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语义理论的汉语言说域词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框架语义理论的汉语言说域词元分析
[摘要]研究言说域的框架语义,首要的是搜集并确定能激活言说场景的所有词元。本文探讨了搜集言说域词元的原则与方法,确立了言说域词元的性质与语义特征,对汉语言说域的动词词元进行穷尽性搜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配价理论将言说域词元分为一元、二元和三元三个小类。
[关键词]框架语义;言说域;词元
言说行为是人类最常见的动作行为之一,“言说域”描写的正是与人类的言说行为有关的场景或事件。菲尔墨(Fillmore)的框架语义理论认为,人们是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的。人们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在大脑中形成了意象图式,或者说形成了认知完形,这就是抽象的语义框架。“框架”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概念结构。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具体到言说域中,我们要理解一个言说动词的意义就必须在它的概念结构——即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言说场景或事件的完形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比如,“告诉”这个动词的意义我们只有在一个包含了说话者(Speaker)、受话者(Addressee)、信息(Message)等参与者的场景或事件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研究言说域的框架语义,首要的是搜集并确定能激活言说场景的所有词元。
一、搜集词元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框架语义分析的思路,一个语义域包括若干个框架,每个框架都有一群语义基本相同的词元,属于同一个框架的词元可以激活大致相同的语义场景。词元集是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整的词元库对框架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搜集词元的原则
1.根据“言说域”框架的特点,“言说域”各框架只收动词性的词语作为词元。这主要是因为“言说域”的各框架涉及的都是跟人类言说活动有关的动作行为,如“讲、说、道、谈、聊”等。
2.所收词元以词为主,也收录常见的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和惯用语。固定短语主要是成语;类固定短语主要是指一些准凝固性的四字格短语,如“说东道西、七说八说”等;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如“唱高调、拍马屁”等等。
3.主要收录现代汉语普通话词语,适当考虑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古语词,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或不常用的古语词一般不收录,方言词语不予收录。例如,就言说域而言,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像“讲、说”一类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言说类动词;“道”虽然是古语词,但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使用频率还比较高,所以仍然收录;“云、话、言”等古代常用的言说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不用了,所以不予收录。此外,像“唠嗑”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标示为方言词的言说动词,一概不予收录。
4.为各个框架收录的词元应力求全面,反映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的全貌,所以不避同义词。例如,在言说域的框架中,与“问”有关的词元包括“问、盘问、查问、发问、诘问、提问、询问、追问、审问、质问、垂问、垂询、咨询”等等一系列同义或近义的动词。
(二)搜集词元的方法
1.把英语框架网络中的词元翻译成汉语,这是一个便捷的方法,但翻译过来的词元并不完全与汉语的情况相吻合。有的词元是相对应的,比如warn—警告;有的词元是一对多的,比如say—说、讲、道;有的词元是多对一的,比如gripe、grumble—抱怨。有的词在英语里存在,可是在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比如,英语有hazard这个词元,意思是“斗胆说”,汉语里就没有与hazard相对应的词,只能用词组来表示相同的意义;再如,英语有pout,翻译成汉语是“撅嘴说”,也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对应。对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词,我们不收入词元集当中,本文的研究是为汉语信息处理服务的,因此以汉语的词语为本。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得到一部分适用于汉语的词元。
2.对孟琮等(1999)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所列出的词条进行穷尽式排查,记录下所有与言说行为、言说活动有关的词,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归入不同的框架。
3.参考梅家驹等(1983)编纂的《同义词词林》以及近义词反义词在线查询网站①。
4.直接到语料中去寻找。方法是输入某个跟言说有关的常用语素,如“说”、“辩”、“言”、“语”等,然后在检索到的例句中去寻找动词性词元,包括动词、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惯用语等。此外,判断一个词元是否跟某个框架有关,最重要的标准也是看它在语料中的表现。处于同一个框架中的词元支配相同的框架元素,这是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属于某个框架的标准。有时某个词语从语义上看似乎跟某个框架密切相关,可是如果语料不支持这种直觉,我们就必须对词元清单进行调整。
二、言说域词元的性质、特征和范围
词元是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框架语义结构中的地位相当于格语法中的谓词核心,每一个框架元素都要同它挂钩,可以说词元是框架语义结构分析的初始项、抓手。
(一)词元的性质
词元是指能激活一个语义框架的具有某个特定义项的词语,通常是由“词”来承载的。例如动词“说”、“道”能够激活“陈说”语义框架,“反对”、“同意”能够激活“表态”语义框架。但词元和词是不同的概念。虽然词元大多都是由通常所说的“词”来充当,但词元和词二者不能画等号。框架语义分析中所说的词元是信息处理用的语义词,它既不同于“语法的词”,也不同于“词汇的词”。②词元和词的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个单义词表示一个词元。如“陈述”、“同意”等。(2)
一个多义词表示多个词元。如“说”可以分出“说1”、“说2”、“说4”三个动词性词元,③其中“说1”表示“用话来表达意思”,“说2”表示“解释”,“说4”表示“责备、批评”,三者都属于言说域,但激活不同的语义框架,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同词异框”现象。再如“攻击”有“进攻”和“恶意指摘”两个义项,分别表示“攻击1”、“攻击2”两个不同的词元,其中只有表示“恶意指摘”的“攻击2”才能激活一个表示言说的语义场景,属于言说域的词元,而“攻击1”则不属于言说域,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同词异域”现象。对于多义词,是根据词的义项来确定同一词形的不同词元的。(3)有的词在任何框架里都不能够充当词元,如“的、了、向”等虚词。可见,词元与词不对等。就单个的词充当的词元来说,它相当于词典中的“义项”。正因为词元对应的是某个词语的一个义项,意义是单一的、明确的,所以它能够激活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语义框架。
(二)词元的特征
言说域的词元以言语行为动词(speech act verbs)为主体。言语行为动词都包含了人类通过“嘴”进行言说活动(即言语行为)这个核心语义成分。和人体其他部位进行的动作行为一样,言语行为动词首先是动作动词,不过和“拿、拍、走、跑、跳”等不一样的是,言语行为动词不仅仅是表示人类嘴部动作的语言符号,它同时还有通过话语来“行事”(完成言外行为)的功能。但是,并非所有表示嘴部动作的动词都是言语行为动词,像英语中的“yell”、“whisper”,汉语中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