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与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
那些没有“耐心”属性的东西反而常常不是那种具有决定性的东西,比如说知识或关系——绝大多数不包含“耐心”的东西都是“工具”,而工具的使用才是真正的重点,虽然一些工具的获取本身就需要耐心。
一个人在本性上的特点,在他面对那些能够确定的目标上不一定有区别,但在那些不确定目标或者突发的事件上就有区别
确定的事件可以让没有耐性的人找到办法来绕过耐性限制,不确定的或者突发的则常常没有这个条件。
因此见识短浅的人就没办法“跨模型”分析问题,甚至都不知道眼前的东西是不是在模型范围内。
现在越来越觉得:其他的东西相对都容易,耐心才是最难“练级”的东西。
容易的东西自然大家都更可能有,虽然它也可能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但是这些东西很难成为长期的优势。
只有那些长期的,培养困难的或者过了一定时期很难继续培养的东西才最有可能成为长期优势。
培养孩子的区别(不同阶级):
高等阶级:如果你做到了这个,你就可以获得xxx和xxx以及xxx包括xxx。
中等阶级:如果你做这个,你一开始就可以获得xxx,学的好了就能有xxx,要是学的很好就能xxx,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你就得好好读。
低等阶级:你只要好好念书,就能xxx。
高等阶级是尽可能用“多样化且具体或有大致模式路径的巨大的终点利益直接促进”。中等阶级是用“将长期内容拆分成阶段性目标,用阶段性目标来回激励”。
低等阶级是用“单一的目标终点,但获利方式非常模糊且不具有多样性”。
完全抽象化=拟人无限小。
具象神无限多=只能抽像化=随时可以选一个最合适的神来拟人化,越高级的人就有越多的神,方法论也就越多=虽然原则上拟人但作用和不拟人差不多了。
当你拆分目标阶段的时候就好像徒步远行时盯着脚下,这固然能让你感觉没有这么疲劳,但你也看不到有人拿枪瞄着你。
一个真正的战士和一个老百姓的区别不在于能不能武装越野10公里,而是在于跑步过程中是否全程抬着头。
如果一个仇不值得你用十年的时间去准备,这个仇就不值得让你付出巨大代价。
如果一个人的某个消费型乐趣的周期很长,那么他的整个消费过程本身很可能就已经对群
体有利了。
更简单的说:人生的宽度就是人的耐性
当一个人一直瞄准目标并且没有试图拆分目标时,这个人是不会后悔的。
我们日常中也可以把耐心分为三个类型。
1:短期耐心。
2:中期耐心。
3:长期耐心。
短期耐心:可以粗暴的理解为“理解能力”。
短期耐性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脾气”或“素养”的部分
中期耐性就是阶段性目标的耐性,它通常和执行力挂钩。
1:它一般和你的高级甚至终极人生目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2:它一般会渲染过程中忍耐痛苦的崇高。
3:它的奖赏一般有社会公认标准,追求的也是社会公认的收益——你也可以把它叫做“规模化的观念”(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工业?)。
4:规模化的观念会“观念造观念(机器造机器)”,这体现在别人规劝你的时候也不容易以你个人的直接利益诉求出发,而是用其他社会公认收益来劝导你,比如说金钱或者女人。
一般来说就是认真做总结和复盘工作,没有中期耐性的人一般不太喜欢复盘。
长期耐性强的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通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会一直去做。
道理也很简单:目标越明确,从终点逆推过程的途径也越多,对目标过程中的促进和限制条件也可以越早明白。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大致的参考,那么长期耐性本质上就是人生战略或人生哲学。
原因我想也很简单:因为要产生一个“直觉”,本身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时刻保留问题”但又“不急于下结论”还要“固有目标不改变”的同时作用。
只有固有目标不改变才有大致的框架,不急于下结论才能等待客观事物的发展来印证各种假设,时刻保留问题才能注意到那些在预料之外的印证事件的发生并找到关联性。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真正的这种目标更像是一种“愿景”。
通常情况下长期耐心好的人做事更容易有原则——但通常不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好人。
那文章就是对于中国文化是swot分析;对于中外整体不可抗环境力量发展是pest分析;对于我们不这么做导致的可能的问题是波特5力分析。
(其实我大多数文章都是这么个路数,但是有些内容你不先做SWOT分析就很难得出PEST 里面的一些要素,SWOT和PEST不综合推演一下也不容易得出波特5力里所需要的要素——我知道这三大分析方法里面有些结论是要冲突的,但实践本身就会要求我们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找到一个万灵丹,万能神药是不存在的——为啥用这三个?因为别的用起来太麻烦。)
自由不是一道选择题,自由是一道简答题甚至论述题,它需要一个人在尽量多的内容中创造一个答案。
自由能让没有战略发展方向的人失去主次观念。
古典经济学的意思:暴力打坏市场,所以市场不会让暴力出现的,放任就完事了。
左翼:市场明明产生了暴力,暴力打烂一切,所以严管就完事了。
奥派:暴力打坏市场,但这不意味着市场会在运作过程中消除暴力,甚至可能会产生暴力,如何将原有暴力限制住且回收市场产生的暴力才是保证效率的关键——原有暴力是为了回收市场参与者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的暴力扩散而存在的(个人理解)。
也就是说,奥派所需要的暴力,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尽量存在而必然需要的暴力。
反过来说:永远选择最好的暴力回收工具,但最好并不等于完美,我们只能尽量用现有的最好工具,选择工具的过程也最好能够“市场化”一些。
主线理论和思想之所以能成为生活主线,那它就必然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
1:它的涵盖面较广,能够对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起到一个“主心骨”的作用。
2:它能分析的东西一定有相对可以深入基础,因为无论事件是新情况还是老套路,深入基础的规则才能够拼凑出整体面貌——常规套路或者“术”如果比作是堆积木的方法,那么基础思想就是解释一块块积木本身的由来与组装原理。
3:它肯定与最核心的利益与价值观念挂钩,因为我们对这些主线理论和思想用的频率是最高的,它也是在我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直接体现。
整体干预少了,未必表示对于你来说强权少了——只是相对来说,强权变得更不具有整体效率危害性,它只是作为一种运营中的工具而非直接让使用它来为个人获利而不产生整体运营效益。
但问题在于:由于我们的生活是连续状态,如果硬要死磕的话,那事情都凉了也还没整明白,特别是第一次面对一件事情或长期陷于瓶颈中的时候。
跳出原有的圈圈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干脆在一些局部套用算起来更方便的理论——当然不是用来发泄或者怨天尤人的,任何所谓的“整个事件都是坏的,是天花板,是世界错了”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想法让人产生“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或“坏的比好的还要多”,那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动动脑子就知道:如果一件事情负面占据大多数,不合理占据大多数,那么它至少是不可能稳定存在的,就算有外力额外的外力支持也是很难长期保持的,为了保持这个不合理必然需要一个更大的合理,并且那个合理对这一不合理要有利益动机和能力和必要。
这里面有个小技巧:如果有人向你推销一个理论,尤其是他告诉你这个理论从现实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严重,旧或现有系统为什么特别的不好的时候……你要问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