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_张晓文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_张晓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33f67902768e9951e7384d.png)
●张晓文(陕西省人民医院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8)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3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政府信息;信息公开;隐私权;知情权Abstract:Govern ment 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 can ensure that the citizen ’s right t o know is constantly satisfied .However,the possibility of infringing upon citizen ’s right t o p rivacy is si m ultaneously increased .The conflict be 2t w een the m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This paper,by exp l oring the connotati on and the p r otecti on syste m of and the conflict bet w een the right t o p rivacy and the right t o know in 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 discl osure,points out the app r oach and method of balancing their interests and har monizing their conflicts .Keywords: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right t o p rivacy;right t o know3本文为陕西省社科信息学会科研培植项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hshx0703。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https://img.taocdn.com/s3/m/a05ffb32a32d7375a4178087.png)
.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
A. 瑞典B. 英国C. 荷兰D. 法国满分:1 分2. 公共组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哪个原则?()A. 职能目标原则B. 完整统一原则C. 精干高效原则D. 人本原则满分:1 分3. 下列哪个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根本特征?()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B. 严格考核、功绩晋升C. 政治中立、职务常任D. 人事分类、依法管理满分:1 分4.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A. 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体现了科学分类原则。
B. 公开考核和选拔,具有合理的竞争择优机制。
C. 不仅有严格的准入机制,而且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D. 政治中立,实行职务常任,保持了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满分:1 分5. 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以积累、延续和增强。
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也会上升,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率在上升,劳动者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也在上升。
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A. 社会性B. 再生性C. 时效性D. 高增值性满分:1 分6. 预算会计报表按内容分可有多种报表,以下哪种不是按内容分类的报表()。
A. 资产负债表B. 损益表C. 现金流量表D. 月报表满分:1 分7. 根据公共组织变革的形式进行分类,公共组织变革可以分为()。
A.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B.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C. 组织的内部变革和外部变革D. 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满分:1 分8. 下列哪个属于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领域?A. 公共物品B. 私人物品C. 自然垄断D. 外部性满分:1 分9. 在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中,哪种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领导隶属关系清晰,权力与责任明确,缺点是权力高度集中?()A. 直线式结构B. 职能式结构C. 直线-职能式结构D. 矩阵式结构满分:1 分10. 以下哪个论据支撑不了这个结论:公共物品和服务要由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信息公开与法治政府
![信息公开与法治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1d8edf43a8956bec0975e37c.png)
【关键词】信息公开;知情权;法治政府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and Government by Law
Inspiration from“SARS”to“Bird flu”
【英文摘要】“SARS”in 2003 triggered a social-wide concern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ation.It has become a common sense of the people to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a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citizen’s rights to know as soon as possible.Almost a year later,“Bird flu”spreaded in Asia.What different Was that,no panic and confusion arised as what happened when“SARS”occurred,People were mentally calm,full of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Thus it is clear that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is vital in building a just,transparent and trust—protected government by law.Ou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system is still on an initial stage and has serious shortcomings.Further improvement of it on law is badly Reeded.
政务公开下题库(更新版)
![政务公开下题库(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64bf325fbfc77da369b185.png)
●"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权限的唯一原则。
标准答案: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标准答案: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肩负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 标准答案:错误●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
标准答案:错误●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一定够属于保密的范围。
标准答案:错误●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其他秘密或者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也使用《保密法》。
标准答案:错误●纯属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人事、财务等相关信息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
标准答案:错误●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
标准答案:错误●地方主动公开的时限应该与条例规定相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法律、法规对特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时限的一般规定。
标准答案:错误●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不需要公开。
标准答案:错误●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四级管理。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从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决定。
标准答案:错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无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
标准答案:错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还没有对个人隐私作出明确界定。
标准答案:正确●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为都有举报权。
标准答案:正确●瑞典的《瑞典出版自由法》使用于立法、行政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
标准答案:正确●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外国政 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外国政 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e12f2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b.png)
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关键环节。
许多国家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特点(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之一。
1966 年通过的《信息自由法》是美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法律。
该法确立了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和程序,并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公开机构。
此外,美国还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信息自由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二)英国英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2000 年通过的《信息自由法》标志着英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正式确立。
该法规定了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和范围,以及政府部门应当公开信息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英国还建立了信息专员制度,负责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
(三)瑞典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之一。
早在 1766 年,瑞典就颁布了《出版自由法》,确立了政府文件向公众开放的原则。
此后,瑞典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
瑞典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强调公开的主动性和全面性,政府部门有义务主动公开各类信息。
二、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一)完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在法律位阶和内容完整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经验,制定更高位阶的信息公开法律,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形成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外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通常较为广泛,不仅包括行政决策、执法过程等方面的信息,还涉及公共资金使用、环境保护等领域。
我国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特别是涉及民生、公共利益和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如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以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
![一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4287704dcf84b9d528ea7aa3.png)
新闻法学复习资料一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二“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这一条款在以后的大量新闻诉讼案例中被法官加以具体解释,成为美国处理新闻法律与道德问题的最高原则,也是对其他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法国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新闻法《出版自由法》1881年四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1宪法:是传播法的基础,地位最高的法律2法律:基本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专门法:著作权法、广告法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和颁布4地方性法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全国无法统一5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6国际条例:WTO 、TRIPS、知识产权协议五传媒法中的基本权利表达权、知情权六表达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明、显示或公开传递思想、意见、观点、主张、情感、或信息知识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主性状态七知情权:20世界40年代美国记者肯特·库柏提出。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享有了解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八新闻记者的义务: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闻记者的基本义务2.不得滥用新闻自由侵犯他人的权利 1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格尊严2真实而不歪曲,虚假报道他人3.维护社会公共利益4、维护国家安全九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十泄密:(1)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2)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十一保密制度:1 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的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2 汛情、疫情、核事故、统一发布3 突发事故新华社统一发布十二传播者成为煽动主体的条件:明知主观上是故意的、十三“其他淫秽物品:1包括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b43682e3f5727a4e96204.png)
教育管理(本)《公共管理学》期末填空、单选练习及答案2012.11(根据练习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册及教材章节练习题归并)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其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3)4.(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5.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策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达尔和赫伯特·西蒙,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7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8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9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志愿性。
10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11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2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政策和再分配政策。
13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执行的理论进行界定,形成了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14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分为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与组织准备、政府实验和全面实施这五个主要环节。
15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16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17政府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治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
![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3bbf1d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2.png)
瑞典和社会民主主义一、社会主义成败,命系宪政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要振兴中华,当然需要借鉴他国兴衰的制度性因素,譬如说宪政。
宪政曾经是恩格斯领导创建的社会党国际(又名“第二国际”)所属各国社会民主工党政治纲领的目标之一。
但是,从1917年开始,在原先的共同营垒中,瑞典和俄国两党之间却发生了南辕北辙的故事。
1917年瑞典大选,社会民主工党参与的竞选联盟获胜,联合组阁。
工人政党首次通过选举进入宪政政府,开始登上了20世纪的宪政舞台。
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命,其后最初几个月,社会继续在宪政的大道上前进;然而1918年1月5日突然发生历史巨变,立宪会议被布尔什维克以武力解散,宪政被废除,宪政道路戛然而止,建立起了专政制度。
1917年发生的这两件大事,整个世界都注意到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地球上从此发生了一场跨世纪的大竞争,即宪政条件下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专政条件下的集权社会主义的竞争。
这两种社会主义的竞争,最终影响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十几亿人口的命运。
(一)竞争结果苏联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专政对象据说是极少数人,但是据1988年4月官方媒体《文学报》公布,斯大林时期有5000万人被杀害或被判处劳改,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4以上;计划经济则以低效率闻名于世而最终破产。
至于默默竞争的另一方瑞典呢?不仅宪政制度依然健在,十分巩固,没有发生过内战和动乱,而且它所保护的民主社会主义蒸蒸日上。
瑞典已经进入世界首富行列,并以“从摇篮到坟墓”最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而闻名于全世界;瑞典200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世界第七;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调查117个国家的竞争力,瑞典排名第三;它的制造业生产力效率第一;它是IDC调查的全球最佳信息化社会,科技创新指数排名第一;此外,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统计的全球民主主义排名中,瑞典以9.88分的成绩名列第一。
如今的瑞典,举世瞩目,引起了许多人,包括许多中国人浓厚的研究兴趣。
信息政策与法规习题
![信息政策与法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cdc26add36a32d737581b8.png)
信息政策与法规习题一、选择题1.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有:A、制定B、修改C、认可D、审批正确答案:AC2.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的不同在于:A、行程过程和表现形式B、实施方法和范围C、作用实效和影响D、本质正确答案:ABC3.信息法律关系的三要素A、主体B、关系C、内容D、客体正确答案:ACD4.信息权利主体包括:A、信息B、自然人C、法人D、国家正确答案:BCD5.信息立法的基本原则:A、效益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C、吸收借鉴原则D、协调原则E、明确性原则正确答案:ABCDE6.陈某经石某的同意将其小说《父亲进城》改编为电视剧本《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某从石某处所获得的是()A、翻译权B、汇编权C、邻接权D、改编权正确答案:D7.下列()不属于著作权客体作品之一的戏剧作品。
A、评书《白眉大侠》B、话剧《日出》C、广播剧《林海雪原》D、话剧《茶馆》正确答案:A8.李某和张某1943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大清秘史》,李某于1987年7月5日病故,张某于2005年11月7日逝世。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选项有关《大清秘史》一书的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日期为()A、2037年7月5日B、2037年12月31日C、2055年11月7日D、2055年12月31正确答案:D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展览权的对象的是()A、陈逸飞的一幅作品B、李某闲暇时创作的小说C、旭光广告公司的某位文案人员设计的一幅图形作品D、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一个建筑作品正确答案:A10.在理解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署名权时,正确的观点是()A、署名权只能由作者享有B、作者决定在作品上不署名的,即是作者对署名权的放弃C、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非作者一方有权在对方的作品上署名D、作者死亡后,署名权仍然受著作权法保护正确答案:D11.我国的著作权法是何时制定的?A、1979B、1990C、1980D、2001正确答案:B12.世界知识产权日是每年的()A、5.26B、4.25C、5.25D、4.26正确答案:D13.学者吴汉东曾经说过:“一个人获得的知识产权,是对另一个人的合法限制”,这句话描述了知识产权的哪一个特征()A、地域性B、时间性C、专有性D、垄断性正确答案:C14.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有()A、抵押权B、商业秘密权C、股权D、植物新品种权正确答案:BD15.“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保护的主要原则,据此原则,以下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情感B、文字C、视频D、思路正确答案:AD16.甲公司的游戏软件工程师刘某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游戏软件被乙公司非法复制,丙书店从无证书贩手中低价购买了该盗版软件,丁公司从丙书店以正常价格购买该软件在其经营的游戏机上安装使用。
公共组织发展趋势与中国行政机构变革
![公共组织发展趋势与中国行政机构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b47771ef580216fc710afdc9.png)
公共组织发展趋势与中国行政机构变革科层制理论的提出及实践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所体现出的对效率以及理性的追求具有长远的价值。
但科层制组织在当下暴露出的僵化、腐败以及低效等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看来,公共组织的发展有扁平化、公开化和虚拟化等趋势。
这些趋势对中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具有引导作用。
大部制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化以及电子政务的发展与这些趋势不谋而合。
中国政府的行政機构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深入分析并理解这些趋势,深化行政机构改革。
标签:扁平化;公开化;虚拟化;大部制;电子政务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blic Organ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Xiong Xuan(Nankai University,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TianJin,JinNan 300350)Abstrac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ureaucracy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However,the exposure of rigidity,corruption and inefficiency of the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in the moment can not be ignored. It now appears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mainly are flat,open and virtual. These trends have a guiding 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uper ministry system reform,the opening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coincide with these trend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which should be analyzed and understood and fixed.Key words:flattened;open;virtualization;large system;e-government科层制长久以来一直是公共组织的主要形式,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春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1-4及答案
![春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1-4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e2fc6d4d8d15abe234ed6.png)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1、单选题(4分)1887年美国学者()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为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A.古德诺B.斯坦因C.泰勒D.威尔逊答案:.、单选题(4分)德国学者()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A.古德诺B. 马克斯·韦伯C.法约尔D.赫伯特·西蒙答案:.、单选题(4分)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A.公共组织B. 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权力答案:.、单选题(4分)公共管理的客体是()。
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B. 政府C.公共政策D.公民答案:.、单选题(4分)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 )。
A.非政府组织B.公共组织C.中介组织D.非营利组织答案:.、单选题(4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B.“守夜人”和“警察”C.服务型政府D.懒汉答案:.、单选题(4分)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无效的情形被称为()A.政府失灵B.社会失灵C.市场失灵D.双失灵答案:.、单选题(4分)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C.蒙德尔 D.布坎南答案:.、单选题(4分)关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 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B 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C 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D 进行收入和财产的直接分配;答案:.、单选题(4分)()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
A.政府失灵B.社会失灵C.市场失灵D.双失灵答案:.、单选题(4分)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答案:.、单选题(4分)公共管理学以研究()的问题为核心,融合了相关学科的知识,突破了传统行政学的学科界限,涉及了以往行政学所未涉及的许多领域和主题,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北京大学2001年新闻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及答案
![北京大学2001年新闻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c1bf9f18583d048645951.png)
北京大学2001年新闻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年,其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
【参考答案】9992.1934年以后,中国的新闻界以()日为记者节。
【参考答案】9月13.《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方针是:()()()()。
【参考答案】不党不私不盲不卖4.台湾于()(时间)起解除报禁。
【参考答案】1988年1月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出版自由法》,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答案】18816.空中电视台(Sky TV)的老板是()【参考答案】默多克7.为了加强对网络建设的管理,2000年9月国务院令292号公布施行(《》)。
2000年11月,《互联网站从事登载()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同时出台。
【参考答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新闻业务8.《野百合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出悲剧。
《野百合花》作者(),最终被平反昭雪。
【参考答案】王实味9.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报业集团。
【参考答案】斯克里普斯10.因特网上的信息有()()()()等特点。
【参考答案】迅捷性全球性交互性多媒体性11.NHK的中文或英文全称是()。
CNN的中文或英文全称是()。
AFP是指()(通讯社)。
【参考答案】日本广播协会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法国新闻社二、简答题(30分)1.1956年中国新闻工作的改革【参考答案】(1)改革的背景全国解放以来,新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工作经验,特别是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盲目照搬的教条主义错误,严重束缚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致使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新闻报道面窄、缺乏自由讨论以及文风枯燥等。
客观上看,1956年的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也为新闻改革开创了条件。
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总的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研究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3dbf28dd36a32d7375818e.png)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研究摘要: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各级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将应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纳入规范的轨道中,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文章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建构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选题背景公共卫生方面,湖南省2012年的手足口病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自然灾害方面,2012 年春季( 3~5月),我国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以及湖北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事故灾难方面,2011年的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引起人民的质疑和忧虑,这些突发事件使政府应急信息公开迎来重大挑战。
政府信息公开在国际上已有了近50余年的实践,但中国是广州于2003年1月1日最早启动政府信息公开,上海、北京、重庆、郑州等地方相继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9年11月27日经湖南省通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系列的事实和政府出台的政策都表明,地方政府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迫在眉睫。
1.2研究意义突发事件是难以消除的,再加上社会转型不断深化使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来应对人们不同的利益要求和价值观。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更是发挥特殊的作用。
2003年的非典就是因为疫情信息公开不够,导致社会恐慌,使得各个方面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终于导致疫情越来越严重。
可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从而知民情,顺民心,得民意。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从行政层面,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向公众和特定的公民提供有关的信息的行为。
媒介道德与法规(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
![媒介道德与法规(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39cd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2.png)
媒介道德与法规(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一章测试1.()认为检验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该行为造成的后果并不相关,而要看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否是为了履行博爱和仁慈这一道德义务答案:绝对律令2.( )理论要求从各方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况,退回到一个消除了所有角色和社会差异隔离物后面的原始位置进行伦理考量答案:无知之幕3.新闻伦理困境的表现在()答案: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报道与他人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报道与对当事人的关怀之间存在着冲突;新闻工作者的隐性采访与真诚、信守承诺之间存在着冲突;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报道与保护司法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冲突4.东南快报记者柳涛“守坑待摔”事件符合康德的“绝对律令”良善的标准。
答案:错5.良心可分为( )答案:良心满足;良心谴责第二章测试1.美国伦理与新闻教育学家在出版的《报纸的良知》中指出,造成报纸准确性的障碍有:答案:记者、主编和报纸老板的偏向;记者对新闻工作角色的无知;记者和编辑的漫不经心和漠不关心;消息提供者导致的错误、欺骗及时效性问题等2.梳理各个国家对于新闻准确原则的规定大致分成下列三种类型:答案:准确报道是记者、媒体职责所在;准确报道可以更好的满足公众知情权;从微观上规定要准确使用新闻材料3.更正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普遍要求。
答案:对4.及时更正报道中出现的错误,是新闻报道中面临的第一个社会问题。
答案:对5.除了错误信息、失实信息需要更正外,有些规范规定误导性陈述、侮辱性内容也属于需要更正的对象。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小悦悦事件中,媒体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有()答案:片面追求轰动效果,反复使用刺激性素材;悲剧性事件中媒体报道的片面性与主观性倾向严重;忽略受害人的心理状况,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将冷漠路人隐私公开,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最小伤害原则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答案:只有公众利益道切需要时才侵入他人私生活领域等;A.同情可能因报道受到伤害的人;谨慎使用陷于悲痛和失去理智的人的照片;谨慎处理儿童和未成年人的新闻3.生命至上原则给传媒和记者的启示有()答案:生命的价值远高于传媒和记者所孜孜以求的职业精神、专业主义。
【优质】讲新闻传播法规的发展历史解析PPT资料
![【优质】讲新闻传播法规的发展历史解析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39f82a9ec3d5bbfc0a742d.png)
报律规定,凡是年满20岁的正常人,都可以成立媒体, 这标志着新闻自由体制在英国的确立。
传媒法的开端:1662年,马萨诸塞殖民会议通过了第一个限制新闻出版的正式法案《马赛诸塞自由法规》,规定出版物必须经过审批,
获得许可证后才能申报即可。除了少数几条法 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对公民表达自由保障最彻底、在隐私权的保护上最早最得力、在政府信息
三、传媒法在我国的发展
➢1、现代中国传媒法 (1908-1949)
(1)、宪法
A.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成为
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文件
除了少数几条法律限制报道内容外,官府对报刊内容几乎没有限制。
1这、标现志代着中新国闻传自媒由,法体(制标1在90英8志-国19的4着9确)立中。 国现代传媒法产生。其中“臣民权利义务” 内容中规定:在法律范围内,臣民所有言论、著作、 179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福克斯诽谤法》使诽谤法的认定有法可依。
1710年颁布的《版权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 三、传媒法在我国的发展
托马斯·杰斐逊观点:自由报刊应该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到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
179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福克斯诽谤法》使诽谤法的 认定有法可依。这标志着新闻自由体制在英国的确立。
1840年颁布议会文件法案,对进入议会采访的 记者给予方便和保护,是世界上最早的立法公 开、保护记者采访的法律。
第八章 新闻传播法制的 发展
——世界新闻传播法简介
考考你
• 1.中国第一部新闻法是什么? • 2. 人类 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是什么吗? • 3.英国 上最严格的出版审查的法令是什么吗? • 4.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
《传媒法概论》课程教案
![《传媒法概论》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32cca964bcf84b8d57b94.png)
第四节 传媒法的原则
一、传媒法的原则
✓ 传媒法的原则,是指贯穿于传媒法各个部分,作为传 媒法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统领性的原理 或准则。
✓ 传媒组织传播信息的自由,就是表达自由的具体体现。 现代社会,传媒法的核心是保障表达自由的正确行使, 它既要求不断实现和保障每一个人的表达自由,也要 求平衡行使表达自由时所发生的各种价值冲突。鉴于 传媒法的核心所在,传媒法应贯穿民主原则、法治原 则、公开原则、平衡原则。
第一节 传媒法的概念
➢ (四)区分概念的标准
✓ 从法律所调整的行为类型、行为主体及传播内容方面, 可以较为清晰地将上述三类概念区别开来。
• (1)传播内容: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与非新闻信息; • (2)行为类型:传播信息的行为;传播信息的行为及
与传播信息有关的其他行为:管理行为、商务行为、 竞争行为、履行法律义务行为; • (3)行为主体:大众传播组织——媒介、媒体; 大 众传播组织及其他主体:国家机关、媒体之外的其他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
《传媒法概论》 教案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高年级本科
生,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传 媒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相关专业 硕士生
使用教材 《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学时 法学专业和相关硕士专业,
48 学时 。其他本科专业, 64 学 时
总论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传媒法的基本问题,使学生 对本门课程以及传媒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规范有初 步的了解和把握,建立起对传媒法及传媒法学的基本 认识,为其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提供相应的行为规范和 知识的准备。重点讲授传媒法的概念、体系、原则、 特征、历史,传媒法学的研究范围、体系、方法,大 众传媒在建设法治国家中与公权力和各种私权利的关 系,以及传媒行政法、传媒侵权法、传媒著作权法、 传媒产业法的相关内容。
用国际和历史的眼光审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用国际和历史的眼光审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cee718a2161479171128fe.png)
上述针对新闻媒体的没收程序被废除。
一
息资源共享向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迈进。多年来,各界纷 纷呼 吁尽 早出台信 息公 开立法 ,本 文试 图从 世界各 国信息
设 制 ,而 国家的行政权 力得 到增强 ,16 76年的 《 出版 自由法》
也被一项新 的对新 闻出版 自由进行严 格限制的法律 所替代 ,
新闻 出版 自由回到 压制和 事先审查 的状 态。这 种状 况一 直
18 年联邦政府创 立时 ,创建 者们 大多 是新 教徒 ,深 79 信 人性 本恶 。 为政府作 恶是 难免 的。宪法 、宪政 试 图保 认 护公 民免受政府 的侵 害 ,尽可 能限制 政府作 恶。它 的两个
过 了现行的 《 出版 自由法》 并 在经过长期 争论后 ,于 1 1 , 9 9
年制定了 《 表达自由法》 作为 《 , 出版 自由法》的补充。
1 世界 上最 早信 息公 开 国家—— 瑞 典的坎 坷历 程
瑞 典是世界 上公 认 的最早 确立 信 息公 开制 度 的 国家 ,
2 美国《 信息 自由法》 影响深远,但非一蹴而就
维普资讯
20 年 5 06 月 第 5 期
M a .0 6 y20 No.5
用国际和历 史的眼光 审视我 国政 府信息 公开进 程
李桂 林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 200) 109
[ 摘 要] 政府信 息公 开是人类民主文明的必由之路 ,2 世 纪后半叶继美国之后世界 各国纷纷制 定 了 息公开 0 信
政府公 开制度虽最先起 源 于瑞 典 ,但对 当代 各 国政 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法学复习资料
一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新闻出版自由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
二“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这一条款在以后的大量新闻诉讼案例中被法官加以具体解释,成为美国处理新闻法律与道德问题的最高原则,也是对其他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法国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新闻法《出版自由法》1881年
四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1宪法:是传播法的基础,地位最高的法律
2法律:基本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专门法:著作权法、广告法
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和颁布
4地方性法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全国无法统一
5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6国际条例:WTO 、TRIPS、知识产权协议
五传媒法中的基本权利表达权、知情权
六表达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明、显示或公开传递思想、意见、观点、主张、情感、或信息知识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主性状态七知情权:20世界40年代美国记者肯特·库柏提出。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享有了解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八新闻记者的义务: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闻记者的基本义务
2.不得滥用新闻自由侵犯他人的权利 1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格尊严
2真实而不歪曲,虚假报道他人
3.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维护国家安全
九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
十泄密:(1)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2)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十一保密制度:1 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的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2 汛情、疫情、核事故、统一发布
3 突发事故新华社统一发布
十二传播者成为煽动主体的条件:明知主观上是故意的、
十三“其他淫秽物品:1包括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
2 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
3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十四新闻侵权:新闻侵权的行为,特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他们人格权的行为。
十五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一)作品已经发表
(二)作品有侵害他人人格的违法性质
(三)具有特定的方向
【文学作品:以真人真事真单位,不管虚构了多少,不管虚构内容是否合理,都认为有特定指向】
(四)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主观上有错误的承担,没错误的不承担,法律规定的除外
十六人格权:法律所赋予自然人和法人的所固有的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尊严所必须具备的人身权、名誉权、姓名权、健康权等。
十七新闻源:促成新闻报道的素材{ 1 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损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2 被动消息源是指披露有关素材时并没有促使这些素材进入新闻传播范畴,或者无法预见其披露的材料可能被新闻报道的人
十八新闻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1 更正或答辩
2 精神抚慰: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3 赔偿损失(1)经济损失赔偿(2)精神损失赔偿
十九名誉:社会对个人或民事主体的品行,思想,道德,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名誉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二十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行为指向特定的人
(3)存在损害事实
(4)行为人存在过错
二一传媒侵犯名誉权的主要方式:(1)诽谤: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2)侮辱: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
(3)非贬义的语言,不真实的好话
二二传媒对侵害名誉权之诉的抗辩:(1)真实内容与实际情况吻合
(2)公正评论是公民就涉及公共利益事项诚实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而无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偏激的、夸张的
(3)特许权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发表与事实有出人的言论可不受诽谤指控或不承担诽谤责任
二三隐私:是指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公开的秘密(1私人信息2私人活动3私人空间)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
二四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三种情况:
(1)对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家庭、住宅等基本的隐私事项予以保护
(2)对单项属于隐私的事项予以保护(离婚案件、未成年案件)
(3)明文规定禁止擅自公布和宣扬他人隐私。
二五公布、宣扬隐私:
1报道与“性”有关的话题而对当事人不作讳避。
2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时任意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和其他足以辨认的资料。
3披露他人婚姻、恋爱、家庭情况。
恋爱、婚姻、家庭等公认的私生活领域。
4披露信件、电话等通信的内容。
5披露其他各种个人资料。
二六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1 侵权行为确实存在
2 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3 导致损害结果的出现,以受害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
4 行为人主观过错
(1)权归属依照合同约定来决定,即可以约定由受托人享有,也可以约定由委托人享有;由受托人享有,也可以约定由委托人享有
(2)没有订立合同或者订立的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归属的,则著作权归受托人享有
四一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电影类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片者享有
四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四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属于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三)欠缺作品实质要件的对象。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
(四)时事新闻独创性低,平衡知情权和著作权的关系
(五)保护期满的作品
四四著作权的内容:{1} 人身权:不能转让和继承
(1)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权利【发表权是可以被继承的,如身前未发表,除本人明确不发表,否者在他之后50年内,发表都可以由继承人或者馈赠人来行使,若没有继承人或者馈赠人,由作品原件所有者行使】
(2)署名权: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自己创作作品上冠以知名作家的名字出版,也是侵犯他人的姓名权而不是署名权】
(3)修改权:是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2}财产权
(1)复制权: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指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
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
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不能被发行。
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四五著作权人的表演权和表演人的表演者权区别
1 权利主体不同:前者为作者,后者为表演者
2 权利内容不同:前者为财产权,后者既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
3 保护客体不同:前者为作品,后者为表演
4 保护期限不同:前者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后者的表演日后50年
四六所谓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四七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广播权和发行权的区别
A与广播权的区别在于,在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传播活动中,瘦众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二广播权控制的传播行动中没得选
B与发行权的区别在于,发行权控制的传播活动中,伴随着作品载体所有权的转移,在信息网络传播权,没有转移的问题
四八著作权年限:就著作人格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
著作人死后这三种权利由继承人、受赠人保护,无人继承无人受遗赠,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四九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1)自然人的保护期限①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②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①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②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3)电影作品等①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②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五十合理使用的共性规定 1 非营利性的
2 寻求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利益的平衡
3 不得侵犯著作人的人身权
4一般情况下要求作品已经发表
陶陶怎么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