汪学德. 液化石油气浸出油脂的研究. 中国油脂,1995,20(2):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