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理论及其演变

合集下载

2019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精品教育.doc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其分布来看,
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
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人地关系及演变ppt课件

人地关系及演变ppt课件
白吕纳: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变化
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二、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
3适应论
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 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罗士培,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 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 和利用的可能性。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
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二、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
4生态论Biblioteka 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人地关系思想的应用: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旅游开发与人地关系研究
《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借鉴国外相关研究, 协调我国旅游型海岛人地 关系中 要整合人地关系研究, 拓宽旅游型海岛 的研究领域, 重视乡、村级旅游型海岛的人地 关系问题, 尤其要先解决环境脆弱地区外来游 客的影响和相关利益主体问题。
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一、古代朴素的人地适应思想
在西方,探究人地关系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古希腊学者希波革拉第《论空气、水和地方》专门论述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色诺芬:较早探讨人地比例及相互关系的学者 柏拉图:《国家论》提出了理想国的设想,认为5040人是对 国家最有利的公民数量 亚里士多德:“最完美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 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一国的土地和人口规模应 当适应
新时代下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信息时代vs工业时代

初一地理人地关系演变历史分析

初一地理人地关系演变历史分析

初一地理人地关系演变历史分析地理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进行分析。

一、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人地关系在人类社会起源初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赐予。

原始社会的人们居住在山谷、河滩或洞穴等自然环境中。

他们通过狩猎、采集、捕鱼等方式获取食物,利用自然材料制造工具和居住用具。

人地关系处于相对简单的状态,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较小。

二、农耕时代:农业革命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农业革命成为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标志。

人们开始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饲养。

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开始形成定居生活。

人们对土地的改造增加了对地球的影响,同时也依赖于地球的自然资源。

三、工业革命:人地关系的深刻转变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人地关系的模式。

工业生产的推动使得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土地的剧烈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人类对地球的依赖加大,同时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现代时代: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人地关系转型的重要理念。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地关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逐渐实现了人地关系的良性互动。

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

五、未来展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推进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总结起来,初一地理人地关系的演变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简单互动,农业革命的转折,工业革命的深刻变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第1部分 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1部分 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返回
解析:第(1)题,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 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 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 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 食物。第(2)题,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 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答案:(1)B (2)C
返回
点击下图进入应用创新演练 返回
改造自然;“ 地理环境决定 论
”——“人定胜天”—— “ 天人相关 ”和“因地制宜”
返回
[跟随名师·解疑难]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及其各阶段的特征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经历了采猎文明和农业文 明两个阶段。各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环境 问题及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下表:
返回
生产力 对人地关
图中上半部是戈射图,两个猎手 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 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 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完成(1)~(2)题。
返回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
段是
()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返回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等,并由此决定 性 端认识 论 依赖性大
人类社会的发展
返回
人地关 系理论
产生前提
核心思想 产生结果 理论评价
把地理学 注重人对
重心从自 可 生产力发展, 环境的适 注重人的
然转移到 能 人类改造自然 应与利用 主观能动
人这个积 论 的能力增强 方面的选 性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 史前文明——人类 自然时期(1) 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 为主。

(2) 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 ,只是被动地 环境,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

2、 农业文明——人类利用、 自然时期(1) 生产力水平: 和 技术得到发展,大规模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 性大大减弱, 增强。

(3) 出现的问题:大多源于生态破环,如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4)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 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 。

3、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 时期。

(1) 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试图成为 的主宰,人地关系 呈现,人地矛盾迅速 。

(3) 环境压力: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 ;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人类发现 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 ;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1)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以影响经济顺利发展。

(2)提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的纲领。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 的能力。

(2)内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 要发展;发展要有 ,要协调的关系;不能危及 的发展,即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强调 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即代内公平。

(3)内涵⎩⎪⎨⎪⎧⎭⎪⎬⎪⎫⑯ 持续发展是基础⑰ 持续发展是条件⑱ 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⑲ 原则⑳ 原则○21 原则(1) 原则:它包括 公平、 公平、 公平。

(2) 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原创1:3.1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原创1:3.1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你知道“痛痛病”吗?
案例:“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含有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水俣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捎神经损害,轻者手足麻痹,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镉中毒,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干电池里都含有这两种有毒元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染。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什么是环境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呢?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 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现在怎样呢?
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是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地关系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很低,他们往往是被自然环境所支配的。

人们在采集、狩猎和捕鱼中过着与自然环境相依存的生活。

自然环境是原始人的重要生产力,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持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以获取食物和必要的物品。

因此,人们不得不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遵循自然界的周期。

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开始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活动。

在农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渐渐掌握了种植和养殖技术,同时加强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互动,建立了和自然环境更为密切的关系。

人们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和农业工具,赋予农业以科学技术之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开拓了更多的生产区域,这些发展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进入工业社会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商品,这些机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多种环境污染,使得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全球化,各国之间发生了更多的经济联系,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也变得愈加激烈。

人们在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上出现了许多冲突,并出现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当代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在当代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需要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鼓励环保、生态旅游等活动,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了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举措,促进了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被支配到和谐共生的历史演变,如今,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既激进又科学的措施,共同推进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知识清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知识清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知识清单人地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思想观念。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极高。

这个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表现为崇拜自然。

人们认为自然界具有神奇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比如,在原始社会,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他们往往感到无助和恐惧,只能祈求神灵的庇佑。

在农业社会,尽管人类开始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农业生产仍然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制约。

风调雨顺时,粮食丰收,人们生活相对安定;一旦遭遇天灾,就可能面临饥荒和贫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这时,人地关系思想逐渐从崇拜自然转变为征服自然。

人们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被砍伐、矿产被开采、河流被污染。

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到了现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征服自然的思想带来的严重后果,人地关系思想又有了新的转变,即谋求人地协调。

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征服和破坏自然,而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例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谋求人地协调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课件6: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6: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美丽的地球拥有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 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 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 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 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环境污染。
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生态破坏。
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
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和发展双重问题,环境问题严重。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环境问题全球化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和谐
玛雅文明的消失
以下三种人类活动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
矿山开采
高峡出平湖
现代都市
❖ P92活动
❖ 1矿山开采: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 ,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 修水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阻断了河水中生物的生存 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
工业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 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二、直面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影响环 境
环境反作用 于人类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 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
速度时。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农业 文明
生产力发展 依附减弱,对 环境科学萌芽 灌溉和农耕 抗增强环境趋

课件11: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件11: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主要环境问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
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 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

认,人口、资源、环境和
发展相互协调
地理环境 决定论
可能论
适应论 生态论
和谐论(人 地协调论)
可持续 发展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的理论。
3.局限性
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人类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 选择能力。 适应论: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有适应能力。
生态论:用生态的观点分析人地关系。
人地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
1.产生的历史背景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人类 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 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举例 全球气候变暖、臭 氧层被破坏、土地 荒漠化等
环境污染事件
危害 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有些已演变成社会公 害,成为制约经济发 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 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的分布 ⑴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
城市地区
乡村地区
主要 表现
环境污染。如大气 污染、水污染、噪 声污染等
生态破坏。如水土流 失、荒漠化、土壤盐 碱化、森林减少、水 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12;Belgium)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34,5~10;USA)
危害
几千人中毒,60人死 亡
大多数居民患病,65 岁以上老人死亡400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 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自己所处自然环境的认识,其发展历程漫长,大致可划 分为两个阶段: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近现代的环境决定论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高,认为自身生活的环境是 由自然环境决定的。在这一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 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 社会制度和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环境因素决定了希腊各城邦的政 治制度和风俗习惯
全球合作与政策协同
时,智能化管理也将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
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将加强合作,
共同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将在推动环保事业方
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
-
谢谢您的 ·观看·
BUSINESS TRIP PROJECT PLAN
6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时期,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大陆腹地决定论"。他认为,一 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对其政治和经济都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国家控制 了大陆腹地,就意味着它拥有了控制欧亚大陆的权力。这一理论在当 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理论依据
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 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学者麦克哈根提出了生态 决定论。他认为,自然环境的演化决定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变。在自然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如气候、地形、水文等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才能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二、调整行为
三、加强国际合作
一、要转变哪些观念? 1.发展观 2.资源观 3.环境观 4.伦理道德观 5.消费观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一、转变观念
过度放牧
1.发展观
2.资源观
3.环境观 过度开垦
2.一次性的餐盒、饮料瓶要进行回收,因为要实 现资源的„„利用。
持续性原则
3.酸雨是全球性的问题,要依靠全人类齐心协 力„„解决。
共同性原则
课堂小结
人 地 关 系 思 想 的 历 史 演 变
人地 关系 的历 史演 进
•史前文明:崇拜自然,环境问题不明显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出现局部的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矛盾 激化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局部地
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等
3.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尖锐时期
(1) 人类思想 : 征服自然
(2)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出现了全球性 环境问题 (3)原因
人口过快增长,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提出背景
①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 国环境造成损害;
②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应该与 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③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 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 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 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循环经济 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 (3).生态农业: 效益。

《人地关系思想及其演变》课件

《人地关系思想及其演变》课件
出现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一: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 +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 不合理用水 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问题二:资源短缺
索取 > 再生 表现:煤炭、石油、天然气、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紧张
环境问题三:环境污染
排放 > 净化 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人地关系思想及其演变》
新课讲授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诞生于新生代第四纪,自诞生之日 起就与环境休戚与共,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人地关系随之形成并发生演变。
人地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 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个地理环 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 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如经济、文化等。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 是地理教育探讨的中心问题。
人地关系: 人类试图成为环境的主宰,
人们对人地关系的探索越来越深 入,人地关系思想出现交锋
原始文明——崇拜适应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忘年交”关系 农业文明——改造利用
工业文明——征服,矛盾尖锐
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是时候该 直面全球性环境问题 了!
海洋污染 湿地破坏
海洋污染
荒漠化我国的生态文Fra bibliotek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强调人与自然和 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农村建设,提 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 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北”防护林工程 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 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 球卫士奖”……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 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经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思考: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
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05
主要技术手段: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
06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01
02
2.农业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阶段
人地思想: “和谐论” —— “可持续发展”
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这三图反应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
矿山开采 修水坝 建设城市
P92
活动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 两幅图所反应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07
的人,
08
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人,
09
地: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
10

原创3: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原创3: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人地关系发展经历的哪几个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二、直面环境问题(掌握)
影影

响响

环人

境类
环 境
获取物能 人类社会 排放废物



环境
1.资源短缺
滥伐森林
土 地 荒 漠 化
破生 坏态
沙尘暴
土壤次生盐碱化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球增温导致海面上升,威
胁低地和岛屿
读图说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环境问题
北欧的酸雨
东欧核泄漏污染
噪音污染
伦敦烟雾事件
沙漠化
水土流失
水俣:水、土污染
热带雨 林破坏
臭氧层空洞
城乡环境问题差异
(产业政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经济结构)
还有那些原因?
2.环境问题的分布 ⑴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
为?
图6.2弋射、收获
2.改造自然
阶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产力水 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
局部出现环境 环境科学萌芽 问题

图 反映了?时代人对 “地”的?行为
3.征服自然
阶段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惊人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 迅速激化
东欧和北亚:工 业污染和核污染 造成附近土地荒 芜,危害健康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图版必修二教案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图版必修二教案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概述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演变。

在古代,人们往往以自然为主,宗教神权和道家思想认为自然应该被崇拜和尊重。

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切实关注环保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人地关系的思想不断演变,从早期的自然至上到现在的环境至上思想,不断反映着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古代思想宗教神权思想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有神灵掌控着万物,因而往往以自然为主,认为自然应该被崇拜和尊重。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印度的佛教思想以及欧洲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信仰等,都有类似的观点。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宗教神权思想”。

周易中的人地关系思想《周易》是中国古代阴阳学的经典之一,其中的卦象理论深刻地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

《周易》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与人地关系密切相关:一是“天人合一”,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人必须尊重自然界,顺应其所存。

二是“择日与民”,即人为地、时、民而订立时间决策。

近现代思想工业文明的带来的影响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改造和开发力度变得越来越大,人地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于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开始显现。

生态学与环境思潮20世纪60年代,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呼声下,人们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认知与态度。

环境保护运动掀起,各个国家采取措施限制污染,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至上思想近年来,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已经逐渐从自然至上转向环境至上,意味着人们开始认同自己对地球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保护地球环境成为全人类的仁义之举,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责任和目标。

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也随之变化。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人类环境认知与处理能力的提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ppt课件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ppt课件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尝试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过了哪些阶段 提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经历了利用、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阶段,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
(2)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
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
适应
为主.
采,只集是被动地

微乎其微
依赖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
技术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2)人地关系:人类大规耕模作地和灌溉 自然,开发利用
等农业自然资源;
人对自然的依附性
,对抗性增强.
(3)环境问题: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如
减少等,大多源于
. 改造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
土地
(的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减弱
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
水土流失
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萌芽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 尖时锐期
(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人口数量
,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迅速提高
(2急) 人剧地膨胀关 系 : 人 类 试 图 成 为 自 然 界 的 主 宰 , 人 地 关 系 全 面 呈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 ).
答案 (1)B (2)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人地关系理论学说 2.1、天命论
2. 2、地理环境决定论
2.3、可能论
2.4、适应论
2.5、生态论
2.6、环境感知
2.7、文化决定论
2.8、和谐论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演变
本章主要内容: 1、人地关系理论中“人”和“地”的含义 2、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 3、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4人地系统的定量研究方法 (1) PRED (2)可持续指数 3.1.4 人地系统优化调控
伊斯兰教文化区
印度文化区
东南亚文化区
中国文化区:燕赵文化区
齐鲁文化区 中州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 等
3. 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系统论
3.1.1 人地系统的要素组成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 开放的巨系统(吴传钧),人口、社会为一端;资源 环境为另一端,存在诸多联系、反馈。 社会——经济——自然组成“复合生态系统”(马世 骏) 3.1.2人地系统的动力机制、结构、功能 人地系统的发展是一个递进的越来越高层次的有序结构 的形成,其动力来自于远离平衡状态下系统内部的非 线性的“涨落”效应。(毛汉英)
1. 人地关系理论中“人”和“地”的含义 人——社会人—— 区域性、时代性 生物学——种群特征 双重性——生产、消费 地——地理环境——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 ——社会环境 人——地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文空间现象—— 文化区
1、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具有相对性:: 全球:东方文化区 西方文化区 东方文化区:中国文化区 日本文化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