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特稠油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研究

合集下载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具体就是关于陆相低渗透油藏和海相碳酸盐岩油藏,网格粗化、计算算法、拟合精度、水驱、三采、两相、三相等方面。

主要的研究机构、领军人物、具体研究或公关方向,使用软件的优缺点等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数学和油藏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搞清油藏中流体的流动规律、驱油机理及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研究合理的开发方案,选择最佳的开采参数,以最少的投资,最科学的开采方式而获得最高采收率及最大经济效益。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 油藏数值模拟发展历史油藏数值模拟从30年代开始,展开理论研究。

40年代主要以解析解为主,研究“液体驱替机理”、“理论物理学中的松弛方法”、“孔隙介质中均质液体流动”、“油层流动问题中拉普拉斯转换”等零维物质平衡法。

50年代期间开展数值模拟。

60年代致力于对气、水两相和三相黑油油藏问题的求解。

70年代发展了由模拟常规递减和保持压力以外的新方法。

到80年代,由于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问世,硬件系统突飞猛进发展,油藏模拟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技术,油藏模拟进入商品阶段,用于衡量油田开发好坏、预测投资效应、提高采收率、对比开发方案,大到一个油公司,小到一个企业普遍使用。

在模型上,形成一系列可以处理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模型,如常规油气田——黑油模型、天然裂缝模型,凝析气田——组分模型,稠油油藏——热采注蒸汽模型,还有各种三次采油用的化学驱模型、注C02模型等,在此阶段,突出的是注蒸汽和化学驱模型得到实际应用;组分模型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方法上有重大改进。

模型朝着多功能,多用途,大型一体化方向发展。

数值模拟发展重要历史事件如下图所示:2 国内外数值模拟研究现状进入90年代以后,数值模拟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由于计算机的计算速度突飞猛进地增长,使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改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模型技术近年来,油藏模型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多孔介质中全隐式热采、多相流线、黑油与组分混合以及非达西渗流等模型,为稠油蒸汽驱精确模拟、同一油藏不同开采方式的模拟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对传统模型适应矿场应用方面的重大技术改进。

稠油油藏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中国石油大学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稠油油藏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中国石油大学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稠油油藏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摘要近年来能源供应危机导致各大油田都加大对稠油油藏的开采力度。

蒸汽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稠油热采技术,但是由于受诸多条件影响,需要对具体油藏注采参数进行优化。

用物理模拟的方法能尽快而且较为全面的认识蒸汽驱这一开发方式。

本文利用了高温高压蒸汽驱三维物模装置,以胜利油田稠油油藏为主要原型,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物理模型,通过蒸汽驱物理模拟方法研究注入压力、蒸汽干度、注汽速度等因素对稠油蒸汽驱的影响,探讨了蒸汽驱化学驱,得出了一些对现场生产有指导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稠油;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ABSTRACT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 large supply of energy crisis , heavy oil reservoirs are increasing oil exploitation, steam flooding is a relatively effective thermal technology, however, because many conditions of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reservoir, we need to specific reservoi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injection-produc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can quickly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eam flooding development way. Us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team flooding 3d objects in shengli oilfield, mould device for main archetypes of heavy oil reservoirs,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laboratory physical model, through the physical simulation study drives steam injection pressure, steam dryness, steam injection rate of factors such as the heavy steam flooding,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flooding steam flooding, obtained some guidance for field production.Keywords:Heavy oil;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model;Steam flooding; Improved oil recover目录第一章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蒸汽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2)3.油藏物理模拟的优势 (3)第二章稠油蒸汽驱物理模拟理论及机理研究 (4)1.稠油蒸汽驱物理模拟的理论基础 (4)1.1油藏物理模拟相似理论 (4)1.2油藏物理模拟相似准则 (5)1.3室内蒸汽驱实验相似参数的选择 (6)2.蒸汽驱油机理 (8)2.1加热降粘作用 (9)2.2原油受热膨胀机理 (9)2.3蒸汽的蒸馏作用 (10)2.4混相驱作用 (10)2.5乳化驱作用 (10)第三章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12)1.蒸汽驱三维物理模型装置 (12)2.蒸汽驱三维物模实验的基本步骤 (13)第四章蒸汽驱影响因素分析 (16)1.注入压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16)2.蒸汽干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18)3.注汽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21)4.蒸汽突破及突破后的处理办法 (22)5.蒸汽化学驱的研究 (25)第五章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前言第一章前言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稠油资源分布较为广泛,自1978年发现高升稠油油藏以来,先后又在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等地发现稠油油藏。

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1 物 理 模 拟 实验 研 究
1 2 3 在地层中推进 , 有效抑制蒸汽的超覆和窜槽 , 提高注 ( )注入 系统 ;( )物理 模 拟系 统 ;( )数据 采 集 4 入热能 的利用 率 卜 , 因此 能 够在 蒸 汽驱 开采 稠 油 系统 ;( )冷却计 量 系统 。
图 1 热 力 泡沫 复合 驱 物 理 模 拟 驱 替 实 验 流 程 图
维普资讯
9 6 \

7 2
∞ 踟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 ∞ 们 ∞ 加 m 0
20 07钲
物 理模 型为填 砂管 , 长 6 m, 管 0c 直径 为 3 8 .
c 填砂后 孔 隙度 为 3 . % , 透 率 为 4 9 m 。 m, 80 渗 .8
De 2o 7 c. o
文 章编 号 :10 2 3 (0 7 0 0 7 — 4 0 0— 64 20 ) 6— 0 1 0
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 采收率研究
庞 占喜 , 程林松 , 李春兰
( 中曰彳 油人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1 北京 昌平 124 ; .中同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 育部重点实验宰, 02 9 2 ‘ 北京 昌平 12 4 ) 029
摘要 : 蒸汽驱开采稠 油油藏 时存在蒸汽超覆和 蒸汽 窜流 , 降低 了蒸汽 的波及 效率。国 内外采用 注蒸汽的 同时添加 非 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 刘, 进行 热力泡沫复合驱 , 取得 了令人 满意 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 实验和数值模拟技 术 , 研 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 高稠 油采收率的机理及 开发 效果。 实验研 究表 明 : 蒸汽驱转 热力泡 沫复合驱后 , 驱油效率 在 蒸汽驱的基础上提 高 3 .% , 85 达到 8 , % 辽河 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 究表 明 : 10 热力泡沫复合驱 的采收 率 高于单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可行性研究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可行性研究

当注 入 的蒸 汽从 注入井 向生产井 流动时 主要形
成蒸汽带、 热凝析液 带和油藏流体带 , 蒸汽进入井筒
收 稿 日期 l 2 O 1 2 一l 1 —1 8
1 4 0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4 期
周 围形成饱 和蒸 汽带 , 在 饱 和蒸 汽带前 缘 , 由于 向地
S AGD 三 项技 术 为主 的二 次 开 发 。截 至 2 0 1 1年 年
0 . 1 2 ~O . 4 8 4 , 级 差最 大 3 2 倍, 一 般2 ~1 O 倍, 属均匀
型 ~较均匀 型 。
1 . 3 隔夹层 特征
底, 区块采 出程 度 已经 达到 2 6 . 6 8 。部 分水 平井 区 域 采 出程 度 已经超 过3 5 。 由于 采 出程度 高 、 地层 压 力低 , 水平 井吞 吐效 果变 差 , 局 部 区域 水 平井末 周期
进 行 了杜 2 2 9 块 兴 I组油 层 水 平井 吞 吐后 期转 蒸 汽 驱 试验 的可 行性 研究 [ 2 ] 。 试 验 区 井组 位 于杜 2 2 9块 主 体 部 位 , 含 油 面积 0 . 1 5 8 k m , 地质 储 量 4 i . 6 ×1 0 ‘ t , 生 产 层位 兴 I组 。 试 验前 累注 3 1 . 8 ×1 0 ‘ t , 累油 1 O . 8 ×1 0 ‘ t , 采注比 1 .
2 蒸汽 驱采 油机 理
O 9 , 采 出程 度 2 6 . O , 地 层 压力 3 . 3 MP a , 地 层 温 度
8 3 ℃。
1 试 验 区油藏 地质 特征
1 . 1 储 层 物 性
杜2 2 9 块 兴 I组储 层 物 性好 , 属 大孔 高 渗储 层 , 孔 隙度 在 2 8 . 1 ~3 3 。 5 , 渗 透率 9 8 8 . 5  ̄2 5 0 9 X1 0 叫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

88 |
2021年06月
多年的试验攻关,目前已在中深层特超稠油开发领域形成一套 有效的 HDCS 强化采油技术。多元热流体技术通过热降粘以及 波及系数增大等协同增产机理,国内已在新疆油田、胜利油田、 辽河油田以及渤海油田开展现场试验且增油效果明显。由于其 能够较好地适用于海上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开发,已在渤海油田 的稠油开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降低界面张力。多元热流体中的 CO2,可以不同程度的
溶解于油相和水相之中,降低油水两相的差异性,从而提高油 相的渗透率,实现产量提升。
3.3 多元热流体技术特点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发展较快,且各种技术都有其独到之 处,但是针对海上油田地质情况复杂的特点,多元热流体技术 更具优势。多元热流体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2 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流程
陆地稠油热采所使用蒸汽锅炉通常占地面积大且重量较 重,无法在海上直接使用。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海上平台利用 多元热流体发生器取代了传统锅炉。该发生器基于航空火箭发 动机燃烧喷射技术,将燃料、空气、水注入高压燃烧室中,生成 由 CO2、N2、水蒸气等所组成的高压多元热流体混合物,然后 将多元热流体混合物注入到热采井井筒内,既能够降低稠油粘 度,又能增加油层的压力,可以有效提高稠油开采率 [6] 。由于 多元热流体中的 CO2、N2 等气体与水蒸汽可以产生非常显著 的协同效应,因此与注蒸汽吞吐技术中水蒸汽单独加热油层相 比,能更为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实现增产与采收率的大幅提升。 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原理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参考文献:
[1] 刘群 .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化工管理, 2015(035):181.
[2] 梁伟,赵晓红,张紫军,等 . 多元热流体提高稠油油藏采 收率作用机理及应用 [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28(003):115117.

滨南采油厂稠油蒸汽驱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滨南采油厂稠油蒸汽驱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滨南采油厂稠油蒸汽驱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提高超稠油的采收率是油田采油技术的一个关键难题,滨南采油厂稠油油藏一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产量递减幅度较大,制约了区块开发效果。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滨南油田油藏的物性特点,对该区采用蒸汽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先导试验,试验中共注了四个轮次的蒸汽段塞,累积产油2.6336×104t,油汽比达0.283,采出程度15.6%,取得了较好的汽驱试验效果。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驱先导实验小井距滨南油田位于东营凹陷西北边缘,滨南-利津断裂带的西部,北依滨县凸起,南临利津洼陷。

主要为多油层、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

含油面积32.4km,地质储量7106万吨,可采储量1640万吨。

主要包括四套含油层系(沙一段、沙二段、沙三上、沙四下),其中沙二段、沙三下为主力油层,沙四上为高压低渗透油层,沙一段主要分布于滨一区东北部,面积较小。

油藏特征表现为:一,油层渗透率低,平均渗透率23.3×10um,非均质严重。

二,原油物性好(地下原油粘度12.4mps,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8972)。

三,油层天然能量不足,弹性产率低。

四,油藏水型以cacl2型为主,总矿化度65000mg/l。

一、蒸汽吞吐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1.吞吐周期数高,采出程度高该区两个老油田现有蒸汽吞吐井699口,平均单井吞吐高达7.8个周期。

其中:1~5周期307口,占43.9%;6~9周期163口,占23.3%;10周期以上井229口,占32.8%。

特超稠油加密吞吐采出程度平均高达25.8%,已普遍进入蒸汽吞吐后期阶段。

2.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蒸汽吞吐进入后期,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据吞吐井常规测试,超稠油吞吐区块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仅30.5~34.9%,相当于原始地层压力的三分之一。

3.排水期长,吞吐效果变差目前高周期吞吐排水期一般长达60~90天,井口出油温度大于45℃的生产天数仅占周期生产时间的13.2%,产量占22%,78%的产量是在周期后期低温期采出。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作者:王晓波亓彦铼卓振州杨成欧来源:《河南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四大稠油生产区:辽河油田、新疆油田、胜利油田及河南油田。

渤海油田稠油热采技术起步较晚,但储量丰富。

目前开发主要以常规开发为主,部分油田开展化学驱采油,热采处于探索试验阶段。

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海上油田特殊的环境条件、油藏类型和井型特点,介绍了稠油热采的几种常规技术以及海上稠油热采的探索应用和问题。

关键词:稠油热采;蒸汽吞吐;蒸汽驱;海上油田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5-0055-02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built four major heavy oil production areas: Liaohe Oilfield, Xinjiang Oilfield, Shengli Oilfield and Henan Oilfield. The thermal recovery technology of heavy oil in Bohai Oilfield started late, but it has abundant reserves. At present, 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way of development, chemical flooding is carried out in some oilfields,and thermal recovery is in the exploratory and experimental stag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several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of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 and the exploration, application and problems of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 in offshore oilfields,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servoir types and well characteristics of offshore oilfields.Keywords: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steam huff and puff;steam flooding;offshore oil field 目前,渤海湾地区发现的稠油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87.3%,其中地下原油黏度大于400mPa·s的稠油探明地质储量达2.466 9亿m3[1],热采潜力巨大。

滨南稠油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试验

滨南稠油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试验
21年 O 期 02 第 6
科技 一向导
◇ 科技◇ 能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滨南稠油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试验
孙 洪 卫 邓 宝宁 张 清 松 刘延 文 ( 利 油 田分 公 司 滨 南 采 油厂 山东 滨 州 2 6 0 ) 胜 5 6 6
【 摘 要】 了 索稠 油油藏 蒸汽吞吐开采后利 用蒸汽驱提 高油藏采收 率的 可行性 , 为 探 在单 8 块普通稠油油藏开展地质研 究及数值模拟研 3 究, 通过对注采井网、 转蒸汽驱 时机、 汽驱注采比、 汽驱注汽速度等参数优化研 究, 出了可供矿场 实施的推荐方案 , 提 开展现 场试验 。经过试验 ,
收率平均达到 6 %左右 0
1单 8 . 3块 蒸 汽 驱 开 发研 究
单 8 块稠油油藏构造形态为向西超覆 、 3 向东倾没 的单斜构造 . 纵 向上分为 5 个砂层组 . 中 N 4 其 g 为主力油层 . 油藏埋深 10 — 2 0 1 1 10 米 砂层厚度 l — 0 , 5 4 米 储层孔 隙度 3 . 空气渗透率 8 9 x 0 2 含 2 %, 4 1 . 1 %m . 5 油饱和度 6%. 0 泥质含量为 1一 5 地面原油密度 O 6 0 84 / j 1%, l . ~. 2g m. 9 9 e 地层水水型为 C C2 油藏类型为常温、 a 1 型。 常压 、 中高渗透 、 中深层 、 薄 其次是 N 3 . g 层 这两层 的剩余可采储量合计 2. x0t占7 . 同 6 5 14. 08 9 % 层层状岩性一 构造稠油油藏 . 含油面积 06 m . .k 2地质储量 14 14 5x 0t 时 N 2 N 5砂层组基本没有动用 . g、g 也是挖潜 的对象 。 11 . 蒸汽驱可行性分析 1. .2蒸汽驱参数优化设计 2 ( ) 比筛选标 准 . 1对 根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 司勘探开发研究 井 网井距 、 转汽驱时机 以及注采参数是影响蒸汽驱效果的重要 因 院 ( IE ) R P D 推荐蒸汽驱筛选标 准 . 8 块地 层物性 与原 油物性等指 单 3 首先开展注采井 网的优化对 比. 吞吐到底与转蒸汽驱开发方式的比 标符合一等汽驱标准 , 中有效厚度 、 隙度 、 其 孔 含油饱和度 、 渗透率等 素 . 较, 然后再进行转蒸汽驱时机 、 汽驱注汽速度 、 汽驱 阶段注采 比的优化。 优 于 一 等 汽 驱标 准 () 1注采井网优化 。根据油藏工程研究 , 出了现井 网、 提 扩边 2口 () 2 构造平缓 , 油藏封闭性好 , 适合蒸汽驱开发 。 地模显示单 8 块 3 井井 网、 扩边 5口井三种部署井 网, 针对三种井 网部署 . 分别进行吞 吐 超覆单斜构造 、 封闭断层遮挡 、 构造平缓 的特点有利于蒸汽驱 开发 。 局部转汽驱等开发方式对 比. 然后再优化推荐出注采井 网。 根据 () 3 原油粘度低 , 适合蒸汽驱开发。 8 块原油粘度低 , 单 3 粘度对温 到底 、 扩边 5口井井网f5 10米反七点法井 度的敏感性强 . 高部位原油粘度 6 0 — 0 0 P — 有利于蒸汽驱 不 同汽驱井 网下经济产油量 曲线 . 构造 0 0 70 m a . s 网) 的经济产油量最多 . 并且生产时间最短 . 因此开发效果最好 开 发 () 2 转蒸 汽驱时机优化 。根据 推荐注采井 网, 随着吞吐轮次 的增 () 4 地层水不活跃 , 适合蒸汽驱开发。地层水能量研究显示 . 8 单 3 油层 油层压力 下降 . 油井热连通逐 渐形成 , 吐 吞 块馆陶组仅第 4 5 、 砂层组有边水 , 水油体积 比小 (. 倍 、. 倍 )边 加 . 亏空量逐 渐增大 , 1 8 01 0 9 , 6周期后油层压力基本稳定在 50 a . MP 左右 . 比吞 吐 6周期 、 对 8周期 、 水不活跃有利于蒸汽驱开发 0 与吞吐 6 周期转蒸汽驱相 比. 吞吐 8 周期 () 5 弹性产率较低 , 油藏压力下降快适合蒸汽驱开发 馆陶组油藏 1 周期 三种转蒸 汽驱时机 . 0. 而 . %: 9 0 弹性产率较低 . 31x 0 m / P 。 仅 . 1 4 3 a 因此随着蒸 汽吞吐降压开采 . 3 M 油藏 转蒸汽驱少产经济 油量 7 t 采出程度增加 0 8 吞吐 1 周期 转 40 , . % 5 压力将越来越低 . 吐生产效果逐渐变差 。 吞 油层压力 的下降 . 有利于汽 蒸 汽驱少产经济油量 7 1t而采 出程度增加 1 9 () 3 注汽速度优化。 在汽驱阶段 . 注汽井 的注汽速度是影响汽驱生 驱开发 。 注汽速度太小 . 蒸汽井底干度得 不到保证 , 影 () 6 吞吐阶段热连通 已形成 , 适合蒸汽驱开发 。 根据多轮次吞吐后 产效果的一个主要 因素 , 注汽速 度太大 , 由于油藏 的非 均质性 . 汽窜现 象不可避 油井加热半径数模研究发现 . 随吞吐周期数增 多 . 加热半径增 大. 吞吐 响汽驱效果 : 同样影 响蒸汽驱效果。 针对单 8 块馆陶组油藏 . 3 对比注 汽速度 4 t / 初期加热半径上 升幅度较大 . 越往后上 升幅度变小 . 到第 6 周期 基本 免 , h 5 h 6/、t 当注汽速度为 5 6/ 、t 、t 7/ / h h. -t h时效果最佳 形成热连通 . 合转汽驱开发 适 () 4 注采 比优化 。对比注采 比 09 1 11时效 果 , .、. . 0、 发现 当注采 比 12油藏工程优化设计 - . 0的经济产油量最多 . 效果最佳 . 通过开展油藏地质研究 , 对纵向动用状况 、 平面动用状况 、 油层压 为 1 所 以单 8 3块最优方案为 : 蒸汽驱方案在吞 吐生产 6周期 . 油藏 压 力分布 、 油层温度分 布 、 开发潜力进行评价 , 化了蒸汽驱参数 , 优 并优 力降至 5 M a . P 后转蒸汽驱生产 . 0 汽驱 阶段注 汽井的注汽速 度为 5 6 —t / 选推荐现场最优方 案 h、 汽井底干度 4 %、 蒸 0 注采 比 1 . . 当油汽比小 于 0It 时汽驱结束 。 2 .5/ t 121开发 状 况 评 价 ..

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

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experimental well group Wa 60⁃H25 in Block Wa⁃59 of Liaohe oilfield, a 3D model is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theory and a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resistant core model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ermeabilities is made according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procedure and condition are designed, too. The transient liquid yield, transient oil production and the variations of watercut with time during the displacement are ob⁃ 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4 phases and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each phase is accu⁃ rately describ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model and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future experiments of heavy oil gravity flooding and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heavy oil development by gravity water⁃drainage assisted steam flooding. Keywords: Liaohe oilfield; Block Wa⁃59; heavy oil development; gravity water⁃drainage assisted steam flooding; 3D physical modeling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

稠油热采项 目一般投资较高 , 风险也 比普通油 藏开发大 , 因此选择适宜于蒸汽吞吐的油藏就显得 尤为重要。要做好这项工作 , 需要对油藏地质的各
蒸 汽 吞 吐开 采筛选 标 准 ( 1 j 表 ) 。
得出了我国的 力泄油 , 热水驱 , 电加热等 ) 还处在小规模的试验研 项参数进行研究评价。经综合研究 , ( 占 7 %) 蒸 汽 驱 ( 占 1%) 常 规 水 驱 约 8 , 约 0 和
位。
来亚洲 的稠油 开发得 到 了发展 。2 0世纪 8 0年代 初 , 国的稠油资源才开始工业性开发 , 20 年 我 至 02
产 量 已 达 130×l4, 0 ot 占全 国 原 油 产 量 的 8 。 %
20 年初 , 00 世界 上强化 采油的 日产量大约是 3 . 66 × 0t l4 其中热力采油的 日产量约为 2 . ×l', , 07 ot约
占强化 采 油 的 5 .% , 见 稠 油 热 采 在 强 化 采 油 66 可
1 蒸汽吞吐 采油原理和开 采特 征
1 1 筛选 标准 .
中占 主导地位l。在热力采油中, 有 2 ] 注蒸汽开采 的 产量约 占9 %, 7 其次为火烧油层 , 产量约 占热力采
油 的 22 , 它 的热 力 采 油 方 法 ( 蒸 汽 辅 助 重 .% 其 如 究 阶段 l。我 国 目前 稠 油 开 发 主要 包 括 蒸 汽 吞 吐 3 ]
蒸汽吞吐工艺施工简单 , 收效快 , 不需要进行 特别的试验研究 , 可以直接在生产井实施 , 边生产 边试验 , 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尤其在某些油 藏条件下 , 例如油层厚 , 油层埋藏浅 , 井距小 , 特别
是重力 排 油能力 达 到经 济产 量 时 , 汽吞 吐可 以获 蒸

SYT6510-2000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SYT6510-2000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4.5.7 监测系统 监测 内 容 及要求按 SY/1'61 02执行。
4.6 钻采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4.6.1 钻井和完井工程设计 4.6.1.1 根据设计井性质和地层情况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套管程序、钢级、螺纹类型、尺寸及完 井方式。 4.6.1.2 合理设计钻井液性质、钻开油层方式和油层保护技术。 4.6.1.3 采用加砂水泥和预应力固井,固井质量要确保封隔地下油气水层,以免发生管外窜槽 ,水 泥返至地面。
发现 井 的 发现时间及构造位置;地震工作量、测线密度及成果;探井和评价井井数、井号及其取 心 、分析化验评价资料 ;测井 、测井解释成果及地层测试情况
4.1.3 试 油简 汉
国家石油 和化学工业局 2000一12一25批准
2001一06一01实 施
SY /' I' 6 5 10 - 2 00 0
1 范围 ···························································· ···············································…… 1

引用 标准 ······································································································…… 1 内J 开发方案设计的原则 ····················································,····························,···…… 1 4 开发方案设计的内容 ··················································································,,······…… t ﹄勺 开发方案报告的编写要求 ·····,···················································.·. .......……,.… ,…… 4

探讨稠油油藏蒸汽驱影响与控制因素

探讨稠油油藏蒸汽驱影响与控制因素

研究。 以油田稠油油藏的平均油藏地质参数为基础, 建立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 井 组概 念模 型 , 采用 油藏 数值模 拟方 法 , 系统 剖析 了各种 关键地 质控 制 因素对 水 平井 蒸汽 驱开 发效果 的影 响 。 影 响水平 井蒸 汽驱热 采 的地 质 因素较 多 , 这里 主要 探讨 了油藏 关键地 质控制 因素 ( 储层 渗透率 、 原油 饱和度 、 储层 非均质 性和 地层 倾 角 ) 的 影响 , 并 建立 了各 因素 之 间的相 关 关系 图版 。 1储 层渗 透 率对 水平 井蒸 汽驱 的 影响 以普通稠油为例 , 当储层渗透率从2 0 0 mD 变化到3 0 0 oD r 时, 井组水平井蒸 汽驱 的开 发效 果 明显好 转 , 净产 油 曲线变化 幅度 较大 , 储 层渗 透率 达到 3 0 o r n D 以后 , 井组 水平井 蒸 汽驱 净产 油的变化 幅度减 缓 , 再改善 储层 的渗透 陛, 对 水平 井蒸 汽驱 的开 发效果 影 响不大 。 分析原 因为 : 油层 渗透率越 大 , 地层流 体渗 流阻 力 越小 , 流 动能力 越 强, 开 发效果 越好 。 这 里的3 O 0 mD 就是前 面说 的储层水 平井 蒸汽驱 的渗透 率极 限。 可以看 出 , 普 通稠油 、 特稠 油 、 超稠油 、 特超 稠油 油藏水 平 井 蒸 汽驱 的渗 透率 极 限分 别是 3 0 0 mD、 5 0 0 mD、 8 0 0 oD r 和1 2 0 0 oD。 r 根据 不 同油 性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的极限渗透率值 , 建立了水平井蒸汽驱储层渗透率与 原 油粘 度 的相 关关 系 , 关系 式为K= 0 . 0 0 9 2 7 o + 2 7 1 . 8 6 , 以此 可 以指导 其它 稠油 区块水 平 井蒸 汽驱 的筛 选 。 2原油 饱 和度 对水 平井 蒸汽 驱 的影 响 稠油油 藏水 平井蒸 汽驱前 的含油饱和 度对 汽驱采 收率影响很 大 。 针 对不 同 油 性 的稠油 油藏 , 模 拟研 究 了不 同含 油饱 和度 时水平 井蒸 汽驱 的开 发效果 。 不 管 哪一 种油 藏类 型 , 随着 原油 饱和度 的增 大 , 井组 的采 收率和 净产 油量都 逐渐 增加 。 分 析原 因为 : 含油饱 和度增 加将 降低蒸 汽驱的 热损失 。 大部 分热量将 用于 加 热原 油 , 蒸汽 热利 用率提 高 , 原 油饱和 度越 低 , 含水饱 和度 相应 越高 , 从 而使 注入 的 热量 过多地 消耗 在对 地层 水的 加热上 , 热利用 效率 降低 [ 3 L 各种 油性 的 含油 饱和 度极 限分别 是 : 普通 稠油 3 5 %、 特稠 油3 8 %、 超稠 油4 & / o 、 特 超稠 油4 5 %。 根据 不同油 性稠 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驱 的含油饱 和度界 限值 , 建立 了水平井 蒸汽 驱含油饱和度界限与原油粘度的相关关系, 关系式为S o =3 5 . 1 3 9 e 2 E - 0 6/ . 1 O 。 3储 层 非均 质性 对水 平并 蒸 汽驱 的影 响

浅薄层特稠油过热蒸汽驱开发研究与试验——以楼资27井区为例

浅薄层特稠油过热蒸汽驱开发研究与试验——以楼资27井区为例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第2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11)02-0076-03浅薄层特稠油过热蒸汽驱开发研究与试验以楼资27井区为例关群丽(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摘要:针对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特点,开展了转过热蒸汽驱开发方式可行性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适合进行过热蒸汽驱开发,较湿蒸汽驱提高采收率8.24个百分点,油汽比提高0.077。

对浅薄层特稠油油藏过热蒸汽驱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出四个井组进行过热蒸汽驱试验,预测汽驱阶段采出程度26.28%,蒸汽吞吐+汽驱采收率49.61%。

关键词: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蒸汽吞吐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过热蒸汽驱;提高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13.3文献标识码:A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6层含油面积0.45 km2,地质储量47104t。

埋藏深度为135.0~298. 0m,油层厚度较薄,纵向上单层厚度一般在1~3m 左右,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8749mPa s,属浅薄层特稠油油藏[1-2]。

自2003年投入开发,截止2009年5月底,6层平均单井吞吐7.6个周期,累积注汽27.65104m3,累积产油9.65104t,累积产水19.15104m3,综合含水66.5%,累积油汽比0.35,采油速度3.73%,采出程度20.5%。

楼资27井区经过五年多的蒸汽吞吐开采,蒸汽吞吐开采效果越来越差,如何进一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是楼资27井区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此,2009年在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开展了4个100m井距反九点井组的过热蒸汽驱试验,已经见到初步开发效果[3]。

1转换开发方式的必要性1.1采出程度高、自然递减率逐年加大,继续吞吐开采稳产难度大楼资27井区经过蒸汽吞吐开采,6层采出程度达20.5%,单井采出程度11.0%~30.0%,单井采出程度大于20%的井数占总井数的51.2%。

蒸汽驱后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蒸汽驱后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年4月谢建波.蒸汽驱后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5蒸汽驱后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谢建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针对辽河油田齐40蒸汽驱开发中,由于蒸汽与原油黏度的差异和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蒸汽超覆和指进的问题,研究了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

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体系可以改善油水流度比,泡沫的封堵作用减弱了蒸汽超覆作用,起泡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可以提高波及系数。

该体系的性能较好,驱油效果明显。

关键词泡沫复合驱稠油性能评价阻力因子蒸汽驱目前稠油的开发方式以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技术为主,辽河油田齐40块在注蒸汽开发过程中,由于蒸汽与原油黏度的差异以及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蒸汽超覆和指进,降低了注蒸汽波及系数。

热空气泡沫复合驱油技术是在注蒸汽开采后期注入起泡剂和热空气,复合物在孔隙运移过程中形成泡沫,降低驱替介质的流度。

泡沫可以封堵高渗孔道,使后续驱替液均匀地在油层中推进,提高波及系数。

而且起泡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洗油效率。

齐40块于1987年投入蒸汽吞吐开发,1998年10月开始汽驱先导试验,2005年6月进入全面转驱阶段,目前莲花油层采出程度为46.8%。

应用蒸汽驱开发后期辅助技术是区块产量稳定的重要保障。

1原料和仪器环氧氯丙烷(ECH)、漠乙基磺酸钠、氢氧化钾、乙醞溶液、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均为分析纯;烷基胺,工业纯;蒸憎水。

DF-101S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RE-5299旋转蒸发仪,北京华兴科学仪器厂;TWCL电子调温油浴锅,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IR-420红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YZG真空干燥箱,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SHA-CA水浴恒温震荡器、FA-1104电子天平,上海市仪器总厂。

2泡沫体系的优选2.1发泡剂由于单一发泡剂的泡沫性能不佳,室内实验一般采用发泡剂的复配体系来评价其泡沫性能。

稠油油藏注采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稠油油藏注采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物性 、开 发 现状 ,采 用油 藏数 值模 拟方 法 ,对井 网和注采 参 数进行 选 择和 优化 ,得 到合 理 的方案 ,以期 为油 田实 际开 发提 供指 导 。
1 油 田地 质 概 况
新 疆 油 田 M 区块 位 于准 噶尔盆 地北 部 ,该储 层 沉 积 环境 总体 上 呈 海相 向陆 相 逐 步过 渡 趋 势 ,开发
择 尤其 重 要 。 目前 ,蒸 汽吞 吐 主要 针对 超稠 油开 发 ,对 于普通 稠 油油 藏实行 热水 驱 和蒸 汽驱是 经 济有效 的开 发方 式 ] ,且 注采参 数 对热 采 效果 起 着 决 定 性 的作 用 。为 了在 实 际 开 发 过 程 中取 得 较 好 的开 发效 果 ,必须 对 注采参 数进 行合 理 的优 化和 调整 。为 此 。笔 者 针 对 新疆 油 田 M 区块 的具 体地 质 特 征 、流体
指 标 对 五 点 井 网 和 九 点 井 网进 行 井 网优 选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热 水 驱 和 蒸 汽 驱 的 注 入 参 数 进 行 了优 化 计 算 , 推 荐 了开 发 方 式和 注 采 参 数 的 优 化 方 案 ,并 对 生 产 效 果 进 行 了预 测 , 得 到 了相 应 的 开 发 指 标 。 该 研 究 结 果 为 新 疆 油 田 M 区块 的高 效 开 发 提 供 了一 定 的 理 论 参 考 和 借 鉴 ,对 同 类 稠 油 油 藏 的开 发 具 有 一定 的 指 导
[ 收稿日期]2 0 1 3—1 o 一2 3 [ 作者简介]万小进 ( 1 9 8 7~ ) ,男 ,硕 士 生 ,现 主 要 从 事 油 气 藏 数 值 模 拟 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 。
第 1 1卷 第 2期
万 小 进 等 :稠 油 油 藏 注 采参 数 优 化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蒸汽超覆研究

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蒸汽超覆研究

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蒸汽超覆研究周鹰【摘要】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技术井网结构复杂,蒸汽腔的控制和超覆机理有别于传统蒸汽驱,需要结合不同原油黏度特点和蒸汽腔控制特点进行理论探索.考虑启动压力梯度、蒸汽前缘上边界变化和拟流度比,对蒸汽超覆理论进行推广,简化蒸汽超覆系数,得到液相等压面及蒸汽相前缘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方法与数值模拟软件结果一致,同时直观展示了液相等压面及蒸汽相前缘变化趋势,揭示了蒸汽相超覆及前缘滞后规律.该研究可为明确蒸汽超覆程度,提高蒸汽前缘波及效率,进一步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理论指导.【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蒸汽超覆;蒸汽相前缘滞后;压力梯度【作者】周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40 引言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采用立体井网结构有效缓解了传统蒸汽驱采注比低和汽腔控制难题,但其驱替过程与蒸汽吞吐仍相似。

由于油藏流体与热蒸汽之间存在显著的密度差,导致蒸汽超覆于原油之上流动,纵向上形成重力超覆带[1-5],蒸汽聚集在油层顶部,增加总散热面积,加剧热量的散失[6-10]。

因此,针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控制蒸汽腔变化,充分利用蒸汽超覆作用扩大蒸汽波及区域,极大程度地发挥重力对热流体的泄流作用成为蒸汽超覆机理研究的关键[11-14]。

然而,中深层巨厚砂岩稠油油藏特点及直平组合复杂的井组结构也使得其研究更为复杂[15-17]。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独特的井网结构,对蒸汽超覆系数进一步简化,并建立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蒸汽前缘上边界变化和拟流度比的蒸汽前缘数学模型。

同时,借助数值模拟软件,直观展示液相等压面及蒸汽前缘变化趋势,对蒸汽前缘滞后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针对稠油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研究蒸汽超覆机理对于有效地利用蒸汽超覆作用、提高蒸汽波及体积,进而提高多周期吞吐阶段油藏的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8-24]。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转蒸汽驱方案研究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转蒸汽驱方案研究

特稠油油藏吞吐后转蒸汽驱方案研究【摘要】以河南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实际生产资料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条件及转驱方案。

研究表明,试验区吞吐后转蒸汽驱最佳井网为目前井距、反九点井网,合理转驱时机为吞吐5个周期后转驱。

通过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方案优化设计,优选出最佳方案为试验区部分井继续吞吐5个周期后再转入汽驱,发生汽窜后对注汽井采用间歇汽驱方式。

后期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上产及相似油田改善热采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特稠油蒸汽驱数值模拟试验楼资27试验区位于井楼油田三区南部,原始地层压力2.63 mpa,原始地层温度26.7℃,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18749.0 mpa·s,属浅薄层特稠油油藏。

lz27井区常规试采产量低,蒸汽吞吐已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随着周期数增大效果明显变差,由于油层比较薄,吞吐转驱能否取得成功,转驱条件和时机又是怎样的,需要通过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给予回答。

1 转驱的条件与井网研究由于影响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效果的因素很多,单因素研究工作量大,也不够科学,所以在进行转驱条件研究时,采用了全排列的方式,即对每一个粘度值,分别作出其对油藏深度、有效厚度、纯总比的全排列,最后得到46个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预测[1]。

相应的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在150~300m范围,特稠油在 100×140井网下都可以进行吞吐转驱。

粘度在10000、20000、40000mpa.s下的临界厚度分别为:3.7、4.2、6.2m。

要保证蒸汽驱效果,转驱时的起始含油饱和度最好不要低于0.45。

通过数值模拟五点法和反九点法井网,在注汽速度为80t/ d,井底干度为0.6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反九点法能取得较好的开采效果。

2 转驱时机根据对lz27井区31917井组的数模研究,吞吐五个周期(采出程度 22.39%)后,油层压力平均下降到2.02mpa,油层温度平均升高12℃,已形成大面积的热连通。

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可行性及先导性试验

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可行性及先导性试验
维普资讯
J 天fld 汉c l ;)8.8 ou o 石no学n ae学y .10一0 V5第期 o a气 油 o (P 0e月 l u lO报( T ngJ I F2 ・ N 油 然 i G 石 o J b 一 r a 江 h 院 s 2 ・ 0 . 1

1 . 4 ,为 同温 度热 水驱 残余 油饱 和 度 的 3 . %~4 . %。 59 78 83
2 2 蒸 汽驱起 始 含油饱 和 度 。
在蒸 汽吞 吐开采 结束 时 ,也 即转 人蒸 汽 驱开采 时 的平 均起 始含 油饱 和度 ( 。 Si )对蒸 汽驱 开采 效果 至 关重 要口 , 。值越 大 ,蒸汽 驱采 收 率和 油汽 比越 高 ;反之则 越小 。显然 存 在一 个经 济极 限值 。在 孔 隙度 St 为 2 % 、2 、3 %和 3 的条 件下 ,模 拟 了蒸汽 驱起 始含 油饱 和度对 蒸 汽驱 效 果 的影 响 ( 1 。当 o 5 0 5 图 )
积系数 1 0 ( :括 号 内数据 为 平均 值 ) .4 注 。
2 蒸 汽驱 的 可 行 性 研 究
2 1 高温驱 油试 验 .
据 井楼 油 田一 区 Ⅲ9 层 ( 类似 于泌 浅 1 0断块 I 9 )高温 驱油试 验 ( 1 V 层 表 )研 究 表 明 ,蒸汽 驱 的驱
油 效率 明显 高于热 水驱 ,2 0 O ℃蒸汽 驱 的驱 油效 率 可 达 7 . 7 5 6 %~ 8 . 1 ,残 余 油 饱 和度 降 到 1 . 7 O 8 2 4 %
河 南 油 田超 稠 油 油藏 蒸 汽 驱 的 可 行 性 及 先 导 性 试 验
肖卫 权 ( 地质大学 ( 中国 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1o8) o3 o 高 孝 田 ,张 玉霞 ,朱 军 ,闰 永 芳 (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室, 河南 南阳433) 7 12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

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油藏敏感因素研究
1、模型的建立 (1)注氮气井组 以980141井为中心,9口井, 模拟面积0.0441km2 垂向上划分7个层,其中第1、 3、5、7为隔层,第2、4、6层 为生产层模拟J3q22-1、J3q22-2、 J3q22-3层 不均匀网格:x×y×z= 30×36×7=7560个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在新疆、辽河、胜利等油田已有应 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规模应用于克拉玛依九7+8区齐古组特超稠油油藏为国内尚
属首次,其注氮适应性、作用机理、操作参数有待深入研究; 开展特超稠油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数模科技攻关,
为改善特超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超稠
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对九 7+8 区及类似特超稠 油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辽河油田 、克拉玛依、八面河油田面120区 块、乐安特稠油油藏有应用,但象九7+8区类 似粘度的油藏大规模开发还很少。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前言 特超稠油开发技术及应用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注氮气加蒸汽吞吐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油藏敏感因素研究 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参数优选 典型井区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认识与结论
九7区
九8区 合计
155.6017
30.7665
111.1224
706.4384 817.5608
2.3
1.8 1.9
0.20
0.21 0.21
72
77 76
7.3
9.2 8.9
781.5501 164.4143 937.1518 195.1808
2006年9月九7+8区月注水平7027t/d,产液水平5692t/d,产油 水平1265t/d,月度含水78%,月度油气比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特稠油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研究摘要: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海上油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

特稠油是一类含有大量碳氢键的粘度高、沸点低的油类物质,其在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超临界蒸汽(SC-HP)驱物已成为有效推动特稠油在油井中的流动的技术。

然而,特稠油的流动特性与SC-HP驱物技术和蒸气压力模型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海上特稠油的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的技术。

本文探讨了特稠油与蒸汽驱物技术以及蒸气压力模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方法。

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实验装置,用于验证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的有效性。

此外,本文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海上特稠油的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以便确定特稠油的流动特性。

键词:特稠油;超临界蒸汽;模数模一体化
1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开发海上油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特稠油是一种含有大量碳氢键的液态物质,其粘度高、沸点低,在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为了达到生产目的,特稠油应能在油井中有效的流动。

然而,由于特稠油的粘稠性质,传统的抽油法通常无法有效地释放特稠油,而进而影响油田的生产活动。

开发海上特稠油的关键技术是超临界蒸汽(SC-HP)驱物技术。

SC-HP驱物投入油井之后,可以有效地将油管壁上的特稠油附着物脱
离,从而提高采出率,发挥作用。

然而,与传统的蒸气压力模型技术相比,SC-HP驱物技术与特稠油的流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尚未获得充分的研究和验证,因此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谨慎性。

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海上特稠油的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

首先,本文探讨了特稠油的流动特性与SC-HP驱物技术以及蒸气压力模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方法。

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实验装置,用于验证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的有效性。

最后,本文运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海上特稠油的超临界蒸汽驱物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以便确定特稠油的流动特性。

2稠油流动特性
特稠油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液态物质,其粘度和沸点都相对较高,且其在油井中的流动特性很受到影响。

所以,研究特稠油的流动特性是确保开采过程顺利运行的关键步骤。

2.1度
粘度是衡量液体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粘度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液体的粘度越大,其流动性也就越小。

特稠油的粘度要比其他类型的油类物质高出许多,因此如何有效地释放特稠油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态
液体的相态对其流动性也有很大影响,液体能够渗入油管壁上特稠油的流动相当于液体的膨胀,需要考虑液体、气体和膨胀剂在油井
中的变化情况。

同时,油藏中的温度、压力也会影响特稠油的流动。

因此,开发特稠油的关键之处在于正确掌握液体、气体和膨胀剂在特稠油油井中的变化情况。

2.3入流量
特稠油的流动受到液体的强度和流量的控制,泵入流量范围越大,特稠油的膨胀则越强,从而可以有效地释放特稠油。

此外,泵入流量也会影响油井产出功率。

因此,正确掌握泵入流量对提高特稠油开采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临界蒸汽驱物技术
超临界蒸汽驱物技术(SC-HP)是一种用于开采特稠油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将一定强度的超临界蒸汽驱物投入油井,从而推动油管壁上的特稠油进行膨胀和附着物的脱离,有效提高特稠油的采出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