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 第一册 知识点总结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集为∁U A
图形表示
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x∈B}{x|x∈U,且x∉A}
4.
(1)A∩A=A,A∩∅=∅,A∩B=B∩A.
(2)A∪A=A,A∪∅=A,A∪B=B∪A.
(3)A∩(∁U A)=∅,A∪(∁U A)=U,∁U(∁U A)=A.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注意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应时刻关注对于空集的讨论.
4.A⊆B⇔A∩B=A⇔A∪B=B⇔∁U A⊇∁U B.
5.∁U(A∩B)=(∁U A)∪(∁U B),∁U(A∪B)=(∁U A)∩(∁U B).
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梳理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
2.(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3.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命题p 的否定记为﹁p ,读作“非p ”)
[1.区别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且B ⇒ A ),与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B ⇒A 且A ⇒B )两者的不同. 2.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是﹁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规律是“改量词,否结论”.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等式与不等式性质 知识梳理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作差法⎩⎪⎨⎪⎧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 (2)作商法⎩⎪⎨⎪
⎧a
b
>1(a ∈R ,b >0)⇔a >b (a ∈R ,b >0),a
b =1⇔a =b (a ,b ≠0),
a b <1(a ∈R ,b >0)⇔a <b (a ∈R ,b >0).
2.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若a =b ,则b =a . (2)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3)可加性:若a =b ,则a +c =b +c .
(4)可乘性:若a =b ,则ac =bc ;若a =b ,c =d ,则ac =bd .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 (2)传递性:a >b ,b >c ⇒a >c ;
(3)可加性:a >b ⇔a +c >b +c ;a >b ,c >d ⇒a +c >b +d ;
(4)可乘性:a >b ,c >0⇒ac >bc ;a >b ,c <0⇒ac <bc ;a >b >0,c >d >0⇒ac >bd ; (5)可乘方:a >b >0⇒a n >b n (n ∈N ,n ≥1);
(6)可开方:a >b >0n ∈N ,n ≥2).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同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2.有关分式的性质
(1)若a >b >0,m >0,则b a <b +m a +m ;b a >b -m
a -m (
b -m >0).
(2)若ab >0,且a >b ⇔1a <1
b
.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1.基本不等式:ab ≤a +b
2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 ≥0,b ≥0.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3)其中a +b
2称为正数a ,b a ,b 的几何平均数.
2.两个重要的不等式
(1)a 2+b 2≥2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ab ≤⎝⎛⎭⎫
a +
b 22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已知x ≥0,y ≥0,则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 +y 有最小值是2p (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xy 有最大值是s 2
4(简记:和定积最大).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b a +a
b
≥2(a ,b 同号),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ab ≤
⎝⎛⎭⎫a +b 22≤a 2+b 22. 3.2
1a +1b ≤ab ≤a +b
2≤a 2+b 2
2
(a >0,b >0). 4.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一定,二正,三相等”,忽略某个条件,就会出错.
5.在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尽量避免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若必须多次使用,则一定要保证它们等号成立的条件一致.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知识梳理
1.一元二次不等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不等式叫作一元二次不等式.
2.三个“二次”间的关系
3.(x -a
4.分式不等式与整式不等式
(1)f (x )g (x )>0(<0)⇔f (x )·g (x )>0(<0). (2)f (x )
g (x )≥0(≤0)⇔f (x )·g (x )≥0(≤0)且g (x )≠0.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绝对值不等式|x |>a (a >0)的解集为(-∞,-a )∪(a ,+∞);|x |<a (a >0)的解集为(-a ,a ). 记忆口诀: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
2.解不等式ax 2+bx +c >0(<0)时不要忘记当a =0时的情形.
3.不等式ax 2+bx +c >0(<0)恒成立的条件要结合其对应的函数图象决定.
(1)不等式ax 2+bx +c >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a =b =0,c >0或⎩⎪⎨⎪⎧a >0,Δ<0.
(2)不等式ax 2+bx +c <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
⎧a =b =0,c <0或⎩
⎪⎨⎪⎧a <0,Δ<0.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概念 知识梳理
1.函数的概念
设A ,B 都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在函数y =f (x ),x ∈A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
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3.函数的表示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4.分段函数
(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直线x=a(a是常数)与函数y=f(x)的图象有0个或1个交点.
2.判断两个函数相等的依据是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3.注意以下几个特殊函数的定义域
(1)分式型函数,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
(2)偶次方根型函数,被开方式非负的实数集合.
(3)f(x)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真数为正数、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
(4)若f(x)=x0,则定义域为{x|x≠0}.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知识梳理
1.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函数的定义
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
(2)单调区间的定义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2.函数的最值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若f (x ),g (x )均为区间A 上的增(减)函数,则f (x )+g (x )也是区间A 上的增(减)函数.
2.函数y =f (x )(f (x )>0或f (x )<0)在公共定义域内与y =-f (x ),y =1
f (x )
的单调性相反.
3.“对勾函数”y =x +a
x
(a >0)的单调增区间为(-∞,-a ),(a ,+∞);单调减区间是[-a ,0),(0,a ].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知识梳理
1.函数的奇偶性
2.(1)周期函数:对于函数y =f (x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任何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就称函数y =f (x )为周期函数,称T 为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 (x )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 (x )的最小正周期.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1)如果一个奇函数f (x )在原点处有定义,即f (0)有意义,那么一定有f (0)=0. (2)如果函数f (x )是偶函数,那么f (x )=f (|x |).
2.奇函数在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3.函数周期性常用结论
对f (x )定义域内任一自变量的值x : (1)若f (x +a )=-f (x ),则T =2a (a >0). (2)若f (x +a )=1f (x ),则T =2a (a >0).
(3)若f (x +a )=-1
f (x ),则T =2a (a >0).
(4)若f (x +a )+f (x )=c ,则T =2a (a >0,c 为常数). 4.对称性的三个常用结论
(1)若函数y =f (x +a )是偶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2)若对于R 上的任意x 都有f (2a -x )=f (x )或f (-x )=f (2a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3)若函数y =f (x +b )是奇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b ,0)中心对称.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与指数函数 知识梳理
1.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1)概念:式子n
a 叫做根式,其中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2)性质:(n
a )n
=a (a 使n
a 有意义);当n 为奇数时,n
a n
=a ,当n 为偶数时,n
a n
=|a |=⎩
⎪⎨⎪⎧a ,a ≥0,
-a ,a <0.
2.分数指数幂
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m
n =a >0,m ,n ∈N *
,且n >1);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
m
n =1
(a >0,m ,n ∈N *,且n >1);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 r a s =a r +
s ;(a r )s =a rs ;(ab )r =a r b r ,其中a >0,b >0,r ,s ∈R . 4.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概念:函数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a 是底数.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R [1.画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应抓住三个关键点:(1,a ),(0,1),⎝
⎛⎭⎫-1,1a . 2.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跟a 的取值有关,要特别注意应分a >1与0<a <1来研究. 3.在第一象限内,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越高,底数越大.
对数与对数函数 知识梳理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 x =N (a >0,且a ≠1),那么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x =log a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的性质、运算性质与换底公式
(1)对数的性质:①a log a N =N ; ②log a a b =b (a >0,且a ≠1). (2)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②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 ③log a M n =n log a M (n ∈R ).
(3)换底公式:log b N =log a N
log a b (a ,b 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N >0).
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概念: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定义域:(0,+∞)
4.反函数
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换底公式的两个重要结论
(1)log a b =1log b a (a >0,且a ≠1;b >0,且b ≠1). (2)log a m b n =n
m log a b (a >0,且a ≠1;b >0;m ,n ∈R ,且m ≠0).
2.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底的对数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底数逐渐增大.
3.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过定点(1,0),且过点(a ,1),⎝⎛⎭
⎫1
a ,-1,函数图象只在第一、四象限.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知识梳理
1.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 =x α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为常数. (2)常见的五种幂函数的图象
(3)幂函数的性质
①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
②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和(0,0),且在(0,+∞)上单调递增; ③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且在(0,+∞)上单调递减.
2.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f (x )=ax 2+bx +c (a ≠0).
顶点式:f (x )=a (x -m )2+n (a ≠0),顶点坐标为(m ,n ).
零点式:f (x )=a (x -x 1)(x -x 2)(a ≠0),x 1,x 2为f (x )的零点.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R
[1.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及给定区间的范围有关. 2.若
f (x )=ax 2+bx +c (a ≠0),则当⎩
⎪⎨
⎪⎧a >0,Δ<0时恒有f (x )>0;当⎩
⎪⎨⎪⎧a <0,
Δ<0时,恒有f (x )<0.
3.(1)幂函数的图象一定会出现在第一象限内,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四象限;
(2)幂函数的图象过定点(1,1),如果幂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相交,则交点一定是原点.
函数与方程 知识梳理
1.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y =f (x ),把使f (x )=0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的零点. (2)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方程f (x )=0有实数根⇔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 (3)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 =f (x )满足:①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②f (a )·f (b )<0;则函数y =f (x )在(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f (c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 (x )=0的根.
2.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
Δ=b 2-4ac Δ>0 Δ=0 Δ<0
二次函数 y =ax 2+bx +c (a >0)的图象
与x 轴的交点 (x 1,0),(x 2,0)
(x 1,0) 无交点 零点个数
2
1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若连续不断的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函数,则f (x )至多有一个零点.函数的零点不是一个“点”,而是方程f (x )=0的实根.
2.由函数y =f (x )(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不一定能推出f (a )·f (b )<0,如图所示,所以f (a )·f (b )<0是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周期函数如果有零点,则必有无穷多个零点.
第五章 三角函数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知识梳理
1.角的概念的推广
(1)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的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2)分类⎩
⎪⎨⎪
⎧按旋转方向不同分为正角、负角、零角.按终边位置不同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
(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 }. 2.弧度制的定义和公式
(1)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弧度记作rad. (2)公式
角α的弧度数公式 |α|=l
r (弧长用l 表示)
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1°=
π
180
rad ;1 rad =⎝⎛⎭⎫180π° 弧长公式 弧长l =|α|r 扇形面积公式
S =12lr =1
2
|α|r 2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sin α=y ,cos α=x ,tan α=y
x (x ≠0).
(2)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可以看作是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正弦线的起点都在x 轴上,余弦线的起点都是原点,正切线的起点都是(1,0).如图中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2.若α∈⎝⎛⎭
⎫0,π
2,则tan α>α>sin α. 3.角度制与弧度制可利用180°=π rad 进行互化,在同一个式子中,采用的度量制必须一致,不可混用. 4.区分两个概念
(1)第一象限角未必是锐角,但锐角一定是第一象限角. (2)不相等的角未必终边不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也未必相等.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知识梳理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平方关系:sin 2α+cos 2α=1. (2)商数关系:sin α
cos α=tan__α.
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常用变形
(sin α±cos α)2=1±2sin αcos α; sin α=tan α·cos α. 2.诱导公式的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其中的奇、偶是指π
2的奇数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指函数名称的变化.
3.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时,若开方,要特别注意判断符号.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知识梳理
1.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
(1)正弦函数y =sin x ,x ∈[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0),⎝⎛⎭⎫π2,1,(π,0),⎝⎛⎭⎫3π
2,-1,(2π,0). (2)余弦函数y =cos x ,x ∈[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1),⎝⎛⎭⎫π2,0,(π,-1),⎝⎛⎭⎫3π
2,0,(2π,1). 2.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表中k ∈Z )
π
[1.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相邻两对称中心、相邻两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半个周期,相邻的对称中心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1
4
个周期.正切曲线相邻两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半个周期.
2.三角函数中奇函数一般可化为y =A sin ωx 或y =A tan ωx 的形式,偶函数一般可化为y =A cos ωx +b 的形式.
3.对于y =tan x 不能认为其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而是在每个区间⎝⎛⎭⎫k π-π2,k π+π
2(k ∈Z )内为增函数.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知识梳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α±β)=sin α cos β ± cos α sin β. cos(α∓β)=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tan(α±β)=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α=2sin αcos α. 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tan 2α=2tan α
1-tan 2α
.
3.函数f (α)=a sin α+b cos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φ)⎝⎛⎭⎫其中tan φ=b
a 或f (α)=a 2+
b 2·cos(α-φ)⎝⎛⎭⎫其中tan φ=a
b .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2.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
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 sin α±cos α=2sin ⎝⎛⎭⎫α±π
4.
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及应用 知识梳理
1.函数y=A sin(ωx+φ)的有关概念
y=A sin(ωx+φ)(A>0,ω>0),
x∈[0,+∞)表示一个振动量时
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
A T=
2π
ωf=
1
T=
ω
2πωx+φφ2.用“五点法”画y=A sin(ωx+φ)(A>0,ω>0,|φ|<
π
2)一个周期内的简图时,要找五个关键点
x -
φ
ω-
φ
ω+
π
2ω
π-φ
ω
3π
2ω-
φ
ω
2π-φ
ωωx+φ0
π
2
π
3π
2
2πy=A sin(ωx+φ)0 A 0-A 0
3.函数y=sin x的图象经变换得到y=A sin(ωx+φ)的图象的两种途径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函数y=A sin(ωx+φ)+k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由y=sin ωx到y=sin(ωx+φ)(ω>0,φ>0)的变换:向左平移
φ
ω个单位长度而非φ个单位长度.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参考答案
例1. 解:⑴. x应满足
()
1
2
2log0
tan0
2
x
x
x
x k k Z
π
π
⎧+≥
⎪
⎪≥
⎪
⎨>
⎪
⎪
≠+∈
⎪
⎩
,即为
()
04
2
x
k x k k Z
π
ππ
<≤
⎧
⎪
⎨
≤<+∈
⎪⎩
所以所求定义域为[]
0,,4
2
π
π
⎛⎫
⎪
⎝⎭
⑵. x应满足
⎩
⎨
⎧
≥
-
>
-
cos
2
1
2
sin
2
x
x
,即
2
sin
2
1
cos
2
x
x
⎧
>
⎪⎪
⎨
⎪≤
⎪⎩
,利用单位圆中的
三角函数线可得
3
22
34
k x k
ππ
ππ
+≤<+,所以所求定义域为()
3
2,2
34
k k k z
ππ
ππ
⎡⎫
++∈
⎪
⎢⎣⎭。
例2. 解法一:sin 2sin 111
1sin 1sin 11sin x x y x x x
---=
==+---,
当sin 1x =-时,min 13122y =+=,∴ 函数sin 2
sin 1
x y x -=-的值域为3,2⎡⎫
+∞⎪⎢
⎣⎭
; 解法二:由sin 2sin 1x y x -=-得2sin 1y x y -=-,又 ∵ sin 1x ≤,∴ 2
11
y y -≤-,
解得32y ≥,∴ 函数sin 2sin 1x y x -=-的值域为3,2⎡⎫+∞⎪⎢⎣⎭。
例3. 解:∵ 2T ππω==,∴ 2ω=,又 ∵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 sin(2)13π
ϕ⨯+=±,∴ ,6k k Z πϕπ=-∈,由sin(2)06x k ππ+-=,得,2,6x k n n Z π
ππ+-=∈,即
(),,212n k x n k Z ππ-=+∈,当n k =时,可得12x π=,即()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0)12
π, 所以选B 。
三角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参考答案
例1. 解:先用“五点法”作出函数3sin(2)3y x π
=+在其一个周期5,66ππ⎡⎤
-⎢⎥⎣⎦
的图象: 列表
描点、画图,如图。
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可以把上述简图向左、右扩展,就得到函数3sin(2),3
y x x R π
=+∈的简图。
函数3sin(2),3
y x x R π
=+
∈的图象与sin y 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如下:
先由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长度,得函数sin()3y x π=+的图象;
再把函数sin()3
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函数
sin(2)3
y x π
=+的图象;
最后把函数sin(2)3
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函数
3sin(2),3
y x x R π
=+∈的图象。
例2. 解法一:以N 为第一个零点, 则3A =-,52(
)63
T ππ
π=-=, ∴ 2ω=,此时解析式为3sin(2)y x ϕ=-+,∵ 点(,0)6
N π
-
,
∴ 206
3
π
π
ϕϕ-
⨯+=⇒=
,∴ 解析式为3sin(2)3
y x π
=-+。
解法二:以(
,0)3M π
为第一个零点, 则3A =,52(
)63
T ππ
π=-=,∴ 2ω=,此时解析式为
3sin(2)
y x ϕ=+,将点(,0)3M π的坐标代入得:22033
ππϕϕ⨯+=⇒=-,∴ 解析式为23sin(2)3
y x π
=-。
说明:求角的方法:⑴. 将第一个零点的坐标代入0x ωϕ+=求得ϕ;
⑵. 从图象上看到平移的长度为α,则ϕ
αϕωαω
=⇒=。
例3. 解析:(1)由)(2sin 3cos 2)(2为常数R a a x x x f ∈++=1
2sin 32cos +++=a x x 1)6
2sin(2+++
=a x π
,由2
26
22
2π
ππ
π
π+
≤+
≤-
k x k ,解得)(6
3
Z k k x k ∈+
≤≤-
π
ππ
π,
()Z k k k x f ∈+
-
∴]6
,3
[)(π
ππ
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 由f(x)1)62sin(2+++=a x π
,因此f(x)在]2
,0[π
上的最大值为a +3,使a +3=4, 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