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入门
成本核算工作基本知识
![成本核算工作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4ce8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6.png)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可靠性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耗费为基础, 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成本核算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 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确保信息 质量。
一致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成本核算应当遵循统一的核算方法和程序 ,确保前后各期一致,提高数据可比性。
应当以权利已经形成、责任已经承担为基 础来确定各期的费用,确保费用归属期与 实际经济业务发生期一致。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核算误差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成本核算操作规程,确保各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 程进行操作,降低误差。
内部审计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及时发现 和纠正问题。
培训与考核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成本核算意识和技能;建立考核机制,对核 算结果进行评估和奖惩。
持续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06
成本核算的改进和发展
引入信息技术提高核算效率
1 2
自动化处理
利用信息技术,如ERP系统、成本核算软件等, 实现成本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计算,减少人 工干预,提高核算效率。
数据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共享, 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
3
数据分析与挖掘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 现成本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采用自动化工具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成本核算软件,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数据准 确性。
遵循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01
熟悉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成本核算工作合法合规。
遵循会计准则
02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确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1c92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f.png)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嘿呀,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这五种成本核算方法!听好啦!
先说说品种法哈,就好比你开了个水果店,每种水果就是一个品种呀。
你得把卖苹果的成本单独算算,卖香蕉的成本也得单独拎出来,这就是品种法!比如你进了一批苹果花了 1000 块,这 1000 块就是这批苹果的成本啦。
再来讲分批法,哎呀,就像你接了几个不同的订单一样。
每个订单的成本你得单独核算清楚呀!比如说你接了个做蛋糕的订单,为了这个订单买的材料、花费的人工,那都是这个订单的成本呀,这不就是分批法嘛!
接着是分步法,哇塞,这就好比爬楼梯,一步一步来!比如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呢,那每道工序的成本都得算清楚,最后加起来就是总成本啦!像做个手机,零部件生产算一步,组装算一步,每一步的成本都要搞明白呢。
还有分类法呢,这就像把东西分类放好一样。
对那些差不多的东西放在一起算成本,简单又清楚呀!例如同一类的文具,把它们的成本一起算咯。
最后是作业成本法,这可牛啦!就好像给每个作业都贴上了价格标签。
比如说包装作业,运输作业,它们各自的成本都得算清楚呀!
总之呀,这五种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各的用处和好处呢,咱可得根据实际情况选对方法呀,这样才能算出最准确的成本呢!。
成本核算基础
![成本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af527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1.png)
成本核算基础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指通过对企业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归集,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核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经营费用和利润等关键指标,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重要性。
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归集的过程。
它涉及到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销售配送和管理等诸多环节,是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之一。
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通过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归集,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成本信息。
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作业订单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作业订单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且产品品种较多的企业,它通过给每个作业或订单建立成本中心,对成本进行计算和归集。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连续且相对稳定的企业,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并按照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归集。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工作标准和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进行核算,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的来源和变动情况。
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和经营费用,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利润情况,分析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资金回报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此外,成本核算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合理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总结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归集,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13d6d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1.png)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我在成本核算这事儿上可折腾老久了,总算摸到点门道,今天就跟你唠唠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我最开始干这个的时候,完全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最基本的得先把成本给分成几大块儿,像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还有制造费用这些。
这就好比做饭,直接材料成本就是你食材花的钱,直接人工成本就是你请人洗菜炒菜做饭花的工钱,那制造费用就像你厨房的那些水电费、炉灶折旧啊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就拿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来说,我试过按实际成本法计算。
这方法听起来简单,就是你材料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呗。
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真把我给搞懵了。
每一次原材料进货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一会儿贵一会儿便宜的。
比如说要生产一种产品,用了好几批不同进价的原材料,那到底该怎么算这个产品里材料的成本呢?我刚开始特别死板,就按照最早进货的价格算,结果最后成本差很多。
后来我才知道还有加权平均法这种好东西。
就是把每次进货的金额和数量相乘,权重按照进货量或者金额来算,最后算出一个平均的价格来计算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我也走了不少弯路。
曾经我以为把每个人的工资直接加起来就算完事儿,可是这里面有很多工时的问题被我忽略。
有些员工生产一个产品可能用很长时间,有些就很短时间,这造成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就尝试按照不同产品算工时,再匹配对应的人工工资才算对。
制造费用就更麻烦。
因为它是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凑起来的。
我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分摊到每个产品上,试过平均分摊,不管产品生产复杂还是简单都分配一样的制造费用。
后来发现这样不对,那些复杂的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应该更多,所以就得根据产量或者工时或者一些合理的标准去分摊制造费用。
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我还发现资料的收集特别重要。
你要是资料不全或者数据有错误,那算出来的成本就全错了。
我之前就因为记录一个原材料的用量记错了,最后整个成本核算都乱了套。
所以一定要仔细准确地记录各种相关的数据。
而且核算方法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有的企业生产比较单一,有些就比较复杂,这时候选择适合的方法就很关键了。
成本核算六个步骤
![成本核算六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a9993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成本核算六个步骤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成本核算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不,成本核算就像搭积木,得一步一步来,才能搭出稳稳当当的“高楼大厦”。
第一步,确定核算对象。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自己要给谁算这笔账呀,是一个产品呢,还是一个项目呀。
可别瞎算一气,不然那不就乱套啦!就像你要去参加一场比赛,总得先搞清楚比的是啥吧。
第二步,收集成本数据。
这可太重要啦!没有这些数据,你拿啥去算呀。
就像做饭没有食材,那能做出啥美味佳肴来。
得把各种开销啦、花费啦都细细地记录下来,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马虎。
第三步,划分成本项目。
哎呀呀,这就像是把不同的东西分类放好。
不能把苹果和橘子混在一起算呀,得分清楚哪些是材料成本,哪些是人工成本,哪些又是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
这样算出来的账才清楚明白呀。
第四步,计算总成本。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把之前分好类的成本都加起来,看看一共花了多少钱。
就好像你把自己一个月的开销都加在一起,就知道这个月花了多少银子啦。
第五步,计算单位成本。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算一算每个产品或者每个项目平均花了多少钱呀。
这可有用啦,能让你清楚知道成本的高低,以后好做决策呢。
第六步,进行成本分析。
这就像是给成本算的账来个“体检”,看看哪里花多了,哪里还能省省。
然后根据这个分析来调整策略,让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这多重要呀,你说是不是?咱打个比方啊,你开了个小店卖蛋糕。
你得先确定是算某个蛋糕的成本呢,还是所有蛋糕的成本。
然后把做蛋糕用的面粉、鸡蛋、糖这些的花费都记下来。
再把成本分分类,做蛋糕的材料是一类,你自己的工钱又是一类。
接着算出做这些蛋糕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算出每个蛋糕平均成本是多少。
最后分析一下,哪种蛋糕成本高了,是不是得改进一下做法或者找更便宜的材料呀。
成本核算这六个步骤,可真是一个都不能少。
少了哪一个,都可能算出来的账不准确。
咱做事儿就得认真仔细,把成本核算得明明白白的,这样才能让咱的生意或者工作做得更好呀!你说呢?。
基础会计成本核算知识点
![基础会计成本核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8d22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d.png)
基础会计成本核算知识点会计是企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记录、分析和总结企业的财务活动,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成本核算就是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的会计成本核算知识点。
1. 成本的定义和分类成本是企业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用于获取或生产商品或服务的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等。
2. 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将成本与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对应,确定各个环节的成本,并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和决策依据的一项会计工作。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核算法、过程成本核算法和批次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核算法适用于生产单个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追踪和记录每个作业的成本,最终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过程成本核算法适用于连续生产多个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批次成本核算法适用于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会有一批次的变动的情况,通过将成本按照批次进行核算。
3.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有效的成本控制需要进行成本预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措施等。
成本预算是在企业策划阶段通过对成本的评估和分析来确定预期的成本水平,进而为企业的决策和计划提供指导。
成本分析是通过对成本的详细分析,找出成本的成因和结构,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控制措施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来降低成本。
4. 与成本相关的会计报表成本核算的结果将体现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成本相关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成本明细表、成本费用表和成本收益表。
成本核算入门探索企业生产成本
![成本核算入门探索企业生产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09b5c0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f.png)
成本核算入门探索企业生产成本成本核算入门:探索企业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决策起到关键作用。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控制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企业生产成本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
一、生产成本的定义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
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投入的材料费用,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如工人的工资;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费用,如设备折旧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等。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不同作业或者作业过程来核算生产成本。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工序较多的企业。
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或工序,然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来计算每个作业或者工序的成本。
2.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分为不同的部门,然后按部门来核算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
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来计算每个部门的成本。
3.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指将作业成本法和部门成本法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根据产品的特点、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需求等因素来选择适用的核算方法。
三、生产成本的控制与优化对于企业来说,控制和优化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和优化方法:1.制定成本预算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包括各项生产成本的预估和分配。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和分配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追踪成本变动企业应该对成本的变动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3.优化生产过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初级会计辅导成本核算
![初级会计辅导成本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41220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6.png)
初级会计辅导成本核算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分类、归集、分配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
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项目、作业等。
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例如,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产品通常是成本核算的主要对象;而对于服务业企业,服务项目或作业可能是成本核算的重点。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在品种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一般按月计算产品成本。
2、分批法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械制造等企业。
在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一般不存在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问题。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等企业。
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三、成本核算的流程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2、设立成本项目成本项目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设立合理的成本项目有助于清晰地反映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情况。
3、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则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4、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归集和分配完生产费用后,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a638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7.png)
成本会计核算的7个方法
嘿,今天来给你讲讲成本会计核算的 7 个方法哈!
第一个,品种法。
就好比你开了个水果店,每种水果都单独核算成本,这就是品种法啦。
比如说苹果,它的进价、运费这些加起来,就是这一批苹果的成本呀。
第二个,分批法。
想象一下你接了几个不同的手工订单,每个订单单独算成本,这和分批法很像哦。
像那个特别定制的手工包包订单,它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都是单独算的。
第三个,分步法。
就像做蛋糕一样,做蛋糕有好多步骤吧,每个步骤的成本都要算清楚,这就是分步法啦!比如做蛋糕的第一步搅拌原料,这部分的成本得单独拎出来算。
第四个,分类法。
可以把它想成整理衣柜,把衣服按照不同类型分类,然后计算每类的成本。
比如把上衣归为一类,算一下所有上衣的总成本。
第五个,ABC 成本法。
这就如同把你的朋友分成重要的、一般重要的
和不重要的,重点关注重要的那些人的成本。
像公司里主要的几个大产品,就重点核算它们的成本。
第六个,作业成本法。
好比你打扫房间,擦桌子是一个作业,扫地是一个作业,每个作业的成本都要搞清楚呢。
像生产线上的每个操作步骤,都当作一个作业来算成本。
第七个,标准成本法。
这个就像是定个目标体重,然后和实际情况对比,看差距是多少。
在工厂里,设定一个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分析。
怎么样,这 7 个方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这么重
要又有趣呢!。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讲义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61b05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a.png)
成本核算基础知识讲义一、成本核算的定义与重要性成本核算,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
它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成本核算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只有清楚了解产品的成本,才能合理地确定售价,既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环节成本过高,从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再者,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比如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是否开发新产品等决策,都需要以成本核算的结果为参考。
二、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指需要计算成本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
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产品、一个生产批次、一个服务项目等。
而成本核算的范围则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制造费用则较为复杂,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设备的折旧费、水电费、修理费、办公费等间接用于生产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是准确核算成本的前提。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一)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比如发电、采掘等。
(二)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服装加工等。
(三)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比如纺织、冶金等。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的流程(一)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如前文所述,这是成本核算的首要步骤。
(二)设置成本核算的账户常见的成本核算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等。
会计基础成本核算知识点
![会计基础成本核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15ab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a.png)
会计基础成本核算知识点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中,成本核算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的各类费用进行精确计算和分类,为企业提供正确的经营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会计基础成本核算相关的知识点。
一、成本分类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计量或追溯到成本对象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而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计量或追溯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此外,还可以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而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如房租、管理人员薪资等。
二、成本核算方法1. 加权平均法:即将期初库存与期末库存进行加权平均,用平均单价乘以销售量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较多、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2. 先进先出法:即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先后顺序,将最早进入的产品视为最先消耗,用其进价乘以销售量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较少、价格波动较小的情况。
3. 后进先出法:即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先后顺序,将最晚进入的产品视为最先消耗,用其进价乘以销售量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较少、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三、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是指通过管理手段,降低和控制企业的各类成本。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提供适当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成本分析则是通过对成本的分解和分析,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有差额分析法、边际贡献法等。
四、成本与价格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确定产品价格时,除了考虑产品的成本外,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因素。
如果仅仅以成本作为定价的依据,可能导致销售价格过高或过低,影响企业的利润。
五、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成本会计基础入门
![成本会计基础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9a47fd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4.png)
成本会计基础入门一、什么是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一种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主要用于收集、分析和报告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它不仅帮助管理者了解产品成本,还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通过建立适当的成本控制和分析体系,企业能够有效管理资源、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在管理决策、预算编制、产品定价等方面起着重要支持作用。
通过账务记录、成本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实现与生产效率、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此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知识对于任何想要成功管理企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成本会计的功能成本会计具有多项功能,其核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各类原材料、人工费用、水电费及其他制造费用进行系统化记录与分类的方法。
通过成本核算,管理者能清晰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成伙成本。
提供决策支持成本会计的数据分析能支持管理层制定价格策略、评估新产品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对比,帮助管理者做出适当选择。
预算编制与控制成本会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历史数据与预测,使得预算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通过对实际支出与预算的比较,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实施有效控制。
业绩评估成本会计使得管理者可以对各部门或项目进行业绩评估,确定其效益源头。
通过设置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方便地评价部门的工作表现,从而激励各部门优化运营及降低费用。
三、成本会计基本概念在深入学习成本会计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能够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
间接成本:无法直接分配到特定产品或服务上的费用,如水电费、管理费用等。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无论生产量增减均保持不变的费用,如租金和工资。
变动成本:随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费和物流费。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但常常被决策者误用来影响选择,需注意避免该心理陷阱。
成本核算初级会计知识点
![成本核算初级会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69d3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b.png)
成本核算初级会计知识点一、概述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以便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利润情况,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决策和管理。
是会计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初级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二、成本分类在进行时,首先需要对不同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成本分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等。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而间接成本则无法直接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相关联,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等。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或经营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或经营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产品成本是指生产或购买商品时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则是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根据成本的分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成本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三、方法方法是指根据不同的成本分类,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和分配。
常见的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复杂,每个产品或服务都有明确成本的情况。
它通过将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作业,每个作业都有明确的成本对象,通过核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以及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具体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较简单,成本难以直接分配给具体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它通过将生产过程按照时间和成本中心进行划分,将成本按照比例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和比较的方法。
它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即根据企业内部的经验和实际情况确定的预期成本,来进行实际成本的评估和比较。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的偏差,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新手会计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
![新手会计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4fb9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c.png)
新手会计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一个新手会计来说,掌握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决策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新手会计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指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完全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可变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相对稳定的企业,能够全面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
直接成本法是指按照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分,只将直接与产品有关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间接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成本占比较大的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
可变成本法是指将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行区分,将可变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将固定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成本的重要性与销售规模强相关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衡量产品的盈利能力。
2. 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和方法,使得企业的成本能够达到或者低于预期水平的过程。
常见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标准成本控制、差额分析和限额控制。
标准成本控制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稳定的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差额分析是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差异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复杂的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和控制成本。
限额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资源限制,对各项成本设定上限,并通过预算控制、经营分析和绩效评估等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多样的企业,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6)
![成本核算培训课件6)](https://img.taocdn.com/s3/m/13ba37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b.png)
根据工资计算结果和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并记入相关 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分类
01
将制造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以便进行合理的分配和
管理。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02
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工时、机器运转时间等指标,将制造费
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03
详细描述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控制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各类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构成及水平,找出成本控制 的重点和潜力,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可靠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和分期核算原则。
作业成本法
通过分析作业和资源消耗的关 系,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或 服务中,更精确地反映实际成
本。
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系 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 分析。
数据标准化管理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高成本核算 的可靠性。
02
成本核算流程与方法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计划
根据企业目标和市场需求,制 定合理的成本计划,明确各环 节的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控制
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 的差异,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预测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历史数据 ,预测未来的成本趋势,为成 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
对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发生的 成本进行详细核算,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步骤
![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476645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1.png)
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步骤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啊,就像是给企业的钱袋子做个详细的盘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费,就像咱们过日子,柴米油盐都得花钱,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设备折旧、员工工资这些都是成本。
这成本核算呢,就是要把这些花费都清清楚楚地算出来,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二、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步骤1. 确定成本对象这就好比咱们要数钱,得先确定数哪些钱一样。
成本对象可以是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部门。
比如说,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它可以把某一款手机型号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整个手机生产部门作为成本对象。
确定成本对象,是成本核算的基础,要是这个搞不清楚,那后面的核算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乱撞。
2. 确定成本项目这成本项目啊,就是把成本按照不同的用途或者性质分类。
就像咱们把家里的开支分为吃的、穿的、住的一样。
在企业里呢,成本项目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就是生产产品直接用到的材料,像做手机的芯片、屏幕这些。
直接人工就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员工工资。
制造费用就是那些间接用于生产的费用,比如生产车间的水电费、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等。
3. 收集成本数据这一步可不容易,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
要从企业的各个部门收集成本数据,采购部门的原材料采购发票、人事部门的员工工资单、生产部门的生产记录等等。
这些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要是数据错了,那核算出来的成本可就不靠谱了。
比如说,采购部门把原材料的价格记错了,那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就会偏高或者偏低,这对企业的决策可就有很大的影响了。
4. 分配和归集成本这就像把收集来的各种东西分类放好。
把直接成本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上,比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对于制造费用这种间接成本呢,就得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成本对象上。
比如说,可以按照生产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如果一款手机生产工时长,那分配到的制造费用就多。
这个分配方法得合理,不然就不公平,核算出来的成本也就不准确了。
成本核算知识点
![成本核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ed7e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6.png)
成本核算知识点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核算方法,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成本核算知识点至关重要,下面将逐步介绍成本核算的主要知识点。
1.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可以通过其发生的性质和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进行分类。
常见的成本分类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全成本和差别成本等。
2.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全面成本法和差别成本法。
全面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中,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而差别成本法则是根据不同决策情况,将相关费用的变化作为目标决策的依据。
3.成本的控制与分析成本的控制与分析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波动和成本增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同时,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4.成本的预算与标准成本预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营计划和发展目标,对各项成本进行预先安排和控制。
而成本标准则是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合理估计和预测,为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5.成本的分配与分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成本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需要通过成本分配与分摊的方法来合理确定各项成本的归属。
常见的成本分配与分摊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可变法等。
6.成本的分析与决策成本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成本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定价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7.成本的控制与改进成本控制与改进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成本核算基础课件
![成本核算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49b0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e.png)
适用范围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 企业,如机械制造、纺织等。
特点
分步法的特点是根据产品生产步骤设 立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产品成本。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 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 转分步法是指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要 结转到下一步骤的产品成本中,而平 行结转分步法则是每个步骤的产品成 本各自计算。
成本核算不仅包括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和制造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如租 金、保险费和行政费用。
成本核算的目的
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
实施成本控制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各项成 本,帮助组织了解其运营过 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为优
化资源配置提供根据。
01
02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期目 标,管理层可以评估运营效 率并采取必要的成本控制措 施,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能源费用
记录水、电、气等能源费 用的消耗情况,并将其直 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中。
维修费用
记录设备维修、保养等费 用,并将其直接计入相应 的产品或服务中。
03
间接成本核算
间接费用的分类
固定间接费用
不随产量变化的间接费用 ,如厂房租金、维修费等 。
变动间接费用
随产量变化的间接费用, 如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
材料分配
按材料消耗量分配间接费用,适用于材料密集 型产业。
机器分配
按机器工时分配间接费用,适用于资本密集型 产业。
04
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品种法
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对 每种产品设立一个成本计算单,
分别计算各品种产品的成本。
分批法
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根据 每批产品的生产订单,设立不同的 成本计算单,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 。
成本核算基础
![成本核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fd8e5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e.png)
成本核算基础一、什么是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记录、计算、审核、分配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能够准确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及相关费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 提供决策依据:成本核算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评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状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利润目标,为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支持。
2. 确保利润最大化: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成本,避免过高或过低定价带来的利润损失。
同时,成本核算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和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3. 优化资源配置: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识别和分析各项成本的用途和效益,从而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4.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项生产成本进行评估,形成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完全归入产品的成本中进行核算。
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将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通过合理分配方法加入产品的成本中。
常见的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3. 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中。
全面成本法能更全面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状况,但在实施上较为复杂。
四、成本核算的流程1. 成本记录:通过编制成本台账、成本凭证等方式,记录和汇总企业的成本数据,建立成本档案。
2. 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记录的数据,进行成本的计算和核算,计算各项指标,如单位成本、总成本等。
3. 成本审核:对成本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发现并纠正错误和偏差。
4. 成本分配:根据成本的产生原因和分配规则,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如产品、部门、工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故事形式写的一个简单教程成本核算实务入门(一)松江有一个叫小宝的惨绿青年,初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高中,又不想上中专,于是开始在社会上瞎混,整天游手好闲,混了好几年,眼看着父母年事已高,突然某天良心发现,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做点事情挣点钱。
于是买些材料和工具开始帮人做铝合金门窗。
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知道了之后顿感欣慰,浪子回头金不换,于是纷纷给他生意做,自己家的不用说,还介绍其他朋友来他这里做。
小宝的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宝有天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做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挣了多少钱,而且现在做铝合金门窗的人也多,自己的价格一直都是跟着别人走,也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
正好你曾经是小宝的初中同学,现在大学毕业,学的是财务,小宝慕名而来请你帮他算算帐。
小宝的情况是这样的:小宝开始是借亲戚20000元起家,现在银行存款有13000元,现金2800元,外面还有52000元的货款没有收回,另外欠松江铝型材厂材料款8000元。
还欠隔壁五金店材料款380元。
小宝自己有切割机2台,每台3200元,电焊机2台,每台5400元,五金工具若干估价在1万元左右。
他在小区门口租了一个门面,一个月租金1000元(包括水电费),每天大概能做10幅铝合金门窗,每幅售价大概250元左右,每幅门窗大概需要铝合金型材120元,玻璃10元,玻璃胶2包,每包6元。
合计120+10+12=142元。
自己还请了2个帮工,每月1200元工资,做6休1。
小宝想知道自己每个月这样做下来能挣多少钱,另外现在有竞争对手一幅门窗只卖220元,自己做的能不能按这个价格卖。
看着老同学殷切的眼神,你心里有点慌张,虽然自己学的是财务,可是学校里学的都是理论,才工作几天,实践经验一点没有,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当然,绝对不能让老同学失望,你赶紧记下老同学的资料,埋头开始苦苦思索。
首先当然是先罗列一下小宝得资产,负债情况:银行存款13000现金2800应收帐款52000固定资产3200*2+5400*2+10000=27200应付帐款 8000+380=838020000万起家,可以认为实收资本是20000元这样资产合计是95000,负债8380,实收资本20000不过好像有点问题,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95000-8380-20000=66620元这样算下来似乎有个差额,这个差额当然就是未分配利润了。
于是很快你就做出一份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20XX年9月30日银行存款13000 应付帐款8380现金2800固定资产27200 实收资本20000应收帐款52000 未分配利润66620小计:95000 小计:95000做完之后,你心里一阵狂喜,原来自己还是有两下子的。
这样看来小宝已经挣了66620元了,想想自己的那点工资,不禁有点失落。
铝合金门窗材料单位消耗铝型材120玻璃10玻璃胶12小计142一幅门窗材料大概是142元。
日产量是10幅,每月开工26天,合计生产260幅。
每幅售价250元,每月总的收入为65000元。
每月人工费为1200*2=2400元,租金为1000元。
( 250 – 142 )* 260 – 2400 – 1000 = 40320 元挣得真不少啊,看得你心里痒痒的,一个月就能挣4万块。
上面的计算公式我们要调整一下,为什么要调整一下呢,因为我们要学的是成本核算,而成本包括: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我们要这几项内容分类明确一下。
如果按一个月计算一次成本,当月汇总下来,原材料的消耗应该是 142*10*26=36920元人工的费用是2400元,而制造费用暂时只有房租1000元,一般企业还会有水电费,我们这里小宝的业务还小,房租包括了水电费。
但是,我们总觉得好像还少了什么。
制造费用难道只有这些吗赶紧打开书本看看:制造费用的费用项目一般应该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排污费、长期待摊及无形资产摊销、班中餐、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以及季节性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这里有必要和大家解释一下,制造费用明细项目的内容,对于刚上手的人,准确区分各项费用应归集的科目有点难度,现在就要开始有意识的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把这些科目应该包括的内容写的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
我们实际工作中,一般把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的工资福利费科目,把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科目。
对于小宝这里来说,他的2个工人是直接从事铝合金门窗的制作,属于一线工人,他们的劳动价值最终都融入了铝合金门窗中。
因此,我们认为这2个工人的工资费用应该计入直接工资,而对于小宝本人来说,他只是指挥管理别人,自己如果并不直接从事铝合金门窗的生产,如果给他发工资的话,我们应该将他的工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中。
我们看第二项:折旧费,哦,小宝的生产用的设备也应该计提折旧才对。
我们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原值是27200,折旧年限我们定为5年,不考虑残值,月折旧为27200/5/12=其他的费用暂时好像没有。
小宝自己的工资我们就不计提了。
因此,综合一下: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有:直接材料:36920元直接人工:2400元制造费用:房租1000 + 折旧 = 元成本合计是:元本月生产了铝合金门窗260扇,平均每扇铝合金门窗的成本就是:元。
如果这些铝合金门窗当月都卖出去了。
销售单价是250元。
那么销售利润=(250 - )* 260 = 元。
由于小宝也没有其他费用支出,我们可以大概做一下小宝的月度利润表本月数销售收入 65,销售成本 40,毛利 24,管理费用 0财务费用 0净利润 24,这样,我们即完成了成本核算和月末报表的编制。
没想到这么简单吧,你不禁有点洋洋自得,心里想,我这么聪明,这点东西还没怎么用脑就完成了。
你告诉小宝,他一个月能挣元。
小宝一听很高兴,但是当他看你的成本表时,他看到一个折旧,他不太明白折旧是什么东西。
你只好跟他解释,折旧是会计上术语,为什么要折旧呢,因为你买的切割机和电焊机一直在使用,总有一天会用坏的,所以必须计提折旧,这样等坏的时候才有钱买新的。
小宝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反正挣的钱挺多,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事实上,任何一个公司的成本核算都没有这么简单,通过这个简单例子,是让大家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过程和成本的三大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基础,在真正进行成本核算时,才能判断那些是成本的组成部分,那些不是,如果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归集到那里。
成本核算本质上就是费用的归集和分摊,就如同我们将鸡的爪子,鸡头,鸡大腿,鸡翅,鸡肉分割开,然后某天家里来客人,我们做了一桌菜,有凤爪,有红烧鸡腿,有烤鸡翅,有宫爆鸡丁,还有鸡汤。
虽然吃进肚子都是鸡,但是分开品尝才更美味。
成本中的每一项都是花出去的钱,但是,性质不同必须进行归集和分摊。
原料这部分在产品来说属于直接的材料,生产工人,操作工直接从事产品的生产工作,他们的费用属于直接人工,而生产车间的厂房,设备都是为了进行生产而配备的,这些费用就必须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
我们这里制造费用采用的分摊方法是根据产量平均分摊,除非一个公司一个月只生产一种产品,否则这种分摊方法是不合理的。
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公司一个月只生产一种产品,大部分公司的产品品种都很多,全球制造业已经进入了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系统时代。
而成本核算最大的难点就是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这也是世界性难题。
80年代美国一些企业开始采用作业成本法(ABC法)进行成本核算,90年代达到高峰,这种方法对于现代制造业的核算来说很合理,但是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作业标准和作业动因的选择上有相当大的技巧和难度,因此,2000年之后,大部分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逐渐都放弃了这个方法。
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的企业一直采用的是弹性边际成本法,由于其低调内敛的一贯作风,国内很少有企业学习,学术界关注的也不多。
不过最近因为作业成本法的失败,美国人开始研究弹性边际成本法,并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改进。
闲话不扯,回归正题,小宝看了你给他算的结果非常高兴,晚上请你吃了一顿肯德基,闲聊之余,希望你能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帮他做做帐,报报税,工商局已经找他几回了,让他去办注册登记。
幸好左邻右舍帮忙开脱,没有被罚款,但是再不注册可不行了。
吃人家的嘴软,你只好答应下来,不过小宝也很爽气的说不会亏待你。
成本核算实务入门(二)次月,小宝委托中介办好了工商和税务登记,月底的时候,打电话请你去帮他报税。
你于百忙之中抽了时间过去。
小宝把这个月的营业情况向你介绍了一下:月初办理了注册登记,外面欠款都清了,又借了点钱,注册资本是10万,注册、登记、验资化了3000元,税务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你根据小宝的介绍开始做凭证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 100000支付注册登记费用,由于规模较小,帐务简化,不做开办费长期摊销了。
贷:银行存款 3000小宝提现4万备用。
(虽然公司是自己的,但是公司的钱和自己的钱还是要分开。
)借:现金 40000贷:银行存款 40000其中3万,小宝已经用来还自己的债了,这些计入小宝个人暂支,实际还有10000元现金备用。
借:其他应收款—小宝 30000贷:现金 30000原来的固定资产切割机2台,每台3200元,电焊机2台,每台5400元,由于已经旧了,你也帮小宝打了5折做了入账手续,算公司从小宝那里购买的。
五金工具价值太小,就算了,不入账了。
借:固定资产(3200*2+5400*2)*50%= 8600贷:其他应收款---小宝 8600有了固定资产,才能计提折旧。
按照一般的原则是当月购买入帐,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因此本月不计提折旧。
本月购买铝型材36000元,购买玻璃3000元,购买玻璃胶1200包,共7200元。
借:原材料—铝型材 36000原材料—玻璃 3000原材料—玻璃胶 7200贷:应付账款 46200小宝告诉你,月底的时候还余了6000元的铝型材,1000元的玻璃,200包的玻璃胶没有用完。
你由此计算出,本月消耗的铝型材为30000元,玻璃为2000元,玻璃胶 6000元。
消耗的材料应该怎么做凭证呢,你赶紧翻开成本会计的书,寻找答案,书上写的很复杂,真叫人不知道如何对照,这可怎么办其实,我们一般是通过生产成本科目来进行成本核算,所以,我们一般会在生产成本科目下设三个2级科目,那就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哦,其实这就是成本的三大组成部分啊。
对于生产耗用的材料费用,我们计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对于生产耗用的生产线上工人的工资,我们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而制造费用,和前面2个稍微有点不同,不同在那里呢,好像我说过制造费用分摊是世界性难题哦,这恐怕很难掌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