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简介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精神宣讲题目

南水北调精神宣讲题目

南水北调精神宣讲题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2.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3.南水北调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4.如何传承和发扬南水北调精神
正文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
项重大战略工程。

这项工程不仅规模宏大,技术难度高,更是体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精神。

这种精神,被称为南水北调精神。

一、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总长超过 1200 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华北、西北等地区,以解决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南水北调精神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在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是推动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

三、南水北调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南水北调精神不仅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的其他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如何传承和发扬南水北调精神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理解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社会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输水工程
1.总干渠 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黄河以北曾比较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新开渠道两类方案,从保证水质和全线自流两方面考虑选择新开渠道的高线方案。总干渠自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公里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港高铁、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境,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区,终点是玉渊潭。总干渠全长1241.2公里。天津干渠自河北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公里。总干渠渠首设计水位147.2米,终点49.5米,全线自流,主要控制点水位、流量为:控制点或渠段 设计流量(立方米/秒) 设计水位(黄海标高)(米) 渠首~方城 630(加大800) 147.2~137.8 过黄河 500 119.5~106.0 进河北 415 91.3 进北京 70 61.1 进玉渊潭 40 49.5 天津干渠 70 64.9~2.7 黄河以南渠道纵坡1/25000;黄河以北1/30000~1/15000。渠道全线按不同土质,分别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喷浆抹面等方式全断面衬砌,防渗减糙。渠道设计水深随设计流量由南向北递减,由渠首9.5米到北京3.5米,底宽由5.6米~7米。总干渠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已基本清楚。对所经膨胀土和黄土类渠段的渠坡稳定问题、饱和砂土段的震动液化问题和高地震裂度段的抗震问题、通过煤矿区的压煤及采空区塌陷问题等在设计中采取相应工程措施解决。总干渠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过黄河干流及其他集流面积lO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9条,跨越铁路44处,需建跨总干渠的公路桥571座,此外还有节制闸、分水闸、退水建筑物和隧洞、暗渠等,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936座,其中最大的是穿黄河工程。天津干渠穿越大小河流48条,有建筑物119座。

南水北调基本知识

南水北调基本知识

南水北调基本知识嘿,朋友!您知道南水北调吗?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大工程!咱先来说说为啥要搞南水北调。

您想想,南方水多,经常发大水,好多水都白白流走了。

北方呢?那叫一个干,有时候喝水都成问题,种庄稼都没水灌溉,这像不像一个家里有的孩子富得流油,有的孩子穷得叮当响?南水北调就是要把南方多余的水调到北方来,让大家都能有水用,都能过上好日子。

南水北调工程分成好几条线路呢!就像几条大水管子,把水从南方引到北方。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这就好比接力赛,一级一级地把水传上去。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北上。

这就像是水自己找到了路,欢快地往北跑。

西线工程还在规划中,一旦建成,那更是锦上添花!这南水北调的好处可太多啦!北方的朋友们能喝上干净的水,不再为缺水发愁。

地里的庄稼能得到充足的灌溉,粮食产量也能增加,咱的饭碗端得更稳。

工业生产也有了保障,经济发展更有劲儿。

这难道不好吗?再说这工程建设,那可是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要穿越高山,要跨越河流,得修好多大坝、泵站、渠道。

这难度不亚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啊!工程师们那是绞尽脑汁,施工人员们也是辛苦万分。

但他们都没有退缩,硬是把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南水北调也得注意保护水质啊。

不能让调来的水被污染了,这就好比给人送礼物,得保证礼物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沿途各地都得加强环境保护,不能乱排污水,不能乱扔垃圾。

您说,南水北调是不是个伟大的工程?它让南方和北方紧紧相连,让水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

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咱得为它点赞!。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虽地形较复杂, 但地势南高北低 可自流供水,水质 较好
线路短,水 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输水渠, 南低 北高,需 工程量大。 梯级抽水北送, 耗能多
地势复杂, 挖隧洞。工 程量大。
工程量 调水量 东线 中线

大 大 小
水质


现有条件
好 差
西线
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 至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2、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 航运。 3、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 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4、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 航运、生物等。
西线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 工程区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 部的川、青、甘、宁、蒙、陕、晋等中国西 部与北部地区,坝址处海拔高程2900-4000 米。引水干线是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 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长距离 隧洞输水采用自流方案。西线调水工程主要 作用是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 西、山西6省的缺水问题,必要时也可向黄 河下游补水。截止今日,西线工程还未开工
历史沿革
•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 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 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 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 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东线工程
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 终点在天津,供水范 围涉及苏、皖、鲁、 冀、津五省市。东线 工程利用的是元朝的 运河。目的是缓解苏、 皖、鲁、冀、津等五 个省、市水资源短缺 的状况。2013年11月 15日,东线一期工程 正式通水运行。

南水北调完整版

南水北调完整版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
(解决西北 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缺水的问题)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较小 最好
二、工程进展情况
❖ 1、投资方面 ❖ 截至2012年3月底,我办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
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125.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247.3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106.5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159.3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基金1146.8亿元,贷款465.3亿元。 ❖ 工程建设项目(含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累计 完 成 投 资 1455.3 亿 元 , 占 在 建 设 计 单 元 工 程 总 投 资 2188.7亿元的66%,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 成投资232.0亿元和1205.7亿元,分别占东、中线在建 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78%和64%;过渡性资金融资利 息16.7亿元,其他0.9亿元。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规划区人口
4.38亿人(2002年)。仅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供水的县级以上城市就
有253个,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增加
防洪库容33亿立方米,与非工程措施和中下游防洪工程相配合,可使
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消
南水北调完整版
工程简介
❖ 南水北调就是指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 三个调水区,形成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 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 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 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 体格局。
南水北调——五个世界之最
❖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水线路长,穿 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效益巨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 程,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 量17.8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6.2亿立方米,混凝土量6300万立方 米。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难度最大、覆盖的范围最广的一项水利工程。

它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发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2. 工程简介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输水工程将长江、珠江等江河的水引入黄、淮、海河流域,满足长三角、华北地区的水资源需求。

根据方案,南水北调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是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主要水源调配工程,它起始于湖南岳阳,结束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南口。

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则分别为长江上游调水向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输水,以及长江中下游向陕西、河南输水。

3. 工程效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地区间水资源紧张问题、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改善环境生态、保障水利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考虑到目前中国水资源的表观贫乏性和实际匮乏性,南水北调的出现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一大里程碑。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让用水困难地区得到了水源补充,同时也优化了区域经济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 工程局限性和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政策治理、工程优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涉及诸多政策问题,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水资源分配、水权管理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

其次,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长期大规模的水资源调配,对于源头流域和水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所以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的原则。

最后,南水北调工程要保证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这需要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建设相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需求。

5. 未来展望未来,南水北调工程将逐步实现其目标,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持续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绿色发展”的建设。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一、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 工程目的。

-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南水北调通过跨流域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多方面的用水需求。

2. 工程线路。

- 东线工程。

- 起点在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

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逐级提水北送,途径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终点到达天津。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区域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和河北东部、天津等地。

- 中线工程。

- 从长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通过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大中城市。

- 西线工程。

- 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目前西线工程处于规划研究阶段。

3. 工程规模。

-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它涉及众多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

例如,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其大坝加高工程也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

1. 穿黄工程技术。

- 在中线工程中,穿黄工程是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需要在黄河河床下开凿隧洞,将南水北调的水安全地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

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盾构法等先进技术,盾构机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掘进,同时要解决防水、防沙等问题,确保隧洞的稳固性和输水的安全性。

2. 水质保护技术。

- 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在水源地及沿线采取了一系列水质保护措施。

例如,在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地区,加强了水污染治理,关闭了大量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入库河流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障水源地水质达到较高标准。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

南水北调工程培训

目标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 合理配置,保障华北地区的供水安 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组成部分
南水北调工程由东线、中线和西线 三条调水线路组成,其中东线和中 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
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为华北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缓 解该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03
案例分析
04
该工程通过隧道和泵站将长江上 游的水输送到黄河上游,然后通 过黄河流域输送到西北地区。该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 战,如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 脆弱、技术难度大等。
案例总结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实 施,为解决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 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 也为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 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04 南水北调工程面 临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机制
0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工程建设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
修复,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监测与评估
02
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确保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环保技术应用
03
推广和应用环保技术,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
管理内容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调度 和水质监测等方面,旨在确保工程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03
管理要求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强工程监
管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
平。
南水北调工程运营与维护
运营模式
南水北调工程运营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或委托运营的方式确定运营单位, 由运营单位负责工程的运行和维护。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知识点

南水北调知识点

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水利工程。

它的实施目的是通过调水方式,从南方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输送水到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下将介绍南水北调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在我国长期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战略工程。

由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依赖地下水和降水补给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决定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利用。

二、主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分为三条主要通道:中线工程、东线工程、西线工程。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和主干,起于湖南湘江中下游的岳阳,沿山地向北穿越长江,再经河南、河北,最终抵达北京。

东线工程起于江苏,贯穿山东半岛,并最终灌溉到北京、天津等地。

西线工程起于四川,途经陕西、宁夏,最终输至内蒙古。

这三个主要通道覆盖了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输水区域,完成了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

三、建设规模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之一。

根据计划,这个工程总建设规模包括了东线、中线、西线和江南水源等四个部分。

其中,中线工程总长约1,268公里,输水量为每年152亿立方米;东线工程总长约1,448公里,输水量为每年143亿立方米;西线工程总长约2,400多公里,输水量为每年48亿立方米;而江南水源为补水北方提供了额外的水资源,每年输水量为171亿立方米。

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南水北调工程在规模上是非常庞大的。

四、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南水的调配和调度,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

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

南水北调总人务介绍表

南水北调总人务介绍表

南水北调总人务介绍表【实用版】目录1.南水北调工程简介2.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背景3.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与规模4.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分析5.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正文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战略性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南北经济齐飞。

该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起点分别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扬州、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以及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 4.38 亿人,调水规模达到 448 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 1952 年,当时国家主席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调水方案。

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于 2002 年 12 月 27 日在北京、江苏、山东同时开工。

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与规模十分庞大,其中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的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引水,中线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西线工程则从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引水。

三条线路干线总长度达到 4,000 多公里,涉及地域广阔。

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该工程将大大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此外,该工程还有助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工程耗资巨大,据说输送水源的效果却意外的低。

此外,管道输水可能会导致泥沙淤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有专家建议使用管道输送水,并在管道途中建十几个水电站,既能缓解水压,又能获得电力带来的收益。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000年指标及占全国百分比)
耕地面积
7.0亿亩
粮食产量
1.7亿吨 36.8%
人口
4.38亿人 34.6%
国民生产总值
3.13万亿元(07年24.95万亿元) 35%
36.1%
7.2%
水资源量
2023亿m3
21.3%
人均水资源量
462 m3
1.3 南水北调总体布局
1.5 三条线路相容互补、不能替代
中国大陆地势形成三个阶梯。西线工程在 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 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 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 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 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 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 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三条引水线路各有主要供水范围,是相容 互补的关系,不能替代。
1.2 为什么要进行南水北调?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耕地面积不到全国40%,河流径流量却占全国的 80%以上;而黄淮海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 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 只有全国的12%。西北和华北是我国重要工业和农 业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因为水资源缺乏,不得不挤占生态和农业用 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 地面下沉、部分已低于海平面,引起地裂缝、海水 入侵,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缺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 制约因素,影响到京津华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 节水的能力很有限,急待调水解决。
按照《南水北 调工程总体规划》, 中线一期工程方案 为:加高丹江口水 库大坝至后期规模, 实施汉江中下游补 偿,年均调水95亿 m3 ,后期年调水可 达130~140亿m3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 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 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
2003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截至2009年12月4日,南水 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下游线进入约6 00米宽的黄河水面主河道掘进施 工地段,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 黄工程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举世瞩目的南水 北调东线一期工 程于2002年 12月27日正 式开工建设,主 体工程总投资3 20亿元,其中 治污工程140 亿元。
二、南水北调的原因
南水北调的背景材料
思考:对数据进行比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 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
流域 流域面 水资源总 水资源 积占全 量(亿立 占全国 国比重 方米) 比重 (%) (%) 28.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一、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 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 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 性工程。南水北调工 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 源合理配置,大大缓 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 重短缺问题,促进南 北方经济、社会与人 口、资源、环境的协 调发展。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 设想。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 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 日程。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02年 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底举行的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 了工程建设目标。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南水北调中的感人故事

南水北调中的感人故事

南水北调中的感人故事【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南水北调工程简介2.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感人故事3.感人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4.总结正文(篇1)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

自 2002 年启动以来,该工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在这漫长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着一种顽强、拼搏、奉献的精神力量。

南水北调工程跨越多个省份,涉及众多地区和人群。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挥洒着汗水,倾注着心血,只为了将清澈的南水输送到北方的千家万户。

这些建设者们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体现了“人民至上、艰苦奋斗”的南水北调精神。

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例如,有一位名叫张勇的建设者,在南水北调的工地上,他一干就是十多年。

因为长期劳累,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忍痛坚持工作。

他说:“为了南水北调,我愿意拼尽全力。

”正是这种奉献精神,让张勇成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杰出代表。

另一个感人故事发生在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丹江口水库。

为了让南水能够顺利北调,丹江口水库的移民们毅然放弃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离别了熟悉的故土,踏上了搬迁之路。

他们忍痛割舍,只为了支持国家工程,成就北方地区的繁荣发展。

这些移民们的奉献精神,同样令人敬佩。

感人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正是南水北调工程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这些建设者们的拼搏、奉献,成为了推动工程发展的强大动力。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南水北调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感人故事,不仅仅是工程建设者们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

目录(篇2)1.南水北调工程简介2.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感人故事3.感人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4.总结正文(篇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

南水北调相关内容

南水北调相关内容

南水北调相关内容
南水北调是中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旨在通过引江济淮、引汉入渭、引汉入淀三条主通道,使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的水资源得到合理调配和利用,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改善地区水资源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南水北调的建设历程漫长而艰难,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启动规划,经过反复论证和调整,2002年正式动工,历时15年,2017年全线通水。

南水北调不仅是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工程,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南水北调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地理环境复杂、建设难度大、工程投资巨大等问题。

但是,中国政府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顺利进行。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也为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如今,南水北调已成为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之一。

- 1 -。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有什么重要意义)南水北调是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到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结束。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南水北调的起点终点南水北调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东线的起点是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是天津;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西线未开工,无起点和终点。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格局。

1、东线东线以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到天津结束,贯穿了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等五个省、市。

2、中线中线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途经唐白河流域、过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方城垭口,从河南通过隧道穿过黄河,一路北上到北京城的水源地团城湖。

3、西线截至2021年查询,西线目前处于查勘阶段,还未建立项目,在西线工程的方案中提出以四川长江上游的支流为起点,把水抽调入黄河,主要解决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的利弊分析南水北调的好处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北方缺水的状况,为北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

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4.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改善北方部分地区的饮水质量。

南水北调能让北方缺水的尴尬状况有所改变,让北方部分地区的饮水问题改善。

5.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拉大内需和扩大就业。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的工农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让北方工农业急需用水缺水的问题得以缓解,促进工农业的发展。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

南水北调方案分析报告1. 简介南水北调是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治理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案之一。

该方案旨在通过引水调节,缓解不同区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保障。

自2002年开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分别建设了东、中、西三条调水干线,其中东线于2013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背景2.1 水资源短缺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基础上,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

多数水资源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而人口和经济发展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定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2 政策引导中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推出一系列旨在改善水资源短缺的政策措施,如实行定额用水制度、深入实施节水型工程建设等,但面对长期积累的水问题,短期内政策措施难以奏效。

政策引导成为推动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建设情况3.1 东线东线起点位于江苏盐城,终点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全长近1400公里。

计划水量为每年148亿立方米。

东线工程自2002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经过十余年的推进,于2013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

3.2 中线中线起点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汉江河源,终点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全长约1300公里,供水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

计划水量为每年270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27日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水源工程及输水工程,并已于2014年11月以试运行的方式向北京市供水。

3.3 西线西线起点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终点位于宝鸡市,全长约1500公里。

计划水量为每年140亿立方米。

西线工程于2005年12月開始建设,现在仍在建设之中。

4. 未来发展4.1 改进工程作为目前中国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程逐渐升级,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会持续提升工程效率和调节能力。

4.2 资源共享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中,也将考虑到更加节约水资源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问题探究一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问题探究一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总结: 总结:
结论: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不足, 北方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 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优点---优点---- 可自流供水 缺点---- 需挖掘渠道, 缺点---- 需挖掘渠道,
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
(1)路线 ) (2)水源区 ) (3)供水区 ) (4)评价 )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金沙江,雅砻江、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西北 地区
优点----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 优点----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以南水北调为例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 “总量多,人均少” 总量多,人均少” 总量多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数量上: 数量上: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
1、降水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2、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3、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加剧了 缺水程度。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
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 水量大且用水量迅速增加 用水量迅速增加 2、浪费严重 、 3、污染严重 、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状况,你有何良策?
•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 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 的国内外资金, 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 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 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 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 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的发展。 • 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 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 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 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输水渠, 需挖掘输水渠, 北高, 工程量大 南低 北高,需 工程量大。 梯级抽水北送, 梯级抽水北送, 耗能多
地势复杂, 地势复杂, 挖隧洞。 挖隧洞。工 程量大 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 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 沉降,是南水北调带来的 (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特别是海河流域和胶东半岛的大中 城市水资源特别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2、为什么要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不足,北方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不足,北方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东线的影响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对东线的影响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 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 长江径流减少, 海水上溯, 长江径流减少 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淤塞。 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 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 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 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低洼,地下水位较高, 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 工业园区众多, 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 工业园区众多, 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 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 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 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排放会降低水质 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7建成了引滦入津工程和 引黄济青 工程。
东线工程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 京杭运河可 以利用, 以利用,工程 量较小 量较小 ,前期 投资少,工期 投资少, 短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虽地形较复杂, 线路短, 虽地形较复杂, 线路短,水 但地势南高北低 但地势南高北低 质好 自流供水 供水,水质 可自流供水 水质 较好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缺点----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
河中上游的 西北地区和华北 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西线工程 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 3、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中线工程 4、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东线工程 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原因: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原因: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5、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 枯水期放水, 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 均的矛盾。 均的矛盾。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
人口 (占全 国%) ) 北 方 南 方 43.5% 54.4% 耕地 水资源总量 占全国%) (占全 (占全国 ) 国%) ) 58.2% 36.6% 14.7% 81.0% 人均水量
938立方米 4180立方米
缺点---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需
抽水北送; 抽水北送;水质差
2、中线工程
(1)路线 ) (2)水源区 ) (3)供水区 ) (4)评价 )
从三峡水库引水, 从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 水库, 水库,沿太行山东麓送水到 北京、天津。 北京、天津。 长江中游、三峡水库、 长江中游、三峡水库、 丹江口水库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P99
资 料 二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 冬春季节缺水 长江夏秋季 夏秋季( 重。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 月 水量丰富, 适宜调水。 适宜调水。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空间分布上: 空间分布上:
时间分配上: 时间分配上:
“夏秋多,冬春少,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探究问题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
• 数量上: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时间分配上: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
1、降水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2、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3、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加剧了 缺水程度。
跨流域调水(空间)、 跨流域调水(空间)、 海水淡化 修建水库(时间) 修建水库(时间)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
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 水量大且用水量迅速增加 用水量迅速增加 2、浪费严重 、 3、污染严重 、
1、东线工程
(1)路线 )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 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长江下游 华北平原
(2)水源区 ) (3)供水区 ) (4)评价 )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 工程量较小,前期投资少、 工期短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长江年径流稳定,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问题探究2: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问题探究2: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2: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 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 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 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3、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 京杭运 河至 天津(城市)。 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 丹江口水库至 北京(城市)。 西线调水路线:金沙 江和 雅砻 江至 黄 河。
练一练:读下图回答问题
4、东线方案是从江苏扬州的江都调水至天津,这一方 案与中线方案相比,其最有利的条件是什么?
可借助京杭运河航道,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可借助京杭运河航道,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