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历史“新高考”备考实施共88页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共66张PPT)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63424c376baf1ffd4fad21.png)
命题的承载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的答案是 “依托”教材的,它通过针对问题把材料和教材有 积结合并尽可能地有教材的言语表达来实现,在看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
教学变
化
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
的理解
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
的思考
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
的探究
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
考纲分析
高考历史考什么?
2017/18-19年考试大 纲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 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 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 历史、学解科决核问心题素的养主能要力包;考查考生的人 文 括: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 唯劳物全史面观历发史展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四)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27.(2017年全国卷1)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
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
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
考试变
化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
观念
(二)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
解释
(三)搜集情境史料,成就实证
意识
(四)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42.(2017年全国卷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时间 表4
中国
外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实践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2a757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3.png)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实践摘要: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从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1引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虽然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一定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
2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点2.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主动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教师在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就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在开展“中外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这一节课前,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形式进行导入,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对文明交流的看法;同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历史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这一节课学习的兴趣[1]。
2.2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7626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2.png)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29期(总第453期)课程教学▲【摘要】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丰富个人内涵,而且可以开阔眼界。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尤其是高中历史作为一门考查科目,要求更高。
历史教学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
文章通过分析新高考政策对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变化,从四项能力和核心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高效的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历史;备考策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备考的策略分析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 柴志华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这一目标的提出,高中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这一目标,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历史的备考效率进行分析。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变化(一)更加重视学科综合能力考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高考命题范围一般从考试大纲中选择,主要考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中高考的历史内容和命题方向发生了特别大的改变,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就是说,历史命题不再只是从教材出发,单纯地考查基础知识点,而是结合地理、政治等因素综合进行考查,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反映的效果,更加考验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的教育。
这标志着高考的命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高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能再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面,而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提升史学素养,打造优势学科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和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尤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不再拘泥于文科和理科二选一的境地,更多是进行组合选择。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备考策略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备考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fe5a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4.png)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备考策略探究发布时间:2023-08-03T06:59:00.933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7月作者:黎凤花[导读]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2014年,教育部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新的系统的部署。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542700)【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2014年,教育部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新的系统的部署。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最新修订(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国家统编历史教材的应用,对新高考备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高考备考中,在备考理念,备考内容,备考方法上做出调整。
新高考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优秀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本文基于新历史课程标准,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背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广西新高考备考实践为例,分析“三新”背景下高考历史备考的困惑与问题,探索新高考备考的有效策略,提高高考备考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7-127-022017年到2021年,已经有14个省市的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
2021年,广西以第四批的序列进入高考改革综合试点,并在同年9月的秋季学期广西各个学校开始启用统编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学。
在为期两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中,新教材教学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经过两年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客服重重困难,目前已经顺利完成新教材新课程的教学并且进入到新高考的备考阶段。
本文就备考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备考复习的目标、备考的策略与实践进行探究。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备考的困惑与问题1.高考方向问题。
截止2023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综合改革,但是存在新老高考并存;国家命题、地方命题并存;文综卷、单科卷并存;不同省份试卷结构、题型也多样化;广西作为新加入新高考的自治区,需要适应;自主命题省份考向、范围、题型、题量有的还较迷离。
“三新”背景下如何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三新”背景下如何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ea0cc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e.png)
“三新”背景下如何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作者:李殷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35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落地,对历史基础知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那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历史基础知识呢?本文以默写为例,通过立足于新高考记忆知识、充分推广情景默写模式、加强核心素养逻辑分析、依托先进设备丰富视野等方面来阐述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些做法,践行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三新”背景;高中历史;默写;新课标;新高考“三新”即新教材、新高考、新课标。
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起旧教材在数量上增加了很多。
从近两年实施“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的历史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要求更高了。
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好历史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落实基础知识的方法有很多,而在众多方法中默写是最常见、最常用的。
那么,在“三新”背景下如何運用默写这方法来落实历史基础知识呢?一、立足于新高考记忆知识在“三新”背景下,关于历史基础知识的默写,应立足于新高考的要求进行。
高中历史作为以史实为主体的学科,最为关键的是,要求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深刻记忆。
这样才能确保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并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消除学生在默写环节的紧张感。
如,在《秦的统一》中,要求学生熟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并且能够准确默写统一措施及中央集权制度要点。
此时,教师应当以新高考中的主要考点为基础,为学生梳理默写思路。
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历史断层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明。
若强制要求学生记住所有所学的历史知识,显然不现实,也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此时,在以默写作为落实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时,需明确掌握新高考的考试方向,从而为学生后续积极应对高考挑战做好充足准备。
无论学生是否选择历史作为高考科目,都能在掌握基础知识地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甚至可在与新高考体系结合阶段增强学生的默写能力,使之更适应全新的高考环境。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b8c4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a.png)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从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跨学科整合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与评价、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创新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教学背景和要求。
一、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实施新课标,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空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历史学科成为学生选科的重要选项之一。
这一变化对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针对新高考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一)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1.重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寻找与构建整合历史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列举,而是要做到对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联系,这对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建立全局观,把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放在整个单元之中去思考。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3ab9b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8.png)
如何叙述一件历史事件?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①时代背景;②研究者的立场;③掌 握史料的多少;④研究的角度、方法 和史观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 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体现了对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 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 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 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 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富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构建。
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维为代表的关键能力已经成 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高考”考什么?——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从高考评价体系来看 一核:是高考评价体系,是
高考核心立场。立德树人,
价 值 引 领 、 素 养 导 向
能 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力
为什么考
为
重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 人”的教育功能。而独特的历史和文 化是立德树人的底蕴,时代责任和历 史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不仅要确保机 会均等,更要保证选拔公平,不同水 平的学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校。
第二,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解读】 高考命题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察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第三,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读】一般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 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 放出来,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发展个性。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历史高考的应对措施
![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历史高考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00f07f3169a4517723a3b1.png)
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历史高考的应对措施作者:万青松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10期一、疏理整合教材,编写备考教辅有新课改就必然有新高考,传统高考命题虽说不拘泥教材,其实与教材联系比较密切,抓住教材基本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新高考诞生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涉及的教材内容多,版本不一加之采用模块体例编写,因此给备战高考带来很多难题。
首先,分析“一标多本”现象,以求准确把握课标内涵。
我们手中的教科书不再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
“以课本为本”已是过去,现在要说“以课本为辅”或“以课标为准”了。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比较各种版本,让不同的观点碰撞,这有助于激起智慧之光,形成发散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课标全方位理解,充实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实现以课标为核心,展拓知识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突破模块限制,整合主干知识。
新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模块形式,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然而,世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在备考时我们将会发现模块的优点又成了其弱点。
最明显的是,模块无法让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貌形成系统认识。
因而备战高考的教学不能简单依教材顺序,而要有全局观、整体观。
坚持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指导,对新高考涉及的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形成系统的主干知识体系。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动态的历史观,也有助于其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系统掌握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最后,集体攻关,编写教辅资料。
教师要重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尤其是课改实验区新高考试题之研究。
分析新高考的命题思路、题型及题目与教科书、题目与课标结合程度等,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
唯有如此,教师才可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出符合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的备考教辅资料。
当然也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做,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把高三复习教学过程转变为指导学生收集知识信息的过程,践行了新课改倡导的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之新理念。
同时,有助于学生消化并巩固已有知识,进而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新”视域下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三新”视域下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a0fe80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4.png)
“三新”视域下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摘要:高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以来,新课标程、新教材、新高考,对于如何利用教材提高复习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高考。
高三教师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尚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个人认为可以从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出发,素养立意,以教材知识为载体、以情境为手段、以问题为核心、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为目标。
讲清历史概念、注重讲练结合、构建知识脉络、形成自身思维等来努力,促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和落实。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三复习核心素养复习效能高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几年,新课标程、新教材、新高考,对于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新高考。
身处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从当初的茫然无措到逐渐开始适应,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然而在三新视域下如何提高复习效能,依然有许多的困惑。
个人认为可以从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出发,素养立意,以教材知识为载体、以情境为手段、以问题为核心、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为目标。
讲清历史概念、注重讲练结合、构建知识脉络、形成自身思维等来努力,促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和落实。
以下是笔者一点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明确高考方向,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在“三新”视域下,一线教学的老师都需要研究高考命题的立意和动向:即命题的三个维度——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第一维度为什么考?为了立德树人,为了选拔人才,也为了引导教学。
第二维度考什么?考核心价值、考学科素养、考关键能力、考必备知识。
第三维度怎么考?考基础知识、考知识综合、考知识应用能力、考能力创新。
个人认为: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复习的时候才能少走弯路,有的放矢。
因此要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试题评析》的学习和研究。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的历史学科复习与备考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的历史学科复习与备考](https://img.taocdn.com/s3/m/944d7584d0d233d4b14e69e3.png)
2012年
必修二、一三、
模块
内容
新中国统购 明清手工业特点, 中国古代、近代 城市道路交通信 19世纪中期前英 选拔人才制度的 号灯发明的背景、 统销 国工业发展阶段 演变和特点; 相关技术成果、 政策 性特征;资本主 论近代西方崛起 对社会生活的影 义生产方式产生 响;评析近代中 的前提 国文明的嬗变与 近代化历程
大纲版
新课标版
大纲版
2010全国Ⅰ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 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 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 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 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 展的影响。(12分)
问题结 构
中日比较, 小切口,背景、 围绕一个 观点论证 原因分析,今 线索的演 昔对比 变特征及 其原因层 层深入
复合型,阶段 特征概括,多 角度论证
二元结构,特 点分析,立意 凸显;多角度 论证
二元结构,主 题鲜明;中外 结合,多角度 论证
特点
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和综合型过渡;考查辐射面扩大;侧重历史比较分析; 加强对文明史观的运用和历史观点的论证、评述;体现时代性,彰显主题立意; 由侧重政治史、经济史向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综合方向考查。
三、课标版与大纲版高考题的比较
大纲版
(2009年全国I卷)抗日战争 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 》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 :“我军……对一城一寨之 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 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 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 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新课标 新高考 新教材,如何应对?课件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略
![新课标 新高考 新教材,如何应对?课件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3173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8.png)
• 部取消高校自主招生 •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哲学 古文字学 • 历史基础学科地位加强
• 5、学科能力表述由四项到三项 • 第一条获取和解读信息 • 第二条调动和运用知识 • 第三条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 • 第四条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 新高考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界定为 • 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历史探究能力, • 较原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更简明、更综合化。
• 适当补充选必教材内容和《纲要》相结合
• 2022全国乙卷33.
•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 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 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 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 “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 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束缚下,人们的国家观念实际上 是地域观念,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题干中“法国意识”则指法兰西 近代民族主义和法兰西民族国家观念的萌发。
• 题干信息指出,“法国意识”出现的原因是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后,强调用法国本土语言写作和突出本国文化意识,否定基督教思想文 化的影响,不再使用拉丁文写作等,都缘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指导思 想即人文主义的传播。
新课标 新高考 新教材,如何应对? 2022-2023年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略
• 一、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背景 • 1、14省自主命题 • 京津沪浙鲁琼六省市新高考方案(3+3) • 辽冀苏闽鄂湘粤渝八省市新高考方案(3+1+2) • 等级性考试 • 历史单科卷 • 选择新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