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生物继续发展,尤其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 生物继续发展,尤其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光 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 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氧气不断从二氧化碳中分 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逐 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多, 渐稀释,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距今30 30亿年前约为现代 渐稀释,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距今30亿年前约为现代 游离氧水平的0.1% 20亿年前增加到1%,10亿年前 0.1%, 亿年前增加到1% 游离氧水平的0.1%,20亿年前增加到1%,10亿年前 增加到10% 此后, 10%, 增加到10%,此后,大气中的游离氧又经过多次变 也在增加。 动;同时大气中的氮 也在增加。 二氧化碳大气演化成为现代大气, 二氧化碳大气演化成为现代大气,大气臭氧层 现代大气 也出现。 也出现。 总之,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 总之,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原始 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第八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1 整体性规律 2 时间演化规律 3 空间分异规律 4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应用
“地理环境”: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由气、水、 地理环境” 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由气、 地理环境 地和生物界组合而成的整体,又称“地球表层”。 地和生物界组合而成的整体,又称“地球表层” 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加以命名,如气候环境、 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加以命名,如气候环境、水环 地貌环境或生态环境等; 境、地貌环境或生态环境等;区域地理环境可以 再在上述的基础上冠以地理名称或冠以地名, 再在上述的基础上冠以地理名称或冠以地名,也 就成了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类型, 就成了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类型,如青藏高原 地理环境) 塔里木沙漠(环境) 黄土高原( (地理环境),塔里木沙漠(环境),黄土高原(地 理环境)等等。 理环境)等等。
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网络构建名师点拨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掌握“三重点、三图示、一应用〞:“三重点〞:水循环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及其水文特征;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
“三图示〞: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
“一应用〞:应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某些地理现象。
(2021 ·海南地理)科学研究说明,地球上水量是根本稳定;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水量也是相对平衡。
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2.海洋水矿物质含量( )A.根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解析第1题,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搬运到海洋,海洋水矿物质含量会逐渐增加。
(2021·全国文综丙卷)以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分水岭,由透水与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立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3~5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第3题,森林植被具有修养水源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原因,D项错误。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示意图绘制ppt课件
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图C)
太阳直射点
C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夜
昼渐长
N
昼渐长
昼最长
N
S
昼>夜 昼<夜
S
N
N
昼最短
S
昼渐短
昼渐短
S
昼=夜
1.光照图的基因类型
类型
图示
侧视图
俯视图 斜视图
判断方法
中心点为赤道上某点,所绘制的半球南、北半球各 占一半。左图为6月22日光照图,图中AB为晨线, 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A点所在 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C点为晨线与赤道 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高考中常考的自然 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做高考题的基础,掌握了 这些规律和原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包 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所有高考
内容的原理和规律.
一、地理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针对 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 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 “ 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 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 午太阳高度越大。
•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D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E折线所示)
(2)提取时间信息——定时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 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如下 图所示:
(3)综合运用 与地方时相关的运用:计算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日出 日落时间, 确定日界线和日期。 与季节相关的运用: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及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 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 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 农业的生产过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极地科考时间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一、整体性规律整体性含义:1、自然综合体——内在联系的整体性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第二,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不具备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三,要素的单独作用和作为自然地理系统整体的一员在整体中所起的协同作用完全不同。
3、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有序系统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耗散结构。
二、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地域)分异:6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着确定的方向(纬向、经向或垂向)发生分化而引起的差异。
1、基本规律——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空间分异因素: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地带性:由于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状况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典型表现:热量分带非地带性:由于地球产生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和构造运动而形成的有规律分异。
典型表现:构造的区域性、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
我国典型表现:东部隆陷区、西北差异上升区、青藏高原新褶皱高隆区。
2、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1)纬向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2)经向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3)水平地带水平地带性是有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结合产生的。
带段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差异省性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差异陆地自然地带3、垂直地带性概念: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按垂直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分异。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
十、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南亚、南亚——热带季风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面积大
中亚——温带大陆性为主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最典型,但温带大陆性面积大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 十一、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产生 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
昼长15小时
日出
正午12时
日落
读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 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4-5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C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解析:由题意可知 120°E————9时 75°W————? 由此计算P点的日落时间 为20时。
6、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
两分日日照图
北半球冬至日日照图
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
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日影朝向正西) 正西日落(日影朝向正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 向西南);西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方向日出 (日影朝向西北);西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北)。
时间
补给特点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地区 为主 汛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
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
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
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
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
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
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
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
地球运动规律
例题3 例题3: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2)题。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动的地球上看太阳, 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 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 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 自转方向相反。 自转方向相反。 (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秋分日(9月23日 (9 B. C. A.a B.b C.c D.d 答案:C 点拨: 位于南回归线, 12月22日 答案:C 点拨:a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直射点逆自转方向 运动, 为春分, 为夏至日6 22日 直射点从d 运动,从a到b,b为春分,d为夏至日6月22日,直射点从d到c运动 ,所以c为秋分日。 所以c为秋分日。 当太阳直射点自a 移动的过程中, (2)当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悉尼昼长夜短, A.悉尼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我国冬季风活动频繁 D.我国北方河流进入汛期 答案: 点拨:太阳直射点自a 移动的过程中, 答案:D 点拨: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为从冬至到春分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正向赤道方向运动。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正向赤道方向运动。此时期我国位于冬 北方河流为枯水期。 季,北方河流为枯水期。
专题二 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 洋流及分布规律 陆地水的相互转化 水循环
地球运 动规律 水 流 运 动 规 律
大气运 动规律
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主要天气系统
自然地理规 律和原理
地壳运 动规律
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运动与板 块学说
自然带 的分布 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关系
地理学十四大原理
地理学十四大原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及其变化的科学。
地理学原理是指在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律。
以下是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原理一: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人文、自然、社会和环境科学的方方面面。
它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原理二:地球是一个自然系统地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地球这一综合系统的结构、过程和运行机制。
原理三: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要素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地理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测量和统计,揭示和解释这些规律性。
例如人口分布、气候分布、地貌分布等。
原理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和影响,并寻求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原理五: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后果,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原理七:地理尺度的影响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受到尺度的影响。
地理学研究从小尺度的局部现象到大尺度的全球问题,探讨不同尺度上的地理规律和差异。
尺度变化会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和理解产生不同的影响。
原理八: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地理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和分析地表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可以对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以支持地理学的研究和决策。
原理九: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致力于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变质 岩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考点: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 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4、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沉积岩
侵入型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浆
技巧: 1、生成岩浆岩必定是岩浆(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它) 岩浆 2、→沉积岩是外力作用 岩 →变质岩是变质作用 风化 变 重 冷 →岩浆岩是冷凝作用 侵蚀 质 熔 凝 →岩浆是重熔作用
搬运
作
堆积 重 熔
岩浆
变质作用
用
熔 重
沉积 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考点: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
一、地壳物质组成
1.化学元素 地壳内有90多种 化学元素,其中含量 较多的为: 氧、硅、铝、铁、 钙、钠、钾、镁 (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收 地面增温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1.纬度因素 2.下垫面因素 3.气象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大 程短—大气削弱少 气 上 界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地
赤 道
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自然地理是指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海洋、地质、水文、生物、土壤、地形等各种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从而为人类提供科学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指导。
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包括:1.大气过程:大气过程是指大气层中各种气体、水汽、尘埃、微粒等物质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过程。
2.海洋过程:海洋过程是指海洋中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过程,包括海水的循环、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变化、海水的化学反应、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生殖等。
3.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构造变化过程,包括地壳的演化、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资源的形成和消耗等。
4.水文过程:水文过程是指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流、潮汐等。
5.生物过程:生物过程是指生物的生长、繁殖、迁徙、适应等过程。
6.土壤过程:土壤过程是指土壤的形成、变化、演化过程,以及土壤中物质的循环过程。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包括:1.大气层的结构和流动规律:大气层的结构是由海平面上至太空的气体层次组成的,大气流动规律是指大气中气体、水汽、尘埃、微粒等物质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2.海洋的结构和流动规律:海洋的结构是由海水、海底、海岸等构成的,海洋流动规律是指海水的循环、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变化、海水的化学反应、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生殖等规律。
3.地质的构造和变化规律:地质的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构造,地质变化规律是指地壳的演化、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资源的形成和消耗等规律。
4.水文的流动规律:水文的流动规律是指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规律,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流、潮汐等。
5.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规律: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规律是指生物的生长、繁殖、迁徙、适应等规律。
6.土壤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土壤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是指土壤的形成、变化、演化过程,以及土壤中物质的循环过程。
了解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对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的自然地理知识点
高二的自然地理知识点高二自然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广泛涉及地球表层、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的自然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以下是高二自然地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
1. 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水面2. 地球运动与地球环境的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过程和影响- 四季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气候变迁与全球变暖问题3. 大气环境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气候要素和气候因子- 气候类型和气候带4. 水资源与水文环境- 地球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文循环和水环境保护5. 土地与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规划 - 土地退化与沙漠化问题-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震、火山爆发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和影响 - 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灾害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措施8.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保护-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能源消耗和能源危机-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能源发展9.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规划10.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以上是高二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些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和实地考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做出贡献。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形态、构造、地貌、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科学。
在地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
下面将对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整理。
一、地理概念:1.地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的星球。
地球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形态、构造、地貌和气候等特征。
2.地球的组成:地球由固态地壳、流动的地幔和核心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围,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可塑层,核心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3.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自转引起了日、夜的变化,公转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4.地球的地理区域:地球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个主要区域。
陆地包括七大洲和众多岛屿,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
5.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的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气候、地形和地貌等元素,人文环境指的是人类的活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二、地理原理:1.地理位置原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对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和生态系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2.地理互动原理:地球上的各个地理要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例如,地形会影响水流的路径,气候条件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3.地理多样性原理:地球上存在着大量的地理多样性,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动物和人类文化等方面。
这种地理多样性使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4.地理演变原理:地球表面的地理要素是不断变化和演变的。
例如,地壳构造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气候变化会影响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等。
5.地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地理研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三、地理规律:1.布氏分布规律:布氏分布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指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例如,人口分布不均匀、降雨的分布不均匀等。
2.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和演替的。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替性原理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替性原理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替性原理是指自然环境中各种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顺序和过程相互替代,形成一种时间段内的演替序列。
演替是指一个生态系统逐渐转变为另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通常分为原初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形式。
原初演替是指从一个原始无生物的地区开始,通过种子风化、气候变化、地质作用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原初演替的典型例子是由裸露的岩石逐渐发展为森林的过程。
次生演替是指一个先前存在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或干扰后,新的植物群落通过自然恢复或人为干预逐渐恢复和替代原有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次生演替的速度相对较快,通常需要几十年或几个世纪的时间。
次生演替经常发生在自然灾害(如火灾、风灾)和人为活动(如砍伐森林、农业开垦)后的地区。
演替性原理是自然地理系统中生态系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
通过了解演替的过程和原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环境,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然地理是⾼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然地理规律,以及⼈类与⾃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起来看看吧。
⾼中⾃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物、⼟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循环、⼤⽓循环、⽣物循环和岩⽯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物循环:⽣物通过光合作⽤将⼆氧化碳和⽔及⽆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合成的有机物⼜成为动物的⾷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物分解后,⼜以⽆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物循环。
⽣物循环促使⾃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把⾃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机界联系起来。
3、⽣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 ⽣物既是⾃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组成,是⽣物⽣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中的氮也有⼀部分来⾃⽣物的作⽤。
(2)⽣物⽣命活动在⼀定程度上制约陆地⽔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的风化,促成了⼟壤的形成。
(4)⽣物多次对⾃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加⼯。
使地球⾯貌发⽣了根本的变化,从⽽形成了适宜⼈类⽣存的⾃然地理环境。
⾼中⾃然地理知识点总结(2):⾃然带的划分 热带⾬林⽓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陆中西部) 热带季⾬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中⾃然地理知识点总结(3):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地幔(莫霍⾯—古登堡⾯)、地核(古登堡⾯以下) 2、岩⽯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变质岩。
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高一地理学习方法)
高一地理复习方法: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
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
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所谓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自然地理
的学习有较大的差异,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生产活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各社会生产部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6】14.左图为洞庭湖位置图,右图为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
【答案】:海陆间循环(2分) 太平洋海 面蒸发的水汽(2分),随东南季风被输 送到该地区(2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 形成降水(2 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 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 (2 分)。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10分)
【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 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 迎风(3分)。 答案反思: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依据: ①确定是否季风区或季风现象区;②若不受季 风影响,则结合纬度、季节,确定该季节影响 该地区的气压带或风带;还需要考虑海陆分布、 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风力的影响。
(3)板块运动分为碰撞和张裂 ①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福冲到 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压, 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就是太平洋 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②在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 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 ③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东非大裂谷
3.锋面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 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频繁相遇,锋面系统活跃,当与气旋系统 结合时,形成锋面气旋。受气旋辐合上升气流影响,锋面上的气流上升更 加强烈,往往带来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练习6】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 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 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 形
【练习5】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100°W以西)年降水量 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分);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2分)。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 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2分), 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2 分);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 难以进入,降水较少(2分)。
西北风
东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 比较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东北风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练习4】 (2017海南卷)21.新西兰首都惠灵 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 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加干旱,荒漠化加剧,下
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300
规律一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规律二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无风不起浪(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撞到陆地就转向(低纬度寒暖流)→ 附近地理事物命名
(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 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 洋环流。 (3)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5.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6.水循环原理
6.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7.板块构造原理
8.内外力作用的原理
9.地壳物质循环原理
1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原理一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 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地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 行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 的热量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气温) (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 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部分成 为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返 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地质作用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原理十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能量来源:一是内力作用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二是外力作用 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及重力势能)。 各类岩石转化的规律:所有岩石都能直接转变为变质岩,所有岩石都能直接变为岩浆,只 有岩浆能够转变为岩浆岩
原理十二 自然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左图为中亚某地区绿洲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T) 日变化曲线图。 (2)说明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近地 面大气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对绿 洲的有利影响。(10分)
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2分)(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 邻近绿州,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2分)有利影响: 绿洲气流下沉,抑制水份蒸发(2分);通过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2 分),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2分)
原理二 热力环流原理
1.热力环流发动机机制可归纳为:近地面地表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下沉) →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同一水平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风) 2.上升或下沉→天气差异→气温日较差(上升→降水多→日较差小,下沉→降水少→日较 差大); 3.热力环流用于解释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巴山夜雨局部降水昼夜差异、风力风向 4.图中垂直空间里:曲线表示冷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后的等压面,弯曲变化遵循“高高低 低”(“凸高凹低”即:高压凸向高处,低压凹向低处)规律。强调:在垂直方向近地面 的气压不论高压还是低压,总是比高空的气压高。(PB>PA>PC>PD)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福建 张露
自然地理备考策略: 认识规律,理解原理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
1.热力环流原理
1.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
2.大气水平运动原理
2.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3.降水的原理
3.洋流的分布规律
4.锋面和气旋(反气旋)天气的原理 4.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
5.水平衡原理
原理三 大气水平运动原理
【练习3】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6分)
【答案】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 地以沙漠分布为主(2分),由于沙 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 绿洲快(2 分),在乙地附近形成 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 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 分)。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原理九 板块构造原理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流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两个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板块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类。生长边界处的主要构造地带有海岭或断层, 板块相背运动,会发生张裂,板块间距会加大,红海面积会变大,消亡边界处的主要构造 地带有海沟或造山带,板块相向运动,会发生碰撞,板块间的间距会变小,如地中海的面 积会变小,喜马拉雅山在增高。
一个地区的储水量=收入-支出。关键是把握好常见的收、支项目: 收入——大气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支出——蒸发、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
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 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 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 变化。(6分)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
1200
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
1050
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
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
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
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
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
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
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
【答案】太阳辐射强的原因: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2 分),是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的原因: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工业欠发达, 化石能源使用少)二氧化碳少(2分),对地面辐射吸收少(2分),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弱(2分); 青藏高原(冰雪覆盖广,反射率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地温低, 地面辐射弱,传给近地面大气的热量少(2 分),所以气温低。
原理六 锋面和气旋(反气旋)天气的原理 1.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
提醒 需要注意整个过 程中两种锋面气温、气 压的变化特点,冷暖气 团交界处气温、气压变 化最显著,天气现象最 剧烈,因此锋面过境时 往往产生云雨。同时, 我国常出现的还有准静 止锋。
2.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 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多晴天、少云雨,风力陆间循环: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的过 程所进行的相互转化它是陆面补水的主要形式 陆地内循环: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形成水汽, 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 而完成的水循环过程。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 降到海面的过程。 A、熟悉主要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影响因素,尤其是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影响因素; B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理解人类是如何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 C、水循环的三大类型,其中水汽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风)实现的;地表/地下径 流要受地形坡度、地表组成物质、植被状况、湖泊等的影响,通过重力实现的; D、水循环环节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入湖径流的变化,进而分析湖泊面积、盐度、营养物质 浓度等的变化; E、不同水体类型并非孤立存在,而存在运动和补给关系。如:雨雪可以补给冰川;雨水、 积雪、冰川、地下水、湖泊水皆可补给河水,各种补给也各有特点;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环 境不同,其主要补给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