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原理
![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a913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e.png)
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硼氢化钠催化释氢这个神奇的事儿。
你说这硼氢化钠啊,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里面藏着释放氢气的大秘密。
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工匠,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为我们制造着宝贵的氢气呢!
那它到底是怎么做到催化释氢的呢?其实啊,就好比一场精彩的化学反应大秀。
硼氢化钠就像是这场秀的主角,当它遇到合适的条件,比如说合适的催化剂啦,就开始了它的表演。
它会一点点地分解,把藏在里面的氢原子一个一个地释放出来,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这过程多奇妙呀!
咱平时用的好多东西,可能都离不开这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呢。
比如说一些新能源设备,那可都得靠它来提供动力呢。
没有它,那些设备不就跟没了油的汽车一样,跑不起来啦?
而且哦,这硼氢化钠催化释氢还有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就是它能很高效地进行。
就像咱跑步比赛一样,它总是能快速地冲过终点线,把氢气释放出来。
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想想看,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这个原理,那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呀!说不定以后我们出门开的车都是靠硼氢化钠催化释氢来驱动的呢,那得多环保呀!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硼氢化钠,它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有着大大的能量。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物一样,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潜力。
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去探索、发现这些隐藏的宝藏呢?
所以呀,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原理,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靠着它做出一番大事业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
国外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
![国外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c6413b31126edb6f1a10d2.png)
化剂 的使 用 。在 3 0 g浓 度 为 2 % 的硼 氢 化 钠 溶 液 0
化钠 溶 液 半 衰 期 为 4 0天 ,可 满 足 储 存 和 使 用 要 3 求 。催 化剂 、 酸或 升高温 度都 可 以加 速硼 氢化 钠 硼氢 化物溶 液 的水解可 以通 过添加 N O 提 高 a H,
溶液 p 值 加 以控 制 。当添 加 N O 所 占质 量 百 分 H aH 比在 5 5 ~1 % 时 , 3 8K温 度下 和 3 .% 4 在 0 0个 昼 夜
c nsiu in a d o t to n wo k n o t b lr n i t g ai e e c o s f o i m boo y rd h d oy i h d o e t r i g f u u a a d n e r tv r a tr o s d u r h d i e y r l ss y r g n g n r to r d s rb d.T — h s fo e e ai n a e e c i e wo p a e l w p e o n h n me a, r q r m e t o e co oume n he tta se e uie n s f r a t r v l a d a —r n fr s ra e o e te c a g rc n e s r e a ai n o i u d drb l s r cpi n o o i r i sa d flr t n o u fc fh a— x h n e — o d n e ,s p r to flq i i b e ,p e i t fs l g an n ta i f i d i o s s e d n a t ls i h y r g n g n r tr a l a y m i h r ce it fh d o e e e ao r u p n i g p ri e n t e h d o e e e ao , s we l s d na c c a a trsi o y r g n g n r tra e c c a ay e . n l z d K e r : s ma i e; AI ;s d u b r h drd y wo ds ub rn P o i m o o y i e; h d oy i y r g n g n r to y r l ssh d o e e e ai n
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d748244b73f242336c5fb3.png)
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一.氢气的应用前景国际能源界预测, 21 世纪人类社会将告别化石能源时代而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牛津研究所预测, 到2010 年前, 世界每天生产的氢能源当量将达到 320×104桶石油; 2020 年前将达到 950×104桶石油。
美国科学家劳温斯在新出版的《自然资本论》一书中预言, 下次工业革命将从氢能源开始, 世界科学家都在寻找一种既清洁又无污染的能源, 氢正是科学家们看好的最理想的原料。
专家们认为, 氢将在 2050 年前取代石油而成为主要能源, 人类将进入完全的氢经济社会。
目前世界各国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车, 这是迎接氢能时代到来的前奏曲, 不仅是现在的热点, 而且将会成为今后人类能源的永恒主题。
2003 年 11 月, 包括中国、美国等 15 个国家和欧盟共同签署了氢经济国际合作伙伴计划(IPHE) 参考条款, 目标是建立一种合作机制, 有效地组织、评估和协调各成员国, 为氢能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商业化活动提供一个能推动和制定有关国际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工作平台。
世界各国及企业在研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预计在未来的 5~10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正式进入市场, 电动汽车将可能以 20%的速度迅猛发展, 正处于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
纵观世界能源发展战略,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在能源战略上就做过重大调整, 美国采取不惜重金从中东每年大量进口石油, 而对阿拉斯加和美国中南部的大油田不予开发, 虽然这一政策导致不少中小石油公司的破产, 但是保证了未来美国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仍然有至少 20 年的石油储备, 再加上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中东石油海上运输线的保护, 美国的能源战略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而俄罗斯有广大的西伯利亚油田尚待开发, 俄罗斯能源自给也是毫无疑义。
日本的石油自给目前为止不到 0.5%, 而欧盟也不到30%, 日本与欧盟的石油战略储备只有 90~120d 左右。
硼氢化钾水解制氢双金属催化剂研究
![硼氢化钾水解制氢双金属催化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8353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5.png)
硼氢化钾水解制氢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丁洁【摘要】实验制备了活性炭(AC)负载钴-镍基双金属催化剂,利用XRD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和硼氢化钾浓度等因素对制氢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0%(wt)Co-Ni/AC催化剂中,金属钴的比例越大,催化剂的活性越好.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硼氢化钾浓度对产氢率有一定影响.%Active carbon (AC) supported cobalt-nickel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chnique.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atalysts,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otassium borohydr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t activ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cobalt content in 10%(wt) Co-Ni/AC catalyst;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ydrogen generation rate,and the effect of potassium borohydr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hydrogen generation rate is not significant.【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04【总页数】3页(P619-621)【关键词】硼氢化钾;水解;氢气;催化剂【作者】丁洁【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1.6迄今,硼氢化钠制氢最成功的应用技术是千年电池公司的即时供氢装置,该公司的研究组[1,2]以负载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Ru为催化剂,研究了NaBH4浓度、NaOH浓度、温度等对产氢速率的影响。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制氢研究进展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制氢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e53b8cfd5bbfd0a795673a4.png)
硼氢化钠催化水解制氢研究进展梁艳戴洪斌**王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沈阳110016 )摘要硼氢化钠(NaBH4)催化水解制氢是一项具备车载氢源应用前景的储氢/制氢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储氢效率高、安全、方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它已成为各种储氢/制氢技术研究的热点。
介绍了NaBH4催化水解制氢的原理,综述了制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反应装置的设计和反应副产物偏硼酸钠(NaBO2)的再生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硼氢化钠储氢/制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制氢装置中图分类号: TM911.4;TQ1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81X(2008)-0000-00Progress in Study of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Catalytic Hydrolysis ofSodium Borohydride SolutionLiang Yan Dai Hongbin**Wang Ping(Shenya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 Shenyan 110016, China)Abstract Hydrogen generation (HG) from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sodium borohydride (NaBH4) solution is a promising on-board hydrogen storage/generati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Currently, attention is being extensively paid to NaBH4-based catalytic hydrolysis system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high hydrogen capacity, safety, convenience, the environmentally benign hydrolysis production and so forth. This perspective presents the principle of HG from NaBH4 solution, and reviews the current progresses in HG system of the hydrolysis of the catalyst, reaction kinetics, reaction mechanism, design of reaction generator and recycle of hydrolysis production, aiming at providing an outline of forefront of the technology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gen storage/generation; Catalyst; Reaction kinetics; Hydrogen generator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主要依靠的化石能源终将耗竭,能源价值凸现,为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过渡,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是主要方法。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a4fa8c8762caaedd33d432.png)
Pr g e si d o e r d ton t c o o y f o dr l sso o i r hy o r s n hy r g n p o uc i e hn l g r m hy o y i fs d um bo o d ̄d e
Z a g X a g , u u b n h u J n o h n i n S n k ii I o u b Z
h d o e r d c in,o i m o o ) r e h d o ) i tc n lg fh d o e r d ci n h sb c meo eo e h t osi e y rg n p o u t o s d u b r h, i y r1 s e h oo ) o y r g n p o u t a e o n f h os t n r— dd rs o t p
(. colfMe ai l n l tcl n i e n ,ei n esy ’hmcl ehooyB ln 0 09 C i 1Sho o c n a adEe ra gn r g B i gU i rt C e i cn l , e g102 , hn h c ci E ei j n v i aT g i t a; 2 C C h nh i h a y Cnt co o ,t. . MT CSag a i ne os ut nC .Ld ) Ss r i
Absr c : ih t n r a i g d pe in o o sle ry, h d o e n r a e o e n rT s ure, c a t a t W t he ic e sn e lto ffs i ne g y r g n e e g h sb c me a n w e e g o c whih c n y
钴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研究
![钴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35844e2e3f5727a5e96200.png)
2.2 催化剂活性表征
2.2.1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
图1 实验装置
图 4 为煅烧温度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 。 由图 4 可知, 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变化和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 。 对于在 350 ℃ 下处理得到的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性较低, 产氢速率较慢 。 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 催化剂活性逐渐增加 。 当煅烧温度增加 到 450 ℃ 后, 催化剂活性显著增加, 产氢反应时间大约为 60 min。 此后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 产氢性能有大幅度下降, 当煅 烧温度增加到 500 ℃,其催化活性低于 350 ℃ 下处理得到的 催化剂。这与 Xu 等[8]文献所报道的结论一致。导致其活性降 低的原因可能是高温处理使活性组分粒子烧结,进而使活性 因此, 生物质一步负载钴催化剂的最佳煅 组分比表面积降低。
1 实验
1.1 催化剂制备
选用小麦秸秆作为载体,以氯化钴和氢氧化钠溶液为浸 渍液, 浸渍 24 h 后, 将浸渍液置于真空干燥炉中蒸发, 再将固 体物质在二氧化碳气氛中煅烧, 即可得到 Co/AC 催化剂 。 小 麦秸秆成分分析和催化剂制备条件分别见表 1 和表 2。
55
2011.1 Vol.35 No.1
(c) R1.5t60T400
(d) R1t60T350
图2
催化剂 SEM 照片
2.1.2 XRD 表征
图 3 为不同制备条件下催化剂 XRD 表征。 由图 3 可以看
出, 在 R1t60T350 和 R2t60T500 下制备的催化剂, 在 XRD 谱
图上只出现活性炭的特征衍射峰, 没有任何钴离子的衍射峰, 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中的钴以非晶态形态存在 。 当制备条件 Co(OH)2 衍射峰, 据此可以推测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钴离子 催化剂表面。
硼氢化钠的制备及水解制氢
![硼氢化钠的制备及水解制氢](https://img.taocdn.com/s3/m/8201daf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b.png)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9年第28卷增刊·208·化工进展硼氢化钠的制备及水解制氢刘吉平,吴光波(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NaBH4的制备已有数种方法的报道,其中以硼酸三甲酯和硼砂为原料的Schlesinger法(湿法)和Bayer 法(干法)是可以实现工业化的两种重要工艺。
而硼氢化钠的水解研究在此之前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NaBH4的工业制备及常温下水解硼氢化钠制氢的反应及其动力学,探索了水解制氢及应用。
关键词:NaBH4;制备;水解制氢;动力学硼氢化钠简称钠硼氢。
分子式NaBH4,相对分子质量37.83,相对密度1.074 g/cm3。
熔点为497 ℃。
硼氢化钠产品有粉状,也有水溶液。
固体为白色结晶粉末,立方面心晶体,而水溶液呈碱性黄棕色,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干燥空气中300℃分解,在真空中400℃分解,在氮气氛中503℃分解,而在氢气氛中512℃才开始分解[1-2]。
NaBH4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当相对湿度大于25%时生成NaBH4·2H2O,同时伴随缓慢分解。
NaBH4溶于水、液氨、胺类,微溶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不溶于乙醚、苯、烃。
NaBH4具有强的还原性,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它能够还原醛、酮、酰氯成醇,在金属氯化物存在时其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在水溶液中,NaBH4能还原Fe3+、Co2+、Ni2+等离子。
硼氢化钠的工业用途是作为药物、染料和其它有机合成产品烯烃聚合的催化剂、还原剂。
用于木材纸浆和黏土漂白的硼氢化钠消费量正在增长。
硼氢化钠也可用作火箭燃料添加剂、制取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皮革生产和纸张的漂白剂(特别是新闻纸,可较好地解决保存的泛黄问题),还可以用于脱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铅、汞)。
硼氢化钠有较强的去污特性。
医药工业用于制造双氢链霉素的氢化剂。
在工业生产上,NaBH4还广泛用于精细化工合成[3]瓮染技术[3-4]非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化学镀膜[5]、磁性材料制造[3]、贵金属回收[6-7]、工业废水处理[3,8],也可作为制备含硼化合物的原料。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e9fc1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1.png)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进展目录一、硼氢化物水解制氢概述 (2)1.1 硼氢化物水解制氢原理 (3)1.2 硼氢化物水解制氢的特点与优势 (4)二、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硼氢化物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4)2.1 负载型金属性能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6)2.2 Rh负载型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7)2.3 Pd负载型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8)2.4 Cu/ZnO负载型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9)2.5 Ni/α-Al2O3负载型催化剂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中的应用 (10)三、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 (11)3.1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2)3.1.1 浸渍法 (14)3.1.2 共沉淀法 (15)3.1.3 物理混合法 (17)3.1.4 其他方法 (18)3.2 负载型催化剂的评价指标 (19)四、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反应机理 (20)4.1 反应机理概述 (21)4.2 催化侧链机理 (22)4.3 催化桥式机理 (23)4.4 催化离子优先机理 (24)五、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展望 (26)5.1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27)5.2 制备方法及工艺路线研究 (28)5.3 催化机理深入研究 (29)5.4 反应条件优化研究 (31)一、硼氢化物水解制氢概述硼氢化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高效的氨基氢化剂及一种重要的氢源材料。
在借助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体系下,硼氢化钠水解成为氢气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一流程不仅涉及到高效氢气生产,也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氮硼氢化物作为较为温和的还原剂,其水解反应通常伴随极少副产品生成,这使得其在化学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内广受青睐。
硼氢化钠的水解反应可通过多种金属催化剂的激活,实现更为高效的制氢效果。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首要优势在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载体的互补作用,能够显著提升催化效果。
国外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
![国外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598a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1.png)
国外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李宏伟;李大鹏;张晓东【摘要】叙述了国外潜艇AIP装置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与进展,介绍了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方法、水解反应催化剂,描述了潜艇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系统、管式和一体式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器的组成与工作,分析了制氢器反应区内的两相流动现象、反应区体积和换热-冷凝器传热面积要求,以及制氢器内液滴的分离、固体颗粒的沉淀和悬浮物的过滤、制氢器的动态特性等问题.%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ubmarine AIP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hydrogen generation is stated in this paper. Method and catalyzer of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hydrogen generation are introduced. Submarine system of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hydrogen generation, constitution and working of tubular and integrative reactors of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hydrogen generation are described. Two-phase flow phenomena, requirements of reactor volume and heat-transfer surface of heat-exchanger-condenser, separation of liquid dribbles, precipitin of solid grains and filtration of suspending particles in the hydrogen generator, as well a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hydrogen generator are analyzed.【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年(卷),期】2012(034)007【总页数】9页(P135-143)【关键词】潜艇;AIP;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作者】李宏伟;李大鹏;张晓东【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4基于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发电机装置是最具竞争力的潜艇AIP装置之一。
硼氢化钠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硼氢化钠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98f6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5.png)
硼氢化钠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硼氢化钠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针对具有羰基官能团的化合物进行加氢反应。
这种方法由于其高效、选择性强以及对功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硼氢化钠法的原理基于硼氢化钠的还原作用。
硼氢化钠可以与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烷基硼酸盐或醇盐。
这种反应是通过硼氢化钠中的氢原子被羰基氧原子上的氧原子所取代而实现的。
当还原反应完成后,硼氢化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水解或其他反应转化为目标产物。
硼氢化钠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合成醇、醚、胺等有机化合物,并可用于各类羰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这种方法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硼氢化钠法不仅对功能团具有很好的容忍度,还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完成反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了产物纯度。
总之,硼氢化钠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高效、选择性强、容忍度高等优点。
随着有机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硼氢化钠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其催化剂、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下:本文总共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硼氢化钠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的文章结构。
首先概述硼氢化钠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提及本文将首先解释硼氢化钠法的原理,然后探讨其应用。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总结硼氢化钠法的优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硼氢化钠法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会对硼氢化钠法的原理进行深入阐述,包括其反应机理、主要步骤和相关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将探讨硼氢化钠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有机合成、金属还原、催化剂制备等。
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验研究,展示硼氢化钠法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优势和潜力。
结论部分,将综述硼氢化钠法的优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及催化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及催化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7844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4.png)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及催化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及催化材料的研究一、选题背景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已经广泛应用。
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重要的氢源,其在储氢、制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解制氢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硼氢化钠制氢的方法,其反应方程式为:NaBH4 + 2H2O → NaBO2 + 4H2目前,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催化剂的开发和性能改进。
因此,本研究拟探究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并通过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高效、经济和可持续的制氢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及其机理的研究。
2. 合成不同催化剂材料及其对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
3. 通过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改进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效率。
4. 评估改进后的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在制氢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1. 采用常规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不同催化剂材料,如Co、Ni、Cu 等金属的氢氧化物等。
2. 通过SEM、TEM和XRD等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
3. 测定不同催化剂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如反应速率、反应活性等。
4. 通过响应面法等方法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提高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效率。
5. 评估改进后的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四、研究意义1. 提高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探究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机理,为制定新的催化剂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
3. 推进清洁和可持续能源领域研究的发展。
4. 为实现我国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五、进度安排1. 第一年:研究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及其机理。
2. 第二年:对不同催化剂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
3. 第三年: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提高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效率。
4. 第四年:评估改进后的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b180674f242336c1eb95e32.png)
2 硼氢化钠制氢的优点
1) 储氢容量高。硼氢化钠本身的储氢量 ( 质量 分数, 下同 ) 为 10. 6% , 其饱和水溶液质量分数可达 35% , 此时的储氢量为 7. 4% [ 6, 9] 。
2) 产氢纯度高。硼氢化钠水解 产生的氢气不 含 CO及其他杂质, 不需要纯化; 只有少量的水分, 不会引起催化剂中毒。
3 硼氢化钠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1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 N aBH 4水解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 反应
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反应温度不变的条件
下, 反应速率并不随 N aBH4浓度的降低而改变。此 外, 提高反应温度还可以增加副产物 N aBO2的溶解 度, 这不但可以避免反应过程中 N aBO 2的析出对催 化剂产生不利影响, 还可以使用更高浓度的 N aBH 4 溶液为原料, 从而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能量密 度 [ 9] 。 3. 2 NaOH 浓度的影响
Zhang X iang1, Sun ku ib in2, Zhou Junbo1
( 1. School of M 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 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 ical T echno logy, B eijing 100029, China; 2. CMT CC Shanghai Shisanye Construction Co. , L td. )
NaOH 作为反应的稳定剂, 其 浓度对反应速度 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 [ 10] 。有研究 者认为产氢率随 N aOH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认为这是由于 OH - 容易 与水络合, 从而抑制了 N aBH4的水解反应; 有的研究 者发现, 在 N i基催化剂上, 稳定剂 NaOH 对产氢反 应有促进作用; 也有研究者发现 N aOH 浓度对反应 没有影响。 3. 3 硼氢化钠浓度的影响
AIP潜艇燃料电池供氢新技术——硼氢化钠水解制氢
![AIP潜艇燃料电池供氢新技术——硼氢化钠水解制氢](https://img.taocdn.com/s3/m/58479e755acfa1c7aa00cc11.png)
A v lme ho f h d o e u l o P s b a i ue el — h dr g n no e t d o y r g n s pp y f r AI u m rne f lc l— y O e
pr duc i n f o hy r l ss o o u o to r m d o y i fs di m o o y i b r h drde
s b rn n io me t n h we h e sb l y t a p le h smeh d t u P s b rn . u ma i e e v r n n ,a d s o d t e f a i ii h ta p id t i t o o o rAI u ma e t i Ke r : fe el AI u ma i t e meh d o y rg n p o u to s d um oo y rd y wo ds u lc l; P s b rne;h t o fh d o e r d cin; o i b r h d i e
AP潜艇燃料电池供氢新技术 I
王 新 喜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
( 国船舶 重 工集 团公 司第七 一八研 究所 , 中 河北 邯郸 062 ) 507
摘 要 : 氢源是 目前移动式燃料 电池技术研 究和应 用的瓶颈之一 。本 文介绍 了 AP 艇动 力对 燃料 电池 供 l潜
氢技术的特殊要求 和世界各 国艇用氢源的研究进展 , 阐述 了硼氢化钠 水解 制氢技 术的工作原理 和在潜艇环境 下应用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2期
20 0 6年 4月
文 章 编 号 :6 2—74 ( 06)2—04 0 17 69 20 0 05— 4
Co-Pr-B 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性能
![Co-Pr-B 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69f0a1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4.png)
第39卷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使用;而水解反应较容易发生,该反应的副产物偏硼酸钠(NaBO2)无毒且可回收再生,但水解制氢反应速率较慢[9-11]。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能高效地催化硼氢化钠的水解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制氢速率。
因此催化剂的选择是NaBH4制氢反应的关键。
NaBH4水解反应的催化剂一般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
铂、铑、钌等贵金属对NaBH4的水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而不能广泛应用[12-15]。
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钴、镍、铜及其合金价格低廉且显示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其中以钴为活性中心的Co-B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但通常Co-B表现出低比表面积、热稳定性差且团聚的缺点[16]。
目前很多研究偏向过渡金属、稀土元素改良的Co-B合金催化剂,多种金属的组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单一金属的催化性能[17-19]。
稀土元素活性高、价格低廉,在新型功能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20]。
杨运泉等[21]以NaBH4为还原剂采用共还原法制备了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
吴邵斌等[22]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Ni-CeO2催化剂,于慧云等[23]通过共还原法制备Ni-La2O3催化剂。
结果都表明,La和Ce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增大了比表面积,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La、Ce和Pr同为镧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为催化NaBH4水解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通过液相共还原法制备Co-Pr-B催化剂,考察了稀土元素Pr的掺杂比例、NaOH的浓度及反应温度对NaBH4水解的影响,并通过XRD、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六水合氯化钴(NiCl2·6H2O,分析纯)、六水合硝酸镨(Pr(NO3)3·6H2O,分析纯)、硼氢化钠(NaBH4,分析纯),均为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1.2Co-Pr-B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液相共还原法,具体制备过程为:分别称取一定量的CoCl2·6H2O和Pr(NO3)3·6H2O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成0.1mol/L的溶液,为前驱液A。
Raney_Ni催化碱性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
![Raney_Ni催化碱性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https://img.taocdn.com/s3/m/eedd85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0.png)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年第36卷第12期·4462·化 工 进展Raney Ni 催化碱性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魏磊,马麦霞,付君宇,高静,董晓龙,魏丕叶(廊坊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摘要:以NiAl 合金粉末为原料,经浓碱溶液处理后制得Raney Ni 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碱性硼氢化钠溶液水解制氢。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法对催化剂微观物理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硼氢化钠溶液组成、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循环使用对体系产氢速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硼氢化钠和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0%时,产氢速率达到1085mL/(min·g)(25℃);相应表观活化能为38.6kJ/mol ;催化剂用量与单位时间内氢产量成线性关系。
循环测试结果表明,经过4次重复使用后,产氢速率降低78%,其原因主要在于硼化物的累积和镍的氧化。
关键词:制氢;Raney Ni ;硼氢化钠;水解;催化中图分类号:TQ1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12–4462–06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473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hydrolysis of alkaline sodium borohydridesolution using Raney nickel catalystWEI Lei ,MA Maixia ,FU Junyu ,GAO Jing ,DONG Xiaolong ,WEI Piye(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Hebei ,China )Abstract: In this work, Raney Ni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reating the NiAl alloy powder with alkaline solution. The obtained catalyst was then used for the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sodium borohydride (NaBH 4)solution toward hydrogen generation.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nit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Effects of the reaction solution composi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catalyst amount and reusing operation on the hydrogen generation rate (HG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BH 4 and NaOH was 15% and 10%, respectively, HGR was as high as 1085mL/(min·g) at 25℃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measured to be 38.6kJ/mol.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hydrogen volume per minute and the catalyst amount. The HGR was decreased by 78% after recycled for four times,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boron compounds and the oxidation of nickel.Key words: hydrogen production ;Raney Ni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lysis ;catalysis作为一种洁净、高效的新型能源,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一.氢气的应用前景国际能源界预测, 21 世纪人类社会将告别化石能源时代而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牛津研究所预测, 到2010 年前, 世界每天生产的氢能源当量将达到 320×104桶石油; 2020 年前将达到 950×104桶石油。
美国科学家劳温斯在新出版的《自然资本论》一书中预言, 下次工业革命将从氢能源开始, 世界科学家都在寻找一种既清洁又无污染的能源, 氢正是科学家们看好的最理想的原料。
专家们认为, 氢将在 2050 年前取代石油而成为主要能源, 人类将进入完全的氢经济社会。
目前世界各国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车, 这是迎接氢能时代到来的前奏曲, 不仅是现在的热点, 而且将会成为今后人类能源的永恒主题。
2003 年 11 月, 包括中国、美国等 15 个国家和欧盟共同签署了氢经济国际合作伙伴计划(IPHE) 参考条款, 目标是建立一种合作机制, 有效地组织、评估和协调各成员国, 为氢能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商业化活动提供一个能推动和制定有关国际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工作平台。
世界各国及企业在研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预计在未来的 5~10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正式进入市场, 电动汽车将可能以 20%的速度迅猛发展, 正处于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
纵观世界能源发展战略,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在能源战略上就做过重大调整, 美国采取不惜重金从中东每年大量进口石油, 而对阿拉斯加和美国中南部的大油田不予开发, 虽然这一政策导致不少中小石油公司的破产, 但是保证了未来美国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仍然有至少 20 年的石油储备, 再加上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中东石油海上运输线的保护, 美国的能源战略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而俄罗斯有广大的西伯利亚油田尚待开发, 俄罗斯能源自给也是毫无疑义。
日本的石油自给目前为止不到 0.5%, 而欧盟也不到30%, 日本与欧盟的石油战略储备只有 90~120d 左右。
日本强烈意识到自己对中东石油的严重依赖正在积极推进其“黑金”战略, 其战略包括向俄罗斯和伊朗提供大量援助以换取油田开采权等。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人民生活不断向小康迈进且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而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 率先全面启动氢经济是我国取得长期战略优势的关键。
1990年, 我国石油进口为零, 从 1994 年石油进口开始持续增长, 1997 年石油进口占到石油消费总量的 15%,2000 年占到石油消费总量的 20%, 2005 年我国原油产量 18 150×104t, 石油净进口 13617×104t, 2005 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2.9%, 根据这一速度推算,2020 年我国 70%以上的石油消费将依赖进口, 相比美俄, 我国目前能源战略优势明显不足, 巨大的能源需求已经成为遏制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瓶颈。
另外,由于化石燃料长期广泛使用, 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正逐步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国已经核准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这是我国向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国际社会要求我国减排化石燃料有害废气的压力会愈来愈重。
目前,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不少大、中型城市的大气污染, 正在由单纯的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与机动车排气污染混合型的方向变化, 且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我国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是国际同类先进机动车的几倍, 甚至近10 倍, 对大气的污染贡献率超过 50%。
因此, 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清洁高效的氢能源也许是我国抢先进入氢经济, 摆脱百年来科技和战略落后, 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氢能是人类最理想的未来能源, 氢能研究的舞台是广阔的, 研究开发氢能将大有作为。
二.国内外氢能研究开发现状当今世界, 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洁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已是迫在眉睫。
氢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 同时具有可储可输的特点, 从长远上看, 它的发展可能带来能源结构的重大改变, 而在目前它是一种理想的低污染或零污染的车用能源, 国际上公认,在不远的将来, 氢燃料汽车将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 氢能作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困境的新能源而成为各国大力研究的对象, 据美国能源部新能源开发中心调查, 过去 5 年, 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在氢能的开发投入年均递增 20.5%。
美国一直重视氢能。
2002 年, 美国推出“美国氢能路线图”; 2003 年, 布什政府投资 17×108美元, 启动氢燃料开发计划, 该计划提出了氢能工业化生产技术、氢能存储技术、氢能应用等重点开发项目。
2004年 2 月, 美国能源部公布了《氢能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行动计划》。
该计划具体地阐述了发展氢经济的步骤和向氢经济过渡的时间表, 该计划的出台是美国推动氢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标志着美国发展氢经济已从政策评估、制定阶段进入到了系统化实施阶段。
2004 年 5 月, 美国建立了第一座氢气站, 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固定制氢发电装置“家庭能量站第三代”开始试用。
这个装置用天然气制造氢气维持燃料电池。
第三代比第二代的重量轻了 30%, 发电量却提高了 25%, 同时氢气的制造和储存能力提高了 50%。
2005 年 7 月, 世界上第一批生产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公司之一戴姆勒- 克莱斯勒公司研制的“第五代新电池车”成功横跨美国, 刷新了燃料电池车在公路上行驶的纪录, 该车以氢气为动力, 全程行驶距离5245km, 最高时速 145km。
欧盟也加紧对氢能的开发利用。
在 2002~2006 年欧盟第 6 个框架研究计划中, 对氢能和燃料电池研究的投资为 2 500×104~3 000×104欧元, 比上一个框架计划提高了 1 倍。
北欧 5 国 2005 年成立了“北欧能源研究机构”, 通过生物制氢系统分析, 提高生物生产氢能力。
2005 年 7 月,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氢燃料汽车, 充分利用了氢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可产生强大动力的 2 大优点, 时速最高可达 226km, 行驶极限可达 400km。
日本研究氢能比较早, 目前燃料电池是日本氢能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2005 年秋季闭幕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 8 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会场之间穿梭,一展燃料电池使用前景。
日本政府为促进氢能实用化和普及, 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燃料供给制, 全国各地建造了不少“加氢站”, 近百辆燃料电池车已经取得牌照上路, 计划到 2030 年, 发展到 1 500×104辆。
2005 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新能源大奖”就授予一幢节能大厦, 这栋大厦用燃料电池供应能源, 使用热电互换、节能材料等各种技术。
迄今, 日本燃料电池的技术开发以及氢的制造、运输、储藏技术已基本成熟。
2006 年将进行更高性能的技术开发和低成本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
加拿大计划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 加拿大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断增加, 2002 年为 2.76×108美元, 2003 年增至 2.90×108美元, 加拿大氢能业的营业额从 2002 年的 1.34×108美元增至 2003 年的 1.88×108美元; 2003年, 加拿大在氢能领域拥有的专利达 581 项, 比 2002年增加 34%; 加拿大氢能公司示范推广的氢能项目从2002 年的79 项增至 2003 年的 262 项; 2004 年的报告显示, 在过去 5 年里, 加拿大的氢能公司数目增加了一倍。
加拿大在氢能源技术利用方面, 提出了如下多项开发计划。
如“氢能村计划”, 由政府和私营企业在多伦多地区建立氢能村, 部署和示范不同的氢设施技术; “温哥华燃料电池车计划”, 加拿大联合福特汽车公司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低地地区测试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
此外, 正在酝酿中的计划有“氢能走廊”, 即在温莎与蒙特利尔之间的 900km 高速路设置加氢站; “氢能机场”, 即以氢能技术装备机场, 使蒙特利尔机场内部各式交通车辆氢能化。
2004 年, 加拿大总理宣布, 联邦政府将为“氢公路项目”提供资助。
氢公路项目的实施将是加拿大能源史上的氢能革命。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在 2010 年前, 在温哥华到 2010 年冬奥会主办城市威斯勒的 120km 公路上建立 5 个燃料电池车的加氢站, 并生产出必要数量的燃料电池车, 由氢燃料电池车承担 2010 年冬奥会期间机场与主办城市之间的人员运输任务。
加拿大的长期目标是抢占世界氢能领域的制高点。
发展中国家也非常重视开发氢能源。
以色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该国的科研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技术, 使氢能的利用更容易, 且容易储存和运输, 能根据需要生产氢。
印度研制成功一种通过金属氢化物驱动的清洁摩托车, 虽然现在使用成本较高, 但是由于氢燃料的成本很低, 并且金属氢化物储能罐的寿命很长, 因此从长远来看它还是一种非常经济的交通工具。
此外, 以氢能为燃料的烹饪炉、发电机组和氢照明灯等的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
对我国来说, 能源建设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之重点战略, 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可采储量中煤炭为1145×108t、石油为 38×108t、天然气为 1.37×1012m3 , 分别占世界储量的 11.6%、2.6%、0.9%。
我国人口多, 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2, 石油仅为 1/10 左右, 人均能源占有量明显落后; 同时, 我国近年来交通运输的能耗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与此同时, 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的最重要因素, 寻找新的洁净能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九五”和“十五”期间, 科技部都把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2000 年, 中国国家科技部批复了“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973 项目正式立项。
该项目既面向未来, 又立足现实。
2002 年 1 月, 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持的这个重大科研项目, 主要以科技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为背景, 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75kW 和 15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成套技术, 这项世界前沿的技术将有助于使中国人早日进入氢能时代。
2004 年 5 月, 科技部与世界上第一批生产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公司之一戴姆勒- 克莱斯勒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车辆采购合同, 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示范运行的国家, 我国政府致力于氢能利用的决心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