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简介
红灯记
![红灯记](https://img.taocdn.com/s3/m/edb6e50a90c69ec3d5bb751f.png)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 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1、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
会冷静对待。 • 2、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 • 3、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 • 4、在与地下同志联系时,一定要谨慎。 • 5、野狗:特务 • 6、喜鹊唱枝头:革命成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中国共产党员。 铁 梅——李玉和的女儿。 李奶奶——李玉和的母亲。 交通员——八路军松岭根据地交通员。 磨刀人——八路军柏山游击队排长。 慧 莲——李玉和家的邻居。 田大婶——慧莲的婆婆。 八路军柏山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员若干人。 卖粥大嫂。卖烟女孩。 劳动群众甲、乙、丙、丁、戊。 鸠 山——日寇宪兵队队长。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侯宪补——日寇宪兵队宪补。 伍 长——日寇宪兵队伍长。 假交通员——日寇宪兵队特务。 皮 匠——日寇宪兵队特务。 日寇宪兵、特务若干人。
红灯记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 某地。中国共产党员、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 是干练的秘密工作者。他家祖孙三代是在“二 七”大罢工运动中,结成的一个革命战斗集体。 李玉和接受了党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 务,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日本法西斯宪兵队 长鸠山,软硬兼施逼他交出密电码。他大智大 勇、坚贞不屈。在敌人的酒席宴前,在刑场上, 斗的鸠山焦头烂额。残暴的敌人最后杀害了李 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先烈遗志,前赴后继, 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帮助下,把密电码送上柏山, 胜利完成任务。
红灯记参考答案
![红灯记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b04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9.png)
红灯记参考答案《红灯记》是中国经典的京剧作品,由于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了中国戏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从剧情、角色、音乐、舞台美术等多个角度探讨《红灯记》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灯记》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主要讲述了一个贩卖妇女的黑帮团伙与一个正义的女侠之间的斗争。
剧中的女侠李碧华是一个勇敢无畏、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她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受苦受难的妇女,与黑帮斗智斗勇。
整个剧情紧凑,扣人心弦,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引发观众的共鸣。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红灯记》中的角色。
李碧华是这部戏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她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的坚强、勇敢以及对正义的追求,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而与之相对的是黑帮团伙的头目阿庆,他冷酷无情、残忍暴力,但也有他的痴情一面。
这些角色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剧情和角色,音乐也是京剧《红灯记》的一大亮点。
这部戏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富有激情和张力。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场景中,音乐的起伏和变化与角色的情绪相呼应,使得整个戏剧更加生动有力。
观众在欣赏京剧《红灯记》时,往往会被音乐所打动,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戏剧的世界中。
此外,舞台美术也是京剧《红灯记》的一大特色。
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的设计都非常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特别是在一些场景转换的时候,舞台美术的变化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总的来说,京剧《红灯记》以其深刻的社会思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戏曲界的经典之作。
通过剧情、角色、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多个方面的呈现,它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激情的世界。
观众在欣赏《红灯记》时,既能感受到其中的悲欢离合,又能思考社会道德和正义的问题。
因此,京剧《红灯记》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最后,我们可以说,《红灯记》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人类对于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邪恶的思考。
红灯记故事梗概
![红灯记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b185cae76bec0975f565e23f.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发表时间:2009-10-29 17:36:42 [查看原文]红灯记故事梗概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
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
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
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
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
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
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
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
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亲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
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
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
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党员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
柏山的游击队全歼了追赶铁梅的鸠山等日伪军。
什么是京剧?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红灯记
![红灯记](https://img.taocdn.com/s3/m/4ff171d849649b6648d74778.png)
《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某地。
中国共产党员、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是干练的秘密工作者。
他家祖孙三代是在“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成的一个革命战斗集体。
李玉和接受了党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
日本法西斯宪兵队长鸠山,软硬兼施逼他交出密电码。
他大智大勇、坚贞不屈。
在敌人的酒席宴前,在刑场上,斗的鸠山焦头烂额。
残暴的敌人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
铁梅继承先烈遗志,前赴后继,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帮助下,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完成任务。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李玉和是中国共产党员。
他家祖孙三代不是同姓,是在十七年前“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合在一起的。
李玉和接收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
李玉和在敌人的酒席宴上,在牢房里,在刑场上,英勇顽强,坚贞不屈。
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鼓励她经受考验,迎接斗争。
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
铁梅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李玉和一家三代的斗争事迹,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红灯记
![红灯记](https://img.taocdn.com/s3/m/33aebbe8aeaad1f346933f81.png)
这一段唱腔流畅,清 新优美,唱词简练, 上口易学。而且戏曲 的特点是:生书熟戏 听不腻的曲艺。这个 意思是越是耳熟能详 的戏就越受欢迎。 这段音乐采用了西皮 唱腔、流水板,因而, 它非常充分地表现了 李铁梅那种天真烂漫、 纯朴乐观的精神状态。
流行唱段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玉 和)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铁梅)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铁梅) 浑身是胆雄纠纠(通俗唱 腔,李玉和) 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李奶奶) 血债还要血来偿(李奶奶)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铁梅) 雄心壮志冲云天(李玉和) 光辉照儿永向前(铁梅) 仇恨入心要发芽(铁梅)
王连举(伪警察局巡长。原为秘密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鸠山(日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兵队队长)
发展历程
最初模型:沈默君《自有后来人》 初 创:六十年代 1964年 :在全国京剧汇演中脱 颖而出 1968年 : 中国京剧团和中央乐 团根据它改编创作了钢琴伴唱 《红灯记》。殷承宗演奏钢琴。 现代京剧《红灯记》被树为八大 样板戏之一。 历经十年的精心打磨,逐渐成为 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李少春、 袁世海、钱浩亮、杜近芳、王晶 华、高玉倩、刘长瑜等人都参与 过《红灯记》的创作和演出。这 出现代京剧经过两代人的雕琢修 改,最早用传统的京剧乐队伴奏, 后来加入西洋乐器。但基本上保 持了京剧的风格和特点。被推崇 为八个样板戏的代表作。
故事情节
《红灯记》讲述了在抗 日战争时期,东北敌占区, 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 受向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 务。由于叛徒王连举的出 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 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 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 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取 得胜利。
李玉和(铁路扳道工人)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1886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d.png)
解读现代戏曲之京剧红灯记京剧《红灯记》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堪称京剧的代表之一。
该剧以李师师的悲壮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音乐、舞蹈、唱腔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出了京剧独特的魅力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对京剧《红灯记》进行解读,探讨其创作背景、演出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
第一部分:创作背景与历史渊源京剧《红灯记》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现代戏曲作品。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它融合了汉唐、元杂剧、明清二传,成为清朝的宫廷戏曲,后来又发展成为民间大众艺术形式。
第二部分:剧情梗概与人物角色《红灯记》的剧情主线围绕着王蓉蓉和陈阅两位主角展开。
王蓉蓉是个富家千金,陈阅是个出身贫寒的书生。
他们相爱,但却受到了家族和社会的种种阻碍。
最终,在王蓉蓉的母亲的逼迫下,王蓉蓉与陈阅分手,王蓉蓉被迫与柳席生结婚。
然而,在《红灯记》的结尾,王蓉蓉在婚礼上自杀身亡。
第三部分: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京剧《红灯记》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舞五种技艺,每一种都需要演员进行专业的训练。
京剧的唱腔有特定的音调和音域,表达了情感和角色个性。
此外,京剧还注重身段和脸谱的表演,通过舞蹈和面部表情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内心活动。
第四部分: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京剧《红灯记》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该剧借助王蓉蓉和陈阅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和家族压力,对爱情的追求和人性的挣扎。
它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如家族观念、爱情与婚姻的矛盾等。
同时,它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爱情的追求。
结尾部分:京剧《红灯记》作为京剧艺术的瑰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通过对《红灯记》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京剧的魅力和韵味,还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希望京剧《红灯记》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世人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红灯记》故事梗概_小学作文
![《红灯记》故事梗概_小学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2de184e009581b6bd9ebdc.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红灯记》故事梗概,感谢您的阅读!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
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
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
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
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
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
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
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红灯记豫剧赏析
![红灯记豫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4c6f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4.png)
红灯记豫剧赏析《红灯记》是中国豫剧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闻名于世。
该剧以清朝末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红灯区的悲欢离合故事。
在这部豫剧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本文将从剧情、表演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红灯记》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灯记》的剧情。
该剧以红灯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友情和人性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宝玉、秋瑾、小玉、王老五等。
宝玉是一个文人,秋瑾是一个妓女,两人在红灯区相识相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得到美满的结局。
除了爱情故事,该剧还描绘了红灯区的生活、人物的命运以及社会的种种现象。
整个剧情跌宕起伏,令人感慨万分。
其次,我们来谈谈《红灯记》的表演。
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其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红灯记》中,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的唱功、念功、表演功力都非常了得,能够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以及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舞台布景、服饰道具等方面也非常用心,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上海老城区。
最后,我们来谈谈《红灯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自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红灯记》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剧中所描绘的红灯区生活、人物命运以及社会现象,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同时,剧中所呈现的爱情、友情、人性等主题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
通过观赏《红灯记》,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一些智慧和启示。
总之,《红灯记》作为中国豫剧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该剧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喜爱中国豫剧,让这一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红灯记》故事梗概_四年级作文
![《红灯记》故事梗概_四年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9f4e91770bf78a64295420.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导读:本文是关于四年级作文《红灯记》故事梗概,感谢您的阅读.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
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
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
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
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
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
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
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小学四年级其他作文:《红灯记》故事梗概
![小学四年级其他作文:《红灯记》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6a2393455901020206409c4d.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四年级其他作文的《红灯记》故事梗概,欢迎阅读。
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
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
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
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
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
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
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
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北京版-语文-高一-《红灯记》剧情简介
![北京版-语文-高一-《红灯记》剧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081252c0975f46527d3e1d0.png)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红灯记》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某地隆滩火车站,共产党员李玉和,公开身份是铁路工人。
这天,李玉和接到上级通知,说上级派了一个交通员,乘今晚七点半的火车来和他接头。
此时敌人也得到情报,对火车站实行了戒严。
王连举发现情况不妙,找到李玉和,李玉和说以后要尽量少见面,把王连举打发走了。
这时火车隆隆进站,交通员从车上跳下摔昏,李玉和让王连举掩护,自己把交通员背到家中,对上暗号,交通员把密电码交给李玉和,让他设法交给柏山游击队的磨刀人。
李玉和带着密电码来到接头地点,磨刀人也赶到,二人正欲接头,日本宪兵同时赶到,搜查在场人员。
接头不成,李玉和把密电码放进饭盒,敌人没搜去。
敌人为找到密电码,拷问王连举,王连举叛变,供出李玉和。
宪兵队长鸠山,对李玉和软硬兼施,用尽了所有伎俩,李玉和死不开口。
鸠山又到李玉和家中骗取密电码,失败,只好把李玉和一家三口押到刑场,打死了李玉和母子。
释放了李铁梅,企图通过对铁梅实施监控的方法得到密电码。
铁梅带上密电码,在邻居田慧莲一家的掩护下,逃出虎口,真奔柏山。
路遇磨刀人,此时,鸠山率宪兵队追赶铁梅至此,磨刀人让一个战士护送铁梅上山,自己率部分战友阻击敌人,打斗间,柏山游击队从山上杀下,把敌人一举歼灭。
山上,铁梅把密电码交给游击队长,众战士欢庆胜利。
打印版。
〖2021年整理〗拓展知识《红灯记》简介
![〖2021年整理〗拓展知识《红灯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78479deeefdc8d377ee3289.png)
《红灯记》简介《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镇境内)。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全剧共十一场,分别为:第一场“接应交通员”,第二场“接受任务”,第三场“粥棚脱险”,第四场“王连举叛变”,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第六场“赴宴斗鸠山”,第七场“群众帮助”,第八场“刑场斗争”,第九场“前赴后继”,第十场“伏击歼敌”,第十一场“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
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
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
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
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
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
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
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
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亲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
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
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
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党员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
红灯记故事梗概
![红灯记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fa18532e9e31433238689344.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发表时间:2009-10-29 17:36:42 [查看原文]红灯记故事梗概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里,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与六十多岁的母亲、十七岁的女儿李铁梅,祖孙三人在一起生活。
他们虽是一家人,却不是一个姓。
原来他们是在十七年前,一次大罢工的流血斗争中,组成一个革命的家庭。
革命先烈传给他们一盏红灯,这是他们的传家宝,是战斗的信号,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一次,李玉和接到上级党组织派人送来的一份密电码,要他通过组织转交给柏山游击队。
由于叛徒的出卖,密电码还没有转交出去,李玉和就被捕了。
坚强的李奶奶,为了鼓励后人继续战斗,将他们三人的身世,告诉了铁梅。
阶级仇,民族恨,将铁梅心中的革命火种燃烧起来,她立志继承革命事业。
阴险毒辣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把李奶奶和铁梅也抓走了。
他为将密电码搞到手,对李玉和母女说尽了甜言蜜语,用尽了酷刑,还妄想以骨肉分离杀害亲人的残忍行为和陪绑的办法,威逼铁梅。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铁梅的斗志。
革命的三代人,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以后,鸠山故意放了铁梅,妄想用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从铁梅手里得到密电码。
早在铁梅和李奶奶被捕前,李奶奶已经告诉铁梅和党组织的联络地点。
铁梅得到邻居刘大娘和桂兰姐的帮助,安全地找到了地下党员周师傅,把密电码送到根据地柏山。
柏山的游击队全歼了追赶铁梅的鸠山等日伪军。
什么是京剧?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红灯记简介
![红灯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bf581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红灯记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本片导演成荫,编剧阿甲,监制李燕,制作人毕建平,出品人王晓棠。
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演出。
主要演员:浩亮饰李玉和,高玉倩饰李奶奶,刘长瑜饰李铁梅,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慧莲,杜福珍饰田大婶,袁世海饰鸠山,孙洪勋饰王连举。
扩展资料:
《红灯记》的由来:
《红灯记》的原作者是沈默君,改编者是阿甲。
沈默君受《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梗概,于1962年5月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历时9个月的精雕细琢,创作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
这个剧本,就是《红灯记》的原稿。
作品完成后,先取名《红灯记》,经考证与越剧《红灯记》撞车,改为《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
为进一步增强剧本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性,沈默君于1962年秋赴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大连机车制造厂、哈尔滨铁路局补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联战士座谈,读剧本给他们听,征求意见。
沈默君边补充材料,边听意见,边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红灯记
![红灯记](https://img.taocdn.com/s3/m/a0734d13580216fc710afd19.png)
《红灯记》简介
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
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红灯记》是革命现代京剧之一,八个样板戏之一。
其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
《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五大连市龙镇境内)。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小爱同学红灯记现代
![小爱同学红灯记现代](https://img.taocdn.com/s3/m/a90028c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9.png)
《红灯记》是中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出京剧,被列为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
故事情节
在抗日战争期间,满洲国某地“隆滩火车站”,铁路扳道工李玉和与巡警王连举都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他们救下了被日本宪兵追击的地下交通员(负责运送情报的人)。
交通员把一份电报密码表交给李玉和。
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通过检验王连举的枪伤识破他的身份,王连举不堪受刑而招出李玉和。
李玉和与他的母亲(非亲生)李奶奶因不肯交出密电码被杀害,李的女儿李铁梅(非亲生)因鸠山要放长线钓大鱼而被释放。
李铁梅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密电码带到郊外柏山上的游击队处,游击队伏击追击而来的鸠山、王连举等并把他们击毙。
《红灯记》故事梗概
![《红灯记》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57d623e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4.png)
《红灯记》故事梗概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
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
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
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
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
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
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
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失去了父亲和奶奶的李铁梅,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毅然承担起父亲未尽的革命工作,将密电码成功地送到了游击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灯记》简介
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
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红灯记》是革命现代京剧之一,八个样板戏之一。
其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
《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五大连市龙镇境内)。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