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历史演进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5-07作者简介:武
菲,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中国水利史。E-mail :975609775@
文章编号:1001-4179(2019)S1-0006-03
长江经济带横穿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辐射连接中国的南北方,以21%左右的国土面积,承载着接近全国40%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虽然政界、学术界、商界很早就开始关注沿江经济走廊的发展,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但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最终由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却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酝酿过程。
1概念初提
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孙中山于1918年
发表的《实业计划》中。文中提出扬子江流域拥有大量的人口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通过在扬子江流域建造城市及发展工商业,既可促成全国经济均衡划分,同时也将改变中国的工业遍布于东南沿海的畸形状态[1]
。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在1984年提出了“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思考,指出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联结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的经济区,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城市带、城市圈和城市群,以及农业、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它们通过复杂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组成经济网络,并以长江水系作为纽带
形成产业密集带。同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其中由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构成的“T ”字形宏观战略是该理论的核心。这一主张曾被《中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1990)所采用。
2从概念到战略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
规划简要报告》之后,在1992年召开的“长三角及长江
沿江地区经济规划会议”上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加之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五中全会均提出“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谋划通过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沿江七省一市建设长江经济带[2]。虽然此时长江经济带已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国家率先启动了沿海开放战略,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经济带,而上海的龙头作用仅带动了浙江、江苏两省部分城市,沿江地区经济带并未得到全面地发展。随后,国家相继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历史演进及思考
武
菲1,张昕川
2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2.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
摘要: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概念初提、从概念到战略、战略重提的整个发展战略定位的演进历程。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思想,并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①完善长江大保护法规体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保驾护航;②培育全社会长江大保护意识,统筹长江上、中、下游系统保护;③加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长江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走廓建设。关
键
词:战略定位;演进过程;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
中图法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232/ki.1001-4179.2019.S1.002
增刊(Ⅰ)
3战略重提
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使经济增长的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人口和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分布更趋集中均衡”。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长江流域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成为了长江经济带再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
2012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西调研时了解到,长江货运吞吐量目前居世界河流货运首位,但长江航运的发展却严重受限于交通能力不足、网络结构不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落后等问题。对此,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通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培育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使社会更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时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4年3月,在《国务院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9月,《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印发。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长江的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这是在时隔20年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新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4战略定位
《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有关省市对国家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感到非常振奋,将其视作历史性的重大机遇,研究提出了一大批促进本行业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开发、建设项目,希望列入国家即将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然而,此时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已十分严峻,如再进行无序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必将进一步加害长江的生态环境[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为了扭转“大开发、大建设”的导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纲要》[4]。
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强化水质跨界断面考核,推动协同治理,严格保护一江清水,努力建成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5]。
《纲要》出台后,沿江部分省市在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时出现了偏差,从“大开发、大建设”变为“不开发、不建设”。为了及时修正这种错误观念,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书记于
2018年4月前往湖北、湖南两省以及三峡坝区深入调研,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建设情况,并于4月26日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首先应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保护,与此同时也不应以此作为不发展的“挡箭牌”,而是要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6]。
历经百年,长江经济带实现了从孙中山的构想到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之一的转变,并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完善。
5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其思想内涵既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建设长江经济带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现阶段长江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尖锐、流域水污染严
武菲,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历史演进及思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