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溶剂中时,由于与溶剂的原子半径相差较 大,无法形成置换固溶体,但如果这些原 子尺寸接近溶剂晶体中某些间隙的大小时 ,则可处于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 • 由于间隙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间隙固 溶体都是有限固溶体。
2021/5/17
• 溶质原子进入点阵间隙处,若不使点阵发 生过大的点阵畸变就要求具备下列两个条 件:
• 此外,当两种原子价不同的组元形成固溶体 时,彼此间的溶解能力与相对价效应有关。 通常低价组元在高价组元之中的溶解度远小 于相反情况下的溶解度。例如,在Cu-Si合金 2中021/5,/17 Cu(1价)在Si(4价)中的溶解度<2%
2021/5/17
• 3、间隙固溶体 • 有些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小,它们加入到
• (2)原子尺寸因素
• 组元原子间的相对尺寸大小是决定溶解度 的以个重要因素,在其它条件相近的情况 下,溶质与溶剂原子半径相对差
△r(△r=|rB-rA|/rA)越大,其溶解度越小

• 研究表明,当△r>15%时,只能形成溶解
度很小的固溶体。尺寸因素是决定固溶度 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021/5/17
二、固溶体
• 固溶体是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所形成的均一的 合金相,其晶体结构仍保持溶剂原子的晶体结 构。
• 1、固溶体的分类 • 固溶体的分类方法很多: • (1)按溶质原子的固溶能力划分 • a、无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两组元在固
态呈现无限互溶时所形成的固溶体。
• B、有限固溶体(端际固溶体)‒‒两组元在固 态2021呈/5/17 现部分溶解时所形成的固溶体。
• 2价镉 3价铟
4价锡 5价锑
• 42%Cd
2021/5/17
20%In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ppt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ppt
第三章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3.1 材料的相结构
基本概念:
(1)组元:组成材料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组元可以是纯元素:Cu、Ni、Fe等;
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C、N、B、O等;
或者是化合物
:Al2O3、SiO2、ZrO2等
(2)材料可以是单组元构成:
关键词:聚集状态(冰+水:二相) 晶体结构(不同的相具有不同的晶
体结构)
存在相界面 (理论上各相之间是可以分离的)
• 材料的性能与各组成相的性质、形态、数量 有很大的关系:
• 实例1:
微晶玻璃—— 由玻璃相+微晶相组成
铁碳合金 ——随着铁中碳含量的变化源自通常在0.0218%-6.69%之间),可 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结晶态物质,如铁素体、 渗碳体、奥氏体等,这些相的形态、数量对 钢材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各组元质点分布分别按照各自的布拉维点阵进 行排列,整个固溶体就是由各组元的分点阵组成 的复杂点阵,也称超点阵或超结构。
• 3.1.1.1置换型固溶体
• 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积累 总结,针对置换型固溶体的情况,提出了 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 (1)晶体结构类型 • (2)质点尺寸因素 • (3)化学电负性(化学亲和力) • (4)电价因素
合金组元间的电负性差越大,则倾向于生 成化合物而不利于形成固溶体;生成的化 合物越稳定,则固溶体的溶解度就越小。
只有电负性相近的元素才可能具有较大的溶 解度,有利于形成固溶体。
(通常以以 0.4 作为边界条件)
• (4)电价因素(电子浓度)
定义:电子浓度是指合金中各组成元素的价 电子数总和与原子总数的比值:e/a

《材料科学基础》 第03章 晶体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 第03章 晶体缺陷

第三节 位错的基本概念
三、位错的运动
刃位错的攀移运动: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上的运动。 刃位错发生攀移运动时相当于半原子面的伸长或缩短,通常把 半原子面缩短称为正攀移,反之为负攀移。 滑移时不涉及单个原子迁移,即扩散。刃型位错发生正攀 移将有原子多余,大部分是由于晶体中空位运动到位错线上的 结果,从而会造成空位的消失;而负攀移则需要外来原子,无 外来原子将在晶体中产生新的空位。空位的迁移速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加快,因此刃型位错的攀移一般发生在温度较高时;另 外,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晶体的平衡空位浓度的变化,这种空位 的变化往往和刃位错的攀移相关。切应力对刃位错的攀移是无 效的,正应力的存在有助于攀移(压应力有助正攀移,拉应力 有助负攀移),但对攀移的总体作用甚小。
第一节 材料的实际晶体结构
二、晶体中的缺陷概论
晶体缺陷按范围分类:
1. 点缺陷 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 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2. 线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 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 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 位错Dislocation 。
说明:这是一个并不十分准确的定义方法。柏氏矢量的方向与位错线方向的定义有关,应该首 先定义位错线的方向,再依据位错线的方向来定柏氏回路的方向,再确定柏氏矢量的方 向。在专门的位错理论中还会纠正。
第三节 位错的基本概念
二、柏氏矢量
柏氏矢量与位错类型的关系:
刃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垂直。(依方向关系可 分正刃和负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平行。(依方向关系可 分左螺和右螺型位错) 混合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夹角非0或90度。
过饱和空位 晶体中含点缺陷的数目明显超过平衡 值。如高温下停留平衡时晶体中存在一平衡空位, 快速冷却到一较低的温度,晶体中的空位来不及移 出晶体,就会造成晶体中的空位浓度超过这时的平 衡值。过饱和空位的存在是一非平衡状态,有恢复 到平衡态的热力学趋势,在动力学上要到达平衡态 还要一时间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典型晶体结构(共71张PPT)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典型晶体结构(共71张PPT)
Zn离子的位置交叉错开。
表示方法:球体堆积法;坐标法;投影图;配位多面体连 接方式
与金刚石晶胞的比照 ,有什么不同?
同型结构的晶体β-SiC,GaAs,AlP 等
5、 -ZnS〔纤锌矿〕型结构 〔AB type〕
六方晶系,简单六方格子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
堆积及空隙情况
同型结构的晶体:BeO, ZnO, AlN等
笼外俘获其它原子或基团,形成类C60的衍生物,例如
C60F60。再如,把K、Cs、Ti等金属原子掺进C60分子 的笼内,就能使其具有超导性能。再有C60H60这些相 对分子质量很大地碳氢化合物热值极高,可做火箭的 燃料等等。
2〕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又称纳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CNT〕,是 单质碳的一维结构形式。碳纳米 管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分类可分 为: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和多 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
4. -ZnS〔闪锌矿〕型结构 〔AB type〕 点群:
空间群:
配位数:
晶胞中正负离子个数Z:
堆积及间隙情况:
• 以体积较大的S2-作立方紧密堆积 • Zn2+如何填充? • 空隙如何分布?
等同点分布:
共有2套等同点。这种结构 可以看作是Zn离子处在由S离 子组成的面心立方点阵的4个
四面体间隙中,即有一半四面 体间隙被占据,上层和下层的
晶体结构的描述通常有三种方法:
1〕坐标法:给出单位晶胞中各质点的空间坐标,这种采用
数值化方式描述晶体结构是最标准化的。为了方便表示晶胞, 化学式可写为MO,其中M2+是二价金属离子,结构中M2+和O2-分别占据了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以由体正积 负还较离大子可的半径S以2比-作rN采立a方+/r用紧cl-密≈堆投0.积 影图,即所有的质点在某个晶面〔001〕上的投

(完整word版)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完整word版)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三章 金属与陶瓷的结构一、学习目的材料的结构问题需分层次认识,第一层次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即电子组态和电子构型;第二层次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排列位置与相互作用即晶体结构;第三层次是晶相、玻璃相的分布、大小、形状等即显微结构。

固态物质按照原子间(或分子)的聚集状态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在金属与陶瓷中,这两种状态都存在,并且以晶体为主。

在掌握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基础上,学习晶体结构基础知识,掌握固体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的排列关系,对认识和理解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二、本章主要内容在结晶性固体中,材料的许多性能依赖于内部原子的排列,因此,必须掌握晶体特征和描述方法。

本章从微观层次出发,介绍了金属、陶瓷材料的结构特点,介绍了结晶学的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1、 晶体和晶胞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所组成的固体,其质点在空间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取出的能够反映晶体周期性和对程性的重复单元。

2、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原子之间靠金属键结合形成的晶体为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的三种类型和特征为:面心立方晶体:晶胞中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六个面中心各有一个原子,角上的原子为临近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面中心原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

晶胞的原子数为4。

晶胞长度a (晶胞参数a=b=c )与原子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2a =晶胞中原子堆积系数(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APF=0.74. 体心立方晶体:晶胞中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晶胞的中心有一个原子,角上的原子为临近8个晶胞所共有,所以,体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数为2。

晶胞长度a (晶胞参数a=b=c )与原子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a =晶胞中原子堆积系数APF=0.68.密排六方晶体:由两个简单六方晶胞穿插而成。

形状为八面体,上下两个面为六角形,六个侧面为长方形。

密排六方的晶胞参数有两个,a 为正六边形的边长,c 为上下底面的间距(晶胞高度)。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注意: 阵点可以是原子或分子的中心, 也可以是彼此等同 阵点可以是原子或分子的中心,
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 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 ,但 各个阵点的周围环境必须相 同。
4
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阵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所组成 的阵列。(阵点是构成空间点阵的基本要素) 的阵列。 阵点是构成空间点阵的基本要素) 晶格(空间格子) 为了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 晶格(空间格子):为了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 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把所有阵点连接起来, 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把所有阵点连接起来 , 构成一个 三维的几何格架, 称为晶格或空间格子 。 ( 可以形象 三维的几何格架 , 称为晶格或空间格子。 描述空间点阵的几何形状,实质仍是空间点阵) 描述空间点阵的几何形状,实质仍是空间点阵) 晶胞:能够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单元体。 晶胞:能够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单元体。 (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 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
c/a值的范围:1.568(铍, 值的范围: 值的范围 ( Be)~ 1.886(镉,Cd) )~ ( )
21
22
3.3.3 晶胞中的原子数 fcc: n = 8 × 1 (顶角) 6 × 1 2 : 8 + (面心)= 4 bcc: n = 8 × 1 8 : (顶角) 1(体心) = 2 + hcp: hcp:n = 12 × 1 6 (顶角) 2 × 1 2 + (面心) (中心)=6 +3
5
c
β
a γ
α b
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晶胞
6
3.2.2 晶

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 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 选取晶胞的原则: 选取晶胞的原则: a. 几何形状与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几何形状与晶体具有同样的对称性; b. 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c. 当平行六面体棱间夹角存在直角时,直角数目 当平行六面体棱间夹角存在直角时, 应最多; 应最多; d.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
11
• 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成的, 因主链带极性,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 优点:耐热性好,强度高 • 缺点:易水解
• 这类聚合物主要用作工程塑料
12
元素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Si 、B 、As等元素和O元 素组成,但在侧链上含有有机取代基团。这类高分 子兼具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特性,如有机硅高分子。
• 支化高分子的形式:星形(Star)、 梳形 (Comb)、无规(Random)
23
网状(交联)大分子
• 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 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 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 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 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 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 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
2

3-1 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内容
Principal Contents of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 材料的组成: 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成分及数目
•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组成单元(即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
结构单元 的键接方式 ( 几何构型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链节)
16
加聚
缩聚
• 由以上知:
• 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chains) • 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DP(Degree of Polymerization1
28
无 规 共 聚 ( random)
• 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BAABABBAAABABBAAA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常见金属的液-固界面为粗糙界面,一些非金属、亚金属、金 属间化合物的液-固界团多为光滑界面。 3.4.2 晶核的长大机制 晶核长大所需的界面过冷度被称为动态过冷度,用⊿Tk表示。 具有光滑界面的物质,△Tk约为1-2℃;具有粗糙界面的物质, △Tk仅为0.01-0.05℃。说明不同类型界面,其长大机制不同。 1.粗糙界面的长大 晶体整个界面沿法线方向向液相中长 大,这种长大方式叫垂直长大。垂直长大时生长速度很快。 2.光滑界面的长大 可能有以下两种 (1)界面上反复形 成二维晶核的机制。 (2) 缺陷长大机制。 液体中的原子不断 添加到螺错或孪晶等 晶体缺陷的台阶上使 晶体长大,如右图。
1.垂直提拉法 先熔化坩埚中的材料,使液体保持稍高于熔点 的温度,然后下移夹有一个籽晶的杆,使籽晶与液面接触。缓慢 降低炉内温度,将籽晶杆一边旋转一边提拉,使籽晶作为难一的 晶核在液相中结晶,最后成为一块单晶体。 2.尖端形核法 将材料装入一个带 尖头的容器中熔化, 然后将容器从炉中 缓慢拉出,尖头首 先移出炉外缓冷, 在尖头部产生一个 晶核,容器向炉外 移动时便由这个晶 核长成一个单晶体。
3.4.3 纯金属的生长形态 纯金属凝固时的生长形态,取决于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和界 面前沿的温度梯度。 1.正温度梯度 在正温度梯度dT/dx>0下,结晶潜热只能通过 固相散出,界面推移速度受固相传热速度的控制。粗糙界面、 光滑界面的晶体生长均以平面状向前推进。
2.负温度梯度 当dT/dx<0时,界面的热量可以从固、液两相 散失,界面移动不只受固相传热速率控制。界面某处偶然伸入液 相,则进入了△T更大的区域,生长速率加快,伸入液相中形成 一个晶轴。晶轴结晶时向两侧液相中放出潜热,使液相中垂直晶 轴的方向又产生负温度梯度,这样晶轴上又会产生二次晶、三次 晶轴…。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树枝状生长。树枝生长时,伸展的晶 轴具有一定的晶体取向,面心立方为<100>;体心立方<100> 。 以树枝方式生 长时,最后凝固 的金属将树枝空 隙填满,使每个 枝晶成为一个晶 粒。图3.12为锑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液-固界面按微观结构可 分为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 1.光滑界面 指界面处固液 两相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 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从 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但 宏观上看往往由若干曲折的 小平面组成,是不平整的, 因此又称小平面界面。 2. 粗糙界面 指液-固界面 存在厚度为几个原子间距的 过渡层,因而在微观上是粗 糙的,但宏观上界面反而是 平整光滑的。这种界面又称 非小平面界面。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的范性形变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的范性形变
3
二、研究晶体塑性变形的途径和方法
1、宏观途径(力学、机械学的任务)
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应力-应 变关系和断裂准则(本构方程)
2、微观途径
微观模型、机理、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4
三、本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讨论单晶体的范性形变方式和规律,并简要 讨论多晶体的范性形变特点。
宏观上看,固体范性形变的基本方式很多,包括 伸长、缩短、弯曲、扭转以及各种复杂形变。
C:钢铁及所有BCC结构的金属 Ferrous metals
l lo
以C类为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2
2、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
虎克定律(Hook’s law): 拉伸
E
剪切 G
其中,E:弹性模量, G:剪切模量
特性:可逆的 reversible,通常应变很小( < 1%)
100
1•10F3 Ī 1Ī
01ī
1ī Ī
10 ī
11Ī
(11ī)[101] + (111)[10ī] + (11ī)[011] + (111)[01ī]
21
作业: 3 -1 3-2 3-3 3-5 3 -7
22
3、表面形貌(morphology)
二者都会在样品表面形成台阶 滑移:滑移带,台阶之间距离大 孪生:孪生台阶之间的距离恰好是孪生面的晶面距 (~0.1nm) ,台阶高度都相等
17
三、Schmid定律的应用
F
• 启动的滑移系统:active slip system
• 如何确定哪个滑移系统首先启动?
F
• 发生滑移的条件:值最大的滑移系统 =c/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滑移时参考方向和参考面的变化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滑移时参考方向和参考面的变化

A
a
(a
b )n
A a (1 2 coso coso 2 cos2 o )
根据体积不变的原理:AL = al
L al
l
A
(1 2 cos o coso 2 cos2 o ) 13
(3) 用初始 l 和瞬时的、来表示长度的变化:

拉伸:
L
l
(l
n)b
n
L cos
l coso
n
-滑移面法线的单位向量
OC
X
滑移前后参考方向的变化公式:
D d (d n)b

d n
移面时,滑移前后不变。
2
二、参考面的变化
平面的表示法:
方位--法线方向上的向量
面积--向量的长 度 a d1 d2
d2
a
d1
滑移前后参考面的变化:
[2 1 5] [0 1 1] [211] [001] [1 1 1] [1 1 0]
Īī1 0ī1 1ī1
1ī0
Ī01
•F
001
Ī11 011
111
101
Ī10
010
100
110
Ī1Ī
01ī
1īĪ
10ī
11Ī
交点为 [211][1 1 0] [1 1 3]
23
解答: (4) 发生双滑移时的转动规律和转轴 双滑移系统:(0ī1)[ī11]+(ī01)[1ī1]的连线上
(1īī)[101]
Īī1
Ī01
Ī11
0ī1
001
011
1ī1
101
• F’’• F
1ī0
F’ 100
111 Ī10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缺陷
和缺陷数量变化呈非线与振动熵有关的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变化每增加一个空位的能量阵点总数平衡空位数exp点缺陷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处在不断改变位置的运动过程空位周围的原子由于热振动能量的起伏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跳入空位并占据这个平衡位置这时在这个原子的原来位置上就形成一个空位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晶体缺陷
本章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b. 由于存在着这两个互为矛盾的因素,晶体中的点缺陷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平衡数目,这时点 缺陷的浓度就称为它们在该温度下的热力学平衡浓度。
c.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热力学平衡浓度,这是点缺 陷区别于其它类型晶体缺陷的重要特点。
图 空位-体系能量曲线
1.形成缺陷带来晶格应变,内能U增加,一个缺陷带来的内能
过饱和点缺陷(如淬火空位、辐照缺陷)还提高了 金属的屈服强度。
例1:Cu晶体的空位形成能Ev为1.44×10-19J/atom, 材料常数A取为1,波尔兹曼常数为k=1.38×10-23J/K, 计算:
1)在500℃下,每立方米Cu中的空位数目; 2)500℃下的平衡空位浓度。 (已知Cu的摩尔质量63.54,500℃ Cu的密度为 8.96×106g/m3)
增加为u,所以内能增加
,故内能增加是线性的。
Unu
2.缺陷存在使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引起熵值增加,缺陷存在使 体系排列方式增加,即熵值显著增加。和缺陷数量变化呈非线 性的。
C
n N
A exp( Ev / kT )
n 平衡空位数
N 阵点总数
Ev 每增加一个空位的能量 变化 K 玻尔兹曼常数
A 与振动熵有关的常数
晶体结构的特点是长程有序。结构基元或者构成物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完全按照空间点阵 规则排列的晶体叫理想晶体。 在实际晶体中,粒子的排列不可能这样规则和完整,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出 现了不完整性。 把实际晶体中偏离理想点阵结构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实际晶体中虽然有晶体缺陷存在,但偏离平衡位置很大的粒子数目是很少的,从总的来看,其结构仍 可以认为是接近完整的。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旳表面自由能。
• 当晶胚不小于临界晶核时,所需旳形核功 不不小于临界形核功。
• 将rk=2σ Tm /Lm/ΔΤ 代入
• ΔG=-4πr3ΔGB/3+4πr2σ 可得
• A=ΔGmax=16πσ3Tm2/3/Lm2/ΔΤ2
(3-13)
• 此式表白:对于一定旳液体,临界形核功
主要取决于过冷度。过冷度越大,临界形
• 当温度高于Tm时,GL<GS,固态自动熔化 为液态;当温度低于Tm时,GL>GS,液态 自动转化为固态。
• 单位体积自由能变量ΔGB与过冷度变量ΔT 旳关系:
• ΔGB=GL-GS=(HL-HS)-T(SL-SS) • H所L以-H:S=SLLm-(S熔S=化Lm潜/T热m); T=Tm时, ΔGB=0。 • 当 为T常<数Tm,时则,:因为SL-SS旳变化很小,可视
• rmax<rk,晶胚难于 • 成核;当ΔT>ΔT*
• 时,存在不小于rk旳 • 晶胚,这些晶胚可
• 稳定成核。
• 3.3.1.4 形核率:形核率(N)是指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内所形成旳晶核数。它受两个因 数控制:一是临界晶核半径及形核功随过 冷度增大而减小,形核率增长;二是原子 扩散速度随过冷度增大而减慢,形核率减 小。总形核率体现为:
• 假如只有一粒晶核长大,则由这一粒晶核 长大旳金属就是一块金属单晶体。
• 3.1.2 金属结晶旳宏观现象
• 金属结晶伴伴随一系列宏观特征旳变化, 如结晶潜热旳释放,融化熵旳变化等。研 究这些宏观特征旳变化是研究金属结晶过 程旳主要手段。
• 3.1.2.1 冷却曲线与金属结晶温度:用热分 析装置将金属融化后缓慢降温,每隔一定 时间统计一次温度,绘制成温度-时间关系 曲线,称为冷却曲线。这种测定冷却曲线 旳措施叫热分析法。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 从纯金属冷却曲线可以看出:金属从液态 冷却到理论凝固温度(熔点)Tm时并不凝固, 而是再降至实际开始结晶温度Tn时才开始 结晶;随后温度回升到接近Tm时出现恒温 结晶(曲线平台),结晶终止后温度继续下降。
• 曲线出现“平台”,是金属液固转变所释 放的潜热与系统散热量相等的结果。
• 在“平台”温度下,液固相不平衡,所以 “平台”温度不是熔点但相差不大。
• 如果只有一粒晶核长大,则由这一粒晶核 长大的金属就是一块金属单晶体。
• 3.1.2 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
• 金属结晶伴随着一系列宏观特征的改变, 如结晶潜热的释放,融化熵的变化等。研 究这些宏观特征的变化是研究金属结晶过 程的重要手段。
• 3.1.2.1 冷却曲线与金属结晶温度:用热分 析装置将金属融化后缓慢降温,每隔一定 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绘制成温度-时间关系 曲线,称为冷却曲线。这种测定冷却曲线 的方法叫热分析法。
金属中,表面能可用表面张力表示。当晶 核稳定时,有:
• σLW=σSW+σSLcosθ
(3-15)
• 形成一个晶核时,总自由能的变化为:
ΔG’=-ΔGBV+ΣσAi
(3-16)
• 晶核体积(球冠体积)为:
• VS=πr3(2-3cosθ+cos3θ)/3
(3-17)
• (VS=πh2(r-h/3), h=r(1-cosθ))
核功越小。
• 在过冷液相中,均匀形核依靠结构起伏形 成大于临界晶核的晶胚;再从能量起伏中
获得形核功形成稳定的晶核。结构起伏和 能量起伏是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
• 临 但界 晶晶胚核的半最径大尺rk随寸过rm冷ax却度随ΔT过增冷加度而的减增小加;而 增加。如图所示:两条曲线的交点为均匀 形核的临界过冷度ΔT*。当系统过冷度 ΔT<ΔT*时,

第三章固体中的扩散(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固体中的扩散(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固体中的扩散物质中的原子随时进行着热振动,温度越高,振动频率越快。

当某些原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时,便会离开原来的位置,跳向邻近的位置,这种由于物质中原子(或者其他微观粒子)的微观热运动所引起的宏观迁移现象称为扩散。

在气态和液态物质中,原子迁移可以通过对流和扩散两种方式进行,与扩散相比,对流要快得多。

然而,在固态物质中,扩散是原子迁移的唯一方式。

固态物质中的扩散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温度越高,原子扩散越快。

实验证实,物质在高温下的许多物理及化学过程均与扩散有关,因此研究物质中的扩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物质中的原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扩散,扩散速度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 化学扩散和自扩散:扩散系统中存在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化学扩散,没有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自扩散,后者是指纯金属的自扩散。

② 上坡扩散和下坡扩散:扩散系统中原子由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的扩散称为下坡扩散,由浓度低处向浓度高处的扩散称为上坡扩散。

③ 短路扩散:原子在晶格内部的扩散称为体扩散或称晶格扩散,沿晶体中缺陷进行的扩散称为短路扩散,后者主要包括表面扩散、晶界扩散、位错扩散等。

短路扩散比体扩散快得多。

④ 相变扩散:原子在扩散过程中由于固溶体过饱和而生成新相的扩散称为相变扩散或称反应扩散。

本章主要讨论扩散的宏观规律、微观机制和影响扩散的因素。

3.1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3.1.1 扩散第一定律在纯金属中,原子的跳动是随机的,形成不了宏观的扩散流;在合金中,虽然单个原子的跳动也是随机的,但是在有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宏观的扩散流。

例如,具有严重晶内偏析的固溶体合金在高温扩散退火过程中,原子不断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最终合金的浓度逐渐趋于均匀。

菲克(A. Fick )于1855年参考导热方程,通过实验确立了扩散物质量与其浓度梯度之间的宏观规律,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物质量(扩散通量)与该物质在该面积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x CD J ∂∂-= (3.1)上式称为菲克第一定律或称扩散第一定律。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

液相的宏观流动会增加形核率; 强电场或强磁场能增加形核率。

第3章 凝固原理
§3.4晶核的长大
晶体长大条件: 1. 液相中原子不断向晶体扩散提供原子 (有足够高的温度) 2. 晶体表面能不断而牢固地接纳原子 (固液界面结构、温度分布、散热方 向等)。
§3.4.2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3.3.1.1 晶胚形成时能量的变化 体积自由能△GV 降低(结晶驱动力) 表面自由能△GS 升高(结晶阻力)
设 晶胚为球形,半径为r,表面积为 S,体积为V,过冷液体中出现一个 晶胚时的总的自由能变化(△G): △ G = △ G V+ △ G S = V△Gv+σS = (4/3)πr3△Gv+4πr2σ r=rc时,△G最大; r<rc时,晶胚不稳定,难以长大,最终熔化而消失; r>rc时,晶胚成为稳定的晶核。


§3.3.1 均匀形核
3.3.1.3 形核功 临界形核功(A):形成临界晶核时需额外对形核所做的功。
rk 2 Tm 1 2 GV Lm T
A Gmax
1 16 3Tm2 1 S 2 3 3Lm T 2
由于N受N1.N2 两个因素控制, 形核率与过冷度 之间是呈抛物线 的关系。

§3.3.1 均匀形核
3.3.1.4 形核率(N)
纯金属均匀形核的有效过冷度为: △Tp=0.2Tm (绝对温度)

第3章 凝固原理
非均匀形核

第3章 凝固原理
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光滑界面
粗糙界面 从原子尺度 观察,这种界 面是粗糙的,又称 为非小平面界面
从原子尺度观 察,这种界面是 光滑平整的。 通常为密排晶面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三章 金属与陶瓷的结构一、学习目的材料的结构问题需分层次认识,第一层次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即电子组态和电子构型;第二层次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排列位置与相互作用即晶体结构;第三层次是晶相、玻璃相的分布、大小、形状等即显微结构。

固态物质按照原子间(或分子)的聚集状态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在金属与陶瓷中,这两种状态都存在,并且以晶体为主。

在掌握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基础上,学习晶体结构基础知识,掌握固体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的排列关系,对认识和理解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二、本章主要内容在结晶性固体中,材料的许多性能依赖于内部原子的排列,因此,必须掌握晶体特征和描述方法。

本章从微观层次出发,介绍了金属、陶瓷材料的结构特点,介绍了结晶学的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1、 晶体和晶胞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所组成的固体,其质点在空间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取出的能够反映晶体周期性和对程性的重复单元。

2、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原子之间靠金属键结合形成的晶体为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的三种类型和特征为:面心立方晶体:晶胞中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六个面中心各有一个原子,角上的原子为临近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面中心原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

晶胞的原子数为4。

晶胞长度a (晶胞参数a=b=c )与原子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2a =晶胞中原子堆积系数(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APF=0.74. 体心立方晶体:晶胞中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晶胞的中心有一个原子,角上的原子为临近8个晶胞所共有,所以,体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数为2。

晶胞长度a (晶胞参数a=b=c )与原子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a =晶胞中原子堆积系数APF=0.68.密排六方晶体:由两个简单六方晶胞穿插而成。

形状为八面体,上下两个面为六角形,六个侧面为长方形。

密排六方的晶胞参数有两个,a 为正六边形的边长,c 为上下底面的间距(晶胞高度)。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滑移引起的表面形貌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滑移引起的表面形貌
§3-5 滑移引起的表面形貌
(Surface morphology) 一、滑移线(slip line)
由滑移引起的表面台阶,是滑移面与样品表面的交线。
衬度(contrast)不同,因而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台阶。
1
二、滑移带(slip bands)
由许多相邻的滑移线组成滑移带。
滑移带
2
3
4
三、形变带(deformation bands)
交滑移系统: (ī11)[110] & (1ī1)[110]
9
FCC
多选题 多晶和单晶的应变硬化曲线分别由什么表示:
A 都用- 曲线 B 都用-曲线 C - 曲线, -曲线 Ddening rate or coefficient of hardening) d/d
7
二、单晶体的硬化曲线
(-曲线)
问题:为什么不用-曲线来 讨论单晶体的硬化行为呢?
阶段 特点
d/d
形貌
第一阶段 易滑移阶段
很小
均匀细小的滑移线
第二阶段 线性硬化阶段 为一恒定的最大值 不均匀粗大的滑移带
第三阶段 抛物线硬化阶段 随的增大而减小 不均匀的交叉滑移带 8
三、交滑移(cross slip)
交滑移和双滑移不一样 • 双滑移是两个滑移系统的Schmid因子同时满足,同时发
生滑移 • 交滑移是因为一个滑移系统受到阻碍,而转到另一个滑
移系统中滑移,两个滑移系统具有相同的滑移方向。 • 交滑移时会出现曲折或波纹状的滑移带
压缩
形变带
晶体在发生滑移时要发生转动,但是在晶体内部的 某些区域,由于杂质和缺陷的存在,阻碍了晶体的转动, 在这些区域内的转角小于远离这些杂质和缺陷的区域。 位向不同的区域就会产生位向差,在显微镜下因衬度不 同而产生的形貌,叫形变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具体步骤:
选组元,配合 金系,熔化
标注在温度— 成分坐标中 无限缓冷下测各 合金的冷却曲线 连接各相变点
确定各合金 的相变温度
确定相
如:0%Cu、20%Cu、40%Cu、60%Cu、80%Cu、100%Cu 六组合金。
Cu20% Cu60%Cu80% Cu Ni Cu40%
1600
1500
1400
第一节 二元单相合金
二元单相合金指二元合金在固态时只有一种相 (固溶体)的合金。这种合金也是所有合金中 最简单且最常见的一类合金。有些二元合金系 在固态时无论成分如何只有一种相,如NiCu、Cu-Au、Au-Ag、Mg-Cd、Fe-Ni及W-Mo 等,几乎所有的二元甚至多元合金在一定成分 范围内在固态下也是单相。
(Ⅰ)由相图可知,C点 存在L+α两相区
L a C b
+ L
Ca
40
Cb C
WCu(%)
60 80 100
Ni
Cu
(Ⅱ)做水平线,与固相 线和液相线分别交于a、b 点。剩余液相总处于即将 结晶的状态,即t℃的液 相线上的点的成分,即b 点成分Cb ,而刚结晶出来 的固相即t℃的固相线上 的a点的成分Ca。
1400 1300
L
(L+ )
T
1200
1200 1100
1000
1000 900

0 20 40 60 80 100
800
800
t
Cu-Ni合金相图的建立
WCu(%)
(二)二元匀晶相图分析
两线:液相线、固相线 1、相图分析 三区:液相、液相+固相、固相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40 60 80 100
后结晶出来的,含A元素少
先结晶出来的,含A元素多
富Ni
富Cu
Cu-Ni合金晶内偏析的组织
非平衡结晶
晶内偏析
1500 1400
L
塑性、韧性下降,易引起 晶内腐蚀,热加工困难 扩散退火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40 60 80 100
L
+ L
A

Ni
WCu(%)
Cu
三、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所谓平衡结晶过程是指合金从液态无限缓慢冷却、 原子扩散非常充分,冷却过程中每一时刻都能达 到相平衡条件的一种结晶过程。
1500 1400 1300
温 度
1 2
L
t1
L
+ L
t2
L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40
V1×10%+V2×30%=20%×(V1+V2)
这种方法可推广到固相和固液混合相 如图:成分为C的Ni-Cu合金,缓冷到t℃时,根据相图分 析:(Ⅰ)此状态下存在哪几相?(Ⅱ)各相的成分如 何?(Ⅲ)各相的数量(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一、相律
在恒压下,在纯固态或纯液态情况下,出现的相数 小于等于主元数。在液固共存(恒温)条件下出现 的相数小于等于主元数加一。因而,对二元合金, 固态下出现的相数为1或2,液固共存(恒温)条件 下恒温下出现的相数为2或3。
二、二元匀晶相图的分析
二元匀晶相图:指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 均无限互溶时的二元平衡条件下合金组织与成分、温度之间关
系的图形。合金相图又称合金平衡图或合金状态图
了解
相 图 的
了解合金系中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相 的种类、相的成分及相的相对含量。 了解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转变 并预测其性能的变化规律。
进行材料研究,金相分析,制定热、 作用 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规范的重要依据 和有效工具。
由此可知,两相的相对含量为: Ma/Mb =(Cb-C)/(C-Ca) 若M=Ma+ Mb为已知量,那么, 两相的绝对含量为: Ma=(Cb-C)(Ma+Mb)/(Cb-Ca) Mb=(C-Ca)(Ma+Mb)/(Cb-Ca)

Ca
40
Cb
C
WCu(%)
60 80 100
Ni
Cu
Ca Ma
C
Cb Mb
具有这类相图的合金系主要有Ni-Cu、 Cu-Au、Au-Ag、Mg-Cd、W-Mo等。 匀晶转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液相结 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以Pb-Sb二元合金为例) 1、建立相图的思路:
合金相变时,伴随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可利用 热分析法(或者热膨胀法、磁性测定法、金相法、电阻 法和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精确测定相变临界点(即临界 温度),确定不同相存在的温度和成分区间,建立相图。
1500 1400
t1
L
+ L
t2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40 60 80
t1
t2 t3

t3
100
Ni
WCu(%)
Cu
五、非平衡结晶过程
非平衡结晶:合金结晶较快,原子的扩散来不及 充分进行,结果使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和后结晶的固 溶体成分不均匀。 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总结:由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Ma ×(C- Ca)=Mb× (Cb- C) 并结合相图,可知,此式类似与杠杆定律的应用, 所以这种方法又称杠杆定律。
Ca C

Cb
Ma
Mb
注意: 使用条件:只适合平衡结晶的两相区 解决问题: (1)确定二平衡相的成分 (2)确定二平衡相的数量
平衡结晶:在结晶过程中,原子的扩散在固 相、液相及固液相之间非常充分,能跟得上相变 的速度,最终形成成分均匀的固溶体。


60
80
100
Ni
WCu(%)
Cu
时间
平衡结晶过程分析
四、质量分数计算
给定合金的成分,可计算不同温度下,此成分的合 金所形成不同的相的相对含量,即各相的质量分数 计算。 引例:100ml的10%的NaCl水溶液和100ml的30%的 NaCl水溶液混合后浓度是多少?
100×10%+100×30%=C×200 C=20% 反过来考虑:把20%的NaCl水溶液分成浓度分别 为10%和 30%的两份,那么两份的体积分数是多 少?
( Ⅲ )利用引例的思路,问题转化为: 浓度为C的合金,分成浓度为Ca 、 1500 Cb两份,所以有: 1400 Ma×Ca+ Mb×Cb=C×(Ma+ Mb)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0 20
L c b a
+ L
即 Ma ×(C- Ca)=Mb× (C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