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复习资料

税收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每题的考中几率约为14.8%】

1.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目标和标准,参与社会剩余产品

价值分配的非惩罚性方式。2.扣缴义务人:指依照税法规定,有义务从纳税人的收入中扣

除应纳税额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者个人。3.代收代付:指有义务向纳税人代收代缴税

款的企业和单位,其与纳税人有经济关系。

4.征税对象: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

5.税率:纳税人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的关系和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6.边际税率:

指税额与纳税对象金额增量之比。

7.政府剩余: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通过组织与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所增加的社会财富。8.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9.税收原则: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10.能力原则:根据个人的纳税能力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款。

11.最小牺牲:全体纳税人因纳税所直接牺牲的效用最小,即全社会所获得的效用最大。12.税收的社会公平:税收应该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满足公平的要求,通过税收手段

妥善协调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政治上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3.税收效率原则: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

14.税收的经济效率:它要求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损

失最小。

15.附加税负:指政府税收使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对纳

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干扰纳税人正常的经济决策。16.税收职能:它是

一种固有的职责或职能,通常在税收分配类别中发挥作用。

17.税收的调节职能: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社会成员占有社会产品

份额,影响其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功能。

18.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税收而做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的反应,即他们通

常收到的税收法规或效用。

19.收入效应: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

水平的降低――效用一定发生变化

20.替代效应:税收改变相对价格,从而改变生产者的生产决策,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收入不变,效用不变

21.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

影响程度。

22.洛伦兹曲线: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23.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24.税收负担:

因国家征税带给纳税人的一种经济负担。

25.税负转移:指纳税人通过改变价格将其缴纳的全部或部分税款转移给他人的经济

过程和现象。

26.前转: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款顺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价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

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27.反向转移:纳税人通过逆商品流通方向降价,将其应纳税额转移回商品供应商或

工人。

简答题【每题的考中机率约为19%】

1.简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税收概念?① 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② 税收分配的

基础是国家的政治权利。③ 与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强制性、自由性和固

定性的形式特征。④ 税收的非惩罚性表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⑤ 税收分配的对象

是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⑥ 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

2.简述对税收三性的认识?一“三性”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①无偿性是第

一性,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②“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证③“强制性”体现了税收

的固定性。二“三性”是区别一种分配方式是税与非税的基本标志。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坚持其共性的基础上保持其阶级性。

3.简要描述税费的区别?首先,税收是免费的,收费是有偿的;第二,税收是强制性的,但收费不是强制性的;第三,一般不会再征税,但可以再收费。

4.简述征税对象是税收的最基本要素的原因?⑴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

最主要的标志。⑵征税对象体现着税的征收范围。⑶征税对象是其他要素得以确定的基础。

5.简述累进税率的特点并说明与比例税率的区别?累进税率的特点为:①税率随着课税对

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不利于投资。②计算复杂,不便征收。③符合公平原则,能够体现

量能负担。而比例税率与其相反。另外,④在累进税率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纳

税人收入的增长速度,而在比例税中,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纳税人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

6.简述瓦格纳(四项九条)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①收入成分原则②收入弹性原则2.国

民经济原则:①慎选税源原则②慎选税种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①普遍原则②平等原则4.

税务行政原则①确实原则②便利原则③节省原则

7.简要描述税收弹性、税收增长和GDP之间的关系?① Er=0税收没有弹性,税收对

经济增长没有反应,税收增长率为0。② Er<1,税收弹性较小。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很小,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③ Er=1税收单位弹性,税收增长率与GDP增

长率同步。④ Er>1税收弹性较大,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响应较大,税收增长速度快于GDP

增长速度。

8.简述经济学税收学上的社会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①它不是平均主义的社会公平。

②税收应对天赋及其贡献保持中性,对劳动及其贡献给予鼓励。③对由于外在因素(出身、地位、权利以及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先权)所形成的特殊利益可以用累进税率计征的办法

给予一定程度的剥夺。

9.简要描述提高税收经济效率的方法?降低税收的经济成本,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益。

① 当市场本身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时,它可以保持税收的中立性,将额外的税收负

担降到最低。② 当市场本身无法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时,保持税收的非中性,从而使税

收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0.简述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的调节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在个别税种上,

从效率上看,如果实行税收中性有利,则无须税收调节。从整个税制上看,二者是可以并

存的。(中性内含于非中性)第二,税收中性与税收调节服务的目标与作用的层次有所不同。税收中性着眼于资源配置,而税收调节既与资源配置有关,也关注收入分配。第三,

税收中性也内含着一定的税收调节因素,完全的税收中性几乎是不存在的。11.简述对税

收职能概念的理解?具体说来:①税收的只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②税收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税收的职能是就税收整体而言的,是通过具体税种体现的。

12.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税收财政职能应解决的问题?① 税收在财政收入

中的地位——主要或次要。② 税收总额。③ 税收的形式和结构主要包括税收的数量和每

种税收在总税收中的比例。13.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角度简要描述税收调节功能的具

体方面?① 调整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 调整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③ 调

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14.简述税收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①从整个税收分配过程看,起支配作用的始终

是税收的财政职能。②调节和监督是组织收入的保证。③调节以监督反映的情况为依据,

同时监督又能更好的保证调节的顺利实现。

15.画一幅图来分析商品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首先,税前: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斜率(相对价格)=PX/py;第二,税后:对X商品征税,PX价格上涨,py保持不变,相对价

格=(PX+T)/py上涨。目前,它对消费者有两个影响:① 替代效应:税后效应保持不变,随着QX的下降,QX减小,QY增大,边际替代率增大,相对于税后相对价格(PX+T)/py

增大。也就是说,点E2处的斜率正好等于(PX+T)/py。新的薪酬预算项目已经形成。② 收入效应:从a点开始,画一条与de平行的新预算线ab',ab',与新的无差异曲线I1相切,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点E1。③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E0到E1。

16.简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①收入效应:征税使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为

达到原有的经济收入水平,纳税人将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②替代效应:征税引

起纳税人闲暇和工作时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即工资率降低,闲暇时间的成本降低)导

致纳税人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③结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税

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取决于总效应

17.简要说明等额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中哪个最能刺激个人劳动力供给,并解释原因?结论:人头税可以刺激个人劳动供给,其次是比例所得税,累进所得税不能

刺激个人劳动供给。两个原因:① 税收导致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会产生收入效应。由于数

量相同,收入效应相等,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② 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因为税后工

资率保持不变;由于税后工资率降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都将产生替代效应。③

人头税没有替代效应,也不会抵消收入效应;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会抵消

收入效应,累进所得税替代效应的抵消效应大于比例所得税。

18.画图分析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投资收益课税,使得投资收

益率下降,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收入效应:为维持以往的水平,需要降低消费,以增加

投资。②替代效应:增加消费,降低投资。19.简述(画图分析)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

型下,利息税对家庭储蓄的影响?∵c2=(1+r)c1+(1+r)y;k=1+r。∴㈠税前:预算线ab 斜率=(1+r)㈡税后:名义利率r不变,但实际利息变为r(1t),税后的收入预算线利率

=[1+r(1t)]此时,斜率下降。这对家庭储蓄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替代效应:税后效应不变,1/[1+r(1t)]变大。c2价格提高,c1价格上升,使e0点向右下方移动,下降至税后

的[1+r(1t)],即在e2点的斜率正好等于[1+r(1t)],形成新的补偿预算线df。②收入效应:从a点出发画一条与de平行的新的预算线ab’,ab’一定会与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

i1相切,形成新的均衡点e1。③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e0点至e1点。

20.简要描述合理确定中国税收负担的标准?① 确保国家履行职能的财政需要。②

理论上,不应超过根据拉弗曲线原理计算的最大税负率。③ 正确处理财政收入占国民经

济比重与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关系。④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实现能力负担。⑤ 区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准确衡量

税负水平。⑥ 国际比较,比较世界各国宏观税负水平和类型。21.简述税负转移的三种基

本形式和实现条件,并绘制图表。

论述题【每题的考中机率约为28.6%】

1.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① 对投资收益征税会降低投资回报率,产生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将减少消费,增加投资;替代效应增加了消费,减少了投资。② 税

率的提高、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和税后利润的减少导致投资能力的下降。③ 费用扣除

的范围和标的

准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如果税收扣除额小于会计扣除额,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企业所

得税增加,税后留利下降,投资能力下降。④折旧与投资抵免对企业的影响:⑴允许折旧

在税前扣除,则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企业所得税减少,税后留利上升,投资能力上升。⑵

允许给予投资抵免,则应纳税所得额减少,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企业投资能力上升。

⑤税收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即允许企业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这相当于政府与企业共

担风险,企业的投资能力上升,易于企业进行风险较大的投资。⑥减免税政策:可以提高

投资者的收益水平,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

2.尝试讨论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释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即GDP的增长率。税

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是税收与GDP增长率的关系。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I.税收乘数:表示政府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公式为:KT=△ y\\△ t=-

B\\(1-B)⑴ 税收乘数为负,表明政府税收和国民收入的变化方向相反,变化范围为B\\(1b)。(2)仅考虑政府税收因素,减税有利于经济增长;(3)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

有收缩效应。二、政府支出乘数:它表示政府支出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kg=△ y\\△ g=1\\(1-B)(1)政府支出乘数为正,表明政府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变化方

向相同,变化幅度为1\\(1b)倍。(2)只考虑政府支出的因素。增加政府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3)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

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减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公式为KB=△ y\\△ g=△ y\\△ t=1。平衡预算乘数为正,表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同时增加也会对国民收入产生扩张效应,国民

收入的增加等于税收或政府采购的增加。

3.试论税收与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ad-as模型说明经济衰退和经济高涨时,

政府应如何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机制。●关系:㈠经济稳定,使得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此时总供给=总需求,税收通过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机制两个过程来

实现。㈡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是指在既定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下,税收制度本身能够随着经

济的发展而自动作出调整,从而减轻经济的波动。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是指政府根据经济

运行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㈢⑴在税收的自

动稳定机制下:①经济衰退(供>求)国民收入下降,税收收入自动调节下降,纳税人可

支配收入相对上升,社会总需求增加,使得经济复苏。②经济过热(供<求)国民收入提高,税收自动调节提高,使得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社会总需求下降,有利于防

止通货膨胀。⑵在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下:①经济衰退(供>求)以减税为目的的扩张性

的税收政策(降低税率,增加减免税和税收优惠,提高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

收入提高,社会总需求上升,使得经济复苏。②经济过热(供<求)以增税为目的的紧缩

性税收政策(提高税率,设置新税,降低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

总需求下降,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ad-as模型:⑴经济衰退(图一)(供>求)a-b 段:经济衰退,可以发挥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b-c段:可以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⑵

经济过热(图二)(供<求)a-b段:经济高涨,可以发挥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b-c段

可以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4.试论税收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简述),并分析税收

应采取的政策措施。a关系:税收为了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参与收入分配,目的是为了

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b政策措施:㈠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反应从宏观角度角度讲,税

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从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两个方面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解,

使税后的收入与分配状况发生改变的效应。㈡衡量税收对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是运用洛伦茨

曲线和基尼系数,且0≤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的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两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①个人

所得税可以直接调节收入分配状况②对商品和劳务课税可以间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③财

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

节日④ 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也可以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5.试论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㈠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①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横向上看,国与国之间,一般而言,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高;从纵向上看,一国内部不同历史时期,一般而言,宏观税负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而上升。

②重要因素: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高度集中经济管

理体制,宏观税负高;分权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高度分散的经济管理体制,宏观税负低。

③政府职能的大小。政府的职能越多,税负率越高,征税额越多。㈡影响微观税负的因素

①经济体制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定价权,税负相对较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有定价权,税负相对较低。②税制结构因素: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负

不易转嫁,税负相对较高;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税负以转嫁,税负相对较低。③

税制要素因素:⑴税基不变,税率越高,微观税负越高。⑵税率、计税依据不变,课税对

象越多,微观税负越高。⑶税率、课税对象数额不变,计税依据规定的越宽,微观税负越高。⑷减免税与微观税成反比。

6.如何理解和对待中国的税负转移问题。一、原因:① 价格市场化为税负转移提供

了可能的条件。② 以流转税为主体,为税负转移提供了充分条件。③ 企业具有独立法人

地位,为税负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治疗方法:① 从宏观角度,从税负转移的角度

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② 在微观层面,税负转移对各类纳税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③ 将价格内税改为价格外税,提高税负转移和归宿的透明度。

7.试论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㈠供求弹性因素:①需求弹性越大,前转的可能

性越小,即需求弹性与前转成反比,与后转成正比。②供给弹性越大,后转的可能性越小,即供给弹性与前转成正比,与后转成反比。③若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前转的部分小,后转的部分大;若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前转的部分大,后转的部分小。㈡市场结构

因素:①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价格完全不受控制,所以,在短期内,单个税负无法转嫁,在长期内,整体税负全部前转。②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所以税负可以部分转嫁。③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由于对价格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控制,

所以大部分税负都可以转嫁。④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由于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所

以税负转嫁多少以及转嫁方式视需求弹性大小而定。㈢流转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较难

转嫁。因为①流转税属于间接税,容易发生税负转嫁。②所得课税属于直接税,不易发生

税负转嫁。㈣课税范围的大小与税负转嫁成正比。:①课税范围越大,越容易转嫁;课税

范围越小,越难发生转嫁。②从商品性质上看:对必需品课税,易转嫁,对非必需品课税,不易转嫁。㈤从价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税的税负较难转嫁。①从税率设计看:低税率

比高税率易转嫁。②从税率类型看,比例税比固定税容易转嫁。

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1 、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2 、税收产生的原因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三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四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3、税收产生的四个阶段 ① 自由贡献时期。在奴隶时期,国家的赋税主要来自诸侯、藩属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从税收的法制观点看,这种以国家征税权和纳贡者自由纳贡相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税收,只是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自愿捐赠,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税收,只是税收的雏形阶段。 ②请求援助时期。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之增加。单靠自由纳贡已难以维持,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新税。特别是遇有战争等特别需要,封建君主更需要开征临时税以应急需。当时,由于领地经济仍处主导也位,王权有一定的限制,课征新税或开征临时税,需要得到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的承诺。 ③ 专制课征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封建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君权扩张和政费膨胀,使得国君不得不实行专制课征。一方面笼络贵族和教士,尊重其免税特权,以减少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另一方面则废除往日的民会承诺制度,不受约束地任意增加税收。税收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④ 立宪协赞时期。取消专制君主的课税特权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资产民主制和选举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采取君主立宪制,还是采取议会共和制,一般都要制定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国家征收任何税收,都必须经过立法程序,依据法律手续,经过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定。君主、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人人都有纳税义务,税收的普遍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公众有了必须依照法定标准评定课征的观念。 4.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现代社会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政府征税依托的是公共权力并借助法律形式来进行

税收学原理复习材料

第一部分 1.为什么说税收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②最早期的财政中没有税收因素 ③国家是税收产生的政治前提 ④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⑤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的分配 2.你身边有哪些社会经济现象属于税收范畴? 当你的工资收入超出一定标准,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你买车,要交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如果你买房、卖房,要交相关的契税、印花税,也可能交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如果你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税就更多,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与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可以说,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税收无处不在。 3.“私有财产制度是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这是否说明只有在私有财产制度下才需要税收这一财政收入的形式?怎样理解国家对国有企业征税的合理性?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来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国家和企业之间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4.就确立方式而言,税收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

有什么不同? (1)自由贡献阶段 ①征税原因:在人类从氏族社会步入奴隶社会后时期内,国王因公产收入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支出需求,便开始依赖于社会成员和被征服部落自由贡献的劳力和物品。 ②君臣关系:一种由下敬上的关系,社会成员贡献何物、贡献多少以及何时贡献,都具有较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并不十分严格 ③意义:自由贡献阶段的税收,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严格说来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税收。 (2)请求援助阶段 ①征税原因:随着奴隶制国家王室费用和军事费用的急剧增加,仅靠公产收入和社会成员的自由贡纳已难以满足支出需要。 ②君臣关系:此时的税收不再是完全自发的由下敬上,而是先由上对下提出请求,再由下对上给予援助;下对上援助什么、援助多少以及何时援助,也不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③意义:请求援助阶段的税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税收的一些性质,但还不是很完备。 (3)专制课征阶段 ①征税原因: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各国陆续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王权得到极度扩张,军费不断膨胀。 ②君臣关系: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至于取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完全取决于至高无上的专制权。 ③意义: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税收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即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亦 称纳税主体。 2、税率:是税法上对征税对象或税目从价或从量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 3、起征点:即征税对象数额达到开始征税的起点,亦称起税点。 免征额:即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是通过人民或者是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而建立起来 的。 5、租庸调:是以田、户、身为课税对象,以人丁为本的一种课税制度。 6、摊丁入地: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 7、公需说:国家的职能是满足公共需要和增进公共福利,这一职能的实现需要税收来提 供物质资源,故此,税收存在的客观依据就在于公共需要或公共福利的存在。 8、义务说:国家是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个人依存于国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就应有征 税权,人民纳税是应尽的义务,任何人不得例外。 9、牺牲说:税收对于国家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人民是一种牺牲。 10、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11、受益原则:认为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相一致。 12、能力原则:是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 13、税收弹性:在财政需要增加支出或是税收以外的收入减少时,税收应当能基于法律增 加或自动增收。 14、税收收入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变化率与经济变化率之间的比率,反应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的灵敏度。用公式表示:Er=(T/T)/(Y/Y) 15、税收影响点 16、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应。 17、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改变纳税人的经济决策。 18、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 19、税收的乘数机制:在一个存在资源闲置的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需求,极大地增加产出,即税收的变动使产出呈倍数变化。 20、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纳税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的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通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 21、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指在一项资产出售时,买主会将课预见的未来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商品交易发生后,名义上由买主按期纳税,而实际上税款以通过税收资本化由卖主负担。 22、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价格)为课税依据的一类税。 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自然单位(重量、面积、体积、数量等)为计税依据的一类税。 23、价内税:是指税金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价外税:是指税金不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24、税收支出: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通过税收制度、税收政策

税收学考研科目

税收学考研科目 税收学是财政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研究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 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 为了考研的一个必备科目。本文将全面介绍税收学考研科目的相关内容,为考生提供学习指导。 首先,税收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税收的基本原理、税种、税制、 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其中,税收的基本原理包括税收的目的、税收的权力基础、税收的歧视性和税收的收益递减性等方面。税种则 是指不同类型的税,如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而税制则是指不 同的税收体系,如综合与分类两种税制等。税法则是税收实施的法律 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税法、地方税法等各种税法法规。税收征收管理 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纳税义务人进行的税收管理 活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理解税收学的基石,对于考生来说也是必 不可少的。 其次,税收学考研科目的复习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整理笔记: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对重点知识进行 笔记整理,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化知识结构体系,以便做到快速复习。 2.重视案例分析:税收学的案例分析是非常多的,考生可以通过 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税收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平衡记忆和理解:税收学考研科目不仅包含大量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概念和数学计算,考生既要记忆概念,又要理解计算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4.盯住重点难点:在复习时,应该着重掌握重点难点知识,不断地巩固和深化学习。 最后,税收学作为财政学的重要学科,对我国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税收学作为考研的重要科目,考生需要掌握税收学的基本知识、复习方法和重点难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要加强对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法法规的了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安徽大学《税收学》复习思考题

《税收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外部效应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还有消转与税收资本化)。 复合税制 复合税制是指在一个课税主权范围内,同时课征两种以上的税收。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税收征管水平等各方面情况,合理设置各个税类、税种和税制要素等而形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制体系和布局.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税收政策是和预算政策一起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

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对征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商品替代征税商品. 单一税制 所谓单一税制就是在一个税收主权范围内,课征某一种税作为政府税收收入的唯一来源税负归宿 税负归宿指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或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也称资本还原。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二、问答题 1.简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替代效应”的对称。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产生的激励纳税人增加收入的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则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使纳税人放弃这种经济活动而代之以另外一种经济活动的效应. 2。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后转、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3.简述税负转嫁的规律. 错误!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错误!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较易转嫁.错误!征税范围小的商品课税不易转

国际税收复习资料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导言 判断题 1.国际税收有其自身法定的课税主体和课税客体。 2.涉外税收只反映国家与涉外纳税人的征纳关系,而不反映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3.为避免国际商品流通的重复征税,目前世界上各国自愿实行单一目的国原则。 简答题 1.简述国际税收分配与国家税收分配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3.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性质是什么?。 4. 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主体与客体 判断题 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属地兼公民管辖权。 2.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国内法对居民个人条件规定的居住时间标准,与它的居(公)民管辖权行使范围是成反比关系。 简答题 1.简述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2. 简述原产国原则和目的国原则。 第二篇国际重复征税 判断题 1.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都属于关税。 2.根据《关贸总协定》的互惠原则,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税减让应该是对等的相互减让。 3.国际重复征税之所以发生,与有关国家行使不同的税制有关。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避免电子商务的国际重复征税作了如下阐述:网址本身不构成常设机构;企业通过网址主机经营业务,不构成常设机构。 5.国际重复征税按其不同性质,可以分为税制性、法律性和经济性重复征税。 6.虽然甲国采用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但乙国仅采用地域管辖权,所以在甲国和乙国之间不会产生重复征税。 7.常设机构就是其所在国的居民公司。 8.我国是按照劳务提供地标准来判断劳务所得的来源地。 9.避免商品国际重复征税的办法只能是各国实行统一的消费地原则。 10.从有利于鼓励投资的角度看,采用分国限额抵免将会给本国居民(公民)跨国纳税人带 来更多的优惠照顾。 11.跨国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所在国家的关系,是不同的居民(公民)管辖权之间的关系。

税收学复习资料

1.税收有那些主要特征 答案提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确定性、均一性4个基本特征 2.税收包括那些基本要素 答案提示:按照税收概念;税收涉及征收主体、纳税主体、征收客体、征收程度等内容;相应地其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管辖权、纳税人、税基和税率等.. 3.税收有那些主要类别 答案提示: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3大类;一是流转税类turnover taxes;二是所得税类income taxes;三是财产税类property taxes.. 5.为什么会出现对农民的非对称财政机制 答案提示:非对称财政机制是指;农村居民购买包含有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因此农民仍然承担了税负;而这部分税收收入却归城市政府所有并用于城市的公共开支;在收和支上面是非对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另一方面在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对农村的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居民实际负担了税收;却不能或不能全部享有用其交纳的税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 8.英国推行所得税为什么会成功其对世界各国理财治税提供了怎样的经验 答案提示:英国推行所得税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存在特别的文化基础;或许是基督教教化的结果人民信任和诚信程度的提高使收入隐瞒的动机减少了;社会公正情感的普及;宪政民主基础上的预算决定过程的公开、透明所形成的对财政支出必须“用之于民”有效制约机制;导致公民纳税自觉性的提高;形成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在不存在这样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管理措施的国度中;就难以有效实施这样的所得税制度和征收方法..英国所得税的成功为世界范围的理财治税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其一;要想使个人所得税成功推行需要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英国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了在收入源头扣税的征收方法即代扣代缴或源泉扣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推广到全世界;这一方法避免了收入汇总的困难和收入评估..此外;英国通过在税制中设置宽免额;将许多低收入者排除在所得税之外;这对提高税制的公平性和减少征收成本也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所得税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二;要尽量采用具有较高收入弹性的税种;有效推行并普遍课征的个人所得税正符合这样的特点;它容易随着国民收入和根据财政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个人所得税运行成功以后;英国获得长期稳定的、丰富的财政收入;一方面经济增长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福利损失较小的优良税制的推行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税收学》复习题及(含答案)

《税收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中不包括()。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有偿性 D.整体有偿性 参考答案:C 2.税收的纵向公平要求()。 A.主要体现机会均等 B.主要体现负担能力均等 C.主要体现税负均等 D.主要体现收入水平均等 参考答案:B 3.按()分类是我国税种的基本分类方法。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参考答案:A 4.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A.车船使用税 B.营业税 C.关税 D.资源税 参考答案:C 5.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采用定额税率法计税的是()。 A.护肤护发品 B.汽油 C.烟丝 D.化妆品 参考答案:B 6.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以()为主体税种。 A.所得税 B.财产税 C.流转税 D.行为目的税 参考答案:C 7.税种与税种的区别以及税种的名称,通常取决于不同的()。 A.计税依据 B.税源 C.税目 D.课税对象 参考答案:D 8.纳税人没有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而是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消化掉,这种税收转嫁方式称为()。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消转 参考答案:D 9.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资源税 参考答案:A 10.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而未超过5年的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 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 B.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 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 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 D.不负有纳税义务 参考答案:C 11.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A.家具城销售家具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服务 B.电信部门销售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有偿提供电信服务 C.装潢公司为客户装饰房屋并提供装饰用辅助材料的行为 D.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提供酒水 参考答案:A 12.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 )。 A.实际负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纳税义务人 D.税务机关 参考答案:B 13.根据(),收入及财产状况基本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款,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款。 A.支付能力原理 B.利益原理 C.机会原理 D.效率原理 参考答案:A 14.在一个税种中仅仅规定一个征税比例的比例税率是()。 A.行业比例税率 B.差别比例税率 C.产品比例税率 D.统一比例税率 参考答案:D 15.所谓增值额,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即()。 A.C+V+M B.C+V C.C+M D.V+M 参考答案:D 16.下列项目属于直接税的是()。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个人所得税 参考答案:D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弹性愈大,愈有利于税负()。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消转 参考答案:B 18.从性质上讲,税和费都属于()资金,应纳入国家预算统一分配和管理。 A.财政性 B.预算内 C.预算外 D.制度外

秋-西南大学网教[0484]《税收学》新版作业及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20XX年秋西南大学网教[0484]《税收学》 新版作业及参考答案 1、营业税是价外税。(A) A.√ B.×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B) A.√ B.× 3、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B) A.√ B.× 4、与财产税相比,所得税的一些项目实行源泉扣缴,征管机关很少发生强制执行的成本,征管成本与遵从成本是均衡的。(A) A.√ B.× 5、一般来说,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税负人是不一致的。(B) A.√ B.× 6、目前各国都普遍采用的是直接计算法计算增值税。(B) A.√ B.× 7、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等于0,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将税负向前顺

次转嫁给其他需求者直至终极的消费者。(A) A.√ B.× 8、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A) A.√ B.× 9、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发达国家以间接税为主。(B) A.√ B.× 10、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率上既采用了累进税率,也采用了比例税率。(A) A.√ B.× 11、西方发达国家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多数采用价外税的形式。(A) A.√ B.× 12、价外税具有直观、透明、中性的特点。(A) A.√ B.× 13、税收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流转税上。(B) A.√ B.× 14、目前各国都普遍采用的是间接计算法计算增值税。(A) A.√ B.×

15、扣缴义务人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A) A.√ B.× 16、征税范围越窄,税收负担就越容易转嫁。(B) A.√ B.× 17、税收是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税收乘数一般是负值。(A) A.√ B.× 18、税收总量政策的作用具有伞面性、整体性,影响面大的特点。(A) A.√ B.× 19、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与税源往往是不一致的。(A) A.√ B.× 20、税收的受益原则不能说明政府的国防、教育、社会福利支出的受益和纳税情况。(A) A.√ B.× 21、税收成本 参考答案: 指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即税收征收费用,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发生的行政管理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除了税务机关为征税而发生的行政管理费用外,还包括纳税人为纳税而耗费的成本,即西方所称的“遵从成本”。 22、税目 参考答案:

税收学原理复习重点

1税收的概念,范畴,认识(界定)论述题 税收涵义: 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理解: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三、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四、征税的目的是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依据)五、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六、税收征收的对象是居民和经济组织。税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以政治权力为依据的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税收的特征又叫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税收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简称税收“三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保证税收分配的实现。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税收的稳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则,征纳双方部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变。 2 税收的职能论述题 税收的职能可概括为财政收入(筹集资金)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 1)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就是税收的筹集资金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 从社会成员处强制性地取得一部分收入,为政府提供公共品,满足公共 需要所需物质的功能。税收收入的特点(一)来源的广泛性(二)形成 的稳定性(三)获得的持续性 2)税收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 度影响个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得以重新组合、安 排的功能。税收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平衡产销供 求二、合理经济结构三、有效利用资源 3)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格 局的功能。税收收入分配职能丰要体现在调整要素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 阶层的收入水平上。一、个人收人分配的市场决定二、税收对个人收人 分配的影响三、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 4)税收宏观调控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制度, 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功能。税收宏观调控职能 主要为控制需求总量,调节供给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一、控制需求总 量二、调节供给结构。 3 税收的原则 1.效率原则: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经济运行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2.公平原则:包括按能力征收和按收益征收 3.稳定原则: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济平衡增长

税收学重点复习知识

1.税收及其特征 定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其行使职能的需要;依靠手中所掌握的行政权;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居民、公民或经济组织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特征:一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者和个人、社会组织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无偿性:是指税收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 三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及其征收比例;在实际征纳中;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共同遵照执行.. 2.税收要点: 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税收的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手中掌握的行政权.. 四、征税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五、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3公共物品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非分割性.. 4税收与公债区别P8 税收: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公债具有自愿性、灵活性、有偿性的特征.. 5夏商周三代的“供助彻”;都是对土地上的收获物进行原始的强制征税;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6税收效应:是政府课税对经济的影响;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种..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私人投资、个人储蓄的影响..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包括税收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影响;税收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等.. 收入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减少了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而降低了对原来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的偏好;转而用另一种行为或选择来 代替.. 7.税收总量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宏观税负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如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税收总量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

人大版税收学教材复习框架总结 (3)

第一章税收作用系统 税收宏观作用系统 平衡作用系统 促使产业构造协调 协调作用系统促使地域构造协调 促使资本市场构造协调 牢固作用系统内在牢固器 相机抉择 调治作用系统 乘数作用系统 税收微观作用系统(收入效应/ 取代效应) 对劳动投入的作用系统 对储存的作用系统 抵花销的作用系统花销总量 花销构造 对投资的作用系统投资水平 投资构造 第二章税收原则 2.1 税收原则主要见解阐述 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西方古代税收原则 威廉配第 尤斯迪 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亚当斯密 西方现代税收原则 西斯蒙第 瓦格纳 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公正原则(利润原则&支付能力原则) 效率原则(经济效率&行政效率) 牢固原则(自动牢固器&相机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税收原则表现 财政原则财政收入足额、牢固 财政收入适当、合理 公正原则税负公正 机会均等 效率原则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征管现代化程度(提高效率根本路子) 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最正确组合 健全征管成本制度

法制原则(成立市场经济新税收系统的中心) 有法可依 从严征管 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第三章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目标经济构造协调(产业构造& 地域构造 & 资本市场构造) 经济牢固增添(充足就业& 物价牢固 & 国际出入平衡) 收入分派公正(经济公正& 社会公正) 轻税政策(扩大性财政政策) 实现总供求平衡重税财政(缩短性财政政策) 中性税收政策 Eg.生产型增值税转向花销型增值税 减免农业税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 产业构造税收政策直接作用于特定产业部门,促使此部门发展和整体协调 采用对不同样产业差别对待的税收政策 实现经济构造协调用税收政策激励和促使一些重要产业的发展 经过税收政策的推行和调整间接地促使产业构造合理化手段地域构造 资本市场构造 实现经济牢固增添相机抉择 自动牢固器(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累进税率 税式支出 手段遗产税与赠与税 推行所得税指数化 负所得税 个人收入的实现环节 实现收入分派公正作用层次与环节个人收入的使用环节 个人收入的累积环节 个人收入的转让环节 我国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税制构造限制了税收对收入分派的调治作用 所得税税制自己的弊端免征额过低 推行单调分类税制 偷逃税处分不力 利息收税收效不好税收政策主体(政府部门&财税部门) 税收政策详细执行者 税收政策主体的重要作用税收政策重要建议者和主要策划者 税收信息直接反应者

税收学复习习题

税收学复习习题 《税收学》复习习题 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 1.在税率计算公式中,如果税率随着税基的扩大而增加,这种形式的税率可以称为() A.累进税率 B.累进税率 C.平均税率 D.增量税率 2.在累进税制的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而上升,但平均税率()边际税 率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关于 3.()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纳税对象金额的变化而变化。a、边际税率B.固定税率C. 累进税率D.比例税率4.税收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如果税收制度允许税前扣除,名义税率将是()有效税率A.低于B.高于C.等于D. 大约 6.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税率则()实际负担率a.低于b. 高于c.等于d.无关于7.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a.税务机关b.个人c.国家d.企业 多项选择题 1.税收收入的特点是()。a.获得的非持续性b.形成的稳定性c.获得的持续性d.来 源的广泛性 (二)国家履行公共职能的支出或者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具有()特征。a、非排他 性的非竞争性的竞争性的3.排他性的税收特征可以概括为()。a、 B.强制性税收B.自 由税收C.税收宣传D.税收标准化4.广泛的税基可分为以下几类()。a、国民收入类型B.国民消费类型 c.国民财富型 d.以商品销售额为课税基础 5.州税收基于()。 a.行政管理权 b.财产所有权 c.公共权力 d.产权 6.除征税外,国家还以()等形式获得财政收入。a、 7.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财政收 入是以()的形式出现的。a、贡品B.费用C.帮助D.彻底 判断题

1.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由于纳税在收入中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累积税率对个人收入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2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收入,以货币形式为主。() 公元594年,鲁国实行了“始税亩”的农业税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税的名义征税。() 4当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而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合一的,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 从价值构成的角度来看,税基可以是GDP的C+V+m、国民收入类型的V+m或社会净收入类型的m。然而,无论税基是什么,税收最终都来自国民收入的V+m,主要是V.()6。税收规模由两个因素决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需要和政府获得收入的可能性。()7. 国家公共支出具有收入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第二章 单选题 1.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由社会成本决定的产出()按私人成本决定的产出。a.小于b.等于c.大于d.以上都不对 2.在市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条件下,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税收的目标是()A.保持税收中性B.加强税收杠杆C.实现税收收入最大化D.以上都不对 3.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税所造成的超税负担要()选择性商品税。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以上都不对 4.社会资源配置可分为市场配置和()企业配置B.自由配置C.政府配置D.以上都不是事实 5.在实行一般商品税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差别税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选择性商品税。a.小于b.等于c.大于d.都不对 多项选择题 1.实现帕累托最优需符合以下标淮,即()a.销售最优b.交换最优c.生产与交换最优d.生产最优 2.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与以下因素有关:(a)商品需求弹性(b)税率(c)税前购买支出(d)商品供应弹性

自考税收学复习资料

自考税收学复习资料 自考税收学复习资料 税收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国家通过征收税收来调节经济运行和实 现社会公平的一门学科。对于自考税收学的复习,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和理论,并且了解税收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政策。下面,我将从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原理和税收分类等方面进行复习总结。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是指国家依法强制性地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的基本特征包 括强制性、无偿性和权力性。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无法拒绝缴纳税款,无偿性 表示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权力性则体现了税收征收 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一种方式。 二、税收原理 税收原理是税收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公平原则、效益原则、便利原则和弹性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应该按照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来确定,即所得越高、财富越多的纳税人应缴纳更多的税款。效益原则认为纳税人应该按照他们从政 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效益来缴纳税款。便利原则强调税收的征收 应该简化、方便,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和成本。弹性原则则要求税制设计应该具 有适应经济变化和调节经济波动的弹性。 三、税收分类 税收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税种分类、按征收主 体分类和按征收方式分类。按税种分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 税人直接缴纳给政府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则是由纳税

人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支付给商家,由商家代为缴纳给政府的税款,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征收主体分类包括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款,地方税则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款。按征收方式分类包括一次性税和周期性税。一次性税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点缴纳的税款,如财产税和遗产税;周期性税则是按照一定周期征收的税款,如所得税和营业税。 四、税收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政策 税收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调节经济运行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国家可以调节经济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速度。在实际应用中,税收政策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例如,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可以适当提高税收的税率和税基,以增加财政收入和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而在经济下行时,可以适度降低税收的税率和税基,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增加。 总结起来,自考税收学的复习需要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原理和税收分类等基础知识,并且了解税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政策和调整。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的作用和意义,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的自考税收学复习有所帮助!

税收学复习概要

税收学复习概要 一.题型与分数分布 单项选择题15,每题1分 多项选择题15,每题2分 判断题15,每题1分 名词解释5,每题4分 简答3,共20分 二.名词解释复习范围 从某一生产经营环节角度看。增值额是指某个生产经营环节在一定期间内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大于购进商品与劳务所支付金额的差额,即该纳税人在本期新创造的价值,即产品价值C+V+M中的V+M。从某一商品生产经营过程看。增值额就是某种商品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之与,即该商品实现消费时的最终销售价。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增值税的类型分类是就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而言的,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当期只能局部抵扣的〔局部抵扣指按当期所提折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来抵扣〕属于收入型增值税。 税负资本化是在特定商品的交易中,买主将购入商品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额,在购入商品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商品的成交价格,这种由买主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额转由卖主承当,并在商品成交价格中扣除的税负转嫁方式称为税负资本化。

在纳税人因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不能提供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等资料的条件下,由税务机关经调查核定,按及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相关的其他数据计算应纳税额的比例. “税收收入效应〞的对称。国家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效劳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情况。 9.扣缴义务人 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所得按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10.税收优惠 指为了配合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开展总目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在税收方面相应采取的鼓励与照顾措施,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11.避税 12.超率累进税率 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假设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异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局部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13.定额税率 14.计税依据 狭义税基是指计算税额时的课税根底,也可以称为计税依据,是计算

税收学27309考纲复习总结

【纵向公平经济能力】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税制如何对待条件不同的人。纵向公平从原则上判断谁因支付较高的税收,确定应税方法和税基、确定不同的税率。 【横向公平经济能力】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税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制不应因纳税人的人种差别而实行歧视待遇,只能根据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判别其是否应与他人享有同等的税收待遇。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对经济效率影响 【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国家在充分取得税收的基础上四税收费用化最小 3、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特点、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税负的直接性2.征收的公平性3.管理的复杂性4.收入的弹性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收入总额一不征税收入一免税收入一各项扣除金 【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的计算】一般计算: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直接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3、熟练掌握:税款征收的方式和程序、税务代理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税款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委托代征税款、邮寄纳税、其他征收方式 【税款征收程序】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收处征收缴纳(设在银行)--〉经收处将缴纳税款随同缴款书划转到国库--税款征收手续完成 【税务代理的特征】主体资格特征、税收法律责任不可转嫁性、自愿性、有偿性、独立性 【税务代理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制约机制,维护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加税收收入;3.有利于强化税收征收管理 3、熟练掌握: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税务行政复议原则。 (一)【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第一:依法治税原则:最基本原则;贯穿税务行政处罚一切的方面和过程。 第二:公开公正原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违法情节的性质、轻重、危害程度来适当确定应受处罚的轻重。 第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纠正违法行为,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四:处罚与救济相结合原则:纳税人对处罚措施不服者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性质诉讼,这是保证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救济措施,同时也对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制约监督的机制。 (二)【税务行政复议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第二:不适用调节原则 第三:一级复议原则,即申请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仍旧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而不能逐级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第四:复议期间,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原则。 第一章税收的概论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 【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定标准,向xxxx经

税收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每题的考中几率约为14.8%】 1. 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预定的对象和标准,非惩罚性的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一种方式。 2. 代扣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3. 代收代缴义务人: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和单位。 4. 征税对象: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 5. 税率:纳税人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与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6. 边际税率:是指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 7. 政府剩余: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通过组织与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所增加的社会财富。 8. 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强加于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成本或效益。 9. 税收原则:国家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10. 能力原则:根据各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个人应承担的税收。 11. 最小牺牲:全体纳税人因纳税所直接牺牲的效用最小,即全社会所获得的效用最大。

12. 税收的社会公平:税收应该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满足公平的要求,通过税收手段妥善协调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政治上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3. 税收的效率原则: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益。 14. 税收的经济效率:它要求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损失最小。 15. 税收的额外负担:指政府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纳税人正常的经济决策,从而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16. 税收职能:是税收这一分配范畴本身固有的和经常起作用的职责或功能。 17. 税收的调节职能:指税收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社会成员占有社会产品份额,影响其经济利益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功能。 18. 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受的税收调节或效用。 19. 收入效应: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导致商品生产量的减少和消费水平的降低——效用一定发生变化 20. 替代效应:指课税改变了相对价格,从而使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发生改变。——收入不变,效用不变 21.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同时等额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22. 洛伦茨曲线: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