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八章指数分析法习题一、填空题1、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确定原则为:数量指标指数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作用。

3、若已知∑p1q1=120,∑pq1=100,∑pq=110,则价格指数为 120% ,销售量指数为 90.91% 。

二、选择题单选题: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3))(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4)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2、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下降或增长((3))(1)18.5% (2)14% (3)-10% (4)-11.5%3、某商业企业销售额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销售量增长了25%,则销售价格增长((4))(1)25% (2)2% (3)75% (4)20%4、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选择的首要标准是((2))(1)数学上等式关系的成立(2)经济意义上的合理(3)质量指标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4)数量指标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多选题:1、指数的作用有(1、3、5 )①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②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③据以进行因素分析④反映现象的发展规律⑤研究现象长时期的综合变动趋势2、下列情况中,属于广义指数概念的有( 1、2 )(1)不同空间同类指标之比(2)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之比(3)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总量指标之比(4)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另一部分指标之比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3、4 )(1)产品产量总指数(2)销售量总指数(3)平均成本指数(4)劳动生产率指数(5)销售额指数4、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以指数是( 1、2、4 )(1)个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3)质量指标指数(4)动态指数(5)静态指数三、简答题1、 综合指数法与平均数指数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联系:两者都是计算总指数的基本方法,在特殊权数下有变形关系。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2124104.16% , 2039.2qq p L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2196.8107.73%2039.2p q p L q p===∑∑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12281103.83% 2196.8qq p P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2281107.39%2124p q p P q p===∑∑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11101()()212422814405103.9896%2039.22196.84236q q pp q p q p E q pp q p q p++==+++===+∑∑∑∑∑∑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3.994869%q F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00111()()22104.16%103.83%104.00%2q q q q p q p B L P q p q p =+=++==∑∑∑∑与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q q q q qL B F E P >>>> 即拉氏销售量指数最大,鲍莱销售量指数次大,理想销售量指数居中,埃奇沃斯销售量指数较小,帕氏销售量指数最小。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9%B.9.18%C.18%D.2.91%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A.25%B.2%C.75%D.20%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A.80%B.130%C.104%D.125%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139.36%B.129.73%C.71.76%D.39.36%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1.57%B.提高1.8%C.下降4%D.下降9.26%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0q0B.∑q1p1 ∑q1p0C.∑p0q1 ∑p0q0D.∑q0p1 ∑q0p0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数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平均数习题a) 某班级有1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单位:厘米),求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答案:将所有身高相加得到: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1695,然后除以学生人数10,得到平均身高为169.5厘米。

b) 一家电商公司在过去一周的每天销售额分别为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元,求这一周的平均销售额。

答案:将每天销售额相加得到: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57000,然后除以7天,得到平均销售额为8142.86元。

2. 中位数习题a) 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如下: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

求班级学生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学生人数为偶数,中位数为第15和第16个成绩的平均值,即(135+140)/2=137.5。

b) 一家公司的员工薪资从低到高排列如下: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元。

求公司员工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员工人数为奇数,中位数为第8个薪资,即6000元。

3. 众数习题a) 某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下:60、70、80、80、90、90、90、100、100、100、100、110、110、110、110、120、120、120、120、120、130、130、130、130、130、130、140、140、14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60、160。

统计学第九章 统计指数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第九章  统计指数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统计指数(二) 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条件是( A )A、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B、同度量因素是否相同C、指数化的指标是否相同D、计算时是否进行加权2、类指数的性质类似于总指数,只是( C )A、编制方法不同B、计算方法不同C、范围不同D、同度量因素不同3、从形式看,编制总指数的方法主要有( B )A、综合指数和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C、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D、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4、综合指数包括( B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5、拉氏物量综合指数公式是( B )A、∑∑11111qpkqpB、∑∑1qpqpC、∑∑qpqkpD、∑∑111qpqp6、派氏价格综合指数公式是( A )A、∑∑111qpqpB、∑∑1qpqpC、∑∑11qpqpD、∑∑11qpqp7、在综合指数编制时需确定同度量因素和指数化因素,则指数化因素一般( D )A、分子分母都固定在基期B、分子分母都固定在报告期C、分子分母均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D、分子固定在报告期,分母固定在基期,8、因素分析的根据是( D )A、总指数或类指数B、两因素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指数体系9、因素分析的研究对象是( A )A、多因素的复杂现象B、简单现象C、两因素影响的现象D、各种社会经济现象10、如果用同一资料,在特定权数条件下,利用平均数指数或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它们的计算形式不同( B )A、两者的经济内容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B、经济内容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C、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的计算结果也相同D、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计算结果不同11、平均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和平均单位成本指数均属于( A )A、平均指标指数B、平均数指数C、综合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12、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C )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13、在掌握报告期几种产品实际生产费用和这些产品的成本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品成本的平均变动,应采用( B )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14、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采用( B )为权数计算平均数指数。

【免费下载】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免费下载】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13.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q1 p1 )表示 q1 p0
(
q1 p0 中, q1 p1 — q1 p0 表示 ( q0 p0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3. 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变动影响的平均指标指数,而
4. 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分子分母的比较时期不同,可分为( )
()
指数是纯粹反映

2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
11. 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
A.销售量
C.单位产品成本 D.销售额
12. 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B.单位产品价格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第十章 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
变动的
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指数和
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
指数和
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
指数和
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D4、 C5、D6、 B7、 C8、 D9、 A 10、B11、 A 12、 B 13、 B 14 B 15、C16、 B 17、 A 18、 C 19、A 20、A21、 D 22、 D 23、 C 24、B二、多项选择题1、CE2、ABCE3、ABD4、BD5、CD6、BC7、AB8、CD 9 、ABDE 10、ABC11、ABD 12、ABDE 13、AE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填空题1、平均数指数2、个体指数、总指数3、广义、狭义、狭义4、质量指标、数量指标5、连乘积、之和6、同度量作用、权数7、基期、报告期8、可变构成、固定构成、结构影响五、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指数?指数有哪些类型?答:统计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指数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例如,要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而要解决这种复杂经济总体各要素相加问题,就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它们的变动情况。

指数的类型:(1)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按其所反映的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指数按其对比内容的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指数的作用有哪些?答:指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

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②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9%B.9.18%C.18%D.2.91%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A.25%B.2%C.75%D.20%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A.80%B.130%C.104%D.125%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139.36%B.129.73%C.71.76%D.39.36%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1.57%B.提高1.8%C.下降4%D.下降9.26%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0q0B.∑q1p1 ∑q1p0C.∑p0q1 ∑p0q0D.∑q0p1 ∑q0p0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项不是统计指数的分类?A. 简单指数B. 综合指数C. 相对指数D. 绝对指数答案:C2. 统计指数的编制目的是什么?A. 反映总体数量的相对变化B. 反映总体数量的绝对变化C. 反映总体数量的绝对值D. 反映总体数量的增减幅度答案:A3. 计算综合指数时,通常采用哪种形式的指数?A. 个体指数B. 总指数C. 简单指数D. 相对指数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简单指数?A. 总体中包含多个变量B. 总体中只包含一个变量C. 总体中包含多个变量,但只关心其中一个D. 总体中包含多个变量,但每个变量都同等重要答案:B5.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则包括哪些?A. 可比性原则B. 代表性原则C. 时效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指数反映了总体数量的绝对变化?A. 相对指数B. 综合指数C. 简单指数D. 绝对指数答案:D7. 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消除不同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A. 固定基期指数B. 链式指数C. 环比指数D. 同比指数答案:B8. 在编制统计指数时,如何确定基期?A. 任意选择一个时期作为基期B.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的时期作为基期C. 选择数据最丰富的时期作为基期D. 选择数据最少的时期作为基期答案:B9. 以下哪种指数的编制不需要考虑总体中各变量的权重?A. 简单指数B. 综合指数C. 个体指数D. 总指数答案:A10. 统计指数的编制过程中,如何处理缺失数据?A. 忽略不计B. 用其他数据替代C. 用平均值填充D. 重新收集数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则包括哪些?A. 科学性原则B. 可比性原则C. 代表性原则D. 时效性原则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统计指数的编制?A. 总体中变量的数量B. 总体中变量的权重C. 总体中变量的变化趋势D. 总体中变量的类型答案:ABCD3. 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中,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反映总体数量的相对变化?A. 简单指数B. 综合指数C. 相对指数D. 绝对指数答案:ABC4. 在编制统计指数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基期的选择B. 总体中各变量的权重C. 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D. 指数的类型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指数可以用于反映价格变动?A. 消费者价格指数B. 生产者价格指数C. GDP平减指数D. 股票价格指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统计指数的编制步骤。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第 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以下表:销售量 ( 公斤 ) 销售价格 ( 元 / 公斤 )品种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白菜550 560黄瓜224 250萝卜308 320西红柿168 170合计1250 1300 ────⑴ 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⑵ 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 =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注明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以下:销售价格销售量 (公斤 )品种(元 /公斤 )q0p0 q0p1 q1p0 q1p1 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q0 q1 p0 p1白菜550 560 880 990 896 1008 黄瓜224 250 2 448 500 475 萝卜308 320 1 308 320 288 西红柿168 170 3 504 408 510 合计1250 1300 ──2124 2281 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L qq1 p0 2124 104.16% ,q0 p0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L pq0 p1q0 p0107.73%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P qq1 p1 2281q0 p1103.83%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P pq1 p1 2281q1 p0 107.39%2124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胸襟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花销价格,因调整增减的本质购买量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

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

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统计学: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质量指标指数∑p1q1/∑p0q1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A.q0p1B.q1p1C.q1p0D.q0p0正确答案:B2、某公司报告期增加了很多新员工,为了准确反映全公司职工劳动效率的真实变化,需要编制劳动生产率的A.总平均指标指数B.结构变动影响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正确答案:B3、某企业三种不同产品的出厂价格分别比去年上涨了5%、7%和12%,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000万元、2600万元和400万元,则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了A.6.6%B.7.96%C. 8%D.6.57%正确答案:D4、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股票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正确答案:D5、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A.确定被比对象B.确定对比基期C.计算个体指数D.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正确答案:D6、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所采用的方法是A.拉氏综合指数B.固定权数调和平均指数C.派氏综合指数D.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指数正确答案:D7、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依此计算该地区物价指数为A.109%B.9%C.108.1%D.8.1%正确答案:C8、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综合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正确答案:C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基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正确答案:A1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A.7.1%B.7%C.11%D.1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A.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方向B.商品销售品种的变动C.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正确答案:A、C、D2、若以q表示出口数量,p表示出口价格,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p1q1/∑p0q0表示出口额的相对变动程度B.∑p1q1−∑p0q1表示由于出口价格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C.∑p0q1/∑p0q0表示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程度D.∑p1q1−∑p0q0表示出口量的绝对变动量正确答案:A、B、C3、某农产品报告期的收购额为120万元,比基期增加了20%,按基期收购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收购额为115万元,则计算结论正确的有A.收购价格提高了4.35%B.收购量增长15%C.由于收购价的提高使农民增收5万元D.由于收购量的增加使收购额增加15万元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若P为产品价格,q为产品产量,则∑p1q1−∑p0q1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正确答案:√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的作用。

(完整版)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指数分析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B.平均工资指数C.销售量指数D.销售额指数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B.8.33%C.50%D.80%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A.增长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B.综合指数 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三、多选题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 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B.深圳综合指数C.上证30指数D.深圳成分指数E.股价平均指数四、判断题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2124104.16% , 2039.2q q p L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2196.8107.73%2039.2p q p L q p===∑∑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012281103.83% 2196.8q q p P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2281107.39%2124pq p P q p===∑∑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11101()()212422814405103.9896%2039.22196.84236q q pp q p q p E q pp q p q p++==+++===+∑∑∑∑∑∑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3.994869%q F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00111()()22104.16%103.83%104.00%2q q q q p q p B L P q p q p =+=++==∑∑∑∑与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q q q q q L B F E P >>>>即拉氏销售量指数最大,鲍莱销售量指数次大,理想销售量指数居中,埃奇沃斯销售量指数较小,帕氏销售量指数最小。

统计指数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计算题及答案

注:原题目中红色字是我做题时加上的,你做题时也应该这样。

1.某厂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产品名称单位产量(万件)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万元)q0 q1 z0 z1 z0q0z1q1z0q1甲乙米台65504075869.54.2520300380315320450合计- -- -- -- -- 820 695 770要求:分析该该厂总成本的变动情况,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分析该厂产量及单位成本对总成本变动的影响。

注:单位成本是质量指标,可以用p表示,也可以用z表示(1)总成本指数:总成本减少的绝对额:(2)总成本变动因素分析:①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指数: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数额:②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成本指数:价格变动影响总成本额:③三者的关系(2分)2.三种食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所示: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元)销售额基期报告基期报告p0q0p1q1p0q1黄花鱼条2000 2500 45 40 90000100000 112500火鸡只5000 4600 20 26 10000011960092000海蜇千克1500 1740 50 60 7500010440087000合计----------265000324000291500要求: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计算结果保留百分号后2位小数)(1)(2)销售量指数:(3)价格指数:(4)三者的关系3.某农贸市场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元)成交量成交额(元)商品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p0q0p1q1p0q1甲公斤10 10 40 80 400800800乙条20 15 60 80 120012001600丙米25 20 60 60 150012001500合计---------------310032003900要求: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对成交额变动的影响。

统计学综合练习四(指数)答案

统计学综合练习四(指数)答案

= 1.14 45.4 + 1.135 30 + 1.086 55.2
= 145.756
= 111.6%;
p0q0
130.6
130.6
(3)I p
=
I Iq
= 111.715% 111.6%
= 100.103%
(4) = p1q1 − p0q0 = 145.9 −130.6 = 15.3(万元);
= p1q1 − p0q0 = 104.8 − 91.2 = 13.6(亿元)
I 114.912% I q = I p = 102.5% = 112.11% q = − p = 13.6 − 2.556 = 11.04(4 亿元) (4)根据指数体系理论及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发现:
I = Ip Iq; = p + q-ຫໍສະໝຸດ 1) 三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量指数;
2) 以基期生产费用为权数的加权产量指数;
3) 以报告期生产费用为权数的单位成本总指数;
4) 分析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对总生产费用的影响。
解:(1)I = p1q1 = 145.9 100% = 111.715% p0q0 130.6
(2)Iq =
q1 q0
p0q0
q = 145.756 −130.6 = 15.156(万元), p = − q = 15.3 −15.156 = 0.14(4 万元)
I = Ip Iq
分析:从表上可以看出:该公司总的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 15.3 万元,
增长幅度为 11.715%,它是由产量和单位成本共同引起的。其中产量增长了
(1)2002 年比 1999 年该地区因零售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零售额;
(2)2002 年比 1999 年该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量总指数及因零售量变动而增减的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指数中,用于衡量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成本影响的指数是()。

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指数的分类?()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数C. 相对指数D. 绝对指数答案:D3. 统计指数的编制过程中,基期的选择对指数的计算结果()。

A. 没有影响B. 有影响C. 影响不大D. 无法确定答案:B4. 统计指数中,用于衡量一国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指数是()。

A. 股票价格指数B. 消费者信心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工业生产指数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数不是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股票市场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D6. 统计指数中,用于衡量一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的指数是()。

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货币供应量指数答案:A7. 统计指数的编制中,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计算方法不同B. 基期的选择不同C. 反映的时间范围不同D. 以上都是答案:B8. 统计指数中,用于衡量一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数是()。

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货币供应量指数答案:A9. 统计指数中,用于衡量一国工业生产活动变化的指数是()。

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工业生产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B10. 统计指数的编制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指数的计算结果?()A. 基期的选择B. 样本的选择C. 权重的分配D. 计算器的精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统计指数中,以下哪些指数是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A|B|C2. 统计指数的编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指数的计算结果?()A. 基期的选择B. 样本的选择C. 权重的分配D. 计算器的精度答案:A|B|C3. 统计指数中,以下哪些指数用于衡量经济总体运行状况?()A. 股票价格指数B. 消费者信心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B|C4. 统计指数中,以下哪些指数用于衡量价格变动?()A.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B.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D. 失业率指数(UI)答案:A|B5. 统计指数的编制中,以下哪些指数是相对指数?()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数C. 相对指数D. 绝对指数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指数的编制过程中,基期的选择对指数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

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

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25平均指标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和的乘积。

26.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各组水平变化对总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式为。

27.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反映内部构成对总体平均水平影响的指数称,公式为。

28.固定构成指数是排除了变动影响的平均指标指数,而指数是纯粹反映构成变动影响的平均指标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1.广义上的指数是指()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动态的各种相对数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2.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3.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4.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分子分母的比较时期不同,可分为( )A.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5.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8.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 )A.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同度量因素是基数的数量指标C.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D.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9.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 )A.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同度量因素是基数的数量指标C.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D.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10.综合指数是: ( )A.两个指标对比的一种相对数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11. 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 ( )A.销售量B.单位产品价格C.单位产品成本D.销售额12. 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 ∑∑)表示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13.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14. 拉氏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 任意时期15. 派氏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6.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

A. q 1p 1B.q 0p 1C.q 1p 0D.q 0p 017.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 1p 1B.q 0p 1C.q 1p 0D.q 0p 018. 按销售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计算的销售量总指数是(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19. 已知单位成本的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的总成本,则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时使用 (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0. 以p 、q 分别表示产品的价格和产量,k 表示产量的个体指数,则产量的总指数等于( ) A. ∑∑k p q p q 1111 B. 000p k p q ∑∑ C. 1010∑∑q p k q p D. 0000p q p kq ∑∑ 21. 综合指数与加权平均指数关系在于 ( )A. 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 在权数固定的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有变形关系D.在一定同度量因素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22. 把综合指数变形为平均指数,是为了 ( )A.计算简便B.计算结果更准确C.适应实际资料的要求D.适应实际工作部门的要求23. 在销售量平均指数0000p q p kq ∑∑中,∑∑-0000p q p kq 表示( )A.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化引起销售额增减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化的绝对额C.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的绝对额D.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的绝对额24. 在零售价格指数∑∑kp q p q 1111中,∑∑-11111p q k p q ,表示 ( ) A.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化引起销售额增减的绝对额B.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化的绝对额C.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的绝对额D.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销售额变化的绝对额。

25. 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26. 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27.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B.增长C.不变D.无法确定28. 某市1991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物价上涨了4%,则商业零售量指数为( )A.130%B.104%C.80%D.125%29. 某造纸厂1995年的产量比94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5年产品单成成本 ( )A.减少0.62%B.减少5.15%C.增加12.9%D.增加1.75%30. 已知某商场的商业销售量指数为105%,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销售额为10万元,又知道销售价格指数为110%,则由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销售额 ( )A.21万元B.20万元C.30万元D.18万元31. 固定构成指数反映总体平均水平的变动受哪种因素变动的影响 ( )A.总体单位结构变动的影响B.总体标志总量构成变动的影响C.总体中各组数量标志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D.总体单位总量变动的影响32. 以平均工资为例,固定构成变动指数 ( )A.排除了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B.同时反映了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和各组工人数结构变动的影响C.只反映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D. 还反映两因素以外(指B)其他因素变动的影响当我们研究各技术级工人工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计算( )A.结构变动影响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33. 当我们研究各技术级工人结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按下面哪个指数式计算 ( ) A.∑∑∑∑000111:f f x f f x B. ∑∑∑∑000110:f f x f f x C. ∑∑000001f x p x x x D. ∑∑1011f x f x34. 假设具有两工厂计算期和基期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计算总平均成本的变动,应采用哪种指数 (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35. 假定具有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报告期和基期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资料,要计算该产品平均价格的变动,应采用的指数式是( ) A.∑∑111011p q p p p q B. ∑∑0111p q p q C. ∑∑111q p q :∑∑101q p q D. ∑∑111q p q :∑∑000q p q 36. 某公司所属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其中有些企业劳动生产率本来较高,工人数却大大地减少,这两因素都导致公司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计算这种下降的指数是( ) A. ∑∑∑∑000111:f f x f f x B. ∑∑∑∑110111:f f x f f x C. ∑∑∑∑000110:f f x f f x D. ∑∑111011f x x x f x37.某地区各类粮食作物收获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收获较高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相对扩大,为反映这两种因素对粮食平均收获率的影响,应计算 ( )A.综合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38.某公司所属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其中有些企业劳动生产率本来较高,工人数却大大地减少,这两因素都导致公司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计算这种下降的指数是 ( ) A. ∑∑∑∑000111:f f x f f x B. ∑∑∑∑110111:f f x f f x C. ∑∑∑∑000110:f f x f f x D. ∑∑111011f x x x f x39.生产同种产品的五个工厂,已知各厂报告期和基期的产量和单位成本,如要分析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对五个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则要编制( )A.质量指标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构成变动影响指数4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0111p q p q )与单位成本固定构成指数(∑∑111q p q :∑∑101q p q =∑∑0111p q p q )的区别在于 ( ) A.质量指标指数与数量指标指数的区别 B.复杂总体与简单总体的区别C.是否包含结构影响的区别D.只有形式区别,无实质不同41.对某公司所属企业销售某商品的平均价格进行动态分析,∑∑∑∑-000101q p q q p q 表示 ( )A.公司商品销售价格平均提高(降低)数额B.公司各企业商品销售量比重发生变化,使公司平均销售价格提高(降低)的数额C.公司各企业自身商品售价提高(降低)影响公司平均售价D.在售价不变动的情况下,销售总额增减数量三、多项选择题1. 指数的作用是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2.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 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3.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4.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5. 编制综合指数时,其中的同度量因素 ( )A.和指数化指标相乘有意义,并表现为价值量B.既有同度量作用又有权数作用C.只有权数作用D.必须固定在同一时期E.其时期可以不固定6. 报告期和基期数值之比可以称为 ( )A.动态相对数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比例相对数E.统计指数7.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E.随便确定8.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权数作用D.稳定作用E.平衡作用9. 下面哪些指数式是综合指数 ( ) A.0001p q p q ∑∑ B. 11111p q k p q ∑∑ C. 0111p q p q ∑∑ D. 000p q p q ∑∑E. ∑∑111q p q ÷∑∑101q p q 10.下面属于拉氏指数的有 ( ) A. 0001p q p q ∑∑ B. 0001q p q p ∑∑ C. 1110q p q p ∑∑ D. 0111q p q p ∑∑ E. 0011p q p q ∑∑11.下列属于派氏指数的有 ( ) A. 0001p q p q ∑∑ B. 0001q p q p ∑∑ C. 1110q p q p ∑∑ D. 0111q p q p ∑∑ E. 0011p q p q ∑∑12.某企业产品总产量报告期是基期的105%,这个指数是( )A.个体指数B.总指数C.时间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13.某百货商店第二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一季度的110%,这个指数是( )A 平均指标指数 B.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C.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1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15.在加权平均指数中,通常使用的权数有( )A.q 0p 0B.q 1p 1C.q 0p 1D.∑10p qE.∑0010q p q p16.计算平均指数时,所选择的权数可以是 ( )A.总量指标B.比重指标C.实际资料D.估计和推算的资料E.非全面资料17.某企业根据多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的总成本编制的单位成本指数属于( )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调和平均数指数18.某企业根据多种产品的产量个体指数和基期的总成本编制的产量指数属于( )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算术平均数指数19.设以q 表示产量,p 表示价格,k 表示个体指数,则在不同条件下计算总指数的公式分别为 ( )) A. 1010p q p kq ∑∑ B. 0000p q p kq ∑∑ C. 0011q p q kp ∑D. ∑∑kq p q p 1111 E. 010111/p p p q p q ∑∑ 20.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区别联系表现在 ( )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计算时,综合指数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先对比后综合C.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有所区别E.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有变形关系21.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 ( )A.结果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乘积B.结果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结果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间的比值D.与结果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乘积E.与结果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代数和22.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变动情况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 )A.销售量指数B.销售价格指数C.总平均价格指数D.销售额指数E.个体指数23.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选择标准是 ( )A.经济意义上的合理B.数学关系的成立C.计算方法上的简便D.容易得到计算资料E.绝对分析和相对分析不至发生矛盾24.进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时,因素指数是 ( )A.可变指数B.结构指数C.固定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5.下列各类指数中,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是 (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E.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指数26.某企业基期产值为100万元,报告期产值比基期增加14%,又知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产值为112万元,则经计算可知 ( )A.产量增加12%B.价格增加12%C.由于价格变化使产值增加2万元D.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12万元E.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20万元27.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应编制的指数有 ( )A.算术平均数指数B.调和平均数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变动影响28.可变构成指数反映总体标志平均水平的变动受哪些因素变动的影响( )A.总体单位总量变动的影响B.总体标志总量变动的影响C.总体中各组单位结构变动的影响D.总体中各组标志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E.总体中各组标志总量结构变动的影响29.某公司所属的几个企业生产同一产品,则成本固定构成指数∑∑∑∑∑∑=1011110111:q p q p q q p q q p 及其影响绝对值的经济意义( ) A.不考虑结构变动影响的情况下, 各企业单位成本平均变动程度B.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影响公司平均单位成本变动程度C. ∑∑∑∑-110111q q p q q p 表示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使公司平均单位成本提高或降低的绝对额 ( )D. ∑∑-1011q p q p 表示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使公司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E. ∑∑-1011q p q p 表示各企业单位成本和产量结构同时变动,引起总成本增减变动30.若用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的分组资料来进行分析,该企业总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主要受到 ( )A.企业全部职工人数变动的影响B.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C.企业各类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的变化影响D.企业各类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影响E.受各组职工人数和相应劳动生产率两因素的影响四、判断题1. 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总指数都可称为数量指标指数( )2.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3. 只有总指数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划分( )4.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是根据对比基期的选择不同而划分的 ( )5. 个体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 )6. 组指数或类指数是相对于总体而言的,它实质上还是总指数( )7.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综合后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