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 (3)
人教版初中八上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目的是使发光物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发光物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 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发光物 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使发光物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 , 即物距在 0~10.0 cm的 范围内.
6.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 光屏上得到了发光物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 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有人认为,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也有人 认为,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是怎样认为 的?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 的条件。
预习检测
1. 物距是指___物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距离,用 u 表示; 像距是指__像__到__透__镜____的距离,用 v 表示。
2. 当凸透镜成像时:(1)u > 2f,成___倒__立__、_缩__小___ 的__实___像,此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f_<__v_<__2_f_;(2) 当f < u < 2f 时,成__倒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_实___像,此 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v_>__2_f__;(3)当u < f 时,成 __正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虚___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凸透镜和光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3.实验演示,总结规律
教师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理论讲解,巩固知识
-第6题:运用凸透镜成像公式,计算给定物距或像距时的成像情况,并分析结果。
-第7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4.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首先,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其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最后,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像距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巩固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5.案例分析,学以致用
提供一些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堂小结,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简记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交流讨论
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 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像距)逐渐_变__大__,像逐渐_变__大__.
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cm
实验
物距与焦
物距u/cm
次数
距的关系
虚实
像的性质 大小
像距v/cm 正倒
1
30
u >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
5
7
u <f
正立
放大
PART TWO
凸透镜成像光路分析
研究光的现象还是从点光源开始。点光源S向四周反射出无数条光线。照射到 凸透镜上的光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在S’点, S’ 点就是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研究光学主要是确定像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不需要无数条光线,两条 光线就够了。两条光线相交成实像,反向延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 都不相交不成像。
作出猜想 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与凸透镜的 偏折情况或焦距有关);
进行实验 2.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初中物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C. 摄像头是凸透镜
D. 运动员经摄像头成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易错提醒】屏幕上的影像,不是运动员经摄像头成的 像,是经过数据处理后的;此时经摄像头成的像,还是缩 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跨学科·生物】 [2024威海荣成期中]小明用透明塑料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 的,乙照片中蝈蝈大些,即像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 距,即照相机靠近蝈蝈,同时增大镜头和像间距离,故B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计了一个高为15 cm的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
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为了让观察者在盒盖上方附近
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 7.5 cm
B. 10 cm
C. 12 cm
D. 16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 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点拨:(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a经过 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说明此点为焦点,故 连接b光线与凸透镜的折射点和焦点,并标上向下的 箭头即为b的折射光线,同理画出c的折射光线,如图 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MN经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填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 立、放大的虚像”)。与 投影仪 (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 点拨:(2)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此时 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MN成的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课件
B.30cm
C.60cm D.80㎝
课堂练习
2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 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 )
①蜡烛向上调节 或②光屏向上调节 或③凸透镜向下调节 (7)为了更好的研究凸透镜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可以把蜡 烛换成字母“F”的发光二极管。
新知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楚 的像为止,视察像的大小与倒正等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
2f
F
O
F
2f
物距u / 像距v/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有关
实验
新知讲授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两个物理名词: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物距(u) 像距(v)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距:像(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新知讲授
⑦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
的像,此时成虚像,应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
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新知讲授
凸透镜焦距f=
探究实验记录表 cm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 倒
像距v/cm
新知讲授
新知讲授
像的性质
应用
物距(u) 倒、 大、小 实、 像距( v)
cm cm
u>2f f<v<2f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距凸透镜最远;
D、E
(4)把烛焰放在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A
B C
D
F
2f
E
F
光屏
达标练习
7.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
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
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实验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相距如何变化?
1.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增大 ,所
成的像 变大 。
物近像远像变大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减小 ,所
成的像 减小 。
u>2f
f<<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镜
成
像
规
f<u<2f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
不成像
<
正立、放大的虚像
律
达标练习
1.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
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D
)
A.缩小的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达标练习
2.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
达标练习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缩小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养成严谨认真的品质,认识科学的本质;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意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乐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引入】设置情境,提出疑问
课前学习任务:放大镜观察物体
通过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发现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像呢?用放大镜观察最远的桌子,发现此时会出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观察近一些的光源,会出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离刻度很近时却会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习任务五】通过讲解u>2f时的凸透镜成像光路图,请学生根据示例绘制出u=2f、f<u<2f、u=f、u<f情况下的光路图,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学习任务六】解决疑问,理解原理
在拍班级集体照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完全入镜,要怎么调整才能拍到所有人呢?
根据物远像近像会变小的规律,我们可以拿着照相机远离班级集体,这样就能拍到所有人。
(3)组装实验器材:
第一步,从左到右依次摆放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第二步,为了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的中央,我们还需要调节使得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学习任务二】如何进行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实验步骤;
(2)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学习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科学思维】
1、会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绘制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 用》中的第3节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 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 学生的探究愿望。课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 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到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课程教学皆在培养学生视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 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通过小孔成 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 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已对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熟练掌握。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探究意识差,缺乏科学探究系统方法,在设计方 案、探究过程以及需要适当引导。
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 内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 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3.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
3.进行实验 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说明: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中间。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问题: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示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 正立,虚、实)…… 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与升华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节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①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②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探究中能自主操作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说学情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教法应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指导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复习引入-----引导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联系实际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所以我以对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即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各自成像特点的复习引入,既复习了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又抛出了本节课的问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笔记
秋季第十讲笔记
透镜及其成像规律
--by无敌好看的仙女老师
一、凸透镜
1、形状:中间厚,两边薄
2、对光作用:会聚,相对原来的方向有会聚趋势,不是会聚到一点
说明:同种凸透镜,越凸,则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3、三条光线:
(1)一箭穿心
(2)平行过焦
(3)过焦平行
二、凹透镜
1、形状:中间薄,两边厚
2、对光作用:发散,相对原来的方向有发散趋势,不是不相交
说明:同种凹透镜,越凹,则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3、三条光线
(1)一见穿心
(2)平行对焦
(3)对焦平行
4、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基本概念:
(1)光心:O,薄透镜中心
(2)物距:u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3)像距:v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4)焦点:F 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的点(5)焦距:f 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2、成像规律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2)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测焦距(3)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4)u=f: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v>u,放大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三)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利用应 用软件可以在短时 间内演示全部的实 验情况,可以高效 完成课堂,也可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吸引力。
六、教学流程 (三)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凸显老师 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 把课堂教给学生,体 现学生学习生成的过 程,加强印象。提高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 结论的能力,同时也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 乐。
五、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量表
六、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3min)
设计意图:引起学 生的深入思考,了 解到在生活和生产 中凸透镜的各种应 用,进而带着求知
欲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为凸 透镜成像规律及 光路分析做知识
储备。
五、教学流程 (二)解读学习目标(2min)
设计意图:要想 效率高,心中有 目标,明确重难 点,带着目标进
三、学情分析
➢
已知:学生在第一节了解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和光的作用,在第二节了解了照相机、投影仪和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学生对透镜已经获得了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问
题埋下了伏笔。经历半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
➢
障碍:透镜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所以要
五、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量表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习 目标
学情分析 核心素养分析
五、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量表
【重、难点】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能正确说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和老师模拟演示实验,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用选择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合C 题图可知,c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要将物体置于c点。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 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 出现的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关闭
关闭
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故A错误,D正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故B错误。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所以,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的
关闭
将凸透镜往上移或将光屏往下移,则蜡烛的像都不会向下移动,A、B 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要想使像向下移,应将蜡烛向 上移动,C对,D错。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 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快乐预习感知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 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关闭
A由.a点题意知,在位于B.凸b点透镜右边的光C.屏c点上得到一个烛D焰.d清点晰放大的像,
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即成像的情况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结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快乐预习感知
பைடு நூலகம்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04 随堂练习
3. 小明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04 随堂练习
4.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 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02 探究新知
3. 放大镜
(1)原理:物距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 侧。
2F F f
2f
F
2F
02 探究新知
(2)放大镜的调节 ①调节依据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②调节方法 像偏小时,物体稍微远离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像偏大时, 物体稍微靠近镜头,适当调节眼睛位置。
02 探究新知
发光二极管(F型光源)、凸透镜(焦距f =10cm)、光屏、光具座 。
02 探究新知
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50cm刻度处,把光源放在较远处, 使物距u>2f(u>20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将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02 探究新知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像物相互跟着跑。
02 探究新知
物距u 和焦距 f 的关系
u > 2f u = 2f 2f >u >f u =f u <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3.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补充知识:凸透镜成像公式:
+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图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
2F
F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F
2
C
D
B
A
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是:
凸透镜 D是_________
光屏
光具座 B是_________
蜡烛
A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
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A:移动凸透镜使物距(u)满足u>2f,寻找3个u的值进行实
验,记录像距v的值和像的性质。
A.当u>2f时,像的性质:_______(正立/倒立)________(放大/
E.当u<f时,像的性质_______(正立/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
等大)________(实像/虚像)
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F:移动凸透镜使物距(u)满足u>2f,固定光屏与蜡烛不动,
改变凸透镜位置,使光屏呈现另一个像
实验G:移动凸透镜使物距(u)满足f<u<2f,固定光屏与蜡烛不
课堂小结
1.凸透镜成像静态规律
(1)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异侧,f<v<2f,u>v。
(2)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像异侧,v=2f,u=v。
(3)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异侧,v>2f ,u<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凸透镜 的焦距f已知):
①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凸__透__镜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应测量__物__距__u___和___像__距__v__,并记录____像___的性质 特点;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 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
像的性质
的关系
正立或倒 立
大小
实像或 虚像
像的位置 像距大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Hale Waihona Puke u<f正立 放大 虚像
——
应用
照相机 -
投影仪
放大镜
2.规律简记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 侧倒,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同__一__高__度,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 么:
(1)把烛焰放在___a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c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e_、__d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 4 ) 如 果 把 烛 焰 从 a 点 移 到 c 点 , 则 像 到 透 镜 的 距 离 _ _ _变_大_ _ _ _ , 像 __变__大____。(均选填“变大”或“不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F F
物距 u
F 2F 像距
V
我们本次实验的焦距f=10cm
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1、透镜放中间蜡烛和光屏放两边,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先固定透镜,然后使物距为一定数值,固定好 蜡烛,再来回移动光屏,直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3、再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
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
的情况是 (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 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 f<30cm<2f,解得:15cm<f<30cm,当物 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1/1/6
放大镜
2021/1/6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1/1/6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1/1/6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1/1/6
F F
f u=f 不成像
2021/1/6
F F
f u<f 正立放大虚像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f
2f
2021/1/6
a bc d e
F
F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物理观念
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能准确测量物距、像距。
2.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对应的应用。
科学思维
1.在组装器材寻找清晰的像的过程中,体会综合分析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2.在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体会建立标准,以标准作为参照,对现象规律进行描述的思想。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4.观察分界点,能跟哪个物理量建立联系呢?
过渡:前面学过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5.请同学们以焦距f作为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及相应的成像特点。小组之间互相讨论。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核心内容。这一节不仅是对学生已学过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的深入理解和延伸,更是学习后续章节如《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连接了光学基础知识,还为学生后续探究光学现象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过程,提升了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归纳、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经历自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体会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愉悦。
2.在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对于理解日常生活现象的指导意义,增强利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四章:光学-透镜教学目的1、掌握光现象的知识及应用。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应用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透镜的分类及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授课日期及时段2018年9月12日 19:00-21:00上课进度第 3 次课教学内容一、上节课复习与回顾(包含作业检查)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折射角为____,___边是空气,____边是玻璃。
如上右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_。
★★3. (2014年) 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入射,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
★★4、(19中期末测试)图中一束光射向并穿过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二、新课讲解(一)课程导入(二)大数据分析(2014—2018年,共 5 年)光学部分考察(含透镜)题目分值2014年第14、16、18题8分2015年第3、14题4分2016年第1、8、15题6分2017年第3、17题6分2018年第11、16题4分总次数12次28分平均 1.4次/年5分左右(三)本节考点讲解——透镜考点一:认识透镜一)例题解析1例题: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 2、一束光在空气中镜凸透镜折射后()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会聚些3.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4.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5.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会聚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___.6.夏天的中午,如果王太阳下曝晒的花木上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晒斑点,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了叶片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的很高,是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D.水滴好像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小水滴的地方被烧焦7.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出射光线。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光线可逆)虚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焦距:焦点(虚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焦距相等。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课堂活动:观察透镜三)巩固练习★★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2、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 2或4B. 1或5C. 1或3或5D. 2或3或43.观察现象,完成下列光路图。
4、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一)例题解析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______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2)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4)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2、当物距____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物距像的性质像距虚实大小正倒u>2f实像缩小倒立2f>v>f u=2f实像等大倒立v=2f2f >u>f实像放大倒立v>2fu=f不成像u<f虚像放大正立与物同侧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0 c 50 1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实验要求:(1)要明确蜡烛、凸透镜、光屏的要求: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根据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确定光屏的调整方向;(3)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4)凸透镜成像时,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课堂活动:讨论户外求生取火方式三)巩固练习1、(2011北京,3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桌上有A 、B 、C 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 的焦距为10cm ,凸透镜B 的焦距为50cm ,凸透镜C 的焦距未知。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 ”或“B ”)。
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 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 到40cm 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 到30cm 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 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的 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 ,当物体AB 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 )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7、(2014年广西玉林)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 B.10cm C.15cm D.18cm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1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四)本节综合练习1.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 B.6cm C.9cm D.20cm2.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5.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③④(五)课堂总结口诀记忆回顾三、出门测★1、(2011河北,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