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植物学(下)实验(板书 2011

植物学(下)实验(板书 2011

植物学〔下〕实验实验一、藻类植物〔一〕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代表植物,掌握绿藻门的分类特征。

二、实验内容:按实验指导要求,利用提供的新鲜材料或者装片观察以下内容: 1、衣藻:单细胞,二根等长的鞭毛,厚底杯形的载色体。

〔水封片或者永久装片〕 2、团藻:大型群体〔母群体、子群体〕,细胞的形态为衣藻型。

〔永久装片〕 3、水绵:〔1〕藻体的形态:不分枝的丝状体,单列细胞,带状的载色体,沿载色体中线罗列着一列球形的造粉核。

〔水封片〕〔2〕水绵的接合繁殖:梯形接合〔两条接合的丝状体及其接合管形似梯子〕。

〔永久装片〕 4、刚毛藻:具粗糙感,分枝的丝状体,载色体网状。

〔水封片〕 5、石莼:孢子体与配子体同形,均为片状体。

〔腊叶标本〕 6、轮藻:〔1〕藻体的形态:植物体直立,具分枝;注意观察:主枝、短枝,节、节间。

〔浸泡标本〕〔〕2卵囊、精子囊:皆生于短枝的节上,卵囊长椭圆形,生于短枝的上方;精子囊圆球形,生于短枝的下方。

〔水封片或者永久装片〕7、观察绿藻门的其它新鲜材料或者腊叶标本。

三、作业:绘图:1、衣藻细胞结构图,注明各个局部的名称。

2、水绵细胞结构图,注明各个局部的名称。

3、轮藻卵囊的外形图,并加图注。

注意!实验报告要求写出: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材料;1三、实验用具:〔一〕用具;〔二〕试剂;四、实验内容及操作;五、实验结果:〔一〕观察结果;〔二〕绘图。

实验二、藻类植物〔二〕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代表植物,掌握蓝藻门、硅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按实验指导要求,利用提供的新鲜材料或者切片观察以下内容: 1、颤藻:不分枝的丝状体,单列细胞,丝状体前端有颤抖现象〔先后运动,摆布摆动〕,注意观察其细胞中的中央质、周质。

区分:顶端细胞、体细胞,死细胞、别离盘、藻殖段。

〔水封片〕 2、念珠藻:外形为不规那末的胶质团块,具公共胶质鞘,细胞圆形,排成一行如念珠状。

区分:营养细胞、厚壁孢子、异形胞、藻殖段。

植物学实习指导

植物学实习指导
(3)通过观察、看录象(《植物多样性》、《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教师在同学梳理实习植物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进行总结归纳,更深入地认识相近科之间的异同点。
如:叶对生的有哪些科?
植物体具乳汁的科有哪些?
雄蕊有特殊类型的科?
花冠二唇形的有哪些科?
苏铁科
银杏科
红豆杉科
裸子植物松科
(典型特征杉科
及常见种)柏科杨柳科
2.实习用品的准备:
标本夹、采集袋、枝剪、小平铲、记录本、标签纸及参考书等。
3.实习前的分组落实和纪律要求:
要求指导教师和班干部负责。
四、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实习目的,要求帮助学生端正实习中的学习态度。
2.由于实习中人多,老师相对少,所以,在实习中,强调主动学习,同学要多问、多看、多记、多动手、多思考问题。
五、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一)采集标本所需的器具:
1.标本夹
2.吸水纸:用于吸水的草纸或旧报纸
3.采集袋(或采集箱):现常用塑料背包
4.花铲或丁字小镐:用于挖草本植物的根
5.枝剪:木本植物只能采集枝条
6.野外记录签:野外采集时应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如林地、草地、山坡或路边、田边等)
7.海拔仪:测量海拔高度
草本、灌木、乔木或藤本;叶少单叶,多为各类型复叶;叶互生,常具托叶;花常两侧对称,少为辐射对称;A∞A10或A(9)+1;荚果。
含羞草亚科
Mimosoideae
云实亚科
Caesalpinioideae
蝶形花亚科
Papilionoideae
花对称性
*
↑假蝶型
↑真蝶型
雄蕊类型
A∞
A10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内容提要本书是配合高信曾主编的《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一书的实验教材,是根据5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植物学实验课教材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有50个实验,内容较多,但各具独立性,各校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选用。

为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工作的能力,尽量选用活材料与永久制片相配合的方式,学生依指导即可动手操作。

全书约12万字,附插图101幅。

书末有附录,介绍简单的显微化学试验和所用染料及试剂的配制方法,徒手切片方法,绘图方法,显微镜一般故障的排除和保养维修方法,以及实验室规则等。

本书可用作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生物系及农、林院校的植物学实验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和植物学教师教学参考用。

前言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本实验指导主要是依据综合大学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但它所包含的内容超过了规定的实验课学时,这是为了有的实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

此外有些实验用的材料具有地区性,例如小麦为常用的实验材料,是北方地区的作物,如果南方院校做实验时,可用水稻代替。

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前几个实验中,将操作方法、程序以及观察时应注意的事项介绍比较详细,后面的实验就写得比较简略;在内容安排上尽量由浅入深;为了便于选择,每一实验各有其独立性。

本书末有附录,分别介绍简单的显微化学试验和所用染料及试剂的配制方法,徒手切片法,绘图方法以及实验室规则等。

此外还附有显微镜一般故障的排除和保养维修的方法。

这本实验指导是根据5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植物学实验课教材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由高信曾主编。

高信曾编写实验1—7;陈耀堂编写实验8—18、32—36;邓岳芬编写实验19—31;陈朱希昭编写实验37—50。

李丽霞绘制部分附图。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浙江林学院植物学科⼆00五年⼋⽉实验室守则1. 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每次实验的⽬的、要求和内容。

2. 实验课开始时,必须认真听指导⽼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范动作;实验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准⾼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按时完成作业。

3. 珍惜精密仪器,使⽤显微镜必须按规程操作,如有损坏,须向指导⽼师报告并登记,按赔偿制度酌情处理。

4. 爱护公共财物,处处注意节约。

不准在实验台上⽤⼩⼑刻划和削铅笔,也不准在上⾯乱涂乱画。

不准⽤镊⼦和解剖针在其它物品上乱刺。

5. 实验室器具不得擅⾃带出室外,若要借⽤,须经同意并登记。

6.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使⽤过的实验⽤品放在实验台上,不得随地乱抛。

7. 实验完毕每⼈清理⾃⼰的实验台,洗涤实验⽤具,收藏好显微镜;并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指导⽼师。

8. 按组轮流打扫实验室。

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的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法及其保养。

2.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含物。

3.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法。

4.掌握显微绘图技能。

⼆、⼯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洗⽿球(⽪⽼虎)、“上”字切⽚、马铃薯、I-IK 液三、内容(⼀)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且各有专门的⽤途、这⾥所介绍的是复式显微镜,它是植物学实验课中最常⽤的光学仪器。

复式显微镜的式样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图1—1)。

物镜粗动⼿轮⽬镜转换器镜臂载物推进器聚光镜微动⼿轮聚光镜升降⼿轮镜座亮度调节开关光源载物台图1-1 复式显微镜结构图光学部分包括:物镜、⽬镜、聚光器和光源。

机械部分包括:镜头转换器、粗聚焦器、细聚焦器、镜臂、载物台)、载物推进器、镜座。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光学的成像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先利⽤反光镜将可见光(⾃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中,把光线会聚成束,穿过⽣物制⽚(样品),进⼊到物镜的透镜。

植物生理学作业指导书

植物生理学作业指导书

植物生理学作业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室中的常见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植物样本(如豆芽、植物叶片等)- 干燥器- 秤- 显微镜- 毛细管- 温度计- pH计- 高速离心机- 甘油3. 实验步骤3.1 实验准备3.1.1 准备不同植物材料,确保植物样本的健康状态。

3.1.2 对植物样本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水分含量降至一定程度。

3.1.3 使用秤量取干燥后的植物样本质量,并记录下来。

3.2 水分传导实验3.2.1 取一段长度适当的毛细管,将其一端与水分容器相连,另一端插入植物茎部。

3.2.2 观察水分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并记录下来。

3.2.3 根据水分上升高度计算植物茎部的水势。

3.3 光合作用实验3.3.1 准备好一片健康叶片,并在其表面涂抹甘油。

3.3.2 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中的叶绿素体,并记录下来。

3.3.3 在不同光强下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并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曲线。

3.4 酶活性实验3.4.1 取一定量的酶液,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酶活性测定。

3.4.2 使用高速离心机离心酶液,并测定上清液中的酶活性。

3.4.3 根据测定结果,分析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所记录的数据,对每个实验环节进行结果分析。

可以通过绘制图表、计算数据指标等方式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讨论。

5. 思考题5.1 就水分传导实验结果,探讨植物水势与植物体内水分传导之间的关系。

5.2 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分析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以及甘油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 对酶活性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6. 实验总结结合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思考题,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意义,提出改进措施,并陈述你在本次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

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实验须知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要求掌握植物保护学有关的有害生物的基础理论知识、预测预报与有害生物治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侧重了解并掌握水稻、杂粮、果树、蔬菜、油料和茶树等作物重要有害生物(病、虫、螨、杂草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发生发展或流行规律,以及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能力分析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或流行规律的新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控制技术。

实验课也兼备以上两大部分的简要内容。

实验课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丰富课程教学的有关内容,从而提高自己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且达到应有效果,现提出以下规则,望各自遵守。

1、实验前应先预习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一进实验室,就应始终保持实验室安静,实验开始后,如遇问题应举手向老师示意,切不可高声喧哗。

3、验时应按照实验内容进行。

观察标本要细心,各种操作要专心。

同时,要珍惜各类昆虫标本。

使用体视显微镜(昆虫)和生物显微镜(植物病理)要特别小心,仔细调焦,齿轮不要调到最高端或最低端,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显微镜的调焦系统。

每次实验完后,按小组轮流值日。

包括打扫卫生,清理实验标本和清点实验用具等。

实验报告应按时交上。

如不能参加实验应找时间补做。

每次实验完后,按小组轮流值日。

包括打扫卫生,清理实验标本和清点实验用具等。

实验一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学习描述和记载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二、材料和用具烟草花叶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桃细菌性穿孔病、蔬菜幼苗猝倒病、白菜软腐病、棉花枯黄萎病、水稻恶苗病、桃缩叶病、马铃薯疮痂病、玉米瘤黑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秆锈病、葡萄霜霉病、油菜菌核病、麦类麦角病、大豆菟丝子、黄瓜根结线虫病、水稻白叶枯病、番茄条纹病毒病三、内容与方法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指病植株生理解剖上的病变反映到外部形态上的结果。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园艺植物的引种计划制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制定园艺植物引种计划,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引种工作的各项环节,提高组织、领导开展引种工作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独立设计园艺植物的引种方案,科学有效地进行引种试验的目的。

二、实验原理不同园艺植物种类或品种,对自然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影响。

弓I种时,要考虑生长地的气候条件,尽可能从纬度、海拔高度、土质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适应性大小以及引入地的栽培管理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

植物适应性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系统发育中历史上的生态条件有关。

三、选题及资料来源(1)题目:XX地区中华猕猴桃的引种(2)资料①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拟引进植物(品种)的主要特性、选育历史、适宜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等有关文献资料。

②实际调查(有条件时)。

七、思考题1.制定引种计划的意义何在?2.根据当地生产需要或育种需要,选择一种园艺植物,制定一份引种计划。

实验二园艺植物花粉采集与保存一、实验目的掌握花粉采集与保存的基本方法,认识园艺植物花器官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在有性杂交育种中,常常父母本花期不遇,作为父本的花粉必须经过贮藏直到母本植株开花时再用于授粉;或者双亲不在一个地方,必须由外地邮寄花粉供应,因此在育种工作中常常需要采集和贮藏花粉,以满足生产需要。

花粉贮藏的原理就是创造代谢强度底的环境,以延长花粉有寿命。

三、材料及用具材料:桃树、杏树、甘蓝、白菜、迎春等植物的花。

用具:镊子、硫酸纸、干燥器、冰箱、xx 等。

实验四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桃树、梨树、辣椒、芍药、月季等开花植物。

三、实验用具镊子、标签、硫酸纸袋、带橡皮头的铅笔、棉签、70%酒精棉球、曲别针、花粉等。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以模板为基础)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以模板为基础)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以模板为基础)dfzfmeb^蒂膂蒇@袄db`膀艿膈]o袈芈薄c[ac薇肃p莆薇螂聿节b袅nladhk聿maj 肆e蚂羁a芄蚁肃fa蚁螃_b蚀袅e莅虿bel螈肀d^h袂腿蒂螅肄be螅芈芄肀@螃zo蒈螂a聿c袁芄k肇衿c节薅衿igd袈`dfzfmeb^蒂膂蒇@袄db`膀艿膈]o袈芈薄c[ac薇肃p莆薇螂聿节b袅nladhk聿maj肆e蚂羁a芄蚁肃fa蚁螃_b蚀袅e莅虿bel螈肀d^h袂腿蒂螅肄be螅芈芄肀@螃zo蒈螂a聿c袁芄k肇衿c节薅衿igd袈`dfzfmeb^蒂膂蒇@袄db`膀艿膈]o袈芈薄c[ac薇肃p莆薇螂聿节b袅nladhk聿maj肆e蚂羁a芄蚁肃fa蚁螃_b蚀袅e莅虿bel螈肀d^h袂腿蒂螅肄be螅芈芄肀@螃zo蒈螂a聿c袁芄k肇衿c节薅衿igd 袈`dfzfmeb^蒂膂蒇@袄db`膀艿膈]o袈芈薄c[ac薇肃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黄绍辉编著环境工程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目录实验一园林树木的栽种技术……………………………1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实验十实验十一园林树木的修剪…………………………………色块(花灌木)的栽培技术……………………绿篱的整形修剪…………………………………植物移栽养护剂的使用技术……………………园林树木秋冬季养护技术………………………带土球大苗的起掘………………………………树体结构与枝芽特性观察………………………古树名木养护管理调查…………………………校园园林树木栽培现状分析……………………i实验一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一、实验目的园林树木栽植施工过程虽短,但栽植是否科学、规范,技术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与后期的生长发育。

为此必须要加强栽植环节的质量保证。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十年种树”的重要意义,掌握树木栽植的基本程序,基本技术要领,同时掌握树木包裹、支撑保护等相关养护技术。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光学显微镜。

2、学会临时装片法。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能绘出植物细胞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4、了解显微镜的类型、构造及简要的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结构及作用。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1. 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0.03%中性红、1mol/L硝酸钾溶液、4mol/L(24%)尿素溶液[备用]、稀甘油、稀碘液、氯化锌碘试液、去离子水、吸水纸。

2. 实验材料:洋葱、马铃薯三、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类型:略(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两大部分构成。

1、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镜四个部件。

2、机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属零件组成,作用是支持光学部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

主要有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六部分。

(三)显微镜的使用每台显微镜一般都配有低倍、高倍、油镜三个物镜头,在观察物体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因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物,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若需要再放大时,再到油镜下观察。

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对光-放置载玻片-调焦高倍镜的使用由低倍—高倍—低倍(四)显微镜的使用、保护的注意事项1、显微镜应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2、拿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直立,切勿左右摇晃,以免碰伤或目镜滑出。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可用手或毛布擦物镜和目镜;用绸布或纱布擦机械部分。

4、观察时应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决不可先用高倍物镜,以免损坏玻片而影响观察。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1)用尖头镊子撕取洋葱(玉葱)鳞片内表皮薄片(0.3×0.3cm),浸到0.03%中性红溶液中(载玻片上)10~15min进行染色。

观察:1.1 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无离子水(或pH略高于7.0的自来水),另一侧放吸水纸吸干,以洗净撕片外粘附的中性红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液泡染成樱桃红色;原生质层(细胞质和细胞)则无色透明紧贴细胞壁(在细胞的角隅上可以看见)。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林夏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组2009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3)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 (4)实验三园林大规格苗移栽及养护 (5)实验四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 (6)实验五园林植物越冬防寒 (7)教学实习 (8)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乔灌木物候期的观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记录方法。

二、材料:校内乔木树种3-5株,灌木树种3-5株。

三、方法步骤:1、确定观测地点。

2、确定观测树木,并挂牌标记。

3、隔日进行观察并做好现场记载,观测时间以下午为好。

4、做好数据分析。

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记载情况于课程结束后上交书面调查报告表一份。

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2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定点放线,掌握园林绿地植树工程中常用的定点放线方法。

二、材料:皮尺、钢卷尺、粉笔。

三、方法步骤: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1)确定行位的方法行道树行位严格按横断面设计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路牙的道路以路牙内侧为准;在没有路牙的通路,以道路路面的平均中心线为准,用钢尺测准行位,并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棵左右,钉一个行位控制桩,通直的道路,行位控制桩可钉稀一些,凡遇道路拐弯则必须测距钉桩。

行位控制桩不要钉在植树刨坑的范围内,以免施工时挖掉木桩。

道路笔直的路段,如有条件,最好首尾用钢尺量距,中间部位用经纬仪照准穿直的方法布置控制桩。

这样可以保证速度快,行位准。

(2)确定点位的方法行道树点位以行位控制桩为瞄准的依据,用皮尺或测绳按照设计确定株距,确定每棵树的株位。

株位中心可用铁锹铲一小坑,内撒白灰,作为定位标记。

2.成片绿地网格法定点、放线适用范围大、地势干坦的公园绿地。

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找出距离相等的方格(10m×1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座标距离,再披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21-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21-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 (1)实验二植物种子结构观察及种子营养成分的鉴定 (8)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

2、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3、观察植物细胞,掌握细胞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用具:显微镜、擦镜纸、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刀片、吸水纸、纱布三、实验药品:蒸馏水、1%碘-碘化钾溶液(先用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保存于棕色瓶中)、蔗糖溶液0.3g/ml、二甲苯四、实验材料:洋葱(Allinm cepa)或蒜(A.sati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是光学显微镜,也是植物学实验和研究的基本仪器,必须要训练掌握。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其作用是固定和调节光学系统、放置及移动标本。

(1)镜座:为显微镜的底座,有马蹄形和长方形,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保持平衡。

(2)镜柱:是在镜座后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镜臂及以上部分。

(3)镜臂:全形弯曲,为携取显微镜时执手之用。

有的显微镜的镜臂下端有倾斜关节,借此可使镜臂及其以上部分在90度范围内倾斜,以利观察,但通常不超过30度。

新型显微镜具有倾斜镜筒,是固定的,无倾斜关节。

(4)载物台:也叫工作台或镜台,方形或圆形,为放置标本之用。

载物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载物台:载物台上有两个金属压夹,用作固定玻片标本。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玻片移动器,可固定和移动标本之用。

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镜反射上来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而透到标本上。

移动式载物台:装有旋钮,可前后左右移动。

移动式载物台上装有纵横游标尺,可用来测量标本大小或或被检部分作标记,便于再次观察。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目录绪论 (1)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二生物绘图 (6)实验三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 (9)实验四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观察 (12)实验五植物体各种组织的显微观察 (14)实验六根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17)实验七茎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1)实验八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植物) (25)绪论一、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本课程以验证课堂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为宗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以植物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学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界各大类群植物的主要的形态特征、代表植物、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和演化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植物;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规则1. 学生应提前5-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按号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使用前要检查,使用后要擦试整理,并放回原处.如果发现损坏或发生故障,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3. 爱护仪器、标本及其他公共设施,节约药品和水电。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报告并及时登记。

4. 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

实验时不得随意走动和谈笑。

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每次实验后,各实验小组要清理实验桌面,并轮流打扫实验室。

5.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严。

三、实验课课程的进行方式及对学生的要求1. 实验前必须预习每次实验课内容,写出简单的实验提纲,并把个人准备好的实验必备物品带到实验室。

2. 必须仔细听取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应注意问题的讲解。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园林植物学》课程实验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如下:一、目的与要求:1.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能熟练地实验的基本技能, 如徒手切片、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二、对实验实习报告的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应作好实验报告的预习,实验操作中应作好记录,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结果按统一书写格式详细写入实验报告或作好生物绘图作业,并作实验总结,按时上交任课教师批阅。

三、考核(考试)内容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园林植物学课程的特点,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并将该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拟占总成绩的30%。

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核,评分100 分制,其中理论部分50 分,操作50 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30% ;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第一学期的考核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

其中绘图占10分,显微镜的使用占20分。

考核方法:绘图成绩为本学期实验报告成绩的总评。

显微镜的使用考核办法为: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在2分钟之内找到教师所指定的物象为20分,每超时半分钟扣1分,超过6分钟按0分计。

如操作不正确按以下标准扣分:显微镜的取出方法及摆放位置不正确扣2分;对光太明亮或太暗扣2分;直接使用高倍镜扣2分;调焦方法不正确扣5分;在转换物镜时如扳动物镜扣2分;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及取放切片扣2分;在收显微镜时,未关闭电源或未将反光镜直立扣2分,未将物镜偏离通光孔扣2分;实验完成后,未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扣1分。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一、目的要求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二、材料用品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显微镜、载玻片。

三、内容和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在植物学实验课中,经常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的各种结构。

因此,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不尽相同,但目前使用的多是复式显微镜,其构造可以分为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图1-1)。

光学部分: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倾斜关节、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和载物台。

2、显微镜的成象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的成象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各由若干透镜组成,但可看成是一个凸透镜。

(图1-2)3、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光度的调节,另一个是焦距的调节。

具体方法分叙于后。

(1)取镜和放镜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

一般应放在座位的左侧,距桌边5—6厘米处,以便观察。

(2)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打开聚光器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是镜面向着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

并利用聚光器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光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

(3)放玻片将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二端,将玻片中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和确定需要观察的部位。

A、调整焦点使用低倍镜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旋转粗调节器。

使物镜停留在距离载物台约5毫米处。

接着用左眼在目镜中观察,同时按反时针方向,向后向内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标本物象为止。

B、低倍镜的观察焦点调节好后,可根据需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动到最有利的位置上,找到物象后,还可以根据材料的厚薄,颜色,成象的反差强弱等情况进行调节,如视野太亮,可降低聚光器或缩小虹彩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彩光圈。

植物学实验指导-2011

植物学实验指导-2011

植物学实验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实验目的:1. 复习和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常识。

2. 练习与掌握临时装片及生物绘图基本技能。

3. 复习与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材料:1)新鲜洋葱鳞茎;2)柿胚乳细胞永久片。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蒸馏水;碘-碘化钾溶液。

三、具体实验内容与方法:参考实验指导17。

四、实验报告:1. 绘图: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结构;2. 思考回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植物学实验二植物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生组织的结构特征(包括有丝分裂)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掌握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成熟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 理解分生组织的活动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4. 了解各类成熟组织的结构对植物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材料:(1)菠菜嫩叶片(观察表皮结构);(2) 永久制片:洋葱幼根纵切、蚕豆幼根横切(观察分生组织);南瓜茎纵切(观察输导组织);芹菜叶柄横切、纵切(观察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蒸馏水。

三、具体实验内容与方法:参考实验指导19、20、21.四、实验报告:1. 绘图:1)洋葱根尖分生组织; 2)菠菜叶表皮一部分(至少包含一气孔器);3)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

2. 思考回答:1)侧生分生组织与顶端分生组织比较,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与不同之处?2)导管与管胞有何结构差异?各出现于那些植物类群?植物学实验三花的形态与结构一、实验目的:1. 掌握花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掌握花程式和花图式的运用。

3. 了解不同植物类群花的形态差异。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新鲜材料:1)二月兰(诸葛菜)花;2)海棠花;3)五角枫花。

2. 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镊子;解剖针;蒸馏水。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

植物学实验指导内容提要本书是配合高信曾主编的《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一书的实验教材,是根据5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植物学实验课教材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有50个实验,内容较多,但各具独立性,各校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选用。

为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工作的能力,尽量选用活材料与永久制片相配合的方式,学生依指导即可动手操作。

全书约12万字,附插图101幅。

书末有附录,介绍简单的显微化学试验和所用染料及试剂的配制方法,徒手切片方法,绘图方法,显微镜一般故障的排除和保养维修方法,以及实验室规则等。

本书可用作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生物系及农、林院校的植物学实验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和植物学教师教学参考用。

前言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本实验指导主要是依据综合大学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但它所包含的内容超过了规定的实验课学时,这是为了有的实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

此外有些实验用的材料具有地区性,例如小麦为常用的实验材料,是北方地区的作物,如果南方院校做实验时,可用水稻代替。

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前几个实验中,将操作方法、程序以及观察时应注意的事项介绍比较详细,后面的实验就写得比较简略;在内容安排上尽量由浅入深;为了便于选择,每一实验各有其独立性。

本书末有附录,分别介绍简单的显微化学试验和所用染料及试剂的配制方法,徒手切片法,绘图方法以及实验室规则等。

此外还附有显微镜一般故障的排除和保养维修的方法。

这本实验指导是根据5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植物学实验课教材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由高信曾主编。

高信曾编写实验1—7;陈耀堂编写实验8—18、32—36;邓岳芬编写实验19—31;陈朱希昭编写实验37—50。

李丽霞绘制部分附图。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药用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2013

药用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2013

农学院《药用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曾桂萍编写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贵州大学二OO 八年二月前言《药用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是配合《药用植物育种学》课堂教学,在参考部分兄弟院校的《作物育种学》,《林木育种学》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材料修改而成的。

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方法的感性认识。

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植物育种技术知识,本实验教材包括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识别,花粉形态观察和花粉生活力测定,植物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有性杂交技术,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制定,优株选择等六个综合实验。

每个实验有目的要求、原理、内容说明、材料工具、方法步骤几部分,并附有作业和思考题。

但由于学时数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内容(如品种资源的鉴定和识别,有性杂交技术等),只能选择一、二个药用植物进行,有些内容延续的时间较长或带有研究性、探索性,由指导老师安排选作。

由于时间短促及水平所限,本实验指导可能还有许多错误和缺点,希读者多提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提高。

目录实验一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制定····································································4 实验二有性杂交技术····················································································6 实验三花粉形态观察和花粉生活力测定·························································8 实验四植物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11 实验五优株选择····························································································13 实验六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识别························································14 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7 实验报告格式···································································································18 药用植物育种学设计性实验报告书··································································20实验一药用植物育种目标的制定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要求:选做一、实验目的了解制定育种目标的程序。

小学五年级科学植物实验指导

小学五年级科学植物实验指导

小学五年级科学植物实验指导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科学原理。

实验材料:1. 肥沃的土壤2. 种子(例如豌豆、向日葵或小麦等)3. 小水壶或喷壶4. 透明塑料袋5. 标签和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找一个适合种植的容器,可以用小花盆或塑料杯等。

b. 准备好肥沃的土壤,并将土壤装入容器中,填满2/3的容器。

c. 每个容器上贴上标签,标明所种植的植物名称。

2. 播种a. 从袋子中取出种子,确保每个容器中放入适量的种子。

有助于增加成功率和观察效果。

b. 在土壤表面均匀撒下种子,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

c. 按照不同植物的要求,间隔适当距离进行种植。

d. 继续为每个容器的标签写上播种日期,并放置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

3. 浇水与观察a. 使用小水壶或喷壶,适量浇水至土壤湿润,但不要使土壤过湿。

b. 观察每个容器内的种子,注意其发芽和生长情况。

c.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并避免过度浇水。

d. 如果需要,可用透明塑料袋覆盖容器,以保持较高的湿度。

4. 光照与温度控制a. 将容器放置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

一般来说,大部分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

b. 预防过度暴露于高温或低温环境,确保植物能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

c. 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可以将容器放置在室内或室外。

5. 实验记录a.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并记录下种子的发芽时间、生长速度和外观的变化等。

b. 可以用手机拍照记录植物的不同阶段,以便之后进行对比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总结出以下关于植物生长的结论:1.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芽,并通过根、茎和叶的生长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植物。

2.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充足的阳光能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的正常生长。

3. 适当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也非常重要,过度高温或低温可能导致植物发育不良或死亡。

4. 适量的水分供应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腐烂,而不足的水分则会使植物萎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指导书浙江林学院植物学科二00五年八月实验室守则1. 实验前需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2. 实验课开始时,必须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示范动作;实验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准高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按时完成作业。

3. 珍惜精密仪器,使用显微镜必须按规程操作,如有损坏,须向指导老师报告并登记,按赔偿制度酌情处理。

4. 爱护公共财物,处处注意节约。

不准在实验台上用小刀刻划和削铅笔,也不准在上面乱涂乱画。

不准用镊子和解剖针在其它物品上乱刺。

5. 实验室器具不得擅自带出室外,若要借用,须经同意并登记。

6.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使用过的实验用品放在实验台上,不得随地乱抛。

7. 实验完毕每人清理自己的实验台,洗涤实验用具,收藏好显微镜;并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指导老师。

8. 按组轮流打扫实验室。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一、 目的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其保养。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含物。

3. 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的鉴定方法。

4. 掌握显微绘图技能。

二、 工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洗耳球(皮老虎)、“上”字切片、马铃薯、I-IK 液 三、 内容(一)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而且各有专门的用途、这里所介绍的是复式显微镜,它是植物学实验课中最常用的光学仪器。

复式显微镜的式样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图1—1)。

物镜粗动手轮目镜转换器镜臂载物推进器聚光镜微动手轮聚光镜升降手轮镜座亮度调节开关光源载物台图1-1 复式显微镜结构图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聚光器和光源。

机械部分包括:镜头转换器、粗聚焦器、细聚焦器、镜臂、载物台)、载物推进器、镜座。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的成像原理观察植物体结构的。

首先利用反光镜将可见光(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中,把光线会聚成束,穿过生物制片(样品),进入到物镜的透镜。

因此所观察的制片都要很薄,光线才能穿透。

经物镜将制片的结构放大,为倒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映入眼球内最后形成的为放大的倒的虚像(图1—2)。

图1-2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从成像的原理看,物镜在成像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目镜不过是放大物镜所成的像,而不能增加成像的清晰度。

聚光器的作用是集中反光镜反射光线,使光线汇聚而得到强的光束,升降聚光器可调节焦点。

聚光器上还附有光圈,用以调节进入物镜的光线。

(三)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四)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规程1.取镜:(1)自显微镜柜子内取出显微镜,左手握紧镜臂,右手托镜座。

(2)将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时,应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缘约80毫米处。

右侧可放记录本绘图纸等。

(3)取下登记本,登记实验名称、指导老师。

2.低倍镜观察:(1)把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移动载物推进器,使切片在视野范围内。

(2)用亮度调节开关调节光线强度。

(3)为避免物镜压坏切片,必须用下面方法进行聚焦:一方面转动粗聚焦螺旋,使镜筒逐渐下降,直到接近盖玻片为止,然后观察目镜视野,慢慢转动粗聚焦螺旋使镜筒逐渐上升,至显微镜的工作距离,物像自然清晰。

(4)物像为倒像,切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3.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把观察内容移至视野中部,直接转过高倍镜进行观察。

若不清楚,可逆时针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五)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遵守的规则1.任何旋钮转动有困难时,绝不能用力过大,而应查明原因,排除障碍。

如果自己不能解决时,要向老师说明,帮助解决。

2.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尽量避免灰尘落到镜头上;尽量避免试剂或溶液沾污或滴到显微镜上。

显微镜用过后,应用清洁棉布轻轻擦拭;镜头有灰尘,必须用擦镜纸擦。

3.每次实验结束,把显微镜以拿出时的样子放回到镜盒里(即转动物镜头,使之“八”字形向外;降低镜筒至底部)。

(六)操作练习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有初步了解后,可以进行下列操作练习:1.用“上”字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掌握对光和聚焦器对物像的影响;掌握物像的运动与切片移动的关系。

2.找不到物像的原因有:“上”字不在视野范围内或不在其工作距离上。

在镜筒上移时在某一位置会发现一些东西出现,说明这些东西在你的视野范围和工作距离上,移动一下载物推进器,若这些东西会移动,说明你看到的东西是在你的载玻片上,那么“上”字没有在你的视野内,你必须移动载物推进器使你观察的内容进入显微镜的视野。

若移动载物推进器时,这些东西仍不动,说明你观察的内容可能是聚光器上的灰尘,你必须抬高镜筒。

3.完成低倍镜观察后,转过高倍镜(若转不过来,可能是切片的盖玻片朝下了)至工作位置,进行观察。

若不清晰,逆时针调节细聚焦螺旋至清晰(细聚焦螺旋的转动次数有限,转不动时不可硬转,要使它顺时针还原)。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材料:洋葱鳞茎的鳞叶表皮细胞。

(二)制片方法:撕片法(见附录)(三)观察: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壁、液泡、细胞核和细胞质。

注意观察没有染色的细胞结构在光镜下的特征,折射率上有什么差异。

五、细胞内含物(一)材料:马铃薯块茎、红辣椒(二)方法:涂片法、徒手切片法(三)观察:切取小块马铃薯,用涂片法制临时制片,观察时光圈调小一些可看清脐和轮纹,然后加I-IK液一滴再镜检,有何变化取红辣椒用徒手切片法或涂片法制成临时制片,观察有色体。

六、绘图方法(见附录)七、作业:1、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示细胞基本结构2、马铃薯块茎淀粉粒实验二植物细胞分裂和组织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掌握细胞分裂方式,特别是有丝分裂。

掌握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各种组织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以及它们的功能。

二、材料1、显微镜及解剖用具、载玻片、盖玻片2、醋酸洋红、番红溶液(配制见附录)3、永久切片(制法见附录):洋葱根尖纵切,南瓜茎纵切,柑桔果皮横切4、离析液:鹅掌楸木质部、黑松木质部5、临时制片:女贞叶、泡桐叶柄三、观察内容和方法(一)植物细胞分裂与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是一群具强力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植物细胞分裂的最普遍方式为有丝分裂,这类细胞分布在植物的顶端或两侧。

今天我们看的内容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存在于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因此应在这一位置上寻找。

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它存在于植物繁殖后代的有性生殖器官上。

取含笑花药,用整体装片法(见附录),再轻轻一压,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二)基本组织该组织分布广,是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的过渡,可以重新恢复分裂功能,成为次生组织。

这类组织均由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大,壁薄,有液泡,常有胞间隙(见示范)。

(三)保护组织初生保护组织:撕下女贞叶下表皮,整体装片法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多边形,互相紧密相嵌,其间有许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为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为气孔。

次生保护组织:周皮(见示范镜)(四)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由输送水分的导管或管胞和输送有机养料的筛管或筛胞组成,它们分别存在于木质部和韧皮部。

1.导管分子的观察:取鹅掌楸茎木质部离析液(离析材料制作过程见附录)一滴,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细胞成圆柱形,壁有各种加厚方式,细胞两端壁有穿孔,鹅掌楸的成穿孔板,为梯状穿孔。

2.管胞的观察:取金钱松(或黑松)茎木质部离析液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它没有穿孔,两端尖的长形细胞,细胞壁上有具缘纹孔。

3.筛管伴胞的观察:取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筛管分子为筒形,横壁上有筛孔,并有穿过筛孔形成“莲蓬头”的联络索,筛管旁较小的为伴胞。

(五)机械组织机械组织分长轴和短轴,细胞壁强烈增厚,起机械支持作用。

1.纤维:取观察导管用过的加拿大白杨茎木质部离析液制成的临时片,进行观察,两端尖锐的细长细胞是木纤维细胞。

2.石细胞:取梨果肉,用镊子夹一“砂粒”置于载玻片上,用镊子柄部压碎,并将其散开,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细胞近矩形,细胞壁强烈增厚,上面有分纹孔,细胞腔小,这就是石细胞。

(六)分泌组织分泌细胞是一类与分泌有关的组织,可以是单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群。

1.腺毛:观察泡桐叶柄表皮上腺毛。

2.树脂道:(黑松叶、茎横切,以后观察)3.分泌囊:观察柑橘果皮横切,它是一种溶生分泌腔。

四、作业观察后完成下列各表:⑴机械组织:纤维⑵输导组织:导管、管胞⑶保护组织:表皮⑷泡桐叶柄分泌组织(腺毛)实验三种子、幼苗形态与根的解剖构造观察一、目的要求:2.通过观察进一步掌握种子一般形态和几种主要类型种子的基本构造,各组成部分、主要生理功能、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和幼苗的形态结构。

3.通过根尖纵切面、根毛区横切面、侧根形成区横切面及老根横切面的观察,掌握根的内部构造,进一步了解根的构造是与根的生长、吸收、输导、支持固定的生理机能相适应。

4.掌握徒手切片法。

二、材料:1.种子幼苗:蓖麻、蚕豆、松子等种子。

银杏、杉木、小麦等幼苗。

2.洋葱根尖纵切、刺槐老根横切(永久切片);禺毛茛根、蚕豆根、吊兰根(新鲜材料)。

三、观察内容与方法:(一)观察种子与幼苗:(二)根尖构造观察:取洋葱根尖纵切切片用低倍镜观察,区别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成熟区各部,作简图并注明各部及细胞特征。

(三)根的初生构造及侧根的发生1.切取禺毛莨幼根,用徒手切片方法制成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无细胞间隙。

可看到有的细胞突出形成根毛,较老的根已不见根毛,外切向壁栓质化。

皮层由多层形状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具有明显的细胞间隙。

靠近表皮的细胞较小,可看到有1~2层排列紧密的外皮层细胞,往内细胞渐大,胞间隙明显,接近内皮层细胞又小,在内皮层上可清楚地看到被番红染成红色的凯氏带,呈马蹄形加厚。

维管柱最外层为中柱鞘,一般由一层细胞组成,但对着木质部处常为二三层细胞。

维管束为辐射状,木质部的导管大小逐渐向内增大,为外始式。

2.侧根的产生,取刺槐老根永久切片,观察刺槐根为几原型,侧根的发生位置。

四、作业:1.禺毛莨初生构造部分细胞图2.刺槐侧根发生简图一、目的要求:1.通过观察掌握植物茎的构造并进一步了解它的构造与支持、输导等功能相适应。

2.掌握识别木材三切面的方法。

二、材料:1.樟树一年生枝横切;紫苏茎横切;马尾松嫩枝横切;小竹茎横切。

2.椴树多年生枝横切;天目木兰木材三切面;马尾松木材三切面。

3.茎尖纵切(示范)。

三、内容与方法:(一)茎尖结构:观察示范切片,了解茎尖的原套原体学说。

(二)茎的初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取紫苏、樟树一年生横切切片进行观察,从外到内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仔细观察各部组织特点。

2.单子叶植物茎:取小竹茎横切切片,从外到内的观察为表皮、下皮、基本组织、维管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