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度检查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内收,屈曲90°的肱骨向躯干运动。 正常值:水平外展0°-90°,水平内收0°-45°。
4.内旋、外旋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º, 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旋前。
中心:尺骨鹰嘴。 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直。 移动臂:尺骨长轴。 运动:外旋是前臂在矢状面,向头的方
向运动。 内旋是向下肢方向运动。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指运用一定的工 具测量特定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从而对关节的功能做出判断。
二、分类
关节活动度
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
通过患者主动、 随 意运动达到的关节
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度 (PROM)
肢体被动运动 达到的关节 活动范围。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骨性限制)。 2.关节囊的厚薄、松紧(软组织限制)。 3.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韧带与肌肉限制 4.主动肌、拮抗肌的力量。
1.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2.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3.指导康复治疗
五、测量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工具
关节角度尺由移动臂、固定臂和一个中心组成。 长度有7.5cm至40cm不等,测量时应根据关节大小
选择适当的角度尺。
六、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证与禁忌证。 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固定。 正确摆放角度尺。 暴露检测部位。 同时测量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认真分辨运动终末感。 正确记录、分析测量结果。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上肢:肩关节——屈曲、伸展 外展、内收
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内旋、外旋
肘关节——屈曲、伸展 前臂——旋前、旋后 腕关节——掌屈、背伸
桡偏、尺偏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
指骨间关节屈曲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近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远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肩关节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旋 转,前臂中立位,手掌面向躯干。
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主要内容
平衡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维持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平衡(balance ): 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 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 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分类
下降是肩胛骨向下方运动。 正常值:上举0-20º,下降0-10º。
肘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靠躯干,肘 关节伸展,前臂旋后。
中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运动:屈曲,前臂从前方做向肱骨接近的
运动。 伸展,从屈曲位返回的运动。 正常值:屈曲0-150°,伸展0°。
关节活动度检查
主要内容
康复医学中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问题 基本概念 人体运动的内力与外力 人类三种类型的杠杆 骨组织的生物力学 关节活动度检查 概念 分类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人类三种类型的杠杆 骨的杠杆功能
一、概念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 (ROM),是指关节活动时经 过的角度。具体而言是指关节 的移动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骨 的运动过程中,移动骨所达到 的新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 角。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影响平影衡响的因平素衡(的力学因角素度)
重心的高低 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重心越低、支撑面积越大、 支撑面越稳定,平衡就越好;反之亦然
支撑面
支 撑 ( 持 ) 面 ( support surface)指人在各种体位 下(站、立、坐、卧,行 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 触面。站立时的支持面为 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 的面积。
中心:肩峰。 固定臂:与躯干纵轴平行。(内收)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运动:外展是在额状面上向外方运动。
内收是向内侧运动。 正常值:外展0º-180º,内收0º-75º。
3.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体位:坐位,肩关节屈曲90。。 中心:肩峰顶部。 固定臂:垂直于躯干。 移动臂:肱骨长轴。 运动:水平外展,屈曲90°的肱骨向脊柱运动。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二)病理因素
关节内异常: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以及类 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 形等关节本身的疾病或损伤。
关节外异常: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粘 连、瘢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重 的肢体循环障碍;周围神经损;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分类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2、平衡能力的分类
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 姿势的过程
正常值:外旋0-90º,内旋0-70º。
附:肩胛带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 中心:头顶。 固定臂:通过肩峰与前额面的投影线一致。 Fra Baidu bibliotek动臂:头顶和肩峰的连线。 运动:屈曲是肩胛骨向前外侧方移动。
伸展是肩胛骨向后内侧方移动。 正常值:屈曲0-20º,伸展0-20º。
2.上举、下降(图4—3)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 中心:胸骨上缘。 固定臂:通过肩峰的水平线。 移动臂:肩峰和胸骨上缘的连线。 运动:上举是肩胛骨向上方移动。
前臂旋前、旋后
体位:坐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 90°,前臂中 立位。
中心:尺骨茎突外侧。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 运动:旋前,拇指向内侧,手掌向下转动。
旋后,拇指向外侧,手掌向上转动。 防止肩关节的代偿运动,将上肢固 定在体侧。防止腕关节的代偿,可以手 握铅笔。 正常值:旋前0-80°,旋后0-80°。
中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 运动:屈曲是在矢状面向前上方运动;
伸展是向后方运动。 参考值:屈曲0º-180º,伸展0º-60º。
2.外展、内收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 外展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前臂旋 后,掌心向前。 内收ROM时肩关节屈曲20º-45º,前臂旋前, 掌心向后,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4.内旋、外旋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º, 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旋前。
中心:尺骨鹰嘴。 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直。 移动臂:尺骨长轴。 运动:外旋是前臂在矢状面,向头的方
向运动。 内旋是向下肢方向运动。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指运用一定的工 具测量特定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从而对关节的功能做出判断。
二、分类
关节活动度
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
通过患者主动、 随 意运动达到的关节
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度 (PROM)
肢体被动运动 达到的关节 活动范围。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骨性限制)。 2.关节囊的厚薄、松紧(软组织限制)。 3.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韧带与肌肉限制 4.主动肌、拮抗肌的力量。
1.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2.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3.指导康复治疗
五、测量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工具
关节角度尺由移动臂、固定臂和一个中心组成。 长度有7.5cm至40cm不等,测量时应根据关节大小
选择适当的角度尺。
六、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证与禁忌证。 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固定。 正确摆放角度尺。 暴露检测部位。 同时测量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认真分辨运动终末感。 正确记录、分析测量结果。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上肢:肩关节——屈曲、伸展 外展、内收
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内旋、外旋
肘关节——屈曲、伸展 前臂——旋前、旋后 腕关节——掌屈、背伸
桡偏、尺偏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
指骨间关节屈曲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近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远端指骨间关节屈曲
肩关节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立位。肩关节无外展、内收、旋 转,前臂中立位,手掌面向躯干。
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主要内容
平衡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维持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平衡(balance ): 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 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 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分类
下降是肩胛骨向下方运动。 正常值:上举0-20º,下降0-10º。
肘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靠躯干,肘 关节伸展,前臂旋后。
中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运动:屈曲,前臂从前方做向肱骨接近的
运动。 伸展,从屈曲位返回的运动。 正常值:屈曲0-150°,伸展0°。
关节活动度检查
主要内容
康复医学中的运动学和生物力学问题 基本概念 人体运动的内力与外力 人类三种类型的杠杆 骨组织的生物力学 关节活动度检查 概念 分类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人类三种类型的杠杆 骨的杠杆功能
一、概念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 (ROM),是指关节活动时经 过的角度。具体而言是指关节 的移动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骨 的运动过程中,移动骨所达到 的新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 角。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影响平影衡响的因平素衡(的力学因角素度)
重心的高低 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重心越低、支撑面积越大、 支撑面越稳定,平衡就越好;反之亦然
支撑面
支 撑 ( 持 ) 面 ( support surface)指人在各种体位 下(站、立、坐、卧,行 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 触面。站立时的支持面为 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 的面积。
中心:肩峰。 固定臂:与躯干纵轴平行。(内收)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运动:外展是在额状面上向外方运动。
内收是向内侧运动。 正常值:外展0º-180º,内收0º-75º。
3.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体位:坐位,肩关节屈曲90。。 中心:肩峰顶部。 固定臂:垂直于躯干。 移动臂:肱骨长轴。 运动:水平外展,屈曲90°的肱骨向脊柱运动。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二)病理因素
关节内异常: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以及类 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 形等关节本身的疾病或损伤。
关节外异常: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粘 连、瘢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重 的肢体循环障碍;周围神经损;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分类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2、平衡能力的分类
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 姿势的过程
正常值:外旋0-90º,内旋0-70º。
附:肩胛带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 中心:头顶。 固定臂:通过肩峰与前额面的投影线一致。 Fra Baidu bibliotek动臂:头顶和肩峰的连线。 运动:屈曲是肩胛骨向前外侧方移动。
伸展是肩胛骨向后内侧方移动。 正常值:屈曲0-20º,伸展0-20º。
2.上举、下降(图4—3)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 中心:胸骨上缘。 固定臂:通过肩峰的水平线。 移动臂:肩峰和胸骨上缘的连线。 运动:上举是肩胛骨向上方移动。
前臂旋前、旋后
体位:坐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 90°,前臂中 立位。
中心:尺骨茎突外侧。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 运动:旋前,拇指向内侧,手掌向下转动。
旋后,拇指向外侧,手掌向上转动。 防止肩关节的代偿运动,将上肢固 定在体侧。防止腕关节的代偿,可以手 握铅笔。 正常值:旋前0-80°,旋后0-80°。
中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 运动:屈曲是在矢状面向前上方运动;
伸展是向后方运动。 参考值:屈曲0º-180º,伸展0º-60º。
2.外展、内收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 外展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前臂旋 后,掌心向前。 内收ROM时肩关节屈曲20º-45º,前臂旋前, 掌心向后,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