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
综 述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武警医学院教务处 郝占国 付维林 综述 沈 文 审校 (天津300162)关键词 骨质疏松 影像学 检查1 骨质疏松定义自1985年由Pommer首先提出内骨质疏松一名后,骨质疏松的定义几经修改,但很难有一个全面的令人满意的结果,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骨质疏松研讨会上,对骨质疏松有一最新定义:骨质疏松是低骨量,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伴有骨的脆性和骨折的易患性增加的系统性骨骺疾病[1]。
2 发病机制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尚未明确。
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生理性)和继发性(病理性)骨质疏松。
本文主要讨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目前的主要观点认为有:(1)钙吸收不足;(2)雌激素水平下降;(3)对维生素D3(VD3)的活化障碍。
2 1 钙吸收不足 骨组织支持人体运动的力学强度主要由骨矿来保证,绝经后造成力学强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骨矿丢失,消化系统慢性疾病,胃切除术后均有钙水平下降,均可引起骨质疏松[2,3],人和动物实验可以观察到负钙平衡引起的骨质疏松。
2 2 雌激素水平下降 早在1994年Albright就注意到骨质疏松在绝经后妇女中较多,提出了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与骨质疏松发病有关,切除卵巢后中年妇女短期内即出现明显的骨量丢失[3],亦证实了此观点。
但绝经后雌激素变化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清,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影响骨的形成与转换的作用[4]主要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这种骨重建不平衡形成负钙平衡,其结果是骨量丢失,以松质骨更明显,丢失后骨钙从尿中排除。
若给予雌激素治疗可抑制上述过程,阻止骨量丢失。
2 3 对维生素D3的活化障碍 人体内对钙在肠道吸收起最大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是VD、VD3首先在肝脏内进行位羟化,转变为25(OH)D3然后进一步在肝脏内进行羟25位羟化,转变为25(OH)D3进一步在肾脏内进行1-a位羟化,生成最终活性形式1.25(OH)2D3。
这样才能促进Ca 在肠道内的充分吸收和运转。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的骨密度和骨器官的
损伤水平,以及所提供的其他检测结果来判断。
具体而言,诊断标准包括:
1. 骨密度检查:包括电子束断层扫描(DEXA)和高分辨率技术(HR-pQCT),以测量骨质密度。
比较骨密度结果是当前最常用的诊断
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测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恶化。
动物研究中也使用X
射线衍射和微观材料分析技术,评估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其他检测:包括多参数连续技术,例如CT、MRI、测定酶和细
胞因子以及全血分析,以及更加灵敏的生物标志物,以确定骨质疏松
症病变水平和发展趋势。
3. 临床表现:可能有关骨质疏松症的信号可以从临床表现中发现,包括与多发性骨折相关的典型症状,以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伴随症或
关节痛。
4. 生化指标: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有几种生物标志物,在检测骨
折危险,评估骨密度,监测骨官功能和确定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响应
方面都很有用。
这些指标包括细胞因子,激素,骨特异性蛋白(BAP),半胱氨酰肌氨酸(CTX),C-反应蛋白(CRP)和N-反式缩氨酸(N-telopeptide)。
由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多样,通常情况下,诊断骨质疏松症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措施,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报告,化学
及物理指标,以及客观的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或磁共振成像,以及
核医学检查,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microct反映骨质疏松的指标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裙中。
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密度下降,骨骼结构变得脆弱,易于发生骨折。
及早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对于预防骨折和有效管理病情至关重要。
而微CT技术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骨骼结构的研究和诊断。
微CT技术通过对样本进行高强度X射线照射,并测量透射X射线的强度变化来获取样本的三维图像。
这使得微CT技术能够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对骨骼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从而揭示骨骼微观结构的细节。
在骨质疏松的研究和诊断中,微CT技术能够提供多项指标来反映骨骼的健康状况。
1. 骨密度:微CT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骨组织的密度,包括骨小梁的密度和间隙的密度。
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骨密度的降低常常是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之一。
微CT技术提供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够有效地对骨密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骨质疏松病情。
2. 骨小梁结构:骨小梁是构成骨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结构的变化对骨密度和骨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微CT技术能够清晰地展现骨小梁的结构,包括骨小梁的连接情况、长度、方向等参数,从而帮助医生分析骨小梁结构的变化,进而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和风险。
3. 骨折风险评估:基于微CT技术提供的骨密度和骨小梁结构等参数,科学家和医生们能够开发出不同的算法和模型,用于评估个体患者的骨折风险。
通过这些模型,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患者的微CT数据,预测其骨折的风险,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4. 药物疗效评估:微CT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得其能够监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骨骼结构的变化。
通过连续观察患者骨骼的微CT图像,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微CT技术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技术,对于反映骨质疏松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骨密度、分析骨小梁结构、评估骨折风险和监测药物疗效等指标,微CT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骨质疏松病情,指导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诊断
新 学2 7 月 8 第1 医 0 年1 第3卷 期 0
6 % 8 % 的骨强 度 ,对 骨折 的预测 仍有 重要 的意义 。骨 0 0
定, 定量 c 和定量超声 。骨矿 密度检 查的临床 价值 在于 : T ① 可以用来评估更年 期妇女是否需要 接受雌激索 替代治疗 ;
较快 ,因此最能反 映骨质疏 松症 的骨丢失 情况 。在骨质疏
3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 的早期 患者并 无临 床症 状和体征 ,这种 特 点被 形 象地 称 为 “ 悄 悄 的疾 病 ” 静 。患 者到 了 中、晚 期 ,
则相继 出现 多种症 状。较典 型的临 床特 征有下 列 3种 :①
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 松症的诊断 主要是 根据双能 x线 吸收 测定 方法测量骨矿密度 ,尤其在早 期诊 断和早期治 疗 中应 用较 广。但包 含 x线平 片 、C T和磁共振在 内的影像学检查 在骨质疏松症 的诊断 和鉴别 诊断 中也 有非 常重 要 的意 义 , 本文将在讨论骨质疏松症 的分 类 、主要 诊断方 法及其 鉴 别
5 12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 X线表现 .,
5 12 1 骨 的透光度增加 . .. 当发生骨质疏松 症时 ,由于单 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 ,骨钙量降低 ,骨结构对 x线 的吸收
分泌及骨髓相关性疾病 ,全身 和局 部废 用所致 的骨 质疏松
症等 ;第 3类 为特 发性骨 质疏 松症 ,多见于青 少年 ,常伴 有遗传家族 史。3类 中 以原 发性骨 质 疏松症 最 常见 ,它 叉 再分 为 2型 , I 为绝经后骨 质疏 松症 , Ⅱ型为 老年性 骨 型
矿密度 与骨 折发生之间也 存在着 不一致 性 ,所 以骨折 风险 的评估不仅仅依靠骨矿 密度 的测 定 ,还要 依靠骨 强度 分析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
皮质指数
(T-M)/T
皮质指数<0.4为可疑;
皮质指数<0.35诊断为骨质疏松
2、骨小梁类型的改变及检测
骨小梁选择性骨吸收 横向骨小梁明显减少,纵向骨小梁代偿性增厚。 A、x线片呈栏栅样改变;B、组织学上呈规则的网状结构
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指数(singh指数)
根据股骨近端骨小梁分布、走向和吸收规律建立的骨质疏松诊断系统。
2、 营养因素 钙缺乏:1、饮食钙摄入不足,2、肠钙吸收不良
。 磷:人体中80%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骨骼中的磷可促进骨基质合成和骨 矿物质沉积,[ca]*[p]=35-40 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骨骼有机物合成的重要原 料。 维生素缺乏: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K亦非常重 要。
45
75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1、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缺乏:绝经后妇女,骨量出现明显丢失
雄激素:在男性,睾酮缺乏与骨量丢失相关。
降钙素减少:CT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成骨细胞 ,促进骨形成。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PTH升高,骨吸收增加
维生素D:
VitD3
25-(OH)D3
1,25-(OH)2D3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1 .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SPA):利用放射性核素 241Am发射的低能γ射线(59.6 KeV)对管状骨 做横行单线式扫描,将碘化钠探测器置于对侧同 步移动,测量射线透过骨质后,由于骨矿物质吸 收而减弱的程度,由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出骨骼矿 物质含量。
优点:重复精度好、辐射量小。
缺点:由于SPA不能消除人体软组织对吸收测量 的影响,因此主要用于桡尺骨远端15%和中下 1/3处骨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对于髋骨和腰椎等 深部则无法测量。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点是骨组织的质量和密度下降,易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对于预防骨折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表现为骨折、背部疼痛、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
其中,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之一,尤其是髋部、腰椎和桡骨骨折。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骨痛、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X 线检查可以观察骨质密度和骨小梁的状况,CT和MR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骨质疏松的情况。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骨骼的状况,进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3. 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之一。
常用的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和量子计算机断层扫描(QCT)。
通过测定患者的骨密度数值,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
4. 临床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雌激素、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代谢情况,判断骨质疏松的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5.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和世界骨质疏松症研究基金会(ISCD)的共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包括,1)骨折史;2)骨密度测定T值≤-2.5;3)骨密度测定T值介于-1和-2.5之间,且存在骨折危险因素。
符合以上任一条件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总结。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测定和临床实验室检查。
综合运用各项检查手段,可以准确诊断骨质疏松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顾文权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上海 200125)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已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骨骼力学性能下降及微骨折的出现等,患者会感到腰背疼痛,严重者脊柱发生变形,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等。
(1)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
(2)脊柱变形: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驼背畸形等,导致脊髓神经受压,或心肺功能及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
(3)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
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高。
(4)负面情绪:受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自信心丧失、自主生活能力下降。
骨质疏松的评估及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医生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目的进行选择。
常见骨疏松的影像学检测方法(1)DXA检测骨密度。
是临床和科研最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折风险性预测和药物疗效评估,也是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骨量评估方法。
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包括腰椎和股骨近端。
如果腰椎和股骨近端测量受限,可以取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处作为测量部位。
DXA正位腰椎测量感兴趣区包括腰椎1~4及其后方的附件结构,故其测量结果受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如椎体和椎小关节的骨质增生硬化等)和腹主动脉钙化等影响。
DXA股骨近端测量感兴趣区分别为股骨颈、大粗隆、全髋部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其中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感兴趣区是股骨颈和全髋部。
骨质疏松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骨质疏松应做哪些检查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此,骨质疏松早期诊断很重要。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1、对于有局部症状的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即使无脊柱症状的患者也应摄取该部位的侧位片,以免遗漏椎体骨折。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
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
大体上可见因椎间盘膨出所致的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Bonemineral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定量计算机体层扫描(quantitativecomputerizedtomography,QCT)测量BMD最为准确,单位为g/cm3,该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响,可用于成人和儿童。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PPT
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测量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量骨矿物质的含量,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和骨折 风险。
骨密度测量通常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进行,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临床诊 断。
03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表现
05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
增加日照时间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 亢进等,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 钙的吸收。
定期骨密度检测
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 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治疗
抗骨质疏松药物
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可有效增 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抑制骨吸收药物
如雷洛昔芬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 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药物
如特立帕肽等,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加 骨形成。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可提高骨密度, 增强骨骼力量,降低骨折 风险。
物理疗法
骨皮质变薄
总结词
骨皮质变薄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通过X线或CT检查可以观察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结构模糊 。
详细描述
骨皮质是骨骼表面的坚硬保护层,当骨质疏松发生时,骨皮质的厚度减小,骨小梁结构模糊,导致骨骼的整体 强度下降。这种变化在X线或CT图像上呈现为骨皮质变薄,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如超声、电刺激等,可促 进骨形成,改善骨质量。
基于dxa检查结果,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基于dxa检查结果,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和骨质结构破坏,容易发生骨折。
骨纤的影像学诊断
骨纤的影像学诊断一、介绍骨纤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低和骨骼易碎性增加。
影像学诊断是骨纤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供详细的骨组织结构和病理改变的信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骨纤的诊断和治疗。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X射线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X射线胸片的特点,包括骨密度减低、骨骼易碎性增加、骨骼畸形等。
同时,还应注意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其他形式,如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2.骨密度测量介绍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如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X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详细记录骨密度测量的结果,并进行评估,包括T值和Z值等。
3.磁共振成像介绍骨纤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MRI的优点和局限性。
详细描述骨纤在MRI上的影像表现,如骨髓信号异常、骨骼损伤等。
4.其他影像学检查介绍其他少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超声骨密度测量等。
说明这些方法的适应症和局限性。
三、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1.骨纤的经典影像学表现详细骨纤的经典影像学表现,如骨质疏松、骨骼畸形、骨折等。
指出这些表现的特征,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2.骨纤与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详细介绍骨纤与骨质疏松症的鉴别方法和关键点。
强调骨纤是一种次级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其他疾病引起,需要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原因。
3.骨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骨纤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如骨髓炎、转移性骨病、骨折等。
提供病例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以加深理解。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报告、影像学图像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骨纤: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低和骨骼易碎性增加。
2.骨质疏松症:osteopenia,是一种骨量减少的情况,但未达到骨纤的程度。
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可引起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和骨质破坏。
4.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是一种测量骨密度的方法,可用于诊断骨纤和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像检查课件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核素骨显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 代谢状况,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质 疏松。
02
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肌肉、肌腱等 软组织的检查,对于骨质疏松引 起的肌肉、肌腱损伤的诊断有一 定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和骨髓水肿程度。
04
骨质疏松与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通过骨密度检测了解骨骼健康 状况,及时发现骨质疏松。
预防跌倒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选 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 湿滑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行走。
患者老年男性,因背部疼痛就诊,影 像检查显示脊柱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 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稀疏 ,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征。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病例二:中年男性股骨颈骨折
总结词
中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影像检查显示股骨颈骨质断裂、移位。
详细描述
患者中年男性,因外伤导致髋部疼痛,影像检查显示右侧股骨颈骨质断裂、移位 ,周围可见碎骨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病例三:老年男性椎体骨折
总结词
老年男性,椎体骨折,影像检查显示 脊柱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详细描述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脊 柱、髋部和腕部等部位,X线平 片表现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 薄,椎体呈楔形或鱼尾样改变。
CT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 和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要点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要点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矿物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在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时,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医生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
重点询问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长期用药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体型和营养状况。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以及是否存在疼痛等症状。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其他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环节。
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以检测患者的骨代谢指标、钙磷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或其他相关疾病。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X线检查、CT检查或MRI检查,以观察患者的骨骼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骨折等情况。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五、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
当患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值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同时,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
六、鉴别诊断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时,医生需要与其他骨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等。
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僵硬等症状,但治疗方法与骨质疏松症不同。
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要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标准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名词解释影像学
骨质疏松名词解释影像学骨质疏松是指由于骨密度降低,骨质由于失去其结构坚固性和可塑性而导致的一种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骨骼的“重组”:骨质的微小颗粒被重新形成空腔,产生狭窄的微洞,称为“洞”,这种“重组”通常发生在骨中充满活力的骨骼细胞——骨形成细胞中。
影像学是一门用于发现、诊断、治疗及预测疾病的医学研究,其中包括X光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检查(NMRI)、乳腺X线、超声检查等多种不同技术。
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影像学技术可用于帮助医生指定治疗剂量和提供骨密度评估,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是否已接受过多次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X 光检查是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法,它可以识别骨质变薄、钙化不良、骨形成细胞数量减少等特征,并指示可能骨质疏松的程度。
X 光检查的结果可以提供累及骨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残缺、裂纹或包裹在软组织中,如果检查结果超出一般范围,医生可以诊断出骨质疏松症。
磁共振成像(MRI)也可以发现骨质疏松症,它可用于检测小斑块和小病灶,可发现骨折后的残余影像和特殊位置上的结构变化,帮助诊断出骨质疏松症。
此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帮助观察骨密度、弹性和密度等物理参数,以及骨弯曲,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骨质疏松症。
最后,核磁共振检查(NMRI)可用于直接测量骨中的磁共振信号,可以帮助诊断各种破坏性骨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部位上的强度变化,NMRI可以精确地测量骨密度,特别是在老年人身上,它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骨质疏松症。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影像学技术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也起着很重要作用。
这些技术使得医生能够正确、准确地诊断病人的病情,并且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影像学技术将成为未来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骨质疏松症的X线影像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诊断(一)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程晓光,阎东北京100035**************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脊柱、髋关节和前臂为骨折好发部位。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较大的疾病之一,因此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DXA)测量的骨密度(BMD),尤其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但影像检查(包括X线平片、CT和MRI)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讨论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主要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特点。
一、分类骨质疏松可以分为3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随年龄增加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的骤然减少以及生理性的退行性变所致;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它主要依据已知能引起骨质疏松的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内分泌及骨髓相关性疾病,全身和局部废用所致的骨质疏松等;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青少年,常伴有遗传家族史。
三类中以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它又再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质疏松症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不同的骨密度检查法、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尿等生化检查,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查予以诊断。
1、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特点被形象的称为“静悄悄的疾病”。
这也表明做骨密度检查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到了中晚期,则相继出现多种症状。
较典型的临床特征有三点:一是疼痛,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腰痛、双髋、下肢乃至全身性骨痛;二是易发生骨折,以椎体、髋关节和腕关节好发;三是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身高变矮,驼背,伴活动受限等。
2、骨密度检查法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骨密度是目前唯一能够被精确可靠测量的因素,因此,现在几乎所有骨质疏松研究都集中在骨密度测量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骨质疏松: T≤-2.5+骨折 Z-score
AP Spine
AP Femur
正常骨量
女,56
正常骨量
女,56
因为Ward三角是最灵敏的地方,它代表了 人体钙的储备情况。
% Young =(current value)X100/young reference value % Age-Matched=(current value)X100/reference value at current age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
8.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回答结果阳性;
9.OSTA结果≤-1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和 骨矿盐疾病分册,2011年3月
骨唾液酸蛋白(BSP)
(D-Pyr) γ羧基谷氨酸(GLA)
骨蛋白聚糖(BPG) 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GP)
羟赖氨酸糖苷(HOLG) 尿总及游离羟脯氨酸(HOP)
α2-HS 糖蛋白
钙与肌酐比值(Ca/Cr)
骨特异性磷蛋白
因大转子含60%的松质骨,可以主要判断 松质骨的强度如何。
股骨颈为70%皮质骨,判断皮质骨及承重 骨强度情况。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1 .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SPA):利用放射性核素 241Am发射的低能γ射线(59.6 KeV)对管状骨 做横行单线式扫描,将碘化钠探测器置于对侧同 步移动,测量射线透过骨质后,由于骨矿物质吸 收而减弱的程度,由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出骨骼矿 物质含量。
优点:重复精度好、辐射量小。
缺点:由于SPA不能消除人体软组织对吸收测量 的影响,因此主要用于桡尺骨远端15%和中下 1/3处骨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对于髋骨和腰椎等 深部则无法测量。
骨密度测定临床指征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它骨质疏 松危险因素;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3.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5.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5.定量超声(QUS):通过被测物体对超声波的吸 收(或衰减),以及超声波的反射来反映被测物体 的几何结构。超声速度(SOS)是指超声波通过被 测骨的直径或长度所经过的时间,可反映骨的密 度和骨的弹性因素。
优点:无射线辐射;经济、方便。 缺点:不能测定深部骨骼;精确度不稳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能替代对腰椎和髋 部骨量(骨矿含量)的直接测定。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3. 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 1987年作为双能 光子吸收测定法(DPA)的延续产品打入市场。 DEXA与DPA均采用相似的检测原理,只是前者 的照射源为双能谱的X射线。
优点:X射线球管能产生更多的光子流而使扫 描时间缩短,并使图像更清晰,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与精确性均得以提高。此外,DEXA不存在放 射源衰变等问题,减少更换放射源及校正参数等 繁琐的工序。
A.B根据骨减少的程度分(正常、各组骨小梁可见)、至级(主要应力 骨小梁明显减少)
6级,股骨颈张力和压力骨小梁完整;5级,股骨颈次张力骨小梁消失、次压力骨小梁密度减低 ;4级,在5级的基础上出现次压力骨小梁消失、主张力骨小梁部分消失;3级,在4级的基础上 出现主张力骨小梁密度减低和中断;2级,在3级的基础上出现主张力消失,主压力骨小梁密度 减低和中断;1级,仅残存部分主压力骨小梁。
3、生活习惯与运动负荷
饮酒、吸烟
运动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和肌肉牵拉两种机制来增加骨负 荷,从而刺激骨形成;长期卧床、宇宙员,引起负钙平衡
5、药物及疾病 抗惊厥药,会引起治疗相关的维生素D缺乏。糖
皮质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 6、免疫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释放大量刺激破骨细胞的因子
(IL-1,TNF-а,TGF- а),促进骨吸收,导致“穿凿 样”骨缺损和局灶性骨质疏松。
T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
的正常人群骨峰值比较的出的值;
T值=
测得的骨密度-正常人群平均骨密度峰值 正常人群平均骨密度的标准差
Z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年龄、同性别、 同同种族的正常人群比较得出的值。
Z值= 测得的骨密度-同龄人群平均骨密度值
同龄人群平均骨密度的标准差
WHO: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 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 征的全身性骨病(WHO)。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 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年龄增 长,患病风险增加;日前,我同60岁以上 老龄人口估计有1.73亿,,2003年至2006 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展示,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 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 ,男性为14.4%。
2、 营养因素 钙缺乏:1、饮食钙摄入不足,2、肠钙吸收不良
。 磷:人体中80%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骨骼中的磷可促进骨基质合成和骨 矿物质沉积,[ca]*[p]=35-40 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骨骼有机物合成的重要原 料。 维生素缺乏: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K亦非常重 要。
缺点:受投照条件、组织厚度等因素的影 响,准确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不利于骨 质疏松的早期诊断,(研究发现当胸、腰 椎x线片平片发现骨密度减低时,骨量已减 少20-40%)
优点:摄片方法简单、费用低;可以观察骨 小梁数量、形态、分布以及骨皮质的厚度 ,尤其在诊断骨质疏松的病因,判断是否 合并骨折、骨质增生及变形。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4.定量CT(QCT):通过全身横断面薄层断层显像 ,在适当软件支持下,作骨矿物含量测定,可在 三维空间分布上测出真实骨密度的方法,单位以 mg/cm3表示。 优点:分辨率较高,可将皮骨质和松骨质完 全分离,单独地测量骨小梁的变化, 在诊断和监 测病变时有较大优势。
缺点:照射剂量高;无法绝对保证两次进行 的测量在同一位置,使得重复性不好;设备庞大 ,成本费用高(DEXA的3~5倍)。
皮质类固醇:属于类固醇激素,cs可刺激 骨吸收,而对骨形成的作用较复杂。短期 应用生理剂量cs和促进骨胶原合成加速, 长期应用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生长激素与胰岛素缺乏:对骨吸收无直接 作用;GH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骨 矿化和骨形成。胰岛素:能明显促进骨基 质的合成和胶原的形成。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双能X线吸收法(DEXA)是最准确的方 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测 量骨密度的“金标准”。其他骨密度检查方法 如单光子吸收测定法、双能光子吸收测定法 、单能X线、定量CT、超声波测定法等,根 据具体条件也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 。
CT和MRI对鉴别诊断帮助较大。
DEXA技术对骨矿物密度(BMD)的微小变化进 行了准确而精密的测量,测量结果的单位是克每平 方厘米(g/cm2)。
骨松质的比率在跟骨中是95%,腰椎是65%, 股骨颈是50%,桡骨远端是45%,全身平均的 比率是20%
骨松质对代谢刺激的反应比骨皮质约快8倍,相应 的骨矿盐改变可以最先在骨松质区域测得。
拍摄体位
拍摄体位
拍摄体位
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
1、仔细采集病史。 2、一般生化检查的鉴别价值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正
BMD在不同人种、不同环境因素下呈现差异,而 且不同厂家的DEXA测量的骨密度值也有差别,因 此,不采用BMD或BMC判断结果。
BMC—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ant)
BMD—骨矿物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
BMD=BMC/AREA( g/cm²)
皮质指数
(T-M)/T
皮质指数<0.4为可疑;
皮质指数<0.35诊断为骨质疏松
2、骨小梁类型的改变及检测
骨小梁选择性骨吸收 横向骨小梁明显减少,纵向骨小梁代偿性增厚。 A、x线片呈栏栅样改变;B、组织学上呈规则的网状结构
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指数(singh指数)
根据股骨近端骨小梁分布、走向和吸收规律建立的骨质疏松诊断系统。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 折(脆性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 和桡骨远端。
正常情况下骨量随年龄的变化
A
B
A.正常的骨骼:骨小梁较厚,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弹性。
B.骨质疏松的骨骼:骨小梁变薄、变细、出现断裂,因此容易 发生骨折。
骨强度 70%骨密度 骨质量
骨结构 骨转换 矿化程度 损伤累计 胶原特性
骨转换的生化指标
骨形成
骨吸收
总碱性磷酸酶(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 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
骨钙素(BGP)
I 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
I 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 骨粘连蛋白
I 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 胶 原 吡 啶 交 联 ( Pyr ) 及 脱 氧 胶 原 吡 啶 交 联
骨密度测定的方法
2.双能光子吸收骨密度仪(DPA):用同位素放射 源153Gd (T1/2=242天)发出两种不同能量(100 KeV和44 KeV)的γ射线,测量它们分别通过骨骼 和软组织的吸收率,通过仪器的数据处理,可以 扣除人体软组织对吸收测量的影响,从而测出人 体深部骨骼的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