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高一生物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细胞与能量

1、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应,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

的放能反应。

3、ATP不仅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

中的能量通货。

4、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

成。

5、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 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

6、什么叫ATP-ADP循环?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

7、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

8、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 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

和线粒体。

9、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是ATP。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失水呢?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裸露出的整体构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5、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细胞所需要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6、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进行自由扩散的主要有三类:水,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如:水、CO2、O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尿素等)

7、易化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能

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8、主动转运: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考的主要有两类:无机盐离子和有机小分子(氨基酸、葡萄糖)

9、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10、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渗透、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第三节酶

1、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的来源:活细胞,只要是活细胞就能产生。

3、酶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起催化作用,使细胞

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地进行。

4、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5、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6、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注意相关曲线。

第四节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细胞呼吸的类型: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3、需氧呼吸的过程:

需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4、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名称: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

5、厌氧呼吸

反应式: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6、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粮食的储存:干燥、低温、低氧(或充入氮气)、充入二氧化碳等

蔬菜水果的保鲜:湿度适中,低温,低氧。

第五节光合作用

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划分的依据:能否将无机物二

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2、自养生物的类型:植物、藻类、某些细菌、蓝藻(蓝

细菌)等

异养生物的类型: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

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粒上)

叶绿素a ;(呈蓝绿色)

叶绿素

种类: 叶绿素b ;(呈黄绿色)

叶黄素;(呈黄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

4、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其中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5、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要能准确说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来源。

(2)过程:

联系: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碳反应也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细胞呼吸

第三章 第四节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定义 1、细胞呼吸与呼吸的比较 呼吸: 的过程。(是宏观的呼吸运动) 细胞呼吸: 的过程。(是微观的生化反应) 按照 (分类标准),将细胞呼吸分为 和 。 2、细胞呼吸和木头燃烧的比较 木头燃烧:高温、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能量利用率较低,如蒸汽机8%,汽车25%。 细胞呼吸: 、化学能转化为 。能量利用率较高,为 %。 说明:两者的实质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同的是燃烧放能是一次性,细胞呼吸产能是逐步地、缓慢地释放,随时地被细胞利用,所以后者能量利用率高。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 (一)需氧呼吸 第一阶段:C 6H 12O 6 ————→ 2丙酮酸(含3个碳原子化合物)+ 能量(少量) 第二阶段:2丙酮酸+6 H 2O ————→ 6CO 2 + [H] + 能量(少量) 第三阶段:6O 2 + [H]————→ 12H 2O + 能量(大量) 总反应式: 酶 细胞溶胶 酶 线粒体 酶 线粒体

(二)厌氧呼吸(微生物厌氧呼吸也称发酵) 第一阶段:C 6H 12O 6 ————→ 2丙酮酸+ 能量(少量) (与需氧呼吸相同) 第二阶段:2丙酮酸 说明: 1、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的生物: 厌氧呼吸产物为酒精的生物: 2、微生物的厌氧呼吸又称 ,按照产物,分为 和 。 补充: 1、需氧呼吸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 2、只进行厌氧呼吸的生物: 乳酸菌 既能进行需氧呼吸又能进行厌氧呼吸的生物: 酵母菌 进行需氧呼吸,又能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短期厌氧呼吸的生物: 人和动物(如剧烈运动、进入高原地区)、植物(如水淹、种子萌发初期、果实长贮存过久) 三、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一)温度——影响酶活性 (二)氧气 说明: 1、O 2=0,只进行厌氧呼吸量 O 2=CO 2≠0,只进行需氧呼吸 O 2<CO 2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2、吸收O 2的量=需氧呼吸强度 释放CO 2的量=呼吸总强度=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贮存最适宜点=CO 2释放最低点(即总呼吸强度最低点) 酶 细胞溶胶 2乳酸 + 能量(少量) 酒精 + 2CO 2 + 能量(少量)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后的结构。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 (5)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拓展: ①溶液中的溶质或气体可发生自由扩散,溶液中的溶剂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6)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 四、酶与 ATP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拓展: ①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②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如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4)ATP和ADP的转化 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 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拓展: ①动物体内合成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植物物体内合成 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②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 ③ATP 与 ADP 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反应的场所、酶不同。 五、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拓展: ①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直接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① C6H12O6 酶 2C3H4O3+4 [H](少)+ 能量(少)细胞质基质 ② 2C3H4O3 + 6H2O 酶 6CO2 +20 [H] + 能量(少) 线粒体基质 ③ 24[H] + 6O2 酶 12 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拓展:

高一生物必修1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高一生物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细胞与能量 1、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应,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 的放能反应。 3、ATP不仅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 中的能量通货。 4、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 成。 5、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 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 6、什么叫ATP-ADP循环?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 7、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 8、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 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

和线粒体。 9、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是ATP。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失水呢?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裸露出的整体构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5、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二节第1课时酶的概念及专一性和高效性学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酶是生物催化剂 课程目标 第1课时酶的概念及专一性和高效性 知识点一酶的发现与酶的本质 1.酶的发现过程 (1)18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说明了__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__。 (2)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提出酒精发酵是__酵母菌代谢活动__的结果,李比希则认为,__酒精发酵__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参与而已。 (3)1897年:德国的毕希纳证明促使酒精发酵的是__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酶__,而不是__酵母菌本身__。 (4)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得到__脲酶__结晶后,证明酶的本质是__蛋白质__。 (5)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极少数特殊的酶是__RNA__。 2.酶的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__蛋白质__;少数的酶是__RNA__,我们称这一类酶是__核酶__。 小思考:

(1)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一定会出现紫色吗? (2)酶的基本单位一定是氨基酸吗? 【答案】(1)不一定,少数酶是RNA。 (2)不一定,少数酶是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知识点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与底物结合,形成__酶­底物复合物__,然后这个复合物发生一定的__形状__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又__恢复原状__。 2.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性: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却不发生__化学__变化。 3.酶的作用是__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__,使得化学反应加快。 4.酶作用的强弱用__酶活性__表示。 知识点三酶的特性 1.酶的催化活性极高:由于酶通过与底物分子结合,使化学反应极易进行,所以反应效率__极高__。 2.酶有专一性:由于酶分子的结构只适合与一种或是一类分子结合,所以一种酶只能催化__一种__底物或__少数几种__相似底物的反应。 3.酶的催化作用受多种条件的影响:pH、__温度__和某些化合物等都能影响酶的作用。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才能起作用,而且在某一pH下作用__最强__。 知识点四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 1.实验原理 还原糖(如麦芽糖、葡萄糖)遇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后会出现__红黄色__沉淀。淀粉水解得到麦芽糖,而蔗糖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淀粉与蔗糖都__不是__还原糖。 2.实验过程(见实验记录表)

高二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1、(了解)生物体内或细胞中发生的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变 化学能:活细胞中的各种分子,由于其中原子的排列而具有势能。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转化:即不被消灭,也不被创造,相互转变,细胞有序状态的维持要消耗能量。 2、(了解)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3、(了解)ATP的化学组成、特点和分子简式 元素组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这个过程储存能量这个过程释放能量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酶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注:在ATP 和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4、(了解)渗透作用 定义: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条件: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边存在浓度差 5、(理解)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 细胞外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失水,细胞皱缩 细胞外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吸水,细胞涨破 细胞外浓度等于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细胞外形不变6、(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质壁分离内因:原生质层伸缩程度比细胞壁要大 质壁分离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思考与练习答案(课后练习)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 谢》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节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一、选择题 1. 很多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A. 脂肪 B. 葡萄糖 C. ATP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2. 人在静卧时24h内会消耗40kgATP,在激烈运动时每分钟可消耗 0.5kgATP。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ATP大量水解为ADP B. ADP可以快速生成ATP C. ATP-ADP循环转化迅速 D. 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C 【解析】1个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3个磷酸基团之间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正确。 3. ATP水解为ADP,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X代表的是() A. H2O B. 磷酸 C. 腺苷 D. 葡萄糖 【答案】B

【解析】ATP水解形成ADP,同时生成一个磷酸,并释放能量,所以X代表磷酸。 4.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C. 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D. 部分带有p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答案】B 【解析】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A不符合题意;该观察不能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B符合题意;放射性标记来自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存在ATP的分解,C、D不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 有研究者用萤火虫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将萤火虫的发光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并混匀,观察两支试管。两支试管中均发出淡黄色荧光,约15min后荧光消失。 将ATP溶液加入A试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B试管中,观察两支试管。A试管发出荧光,B试管无荧光。 根据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中向装有萤火虫发光器粉末的试管加水后,试管发出了荧光。此现象说明: ①水作为对发光器粉末发光有着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③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④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 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 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 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阶段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1

阶段检测(三) (测试范围:细胞的代谢)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分) 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题号下面) 1.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的水解产物确切的说应是 A. 氨基酸 B. 葡萄糖 C. 核糖核苷酸 D.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 细胞中ATP含量多且转化快 C.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 D.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 VLDL以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 肝细胞内的糖原可作为能源物质 D.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4.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 线粒体内膜 B. 叶绿体类囊体膜 C. 内质网膜 D. 蓝细菌光合膜 5.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油脂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C. 在做油脂的鉴定试验时,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加热后,可以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6.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 色素Ⅲ、Ⅰ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 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7.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 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 ①无色、②绿色 B. ①红色、②紫色 C. ①红色、②绿色 D. ①红色、②红色 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 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用于碳反应 C.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 胞吞、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9. 下图为生物膜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表示ADP,则该膜不可能为蓝细菌的光合膜 B. 若b表示[H],则该膜可能为线粒体的嵴 C. 若该图表示粗面内质网膜,则b可能是磷脂 D. 若该图表示质膜,则膜两侧还应分布有多糖 10.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测得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观看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的正确挨次是() 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看质壁分别④加0.3 g/mL蔗糖溶液⑤观看细胞质壁分别复原⑥观看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 2.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推断30 min后可能毁灭的外形是 () 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4.在进行观看质壁分别及复原的试验过程中,有几种试验材料供选择,你认为质壁分别现象明显的细胞是() A.具有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 B.透亮的洋葱表皮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根尖中既小且方的细胞 5.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洁集中,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C.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6.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快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①>②>③ C.①>③>②D.②>③>① 7.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8.下列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氧条件下,原核细胞中不能形成A TP B.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 TP含量高 C.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基质到类囊体 D.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 TP分布 9.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确定时间的保温后,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裂开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丙酮酸+内质网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0.下面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细胞器来源用途 ①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二氧化碳 ②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三碳化合物 ③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④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25℃时间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升到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移动方向分别为() A.下移、右移、下移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12.如图所示为某植物幼根的细胞呼吸过程中O2的吸取量和CO2的释放量随环境中 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C.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13.通过试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取和释放的状况,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图中所示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 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 和转移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 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 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 ..和数量 .....取决于载体蛋白 ....的种类 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 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 示意图 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生物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思维,想要学好理科生物,就要找对生物学习方法。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有胆固醇),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差别主要是膜上蛋白质种类数量不同。 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减少。 三、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只有活细胞有此特性)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方式一: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方式二:直接交流。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方式三:通道交流。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

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前两种方式一般需要受体。 三、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均不是细胞器。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3.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 4.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植物细胞中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 5.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包括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6.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溶酶体吞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7.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有关。 8.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一个中心体有两个中心粒组成。 二、分类比较: 1.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膜)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3.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6)素材 浙科版必修1-浙科版高一必修1生

第2节物质出入的方式 ——钠钾泵 1、Na-K泵的组成和作用方式 2、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钠钾泵与神经的生物电现象 4、Na-K泵与疾病 5、Na-K泵的前景展望 英文名称:sodium potassium pump 中文名称:钠钾泵,钠钾帮浦 名词解释:会使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NA+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经由本体蛋白质的运载体将不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以共同运输的方式带入细胞。 原理: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Na-K泵的组成和作用方式 Na—K泵由α、β两亚基组成。α亚基为分子量约120KD的跨膜蛋白,既有Na、K结合位点,又具ATP酶活性,因此Na—K泵又称为Na—K—ATP酶。β亚基为小亚基,是分子量约50KD的糖蛋白。 一般认为Na—K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Na结合,ATP酶活性被激活后,由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将Na输出细胞;与此同时,“泵〞与细胞膜外侧的K结合,发生去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K输入细胞内。研究说明,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3个Na并增加2个K。 细胞膜钠钾泵作用首先是由Hodkin和Keynes(1955)所发现.1957年Skou发现了Na+-K+ ATP酶并证明其与钠钾泵的作用有关. 钠钾泵的作用方式可因不同生理条件而异,在红细胞膜中可能有以下几种方式: 1.正常的作用方式——利用ATP的水解与Na+-K+的跨膜转运相偶联. 2.泵的反方向作用——利用Na+-K+的跨膜转运来推动ATP的合成. 3.Na+-Na+交换反应可能与ATP和ADP交换反应相偶联.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 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 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和数量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 ....的种类 .....(取决于载体蛋白 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 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示意图) 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一)双层膜 1.线粒体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 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 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 ..和数量 .....(取决于载体蛋白 ....的种类 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 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示意图) 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一)双层膜

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代谢(教案)浙科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3-1 细胞与能量 一、能量的转化 (一)化学能:活细胞中的各种分子, 由于其中原子的排列而具有势能。 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二)能量的转化:即不被消灭,也不 被创造,相互转变,细胞有序状态 的维持要消耗能量。 二、ATP是细胞中的能量 生命活动直接能源——ATP (一)、ATP结构 1、组成:C、O、H、N、P 2、全称:腺苷三磷酸 3、结构: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腺苷 A - P ~ P ~ P 普通化学键高能磷酸键 结构简式:A—P~P~P 4、ATP的结构特点: 每分子ATP含两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指远离A的那个“~”断裂,释放大量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1、存在特点: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转化十分迅速。 2、转化过程: 化合酶 ATP ADP+Pi+能量 水解酶 不是可逆反应的原因:1)能量的来源于去路不同;2)条件不同;3)反应场所不同 3、转化意义:细胞内ATP处于动态平衡中,对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量环境有重要意义。 (三)、ATP的应用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能量通货),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四)、ATP再生 动物、真菌等绿色植物 呼呼光 吸吸合 作作作 用用用 ADP+Pi+能量酶 ATP (五)ATP的来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扩散和渗透 (一)扩散 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 特点:缓慢高浓度→低浓度 (二)渗透 定义: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条件: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边存在浓度差 . (二)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 易化扩散:载体蛋白分子与被运转的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改变形状,于是把分子或离子运转质膜的另一侧;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这种转运仍是一种扩散作 用,但扩散的速率要大得多,成为易化扩散。 (三)主动运转 1、定义:逆浓度梯度的运转。 2、特点:从高到低,要载体蛋白,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四)胞吞、胞吐:有的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这部分质膜于整个质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动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运送到细胞内侧的,成为胞吞;运送到细胞外侧的,称为胞吐。 质壁分离 质:原生质【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植物除壁)】→伸缩性大 利用:①判断细胞的死活 ②测定细胞液浓度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 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三、细胞膜的结构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 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和数量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 ....的种类 .....(取决于载体蛋白 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 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示意图) 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一)双层膜 1.线粒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实验原理:红细胞吸水涨破;用生理盐水对红细胞进行稀释。 3、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主要是磷脂)(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 2%--1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细胞膜的元素:C、H、O、N、P 5、细胞膜的功能:P42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 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1)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 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胶质状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4)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双层膜,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

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 起形成嵴可以增大膜面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双层膜,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色素,还有少量DNA 和RNA)。注:水稻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3、核糖体:无膜,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 生产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可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可参与有机物的运输) 5、高尔基体: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 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如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液泡:单层膜,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含色素。有维持细胞形态、 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的功能。 7、溶酶体:单层膜,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 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8、中心体:无膜,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归纳: 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层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素养检测卷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C ) A.淀粉 B.油脂 C.ATP D.蛋白质 【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油脂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般不作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光能、电能等。故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故选C。 2.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 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解析】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成ATP,B正确;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不可大量储存,C错误;ATP和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3.酵母菌发酵时,宜先通入空气(无菌),一段时间以后再密闭。当从有氧变为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繁殖速率和消耗糖的速率分别是( A ) A.减慢、加快 B.加快、减慢 C.减慢、减慢 D.加快、加快 【解析】缺氧后,酵母菌不能通过需氧呼吸得到充足的ATP,因此繁殖速率降低,同时,为了弥补不足的ATP,酵母菌需要加快糖酵解过程来尽可能多的产生ATP,因此糖消耗速率增加。 4.ATP有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之称,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图示为ATP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