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重难点1、掌握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2、提高预防和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1、了解盗窃的含义和特点。
2、交流汇报,归纳板书:含义: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特点:一般不使用暴力,具有隐蔽性过渡语:提防和惩治盗窃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法制力量外,更主要的是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盗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盗窃呢?3、小组交流讨论:预防盗窃的方法有哪些?4、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它成员可以补充。
归纳板书过渡语:我们虽然已经了解了防盗窃的方法,但还是难免发生盗窃案件,如果发生了盗窃怎么办?你知道有哪些应对措施吗?6、交流讨论:应主要有哪些措施?7、指名学生汇报,其它学生可以补充。
8、思考回答:你还知道有哪些应对抢劫的措施?说听四、布置作业。
1、什么是盗窃、抢劫、绑架?2、当你面对抢劫犯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在上学路上,有陌生人开车向你问路时,你会怎样做?4、假如你被骗后,你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5、如果在放学路上被人截住,要你交出钱和手表,你会怎么办6、当你发现一群专门抢劫同学的犯罪团伙时,你会怎样与他们作斗争?7、你遇到过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况吗?当时你是怎样处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防盗窃,了解了三防的含义和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希望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2教学内容: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目标:1、使学生乐于参与投掷项目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信心。
2、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并通过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研究夏冰清【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文件的颁布,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正式启用,初中法治教育需要重新被关注、思考、学习。
法治教育的开展直接决定了学生法治观念的深度、法治思维的高度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成效。
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对新形势下的初中法治教育进行反思和重构:为什么我们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新教材的法治教育有哪些内容,其核心的精神又是什么;今天的法治教育需要如何开展等等,这些话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并进行研究的。
本研究是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教育专册,即八年级下册的教材框架、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资源的利用与改进对策。
【关键词】初中;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一、问题提出随着新教材法治教育专册的启用,对初中法治教育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了解法治教育的最新动态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继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涵盖哪些内容、对初中生的法治教育有哪些特点和原则、新教材的法治教育专册通过怎样的形式体现了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探索,为今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法治教育开展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措施及对策。
另一方面,对初中法治教育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助于其成长为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的现代公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风气,同时也能够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
二、文献综述对“法治教育”这一主题词进行搜索,在“读秀学术”中搜索到了402种中文图书,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法治教育的宣传和辅导读本。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重点是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这个目的有三个方面:让广大学生了解法律内容,远离不良行为,自我反省和自律,成为优秀的青少年。
本课程的内容是关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予他们无限的希望和关怀。
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护青少年的成长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该法共分为八章,包括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该法的第三章,即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渐变过程。
因此,必然会出现许多前兆和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由于长期养成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和迹象,我们可以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分为八类六种。
这包括言语、举止、结交“哥们、姐们”、起居、打扮、嗜好、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和学业。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包括旷课、不归宿、带管制道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
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前兆和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和预防,让未成年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巨大的。
这些行为包括强行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观看淫秽的内容、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等等。
如果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这已经在一些案例中得到证实。
例如,湖北的一起连环盗窃案,作案人员全部是13岁左右的初中生;北京也曾处理过一起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到14岁。
浅谈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庆阳市第三中学王进军摘要:由于自己对于一些法制新闻较为关心,又因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对于未成人犯罪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学生违法犯罪这个问题最感兴趣。
近几年留意的一些法制新闻以及亲身接触到的一些中学生相互斗殴等暴力事件的统计,可以得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簿、学校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等问题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拟在分析目前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以及他们犯罪的原因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学校则是青少年学习本领、提高素质的地方,应当是一片净土。
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危害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对于近几年一直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从司法机关调查到的情况看,主要有下列一些特点:1、犯罪数量不断上升据某市某法院对近几年来对“双抢”、“两盗”案件的统计分析,未成年人参与“双抢”、“两盗”犯罪的数量增多。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参与该两类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6年该市两级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双抢”、“两盗”犯罪的案件25件,2007年、2008年分别是30件、32件。
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学生犯罪。
这些学生,既包括在校生,也包括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因违法犯罪而被开除的学生。
2、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于人身和财产犯罪据该法院2007年以来审理的87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案件48件,所占比例最大。
抢夺案25件,居于第二位,抢劫14件,此外,青少年犯罪中故意伤害案亦占了一定的比例。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基本上都是针对人身和财产的犯罪。
3、共同作案、结伙作案、团伙作案情况突出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成人化色彩增加。
有组织犯罪增多,尤其是团伙犯罪和共同犯罪比例直线上升。
中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探析
( c o l f ot a ce c n a , n u N r l nv ri , h n u 2 1 0 C ia S h o o lc l in ea dL w A h i oma i sy Wu u A h i 4 3, hn ) P i S i U e t 0
; f cie e s p e e t rme e e t n s ; r v n i . v c
21 0 2年 3月 1 晚 , I1 有三位在地方法 院工 作的人大代 3 表 在网络上与广大网民进 行了在线交流 , 中人 大代 表李其 其 宏 在回答未成年人犯罪 的问题时提 出, 在其 “ 从事 2 0多年 的
晓度
少 年刑事审判工作中 ,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与以往相 比有 了 新特点 。第一是年龄比原来更小 , 原来 在十六至 十八岁 的比 较 多, 现在十四、 十五岁 的比较多 ; 二就是校 园暴力犯罪 比 第 较 多; 第三是团伙犯罪 , 很多孩子是未成年人 , 也许单个犯罪 还有一些惧怕心理 , 在一 起就有一个群体感 。在审理案 结合 件 过程 中还表现 了一个特点 , 就是犯 罪后果 比较严重 , 现在
着教 育者要求 的方 向发 展或转变 。贝卡利亚说过 :预 防犯 “ 罪, 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 的措施是 : 善教育 ” 嘲 完 。 因此完善中
学生法制 教育 , 提高中学生 的法律 素养和法律 意识 , 增强 中
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是最重要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 ) 力的法制教 育可以提 高 。学生对法律 知识 的知 一 有 ,
Ab ta t T ee a ema yc i r b e i emid e s h o t d n s.o t l g c i aeo d l c o l t d n ,e h n et e s r c : h r r n rmep o lms w t t d l c o l u e t e n  ̄l n r hh s i me r t fmi de s h o u e t n a c s h e e t e e so el g ls s m d c t n su e t d hy I n e sa ay i e p o l mso a h r ,s h o ,fmi ,s ca g l t n, f c i n s f h a y t e u ai td ns e . t e d l sst r b e f e c e s c o l a l v t e e o n h t y o il e u ai r o a d su e t’ r cia x lr:h f c v n s f elg y tm d c t n p mo ine u tr l a u e . n td n p a t l t e p oE te e e t e e so a s s s c o i h t el e e ua o r i o t o n e e s r s o o Ke r s Mi d e ̄h o td n g d c t n lg l y wo d : d l o l u e t l a e u a i ;e a s s el o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 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是否该遵守交通法规的幽默的法制短片,引发同学思考:是否可以因为某些原因而不遵守法律规范?2.通过自由辩论的形式,让正反两种观点进行交锋,使同学们在讨论中看清问题的本质,了解到不仅要知法,更要信法,进而守法。
3.在明确了守法的重要性之后,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使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严格守法打下基础。
4.评选"法制之星',作为班级法制活动的带头人,带动全班同学乃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活动程序: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的这堂班会我们要一起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制。
那么法律对于大家来说具体是什么呢?学生:法律是约束、规定人们行为的内容。
老师:在开始严肃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轻松幽默的法制短片,讨论一下法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适用情况。
1.观看幽默的法制短片以夸张搞笑的形式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学们观看后果然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
老师:这部短片向我们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那么我们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还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变通一下呢?不知道同学们各自都持有怎样的看法。
学生1: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持大家的秩序的,我们必须遵守。
学生2:法律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生活,是为人民着想的。
有时可以灵活变通。
老师:大家的说法似乎都挺有道理。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开展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吧。
请支持马凌的同学坐在我左手边,支持孙亦文的同学坐在我右手边。
2.自由辩论围绕幽默的法制短片展开辩论,并可将议题适当扩展而不局限于交通法规。
同学们自主分成两组,由主持人宣布规则,进行自由辩论。
辩论结束后由在场老师做评委,对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指导。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惯,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遇到被打劫、勒索等情况时,可以依法维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并不能时刻呵护着未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需要自己长本事,有效防范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中学生应该认真研究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这是很可贵的,但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甚至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
正确对待父母和教师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未成年人应该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依靠法律、依靠组织、依靠群众和依靠智慧。
通过观看幽默的法制短片、自由辩论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严格守法打下基础。
作为班级法制活动的带头人,我们要评选“法制之星”,带动全班同学乃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今天的班会,我们要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制。
首先,我们观看了一段幽默的法制短片,讨论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适用情况。
短片中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找到了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引起了同学们的意见分歧。
我们展开了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对于法律是否应该灵活变通,同学们各持己见,进行了自由辩论。
在辩论中,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中央领导、专家学者经过层层修订而制定出来的,非常合理;也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人定的,总会在某些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应随时代的变更而改变。
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精选5篇)
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方案1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法律进学校”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合教秘154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教育实际,制定长丰县教育系统开展“法律进学校”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围绕“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突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青少年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宣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二、时间安排1、启动阶段(20xx年4月)。
20xx年4月底以前,各校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对活动进行安排。
2、实施阶段(20xx年5-10月)。
普遍开展“法律进学校1+1”活动。
3、总结阶段(20xx年10月)。
对活动进行总结。
三、主要措施1、各校要把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2、认真组织青少年开展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六五”普法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为基本教材的读书活动,组织观看《代号12348》普法教育影片和DVD光盘。
3、认真组织青少年参加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竞赛试题和答题卡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书后)(此文件在长丰教育体育网通知公告栏20xx 年6月26日查询)活动,按要求及时将答题卡邮寄到竞赛办公室。
4、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
5、普遍开展“法律进学校1+1”活动,即:一次普法主题班会,一项特色普法活动。
四、有关要求1、各校要高度重视,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确定具体负责人,按照要求,利用多种形式,认真组织活动开展。
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违法现象日益严重,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愈发缺失。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找出改善的对策。
1.中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中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法律的不尊重和不了解。
在学校和社会中,存在着大量中学生参与或者纵容的违法乱纪的行为,一些中学生甚至会出现辍学、打架、吸烟等现象,这说明了中学生法制观念的缺失。
2.教师法制教育不足中学教师在法制教育方面的不足也是中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一些中学教师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存在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尊重不足。
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法制意识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种种不良风气和价值观念,例如暴力、色情、赌博等,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他们对法制的认知水平不高。
二、对策探究针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探究,以提高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1.建设健全的法制教育体系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包括法律知识宣讲、模拟法庭活动、法制教育日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增强法制意识。
学校可以加大对法制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培养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2.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学校和社会应该密切合作,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
学校可以邀请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来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
学校还可以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促进学生对法制的深入理解。
3.提升教师的法制教育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法制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制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法制教育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法制教育理论和方法,强化他们的法制教育能力。
4.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激励,鼓励他们参与法制教育活动。
设置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参与法制教育活动中得到实际的奖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学习法制知识的积极性。
中学的法制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法制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旨在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使广大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在参加法制教育之前,我对法律的认识非常模糊。
认为法律就是用来约束人的,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然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逐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没有法律,社会将陷入混乱,人民的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
二、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深刻认识到,法律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法律意识的人,会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尊重他人的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1. 知法:了解法律的基本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懂法:了解法律的具体规定,明白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才能避免触犯法律,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 守法:遵守法律,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三、提高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三个方面。
通过参加法制教育,我认识到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
1. 培养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法治素养的基础。
我们要时刻关注法律动态,了解国家政策,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 丰富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可以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参加法律讲座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3. 践行法治行为:将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在遇到问题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四、树立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法治素养的核心。
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断规范言行,不侵权、不违法,不做法盲。
一、中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1.违法犯罪现状。
(1)犯罪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犯罪年龄渐趋低龄。
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3)犯罪形式结伙作案。
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一些中学生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公共场所,三五成群,拉帮结伙,违法犯罪活动。
(4)犯罪动机突发单纯性。
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有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2.违法犯罪原因。
原因有多方面,如:(1)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
表现在父母为家庭经济而操劳奔波,忽视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位老师” 的作用,传统道德教育被弱化,缺乏思想沟通,容易造成“代沟”;离异单亲家庭对儿女造成心理伤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顺百依”,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养,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奢侈不良品德。
“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
(2)学校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牵制,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了对多数学生的教育,部分学习差的学生无心向学,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如体罚、变相体罚,处事不公正,容易产生“问题学生”;校园缺乏人文气息,死气沉沉,等等。
(3)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社会上的赌博、腐败等现象,网络、影视、书刊的暴力色情等精神鸦片的毒害。
中学生法制教育浅探
圈 墨
中 学 生 法 制 教 育 浅 探
傅 云龙
( 江 省 诸 暨 市 店 口镇 一 中 , 江 诸 暨 浙 浙 邓 小 平 同 志早 在 1 8 年 就 指 出 : 加 强 法 制 重 要 的 是 进 行 96 “ 教 育 . 本 问题 是 教 育 人 。法 制 教 育 要 从 娃 娃 开 始 , 学 、 根 小 中学 都 要 进行 这 个 教 育 。” 少 年 正 处 于 长 身 体 、 知 识 , 生 观 和 青 长 人 世 界 观逐 步形 成 的 时期 , 们 必 须 通 过 法 制 教 育 , 他 们 认 识 我 使 什么是 合法 、 么是违 法 , 得 什么是 真 、 、 , 么 是假 、 什 懂 善 美 什 恶 、 , 断规 范言 行 , 侵 权 、 违 法 , 做 法盲 。 丑 不 不 不 不 中 学 生 违 法 犯 罪 现 状 及 原 因 分 析 1违 法犯 罪 现 状 。 ( ) 罪 数 量 近 年 来 呈 上 升 趋 势 。 ( . 1犯 2) 犯 罪 年 龄 渐趋 低龄 。在 受 到 刑 事 处 罚 的 未 成 年 人 当 中 已满 l 4 岁 不 满 l 岁 的 人数 逐渐 增 多 。( 犯 罪形 式 结 伙 作 案 。模 仿 影 6 3) 视 片 中 的 黑社 会 组 织 . 立 帮 派 或 团伙 。 些 中学 生 由于 过 早 成 一 辍 学 , 所事事 , 无 浪迹 公 共 场 所 , 五 成 群 , 帮 结 伙 , 法 犯 三 拉 违 罪 活 动 。 4 犯 罪 动机 突 发 单 纯 性 。 于 中学 生社 会 经 验 少 , () 由 考 虑 问 题 比较 简 单 , 罪 动 机 单 纯 , 少 有 预 谋 , 发 性 犯 罪 比 犯 很 突 较多。 2违 法犯 罪原 因。原 因有 多方 面 . : 1 家 庭 教 育 缺 失 或 . 如 () 不 当 。表 现在 父 母 为家 庭 经 济 而 操 劳 奔 波 , 视 了“ 庭 是 第 忽 家 个 课 堂 ” “ 母 是 第 一 位 老 师 ”的作 用 , 统 道 德 教 育 被 弱 、父 传 化 , 乏思 想 沟 通 , 易 造 成 “ 沟 ” 离 异 单 亲 家庭 对 儿 女 造 缺 容 代 : 成 心 理 伤 害 ; 育 方 式 简 单 粗 暴 , 尊 重 孩 子 的 人 格 , 成 孩 教 不 造 子 的 心理 畸形 : 爱 孩 子 . 孩 子 的 要 求 “ 顺 百 依 ” 重 视 孩 溺 对 百 . 子 的 物 质 需 求 , 视 孩 子 的思 想 道 德 教 养 , 长 了 孩 子 的 任 忽 助 性、 自私 、 侈 不 良 品德 。“ 题 家 庭 出 问 题 少 年 ” 确 实 不 无 道 奢 问 , 理。() 校方 面由于受应试教育 的牵制 . 智育轻 德育 . 2 学 重 忽 视 对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品 质 、 志 品质 、 性 心 理 的 教 育 , 视 意 个 忽 学生 健 全 人 格 的培 养 :教 师 把 主 要 精 力 集 巾在 少 数 成 绩 好 的 学 生 身上 , 放松 了对 多数 学 生 的 教 育 , 分 学 习 差 的学 生 无 心 部 向 学 , 终 滑 向违 法 犯 罪 的 深 渊 ; 师 教 育 方 式 不 当 , 体 最 教 如 罚 、 相 体 罚 ,处 事 不 公 正 , 易 产 生 “ 题 学 生 ” 变 容 问 ;校 园 缺 乏 人 文 气 息 , 气 沉 沉 , 等 。( ) 会 不 良环 境 的 负 面 影 响 。如 理 健 康 教 育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法制教育,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治意识,遵纪守法。
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法制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明辨是非,依法行事,避免违法行为。
法制教育还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有担当、有法治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关键途径。
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守法懂法、尊法学法的良好习惯。
其次,中学生法制教育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对于未来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中学生法制教育还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系统、全面的法制教育,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2. 正文2.1 当前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1. 法制教育课程不足:目前中学生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往往较为有限,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内容不够系统,导致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
2. 学生法制意识薄弱:部分中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清晰,缺乏法制教育的意识和重视,容易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导向,一些中学生受到负面影响,对法治观念存在偏差或误解,容易被煽动参与非法活动。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一份关于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调查报告5月28日在京发布。
这份由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小、初、高的不同阶段中,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反而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执法不公影响青少年用法积极性据该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环德教授介绍,2021年7月至11月间,课题组成员先后赴广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上海、安徽、浙江、河北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选取了其中22个地级市、8个直辖市区县的340余所中小学的师生及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在法律常识测试中的平均正确率为63.8%;所有参与调查的初中生在法律常识测试中的平均正确率为55.8%;所有参与调查的高中生在法律常识测试中的平均正确率为53%。
据此,报告指出,从能力层面上讲,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的能力和积极性。
但整体而言,在小、初、高的不同阶段中,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并没有像法律情感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反而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对此,报告分析认为,“这与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立法与执法存在落差的现象如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效率低下等有关。
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会对此类社会问题有愈发真切的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运用法律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须加大公法教育力度报告发现,从法律常识的认知层面上讲,青少年学生普遍形成了对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在掌握程度上存在结构上的不完整。
例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对宪法、行政法和程序法方面的知识整体掌握得较差,而对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方面的知识则掌握得相对较好。
究其原因,报告认为,可能是因为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识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紧密度较高,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机会也较多,因而掌握起来也更容易达至“熟能生巧”的境界。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法律观念、提高法制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推进中学生法制教育,各界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立法制教育课程•组织相关专家和法律人士,编写一套系统全面的法制教育课程。
•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中学课程设置,每周专门开设法制教育课。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逐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法律程序和法律意识等内容。
2.举办法制教育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人士,到中学进行法制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实践案例讲解以及常见法律问题解答等。
•通过讲座,使学生能够直接听取专业人士的解读和讲解,增强法制意识。
3.组织法制教育活动•组织模拟法庭、模拟法规制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运行。
•设立法制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兴趣。
•定期组织法制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制知识宣传展览、法制故事演讲比赛等。
4.开展法制教育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法院等单位的实际工作,亲身感受法律的执行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
•定期组织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了解法律工作的流程和工作方式。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服务意识。
5.建立法制教育资源库•建立中学生法制教育资源库,收集和整理法制教育相关的教材、视频、案例等资源。
•制作法制教育多媒体课件,供学校和教师使用,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将法制教育资源库与互联网相结合,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获取法制教育资料。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中学生法制教育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法制素养,为培养未来社会的有良好法治意识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6.加强学校法制文化建设•建立学校法制文化活动宣传板块,定期发布法制知识、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
•设立法制文化节,开展法制主题班会、课堂展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在学校创设法制教室,用于展示法律知识、法庭经验等,并提供学生咨询服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学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梁锦花(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中学,广西南宁530509)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该课程教给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要养成一个遵纪守法、明确事理及知荣辱的习惯。
很多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键性认识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率为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改善措施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培养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务必本着严谨的态度,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给以严格把关,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常识。
这样,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才能具备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自觉维护他人的利益,自觉遵守各项法律规定,做一名知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宣传法制道德教育,认真落实并贯彻《新课程》改革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大部分课程是局限于概念和理论上的学习,和已经步入社会的人员比较来说学生日常在校期间老师会教一些非常关键的并且在步入社会以后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中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以及义务教育中的各种考试乃至研究生考试中会涉及道德政治问题。
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树立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做人、做事的一些底线和自我控制;复杂一点说,该门课程为了让学生初步的掌握法律知识,让中学生能够熟悉简单地法律规范及法律常识,关键时候可以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道德与法制》课程学科情况分析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后,初中这三年都会对《道德与法制》课程进行系统、完善的学习。
首先该学科不像其他文化课是学期末的主要考试科目,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比较轻松、其次,该学科在实质内容上讲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基于上述特征,中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偏低,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抱着一种应付考试的心态来学习,不能用文化课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所以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降,并且学生不能够完全领会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初中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初中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
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谓意义重大。
我认真地听完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
做这个报告会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员,不仅如此,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轻青年。
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省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
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
他们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听完这节课,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会一直受用!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中学生法治教育研究——以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法治教育研究——以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教育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因为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不仅需要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更需要对法律法规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然而,当前中学生法治意识薄弱,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缺少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因此,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中学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培养和锻炼,而其中的法制史更是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因此,本文以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为例,从中学生法治教育的角度探讨历史课程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方式及其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教育,重点考察历史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法治教育,以及通过历史课程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当前中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高中历史课程在法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教育的具体实践和效果,探索将历史课程与法治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和策略。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明确高中历史课程在法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历史课程与法治教育的紧密结合方式和策略。
2.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教育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3.提出中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中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指导意义。
四、研究进度安排1.文献调研和相关材料收集(1-2周)2.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2-3周)3.数据处理和文献整理(1-2周)4.论文撰写和终稿修改(2-3周)五、参考文献1. 张海燕. 《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教育的探讨》[J]. 入口 , 2019(4): 62-63.2. 田梅. 《高中历史课程的法制教育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6): 46-47.3. 陈文婷. 《高中历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J]. 宁波教育, 2019(12): 49-50.4. 李晓艳. 《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法制教育探析》[J]. 教学研究, 2020(8): 62-63.5. 丁亚娟. 《高中历史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现状和问题》[J]. 中小学教学参考, 2019(6): 44-45.。
中学生法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深知法治教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性。
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法治教育活动,我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在法治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法治教育的意义1. 增强法治观念法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教育使我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制度以及法律程序,从而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
这对于我们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3. 预防违法犯罪法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从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治教育的内容1. 宪法教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教育使我们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宪法在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作用。
2. 民法教育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民法教育使我们了解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义务以及民事纠纷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3. 刑法教育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教育使我们了解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以及刑罚执行等方面的知识。
4. 行政法教育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行政法教育使我们了解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诉讼等方面的知识。
5. 民事诉讼法教育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民事诉讼法教育使我们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程序以及民事纠纷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三、法治教育的实施1. 学校教育学校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通过开设法治课程、举办法治讲座、组织法治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 家庭教育家庭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法治教育,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初探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初探近几年,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犯罪年龄减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去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已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几年来,我校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做到了领导有力、教育有据、活动有序,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领导有力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是落实法制教育效果的首要前提。
我们的做法是坚持“五抓”:一抓队伍建设。
即落实“两支队伍”:一是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了法制领导小组,还聘请区司法局局长为兼职法制副校长,负责对法制教育的领导管理工作;二是施教队伍。
除学校保卫科干部、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担任法制教育任务外,我们还聘请了部分公、检、法和军队的领导担任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定期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二抓建章立制。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教工作责任制的过程中,我们完善了三类共100余个规章制度的建设:一类是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二类是各项工作常规要求;三类是检查评估与奖惩制度,使各项教育法律法规都有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使教育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抓检查督促。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全部蹲点到年级、教研组,强化对教育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并采取定期普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专题检查与全面考核相结合,阶段性检查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法制教育及依法执教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抓评估表彰。
坚持一年评估表彰一次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定期表彰“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取消校级“三好学生”推荐指标限制,使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通过争先创优活动强化法制教育的效果。
五抓经验推广。
学校设立激励台,不定期地展示优秀师生的先进,成功经验和工作,学习成果,激励全校师生遵规守法,勇超先进事迹;坚持每学年召开一次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五抓”的落实,规范了学校法制教育,克服了形式主义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作者:王秋影来源:教科室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点击数:2712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苏州市第十六中学课题研究组执笔人:王秋影一、课题的提出1、中学生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进程。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重视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形成,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常抓不懈。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2、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让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让全体学生主动发展。
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法制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只有切实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此,培养学生法律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中学生法制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另外,他们的年龄还小,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其各项权利往往容易遭到来自个方面的侵犯,通过法制教育,让中学生掌握保护自己权利的知识,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4、中学生法制教育是达成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目标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总的目标是:──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因此,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目标,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
5、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能够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所谓中学生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向教育对象(中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素质的活动。
具体的说,法制教育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法制教育是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
其次,法制教育是为国家造就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要途径。
第三,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三、主要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综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诸多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人的各种能力即——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种能力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②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即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
④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要求教育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等不同的渠道,促使个体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统一起来,和谐、全面地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而且把个人的充分自由地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的充分而和谐地发展”。
对中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是中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法制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只有切实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此,培养学生发法律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1.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2.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培养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3.通过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法制基础。
4.鼓励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法制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进一步对中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剖析影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进而在实践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指导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原则,构建了指导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五、实施思路及研究方法1.实施思路(1)课题组将组织参与研究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法制教育移师、提高教师的法制教育能力。
(2)以教研组为中心研究单位,根据初中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进行教研,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本学科的子课题,结合教研组的日常教学活动,申报个人课题或教研组课题。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素养,指导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学习策略;再实践三基础上,形成学校培养学生法制教育的规律措施,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思想品德课内以及学校课外教育活动中。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1)文献法主要是用来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2)问卷调查法。
运用问卷、一般统计的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该方法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状况,以便为实施指导学生法制教育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
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
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3)案例研究法。
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反思。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4)逻辑归纳法,在课堂教学中,在观察了很多个案以后,总结归纳出一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定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反过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指导个案的实施。
六、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1.5——2011.9)(1)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关于法制教育的资料,了解法制教育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2002年10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法制教育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初一学生原有法律素质的情况,并对照法制教育的预设目标及国内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1.10——2012.12)(1)点上实验:中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策略;分析各策略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2)追因调查: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2012.3)(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2013.1——2013.5)(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2013.6)主要措施:(1)调查问卷。
针对初一学生法制教育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2)课程展示。
各个参与子课题研究的教研组针对各自的子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目的在于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并在课后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
(3)子课题小组研讨。
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总结、汇报。
(4)个案研究。
(5)经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1.中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我国法治化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要求。
2.学校“十一五”《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学校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校教坛新秀、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均为本科或教育硕士学历,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八、保证措施(一)组织保证课题组组长:王秋影课题指导:苏州大学教授陆树程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1.《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的研究》商建明夏海燕2.《中学生课外法制教育的研究》凌静霞温纪康3.《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陈玲玲(二)制度保证(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