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10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32b8f1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2.png)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
览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耻辱,这些条约标志着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屈辱和辱没。
这些条约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痛苦,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以下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一览:
1. 《南京条约》(1842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赔偿英国军费。
2. 《天津条约》(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新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巨额军费。
3. 《北京条约》(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更多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4. 《辛丑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巨额军费。
5. 《马关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6. 《辛丑和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赔偿巨额军费,并同意允许外国驻军进驻中国。
7. 《辛丑协定》(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
8. 《辛丑条约》(1902年):是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割让新界给英国。
9. 《九国公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赔偿巨额军费。
10. 《中俄密约》(1917年):是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割让外东北地区给俄国,并赔偿大量军费。
公务员考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公务员考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b72e97d23169a4517623a36e.png)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1842年中英签订。
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2.影响《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依据革命史观,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也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对英国来说,《南京条约》将其军事侵略的结果确定下来。
而《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赋予的各项特权,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同时,也便利了其对华政治控制、文化渗透。
二、《虎门条约》1.1843年中英签订。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2.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满足了英国的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
《虎门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汇总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42dbaa2ddccda38376bafd4.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967454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2.png)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主要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遇的一系列不平等对待的国际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1. 《南京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署该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并开放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五个港口对外贸易,给予英国等国家最惠国待遇。
2. 《辛丑条约》(1895年):该条约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不平等条件。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3. 《马关条约》(1895年):中国与日本签订的另一不平等条约,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4.《巴黎和约》(1898年):该条约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宣称权,割让广西、云南部分地区给予法国。
5. 《辛丑/达式部分合约》(1901年):作为《辛丑条约》的补充,该合约使八国联军中的俄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签署。
根据合约,八国联军获得打击义和团的权力,在中国增设多个领事馆,并使中国免除给予其他国家的关税审查权。
6. 《辛丑/箱骑兵协定》(1901年):八国联军协议的一部分,规定驻中国的八国联军可以在华派驻5000多名驻华驻兵,享受特殊待遇和特权。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这些条约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领土割让、赔款、关税特权等不平等待遇,对中国的主权和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来压迫的抵抗和民族觉醒的浪潮。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21385b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5.png)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不限于以下顺序:
1. 《南京条约》(1842年):作为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国
在鸦片战争中败北,被迫签署,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
2. 《天津条约》(1858年):与英、法签订,中国承认洋人
领事法院驻中国、给予更多关税优惠、允许传教士传教并在中国购买地产等。
3. 《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订,中国割让安南(越南)和台湾、赔款,同样承认洋人在中国购买地产。
4. 《辛丑条约》(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北,被迫
签订,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
5. 《马关条约》(1895年):与日本签订,中国割让中国东
北(旅顺、大连)和台湾,赔款,开放烟台、临沂、石炭河三个港口。
6. 《辛丑和约》(1901年):作为《义和团运动》的后果,
中国被迫签署,赔款,容许建立列强军事驻中国机构。
7. 《青岛条约》(1914年):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和
平条约,中国被迫归还在山东租界(青岛)给德国。
8. 《中日联合声明》(1915年):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同意,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和利益,使日本在中国发展更有优势。
这些条约的签署过程和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主权和国家利益,被视为不平等条约的代表。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7d41da4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6.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威慑或欺诈等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剥夺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1. 《南京条约》(1842 年):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
2. 《天津条约》(1858 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大沽、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3. 《北京条约》(1860 年):割让辽东半岛、赔偿八百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扩充公行制度。
4. 《马关条约》(1895 年):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允许日本在中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驻兵。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丧失主权: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特权,他们
可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剥削。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4567998e4431b90d6d85c718.png)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万银元③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简记:广夏福宁上)使东南门户打开,便于其倾销商品:破坏贸易主权,东南沿海开始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生产技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本质意图,最能反映其侵略目的)破坏国家关税自主权,丧失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减少了税收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内容:①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又叫治外法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最大,无限扩大的权益(利益均沾)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后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变相攫取上海为最早的租界)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内容:①享有英国在《南》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利益均沾的体现②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港口“巡查贸易”破坏领海主权③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思想文化侵略1844年冬中法《黄埔条约》内容:①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中的一切特权利益均沾的体现②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帮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二次鸦片战争后)俄,美,英,法四国于1858年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企图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清政府的统治核心②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烟台南京镇江汉口九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简记:北端:一口(营口)一根烟(烟台),烧死了。
长江沿岸:一口(汉口)九(九江)根针(镇江),难(南京)啊台湾岛:淡水台湾海南岛:琼州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破坏内河航运权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思想文化的侵略,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中俄1858年《瑷珲条约》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万1860年《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 7万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85年《中法新约》(高中课本自读课)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②在中越边境开辟商埠③中国日后在广西。
高中历史高考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汇总(共20个,含主要内容及影响,历次考试必考)
![高中历史高考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汇总(共20个,含主要内容及影响,历次考试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d0d4343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c.png)
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①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签订[主要内容]1.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2.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唯一一个赔款以“银元”为单位的不平等条约)。
3.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4.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5.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6.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②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美国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内容可归纳为五条:美国享有英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中国变的更好,需与美国领事商议;扩大领事裁判权。
③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九月十三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法国代表拉萼尼在广州黄埔的法国战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内容可归纳为二条:法国享有英国、美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法国可在五口租地建立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涉及的考点来说可谓是考生备考的重灾区,光是需要大家重点记忆的条约名称和时间就达到了14个之多,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讲解也许能帮你更好的理清各考点之间的联系~①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主要内容]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8d6ac7cb89eb172ded63b749.png)
中国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万银元③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简记:广夏福宁上)使东南门户打开,便于其倾销商品:破坏贸易主权,东南沿海开始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生产技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本质意图,最能反映其侵略目的)破坏国家关税自主权,丧失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减少了税收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内容:①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又叫治外法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最大,无限扩大的权益(利益均沾)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后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变相攫取上海为最早的租界)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内容:①享有英国在《南》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利益均沾的体现②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港口“巡查贸易”破坏领海主权③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思想文化侵略1844年冬中法《黄埔条约》内容:①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中的一切特权利益均沾的体现②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帮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二次鸦片战争后)俄,美,英,法四国于1858年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企图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清政府的统治核心②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烟台南京镇江汉口九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简记:北端:一口(营口)一根烟(烟台),烧死了。
长江沿岸:一口(汉口)九(九江)根针(镇江),难(南京)啊台湾岛:淡水台湾海南岛:琼州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破坏内河航运权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思想文化的侵略,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中俄1858年《瑷珲条约》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万1860年《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 7万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85年《中法新约》(高中课本自读课)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②在中越边境开辟商埠③中国日后在广西。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e270d1cc69eae009591bec0d.png)
条约名称:
《天津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58年6月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
意义:
1、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主要内容
内容:①
影响: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牛庄(营口)、淡水、南京、汉口、等10个通商口岸。
1、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打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范围扩大,从沿海深入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1、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争先在中国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设厂免税”。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英国(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意义:
1、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主要内容
内容:
影响:
1.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1、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
2.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1、成为以后各国窃夺侵略特权的重要手段。
2、还使英国享有在美国与法国在中国通过条约取得的特权。
3.英国取得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
3、规定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4、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
5、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①主要内容:
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99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99年。
【历史04】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10
![【历史04】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10](https://img.taocdn.com/s3/m/81e9f70958fb770bf78a55d1.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c72a45c08bd63186bcebbcf0.png)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21. 北京条约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22. 天津条约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d1130a3e0912a21614792972.png)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可在五口租地建屋。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海关税率值百抽五。
(注:五口通商章程签于1843年7月,但后来是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
)二、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所有条款;扩大领事裁判权;美国兵船可在各港口自由航行;五口可租地建立教堂、医院。
三、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所有特权及《望厦条约》所有特权;允许在五口建立教堂和坟地,还得由中国进行保护。
四、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五、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
六、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七、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
(2)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https://img.taocdn.com/s3/m/6fd1413bfd0a79563c1e7296.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3cd1a0a3dd3383c4bb4cd2c4.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中国所有不平等条约废除的历史近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格外痛恨英国从晚清以来,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中国,细细数来,英、法、日、德、俄、意、美、奥匈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
奇怪的是,中国人对这些侵略者的印象并不一样,最痛恨的是日本,最鄙视的是俄国、其次是法国,相反,对美国、德国好感较多,而对英国虽谈不上什么好感,也不至于十分痛恨。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走私鸦片、火烧圆明园,就发动侵华战争的次数之多而论,仅次于日本;就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之大而言,能排在俄日之后的第三位。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心态复杂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我感觉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英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多种身份。
不知您注意了没有,对中国人来说,英国是敌人,也是“老师”,而最终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从敌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逐渐发现,跟日本、俄国比较起来,英国其实并不是最凶恶的,因为它追求的主要是商业利益,没有灭亡中国的明确目的和计划。
并且,英国人守规则,发动战争之前一定宣战,战争中不过分地滥杀无辜,逼签条约之后基本能够恪守等。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英国堪称当之无愧。
这个国家为人类做出了三大贡献:1、近代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经济模式;3、大机器生产方式。
可以说英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曾经发挥的影响力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
中国跟英国打交道,吃了不少亏,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今在有些领域已超越了“老师”,比如羽毛球等,当然,在有些方面尚有距离,比如足球。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巧合的是,中国跟英国都在一个阵营中,如果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跑龙套”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硬仗,中国人民流血牺牲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在东南亚,中英两国士兵终于携起手来,向共同的敌人开火。
考虑到英国的这三重身份,就难怪中国人心态复杂,一言难尽了。
无论如何,跟英国打交道,中国不能说一无收获,至少能练练口语。
中 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法律类
![中 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法律类](https://img.taocdn.com/s3/m/501a1e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b.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法律类关键信息项:1、条约名称2、签订时间3、签订国家4、主要内容5、对中国的影响1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 年 8 月 29 日签订国家:中国(清朝)、英国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11 中美《望厦条约》签订时间:1844 年 7 月 3 日签订国家:中国(清朝)、美国主要内容: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12 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时间:1844 年 10 月 24 日签订国家:中国(清朝)、法国主要内容: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
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
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对中国的影响:使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12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间:1858 年 6 月 26 日签订国家:中国(清朝)、英国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 10 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 200 万两白银。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121 中法《天津条约》签订时间:1858 年 6 月 27 日签订国家:中国(清朝)、法国主要内容:法国公使进驻北京。
高中学习资料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10
![高中学习资料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 10](https://img.taocdn.com/s3/m/77f1536aed630b1c59eeb567.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历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中俄《瑷珲条约》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1858年6月13(咸丰八年五月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共十二款1.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共三十款。
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5.确定领事裁判权。
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
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1858年11月8日(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
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1.海关聘用英人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天津条约》总结起来为: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为营口)、登州(后为烟台)、台湾(后选定台南)、淡水(后为汕头)、潮州、琼州、南京、镇江、九江、汉口10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赔款。
《天津条约》及其附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被迫进一步开放,除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主要城市几乎全部被迫开埠通商外,外国为和传教士还可以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1860年10月6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法军进占圆明园1860年10月7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英军进占圆明园186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十二日)中英、中法《续增条约》(又称《北京条约》)1.增开天津为商埠2.允许华工出国做工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法国还擅自在条约中文本上加上“任法国教士在各省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条文,为扩大宗教侵略制造依据,但法文中并无此项内容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十月二日)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借口调停有功逼迫中国签订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行划归俄国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强行侵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二地1879年10月2日(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中国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500万卢布,合银280万两,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给俄国等等清政府未承认该条约,于1880年1月光绪五年十二月将崇厚革职查问,并正式照会俄国政府称崇厚所议条约“违训越权”“窒碍难行”。
并派清新任驻俄公使曾纪泽于1880年7月(光绪六年六月)赴彼得堡谈判1881年2月24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曾纪泽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签非法条约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领土的内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尔河以西的中国领土俄占领了伊犁河北岸一片土地,使伊犁无险可守,失去战略意义。
19世纪80年代,中俄根据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了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总共割占中国斋桑湖附近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84年5月11日(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李鸿章、福禄诺在天津签定)《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天津简明条款》《李福协定》)规定法国“保护”越南、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通商、中国退兵等。
1885年4月4日(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九)(英国人金登干以清政府名义签订)《中法停战条件》承认《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停战,法国允将台湾封港事宜撤除,中国从越南撤兵;法国派使来华商议所订条约之细目,再由两国订立撤兵日期。
1885年6月9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定)《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简称《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中国承认越南受法国的“保护”;中国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日后修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基隆和澎湖。
从此法国的侵略势力伸进我国的云南和广西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驶入以上各口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6.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占威海卫。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李鸿章同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沙俄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在莫斯科签订)《中俄秘密协定》(即《中俄密约》,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1.日本如侵占俄国的远东领土及中国领土时,中俄两国海陆军应互相援助,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
2.在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俄国军舰在必要时可以进出中国的一切港湾,当地中国官吏应以物品供应3.中国允许俄国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地方修造铁路以达海参崴,修路事项,由华俄道银行经办該约为中俄第一次对日同盟条约,也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同盟条约。
使唤沙俄在“共同防御日本”的幌子下夺取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根据《马关条约》签订承认日本在华离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1896年10月(光绪二十二年九月)日本取得在天津、汉口、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重庆设立租界的特权。
1898年3月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国被迫“租借”于1897年11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国以武力占领的胶州湾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領)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
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
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
俄国还在满州驻扎军队2.5万多人,把整修东北变成俄国的势力范围,并向长城以南扩张。
1898年4月22日、24日(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日、四日)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1898年6月9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英国公使窦纳乐以法国租占广州湾威威胁香港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